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己製作魚缸過濾器的做法
魚缸過濾器必須有2種或以上的過濾方式即:物理過濾、生化過濾、化學過濾。
魚缸物理過濾:它是利用機械辦法將水中較大的顆粒隔出掉。如剩餘的飼料顆粒、死亡魚只的屍骨、魚體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體表粘液等,一般多使用海綿、噴膠棉、細網目的尼龍網、棕櫚葉纖維等。通常是設置在過濾系統的初始端,便於清洗。
魚缸生物過濾: 培養有益菌菌,通過細菌分解有害元素,如:氨鹽、亞硝酸鹽、硝酸鹽、磷酸鹽等等。常用的濾料有:生化球、陶瓷環、玻璃環、珊瑚砂等等(最主要的過濾方式,維持生態系統)
魚缸化學過濾: 它是利用化學制劑除去水的雜質的辦法,所使用的制劑有水質安定劑、絮凝劑、除藻劑、蛋白質分解劑、除臭劑等等
魚缸吸附過濾:它是木材、煤炭、果殼、動物骨等含碳量極高的物質能吸附海水中的蛋白質、微量元素、脫色、除異味,連臭氧的分子也能被它吸收。魚兒的尿液,水中的微藻以及葯物也都能被它吸附掉
因為硝化細菌必須生活有流動的水的濾棉、玻璃環或底砂里,所以過濾器應該24小時開。
按魚缸過濾原理分類:自清洗過濾器自清洗過濾器是一種利用濾網直接攔截水中的雜質,去除水體懸浮物、顆粒物,降低濁度,凈化水質,減少系統污垢、菌藻、銹蝕等產生,以凈化水質及保護系統其他設備正常工作的精密設備。
魚缸自清洗過濾器主要組件有:電機、電控箱、控制管路、主管組件、濾芯組件、316L不銹鋼刷、框架組件、傳動軸、進出口連接法蘭等。魚缸自清洗過濾器克服傳統過濾產品的納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過濾部分需拆卸清洗且無法監控過濾器狀態等眾多缺點,具有對原水進行過濾並自動對濾芯進行清洗排污的功能。自清洗過濾器清洗排污時系統不間斷供水,可以監控過濾器的工作狀態,自動化程度很高。覆蓋了由10um到3000um的各種過濾精度的需求。魚缸自清洗過濾器採用國際水處理行業設備先進技術,可立式、卧式、倒置任意方向任意位置安裝,可用於工業、農業、市政電力、電子、醫葯、食品、印染、建築、鋼鐵、冶金、造紙等各行各業水過濾。2.全自動過濾器全自動過濾器是過濾行業廣泛應用的一套設備,克服傳統過濾產品的納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過濾部分需拆卸清洗且無法監控過濾器狀態等眾多缺點,具有對原水進行過濾並自動對濾芯進行自動清洗排污的功能。
魚缸全自動過濾器由殼體、多元濾芯、反沖洗機構、電控箱、減速機、電動閥門和差壓控制器等部分組成。殼體內的橫隔板將其內腔分為上、下兩腔,上腔內配有多個過濾芯,這樣充分利用了過濾空間,顯著縮小了過濾器體積,下腔內安裝有反沖洗吸盤。全自動過濾器工作時,濁液經入口進入過濾器下腔,又經隔板孔進入濾芯的內腔,大於過濾芯縫隙的雜質被截留,凈液穿過縫隙到達上腔,最後從出口送出
2. 自己製作魚缸過濾器的做法
自己製作魚缸過濾器的做法
如何自製魚缸過濾器自製魚缸過濾器步驟魚缸過濾器是用於養魚器具中凈水補氧的裝置,魚缸內有了好的過濾裝置,才能養好魚並少換水,而其實我們也可以自製魚缸過濾器。那麼如何自製魚缸過濾器下面裝修之家裝修網小編將為大家帶來自製魚缸過濾器步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自製魚缸過濾器自製魚缸過濾器 自製魚缸過濾器需要的材料有:魚缸120*55*60,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
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活性炭(化學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1、在魚缸一側18厘米處安排一塊寬高是52*52的玻璃,用於溢流,兩邊和下部用玻璃膠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與水泵進水口持平;2、在溢流玻璃的外側3cm處安排一塊寬高52*40的玻璃,用於阻水,兩側用玻璃膠粘牢;下部留出8.5厘米,用於配置格柵;3、當阻水玻璃沾牢後,在其上下各沾一個格柵。格柵可到有機玻璃店定做,尺寸別離為:下部過水格柵52*10,上部溢流格柵為52*6,格柵孔年夜小為5*0.5厘米;下部格柵打孔,尺寸與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膠粘牢;自製魚缸過濾器步驟 4、安排水泵和進水出水管件;水泵安排在主缸內;進水管直經過議定濾器底部;出水管略低於水面,對角出水;5、用玻璃條把過濾槽部分根據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後放入篦子;鼻子可用有機玻璃製作,孔徑年夜小和格柵雷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條或過濾器內;最下面一層在水泵進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層要低於溢流玻璃,預留空間可安排過濾棉;6、從下到上依次把玻璃環、生化球、活性炭、過濾棉安排好;魚缸運行時,最高水位不得超出玻璃環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於玻璃環底部篦子;平常要注意查看,及時添加水,防備燒泵;7、潤色邊條或貼紙根據所必要的寬度和長度裁減好,並配置於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為了都雅,最好把側濾也一同遮擋起來,就這樣魚缸的側過濾器和背部過濾器就製作好了。
怎麼自製魚缸過濾器
自製魚缸過濾器,可按以下步驟進行:自製魚缸過濾器需要的材料有:魚缸120*55*60,水泵選用流量為4500升/小時的潛水泵。濾材為過濾棉(物理過濾),活性炭(化學過濾),生化球(生物過濾),陶瓷環(生物過濾)。
1、在魚缸一側18厘米處安排一塊寬高是52*52的玻璃,用於溢流,兩邊和下部用玻璃膠粘牢;玻璃左下角上打一孔,位置與水泵進水口持平;2、在溢流玻璃的外側3cm處安排一塊寬高52*40的玻璃,用於阻水,兩側用玻璃膠粘牢;下部留出8.5厘米,用於配置格柵;3、當阻水玻璃沾牢後,在其上下各沾一個格柵。
格柵可到有機玻璃店定做,尺寸別離為:下部過水格柵52*10,上部溢流格柵為52*6,格柵孔年夜小為5*0.5厘米;下部格柵打孔,尺寸與位置和水泵持平;用玻璃膠粘牢;4、安排水泵和進水出水管件;水泵安排在主缸內;進水管直經過議定濾器底部;出水管略低於水面,對角出水;5、用玻璃條把過濾槽部分根據需求分成3-4部分,粘牢後放入篦子;鼻子可用有機玻璃製作,孔徑年夜小和格柵雷同;篦子是可以拆卸的,不要沾在玻璃條或過濾器內;最下面一層在水泵進水管上面,最上面一層要低於溢流玻璃,預留空間可安排過濾棉;6、從下到上依次把玻璃環、生化球、活性炭、過濾棉安排好;魚缸運行時,最高水位不得超出玻璃環上部篦子,最低水位不得少於玻璃環底部篦子;平常要注意查看,及時添加水,防備燒泵;7、潤色邊條或貼紙根據所必要的寬度和長度裁減好,並配置於水族箱的上、下部;如果為了都雅,最好把側濾也一同遮擋起來,就這樣魚缸的側過濾器和背部過濾器就製作好了。一、過濾的方式過濾方式主要有: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化學過濾等。二、過濾器的形式過濾器的種類有很多,如:氣舉生化棉過濾器、桶式外置過濾器、水族箱頂部過濾器、帶有造型的魚缸過濾器等。三、過濾器的特色1、氣舉生化棉過濾器將生化棉吸於不底連接上氣泵或水泵,靠氣體在水中的流動帶動水流在生化棉內循環。
水中的殘余餌料、生物排泄物等有機物質均可補吸附於海綿體表。氣舉生化生化棉過濾器優點:結構簡單、單價低,直接放入魚缸水中使用。缺點:過濾原理簡單、效果差,要經常清洗生化棉,放在魚缸內影響觀賞。
適合在繁殖期、隔離治療期的小型魚缸時行過度作用,但水質太臟時作用不大。2、桶式外置式過濾器一般是密閉式的桶式過濾放置在魚缸容器外,可根據不同需要放置不同濾材進行不同效果的過濾。桶式外置過濾器優點:不佔使用空間、美觀、噪音小,能夠放置比較多的濾村,過濾效果好。
缺點:清洗麻煩、價格比較貴,只適合在較大的魚缸使用。3、水族箱頂部過濾器是一種放置在水族箱頂部的過濾裝置。通過小型抽水泵將水族箱內的水抽入已放置過濾層的過濾箱內,水流通過過濾層再流回水族箱中,從而脫除水中所含雜質,起到凈化水質的效果。
水族箱頂部過濾器優點:能充分利用水族箱頂部的空間,日常維護操作、維護清洗方便。缺點:在魚缸頂部放置過濾裝置,影響從上而下的觀賞,不適合觀背魚的飼養。4、帶有造型的魚缸過濾器採用隱形過濾裝置和仿生態原理等新興技術的多功能過濾裝置,其內部綜合運用仿生態過濾原理,外部設計有靚麗的造型可以裝飾魚缸,直接放於魚缸底部使用。帶有造型的魚缸過濾器優點:外形漂亮除過濾補氧外還可裝飾魚缸、不影響觀賞、使用仿生態過濾原理,過濾效果好,能最大時間延長換水時間;使用簡單方便,直接放在魚缸底部。
怎樣自製魚缸過濾系統,魚缸過濾器自製
1.想要自製魚缸的過濾系統,需要先准備一大一小兩個礦泉水瓶。 2.大水瓶要在距離底部四分之一的地方開口,口子的大小和小水瓶的瓶口一樣。
3.然後將小水瓶的底部去掉,並將其接到大礦泉水瓶上,瓶口處要塞上過濾棉。
4.第三需要將濾材剪成小塊,放到大水瓶里,這樣過濾系統就完成了。
自製魚缸過濾器
材料:礦泉水瓶、水等。1、首線將雪碧瓶底去除,利用剪刀即可做到。
2、第二步選擇培菌濾材中的較大體積中的一塊做為第一塊放入。
這樣後續放入的濾材就不會掉落,也不會存在堵死出口的現象。3、第三步在我們放好培菌濾材後,將准備好合適大小的生化棉放入。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增強培菌效果,二是可以讓上部水流更好的均勻流過培菌濾材。4、第四步是將其餘濾材放入,陶瓷環,陶瓷球等濾材。
5、第五歩將濾棉放入,就完成了過濾器的製作。這樣的過濾器製作完之後還需要固定的問題,可以使用家裡多餘的窗簾鉤或鞋帶,將雪碧瓶上部打個小孔,掛住和綁住即可,主要目的就是不偏不倒。6、固定的示意,可以利用家裡魚缸附近固定物固定即可。
3. 怎樣自製簡單的魚缸
十一步驟教您自製魚缸:
第一:選購的玻璃品種及厚度
缸底用1.5厘米的鋼化玻璃,四周用1.2厘米的鋼化玻璃。
第二:採取的加固措施:
(1)缸底採用雙底,取代底部拉筋,既牢固又美觀,且能防止龍魚在底部拉筋上擦傷。外底為1.5厘
米的鋼化玻璃,內底為1厘米的普通玻璃,內底比外底長、寬各小1.2厘米,以留出四個立面玻璃的厚度
。
(2)上部缸沿向下15厘米用雙層拉筋加固,用厚玻璃的下角料即可。豎向拉筋在下,橫向拉筋在上。
魚缸後部拉筋可與上部過濾槽槽底結合,採用單層拉筋即可。
(3)魚缸外側的四個堅楞用深色鋁合金直角材粘合加固,也能起到美化作用。
(4)魚缸四個上角用深色鋁合金槽改制的三角套牢後粘合加固,同時也起到美化作用,也能防止玻璃
尖角扎傷手。
第三:魚缸尺寸:
長:1800-2000mm,視空間大小而定;寬:70mm;高:70mm。加水後水面高50mm,上留20mm空間。
第四:缸內設施布局:
(1)過濾方式:底部過濾+缸內雙側三角溢流側濾+上部過濾。
(2)充氧方式:過濾器出水口設計為三角區反氣舉,另加上部過濾用的沉水馬達(帶充氧,不帶過濾)
。
(3)加熱方式:雙300W電子控溫加熱棒加熱,傾斜45度角放置在過濾器出水口下方及沉水馬達附近。
(4)加大水流方式:除過濾器出水口沖水外,加裝沉水馬達(帶充氧,不帶過濾)。
(5)照明:頂部雙植物燈(紅)+缸底雙水中燈,功率均為30W。
(6)防跳:上拉筋之上靠近缸後部粘上部濾器,長與缸長相當,寬為30厘米,高不超過缸上沿,以方
便蓋缸蓋,底可直接借用拉筋板,即魚缸後部橫向拉筋寬為30厘米。上過濾器前方部分,在拉筋之上平
行加蓋活動的兩塊厚玻璃,其中一塊應將缸的一半扣嚴,略有縫隙也可,一是可防跳,二是可防水分蒸
發;另一塊可留出10厘米的縫隙,以方便投喂及撈起剩餘餌料。
第五:魚缸蓋:
用木工板加工,用深色鋁塑板包飾,最好與底櫥同色,以防潮防變形。缸蓋分為單獨的三塊,最後
面一塊寬與上濾槽同寬,為30厘米,方便掀開清理濾槽;中間一塊寬為25厘米,基本不動,底側平行固定
兩根上部燈。最外面一塊寬為15厘米,經常掀起,以方便餵食、加水及其他日常管理。
第六:魚缸美化:
由於是用於養紅龍,魚缸整體應為黑色調,以突出紅龍的紅色。玻璃膠選用黑膠,魚缸背面、雙側
面及底面均用黑即時貼粘成黑色,底面的黑即時貼可粘於兩層玻璃底之間。魚缸內的兩個三角溢流外擋
板採用雙層粘合玻璃,兩層玻璃之間也粘上黑即時貼,以擋住濾材。魚缸上沿向下15厘米用黑色裝飾板
粘合裝飾。
第七:魚缸擺放放置:
(1)魚缸放於定做的底櫥上,下墊泡沫板防硌,底櫥長:1800-2000mm,視空間大小而定;寬:70mm;
高:60mm。
(2)底櫥放置於一整張木工板之上,並用水平尺找平,應與樓板走向垂直放置,以分散魚缸重量,減
輕樓板壓力。
(3)魚缸應放於少有人走動、龍魚不易受驚嚇的地方。最佳位置為靠東或西牆,且不能有陽光直射,
防止缸內因陽光照射生長綠藻,並且要離電源較近。
第八:魚缸底櫥製作:
可用兩種原材料加工:一是用圓鋼管作六腿支撐,用厚角鐵作橫梁,外包鋁塑板或密度板;二是用硬
木作框架,六腿支撐,外包鋁塑板或密度板。櫥頂面用密度板,並在對准魚缸底部上、下水口處留相應
直徑的圓孔。如用鋁塑板外包,則選用深色的;如用密度板外包則漆成深色的。底櫥後部左側留兩個直徑
5厘米的圓孔,方便電源線及充氧氣頭穿入。為方便底部濾槽放入,底櫥不需要加底,但要加下橫梁加固
,先放置好底部濾槽再放底櫥,最後再放魚缸。底櫥四扇門對開,底濾槽靠底櫥右側放置,左側留出空
間以安裝電源等。
第九:魚缸上濾製作:
上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用普通玻璃,厚度為0.5厘米,尺寸為:長為魚缸內徑長,寬為30厘
米,高不超過缸上沿,過濾槽橫向兩側直接粘於魚缸兩側面玻璃上,後面即為魚缸的後面玻璃,底為魚
缸的後部拉筋。共分六格,自右向左依次為:第一格為上水管孔格,第二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
第三至五格放生化環或生化球,起生化過濾作用,第六格為下水口。第一格、第二格及第六格可略窄,
中間三格要寬,以放置更多的生化濾材。第二格濾棉分多層放置,最上層為粗濾棉,向下根據濾槽深度
依次放幾層細濾棉,各層濾棉之間可用生化環隔開,以方便水下滲。各格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
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2厘米,下間隔玻璃的底端兩角均磨成三角裝,以躲開魚缸底的玻璃膠,方
便粘合密封。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厘米,上、下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第一格間隔玻璃上端打一直
徑3厘米的半圓孔,以放置上水管;第一格底面玻璃打一直徑3厘米的上水管孔,內穿2厘米的PVC上水管,
不需粘合密封。下水底孔設在濾槽左側,應留出上側面拉筋的寬度,底孔直徑為2.1厘米,內穿2厘米PVC
下水短管,管底要高於水面,下水落進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內。
第十:底濾及配套設施製作:
底部過濾槽參照上圖模式製作,實際尺寸為:長1500mm,寬500mm,高400mm。玻璃用厚度1厘米的普
通玻璃。共分五格,第一格放濾棉,起物理過濾作用;第二格至第四格放生化環及生化球,起生化過濾作
用;第五格為儲水槽,內置大流量抽水馬達(3000至4000L/H(升/小時),選用沉水式的。如不是沉水式的
,還需另外在底濾槽壁上打孔穿管,不方便。),以便將過濾後的清水抽回魚缸。抽水馬達的電源接在底
櫥,馬達成出水管與上水管用軟管連接,以方便馬達壞掉後更換。第一格可略窄些,第五格可略寬些。
第一格內濾棉可多層放置,各層濾棉間用生化環或生化球間隔,方便水下滲。下水管出口處套上尼龍襪
用來過濾較大的贓物,方便清洗,以減少濾棉清洗次數。上間隔玻璃與底之間的空隙處塞入濾棉。各格
上間隔玻璃高度一樣,下間隔玻璃應依次遞減尺寸,高差為2厘米。上間隔玻璃離濾槽底1厘米,上、下
兩塊間隔玻璃間距2厘米。具體玻璃尺寸如下:玻璃用厚度0.5厘米的普通玻璃;上間隔玻璃統一為高
46mmX四塊,寬38mm;下間隔玻璃從第一至第四依次高度各減1厘米,即45mm,43mm,41mm,39mm。下間隔玻
璃的底端兩角均磨成三角狀。
在魚缸右側的後部用普通0.5厘米的玻璃隔出三角溢流區。溢流區上間隔玻璃使用雙層玻璃,內夾黑
即時貼,在玻璃上沿打兩個直徑5.5 厘米的半圓孔(也叫溢流孔),用來溢流水面油膜及水面漂浮物,玻
璃高為52厘米(70-1.5-1-1-15=65. 5),寬為40厘米,下端加墊1厘米的玻璃塊以留出下進水空隙;下間隔
玻璃高為48厘米,寬為35厘米,底端兩角磨成三角狀。
在溢流區內缸底上打兩個孔,分別為下水孔和上水孔。下水孔直徑5.5厘米,內穿下水管材加密封墊
後打玻璃膠密封好,下水管直接穿過缸底、底櫥面,接到下濾槽的第一格上方,將水排進下濾槽。下水
管垂直伸下底櫥面後,根據底櫥面與下濾槽的高度粘接適當長度的直徑3厘米的PVC管,然後轉接3變2厘
米的變徑,再轉接2厘米的45度彎頭,最後接2厘米PVC管通到下濾槽第一格濾棉的上方,管端套一尼龍襪
。
上水孔直徑2.1厘米,內穿2厘米PVC上水管,採用缸底內外分別套管粘合、加密封墊並打玻璃膠的方
式加固密封,上水管直接接到上濾槽,經上濾後再將水排進魚缸左側後部的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如下圖)
。該溢流區間隔玻璃也是雙層,內夾黑即時貼,底端兩角也磨成三角狀。
上水、下水的兩個孔周圍的玻璃夾層中用玻璃膠密封隔斷,防止水滲進玻璃夾層內。為方便換水,
上水與放水使用同一根管,在上水管橫管位置加一個閥門,豎管位置加一個閥門,外接PVC短管及軟管,
作換水用。換水時,關閉橫管上的閥門打開豎管上的閥門即可。
在三角溢流反氣舉區內填裝生化環,並加裝一個沉水馬達(帶充氧,不帶過濾),以增大水流量。充
氧孔開在間隔玻璃上,孔直徑可略大於充氧口管徑,以方便調整沉水馬達的安裝位置。充氧孔高度視沉
水馬達安裝固定後的充氧口高度而定。充氧口外端與間隔玻璃齊,這樣將沉水馬達藏起來可以防止龍魚
撞傷。
反氣舉的充氧泵選用大功率的,帶兩個氣頭,一個在三角溢流區內,用於增加缸內水的溶氧量;一個
在底濾槽儲水格內,用於為硝化細菌補充充足的氧氣,加快其生長繁殖。充氧泵應安在高於魚缸的位置
,防止水倒流進充氧泵內燒壞電機。
十一:家用魚缸的用電安全:
為了美觀,魚缸總電源插排設在底櫥內。為了安全,在電源插排前加裝漏電保護器,並配備延時電
源及蓄電池,以備停電時加溫、充氧、照明及過濾急用。所有電器開關均設為撳按開關式,避免因頻繁
拔插電源插頭造成漏電、電器損壞等事故。
4. 1米5的魚缸及過濾系統和材料
用底濾就行,不用另外配桶。濾材就用過濾棉加細菌屋就挺好,如果不差錢,可以上伊罕的石英球,其他啥活性炭,火山岩的都不要用,也不要貪便宜買便宜的陶瓷環,那玩意沒多大用。細菌屋購買時,多看看,那東西假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