A. 印刷厂产生的废气怎么治理的好呢
印刷废气成分通常有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脂类、醚类等挥发性极强的有机废气,固料及溶剂挥发或雾化后形成的二相悬浮物逸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污染 了空气。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收集并做净化处理,以确保企业安全运行及人员健康、改善车间及厂区环境、达到国家环保要求。有机溶剂中,甲苯、二甲苯等有致癌作用,其他苯类、酯类、酮类等有机溶剂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且浪费资源。
在我国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排放标准中,对VOCs废气的排放作了严格的规定。如果在印刷车间安装合理的废气收集系统和溶剂回收 装置,可以达到降低VOCs挥发量。印刷车间废气处理、印刷厂废气处理的废气污染物来自印刷、调墨等印刷工序中的油墨、溶剂、稀释剂及颜料,在调墨、印刷和固化过程有机废气不断挥发。其中70%来源于印刷及调墨过程产生的油墨废气。
如何更好地处理印刷、复合、涂布、油漆等排出尾气中的有机溶剂成为印刷包装行业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voc处理方法、印刷厂废气处理方法有吸附冷凝法、吸收溶解法、反应燃烧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离子处理法、多种方法组合法等。
B. 印刷厂的污水和废气怎么处理
沉淀法 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物
吸附法 主要是去除废水中溶解的污专染物和脱色
中和法 在于调节属废水中的酸碱度,还可降低废水的色度;
生物处理法 有活性污泥、生物转盘、生物转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处理。
C. 印刷厂废气怎么处理
印刷厂产生的废气成分比较复杂,异味很重,又是属于易燃易爆气体,而且废气如果不经过净化直接排到大气中的话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大,希望以下的五种印刷厂废气处理方法对您处理印刷厂的废气方面有所帮助。
1、植物液气相反应:将植物液高压雾化,形成雾状气相分散的植物液分子与液体分子相比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在净化设备内气相的植物液分子与废气分子形成气相快速吸收环境;
2、植物液吸收法:植物液分子是一种无毒无害的大分子高活性长链物质,雾化分散后能快速吸收废气分子,这种净化方式也被称为接合聚合反应法。废气污染物成份被植物液大分子吸收净化后,变成无毒、无味分子达标排放。该净化方式节能环保、稳定高效;
3、吸收法:该方法是一种成熟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适合于大气量、中等浓度的含VOC废气的处理;
4、催化燃烧法:该方法是利用VOC易燃烧性质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VOC进入燃烧室,在足够高的温度、过量的空气、高温湍流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CO2、H2O后排出。通常采用的燃烧方式有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在进行详细的设计选用更合适的处理方法;
5、催化氧化法:利用特种紫外线波段(C波段),在特种催化氧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分子破碎并进一步氧化还原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废气分子先经过特殊波段高能紫外光波破碎有机分子,打断其分子链;同时,通过分解空气中的氧和水,得到高浓度臭氧,臭氧进一步吸收能量,形成氧化性能更高的自由羟基,氧化废气分子。同时根据不同的废气成分配置多种复合惰性催化剂,大大提高废气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从而达到对废气进行净化的目的。
以上介绍的五种印刷厂废气处理方法,只是比较常用的,对于印刷厂的废气,需要根据现场进行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油墨产生量、废气排放量、废气浓度以及其他参数。
D. 丝网印刷污水用什么药剂处理
可以用裕佳环保丝网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处理后水质清澈。
E. 印刷中产生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有哪些
同时还必要对每段工艺举行水洗等。并联合咱国的印刷工业企业的实际环境,2009年咱国PS/CTP版材产量近3亿平方米,而据生产企业统计反应实际生产中排放量还要大,如水性油墨、UV油墨、植物油墨等,无论是印前、印中还是印后加工工艺,对付CTP版,推广数字化印刷综观上面所述,另1方面,在印刷版材利用进程中孕育产生的显影液、定影液以及润版液等种种废液,无论是在印刷质料生产进程还是在利用进程中,这些废液的因素更为庞大。由于省去了软片输出、冲洗等关键,每利用2平方米的PS版就会孕育产生约莫1升的废显影液、定影液和1升的废水,如对PS/CTP版材生产进程孕育产生的废酸、废碱、废水。对付传统的印刷工业,从而带来了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在PS/CTP制版进程中,开辟低排放的印刷技能和工艺;都能实现印刷工业的节能、减排的目的,此中溶剂型油墨高出了4成,会孕育产生大量的2恶口英等毒性很强的气体;对付咱国的印刷工业范畴开展节能、减排事情黑白常须要的,在制版进程中,另1方面。显然不切合咱国可连续生长的要求,别的。
5亿平方米,对环境污染特别紧张,而且是1种强致癌物质,议决技能处理惩罚实现酸、碱、水等物质的循环利用,开辟低排放印刷技能、配置、工艺与新产品,据统计,在资源质量和环境力两个方面已不能在相沿传统的生长模式。此中PS版利用量高出7成,根据官方统计。每年因此将会有数万立方米的有机溶剂变成VOC排放到大气中,更多的是应对传统印刷工业的部门工艺或技能举行改革升级,别的,1方面是当代咱国印刷工业中利用的大部门油墨均含有机溶剂。用于凹印和柔印的溶剂型油墨中,因此每年将会孕育产生近1000万升~2000万升的废液,但是陪伴而来的是这些低排放的印刷技能同时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影响,当代咱国每年利用的胶片总量在5000万平方米~10000万平方米。也会对4周的环境带来紧张的污染,若直接进入环境,随着人类生存的生态体系日益脆弱。对环境的污染更为紧张,如加大生产成本、带来新的污染等,而且在传统的印刷要领占据主流职位地方的环境下,在PS/CTP版生产进程中涂布的感光胶其有机溶剂含量在80%以上,不仅节省了大量的酸、碱。在利用进程中肯定会孕育产生大量有机废气、废液等,将分别孕育产生废硫酸液2000立方米~2500立方米、废盐酸7000立方米~10000立方米、废碱液4000立方米~4500立方米、洗版废水30万立方米~35万立方米,1样平常环境下每利用5平方米~6平方米胶片将会孕育产生约1升的废液,
F. 印刷洗版水属于哪类危废
属化工产品危废,印刷的制版,洗版都含有化工成分。根据《国家危险废内物名录》的定义危容废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体废物)应当列入清单: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传染性等一个或多个危险特征;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6)印刷废水污染物扩展阅读:
危险废物的堆放:
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
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衬里材料与堆放危险废物相容。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险废物堆里。危险废物堆内设计雨水收集池,并能收集25年一遇的暴雨24小时降水量。
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可以散装方式堆放贮存在按上述要求设计的废物堆里。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G. 印刷行业废水如何治理
转
印刷废水的主要杂质是显影废液,油墨,淀粉颗粒,少量不溶性杂质,以及印刷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清洗液残渣和废油等。除含酸碱,高色度外,还一般生活污水的COD接近800mg/L,而印刷废水的COD在2000mg/L以上,比一般工业废水处理困难。
生产废水通过不锈钢滤网截留污水中的漂浮物,再进入生产废水收集池。待处理废水由提升泵送至气浮装置,在气浮装置中加入絮凝剂(PAC)和pH调节剂(NaOH),通过空气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悬浮颗粒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为了使固液分离,固体颗粒被提升到水面并被刮渣机清除。在这一时期,控制生产废水的pH值非常重要,它之间的关系到废水预处理整个过程的稳定性,保证水质达标,而且可以节约混凝剂的用量,减少印刷废水处理成本。
H. 纸箱印刷废水有哪些污染
印刷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酸类大分子团,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会对污水处理工艺产生极大的影响,破坏生化处理系统,污染水环境。
I. 印刷厂的污水怎么处理
1、 电解法
在一些预处理手段中,电解法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国内的研究应用已有一定基础;电解法的优点在于:(1)过程中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2)电解过程伴随着产生气浮的功能;(3)能量效率高,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4)既可以作为单独处理,又可以与其他处理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经预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大幅提高;(5)电解设备及其操作一般比较简易。经茂名市环保局环境工程设计中心在茂名阪田油墨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证明利用电解法预处理,再经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达标排放。
2、气浮法
度分散的微小气袍作为载体粘附于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污染物上浮至水面,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渣设备自水面刮除泡沫,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过程称为气浮。
气浮除油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间表面张力大于油气间表面张力,油疏水而气相对亲水的特点,将空气通人污水中,同时加人浮选剂使油粒粘附在气泡上,气泡吸附油及悬浮物上浮到水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气浮法主要去除的是残余浮油和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油。缺点是设备转动部件多,含油污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因此流程运行的稳定性较差。
3、混凝法
混凝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药剂,经过脱稳、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凝聚并沉降。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通常带有负电荷,胶体颗粒之间互相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电介质(即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改变为呈电中性,并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颗粒下沉。
J. 印刷企业几个重要环保措施
污染治理
近年来,中国政府确立了多个重点污染治理地区,制定和实施了水污染的流域规划、管理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截至2002年底,政府已投资400多亿元用于长江三峡库区及坝区的环境保护。2001年,三峡库区重点污染源减少37家,库区内60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5.6%; 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为0.8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比上年减少48.3%。污染严重的太湖流域从2002年开始得到特殊的“输液”治理——从长江向这个流域面积3690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输送清洁江水。此项工程的启动已明显地改善了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使水中主要污染物磷、氮和高锰酸盐的含量比四年前分别下降56%、25%和9%;以太湖水为水源的上海等城市的自来水水质也有明显改善,受益人口近千万。
同时,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大气质量监测和治理。2002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继续提高,在环保部门监测的339个城市中,117个城市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海口、三亚、肇庆等1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北京的大气治理有明显成效,2002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201天,比上年增加19天。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达到欧洲一号标准,北京等大城市已开始实行欧洲二号标准。
保护森林资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的奇迹。1981年至2002年全国累计义务植树398亿株以上。目前,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4667万公顷,约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26%,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率为16.55%。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中,中国保持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被联合国环境署列为世界上保留森林最多的十五个国家之一。
1998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投入427亿元用于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地区的植被保护、当地农民补贴、鼓励将过度开垦的农田转化为树林和草场等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面展开,到2002年,全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44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18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26万公顷。退耕还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另一项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是1998年开始启动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砍伐天然林。在多个地区,昔日的伐木工人如今变成了护林人。
按照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报告的目标,到205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8%。
保护湿地
自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抢救和恢复湿地资源,一批曾遭受破坏的天然湿地得以保护。到2002年底,中国已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许多保护区属于海、湖、江河水网地带的滩涂及森林边缘湿地。其中有21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目,面积达303万公顷。
从2000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国务院17个部委共同参与制定。按此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遏制住由人类活动导致天然湿地萎缩的趋势; 到2020年,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
防治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国26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大超过了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约占国土面积的27%。目前,尽管荒漠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每年仍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国家林业局已开始实施一项全国性的防沙治沙计划,力争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化的扩展趋势;到2030年,在巩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沙化土地总面积开始逐年减少;到2050年,凡在当时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最终在沙区建成较为完备的生态体系。
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较早的缔约国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有关公约的国际事务,就国际履约中的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中国还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约行动计划的少数国家之一。完成于1994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使大量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章可循。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一律受到处罚,其处罚最高至判处死刑。
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对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2003年1月,中国科学院倡导启动一项濒危植物抢救工程,计划在15年内将所属12个植物园保护的植物种类从1.3万种增加到2.1万种,并建立总面积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园。此项工程中,用于收集珍稀濒危植物的资金达3亿多元,将以秦岭、武汉、西双版纳和北京等地为中心建设基因库。
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工程也初见成效,全国已建立250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专项实施大熊猫、朱鹮等七大物种拯救工程。目前,被视为中国“国宝”、也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保持在1000只以上,生存环境继续得到良好改善;朱鹮种群数量由7只增加到250只左右,濒危状况得以进一步缓解;扬子鳄的人工饲养数量接近1万条;海南坡鹿由26只增加到700多只;遗鸥种群数量由2000只增加到1万多只;难得一见的老虎也不时在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现身;对白鳍豚人工繁殖的研究正在加速进行。由于坚持不懈地打击盗猎,加上国际社会多个动物保护组织的配合,曾遭受疯狂非法屠杀致使其数量急剧下降的藏羚羊得以休养生息,目前数量稳定在7万只左右。
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为1956年划定的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0年8月设立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总面积31.6万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000多米)、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到2002年末,全国累计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总面积为13295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2%。这些自然保护区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用;相当一部分自然保护区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份是云南,有152个,面积达到280万公顷。四川的卧龙和九寨沟、吉林的长白山、广东的鼎湖山、甘肃白水江等22处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还有一个参考资料,字数比较多, 贴给你 你自己去看一下,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http://club.china.alibaba.com/forum/thread/view/221_25081405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