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测量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实验曲线时,若水分蒸发完了,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气体
② 蜂蜜的水分怎么测
测定蜂蜜中的水分是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蜂蜜成熟度的标志。蜂蜜是由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组成的,水分与干物质的和就是蜂蜜的总量。因此,测定蜂蜜中水分的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测定水分,一类是直接测定干物质(间接测定水分)。测定蜂蜜中的水分,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以下几种:(1)阿贝折光计法,在40℃时读取标尺上的折光指数,再计算出水分结果;(2)也可用手持糖量仪测定法,测出蜂蜜的含糖百分比,然后由表查出水分的含量;(3)还可用波美计测定法,计算出蜂蜜的浓度后,由表查出水分的含量。
③ 谁知道蒸馏水在不同温度时的折射率是多少
温度会影响水,高的温度和高的离子化度,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千瓦,pH值,相反,低的温度,pH值的电离。
KW = [[氢离子的氢氧根离子] = [氢离子] 2
信任千瓦不同的温度下,可以计算的pH。
④ 阿贝折射仪校准中蒸馏水要是30度对准30度的折射率时浓度对不准0,这怎么测别的溶液浓度呢岂不是不
阿贝折射仪是能测定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nD和平均色散nF-nC的仪器(专其中以测透明液体为属主),如仪器上接恒温器,则可测定温度为0℃-70℃内的折射率nD。 折射率和平均色散是物质的重要光学常数之一,能借以了解物质的光学性能、纯度、及色散大小等。
⑤ 4 鉴定方法
4.1质量
4.1.1方法原理
实测被测样品的质量,以克(g)表示。
注:国际珠宝业通常用克拉(ct)作为珠宝玉石的计量单位,1g=5ct,即1ct=200mg。本标准规定在使用克拉时必须在克的后面加括号表示,如:2.000g(10.00ct)。
4.1.2仪器
电子天平或其它衡器,样品质量<100g时,所用衡器感量不大于1mg;样品质量>100g时,所用衡器感量不大于1g。
4.1.3操作步骤(电子天平)
a.电子天平预热,稳定至零位。
b.将样品清洗后轻放至样品台。
c.稳定后读数。
4.2密度
4.2.1方法原理
在本标准中,密度(p)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cm3。
4.2.2仪器
电子天平或其它衡器,感量小于等于1mg。
4.2.3操作步骤
a.调整天平至水平位置。
b.根据样品选择所需要的液体介质。
c.分别测量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m)和在液体介质中的质量(m1)或直接测量其两者之间的差值(m—m1)。
d.代入密度计算公式。
4.2.4结果的表示
样品的密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n——样品的折射率。
N——周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的N≈1)。
采用近红外光做光源,测得抛光良好样品平面的反射率值,计算或仪器自动换算成折射率值。
4.3.2.2仪器
反射型宝石折射仪,精确度为±0.005,测量范围为1.300~2.999。
4.3.2.3操作步骤
a.清洗或擦拭被测样品表面。
b.将样品的抛光平面朝下,水平放于折射仪测试窗口上,将样品罩盖于样品上。
c.水平旋转样品一周,从读数盘上读出样品折射率值(单折射)或最大、最小的两个折射率值(双折射)。
d.被测样品的抛光平面必须大于测量窗口,而且光洁度较好,否则影响测量精度。
4.4吸收光谱
4.4.1方法原理
观察样品在可见光(700~400nm)照射下所产生的黑色谱线或谱带。
4.4.2仪器棱镜式分光镜或光栅式分光镜。精密度:±2nm。
4.4.3操作步骤
a.根据样品情况选择反射光或透射光。
b.将样品固定,使光斑位于待观察处。
c.调节分光镜镜头高度与倾斜角度,使样品的反射光或透射光进入镜筒。
d.调正标尺,观察光谱,调节狭缝旋钮,使光谱清晰。
e.读出吸收谱线或吸收谱带所在区域波长(线)或波长范围(带)。
注:a.样品太小时,吸收光谱不易测定。
b.样品为不透明时,吸收光谱无法观察。
c.在本标准中,所列光谱数据为整数。
d.由于样品产地、颜色等因素的变化,不是所有同类样品都能见到标准的吸收光谱。
e.本标准中所列吸收带数据是指该谱带近于中间的值;吸收线数据指常见典型值。
f.在实测样品的吸收光谱数据与标准数值不符时,不作为重要鉴定项目。
4.5光性特征
4.5.1方法原理
绝大多数珠宝玉石为晶质体,少数为非晶质体。按光学特征,晶质体珠宝玉石分成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在正交偏光镜下,非晶质体宝石和各向同性的晶质体,任意方向转动360°,均为全黑(全暗、全消光),为光性均质体(简称均质体);各向异性的晶质体宝石除垂直光轴方向外,转动360°出现4次明,4次暗,为光性非均质体(简称非均质体);各向异性晶质集合体的珠宝玉石,任意方向转动360°,有些晶体明,有些晶体暗,综合表现为半明。由于应力作用及其它作用,有些珠宝玉石呈异常消光。
利用干涉球(或博氏镜)和消色板可以确定各向异性晶质体宝石的轴性(一轴晶,二轴晶)和光性(正光性,负光性)。
4.5.2仪器
偏光镜和偏光显微镜。
4.5.3操作步骤
a.使仪器上下偏振片处于正交位置(全黑)。
b.把样品置于样品台上(透明度差的珠宝玉石无法观察)。
c.转动样品或载物台,观察样品的明暗变化,确定样品为光性均质体或光性非均质体(在油浸槽中观察效果更佳)。
d.如须测定样品的轴性和光性,要先找出光轴所在位置,即干涉色最高位置,将干涉球置于样品之上,根据干涉图形态确定轴性(即一轴晶、二轴晶),再用消色板判断样品的光性(正光性、负光性)。
4.6多色性
4.6.1方法原理
在光性非均质体的有颜色的宝石晶体中,由于晶体各个方向质点排列差异,所以不同方向上光的偏振吸收不同,选择吸收也不相同,具有多色性的特点。非均质体有色宝石可有二色性或三色性,强度分为强、中、弱。光性非均质体的无颜色宝石不具多色性。
4.6.2仪器
二色镜。
4.6.3操作步骤
a.样品要求为有颜色的晶体,有一定的透明度。
b.使用自然光或白炽灯光。
c.将样品置于二色镜前适当位置。
d.转动样品和二色镜,使样品至少两个垂直方向都得到观察。
e.观察二色镜中出现颜色的变化(有颜色深浅的变化或色彩的变化)。
4.7放大检查
4.7.1方法原理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和样品内部所呈现的各种现象。主要有原始晶面、晶纹、色带、色块、双晶纹、解理、断口、包体、生长纹、双折射线等。
4.7.2仪器
宝石显微镜,放大镜。
4.7.3操作步骤
a.将样品擦洗干净,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
b.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特征,用透射光观察样品的内部特征。
c.记录观察现象,以作判断依据。
4.8紫外荧光
4.8.1方法原理
当紫外光照射到某些样品时,激发样品产生的一种发射可见光现象。有些样品无此现象。按发光强度及是否发光分为:强、中、弱、无。某些珠宝玉石在停止紫外光照射后,仍继续发出可见光,称为磷光。
4.8.2仪器
紫外荧光仪,长波365nm,短波254nm。
4.8.3操作步骤
a.在未打开紫外灯开关之前,将样品放在样品台上。
b.分别按长波和短波按钮,观察样品的荧光反应。
c.如需观察磷光性,关闭开关,继续观察。
4.9钻石热导性
4.9.1方法原理
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为热导性。钻石的热导性为最高,据此设计的钻石热导仪成为鉴别钻石的方法之一。
4.9.2仪器
热导仪。
4.9.3操作步骤
a.打开热导仪开关,预热。
b.将样品置于样品台上,根据室温和样品大小,调至适当位置。
c.用针头垂直接触样品。
d.鸣响并指向钻石区,判断为钻石。
4.10滤色镜检查
4.10.1方法原理
某些颜色相近的样品具不同光谱特征,所以在透过特定波长的滤色镜下呈现某种颜色。如染色的绿色翡翠滤色镜下常呈红色,而天然绿色翡翠滤色镜下无变化。
4.10.2仪器
查尔斯滤色镜。
4.10.3操作步骤
a.将样品置于自然光或其他白光下,用反射或透射光均可。
b.光源强度适中,且需靠近样品。
c.手持滤色镜靠近眼睛,离样品约30cm处观察样品的颜色。
4.11摩氏硬度
4.11.1方法原理
用被测样品对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矿物硬度计进行刻划比较。此方法有微损,不作常规重要鉴定项目。
4.11.2测试标准
矿物硬度计,共分10级: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4.11.3操作步骤
a.选择被测样品的尖锐位置。
b.在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矿物硬度计平面进行刻划,刻划硬度的测试由低到高依次进行。
c.观察硬度计平面有无刻痕,轻擦平面,以防被测样品的粉末留在硬度计上,使判断失误。
d.若硬度计平面有划痕,则样品硬度大于硬度计。再依次测试更高一级的硬度计,直至介于两个硬度级别之间或相当于某一硬度计为止。
4.12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4.12.1方法原理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朗伯—比尔定律为基础,通过测定样品在某一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4.12.2仪器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4.12.3测量条件
温度:5~40C,且相对稳定。
相对湿度:≤80%。
样品:洁净,透光度好。
4.12.4操作步骤
a.开机,预热。
b.测试条件的选择。波长范围:200~1100nm(根据测试样品而定)。扫描时间、光通量等设置。
c.将样品固定在样品台上。
d.开始扫描。
e.图谱判读,与标准图谱对比分析。
4.13红外光谱分析
4.13.1方法原理
红外光谱是根据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在红外光范围内(远红外:50~400cm-1,中红外:400~4000cm-1,近红外:4000~7500cm-1)的吸收谱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13.2仪器
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b.光栅红外光谱分析仪。
4.13.3测量方法
a.粉末制样法:微损,适用于玉石和未加工的宝石原料。
b.反射红外光谱:无损,适用较大且具抛光平面的样品。
c.透射红外光谱:无损,适用于薄至中等厚度的宝石原料或成品。
d.显微红外光谱:微区透射、反射均可测定。
4.13.4测量条件
温度:5—40℃。
相对湿度:≤80%。
样品:洁净,尽可能减少有机物污染及手污。
4.13.5操作步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a.开机,预热。
b.测试条件的选择(扫描次数、分辨率、扫描范围等)。
c.背景扫描。
d.样品测量。
e.图谱处理、分析、判读、对比。
4.14无损化学成分分析
4.14.1方法原理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或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是通过X射线管发出的初级X射线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产生的荧光X射线通过探测器的测量。根据各种元素特征X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电子探针是运用电子束激发样品的荧光X射线,通过X射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种元素所产生的荧光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14.2仪器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
电子探针分析仪。
4.14.3测量方法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4.14.4操作步骤
a.开机,预热。
b.测试条件的选择(时间、分辨率、扫描范围等)。
c.样品测量。
d.数据处理并计算结果。
⑥ 阿贝折射仪怎样调零
在开始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按附表)或用标准试样校对读数。如用标准试样则对折射棱镜的抛光面加1—2滴溴代萘,再贴上标准试样的抛光面,当读数视场指示于标准试样上之值时,观察望远镜内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若有偏差则用螺丝刀微量旋转目镜下方的螺钉,带动物镜偏摆,使分界线像位移至十字线中心。通过反复地观察与校正。使示值的起始误差降至最小(包括操作者的瞄准误差)。校正完毕后,在以后的测定过程中不允许随意再动此部位。
在日常的测量工作中一般不需校正仪器,如对所测的折射率示值有怀疑时,可按上述方法进行检验,是否有起始误差,如有误差应进行校正。
⑦ 蒸馏水12度时的折光率是多少
38%
⑧ 纯酒精的折射率大还是稀释的酒精的折射率大
用阿贝折射仪测量折射率
折射率是透明材料的重要光学常数.测量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方法很多.最小偏向角法
具有测量精度高,被测折射率的大小不受限制,不需要已知折射率的标准试件而能直接测
出被测材料的折射率等优点.但是,被测材料要制成棱镜,而且对棱镜的技术条件要求高,
不便快速测量.全反射法属于比较测量,虽然测量准确度较低(大约ΔnD=3×10-4),被测
折射率的大小受到限制(nD大约为1.3—1.7),对于固体材料也需要制成试件,但是全反射
法具有操作方便迅速,环境条件要求低,不需要单色光源等优点.
阿贝折射仪就是利用全反射法制成的,专门用于测量透明或半透明液体的固体折射率及平
均色散nF—nC的仪器,它还能测量糖溶液的含糖浓度.它是石油化工,光学仪器,食品工
业等有关工厂,研究单位和学校的常用设备之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掠入射法测定物质的折射率;
2. 学会阿贝折射仪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3. 通过对酒精折射率的测定,确定酒精的浓度;
4.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水折射率的测定,了解水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实验原理】
应用阿贝折射仪测量物质的折射率的方法是建立在全反射原理基础上的掠入射法.
如图1所示.光由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时,
由折射定律知,入射角i与折射角r有以下关系:
r
rc
N
n
i
图1
nsini=Nsinr (1)
如果n亦即r折射角亦具有对应的某个数值.当入射角达最大值i=90°时,
折射角达最大值r=rc.此时的入光线称掠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
rc称为折射临界角或又称全反射角,以此代入(1)式得
(2)
=
=°
c
c
rNn
rNn
sin
sin90sin
已知N值,则测出折射临界角rc,即可算出待测介质的折射率n.
实验中常用直角三棱镜(已知N的介质)进行测量.如图(2)掠射光线由待测折射率
为n的介质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直角三棱镜ABC中,产生折射临界角rc,然后以出射角i0射
入折射率为1的空气中.所有入射角小于90°光线入射到三棱镜ABC中时,其折射角都小
于rc,而从三棱镜AB边射出时,其出射角都大于i0.故在棱镜上侧光线出射处放一望远镜,
则具有不同出射角的平行光线都会聚在望远镜焦面的不同位置上.当望远镜筒轴线与出射
角为i0的光线平行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半边是明区和半边是暗区,并在明暗区间有一条
分界线的现象,即"半影视场".此时望远镜与AB表面的垂线间的夹角即为出射角i0,因为
i0与临界角rc间有一定关系,将此关系代入(2)式并加以整理(见附1)得:
1
00
22sincossinsiniAiNAn = (3)
rc
N
n
i0
A
3′
123
2′1′
C
图2
若已知棱镜顶角A及折射率N,测得出射角i0,即可算出待测物
质的折射率n.
在阿贝折射仪中,实际上是用转动棱镜的方法去改变i0,以
适应不同折射率n值的测量.而读数望远镜中的标尺(分度盘),
则已按(3)式将出射角i0换算成折射率值标出,故现场中的读
数即为被测物质的折射率.
【实验内容】
1. 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阿贝折射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测定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在一定温度下,对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来说,其折射率是一定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将
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即浓度与折射率具有一定关系.本实验将测量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
关系曲线.
见产品说明书(图六).打开小反光镜(4),调节反射镜(18),使两个望远镜视场明
亮 ,调节望远镜系统中的目镜(6),看清分划板上的刻度线(X型准线),调节读数望远
镜中的目镜(6),并转动棱镜手轮(2),看清刻度值,再把棱镜组(13)打开,用酒精将
棱镜表面擦洗干净,将某一已知浓度(本实验五种酒精浓度是已知的)的酒精用滴管注入
照明棱镜的磨砂面上,使之均匀铺满一层.合上棱镜,转动棱镜手轮(2)使照明望远镜中
见到"半影视场",转动消色散棱镜手轮(10)直至能看到很清晰的暗区边缘为止,再调节
手轮(2)使暗区边缘恰好与十字线叉丝重合,由刻度盘上记下此时的折射率.
然后重新清洗棱镜表面换上其他已知浓度的酒精,同样测出其折射率.并以此为横坐
标,以浓度为纵坐标,作浓度与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3. 根据曲线测定酒精的浓度
用(2)所述的方法测定二种未知浓度酒精的折射率,从上面所作的曲线上找出其纵坐标所
对应的酒精浓度值.
4. 测定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对一定的液体,如纬度发生变化,其折射率也将随着改变,即折射率与温度也存在一定的
关系曲线.
用(2)中所述方法,将酒精改用蒸馏水,然后将超级恒温控制器(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与折射仪的恒温器接头连接,调节超级恒温控制器,改变蒸馏水温度,每升高5—10℃测
定折射率一次,作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分别用透射(掠如法)法和反射法测出所给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 阿贝棱镜质地较软,再利用滴管加液时,不能让滴管碰到棱镜面上,以免划伤;并
2
合棱镜时,应防止待测液层中存在有气泡.
2. 每次测量后,棱镜表面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棉花擦镜纸轻轻把水分吸干,擦
净.
3. 实验前,应首先用蒸馏水或已知标准折射率的油来校正阿贝折射仪的读数.
4. 测固体折射率时,接触液—α溴代荼的用量要适当,不能涂得太多,过多待测玻璃
或固体容易滑下,损坏.
5. 实验完毕,必须将仪器擦洗干净,整理放妥.
【预习思考题】
1. 透射法(掠入射法)测定液体折射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半影视场是怎么形成
2. 透射法中为什么要用照明棱镜 入射光的强弱对测量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讨论思考题】
1. 如果待测液体的折射率n大于折射棱镜的折射率N,能不能用掠入射法来测定n
2. 为什么应用反射法测量固体的折射率时,阿贝折射仪的刻度公式仍然使用 一般反
射法使用在什么场合下
3. 在测量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实验曲线时,若水分蒸发完了,则会出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
【附录Ⅰ】
公式00
22sincossinsiniAiNAn = 推导:
N
n
i
A
i′
C
Bγ′
αγ
图3
图3中°=∠+∠+∠180BAα
而°=′∠+∠+∠+∠180γγαB
γγ′∠+∠=∠∴A
对掠射光i=90°,γ= γc,i′=i0
根据折射定律的(1)式:
nsin90°=Nsinγc
Nsinγ′=Isini0
γγ′∠+∠=∠cA
代去γc及∠γ′得
n=Nsinγc =Nsin(A-γ′)
=NsinAcosγ′-(Nsinγ′)cosA
=AiANcossinsin1sin0
2 ′ γ
=AiNNAcossinsinsin0
222 ′ γ
3
=AiiNAcossinsinsin00
22
【附录Ⅱ】用阿贝折射仪测固体折射率
测量固体样品时,若样品透明,则将样品的一个抛光面与折射棱镜(3)并合,其间加
一层折射率介于样品与阿贝棱镜之间的接触液(一般为α—溴代荼nD=1.6626).而样品的
另一边不需抛光,就可以进行测读见图4(a),当样品不透明或仅有一个抛光面时,则应
用反射法测量,如图4(b)所示:样品与折射棱镜(3)之间,同样需要加入接触液层.
1
2
3
1
2
3
N
n
明
暗
接触液
(a)掠入法
12
3N
明
暗
3′
2′
1′
(b)反射法
图4
【附录Ⅲ】阿米西棱镜的消色散作用
阿米西棱镜(又称阿米西补偿器),由两组完全相同的棱镜组成.每组由三块分光棱镜
合成.这二个复合棱镜组可以用一个旋钮调节,使之绕测量望远镜光轴各自沿相反的方向
同时转动;在平行于阿贝棱镜主截面的平面内,产生或正或负,或大或小的色散,以此可
以抵消阿贝棱镜及样品所产生的色散.从补偿器的旋钮刻度中,参照仪器附表,还可以推
知待测样品的平均色散率(nF—nC)的值.
4
⑨ 折光率的如何测定
当光由介质A进入介质B,如果介质A对于介质B是疏物质,即nA< nP=1/sin 也是一个常数,它与折光率的关系是: 表示。很明显,在一定波长与一定条件下,可见通过测定临界角 ,就可以得到折光率,这就是通常所用阿贝(Abbe)折光仪的基本光学原理。
为了测定值,阿贝折光仪采用了“半明半暗”的方法,就是让单色光由 0—90°的所有角度从介质A射入介质B,这时介质B中临界角以内的整个区域均有光线通过,因而是明亮的;而临界角以外的全部区域没有光线通过,因而是暗的,明暗两区域的界线十分清楚。如果在介质B的上方用一目镜观测,就可看见一个界线十分清晰的半明半暗的象。
介质不同,临界角也就不同,目镜中明暗两区的界线位置也不一样。如果在目镜中刻上一“十”字交叉线,改变介质B与目镜的相对位置,使每次明暗两区的界线总是与“十”字交叉线的交点重合,通过测定其相对位置(角度)并经换算,便可得到折光率。而阿贝折光仪的标尺上所刻的读数即是换算后的折光率,故可直接读出。同时阿贝折光仪有消色散装置,故可直接使用日光,其测得的数字与钠光线所测得的一样。这些都是阿贝折光仪的优点所在。
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先使折光仪与恒温槽相连接,恒温后,分开直角棱镜,用丝绢或擦镜纸沾少量乙醇或丙酮轻轻擦洗上下镜面。待乙醇或丙酮挥发后,加一滴蒸馏水于下面镜面上,关闭棱镜,调节反光镜使镜内视场明亮,
转动棱镜直到镜内观察到有界线或出现彩色光带;若出现彩色光带,则调节色散,使明暗界线清晰,再转动直角棱镜使界线恰巧通过“十”字的交点。记录读数与温度,重复两次测得纯水的平均折光率与纯水的标准值( =1.33299)比较,可求得折光仪的校正植,然后以同样方法测求待测液体样品的折光率。校正值一般很小,若数值太大时,整个仪器必须重新校正。 使用折光仪应注意下列几点:
(1)阿贝的量程从1.3000至1.7000,精密度为±0.0001;测量时应注意保温套温度是否正确。如欲测准至±0.0001,则温度应控制在±0.1℃的范围内。
(2)仪器在使用或贮藏时,均不应曝于日光中,不用时应用黑布罩住。
(3)折光仪的棱镜必须注意保护,不能在镜面上造成刻痕。滴加液体时,滴管的末端切不可触及棱镜。
(4)在每次滴加样品前应洗净镜面;在使用完毕后,也应用丙酮或95%乙醇洗净镜面,待晾干后再闭上棱镜。
(5)对棱镜玻璃、保温套金属及其间的胶合剂有腐蚀或溶解作用的液体,均应避免使用。
最后还应当指出,阿贝折光仪不能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对于易挥发或易吸水样品测量有些困难;另外对样品的纯度要求也较高。 一般地说,当温度增高一度时,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折光率就减小3.5×10-4—5.5×10-4。某些液体,特别是待求折光率的温度与其沸点相近时,其温度系数可达7×10-4。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某一温度下测定的折光率换算成另一温度下的折光率。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把4.5×10-4作为温度变化常数。这个粗略计算所得的数值可能略有误差,但却有参考价值。换言之,折光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摄氏温度每变化1度,折光率大约改变0.00045。我们能够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到20℃的折光率:nD(t) = nD(20) - 0.00045(t-20℃)
其中 nD(t) 是在温度 t 时实验测得的折光率。这表明在实验温度高于20℃时,nD(20) 比 nD(t) 大;而实验温度低于20℃时,nD(20) 则比 nD(t) 小。
例:已知 nD(t) =1.3667, t=25.2℃,计算nD(20)。
nD(t)=nD(20) - 0.00045(t-20℃)
nD(20)=1.3667+0.00045(25.2℃-20℃)
=1.3667+0.00045 × 5.2
=1.36904 光波长的影响
物质的折射率因光的波长而异,波长较长折射率较小,波长较短折射率较大。测定时光源通常为白光。当白光经过棱镜和样液发生折射时,因各色光的波长不同,折射程度也不同,折射后分解成为多种色光,这种现象称为色散。光的色散会使视野明暗分界线不清,产生测定误差。为了消除色散,在阿贝折光仪观测镜筒的下端安装了色散补偿器。
温度的影响
溶液的折射率随温度而改变,温度升高折射率减小;温度降低折射率增大.折光仪上的刻度是在标准温度20℃下刻制的.所以最好在20℃下测定折射率。否则,应对测定结果进行温度校正。超过20℃时,加上校正数;低于20 ℃时,减去校正数。
⑩ 液体折射率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液体折射率和温度的关系是:液体折射率与温度成反比, 温度越高,分子越活跃 ,分子密度越小,折射率越小。
同一媒质对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媒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
介质的折射率通常由实验测定,有多种测量方法。对固体介质,常用最小偏向角法或自准直法,或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利用等厚干涉的原理测出;液体介质常用临界角法(阿贝折射仪);气体介质则用精密度更高的干涉法(瑞利干涉仪)。
(10)在测量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扩展阅读:
而光进入非均质介质时,一般都要分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等的两个波,它们分别有两条折射光线,构成所谓的双折射。这两条折射光线,平行于入射面的光线的折射率。
折射率还和离子的排列密切相关,各向同性的光学材料,如非晶态(无定型体)和立方晶体时,只有一个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