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主要服務內容

edi主要服務內容

發布時間:2023-05-24 20:42:50

❶ EDI的中心功能是什麼

EDI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其中專計算機應用是屬EDI的條件,通信環境是EDI應用的基礎,標准化是EDI的特徵。這三方面相互銜接、相互依存,構成EDI的基礎杠架。也就是EDI的三要素:EDI軟體和硬體、通信網路、數據標准化。
而EDI主要是進行信息的傳輸、加密、解密的處理。
EDI還有以下幾個功能模塊:1、用戶介面模塊;2、內部介面模塊;3、報文生成及處理模塊;4、格式轉換模塊;5、通信模塊。

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

❷ 寧波港口edi中心主要用在什麼領域,主要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領域:寧波港口edi中心主要為寧波口岸的港口碼頭、船公司船代、集疏運場站、理貨、貨主及代理和監管職能部門提供了高效、便利、快捷、准確、經濟的電子數據交換服務。

經過多年的推廣應用,EDI應用覆蓋了寧波口岸多個物流節點,網站查詢、一站式服務和報文傳輸這三大主要服務內容也得到充分的實踐。寧波港口EDI中心是寧波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改善了寧波口岸集裝箱運作環境。

服務內容:

1、集裝箱信息

2、進出門查詢

3、裝卸船查詢

4、堆存查詢

5、鎮司/大榭信業堆存查詢

6、海關放行查詢

7、海關查驗查詢

8、分撥箱查詢

9、國檢指令信息查詢

(2)edi主要服務內容擴展閱讀

寧波港口EDI中心開發和實施了集裝箱智能閘口系統、CFS系統以及車隊管理系統等。智能閘口系統實現了碼頭閘口所有進出場作業的實時控制和管理,使閘口管理由人工方式轉為「無人」自動化方式的革命性變化。

CFS系統以及車隊管理系統分別為集裝箱場站企業和集卡車隊企業的信息化綜合管理提供了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系統的成功實施促進了相關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和對外服務水平的提升,從而有效增強了口岸綜合競爭力。

❸ EDI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EDI指的是EDI模塊,EDI技術全稱為:連續電除鹽(EDI,Electro-deionization
或CDI,Continuous
deionization)
簡單地說,是用來制備超純水的回產品,可取代超純水樹脂,但EDI模塊答的出水電阻率不超過16兆歐。
專業點說:EDI是利用填充在淡水室中的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這些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發生橫向電遷移,並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濃水室而被去除;另一方面,在給水前進的方向上,由於離子不斷被去除,溶液的電導率越來越低,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水會發生解離以產生足夠的H+和OH-離子來維持系統的電流量,這些水解離產生的H+和OHT除了發生橫向電遷移外,還會就地把吸附有離子的樹脂再生,從而實現連續深度脫鹽。因此EDI過程的本質是離子交換、電滲析和水解離產生H+和OH-離子再生樹脂這三個過程的綜合過程。

❹ EDI中心的主要功能

EDI中心的來主要功能:
1.郵箱管理:自如信件的收發管理,信件的分送管理等功能。
2.回執響應功能:返回信件被收件人收取,或未在制定時間內取走等回應通知。
3.分類區件:由使用者選擇,可依照信件的種類及送件人的地址等分類方式取件。
4.斷點重發功能:用戶可以重復操作。
5.編制管理報表:如送件人清單、收件清單及回執清單等。客戶的基本信息管理及客戶關系管理。
6.檢查信件的正確性:如檢查EDI交換、格式的正確性等。
7.EDI的翻譯功能:如不同標準的轉換等。
8.安全控制能力:如對多重密碼的修改,使用者存取記錄,防止多次不正確的系統登錄及跟蹤核查對系統的安全造成了威脅。
9.災害恢復功能:在災害發生時,自動保存現行系統數據,啟動備份系統,使系統的損壞最小。
EDI簡介: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電子數據交換。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是指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

❺ EDI服務中心的基本業務及職能有哪些

首先了解下EDI工作流程,此為理解其基本業務和職能的基礎: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是將數據和信息規范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交換和處理的信息交換系統,在國際貿易中,EDI處理的數據和信息是訂單、發票、報關單等商業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工作效率。
EDI應用到國際貿易中,是以計算機網路為依託,通過EDI網路中心,把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工廠、公司、海關、運輸公司、保險公司、銀行聯系起來,可以大大加速國際貿易的全過程。

EDI網路服務中心的基本業務:

一個生產企業的EDI系統,就是要把買賣雙方在貿易處理過程中的所有紙面單證由EDI通信網來傳送,並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全部(或大部分)處理過程。具體為:企業收到一分EDI訂單,則系統自動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然後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應商訂購零配件;向交通運輸部門預訂貨運集裝箱;向海關、商檢等有關部門申請進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並給訂貨方開出EDI發票;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單等。從而使整個商貿活動過程中在最短時間內准確地完成。一個真正的EDI系統是將訂單、發貨、報關、商檢和銀行結算合成一體,從而大大加速了貿易的全過程。因此,EDI對企業文化、業務流程和組織機構的影響是巨大的。

EDI網路服務中心職能:

集中處理各EDI用戶的業務數據及EDI信息,並將其翻譯、分發至目的方。它一般不是一個EDI的用戶,只是作為EDI業務的第三中介方,向EDI的用戶提供EDI增值網服務、信息服務以及其他EDI業務服務等,是EDI用戶之間聯接的主要方式。EDI服務中心不僅是一個大型的信息交換中心,必須提供完整的EDI服務,必須保障信息交換的可靠性,還具有權威性和合法性,能起信息公證機構的作用等。所以EDI中心建設和運行在我國EDI應用發展中十分重要。

❻ 什麼是EDI

edi許可證,是指利用各種與通信網路相連的數據與交易/事務處理應用平台;通過通信網路為用戶提供在線數據處理和交易/事務處理的業務;在線數據和交易處理業務包括交易處理業務;電子數據交換業務和網路/電子設備數據處理業務。屬於第B21類增值電信業務的范疇。

核心業務主要體現在這三個領域:交易處理業務、網路/電子設備數據處理、電子數據交換業務。

交易處理業務:是指辦理各種銀行業務、股票買賣、票務買賣、拍賣商品買賣、費用支付等;

網路/電子設備數據處理業務:是指通過通信網路傳送,對連接到通信網路的電子設備進行控制和數據處理的業務;

電子數據交換業務:是一種把貿易或其它行政事務有關的信息和數據按統一規定的格式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數據,通過通信網路在有關用戶的計算機之間進行交換和自動處理,完成貿易或其它行政事務的業務。

企業辦理edi許可證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公司注冊資金100w以上

2.公司名下3名人員近期1個月社保證明

3.有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相關技術方案

4.網站域名備案必須在公司名下

5.伺服器託管要求在本省

6.網站搭建必須符合辦理EDI許可證

企業申請edi許可證需要准備的材料有:

1、營業執照副本

2、法人及股東身份證

3、公司章程(需要最新的,工商局加蓋檔案查詢章)

4、3人近期1個月的社保證明

5、公司人員身份證、及人員的手機、郵箱

6、公司座機、法人手機、郵箱

7、網站域名證書(公司名義購買)

8、網站伺服器托協議及伺服器提供商的IDC/ISP資質

9、公司辦公場地證明(廣東地區需要)

10、網站測評報告(廣東地區需要)

證書案例

❼ 請問EDI是用來干什麼的

EDI作為電子數據交換理解時,英文全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這時,EDI理解為一種以電子數據形式傳輸數據的技術。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主要用於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與其上下游建立EDI數據連接通道,通過安全可靠的方式傳輸重要的商業數據,如訂單、發票等。

舉個例子,A和B兩個人之間需要及時有效地傳遞信息,當物理間隔距離較遠,且傳輸的信息量又很大時,可以通過電話溝通。那麼企業之間應該如何傳輸大量的業務信息呢?這個時候就可以由EDI系統扮演「電話」的角色,當企業A和企業B都擁有EDI系統,兩個企業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就可以順利建立起來。如下圖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特殊的「電話」,EDI系統需要有一套國際統一的語法規則。使用相同的國際標准化語法規則是兩個企業之間成功搭建數據傳輸通道的第一步。

上文提到的國際標准化語法規則即為EDI報文標准,常見的有X12、EDIFACT、TRADACOMS及ebXML等。

企業之間的數據往來過程中需要傳輸各種類型的數據,主要包括訂單、預測訂單、訂單變更通知、訂單確認回執、發貨通知單、對賬單、發票等。需要注意的是,EDI系統是不限制傳輸的數據格式的,不論是標準的EDI報文或是其他Excel,XML,CSV格式文件,甚至是圖片,EDI系統都是支持傳輸的。

EDI項目實施完成之後,數據可以在無人工操作的情況下進行傳輸。避免了由於人工誤操作帶來的錯誤。對EDI的效益做過統計,使用EDI可提高商業文件傳送速度81%,降低文件成本44%,減少錯漏造成的商業損失41%,降低文件處理成本38%。無論是庫存檢查、訂貨還是簽發發票,繁瑣的業務操作均可以通過EDI系統完成,自動化的操作真正做到了穩定、快速、准確

由於企業使用EDI,整個數據傳輸過程均在互聯網上進行,減少了紙張的消耗量。同時也避免了因為行文結構、列印錯誤帶來的紙張消耗,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

❽ 什麼是EDI,它有哪些優點

DI意味著:·更好的信息流·改進庫存管理·降低成本·更准確的會計·通過實施EDI,公司大幅削弱了管理成本,降低了零售價格 ————在北美,EDI交易代碼使用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NSI)X-12標准————歐洲企業使用另一種標准,稱為「EDIFACT」 EDI的應用價值·速度更快·數據更准·成本更低 EDI的集成·消除手動努力和錯誤(集成EDI使您更有效率)·縮短處理時間(對潛在客戶更具吸引力)·削減紙張處理成本(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產品和服務)·改善客戶體驗(更積極地應對機遇和變化) 通過降低成本,提高速度、精度和企業效益,EDI繼續證明其重大的商業價值。EDI最大的優勢來自戰略業務層面。 根據來自Forrester的研究結果顯示,EDI作為一種電子數據模式,繼續證明著它的價值。這項研究闡述了「全球EDI交易量每年超過20億,並且還在不斷地增長。」對於處理大量交易的買家來說,使用EDI每年可節省數百萬美元。單從財務的角度來看 ,EDI的實現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處。交換電子文件提高了交易速度和可視性,同時降低人工流程的花銷。但是,節約成本遠非是使用電子數據交換的唯一好處。當你使用EDI電子交易,造紙、印刷、復制、存儲、歸檔、郵資和文獻檢索的相關費用都會減少或消除,至少降低了35%的成本源銀。電子產品製造商計算手動處理訂單的過程需要花費38美元,相比之下,使用EDI處理訂單只需花費1.35美元。由於字跡模糊的傳真、訂單丟失或不正確的電話訂單之類的錯誤都會被處理掉 ,在數據處理糾紛時可節省您的員工的寶貴時間。
一、使用EDI的優點 1.降低了紙張的消費。根據聯合國組織的一次調查,進行一次進出口貿易,雙方約需交換近200份文件和表格,其紙張、行文、列印及差錯可能引起的總開銷等大約為貨物價格的7%。據統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用EDI後,每生產一輛汽車可節約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成500萬輛計算,可以產生12.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2.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沒有EDI系統,即使是高度計算機化的公司,也需要經常將外來的資料重新輸入本公司的電腦。調查表明,從一部電腦輸出的資料有多達70%的數據需要再輸入其他的電腦,既費時又容易出錯。 3.EDI使貿易雙方能夠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或存貨的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美國DEC公司應用了EDI後,使存貨期由5天縮短為3天,每筆訂單費用從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採用EDI貿易網路之後,使貿易的海關手續從原來的3~4天縮短到10~15分鍾。 4.通過EDI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尋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大大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EDI技術是電子信箱技術的自然發展,電子信箱的應用和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將它應用於商業事務的願望促進了EDI技術的發展。 EDI和電子信箱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通信的角度來說,EDI和電子信箱是相似的,但是它們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例如電子信箱是通過交換網路將人與人聯系起來,使人和人之間可以通過交換網路快速准確地交換信息,而EDI則是通過交換網路將兩個計算機系統聯系起來,例如將服裝進出口公司的電腦系統與海關的電腦系統聯系起來,以此簡化報關手續。所以說,EDI是計算機之間通過交換網路傳遞商務信息液裂絕。此外,電子信箱與EDI的另一大不同是,電子信箱存儲和傳遞的信息是用戶(人)之間的信息,這種信息只要人能讀懂即可,不要求有一定格式(當然,你使用電子郵箱時最好給信件加上前面的稱呼和後面的祝詞,否則,對方可能就會有意見了)。而EDI通信不一樣,EDI通信的雙方是計算機,說本質一點,是計算機上的軟體。軟體可沒人那麼聰明,什麼格式都能看懂,軟體之間的通信需要格式化信息內容,況且,EDI通信內容主要是貿易中的文件和報表,使格式化信息成為可能,這是EDI與電子郵箱的另一不同。 舉一個例子,電子信箱傳遞的是普通的信件,EDI傳遞的是文件、表格,但是無論傳遞的是何種內容的信息都要將這些待傳遞的內容裝入信封,寫上收信人地址,貼足郵票,丟入郵筒鬧姿。也就是說通信的過程是一樣的。 EDI不是用戶間的簡單的數據交換系統,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消息,接收方也需要按照國際統一規定的語法規則,對消息進行處理,並引起其他相關系統的EDI綜合處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的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例如,有一個工廠採用了EDI系統,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接收到來自用戶的一筆EDI方式的訂貨單,工廠的EDI系統隨即檢查訂貨單是否符合要求和工廠是否接收訂貨,然後向用戶回送確認信息。工廠的EDI系統根據訂貨單的要求檢查庫存,如果需要則向相關的零部件和配套設備廠商發出EDI訂貨單;向鐵路、海運、航空等部門預訂車輛、艙位和集裝箱;以EDI方式與保險公司和海關聯系,申請保險手續和辦理出口手續;向用戶開EDI發票;同銀行以EDI方式結算帳目等。從訂貨、庫存檢查與零部件訂貨,辦理相關手續及簽發發貨票等全部過程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既快速又准確

❾ EDI主要內容

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由於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紙張文件的交換,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無紙貿易」或「電子貿易」。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貿易量逐漸增大,為了適應這種形勢,我國將陸續實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橋、金關工程,這其中的金關工程就是為了適應貿易的發展,加快報關過程而設立的。

一、使用EDI的優點

1.降低了紙張的消費。根據聯合國組織的一次調查,進行一次進出口貿易,雙方約需交換近200份文件和表格,其紙張、行文、列印及差錯可能引起的總開銷等大約為貨物價格的7%。據統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用EDI後,每生產一輛汽車可節約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成500萬輛計算,可以產生12.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2.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沒有EDI系統,即使是高度計算機化的公司,也需要經常將外來的資料重新輸入本公司的電腦。調查表明,從一部電腦輸出的資料有多達70%的數據需要再輸入其他的電腦,既費時又容易出錯。

3.EDI使貿易雙方能夠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或存貨的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美國DEC公司應用了EDI後,使存貨期由5天縮短為3天,每筆訂單費用從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採用EDI貿易網路之後,使貿易的海關手續從原來的3~4天縮短到10~15分鍾。

4.通過EDI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尋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大大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EDI技術是電子信箱技術的自然發展,電子信箱的應用和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將它應用於商業事務的願望促進了EDI技術的發展。

EDI和電子信箱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通信的角度來說,EDI和電子信箱是相似的,但是它們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例如電子信箱是通過交換網路將人與人聯系起來,使人和人之間可以通過交換網路快速准確地交換信息,而EDI則是通過交換網路將兩個計算機系統聯系起來,例如將服裝進出口公司的電腦系統與海關的電腦系統聯系起來,以此簡化報關手續。所以說,EDI是計算機之間通過交換網路傳遞商務信息。此外,電子信箱與EDI的另一大不同是,電子信箱存儲和傳遞的信息是用戶(人)之間的信息,這種信息只要人能讀懂即可,不要求有一定格式(當然,你使用電子郵箱時最好給信件加上前面的稱呼和後面的祝詞,否則,對方可能就會有意見了)。而EDI通信不一樣,EDI通信的雙方是計算機,說本質一點,是計算機上的軟體。軟體可沒人那麼聰明,什麼格式都能看懂,軟體之間的通信需要格式化信息內容,況且,EDI通信內容主要是貿易中的文件和報表,使格式化信息成為可能,這是EDI與電子郵箱的另一不同。

舉一個例子,電子信箱傳遞的是普通的信件,EDI傳遞的是文件、表格,但是無論傳遞的是何種內容的信息都要將這些待傳遞的內容裝入信封,寫上收信人地址,貼足郵票,丟入郵筒。也就是說通信的過程是一樣的。

EDI不是用戶間的簡單的數據交換系統,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消息,接收方也需要按照國際統一規定的語法規則,對消息進行處理,並引起其他相關系統的EDI綜合處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的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例如,有一個工廠採用了EDI系統,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接收到來自用戶的一筆EDI方式的訂貨單,工廠的EDI系統隨即檢查訂貨單是否符合要求和工廠是否接收訂貨,然後向用戶回送確認信息。工廠的EDI系統根據訂貨單的要求檢查庫存,如果需要則向相關的零部件和配套設備廠商發出EDI訂貨單;向鐵路、海運、航空等部門預訂車輛、艙位和集裝箱;以EDI方式與保險公司和海關聯系,申請保險手續和辦理出口手續;向用戶開EDI發票;同銀行以EDI方式結算帳目等。從訂貨、庫存檢查與零部件訂貨,辦理相關手續及簽發發貨票等全部過程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既快速又准確。

二、電子數據交換的應用

EDI用於金融、保險和商檢

EDI用於金融、保險和商檢,可以實現對外經貿的快速循環和可靠的支付,降低銀行間轉帳所需的時間,增加可用資金的比例,加快資金的流動,簡化手續,降低作業成本。

EDI用於外貿、通關和報關

EDI用於外貿業,可提高用戶的競爭能力。EDI用於通關和報關,可加速貨物通關,提高對外服務能力,減輕海關業務的壓力,防止人為弊端,實現貨物通關自動化和國際貿易的無紙化。

EDI用於稅務
稅務部門可利用EDI開發電子報稅系統,實現納稅申報的自動化,即方便快竭、又節省人力物力。

EDI用於製造業、運輸業和倉儲業
製造業利用EDI能充分理解並滿足客戶的需要,制訂出供應計劃,達到降低庫存,加快資金流動的目的。運輸業採用EDI能實現貨運單證的電子數據傳輸,充分利用運輸設備、倉位,為客戶提供高層次和快竭的服務。對倉儲業,可加速貨物的提取及周轉,減緩倉儲空間緊張的矛盾,從而提高利用率。

三、電子數據交換的用戶入網方式

用戶終端可通過電話網、CHINAPAC網、DDN網、CHINANET網等方式接入EDI系統。

四、EDI標准體系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目前為止最為成熟和使用范圍最廣泛的電子商務應用系統。其根本特徵在於標準的國際化,標准化是實現EDI的關鍵環節。早期的EDI標准,只是由貿易雙方自行約定,隨著使用范圍的擴大,出現了行業標准和國家標准,最後形成了統一的國際標准。國際標準的出現,大大地促進了EDI的發展。隨著EDI各項國際標準的推出,以及開放式EDI概念模型的趨於成熟,EDI的應用領域不僅只限於國際貿易領域,而且在行政管理、醫療、建築、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可見EDI的各項標準是使EDI技術得以廣泛應用的重要技術支撐,EDI的標准化工作是在EDI發展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EDI標准體系是在EDI應用領域范圍內的、具有內在聯系的標准組成的科學有機整體,它由若干個分體系構成,各分體系之間又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和相互補充的內在聯系。我國根據國際標准體系和我國EDI應用的實際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情況,制訂了EDI標准體系,以《EDI系統標准化總體規范》作為總體技術文件。該規范作為我國「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這一段時間內我國EDI標准化工作的技術指南,處於主導和支配作用。

根據該規范,EDI標准體系分基礎、單證、報文、代碼、通信、安全、管理應用七個部分,大致情況如下:

1. EDI基礎標准體系
主要由UN/EDIFACT的基礎標准和開放式EDI基礎標准兩部分組成,是EDI的核心標准體系。其中,EDIFACT有7項基礎標准,包括EDI術語、EDIFACT應用級語法規則、語法規則實施指南、報文設計指南和規則、貿易數據元目錄、復合數據元目錄、段目錄、代碼表,我國等同採用了這7項標准;開放式EDI基礎標準是實現開放式EDI最重要、最基本的條件,包括業務、法律、通信、安全標准及信息技術方面的通用標准等,ISO/IEC JTC1 SC30推出《開放式EDI概念模型》和《開放式EDI參考模型》,規定了用於協調和制定現有的和未來的開放式EDI標準的總體框架,成為未來開放式EDI標准化工作的指南。隨之推出的一大批功能服務標准和業務操作標准等將成為指導各個領域EDI應用的國際標准。

2. EDI單證標准體系
EDI報文標准源於相關業務,而業務的過程則以單證體現。單證標准化的主要目標是統一單證中的數據元和紙面格式,內容相當廣泛。其標准體系包括管理、貿易、運輸、海關、銀行、保險、稅務、郵政等方面的單證標准。

3. EDI報文標准體系
EDI報文標準是每一個具體應用數據的結構化體現,所有的數據都以報文的形式傳輸出去或接收進來。EDI報文標准主要體現於聯合國標准報文(United Nations Standard Message ,簡稱UNSM),其1987年正式形成時只有十幾個報文,而到1999年2月止,UN/EDIFACT D.99A版已包括247個報文,其中有178個聯合國標准報文(UNSM)、50個草案報文(Message in Development ,簡稱MiD)及19個作廢報文,涉及到海關、銀行、保險、運輸、法律、稅務、統計、旅遊、零售、醫療、製造業等諸多領域。

4. EDI代碼標准體系
在EDI傳輸的數據中,除了公司名稱、地址、人名和一些自由文本內容外,幾乎大多數數據都以代碼形式發出,為使交換各方便於理解收到信息的內容,便以代碼形式把傳輸數據固定下來。代碼標準是EDI實現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EDI代碼標准體系包括管理、貿易、運輸、海關、銀行、保險、檢驗等方面的代碼標准。

5. EDI通信標准體系
計算機網路通信是EDI得以實現的必備條件,EDI通信標准則是順利傳輸以EDI方式發送或接收的數據的基本保證。EDI通信標准體系包括ITU 的X.25、X.200/ISO 7498、X.400系列/ISO 10021、X.500系列等,其中X.400系列/ISO 10021標準是一套關於電子郵政的國際標准。雖然這套標准,ISO叫做MOTIS,ITU稱為MHS,但其技術內容是兼容的,它們和EDI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

6. EDI安全標准體系
由於經EDI傳輸的數據會涉及商業秘密、金額、訂貨數量等內容,為防止數據的篡改、遺失,必須通過一系列安全保密的規范給以保證。EDI安全標准體系包括EDI安全規范、電子簽名規范、電文認證規范、密鑰管理規范、X.435安全服務、X.509鑒別框架體系等。為制定EDIFACT安全標准,聯合國於1991年成立了UN/EDIFACT安全聯合工作組,進行有關標準的制定。

7. EDI管理標准體系
EDI管理標准體系主要涉及EDI標准維護的有關評審指南和規則,包括標准技術評審導則、標准報文與目錄文件編制規則、目錄維護規則、報文維護規則、技術評審單格式、目錄及代碼編制原則、EDIFACT標准版本號與發布號編制原則等。

8. EDI應用標准體系
EDI應用標准體系主要指在應用過程中用到的字元集標准及其他相關標准,包括: 信息交換用七位編碼字元集及其擴充方法;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通用多八位編碼字元集;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元集輔2集、4集等。

EDI標准體系的框架結構並非一成不變,它將隨著EDI技術的發展和EDI國際標準的不斷完善而將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充實。

五、UN/EDIFACT

聯合國行政、商業與運輸電子數據交換組織(United Nations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 Commerce and Transport,UN/EDIFACT)是國際EDI的主流標准。當今EDI國際標准主要就是指UN/EDIFACT標准和ISO標准。UN/EDIFACT標準是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制定並發布的,而ISO標准由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並發布。並且這兩個組織已形成了良好的默契,UN/EDIFACT標准中的一部分已經納入到ISO標准中,UN/EDIFACT的很多標准都涉及到ISO標準的應用。UN/EDIFACT標准比較偏重當前的應用;而ISO的一些標准和研究結果則測重未來的發展。本章著重介紹UN/EDIFACT。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貿易程序簡化工作組(UN/ECE/WP.4)在貿發會的領導下,成立了兩個專家工作組:GE1和GE2,分別負責UN/EDIFACT標准開發和處理貿易程序及單證問題。70年代初期該工作組推薦了供世界范圍使用的《聯合國貿易單證樣式(UNLK)》,並相繼產生了一系列標准代碼,即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代碼等,為數據交換提供了重要的規則,為EDI標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981年UN/ECE/WP.4將推出的貿易數據交換指南(GTD1)和ANSI X.12標准一致起來,對統一制訂EDI標准進行了協調,制定了聯合國貿易數據交換用於行政、商業、運輸的標准,並於1986年正式定名為UN/EDIFACT。EDIFACT由一整套用於EDI的國際間公認的標准、規則和指南組成,其公布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支持,美國也逐步地從ANSI X.12標准過渡到使用EDIFACT。EDIFACT的產生為電子報文取代傳統的紙面單證奠定了基礎,從而使得跨行業、跨國界的EDI應用成為可能。

由UN/ECE發布的EDIFACT標准和規范已達近200個,它們大致分為基礎類、報文類、單證類、代碼類、管理類等。

六、ANSI X.12

當前主要存在兩種EDI報文格式相關標准:一種是上節介紹的適用於行政、商業和運輸業的國際標准EDIFACT;另一種則是美國的適用於各行各業的美國國家標准ANSI X.12。EDIFACT標准,是國際社會公認的EDI國際標准,支持這一標準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其中許多國家已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國家標准。而ANSI X.12由於開發、應用時間較早,目前仍在北美地區流行,故此節單獨介紹。

ANSIX.12的前身是由美國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60年代在美國國防部的支持下,制定的世界上第一個EDI標准——TDCC標准。1975年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NSI)吸收和完善TDCC通用文件,在其基礎上制定了適合各行業的通用標准——ANSI X.12標准。1980年成立了X.12鑒定標准委員會,下設10個分委員會,分別針對不同行業和功能,制訂相應的貿易文件格式和標准。該標准在北美得到推廣,美國沿用至今。

ANSI X.12和EDIFACT的體系結構相似。在EDIFACT系統中,將特定的電子單證(如訂單、發票等)稱為報文,而在ANSI X 12系統中,稱之為交易集。ANSI X.12現已發布100多個交易集標准。

七、FEDI規范

金融電子數據交換(Financial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FEDI)是銀行與其商務夥伴間以標准方式進行的支付、相關支付信息、或金融相關文檔的電子交換。由於EDI在支付活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對銀行業也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目前不同規模的公司、企業、政府及金融機構正正採納金融EDI進行支付,以最小化紙張流量。目前FEDI標准被嚴格用於B-to-B交易。

目前有4種支付標准方式用於FEDI,分別是現金集中與支付(Cash Concentration or Disbursement,簡稱CCD)、現金集中與支付補遺(Cash Concentration or Disbursement plus addenda,CCD+)、合作貿易交換(Corporate Trade Exchange,CTX)、合作貿易支付(Corporate Trade Payments,CTP)。用這4種格式能使貿易夥伴通過其金融機構,以標准格式進行支付與支付相關信息的電子傳輸

❿ EDI的中心功能是什麼

EDI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其中計算機應用是EDI的條件,通信環境是EDI應用的基礎,標准化是EDI的特徵。這三方面相互銜接、相互依存,構成EDI的基礎杠架。也就是EDI的三要素:EDI軟體和硬體、通信網路、數據標准化。
而EDI主要是進行信息的傳輸、加密、解密的處理。
EDI還有以下幾個功能模塊:1、用戶介面模塊;2、內部介面模塊;3、報文生成及處理模塊;4、格式轉換模塊;5、通信模塊。

閱讀全文

與edi主要服務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增加污水量水力計算依據 瀏覽:603
天山牌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226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膜tfc 瀏覽:1000
櫻花凈水機ro膜安裝視頻 瀏覽:131
通用型陶氏反滲透柱 瀏覽:513
自吸凈水器不工作是怎麼回事 瀏覽:931
穀物制蒸餾酒精飲料 瀏覽:871
如何降低電鍍污水cod 瀏覽:357
日本凈水機怎麼使用 瀏覽:505
廢水中鐵含量標准 瀏覽:765
地底污水管風水怎麼化解 瀏覽:987
如何提高環氧樹脂固化物的耐熱性 瀏覽:192
室外監控如何防水處理 瀏覽:21
一體化超濾膜成套設備價格 瀏覽:976
煙嘴過濾器堵了怎麼辦 瀏覽:372
污水處理加二氧化氯 瀏覽:877
濾芯上的標簽如何清除 瀏覽:449
大眾寶來6at變速箱濾芯在哪裡 瀏覽:789
哈爾濱道外污水處理廠 瀏覽:115
含煤廢水的主要成分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