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检查井设置距离标准规定是多少
建筑小区用塑料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 CECS227:2007 里面有规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间距宜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间距为60m。
2. 电缆井的设置规范
《石油测井新技术及标准规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及应用;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及应用;声波成像测井技术及应用;MDT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综合孔隙度岩性测井仪;储层饱和度测井仪;快速平台测井仪,以及介绍了油气田测井解释中常见岩石和矿物的地球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产状、岩石物理性质、测井参数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本书适合于油田现场测井、测井解释、勘探开发地质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做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教师及测井分析和测井地质学科研究生的参考用书。第一篇裸眼测井工艺 第一章测井仪器 第二章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技术 第三章电缆使用工艺及测井基础设施 第四章井壁取心 第二篇测井资料解释 第一章测井资料的数字处理 第二章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第三章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区块评价 第三篇生产测功井新技术 第一章生产测井技术 第二章井下流量测井 第三章流体密度及持水率测量 第四章温度测井 第五章压力测井及资料分析 第六章产出剖面测井信息综合分析 第七章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 第八章注入剖面测井 第九章套管井底参数测井 第十章生产测井资料应用 第十一章套管工程检测测井 第十二章数控测井仪器设备 第十三章剩余油监测技术 第四篇射孔新技术 第一章射孔器及其检测技术 第二章射孔深度控制 第三章射孔现场施工工艺 第四章射孔优化设计 第五章油气井爆炸作业 第五篇其他测井新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章成像测井方法 第二章复杂储层评价方法 第三章成像测井的地质分析 第四章核磁共振测井及其应用 第五章 基础实验研究 第六章测井解释油气饱和度岩石物理研究 第六篇相关标准规范
3. 电缆井间距设多少米合适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规范上是不超过100m,但实际市政上都不超过50m,一般30-40m,这个主要是敷设电缆受机械的限制,特别是大的电缆,距离长了无法拖动。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中,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实际中,电缆转弯处、分支处,电缆过马路的两端均要设电缆井;非直线路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小间距。
按照电缆牵引力来计算的话,间距可以放到很大。但是考虑到电缆的敷设难度及检修。一般10kV电缆在50米以内。10Kv以上的间距会大一些。70米左右。另外需在过街处设置预留。 在线路转角、分支处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为便于拉引电缆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
(3)地下电缆与污水井的间距规范扩展阅读: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是2007年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
本书内容为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民用、工业企业内部室外地下敷设电力电缆线路及与其有关的控制线路采用电力电缆井时的施工、安装。
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备用管孔数,但电缆数量不宜超过12根,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可留1~2个备用孔。较长电缆管路中的下列部位,应设有工作井:
(1)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其最大间距,可按本规范附录F确定。
(2)电缆分支、接头处。
(3)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
(4)管路坡度较大且需防止电缆滑落的必要加强固定处。
4. 地下电缆与地面安全距离是多少
1、直埋电缆的话,要在冻土层以下,中原地区规定在地面下0.7米;
2、如果是穿保护管敷设,则能满足机械强度要求就可以(如在路面下穿过的保护钢管);
3、有电缆沟时,不受限制,按电缆沟内敷设技术要求;
4、与其它管网交叉、并行,要满足相关的间距要求(如距离水管0.5米以上)。
5. 室外污水井最大间距是多少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规定:水平方向上给水与污水之间的最小水平版净距为1.0~1.5米,净距是指权管外壁之间的间距,垂直净距最少40cm,检查井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规范规定的给水井指的是城市自来水,用管道敷设的,你最好让洗车厂将污水检查井用防水水泥砂浆内外抹面20mm。
如果你家是那种自己挖的饮用地下水的水井,最好自己做一些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采用密封的盖板,盖板顶高出地面至少0.5米;2、井口周围设不透水的散水坡,宽1.5米,在渗透土壤中散水坡下面还应填厚度不小于1.5米的粘土层,或采用其他等效的防渗措施。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6. 电缆井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安装的间距为多少
电缆井是电缆埋设工程中起到施工中及工程竣工后安装或维护作用的地下检查井。电缆井间距要设为40米。
电井,分为强电、弱电,强电是照明、动力,弱电主要是通信、监控、数据等低压部分。电井是一垂直贯通建筑的空间,供强、弱电电缆垂直敷设,到达每层后,再敷设至楼层的各处,根据消防规范,电井每层或隔层封闭。
弱电线路(缆)在弱电井里敷设即可以保护弱电线路(缆)减少人为的破坏,又可方便专业施工人员定时检查维护,而且线路(缆)从弱电井走,不会影响大楼的整体形象,比较美观。
弱电也不仅仅是指通讯(电视、电话、网络),其实有线电视线(缆)、消防报警线(缆)、楼宇对讲。监控、楼宇自控等等都属于弱电。
弱电是相对于强电来说的,做通讯用。一般在电梯通道中安装。电压较低--12V 或者24V。
弱电井在高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般是从建筑物的地下层到高层、联网线路一般都走垂直的弱电井。
有些建筑物的弱电井较小,没有考虑各个系统的设备,而造成弱电井拥挤、混乱,给维护、维修带来很大麻烦。
7. 污水检查井的间距是多少啊
200~400的污水管道间距宜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间距为60m。污水检查井是排水管道系统上为检查和清理管道而设立的窨井。
同时还起连接管段和管道系统的通风作用。相邻两井之间管段应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在管道断面改变处、坡度改变处、交汇处、高程改变处都需设置检查井,在过长的直线管段上也需分段设置检查井。
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150mm时,检查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20m,管径大于200mm时,检查井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0m。
(7)地下电缆与污水井的间距规范扩展阅读:
排水系统的布置应全面规划,尽量做到:
①排水沟道要处于控制面积的最低处,以求尽量自流排水。
②根据地形应将排水地区划分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
③排水干沟的出口应选择在容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
④下级排水沟道的布置要为上级沟道排水创造良好的条件,干沟要尽可能布置成直线。此外,排水沟布置要避开土质差的地带,以节省工程费用并使排水安全及时。
⑤在有外水入侵的排水区,应布置截流沟或撇洪沟,使外来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直接引入排水干沟或容泄区。
类型
国内外关于城市高架桥桥面排水的方式有很多种,通过对不同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据排水系统进水口截流方式的不同,可将高架桥桥面排水系统分为以下三类: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进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桥墩下排方式、防撞栏杆外加排水槽的排水方式。
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较为简单的高架桥桥面排水方式,适用于桥下无车辆通行的情况。桥面雨水通过桥面横纵坡汇集到雨水口,雨水口接横向排水管道(空心板时)或竖向排水管道(连续梁时)将雨水直接冲淋到桥下。
目前,在国内外的高架桥排水设计规范中没有对桥面直接泄水的垂直高度给出明确规定,桥面径流中可能会带有腐蚀性的致污物,直接冲淋到桥梁构件会使其腐蚀或形成污垢,对高架桥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进水口接排水管和落水管沿桥墩下排方式
该种排水方式是在进水口接泄水管直接下排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排水管和落水管,桥面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排至桥下排水沟或排水口内,适用于桥下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一些发达国家对桥面径流的排放有明确规定,要求采用排水管道和泄水管道将桥面水流引至桥下排水口。
在这种排水系统中,进水口的尺寸及间距选择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泄水能力。
如果进水口尺寸较小,就须减小雨水口间距(我国的桥面排水设计最小间距为5m)以能满足桥面排水的要求。
当雨水口间距较小时,跨中雨水口截流的雨水需经过相当长度的纵向排水管才能到达桥墩处的落水管,在纵向排水管过长且铺设坡度较小的情况下,管内水流无法达到自净流速,水流中的杂质易在排水管道内沉淀,导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
若只在桥墩处设置雨水口,桥面雨水口间距变大,纵向排水管道长度较短且铺设坡度较大,管内水流速度较大,满足水流自净的要求,不易形成管道阻塞,但进水口的尺寸也必须同时增大,宽度一般取为40cm左右。
8. 地埋电缆需要在一定的距离设置检查井吗
如果有转弯处就需要,如果是直的一般不需要,但要做好电缆的标示,以免别人开挖时破坏
9. 电缆敷设穿管电缆井的设置的距离
规范上是不超过100m,但实际市政上都不超过50m,一般30-40m。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中,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实际中,电缆转弯处、分支处,电缆过马路的两端均要设电缆井;非直线路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小间距。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9)地下电缆与污水井的间距规范扩展阅读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6.42条规定: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备用管孔数,但电缆数量不宜超过12根,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可留1~2个备用孔。
5.6.47条规定:在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改为直埋时,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还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一般常用的距离为60M。
穿线管敷设转弯处、分支处、电缆过马路的两端均应设置电缆井,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非直线路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小间距。一般情况下布置在绿化地带内,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路下面时不应小于0.5m。
10. 埋地电缆,规范规定多少米设一个电缆井
埋地电缆
一般是
50米左右和转角的地方
设置一个电缆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