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中,污泥膨胀的具体表现
比如:沉降比高但是污泥浓度低。
污泥的吸附效果不好,才会导致沉降比高。
严重的会污泥上浮。
其实污泥膨胀在做沉降比时可以看出来的
.
还有楼上说的微生物的生物相,钟虫-,丝状菌+,轮虫+
丝状菌在曝气量少的时候会+曝气量多的时候会-
用药剂不太划算
『贰』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现污泥膨胀怎么办
所谓活性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不能正常沉池下来,污泥指数异常增高达400以上。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其不仅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导致出水水质恶化和底物去除率降低,增大污泥的处理和处理费用,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工艺过程的失败。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先明白污泥膨胀的原因才能有对应的措施。
活性污泥膨胀,根据诱因可分为:因丝状菌异常增殖所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和因粘性物质大量产生积累的非丝状菌膨胀。
对于正常的活性污泥来说,菌胶团和丝状菌之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二者相互交织。如果丝状细菌过多,则丝状菌将伸出污泥的絮体之外,使絮体分散,相互间的接触、凝聚很难,导致SVI很高。此为易发与多发性膨胀,导致产生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细菌主要有:球衣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酶菌属。
非丝状菌膨胀没有大量的丝状菌存在,但含有过量的结合水,使体积膨胀,污泥比重减轻,压缩性能恶化。这种膨胀使污泥含水率较高,比重降低,难以沉降。
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
1、水质(有机物):包括糖类物质、痕量金属、腐败和早期消化的废水
2、DO(溶解氧)
3、温度
4、PH值
5、负荷率
控制污泥膨胀的措施:
当在活性污泥系统产生污泥膨胀现象时,必须对污泥膨胀的类型、诱因与性质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具体措施如下:
1、投加药剂改善污泥性状
投加药剂可以对絮凝体形成菌产生危害,抑制其生长;在曝气池的入口处投加硫酸铝、三氯化铁、高分子混凝剂等絮凝剂,可以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气池的入口处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
化污泥,可以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
2、稀释进水中有机物浓度
稳定曝气池进水最可行、最经济的方法是终水回流,用以稀释、调节曝气池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使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回流污泥量,高粘性膨胀的致因物质,即多糖类物降低了,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解脱高粘性膨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回流污泥前进行内源呼吸期,提高絮凝体形成细菌群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菌竞争的能力,丝状菌性膨胀也能够得到抑制。在曝气过程中,可以考虑加入氯,磷等营养物质,这样可以强化污泥活性。
3、防止形成厌氧状态
使废水经常处于新鲜状态,防止形成厌氧状态,如有条件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经常处于预曝气状态,吹脱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避免贝代硫菌加以利用增殖。降低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防止形成厌氧状态。
4、控制进水温度在有利条件下,可以考虑改变水温,水温在15摄氏度以下易于发生高粘性膨胀,而丝状菌性膨胀则多发生在20摄氏度以上。
5、调整污泥负荷运行经验表明,如果污泥负荷超过0.35kgBOD/kgMLSS.d易于发生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6、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当混和液失去营养平衡时,往往会发生高粘性污泥膨胀。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即保证BOD:N:P=10:5:1的要求,合理投加营养盐。
在实际运行中,处理污泥膨胀的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污泥膨胀发生以后,首先应通过观察现象,借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膨胀的种类及发生原因,对症下药,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叁』 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膨胀有哪些特征
污水处理厂活来性污泥污自泥膨胀是指污泥体积膨胀,
含水率上升,不易沉淀。按污泥絮体平均直径的大小将污泥分成大(<500μm)、
中(150-500μm)、小(>150μm) 三个等级,絮体尺寸不同的污泥,
其界面沉淀速度有很大差异。污泥的沉降性能主要靠污泥容积指数(SVI)来描述,
良好的活性污泥的 SVI 值小于 100ml/g。
污泥膨胀问题是活性污泥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并常常发生的一个比较常见而且棘手的问题,
其主要特征是:
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沉淀压缩性能差;
SV30 值增大,有时达到90%,SVI 达到 300 以上;
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
二次沉淀难以固液分离,回流污泥浓度低,有时还伴随大量的泡沫的产生,无法维持生化处理的正常工作。
污泥膨胀是生化处理系统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之一,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危害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活性污泥发生膨胀后,由于膨胀污泥含水率高,不易沉淀,造成污泥流失增多。
污泥膨胀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中,丝状菌总长度大于1x10^4m/g 等;
污泥松散,污泥体积指数较大,一般认为 SVI 值超过 200 则标志已产生污泥膨胀;
沉降性能差,区域沉降速度小。
『肆』 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膨胀成因及其控制方法
1)、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各种废水的运行管理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怕曝气池活性污泥致毒、活性受到抑制产生的微生物性质和类群的改变,有些微生物(如丝状菌)的过量增长形成泡沫或浮渣,以及运行时机械应力、挟裹气论等出现活性污泥比重降低而上浮。上浮污泥随处理水流失,不仅增加了出水的悬浮物固体量,使出水水质严重恶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活性和数量(MVSS)。
引起活性污泥膨胀、上浮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a)、进水水质有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
、PH值的被动,当PH值的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絮凝作用下降,形起活性污泥脱絮;
c)、碱度的偏高,由于进水碱性而调PH值,虽具中和碱性物质,但也产生了盐,盐溶液浓度增大形成渗透压发生突变,就会使其细胞脱水而死或胀破而亡而工程经验当活性污泥反应池内碱度超过通常数倍时,多时情况下就会发生污泥上浮;
d)、温度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影响幅度。一般好氧活性污泥适宜温度范围在15-35℃,,超过45℃大部分活性污泥就要残废而上浮;
e)、致毒性底物包括CODcr浓度骤然升高、含酚及其衍生物,醇、醛和某些有机酚、硫化物、重金属及卤化物过高等;
f)、Do(溶解氧)过高,短期内污泥活性可能很好,因为新陈代谢快,有机物分解也块,但时间一久,污泥被打得又轻又碎(但天气论),象雾花片似风飘满池面,随水流走。
Do甚低,污泥缺氧呈灰色,若缺氧过久则呈黑色,并常常有小气泡;
g)、反硝化引起的污泥上浮,当废水中总氮或氨氮高时,在适宜条件下可被硝酸菌和亚硝酸菌氧化为NO3-,如二沉池厌氧,NO3-就会还原为N2,N2被活性污泥絮凝体所吸附,使得活性污泥比重<1而上浮;
h)、池底积泥引起的污泥上浮,污泥腐化产生CH4,H2S后上浮;
i)、由于废水运行工况的水温和污泥负荷不能衡定,水质微生物菌种营养源缺铁,会引起菌种兑变成微丝菌,一般称丝状菌繁生而引起活性污泥上浮。
述
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具有管理方便,流程简单,处理水质良好及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所采用。但是与其他活性污泥法工艺类似,也同样存在一直困扰人们的最大难题---污泥膨胀现象
『伍』 污水处理中如曝气池已出现污泥膨胀,这时沉淀池的污泥能回流吗这里面也长线性菌了呀
按你的描述,很有可能是因为负荷过低引起的污泥膨胀,那些线性菌很有可能是丝状菌。
可以回流,不回流污泥曝气池里的污泥岂不是越来越低?
对策:减少曝气量,加大污泥回流。
『陆』 污水生物处理中会发生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解决
所谓污泥膨胀就是丝状菌大量繁殖生长所造成的,引起丝状菌大量繁殖主要有:DO偏低、PH值偏低、温度、营养物质等,可以提高DO、调节PH、适当增大排泥、投加絮凝剂来控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柒』 冬季污水处理厂低温运行时,污泥膨胀会有哪些显著特点
污泥膨胀中,最明显的指标是污泥沉降比(SV),最初发现的也是SV的增加(都版说调试人员是权一个量筒走天下,最初发现的当然是SV了)。
但更能准确地说明污泥膨胀的指标是污泥体积指数(SVI),这个指标几乎是为了说明污泥膨胀而设定的。与SV不同的是SVI考虑了MLSS,打个比方,SV就是一个物体的体积,MLSS是一个物体的质量,而一个污泥是否膨胀,不是取决于一个物体的体积,而是取决于其密度。SVI指标可以看作是体积除以质量,或者说是密度的倒数。SVI值过低(也就是说密度过高)则表明污泥粒径小、密实,无机成分含量高;若SVI值过高(也就是说密度过低),则表明污泥整体较轻、沉降性能不好,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
『捌』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为什么会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污泥膨胀以及非丝状菌污泥膨胀两种类型
一、丝状菌污泥膨胀原内因:容1.进水水质 2.反应器环境
进水水质:(1)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不足。(2)原水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
(3)硫化物含量高 (4)进水波动
反应器环境:(1)温度 (2)溶解氧 (3)PH值 (4)BOD—污泥负荷
二、非丝状菌膨胀
非丝状菌在污泥膨胀发生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非丝状菌是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毒性物质,导致活性污泥中毒,使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基础,形不成絮体,从而也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最终导致污泥解体。
解决方法:(1)强化曝气控制污水入池速度(2)调整负荷(3)分段注水(4)投加含氮化合物(5)投加石灰和消化污泥(6)稀释流入污水(7)如碳水化合物增多,要调查废水的来源(8)有毒废水进入系统时,应进行预处理
『玖』 污泥膨胀一般发生在污水处理的哪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定概率发生,但是可以控制以及预防。
解决办法
应急措施
临时应急主要方法是投加药物增强污泥沉降性能或是直接杀死丝状菌。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的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另外,投加一些化学药剂,如氯气,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达到消除污泥膨胀现象。投加过氧化氢和臭氧也可以起到破坏丝状菌的效果。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降低SVI值,但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控制丝状菌的繁殖,一旦停止加药,污泥膨胀现象可以又会卷土重来。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改善生化环境
污水厂发生污泥膨胀的时候,一般无法从工艺流程、池型和曝气方式的改变来解决,只能在正在运行的流程基础上通过改变生化池内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来抑制或消除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在不同的工艺和水质的情况下,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生化工艺常遇见的几种应该注意的问题必须加以注意。
污水性质的控制
首先应该检查和调整pH值,当pH值低于5以下时,不仅对污泥膨胀会有利,而且对正常的生化反应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当pH值偏低时应及时调整。另外在北方寒冷地区一定应注意冬季时的水温,若水温偏低应加热,因为低温也会导致污泥膨胀的发生。采用鼓风曝气能有效的在冬季较高的水温。
当污水中营养成份不足或失衡时,应补充投加。N、P含量应控制在BOD:N:P=100:5:1左右。
若污水处理生化系统前已有消化现象的发生,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将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这时可以对废水在调节池内预曝气来加以改善。一般采用空气扩散器向3-5米有效水深的调节池曝气,供气量可以控制在0.5-1.0m3/废水米3·小时。它能使调节池的废水保持新鲜,并有效防止由于厌氧所会带来的臭气。
保持池内足够的溶解氧对于高负荷的生化系统特别重要,3)一般至少应控制DO>2毫克/L。
沉淀池内的污泥应及时排出或回流。
防止其发生厌氧现象。若发生厌氧现象,产生的各种气体吸附在污泥上,也会使污泥上浮,沉降性能变差。而且发生厌氧的污泥回流也会引发丝状菌的大量繁殖。这种情况时除排泥和清除沉淀池内的死角,并缩短污泥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外。还应提高曝气池DO值。使出入沉淀池的水保持较的溶解氧。或者在污泥回流进入生化池前曝气再生。
控制方法
絮凝法
膨胀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为应急处理措施,可考虑投加混凝剂,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选择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无机混凝剂——硫酸亚铁进行对比试验。
在处理水量为50L/h的小试装置中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其浓度分别达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变化。聚丙烯酰胺的投加对于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个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该中水回用系统采用新型淹没式复合膜生物反应器,曝气量大、水力搅拌强烈,聚集起来的絮体颗粒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混凝效果不理想;当投加量高于最佳投加量时,絮凝体除中和胶体的负电荷以外,过多的正电荷又使胶体离子带上正电荷而重新稳定。处理水量为50L/h的小试装置中投加硫酸亚铁溶液,使其质量浓度在10至180mg/L之间变化,污泥的SV值变化;投药前后菌胶团状态。
投加硫酸亚铁溶液后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显改善,SV值下降了约百分之十五。但是超过60mg/L后污泥沉降性能没有进一步的改善,所以确定实际运行时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60mg/L。在投加硫酸亚铁(60mg/L)前后,测量混合液PH值从7.63降至7.07,对污泥活性的负面影响很小。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时其单体有毒性、难降解,存在二次污染问题,经济效益较投加硫酸亚铁差。硫酸亚铁价格便宜、使用简单,对膜及污泥没有负面影响,其对污泥密度的影响是有效的,但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比例失调的问题,所以只能作为应急控制措施。
营养盐调整法
在污泥膨胀问题的研究中,对污泥膨胀的恢复与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该中水回用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发现,投加硫酸亚铁后,沉降性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污泥在原有有机负荷条件下如停止投加,继续进行处理,则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就会逐渐恶化,三日后恢复到投加前的状态。所以需要寻找一种在活性污泥膨胀后行之有效的恢复控制方法。
其他控制方法
在污泥粘性膨胀最严重的情况下(用容器装一些污泥,无论用什么方法污泥始终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虑适当排掉一些膨胀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减少多糖类物质对污泥的覆盖;同时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使没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机物有足够的时间被消耗掉。
由于原水中洗涤剂含量很高,加之曝气强度较大,经常出现白色、粘稠的泡沫,并且越积越多,当污泥发生膨胀时,危害较大。除投加消泡剂以外,采取水力消泡的方法。在反应池上方安装喷头,用MBR反应器的出水对反应池上部进行喷淋,以控制膨胀污泥和泡沫对反应器的危害,会取得较好效果。
目前,在控制理论方面也丰富了污泥膨胀的控制。
污泥膨胀(sludgebulking)指污泥结构极度松散,体积增大、上浮,难于沉降分离影响出水水质的现象。基本上各种类型的活性污泥工艺都会发生污泥膨胀,而且一旦发生难以控制,通常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污泥膨胀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在欧洲近百分之五十的城市污水厂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泥膨胀发生,在中国的发生率也非常高。针对污泥膨胀,各方面的理论很多,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很多相互矛盾,这给水处理工作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