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百事礦泉水有純水樂嗎
有的,純水樂是百事旗下產品。
百事純水樂原名百事冰純水。百事在中國的旗下產品包括: 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及其各種口味、百事輕怡、百事輕檸、激浪、都樂100%果汁飲料、佳得樂、立頓冰茶、樂事薯片、奇多、立體脆桂格麥片、純果樂、果繽紛 、星冰樂 、純水樂 、多力多滋 。
純水樂屬於純凈水,因此,純水樂不宜多喝,純凈水的凈化、加工方法不僅將人體有害的細菌雜質除去,同時也將水中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過濾掉了。純凈水呈弱酸性,長期喝純凈水容易造成人體體內營養狀態失去平衡,一些礦物質的流失,特別是鈣質的流失,英國有報道,長期喝純凈水,對腎臟功能也有損害。
(1)純水樂一箱多少瓶擴展閱讀
純凈水主要功能:
體內含有過多礦物質的水會給人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而且有的礦物質人體不一定能吸收,如果長期積聚體內,會直接影響人體健康。
但是純凈水短時間內能夠幫助排泄人體內的毒素,長期飲用時可能會導致體內鉛的含量超標。因為鈣和鉛在人體中是競爭關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就會減少,反之,一方減少,另一方就會增多,純凈水中沒有鈣,人體就會吸收大量的鉛,從而導致人體內含鉛量超標。
過濾純凈水的逆滲透膜雖然去除了水中的細菌雜質,但也把水中的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過濾掉了,長期飲用會導人體的微量元素缺乏,引起少年兒童發育不良,引起老年人的各種微量元素缺乏症。
B. 康師傅的礦泉水為什麼那麼便宜
不知道你在現實中有沒有發現,康師傅礦泉水是最便宜的。為什麼呢?
礦泉水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那我問一個問題:礦泉水中,成本最大的是哪種成分?很多人會想當然地以為是水。我想說,這大錯特錯。
那麼一瓶礦泉水的最大成本在哪兒呢?通過數據分析不難發現,零售店費用高達33.3%,而次之的是經銷商(批發商)的經銷費用26.7%,再接下來是廣告宣傳和營運費用14.7%,作為礦泉水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子、蓋子、包裝約為11.3%,而最主要的水則兒乎不佔用任何成本。康師傅水只能稱之為包裝飲用水,零售2塊以下的水都不是礦泉水。
一塊錢的水主要就是康師傅,可口可樂的冰露,百事可樂的純水樂。我在小縣城主要銷售冰露,目前在我的區域,冰露最便宜,市場佔有率最大,一箱24瓶,給商店的價格差不多不到12塊,純水樂13塊,康師傅14塊,我的利潤大約是2塊,淡季的時候進價更低,利潤能到3塊多。
為什麼價格能這么低呢。目前可口百事康師傅是國內飲料三巨頭,它們的生產的飲料都是各種配料加純凈水,所以他們都有自己的純凈水生產線,當飲料生產量低的時候,純凈水用不完,它們就自己灌裝純凈水。所以純凈水就是它們的副產品。成本很低,一瓶水銷售價格一塊,進價五毛,水成本不到一分,瓶子大概一毛,按一毛五計算,一箱水總成本大概3.6元,運費一個工廠覆蓋區域遠近不同,我的區域離得遠,運費2塊,運費由工廠承擔,所以一箱水工廠的總成本大約為5.6元,按6塊計算,工廠還有將近4塊的毛利潤,但是工廠還有很多開銷,比如人員成本,生產線成本,品牌運營等等,基本工廠沒什麼錢掙。沒利潤工廠為什麼還要生產呢,說白了就是為了攤低成本,提升市場佔有率。不生產這些水也要養人養設備,生產了能把一本分開支平攤到水裡面。所以這些水很便宜。不難發現,康師傅礦泉水的瓶子幾乎是市場上最薄的,如果開瓶的時候,握瓶的手用力大一點,或許可能瓶子打開後,水就會弄一手,原因就是瓶子超薄。而且,康師傅的瓶子瓶蓋也是所有瓶蓋中最輕、最薄的(見下圖)。另外一個數據,是我從附近近10家廢品回收站獲得的,普通礦泉水瓶子廢品回收站的回收價格是1角錢,而康師傅礦泉水的回收價格最低為5分錢,最高為8分錢。出於好奇,我去咨詢了這些廢品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康師傅礦泉水瓶子回收價格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瓶子薄,薄的背後就是成本低。根據網上的信息,康師傅礦泉水的瓶蓋比普通礦泉水瓶蓋便宜1分錢左右,那麼成本約降低1%,而瓶身也比其他礦泉水略低2分錢,那麼總體情況下,生產成本就會比其他礦泉水低3分錢,那麼從生產成本的角度利潤就提高了3%。
而營運和渠道商的管理來看,康師傅是唯一沒有做廣告的公司,康師傅將廣告成本減低,從而在價格上取得了競爭性優勢。此外,康師傅的方便麵銷售渠道可以幫助康師傅礦泉水的銷售,這些渠道重復開發利用大大降低了康師傅礦泉水的銷售渠道的建設費用。因此,康師傅礦泉水,比其他礦泉水品牌在廣告成本上大大節約,在銷售渠道的銷售費用上也節約了不少。生產成本、銷售成本上的節約讓康師傅有了較大的降低價格的空間,因此康師傅礦泉水是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礦泉水,平均售價低於同業10%以上。曾經最低售價甚至每瓶0.69元。
C. 在美國買一瓶百事可樂要多少美金
美國那邊有4瓶只要5美元的2L裝可口可樂,換算下來,一瓶差不多人民幣8.5元。國內的話2L裝可口可樂大超市賣5~6元,小超市賣7元。差價在20%左右。
2004年銷售收入293億美元,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飲料公司。2006年,曾獲得由世界企業品牌競爭力試驗室《中國100家最佳僱主排行榜》的第53名,並且連續兩年被評為《財富》「全球最受贊賞的飲料公司」第一名。
2009年佳客來餐飲集團與百事公司簽署「中國區戰略合作」,佳客來餐飲集團的所有門店將全部使用百事公司提供的可樂,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00萬美元。
(3)純水樂一箱多少瓶擴展閱讀
百事的產品滿足了各種各樣的需要和偏愛,從娛樂性的品類到有助健康生活方式的產品都一應俱全,旗下主要知名品牌包括:百事可樂、7喜、美年達、佳得樂、激浪、純果樂 、純水樂 、樂事、立體脆等。
有營養家認為,可樂及其他汽水均含有碳酸,長期食用會對人體骨質結構造成破壞,會出現骨質疏鬆等問題,進而損害人體健康。碳酸飲料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的飲料製品,一般是由水、甜味劑、酸味劑、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及其他原輔料組成。碳酸飲料主要起清涼解暑作用,為嗜好性飲料,一般沒有營養價值。但是不同產品有不同的特點,有的的確有補充維生素、電解質等作用。
D. 礦泉水瓶會造成嚴重的初生微塑料污染嗎
台風「山竹」過後,人們看到自己身在的城市「大變樣」。
變得一片狼藉。大量的塑料垃圾將樓房包圍,甚至涌進了室內,曾經光鮮的城市一下成了塑料垃圾的海洋。
地球就是這么神奇,當初你隨手扔掉的塑料垃圾,被「山竹」只用了一會工夫就全送了回來。
然而這還不是最狠的。庫叔今天就來講講,地球報復人類,竟然能把被隨意扔掉的塑料垃圾直接送還到人的口中……
瓶裝水擁有巨大的市場。圖/視覺中國
1
喝的是瓶裝水,咽下的是塑料顆粒
隨著人們更多地追求「純凈」的生活,碳酸飲料越來越不受歡迎,而瓶裝水的銷量則在不斷增長。國際瓶裝水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瓶裝水已經超過碳酸飲料,成為銷量最高的包裝飲料種類。
就在此時,一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卻給瓶裝水行業澆了一盆「冷水」:3月中旬,美國華盛頓的非營利性新聞機構Orb Media和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的科學家對11個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裝水進行了測試,發現幾乎所有的瓶裝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你以為自己在喝「純凈水」,實際上也咽下了不少塑料微粒。這項研究的結果在國際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人們對瓶裝水是否如看上去那樣純凈、健康的擔憂。
2
259瓶水引起的風波
「如果你想知道我喝什麼水,我喝城市自來水。我用不銹鋼的咖啡杯和水杯。」負責這項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教授謝麗·梅森(Sherri Mason)在郵件回復中強調了自己對瓶裝水的態度。
梅森長期進行塑料微粒的研究。她和其他實驗者在9個國家的19個地點分別購買了259瓶瓶裝水進行檢測,結果顯示,93%的瓶裝水含有塑料微粒。每升水中,直徑大於100微米(約與頭發絲粗細相當)的顆粒數有10.4個,而更小的、可能是塑料成分的顆粒每升含有314個。其中常用於製作瓶蓋的聚合物聚丙烯占這些較大顆粒的54%,其次是尼龍,用於瓶身製作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佔6%。
實驗者認為,以上數據表明,瓶裝水中的塑料顆粒至少有一部分來自塑料瓶本身的工業製作過程,塑料可能會從瓶蓋上剝離,或者人們在擰開瓶蓋時,塑料掉入水中。
這不是梅森教授和Orb Media的第一次合作,去年9月,Orb Media和梅森團隊就對自來水進行了相關測試。研究顯示,城市自來水中也被檢測出有塑料微粒,但每升水只有5.45個顆粒,是瓶裝水的一半。自來水中塑料微粒主要是纖維,這說明自來水中和瓶裝水中的微粒的來源不同。
這項檢測報告的結果很快就被全球各大知名媒體報道,之所以有如此關注度,或許和實驗選擇的瓶裝水品牌有關。被檢測的11個瓶裝水品牌都有較大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圍內波及的消費者眾多。其中包含5家全球領先品牌——純水樂(Aquafina)、依雲(Evian)、雀巢純凈生活(Nestle Pure Life)、達薩尼(Dasani)、聖佩萊格里諾(San Pellegrino)。6家全國性品牌包括印度尼西亞的Aqua、印度的Bisleri、墨西哥的Epura、德國的Gerolsteiner、巴西的Minalba,以及中國的娃哈哈。
雖然檢測結果令人吃驚,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塑料微粒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危害。然而,由於該領域的研究甚少,目前還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這項研究結果公布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表示,他們將對瓶裝飲用水中塑料微粒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展開評估。
但這個檢測報告引發了部分被點名的瓶裝水品牌的質疑。雀巢公司應Orb Media的要求重新測試了3個產地的6瓶水,其質檢部門負責人表示,檢測結果顯示每升含有0~5個塑料微粒。該公司發言人認為,梅森的實驗沒有避免假陽性的關鍵步驟,他們也在邀請Orb對實驗方法進行對比。
依雲水背後的達能公司認為該實驗測試方法不明確,不願意對此發表評論。該公司補充說,其依雲水的塑料瓶屬於食品級包裝。
德國品牌Gerolsteiner公司發言人強調,自己的瓶裝水製造方法高於行業標准,但他們承認,塑料微粒無處不在,所以「微粒可能在裝瓶過程中通過空氣或包裝材料進入到產品,因此不能完全排除」。
國際瓶裝水協會從行業的角度回應說,對於Orb Media的測試方法以及塑料微粒潛在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科學上的共識,因此這個實驗結果是對消費者「沒必要的恐嚇」。
他們還指出該報告中的措詞問題。Orb Media團隊把直徑在100微米以下的顆粒「合理推測為塑料」,實際上它們無法被識別,所以報告使用的是「可能為塑料的顆粒」。這在國際瓶裝水協會看來,是「危言聳聽和極不負責任的」。 該協會說,目前瓶裝水產品和所有食品和飲料一樣,都受到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FDA)的嚴格監管,因此可以安全使用。FDA也從未頒布過關於食品和飲料中塑料微粒的任何規定。
3
反瓶裝水運動
這不是瓶裝水第一次受到審視,實際上,在國外它一直在爭議中發展。在環保人士眼中,瓶裝水就是公敵。
2007年,美國掀起反瓶裝水運動,舊金山市市長加文·紐瑟姆(Gavin Newsom)通過立法,禁止用公共資金為辦公室購買瓶裝水。紐約市花費70萬美元發起廣告活動,鼓勵紐約客們喝自來水而非塑料瓶裝水,甚至提出自來水是「飲用水中的香檳」——更好喝、更安全。2007年起,美國多個城市取消瓶裝水銷售合同,這項活動的參與者從政府擴散到學校、餐廳和企業老闆等。
當然,發達國家這樣做的底氣來自於當地自來水的管理標准。瑞士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一項報告顯示,歐洲和美國的自來水管理標准比瓶裝水行業的標準的還要多。比如,自來水必須在嚴格的制度下每天檢查一次,而瓶裝製造商只需在源頭進行每月檢測。對自來水的嚴格監管還有一個原因:和中國人的飲水方式不同,歐美國家的人們習慣於直接飲用自來水而不是燒開水喝。
反瓶裝水運動中出名的還有「Tappening」和「Start A Lie」(開始說謊)這兩個網站。前者專門提供說服人們喝自來水的各種道理,提供自來水安全的數據,銷售環保水瓶;後者動員人們通過電子郵件向朋友發送「假廣告」,內容例如「喝瓶裝水是導致不安腿綜合征的主要原因」「瓶裝水:98%融化了極地冰帽,2%是北極熊的眼淚」等,通過幽默的方式引發人們對瓶裝水的思考。
批評人士認為,從經濟因素看,瓶裝水有極大消耗。其一,製造塑料瓶需要大量石油。有人算了筆賬,作為全球最大瓶裝水消費國,美國一年製造29億個塑料瓶,需要超過1700萬桶石油,這些石油足以供應100萬輛汽車跑一年。其二,瓶裝水長途運輸意味著消耗大量的燃料。其三,水也是成本之一,據報道,製造瓶裝水的用水量實際上是瓶子最終容量的2倍。
2008年《衛報》在一篇名為《這只是水嗎?錯,瓶裝水將成為環保戰爭的最新戰場》的報道中提到,英國每年銷售130億瓶瓶裝水,只有30億瓶的瓶子被回收。沒有回收的塑料瓶最終會污染海洋生物,另外,長途運輸瓶裝水也會產生大量溫室效應。
美國反瓶裝水的聲音迄今沒有停止,而且加拿大、冰島、歐洲多國也都關注瓶裝水帶來的環境影響。但另一方面,瓶裝水的銷量卻一路攀升。統計門戶網站「Statista」顯示,從2007年到2017年,全球瓶裝水的銷量由2120億升增加到3910億升,幾乎翻了1倍。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瓶裝水市場也在擴大,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16年,中國瓶裝水零售量從255億升上升至420億升。但相比之下,國內對瓶裝水問題進行的討論卻要少很多。
2013年4月,《京華時報》連發27天的報道,直指農夫山泉的水源地有問題,引發了輿論對瓶裝水國家標准和地方標準的關注。直至2014年年底,《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包裝飲用水》頒布,國內市場包裝飲用水終於有了統一的國家標准
國內對於瓶裝水的另一種擔心,是消毒帶來的二次產物污染。因為瓶裝水特殊的臭氧消毒方式,可將水中的溴化物氧化成溴酸鹽,而這個物質被WHO 界定為2B級可疑致癌物。中國石油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萬雲洋認為,國內的擔心仍然是基於水質本身,而很少關注到塑料和水之間的相互作用。
近兩年有研究發現,各種包裝材料(如塑料、防水塗料等)也會將新污染物質帶入水中,例如,重金屬銻、鄰苯二甲酸酯類、多環芳烴類、苯乙烯等有毒物質就在瓶裝水中時常檢出,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4
多樣化飲水時代
早在2008年,萬雲洋就曾對國內瓶裝水做過實驗,他當時就檢測出了塑料微粒。「我以為只有國內會是這樣,因為我國大量進口國外的二手塑料。」 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最近他看到Orb Media的報告時,第一反應就是震驚——瓶裝水問題那麼普遍,又會引起更多的人關注了。
萬雲洋查看文獻資料發現,塑料微粒對人體的危害是顯然的,比如經口毒性、皮炎、肢端溶骨症、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WHO和FDA為何沒有確切答案?萬雲洋解釋說,「FDA和WHO的研究大多來自受資助的研究機構,這些機構的獨立性和興趣方向是受控制的。西方學者一直不缺少有關的研究,只不過要下一個嚴謹的科學結論非常難,而科學家一般不會就不太確定的東西下結論。」
萬雲洋的實驗數據一直未曾公開發表。他考慮到,實驗數據會得罪一幫業內老闆,其中牽扯的利益方很多,作為研究者很難頂住壓力。另一方面,很多人也不以為意。和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相比,瓶裝水中塑料微粒造成的危害,需要經過長期的潛伏才會顯現出來。
萬雲洋很少購買瓶裝水,他能做的就是推動學校購置熱水器,給學生提供開水。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田家宇也贊同喝自來水,他認為,人們需要通過飲水攝取一些必須的微量元素,比如礦物鹽,但是純凈水使用深度過濾方法,把水中的物質包括鹽都去掉了,長期飲用對身體不好。他認為,國內自來水的標准不低於歐美,按照中國人習慣,飲用燒開的熱水完全沒有問題。
廣西師范大學法學系何粟在研究生論文《瓶裝水帶來的環境問題法律規制探究》中提到,很多人不選擇自來水的原因是由於「瓶裝水是因為便利而受人們喜愛,但在中國,更真實的一方面則是公共水質危機下的硬性需求,是人們對自來水不信任情況下做出的無奈選擇。」廣州、武漢、宜州等地都出現過因為當地水源被污染,引發市民搶購瓶裝水的情況。
該文章提到,美國FDA要求自來水一個月接受上百次的檢測,而我國目前的監測機制相對還有很大差距。《關於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的指導意見》都是一些大方向的指導,缺乏具體的操作性。
在中國,目前人們進入多樣化的飲水時代,在飲水方式和水質上都有多種選擇。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主任舒為群長期關注大眾飲水安全,她在近期發表的《多元化飲用水時代背景下飲水與健康關系研究的思考》一文中提及,相關標准體系建設仍有很大空白。
據舒為群介紹,國家對於不論何種形式的飲用水,都要求遵循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不論何種形式的包裝飲用水,都要求遵循GB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包裝飲用水》。但問題是,一方面無法滿足多樣化水質需求,另外,這些衛生標准多以不發生介水傳染病和慢性中毒為目標,然而,新的化學污染物、新的病原體出現,也容易使人的健康受到危害。
萬雲洋總結道,當前人們飲水的一個怪圈是:自然水質變差,於是大家選擇喝自來水;出現公共水質事件,自來水不可信任,人們又轉向瓶裝水;而瓶裝水的問題是一個更隱蔽的問題,最後到底誰會在意?
E. 請問康師傅的礦泉水為什麼那麼優惠
康師傅礦泉水一開始是紙箱裝的,由於造假的較多和小廠小品牌的水太雜,大概在05年的時候提出一個戰略計劃康師傅水的價格一擼到底,也就是說我的產品價格即使你造假你的成本也比我的高,說白了就是讓造假者沒有市場,同時小品牌的水也沒有生存的空間,康師傅這樣做目的的確達到了,小品牌包括假水確實沒有了。當時康師傅礦泉水每件的價格是13.5元。後來改成了膜裝的,也就是說每瓶的價格不到0.5元。因為康師傅泉水規模效益而且水廠輻射兩百公里以內不長途運輸,所以它的成本會非常低。而且康師傅礦泉水使用的瓶子都是自己生產的。而且冬天生的瓶子厚度和夏天使用的瓶子厚度是有區別的。由於瓶子過於薄支撐度飛常差客戶在大垛的時候經常會倒塌。這就出現了後來在瓶子里邊加入氮氣。提高水的支撐度。
從那一刻開始,康師傅礦泉水的價格就一直往下降。降到了現在的24瓶九元。也就是每瓶0.3元多一點。應該來說是市場上最便宜的純凈水。但康師傅的這一舉措也深深地傷害了自己的品牌。因為康師傅礦泉水大街上零售一般都是一塊錢一瓶。很多零售攤點是不願意賣的。他們單瓶的利潤只有幾毛錢。不如賣農夫山泉等其他品牌。每瓶可以有一塊錢的純利潤。康師傅礦泉水的這一舉措。讓自己的水很難走出零售一塊錢的泥潭,康師傅水,做夢就一直想走二元一瓶的水但長時間的市場定位很難讓其策劃成功,而且水價是一路走低逐漸成為了低端市場的寵兒。實際上純凈水的品質幾乎是沒有區別的。哪怕是市場上零售三元,甚至五元的水區別也不是很大。但市場是引導消費的很多消費者不知道。總認為 價格高的都是好水。就拿百歲山來說,最早景田出的水比康師傅的水還便宜,但仍然賣不動,最後景甜改變了策略。不再出低端水改為高端水。結果是非常成功的。
F. 九成瓶裝水含塑料微粒,你還敢喝瓶裝水嗎
世衛組織說,它想要確定這些塑料微粒是否有害人體健康。世衛組織協調員布魯斯·戈登說:「我們需要分析這些物質是否存在危險性,以及它們在水中達到一定濃度後是否有危險。」
戈登表示:「公眾肯定會關心這是否會在短期或長期內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損害。」
另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3月15日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喝塑料瓶裝水可能會同時攝入塑料微粒,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塑料污染可能危害人類健康的最新擔憂和進行更多科學研究的呼籲。該項研究發現,超過90%的樣本中存在塑料微粒污染。
由奧普傳媒集團和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每升瓶裝水中平均含有10.4個直徑接近人類頭發粗細的塑料微粒,是其此前發現的全球自來水受塑料污染水平的約兩倍。
該研究顯示,塑料污染一部分來自塑料包裝,一部分來自灌裝過程。研究涉及的瓶裝水品牌包括純水樂、達沙尼、依雲、雀巢優活和聖培露等。
聚丙烯是其中最常見的微粒。瓶蓋通常都是用這種材料製作。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教授斯科特·貝爾徹說,人其實會攝入很多塑料中的化學物質。
「我們通常會覺得,裝礦泉水的瓶子、微波爐可用的塑料碗或者盛熱飲的泡沫塑料杯子都是保護我們的食物和飲料的,」貝爾徹說,「但這些塑料並非完全的惰性材料,而是會分解並析出化學物質……包括阻燃劑甚至有毒的重金屬,而這些都進入了我們的食物和身體。」
G. 純水樂和冰露哪個好
純水樂是百事可樂旗下的水品牌是美國的冰露是可口可樂旗下水品牌,也是美國的冰露有飲用純凈水包裝飲用水以及飲用礦物質水純水樂還有蘇打氣泡水現在能買到的冰露就是包裝飲用水我現在在我們山西省沒有買到冰露飲用純凈水和冰露飲用礦物質水我不知道別的省有沒有,純悅,這種水也是挺好喝的我平常買水都是買純水樂或者是雀巢優活,又或者是冰露的只有這些水還有怡寶我都很愛喝平時都是騎車子去找同學時回來時都是買純水樂的如果沒有純水樂,就買雀巢優活如果都沒有,就買冰露或者怡寶又或者是純悅我們臨汾有的店純水樂賣一塊,有的店純水樂賣兩塊冰露都是一塊所有的冰露都是一塊,包括飲用純凈水,飲用礦物質水,還有市面上最常見的這種包裝飲用水都是一塊,但是飲用礦物質水和飲用純凈水在我們山西沒有賣的純悅一般都是賣兩塊或者兩塊五有的買三塊,這也是別的店裡邊的
H. 九成瓶裝水含塑料微粒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早前從全球9個國家生產的瓶裝水作出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多數瓶裝水受塑料微粒污染,懷疑來自膠樽或樽蓋的膠粒,在把水注入膠樽的過程中混到瓶裝水內。專家警告,若飲用受塑料微粒污染的水,可能會提高致癌風險及引起其他疾病。
報告指,研究從巴西、中國、印度、印尼、肯亞、黎巴嫩、墨西哥、泰國及美國的多個瓶裝水品牌,抽取250個樣本檢驗,顯示93%樣本驗出有塑料微粒,其中包括法國礦泉水品牌依雲,以及中國飲品生產商娃哈哈等多個國際品牌的瓶裝水。其餘被點名牌子包括Aqua、Aquafina、Dasani、雀巢優活(Nestle Pure Life)和聖培露(San Pellegrino)。
研究員在有問題樣本發現聚丙烯、尼龍、聚對苯二甲酸等塑膠雜質,平常1公升水平均會有10.4個0.1公釐大的塑料微粒,但研究發現部分瓶裝水竟有逾1萬粒塑料微粒。
領導研究的紐約州立大學塑料微粒研究員梅森指出,研究中發現的65%粒子是碎片而非纖維,飲用有塑膠微粒的水,與患癌、精子數量下降、以及患注意力缺乏過動異常症和自閉症等有關聯。
I. 純水樂飲料多少錢一瓶它的容量有多大產地和公司地址哪裡呀!
1塊5一瓶。容量是550毫升。
J. 純水樂蘇打氣泡水打不開怎麼辦
可以用開瓶旋蓋器。
瓶蓋打不開可以用開瓶旋蓋器、不銹鋼的勺子或者是熱水來輔助開瓶。開啟瓶蓋時選擇大小合適的旋蓋器,將其有鋸齒的一端套在瓶蓋上,手動旋轉即可開啟,也可以用不銹鋼勺子沿著瓶蓋邊緣撬開,讓空氣進入,還可以用熱水浸泡的方式來輔助開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