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顶管污水管线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顶管污水管线施工测量控制要点

发布时间:2021-12-10 06:42:25

㈠ 管道施工测量

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开挖边线、测设坡度板及顶管工程测量。

一、确定开挖边线钉立边桩

在开挖边线时,管道中线的里程桩会被挖掉。为了便于恢复中心线的位置,应在管道主点处的中线延长线上设置中线控制桩,这些中线控制桩应设在不受施工破坏而且引测方便的地方。

开挖边线的宽度是根据管径大小、埋设深度和土质情况等而定。如图12-8(a)所示,横断面较平坦时,开挖管槽的宽度可由下式计算,即

B=b+2mh (12-2)

式中:b——管底宽度;

h——挖土深度;

1/m——边坡坡度。

若埋设深度较浅,土质坚实,可垂直开挖管槽,如图12-8(b)所示,即开挖管槽宽度等于管底宽度。在垂直中线方向两侧定出开挖管槽宽度,钉上木桩,两相邻的断面同侧边桩的连线,即为开挖边线,用石灰撒出灰线,作为开挖的界线。

图12-8 开挖边线

图12-9 坡度板

二、坡度板的测设

坡度板又称龙门板,如图12-9所示。每隔10m或20m设置一个坡度板,横跨在沟槽的上方,作为施工控制中线和构筑物的位置以及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

坡度板必须稳固,其顶面应保持水平。把经纬仪安置在中线控制桩上,前视远处中线控制桩的中心点,把管道中心线测设到坡度板上,钉立中心钉。安装管道时,可在中心钉上悬挂垂球,将中心位置投影到管槽内,以便控制管道中线。

为了控制管槽开挖深度,从附近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各坡度板顶的高程。管底设计高程可在横断面设计图上查得(它未包括管壁和垫层的厚度),坡度板顶与管底设计高程之差,即为坡度板顶往下开挖的深度,称为下返数。由于下返数往往非整数,而且各坡度板的下返数都不相同,施工检查时就很不方便。为了使一段管道内的各坡度板具有相同的整分米的下返数(预先确定的下返数),为此可按下式计算每一坡度板顶向上或向下量取调整数

调整数=预先确定的下返数-(板顶高程-管底设计高程)(12-3)

根据调整数,在高程板上定出点位,钉上小钉。这个钉称为坡度钉。两相邻的坡度钉连线,即为管底坡度线的平行线。在全段施工中,只要做一根木杆,在杆上标出选定的下返数的位置,便可随时检查槽底是否挖到管底设计高程,以便保证管道符合设计的坡度。

现举例说明坡度钉的高程计算,如表12-4所示。将设计断面图的桩号、距离、设计坡度及管底设计高程分别填入第1,2,3,5栏内,测得的坡度板顶的高程填入第4栏内。例如0+000桩号的下返数为34.200-32.530=1.670m。其余类推,分别填入第6栏。预先确定的下返数为整数(1.5m),填入第7栏内。第8栏内为板顶高程调整数,如0+000桩号为1.670-1.50=-0.170m,负值表示向下量取0.170m,即为板顶高程的调整数;0+040,0+050桩号的板顶高程调整数是正值,向上量取0.004m和0.058m。最后将板顶高程加板顶高程的调整数得坡度钉高程,填入第9栏。

表12-4 坡度钉测设记录表

坡度钉设置后,必须重新进行水准测量,检查是否有误。

在全线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再一次检查管道中线和检查井的位置,并测定管顶及检查井的高程,编绘竣工图表,供日后维修管线之用。

三、顶管施工测量

当管线穿越道路或重要建筑物时,往往不允许开槽施工,这时就需采用顶管施工法。

1.中线测量

先挖好顶管工作坑,然后根据地面管道的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引测到坑壁的前后,并打入木桩和铁钉,在坑内标定中线的位置,如图12-10所示。

在进行顶管中线测量时,在管内前端横置一根小水平尺,尺长略小于管径,尺上有刻划和用小钉标出尺中心点,顶管时用水准器将尺放平,这样尺的中心点即位于管子的中心线上。从经纬仪望远镜中可以检查出管子中心的偏差,管子每顶进0.5~1.0m并进行顶进校正一次。若采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水准仪),则激光经纬仪可沿中线方向发射一束可见光,使顶管偏差校正更为方便。

图12-10 顶管中线测量

2.顶管高程测量

先在工作坑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将水准仪(若使用激光经纬仪或激光水准仪,则操作更为方便)安置在坑内,后视临时水准点,前视立于管内各测点的短标尺,即可测得管底各点高程。将测得的管底高程与管底设计高程进行比较,即可知道校正顶管高程和坡度的数据。

复习题

1.作纵断面水准测量,其实测数据如图12-11所示。

图12-11 纵断面水准测量

1)按第十二章表12-1格式,将各数据填入表中。

2)计算各桩号的地面高程,并作校核,BM1高程为33.254m,BM2高程为33.260m。

3)根据算得的地面高程,画出纵断面图。纵向比例尺1:100,横向比例尺1:1000。

4)已知0+000桩号地面高程为33.279m,设计管底高程为32.354m,管底设计坡度-5‰,试画出管道设计线,并求管道挖深。

2.如第十二章图12-9所示,已知管底高程为33.254m,坡度钉距管底要求是整数1.5m,附近水准点高程为34.472m,用水准仪测量,在水准点上的后视读数为1.400m,试说明如何求得坡度钉的准确位置。

㈡ 有谁知道顶管(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要点,请帮忙发一下!

1、顶力问题:增加中继环和泥浆润滑。中继环间距20—200m,越靠近工具管间距越小;泥浆作用:润滑、减沉。泥浆材料:膨润土泥浆,稳定、失水少。注入孔设置:轴向——工具管相邻3-4节为有孔管,之后每隔2-5节设有孔管。环向——周圈均匀设3-4个压浆孔。压浆原则: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
2、方向控制:计算机控制、激光导向或三段双铰管。
3、正面土体控制:局部加压(冲泥仓)、泥水平衡、土压平衡顶管机应用。

㈢ 顶管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这样的就是需要控制质量,密度,等等方面的呀,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文件的
需要好好熟悉了。

㈣ 顶管施工监测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顶管施工检测的基本要点
主要包括顶管施工阶段的要求、方法及顶管工作坑设置和设备的安装。
1.作好施工组织设计要全面、细致地研究并分析。
2.作好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要做好检查 。
3.作好工程保护措施和环境监测做好检查。
4.作好施工方法及机头的选型及采取技术措施。
5.要了解施工机具性能。
6.作好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预先做出分析,估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当预计影响程度难以确保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监测和保护。
7.检查施工现场机头和工具管,必须和经过批准的所选定机头设备一致,特别是机头直径、纠偏设备、出土装置、动力等必须匹配,机头与工具的联结必须满足纠偏的技术要求,无渗漏。
8.作好顶管设备必须经维修保养,检验合作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开顶前作好 顶管全套设备及各类机具进行模拟操作,确保正常方可使用。
9.工作坑的平面位置应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线下,在交通出入口及场地狭小处,要离开地下管线、建筑物、铁路等有一定距离。
10.工作坑与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最小平面距离,要根据土质及场地条件来考虑工作坑的施工方法。当采用钢板或沉井法施工的工作坑,地面沉陷的影响范围,一般可按基础深度的1.5倍考虑,否则应采用技术保护措施。
11.工作坑的施工机械设备或脚手架等装置,与架空输电线路之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有关电业规定。
12.顶进工作坑的后背设施和土体的最大允许反力需经计算,并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必须保证结构物稳定、无位移,必要时作好 结构物后背及土体应予以加固。
架空线作好 地和跨越物的最小距离 表1-14
线路经过地区或跨越项目 最小距离(m)
电力线 垂直交叉 0.5kv以下 1.0
6~10kv 2.0
35~110kv 3.0
154~220kv 4.0
水平接近 0.5kv以下 2.5
6~10kv 2.5
35~110kv 5.0
154~220kv 7.0
13.顶管进出预留洞的一段距离范围,通常取10~20m,根据土体特性、机头类型、周围的地下管线、建筑物的情况,应采取井点降水,土体加固等保护措施,保证机头顺利进出洞口,以防止土体流失,机头下沉。
14.工作坑的洞口必须设置止水圈和封门板,止水圈应在整个顶管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水土和触变泥浆的流失。
15.接收坑平面位置应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尽量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线下和交通繁忙处。地下管线与建筑物要有一定距离,必要时应采取井点降水、土体加固。
16.作好 导轨、顶机、千斤顶、油泵站、后背的布置安装、应按顺序进行以达到导轨稳定,顶机平衡,轴线、标高坡度符合顶管设计要求,当检查操作运行正常后才可以拆除封门机头顶入土体。
二、顶管施工阶段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作好 机具的使用、安装方法、采取措施、施工要求,必须符合顶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
2.工程施工质量应达到设计和验收的质量标准。
3.检验方法:作好 照工程质量标准,运用常规检查方法和仪器测量的方法(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丈量),结合工程施工经验和工程地质资料,认真观测第一顶段施工情况进行分析考虑,严格施工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4.作好 顶管机头的选用型式必须满足顶管穿越土层的特性和顶管工程的质量要求。
5.钢板桩工作坑的平面尺寸以及后背的稳定和刚度应满足施工操作和顶力的要求,基础标高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钢板桩宜采用咬口联结的方式。平面形状宜平直、整齐。允许偏差:轴线位置100mm,顶部标高±100mm,垂直度1/100。
6.工作坑后背墙应结构稳定,无位移,与顶机轴线垂直后背墙的承压面积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设计的要求。允许偏差:宽度5%,高度5%,垂直度1%,检验方法常用钢尺丈量、测斜仪。
7.导轨应安装稳定,轴线、坡度、标高应符合顶管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轴线为3mm;标高为0~ +3mm。
8.钢筋混凝土沉井的制作、结构强度、下沉标高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规程,井体无渗漏。制作允许偏差见表1-15。
沉井制作允许偏差 表1-15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长、宽 ±0.5%,不得大于100 井壁厚度 ±15
曲线部分的半径 ±0.5%,不得大于50 井壁、隔墙垂直度 1%
两作好 角线长度 作好 角线长的1% 预埋件, 预留孔位移 ±20

㈤ 在管线测量前,收集控制点资料的目的是什么

收集控制点是为了对施工范围内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管线施工可能会导致控制点的位置发生位移和沉降;
要经常利用控制点对施工范围内的控制点进行复核。
如果控制点距离施工范围比较近,也可以直接利用进行定位测量和标高测量。
望采纳,谢谢

㈥ 顶管施工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哪些

  1. 光学法(测量水平和垂直偏差)。顶管施工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装置包括激光和主动或被动目标、经纬仪、激光经纬仪和CCD摄像机。

  2. 电磁法(测量垂直和水平偏差)。

  3. 陀螺法(测量水平偏差)。

  4. 液面水平法(测量绝对高度)。

  5. 倾角计主要是机械钟摆(测量掘进机的倾角和偏转)。

  6. 路径测量(测量顶进长度)

㈦ 市政工程雨污水如何定位管线的位置,一般放线的给几个控制点。 知道控制点之后如何用测量仪确定管道位置。

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坐标后按照一定的角度和相应的距离把它就放出来

阅读全文

与顶管污水管线施工测量控制要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厂运营维护费用表 浏览:952
淄博超滤设备厂家供应 浏览:169
呋喃树脂砂适用范围 浏览:878
垃圾厂污水处理所需材料 浏览:504
eclipsesvn更新过滤 浏览:316
净水器排废水吗 浏览:513
转向机油滤芯怎么换 浏览:567
厕所水箱废水怎么处理 浏览:557
怎么清理陶瓷滤芯 浏览:914
豪爵踏板车空气滤芯在哪里 浏览:808
油箱过滤网如何拆 浏览:569
森森外置过滤桶不吸水 浏览:42
飞力污水泵型号1330H 浏览:483
黑色手表白色水垢 浏览:438
空气净化器没有激活卡怎么办 浏览:221
石材工业废水处置 浏览:130
snf纳滤和ro反渗透区别 浏览:94
康达源子母净水器多少钱一台 浏览:489
鱼缸下过滤加氧泵么 浏览:987
纯水怎么进入罐装水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