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酒在什么时候进产生的

蒸馏酒在什么时候进产生的

发布时间:2022-04-06 04:05:18

1. 蒸馏酒的酿造原理及过程

酿造原理: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馏酒的制作原理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

因为酒精的汽化点是78.3℃,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但是在加热过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也会掺杂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质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数的名酒都采取多次蒸馏法等工艺来获取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的酒液。

酿造过程:

一、选料。粮为酒之肉,一般是将高梁、大米、小麦、玉米、大麦、豌豆等粮食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水也是酿酒的重要原料之一,所谓“水为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说的就是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意义。

2. 蒸馏酒源于中国古代的

唐朝。

据历史记载所谓“溜酒”(即蒸馏酒),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法国《世界风俗·酒》载:“中国酿酒,远在基督纪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纪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窃饮之。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其非蒸馏酒无疑。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前面已说过它是一种酿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

(2)蒸馏酒在什么时候进产生的扩展阅读:

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

蒸馏出来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较高,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 ~70%的蒸馏酒。所以,蒸馏器的采用是酿酒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且蒸馏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行业,尤其是现代的石油工业广泛使用蒸馏器,这些都为现代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古时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土忌”、“兰姆酒”等。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兰姆酒则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发酵容器的多样性也是造成烧酒香型各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发酵容器分为陶缸和地窖两大类型。陶缸还有地缸(将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内的缸。自古以来,酒的发酵便离不开容器,黄酒发酵的容器多数为陶质容器,有的烧酒仍继承陶质容器发酵的传统。

如南方的烧酒发酵容器几乎都是采用陶器,即使是糟烧酒,也是如此。但自从出现蒸馏酒后,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地窖这一特殊的容器应运而生。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

3. 蒸馏酒是谁发明的中国人吗

历代关于蒸馏酒起源的观点,不尽相同,现将主要的观点归纳如下:
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3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 >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
(2)考古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
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龙县发现了被认为是金世宗时期的铜制蒸馏烧锅(<<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认为很难肯定是金代制品)。
(3)宋代文献中关于“烧酒”的记载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 >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 "。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蒸酒" 一词,也有人认为是指酒的蒸馏过程。如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卷四的< <镇江酒库>>记有"一酒匠因蒸酒堕入火中 "。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饭还是酒的蒸馏。但" 蒸酒" 一词清代却是表示蒸馏酒的。<<宋史食货志>>中关于"蒸酒& quot;的记载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种"大酒",也有人认为是烧酒。但宋代几部重要的酿酒专著(朱肱的<<北山酒经>>,或苏轼的 <<酒经>>等)及酒类网络全书<<酒谱 >>中均未提到蒸馏的烧酒。
4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 >>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
5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 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4. 蒸馏酒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我国在宋代开始制造蒸馏酒。酿造的酒中乙醇的浓度不会太高,因为酒中乙醇的浓度超专过10%时,属就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也就停顿下来了。取得烈性的浓酒必得通过蒸馏过程。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所撰《物类相感志》中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的话,这种可燃烧的酒应是一种蒸馏酒。

1975年在河北省青龙县发现了一具同一时期的金代铜胎蒸馏锅,估计可能是用来蒸酒的。尽管宋代可能已经有了蒸馏酒,但肯定还十分罕见。即使至明代晚期,宋应星在撰写的《天工开物》中,也没有提及蒸馏酒。

5. 我国哪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蒸馏酒

唐朝时期,我国除了自然发酵的葡萄酒,还有葡萄蒸馏酒,也就是白专色白兰地,即出现了烧酒属。烧酒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蒸烤取酒。蒸馏酒的出现,是酿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唐太宗在破高昌国时,得到过西域进贡的蒸馏酒,故有“唐破高昌始得其法”“用器承取滴露”的记载,说明唐代已出现了烧酒。

唐朝时期,我国西北和西南两大地区几乎同时出现白酒蒸馏技术。因此,在唐代文献中,出现了烧酒、蒸酒之名。

6.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发明出来的

根据历史的不同文献的记载,有不同的版本,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造酒第一人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两种是仪狄和杜康造酒。

1、相传仪狄是我国最早的酿酒人,堪称中国造酒第一人。先秦史籍多处提到仪狄作酒。如《世本》“制作”篇明确提出:“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

吕不韦《吕氏春秋》有“仪狄造酒”,刘向《战国策》进一步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2、据传早在黄帝时期便已经发明了酒,具体的资料大家可以查询《黄帝内经》,里面有一些内容,是黄帝和岐伯讨论酒的记载。

3、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

(6)蒸馏酒在什么时候进产生的扩展阅读:

喝酒的误区:

1、酒有镇痛护心作用。

酒能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可防治风寒湿痹和胸痹心痛,减少关节炎、冠心病发作的几率。不可否认,饮酒可暂时缓解上述症状,但观察资料表明,癌症和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与饮酒量呈正相关,且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饮酒人群。

2、酒有保暖御寒功能。

少量饮酒会使身体发热,这是酒精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在酒精代谢后期,很容易造成皮肤散发的热量增多,形成“酒后寒”,以至出现“以酒御寒寒更寒”的局面。

3、饮酒能提高性欲。

在多数人心目中,酒可助兴提欲,改善性功能,现在研究发现,酒精可对睾丸、卵巢造成直接毒害,且可通过对下丘脑、脑垂体的作用,对男女性功能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

喝酒后胃难受的缓解办法:

1、服用适量的白糖水,能稀释胃中酒精浓度、减少酒的吸收。糖分吸收后使血糖浓度增加,酒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使酒精在体内代谢和排出加快,达到醒酒解酒的目的。

2、口服淡盐水,可达到稀释胃中的酒精和降低血中酒精浓度的作用。

3、喝牛奶可以保护胃部,多吃一些蔬菜,清淡的食物。

4、多喝粥,喝一些可以消化比较好的粥,这时候喝的粥不要太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喝多。

5、吃水果,葡萄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喝酒之后如果反胃的话,那么就吃一些新鲜的葡萄,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

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酒后1-3天进食易消化食物,防止过度劳累,最大程度上保证受损的胃粘膜尽快修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酒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酒的认识误区



7. 蒸馏酒的技术是什么时候,哪里发明的

方心芳先生认为宋朝已有蒸馏器(《自然科学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时曾版说我国唐代即有蒸馏酒(《权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调查报告》第7号)。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龙县出土的金代铜质蒸馏器,其制作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的金世宗时期(南宋孝宗时),认为可信无疑。据西方在10或11世纪发现蒸馏法以后,就可能由发酵的饮料中得到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纪以来,由谷物原料直接制备乙醇,其酒精和水的类似饮料产品,就被广泛应用。

8. 蒸馏酒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普及的

9. 蒸馏酒产生的原因意义和作用

蒸馏原理与传统蒸馏工艺是解读蒸馏技术起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根据蒸发和冷却的蒸馏原理,蒸馏设备一般是由蒸发和冷却两个单元构成的.而所谓的蒸馏酒,则是指利用蒸馏工艺分离出的酒液,无论酒精含量如何.蒸馏酒传统工艺在我国各地并不鲜见,所使用的...
蒸馏原理与传统蒸馏工艺是解读蒸馏技术起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根据蒸发和冷却的蒸馏原理,蒸馏设备一般是由蒸发和冷却两个单元构成的.而所谓的蒸馏酒,则是指利用蒸馏工艺分离出的酒液,无论酒精含量如何.蒸馏酒传统工艺在我国各地并不鲜见,所使用的蒸馏器具明显具有多样性特征.根据蒸发和冷却的特点,
传统蒸馏工艺可分为熬煮蒸馏(包括液态蒸馏)和水蒸气精馏两大类.而且,两者所使用的蒸馏器具都存在垂直联结和桥联并列两种结构形式,也都包括内接式,内接外引式和外接式三种接酒方式.其中,熬煮蒸馏工艺,垂直联结结构,内接式接酒法的原始特征尤其突出,而兼具三种特征者理应就是最为原始的蒸馏技术.从蒸馏原理及相关知识出发,这些非物质文化范畴的传统蒸馏工艺与蒸馏用具,对于探讨我国古代蒸馏酒及蒸馏工艺的起源与发展,明显具有诸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0. 我国是什么时候有蒸馏酒技术的

“所谓““溜酒”(即蒸馏酒),先秦时代尚未之有。有之,则自唐代始。法莱《世界风俗·酒》载:“中国酿酒,远在基督纪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纪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窃饮之。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其非蒸馏酒无疑。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谷部》云:“烧(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溜酒”起于元代,太迟,亦有问题。“溜酒”之名,早已见于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可见唐代已有蒸馏酒。(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 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 。章穆的<饮食辨>中说: 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 。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纵野: 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 ,<<黑龙江酿酒>>,1978年)。

阅读全文

与蒸馏酒在什么时候进产生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hp过滤制表符 浏览:625
山东家用净水机多少钱一台 浏览:224
空调滤芯怎么拆下来洗图解 浏览:772
反渗透膜法净水能喝吗 浏览:669
废水收集桶图片及参数 浏览:708
自来水尾水算污水吗 浏览:766
新换反渗透膜有油 浏览:635
提升泵立往上海阳光泵业制造 浏览:501
黄冈晨鸣污水处理 浏览:388
帮人更换滤芯怎么收费 浏览:824
蒸馏水和无二氧化碳水的区别 浏览:371
超滤膜与微滤膜纳滤膜的区别 浏览:962
长沙污水提升器 浏览:535
美的超滤膜滤芯2个接口图解 浏览:546
小米净水器改ro膜 浏览:768
饮水机热水开了是亮什么颜色 浏览:56
雨水回用系统出水不可用于 浏览:865
饮水机老报警怎么回事 浏览:443
村里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 浏览:632
树脂粘度温度换算 浏览: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