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制備不含氯和還原性物質的水
最方便的方法:凈水器(請仔細參考說明書上的產品解析)
最安全的方法:燒開就好了(對人體影響不大)
如果您問這個問題是怕自來水中的余氯和還原性物質影響健康,大可不必擔心:
WHO的自來水余氯標準是根據動物實驗來制定的。在動物實驗中,「無可測不良反應劑量」(NOAEL)是每天每公斤體重15毫克。採用100的安全系數,得到人體的「每天耐受量」(TDI)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15毫克。假設這些氯全部來自於飲用水,得到自來水的允許含量為每升5毫克。而根據我國關於自來水的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遠低於每升5毫升。
圖片: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查詢結果
來源: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
是再生水:)
再生水中的化學需氧量也只有5mg/L +,飲用水中只會更少,不必擔心
我們假設你真的喝了一些含有餘氯和還原性物質比較多的水,讓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在「致癌分類」中,把氯分為「第三類」,跟咖啡因同級,意為「目前尚無足夠資料來確定該物質是否為人類致癌物」。如果吞下少量含氯漂白劑,會刺激食道、口腔、喉嚨以及導致嘔吐。不過自來水中的余氯遠遠達不到那個劑量。
來源:果殼網
而還原性物質呢?
還原性物質可以阻斷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的過程
而亞硝胺是什麼?
動物實驗已證實某些亞硝胺具有明顯的致癌性,並提示其對人可能也有致癌作用。基於對照實驗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攝入亞硝胺與胃癌、食道癌的發生有著正相關性,但尚無證據直接證實亞硝胺的致癌性質。
來源:Wikipedia
人家是好人啊!!!
飲用水中的氯主要是以氯離子(Cl+)形式存在,而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HCl),所以其實胃裡的氯含量非常的多,但也沒有對人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胃酸過多可能導致胃潰瘍)
還原性物質的話也不用擔心,生活中最常見的還原性物質是檸檬酸鈉,肉類中通常會加入檸檬酸鈉以防止變質(上文有提到),也是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
綜上所述,自來水中的氯和還原性物質不用進行額外的處理,將其燒開冷卻就可以喝了。
但如果當地的水質不好導致這類物質超過國家規定值,就可能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請購買合格的凈水器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價格相當高)。
Ⅱ 水裡的重金屬怎麼去除
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蒸餾法:
離子交換法:
使用凈水裝置:
飲食調節:
綜上所述,去除水中的重金屬主要依賴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和凈水裝置等方法。在選擇具體方法時,需根據水質情況、處理規模和經濟成本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合理飲食也有助於減輕體內重金屬的積累。
Ⅲ 離子交換的水處理中的應用
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電滲析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該技術利用離子交換能深度脫鹽來克服電滲析極化而脫鹽不徹底,又利用電滲析極化而發生水電離產生H和OH離子實現樹脂自再生來克服樹脂失效後通過化學葯劑再生的缺陷,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新技術。經過十幾年的發展,EDI技術已經在北美及歐洲占據了相當部分的超純水市場。
EDI裝置包括陰/陽離子交換膜、離子交換樹脂、直流電源等設備。其中陰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陰離子透過,不允許陽離子通過,而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透過,不允許陰離子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充夾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單個處理單元,並構成淡水室。單元與單元之間用網狀物隔開,形成濃水室。在單元組兩端的直流電源陰陽電極形成電場。來水水流流經淡水室,水中的陰陽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被清除,進入濃水室。在離子交換膜之間充填的離子交換樹脂大大地提高了離子被清除的速度。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最佳狀態。EDI裝置將給水分成三股獨立的水流:純水、濃水、和極水。純水(90%-95%)為最終得到水,濃水(5%-10%)可以再循環處理,極水(1%)排放掉。圖2表示了EDI的凈水基本過程。
EDI裝置屬於精處理水系統,一般多與反滲透(RO)配合使用,組成預處理、反滲透、EDI裝置的超純水處理系統,取代了傳統水處理工藝的混合離子交換設備。EDI裝置進水要求為電阻率為0.025-0.5MΩ·cm,反滲透裝置完全可以滿足要求。EDI裝置可生產電阻率高達15MΩ·cm以上的超純水。 EDI裝置不需要化學再生,可連續運行,進而不需要傳統水處理工藝的混合離子交換設備再生所需的酸鹼液,以及再生所排放的廢水。其主要特點如下:
EDI的凈水基本過程
·連續運行,產品水水質穩定
·容易實現全自動控制
·無須用酸鹼再生
·不會因再生而停機
·節省了再生用水及再生污水處理設施
·產水率高(可達95%)
·無須酸鹼儲備和酸鹼稀釋運送設施
·佔地面積小
·使用安全可靠,避免工人接觸酸鹼
·降低運行及維護成本
·設備單元模塊化,可靈活的組合各種流量的凈水設施
·安裝簡單、費用低廉
·設備初投資大 EDI裝置與混床離子交換設備屬於水處理系統中的精處理設備,下面將兩種設備在產水水質、投資量及運行成本方面進行比較,來說明EDI裝置在水處理中應用的優越性。
(1)產品水水質比較
EDI裝置是一個連續凈水過程,因此其產品水水質穩定,電阻率一般為15MΩ·cm,最高可達18MΩ·cm,達到超純水的指標。混床離子交換設施的凈水過程是間斷式的,在剛剛被再生後,其產品水水質較高,而在下次再生之前,其產品水水質較差。
(2)投資量比較
與混床離子交換設施相比EDI裝置投資量要高約20%左右,但從混床需要酸鹼儲存、酸鹼添加和廢水處理設施及後期維護、樹脂更換來看,兩者費用相差在10%左右。隨著技術的提高與批量生產,EDI裝置所需的投資量會大大的降低。另外,EDI裝置設備小巧,所需廠房遠遠小於混床。
(3)運行成本比較
EDI裝置運行費用包括電耗、水耗、葯劑費及設備折舊等費用,省去了酸鹼消耗、再生用水、廢水處理和污水排放等費用。
在電耗方面,EDI裝置約0.5kWh/t水,混床工藝約0.35kWh/t水,電耗的成本在電廠來說是比較經濟的,可以用廠用電的價格核算。
在水耗方面,EDI裝置產水率高,不用再生用水,因此在此方面運行費用低於混床。
至於葯劑費和設備折舊費兩者相差不大。
總的來說,在運行費用中,EDI裝置噸水運行成本在2.4元左右,常規混床噸水運行成本在2.7元左右,高於EDI裝置。因此,EDI裝置多投資的費用在幾年內完全可以回收。 EDI裝置屬於水精處理設備, 具有連續產水、水質高、易控制、佔地少、不需酸鹼、利於環保等優點, 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設備改進與技術完善以及針對不同行業進行優化, 初投資費用會大大降低。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完全取代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中的混合 。
控制氮含量的方法(4種):生物硝化-反硝化(無機氮延時曝氣氧化成硝酸鹽,再厭氧反硝化轉化成氮氣);折點氯化(二級出水投加氯,到殘余的全部溶解性氯達到最低點,水中氨氮全部氧化);選擇性離子交換;氨的氣提(二級出水pH提高到11以上,使銨離子轉化為氨,對出水激烈曝氣,以氣體方式將氨從水中去除,再調節pH到合適值)。每種方法氮的去除率均可超過90%。
Ⅳ 井水裡面有鹼,用什麼辦法可以除掉呢
井水裡面有鹼,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辦法除掉。
1. 加熱法:將井水加熱,水中的部分鹼(如碳酸鈣、碳酸鎂等)會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澱出來,形成水垢。比如把井水放在大鍋中長時間煮沸,能去除一部分鹼,不過這種方法只能去除部分可通過加熱沉澱的鹼。
2. 化學沉澱法:向井水中加入適量的化學葯劑,如石灰(氫氧化鈣)。它能與水中的碳酸氫鈣等物質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從而降低水中鹼的含量。但使用化學葯劑時,要嚴格控制用量,避免對水質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3. 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樹脂,樹脂上的鈉離子與水中的鈣、鎂離子進行交換,從而降低水中鈣、鎂離子的濃度,達到除鹼的目的。市面上有專門用於家庭的離子交換凈水器,使用較為方便。
4. 反滲透法:使用反滲透凈水器,通過半透膜的作用,在壓力驅動下,只允許水通過,而水中的鹼等雜質被截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多種離子,降低井水的鹼性。
Ⅳ 離子交換法凈化水的原理
離子交換法凈化水的原理分為吸附、交換和沖洗三個階段。
3、沖洗階段
沖洗階段是為了重新使離子交換樹脂處於可交換狀態而進行的。當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的離子達到一定飽和程度後,樹脂需要進行再生以繼續有效工作。這一階段通常使用適當濃度的酸和鹼溶液進行。
在沖洗過程中,這些溶液流經樹脂,將之前吸附在樹脂上的離子釋放出來,同時恢復樹脂上的官能基的可交換性。這使得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再次用於吸附和交換水中的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