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泡茶要茶水分離嗎
泡茶要茶水分離嗎
泡茶要茶水分離嗎,茶葉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最久的飲品,茶餘飯後一詞足以說明我們對茶葉的依賴,我國既是一個種茶大國也是一個喝茶大國。以下分享泡茶要茶水分離嗎?一起來看看。
《1》茶水分離VS大杯泡
想必你在剛接觸茶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體驗,在店裡試飲喝到的茶明明很好喝,怎麼買回家自己泡就又苦又澀呢?你一定有這樣的疑慮:難道茶店家給我喝的是一款茶,而賣給我的又是另外一款茶?
我想你是多慮了,你泡的茶葉又苦又澀,很可能是因為你的沖泡方式不對。
如果你買回家的茶葉是這樣沖泡的,隨手抓一把茶葉扔進杯子中,加水一沖,等想起來了喝一口,沒想起就一直泡著,那毫無疑問你是永遠喝不到店裡試飲時的滋味的。
看似都是往茶里加水,多了一個茶水分離的步驟,那麼風味都可能大相徑庭。
《2》什麼是茶水分離?
茶水分離就是在茶葉加水沖泡一段時間後,將茶湯濾出到公道杯等另外一個容器中,使茶湯與茶葉及時分離的沖泡方法。
蓋碗泡法、茶壺泡法或者以前常用的飄逸杯,都是通過把水倒出來實現茶水分離的,這是我們在茶館或茶店喝茶時最常見的泡茶方法。
而日常家庭所用的更多是玻璃杯、馬克杯、保溫杯等等,這是一種不分離式的沖泡方法,即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杯中。
《3》為什麼更建議茶水分離?
茶葉的沖泡其實就是溶質分子(即浸出物)在固相茶葉與液相水相之間重新分配、並逐漸達到平衡狀態的過程。在這動態平衡的過程中,沖泡水溫和時間是影響溶質分子在水相(茶湯)中含量的關鍵因素。
茶葉沖泡起始階段的1-2分鍾內,茶多酚、氨基酸、咖啡鹼、水溶性多糖等內含物質迅速溶解於茶湯中,茶湯中內含物質濃度比例與茶葉中內含物質比例相近,此時茶湯的滋味是飽滿而協調的;
當沖泡時間延長,茶湯中茶多酚、咖啡鹼等高含量內質成分浸出濃度高於氨基酸,從而導致酚氨比增大,使苦澀味更為明顯。
沖泡時間越長,茶葉當中內含物質的濃度越高,茶湯越濃,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茶水分離來控制出湯時間,能夠使每一泡茶湯各物質更加協調;
同時,不同品類的茶葉沖泡的次數會不一樣,茶水分離可以體會到每一泡茶湯帶來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像岩茶、生普這種耐泡度高、風味明顯的茶,每一泡都表現出不同的滋味特色,茶水分離才能體會到變化過程中的層次感和豐富度。
《4》所有的茶都要茶水分離嗎?
從原則上講,每一類茶都可以通過茶水分離的方式品飲;但在實際泡茶經驗當中,並不完全是。
不耐沖泡的綠茶、黃茶、部分白茶等,可以把茶葉直接投入開水中,不需要茶水分離,但仍需要注意兩點: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投茶量低於茶水分離的投茶量。
半發酵的烏龍茶和全發酵的紅茶,對出湯的時間要求高,長時間浸泡很容易滋味過濃,難以入口,需要「快出水」,因此並不適合採用大杯直接沖泡的方式品飲,茶水分離更能最大程度地體現出茶葉風味。黑茶為後發酵茶,原料粗老、耐泡極高、可以悶泡,而且還耐煮,可以不用專門進行「茶水分離」!
茶水分離,是從日常飲茶到進階到入門品茶的一個關鍵節點,並不是如大家想像中的需要用到公道杯、各種主泡器那麼麻煩。
日常喝茶,既可以選擇蓋碗、壺+濾網的沖泡方式、也可以選擇帶濾的杯子一步到位,也可以喝袋泡茶,直接將茶包取出實現茶水分離,無論哪一種方法,其實都非常方便!
什麼是茶水分離?
很多茶友應該聽過「茶水分離」這個詞,初聽的茶友可能認為是把茶湯過濾出來就叫茶水分離,這個應該叫分離茶湯,而不是茶水分離。
這里的「茶水分離」說的是一種茶杯底部雖然放了茶,可是泡出來的底部的茶還是茶,水還是水,無幾分茶味。那可能會有茶友說「那我倒回去在泡一會,茶味不就出來了,肯定是浸泡時間短」那麼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茶水容易分離的原因再來看這個問題。
有茶友說是因為水質,咱們講過一次,受條件所制,經過濾的`桶裝純凈水泡茶就已經很不錯了,酸鹼性中性,很適合泡茶。甚至無異味的自來水用來泡茶也是可以的。如果一直以來泡茶用水都沒有換過,只是某一次泡茶出現茶水分離這樣的情況,那不太可能是因為水質問題。
而茶器對於茶水分離這個情況影響不大,只要泡茶的時候有溫壺燙杯,對於洗茶、醒茶、和後續的茶湯就影響不大。這個原因更多的應該是因為水溫問題,茶葉問題,醒茶問題,注水問題。
水溫比如高溫茶要95度以上,中溫茶80-90度,低溫茶75-80度。
高溫茶用80度的水泡肯定會出現茶水分離,而且就算後面用高溫水泡也不會再有濃烈滿口的香,醇厚的口感,如果象上面說的再倒回去泡一會,再喝必定苦澀。
茶葉如果受潮了,也會出現茶水分離這個問題,這個只要喝茶之前取出茶葉的時候應該就能發現,就不細說了。
再來說說醒茶,醒茶就是洗茶,雖然各種茶類的醒茶方法不盡相同,不過這一步的完成度在整個沖泡過程中,有著決定性的地位,對於後麵茶湯口感,香氣有著直接的影響。
注水不當也會導致茶水分離,比如定點緩慢注水,沿著杯壁緩慢注水很容易造成茶葉內含物質和水不能充分融合,那麼出現茶水分離就不奇怪了。
喝綠茶的時候要做茶水分離嗎?
綠茶不用茶水分離
一般情況下,如紅茶、鐵觀音、普洱等發酵茶類最好茶水分離,綠茶類可以直接浸泡但是切忌浸泡時間不要太長。
紫陽富硒茶中和平翠峰、紫陽毛尖可以直接浸泡沖泡,但是紫陽富硒紅茶最好茶水分離沖泡,不僅可以很好的體味紫陽茶香,同時也可以吸收到茶葉的有益物質。
哪種情況需要做茶水分離
1、水質過硬
硬水中因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和礦物質,導致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因此我們應盡量選擇軟水,盡量避免使用井水等高硬度水泡茶。
2、水溫過低
茶的溶解度和水溫也是成正比的。如果泡茶水溫偏低,則茶的內含物溶解量小,導致茶味不足、水味重。其實沒有必要過分擔心水溫高會破壞茶中的維生素,因為茶中的維生素穩定性較高,高溫下損失程度其實很有限。
3、雨水茶
採摘雨季(在雲南每年的5—9月)生長的茶葉來製作,很容易出現水味過重的狀況。
4、茶葉受潮
茶在製作過程中乾燥不夠徹底、雨天及儲存環境潮濕也會導致水味重。這種情況在乾燥環境中放置一段時間後就好很多了。
5、水溫不夠高
泡茶的水溫不夠高。雲南普洱茶屬於大葉種茶葉,梗肥、葉厚,需要用達到當地沸點的水溫,才能激發出茶葉的香氣滋味。
6、醒茶時間不足
緊壓茶醒茶時間不足。普洱茶一般採用緊壓的製作方式,醒茶時需要一點時間充分跟水接觸後,才能讓茶葉稍微舒展溶出滋味,一般在5—10秒左右。
7、沖泡次數多
沖泡次數多,茶連續泡了二十泡以上,溶出的物質減少,水味自然就明顯。
❷ 喝茶的時候過濾一下好還是不過濾好
喝茶的時候過濾一下好,主要好處是:
茶湯里不會有那麼多的茶渣。
過濾一下,茶湯沒有渣沫,茶湯顏色內和口感都會比較好。
喝茶的時候要過濾一下的原因:
茶葉製作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茶梗和茶末沒有挑選干凈。
沒有過濾一下,茶梗在茶湯中浸泡,也會產生苦澀的味道。
泡茶的過程:
准備好茶葉和純凈水,然後把水燒開。
註:茶容葉生產過程中,還是會產生茶葉碎末,所以泡茶的時候,過濾一下還是好的,不要嫌麻煩,這樣喝茶喝起來才有趣,才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