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产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从而杀灭病毒。
84消毒液是能够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需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来使用。
75%酒精。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目的。 医学实践证明,75%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最好,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也能够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漂白粉。漂白粉属于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是一种有较强氯臭的白色粉末。主要用于游泳池、工业循环水、饮用水、杀菌卫生防疫、纸浆纱布等的消毒,针对此次冠状病毒,漂白粉也有很高的消毒效力。
滴露是最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消毒水,其有效成分是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但它对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氯己定。氯己定又名洗必泰,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杀菌消毒药。但卫健委已明确指出,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灭毒剂。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细胞壁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有效地氧化细胞内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灭活的目的。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十分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其安全性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I级
三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这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毒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杀灭作用。三氯异氰尿酸纳的杀毒作用与氯酸盐和氯一样,都是氧化型的杀毒剂。但是氯异氰尿酸钠有微毒,对金属也有一定的腐蚀性,还会使有色棉织品褪色。所以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更加安全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双氧水。双氧水是较为常见的医用消毒液,又称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作用于伤口消毒和食品消毒,可以消除物体表面的细菌。作为环境消毒时,适用于化工生产和除去异味。双氧水对病毒的杀灭作用主要来自于它的强氧化性,在双氧水与病毒接触时,可以迅速分解出新生态氧,这些新生态氧进入病毒内破坏其核酸结构,达到病毒灭活的效果。
双氧水有多种浓度,最常见的是3%浓度的医用双氧水,对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来说,这个浓度已经足够了。需要注意的是,双氧水活性很强,受热或光照下都很容易出现分解。所以在放置双氧水时应选择阴凉和遮光处,以免影响其杀灭病毒的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毒剂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选用。例如,医用酒精并非浓度越高越好,75%酒精的消毒效果是最好的。又比如,84消毒液不可与酒精以及酸性物质(例如醋,洁厕灵等)混用,混用后可能产生氯气,氯气是剧毒气体,人体吸入后易感染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吸入量过大会导致心脏骤停。
❷ 进口新鲜苹果如何消毒
展开全部
苹果冷库储藏标准
1、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品种的新鲜苹果冷藏贮存
1.1中熟品种,元帅、红星、红冠、红玉、金冠。
1.2晚熟品种:鸡冠、秦冠、倭锦、甜香蕉、青香蕉、大国光、国光、富士。
2、本标准参考了以下标准的内容
2.1ISO 1210-1976《苹果-冷藏指南》
2.2ISO 2169-1981《水果蔬菜-冷藏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3、入库苹果的质量要求
3.1适于冷藏的苹果适期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方法
3.1.1感官指标,各品种的果实应具有本品种的果型、大小、色泽(含果肉、种子的颜色)、质地和风味,可借助标准色谱表或经验来判断。
3.1.2硬度,采用果实硬度来测量见表1。
3.1.3化学成分的测定,适宜的糖(或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和固酸比可反映果实的成熟度。一般采用糖量计来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滴定法测定酸的含量。
3.1.4果实生长发育开数。各品种从盛花到果实成熟都需要有一定的天数,不应早采。
3.1.5果实生长积温,指从开花起到第九周止每天记录最高和最低温度,平均后减去基础温度数,累计至第九周末的温度数,可决定苹果的成熟度和采收期。
每日计算公式: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7.2C
3.1.6果实淀粉含量的碘显色反应参见附录B.
3.1.7果实乙烯含量,在果园内分片定侏定期取样测果心内乙烯含量,确定适期采收.
上述任何一种确定适期采收的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只有同时采用其中2-3种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3.2入库前苹果的基础指标
产地入库时基础指标风表1,销地入库前应重新抽样检测确定.
3.3入库果的质量要求
入库的苹果应当是洁净新鲜的,无明显地机械伤、无虫口、无任何可见的真菌或细菌侵染的病斑。产地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百分之三;销地库入库时机械伤果不能超过百分之十。
3.4预处理及入库,果实采收后应做必要的药物和其他处理,并迅速预冷降温及时入库冷藏。
4、冷藏技术和质量要求
4.1库房准备
4.1.1入库前进行库房灭菌消毒并及时通风换气。
4.1.2入库时库房温度应预先降至0—-2C。
4.2入库量
4.2.1根据不同包装容器合理安排货位、堆码形式和高度。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力求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
4.2.2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堆码,为便于货垛空气环流散热降温,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每立方米不应超过250kg,箱装用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量。
4.2.3为便于检查、盘点和管理,垛位不宜过大,入满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
4.2.4货位堆码要求
4.2.4.1距墙0.20-0.30m.
4.2.4.2距冷风机不少于1.50m.
4.2.4.3距顶0.50-0.60m.
4.2.4.4垛间距离0.30-0.50m.
4.2.4.5库内通道宽1.20-1.80m.
4.2.4.6垛底垫木(石)高度0.10-0.15m.
4.3适宜冷藏条件
4.3.1温度
苹果预冷后入库有利于迅速进入适温故知新贮藏环境。入库期间库房温度尽量避免出现波动,库房入满后要求48h内库温进入技术规范状态。不同品种苹果贮藏适宜温度。
4.3.1.1温度的测定,库房温度可以连续地或间歇的测定。温度的连续测量或用具有直接读数的记录仪来完成,没有记录仪时人工观测。
4.3.1.2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精度不得大于0.5c。
4.3.1.3测温点的选持和记录
温度计应放置在不受冷凝、异常气流、辐射、震动和冲击的地方。点的多少视库容而定,即有测果体温度的点,又有测空气温度的点(应包含射流起始回流点)。每次测量后都应详细记录。
4.3.1.4温度计的检验
为使测量度精确,温度计至少每年要进行一次校正。
4.3.2湿度
4.3.2.1贮藏期间的最适相对湿度为85%-95%。
4.3.2.2测量湿度的仪器,精度要求在±5%,测点的选择与测温点同。
4.3.3空气环流
库房内的冷风机应最大限度的使库内空气温度分布均匀,缩小温度和相对温度的空间差异,从包装中带出贮藏产品新陈代谢产生的气体和挥发性物质.货间风速为0.25-0.5m/s.
4.3.4通风换气
由于苹果的代谢活动会排出和积累有害气体乙烯和挥发性物质(乙醇、乙醛等)。故贮藏前期可利用夜间或早上低温时适当通风换气,但要防止引起库内温湿度较大的波动。
4.4贮藏寿命及贮藏指标。
4.4.1在任何条件下,贮藏期限不得延长到影响苹果的销售质量。为此,必须定其抽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品种苹果的预期贮藏寿命。
4.4.2苹果出库上市销售时,中期贮藏(4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5.5kg/cm;长期贮藏(6个月以上)的硬度不低于4.5kg/cm。
5、检测规则和检测方法
5.1产地,入库果的检测规则按照国家收购标准执行。
5.2销地,苹果入库前应重新进行检验登计入库质量。
5.2.1同品种、同等级、同车次到货同时到货同时入库时可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5.2.2检验单填写的项目应和货物完全相符。凡货单不符、品种、等级混淆不清者,应整理后再进行扦样。
5.2.3扦样人员在扦样同时进行包装检查,包装容器严重破损,果实机械伤严重,失去贮藏的价值者,应及时处理。
5.2.4扦样方法
5.2.4.1扦取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应在整批货物的不同部位按规定数量扦样,样品的检验结果适用于整个抽验批次。
5.2.4.2每批苹果的抽验数量:50件以内的扦取2件;51-100件的扦取3件;100件以上的以100件扦取2件为基数,每增加100件增扦1%。
5.3外观质量检验:将扦取的样品逐件按规定项目检验。以件为单位分项记录在入库检验计录单上,每批果检验完后,计算检验结果,判定该批苹果的入库持量。
5.3.1检重:以扦样量单件称重的平均数计算入库量。
5.3.2果体温度: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
5.3.3果实机械伤和病烂果由目测确定,称重计算百分比。
5.4理化指标检验
5.4.1试样准备:于大样中选取个头大小、着色、成熟度适中的是枕头5kg,将果洗净凉干,选取20个果作为测硬
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果样。硬度测定后的苹果逐个分切成8瓣,每个果实取一瓣,去皮和剜取果心不可食部分放在搪瓷盘或玻璃板上,用不锈钢小刀切成1cm大小
的碎块或擦成细丝,以四分法取试样150g,按照1:1加蒸馏水置入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或用研钵迅速研磨成浆,装入清洁的容器内,制备的样品应当天进行测
试。
5.4.2果实的硬度测定
5.4.2.1仪器:果实硬度计
5.4.2.2测定方法:在果品试样胴部中央阴阳两面的预测部位削去果皮,略大于压力计测头面积,将压力计测头垂直地对准果面的测试部位,施加压力,直到压力计的测头规定部分压入果肉止,从压力计表盘上直接读数,果实的硬度以kg /cm表示。
5.4.3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5.4.3.1仪器:手持糖量计
5.4.3.2测定方法:校正好仪器标尺的焦距和位置,打开附助棱镜,取用白色的确良布挤滤出苹果汁液1-2滴,滴
在棱镜平面的中央,迅速关上附助棱镜,静置1分钟,朝向光源明亮处,调节消色环,使视野内出现清晰的明暗分界线,与分界线相应的读数,即试样汁液在20c
下所含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数。当环境温度不是20c时,可根据仪器所附表内补偿温度数加减进行校正。连续测定不同试样时,应在每次用完后用清水冲冼洁净,
再用镜头纸擦干后才可继续进行测试。
5.4.4总酸量的测定
5.4.4.1仪器
5.4.4.1.1碱滴定管(0.05ml刻度或半微量滴定管)
5.4.4.1.2容量瓶(250ml)
5.4.4.1.3锥形瓶(250ml)
5.4.4.1.4移液瓶(50ml)
5.4.4.1.5漏斗、脱脂棉
5.4.4.2试剂:
5.4.4.2.1 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化学纯氢氧化钠4g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按下法标准规定浓度。
将化学纯邻苯二甲酸氢钾放入120c烘箱中烘约1小时至恒重,冷却25min,称取0.3-0.4g(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解后,摇匀,加酚酞指示剂3滴,用以上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计算公式:N=W/V*0.2042
式中: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W—邻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
0.2042—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ml相当的邻苯二甲酸钾的克数。
5.4.4.2.2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称取酚酞1g溶于100ml的中性乙醇中。
5.4.4.3滴定方法:称取试样20g(精确至0.01)于小烧杯中,用煮沸放冷的蒸馏水50-80ml,将试样
冲洗入250ml容量瓶中,置75-80c水浴上加温30min,并摇动数次促使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脱脂棉过滤。吸取滤液50ml于
250ml锥形瓶中,加1%酚酞指示剂3-5滴,用0.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
计算公式:总酸量(%)=(V*N*K*5/W)*100
式中: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K—换算为当量酸的系数。苹果酸为0.067.
W—试样重量(试样液20g相当于实际样品10g)。
平行试验结果容许差为0.05%,取其平均值。
5.4.5淀粉含量显色反应的测定:
5.4.5.1碘溶液的配制,称碘化钾1g和0.2g碘,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4.5.2检测:选取10个样果观测淀粉含量,将苹果对半切开,取其一半,将碘化钾-碘溶液涂于横切片
上,30s后观察其变色程度。
苹果冷库也叫苹果保鲜库、苹果保鲜冷库、水果保鲜库、蔬果保鲜库、保鲜冷库、水果蔬菜气调保鲜库等等,主要用于苹果的保鲜,使食品保持较低的温度,我们将
根据您所贮存货物的特性为您选择最佳的方案。
❸ 新冠病毒如何消毒
我是做消毒剂这块的,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先来看消毒剂的定义:是通过无害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内,就只能交给抗生素来对付。
新型冠状病毒得以传播的本质是我们当前缺乏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我们目前的预防手段是被动式的,哪里出现新冠病例,就在哪个区域进行消杀,很难真正实现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并通过持续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将新冠病毒消灭于进入人体之前。
当前新冠病毒预防的困境与痛点主要体现在:
1、被动式防护,如何变“事后消杀”为“主动防御”:
“事后消杀”问题重重,新冠病毒在哪里我们的消毒措施就跟随到哪里,而病毒主要附着在物表(包括人类的皮肤、脸部、口罩等)、织物以及室内空气气溶胶中,80%的病毒和细菌通过手传播。因此我们消毒手段就需要对所有物表、织物、室内空气进行全面覆盖的消毒。不去考虑我们常规使用的乙醇类、碘类、过氧化类、含氯类消毒液不符合国家标准对于物表、室内空气消毒的安全性、健康性要求的客观事实。现实情况中我们被新冠病毒带着跑,疲于应付、被动式防御的手段,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此这般严防死守还存在防控不精准的问题。
2、常规消毒剂安全性的不足:
目前防疫主要使用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液。而含氯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漂白粉/水、次氯酸钠,氯本身对人体是有一定的毒性,因其含有强氧化的作用,长期吸入会造成眼结膜、球结膜、鼻腔内黏膜周围的受伤和表皮层脱落,对肺有刺激性,皮肤长期接触出现红肿、皮疹,对不锈钢、皮革、纺织物、涂饰板材等造成加速老化变色。
二氧化氯消毒液,主要释放氯气,有刺激性气味,长期吸入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咳嗽、喷嚏、流眼泪。
含氯消毒液均为有毒性、致突变致蛋白突变性(即致微核为阳性)、有刺激性、有腐蚀性、挥发气体有毒级和刺激性的消毒液)。
过氧乙酸消毒液,有刺激性气味,并带有乙酸气味,对热不稳定,易燃烧,高浓度存放的过氧乙酸可由剧烈碰撞或高热引起爆炸。过氧乙酸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眼睛、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均有明显刺激性和腐蚀性,对金属类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过氧化氢(双氧水)消毒液,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接触中毒。含氯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液作用30min后还需要用清水擦拭干净。
乙醇类消毒液长期使用对皮肤有潜在的刺激性副作用,能够溶解人体皮肤细胞膜的磷脂,会给皮肤及毛囊细胞造成损坏,造成毛发脱落,皮肤萎缩、血管扩张等反应,不能用于物表消毒和频繁用于手部消毒。
3、常规消毒剂持续防护能力的不足:
乙醇类、碘类、过氧化类、含氯类等消毒液都是“瞬时消毒”特性,也就是说“生效即失效”,在消毒数秒至20分钟后立即失效,而新冠病毒目前已经蔓延全球,且在不断变异出新的毒株,常规消毒剂已经无法满足常态化新冠病毒防疫中消毒作业的覆盖率与杀灭的长时有效性。
以上表明,当前常规使用的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在疫情当下提升防疫消毒质量和消毒效率,迫切需要绿色、安全、无刺激性、无残留、持续主动的、消毒效率更高的,且能降低防疫消毒劳动强度的新型科技国标消毒产品。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毒类产品,胍(gua)类消毒剂拥有常规消毒剂所不具备的性能,包括长效、安全、无刺激性、广谱、母婴适用、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喷洒一次可实现对病毒连续30天的长效灭杀,使我们在新冠病毒的日常防护中做到主动防御。
❹ 高效消毒剂有哪些
1,84消毒液。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各种物体表面和环境等的消毒。
2,75%酒精。纯酒精或水都不足以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只有酒精和水共同存在,同时使保持蛋白质几何形状的各种吸引力松弛,蛋白质才会失去生理活性。
❺ 冠状病毒用什么消毒液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无特效药可救,人心惶惶的时候,不妨自己采取些有效的措施预防,其实给自己居住、生活的环境消毒,是一项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出门及时的佩戴口罩防护,口罩必须完全覆盖你的鼻、嘴,达到与面部完全贴合的效果。
说要勤洗手,是因为别人的飞沫、鼻涕等排出物可能污染公共场合,比如门把手、地铁公交扶手等,而我们又可通过接触受到这些排出物污染的物体、再触摸眼、口、鼻等受到感染。所以及时洗手也是最有效的防止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本文总结了可以适用于家庭的常见消毒方法的优缺点,在这个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危机未解除之前,认真的对待消毒这件事,保护好自己!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❻ 喝高度白酒、蒸桑拿,可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是真的吗
谣言:乙醇可灭活病毒,桑拿高于56度,因此,喝高度白酒、蒸桑拿可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真相:喝白酒不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1)能够有效杀灭病毒的是“75%医用酒精”。而通常说的“高度白酒”,酒精浓度在50%到60%之间,对于冠状病毒病菌没有杀灭作用。(2)冠状病毒感染是通过呼吸道传染,而喝酒是通过消化道进入,不可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桑拿杀病毒”,对于桑拿室和身体表面的病毒是有效的。但人体感染了病毒,是在体内,桑拿不可能让病毒所在的部位达到杀灭温度。另外人是恒温动物,体内温度超过38 °C就会不适。
审核专家:
唐芹 中华医学会研究员
舒跃龙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
❼ 冠状病毒正在不断蔓延,我们要怎样对室内进行消毒
最近随着冠状病毒的传播,可以说在中国的每家每户都小心谨慎,由于担心病毒的传染,在外面的公共场所,政府会组织进行消毒,但是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就要自己动手了,下面具体来看看在我们家庭室内如何进行消毒吧!
1.怎么能杀死病毒
根据我们的院士李兰娟的说明,这个病毒的抵抗力不是特别强,也就是说可以杀死他,只要在56℃的温度下。保持30分钟病毒就会死亡,酒精也可以杀毒,就是在75%的乙醇就可以把病毒杀死。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溶剂都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
以上呢就是一些我们在室内进行消毒的方法,总之现在的病毒传播依旧严峻,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我们用细节去注意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此外也不要少出去接触就能减少这些室内的消毒工作了,希望上面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家早日攻坚病毒!
❽ 高温多少度、持续多长时间才会对新冠病毒有杀灭作用
据新闻媒体报道,同济医院感染科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对热敏感,当达到56℃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
我们都知道,病毒寄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但遇到高温的时候,大多数的蛋白质都会变质凝固,让病毒失去了容身之所,自然也就无法存活了。
除了高温消灭病毒之外,乙醚、75%的酒精溶液、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不过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注意,避免错误使用引起意外:比如酒精溶液跟84消毒水一起混合消毒不当无法起到消毒左右,还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容易引起中毒……
当然了,最为安全的方式,是不要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样的话,风险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也不需要考虑高温杀灭新冠肺炎病毒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