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茶油怎麼製作出來的
山茶油的製作方法: 1:烘乾、粉碎、:將採收後的茶籽進行暴曬,或用小火慢烘,待其殼脫落後,取圓形或扁圓形的茶籽用石碾研碎。因茶籽枌粘性好,要注意磨得越細越好。 2:提取:將蒸籠隔水蒸熟,取熱的碾粒(蒸柸料)乘熱快速踩餅,如果冷了,搞不成餅,降低出油率,甚至不出油。再將餅放入土榨中壓榨,壓榨時,猛打快榨,中途不能退榨。 3:精煉:榨出的油通過精煉,以除去雜志。可用20%的稀硫酸與油混合,在45頓溫度下靜放一晝夜,使褐色的雜志沉積下來,或者每100千克用酸性白礬土粉2千克,混合拌勻,靜放一晝夜,也可將雜志分離出來,使油色澄清。
2. 油茶籽榨油設備及過程
茶油的生產技術及設備
(一)山茶油的製取工藝:
1、浸出法制油工藝
(1)山茶油浸出取油成套設備主要包括:
進料刮板輸送機、存料箱、料封絞龍、平轉式浸出器等油料浸泡系統設備;濕粕輸送機、封閉絞龍、脫溶圓枯劑機等料粕脫溶設備系統;混合油暫存罐,一、二蒸發器、汽提器等混合油蒸發分離設備系統;冷凝器組、分水箱、平衡罐、尾氣吸收器、溶劑周轉罐等溶劑回收設備系統;
2、壓榨法制油工藝
(1)或腔戚茶籽仁冷榨制油技術
油茶籽→清理除雜→脫殼及殼仁分離→冷榨→冷榨毛油→粗濾→清濾→優質冷榨油→優質茶籽餅
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藝具有工藝簡單,毛油質量好,節省能源,運行成本低和設備投資少,佔地面積小等優點。
(2)茶籽仁高溫壓榨制油技術
油茶籽→清理除雜→脫殼及殼仁分離→茶仁→蒸炒→壓榨出油→沉澱→過濾→茶油
(3)超臨界萃取制油技術
油茶籽→清理除雜→脫殼及殼仁分離→茶仁→CO2萃取→分離1→分離2→精餾→茶油
(二)山茶油的精煉工藝
1、茶油的化學精煉工藝
原料毛油→脫 膠→脫 酸→水 洗→脫 色→脫臭→冬化脫脂→成品山茶油
2、茶油的物理精煉工藝
原料毛油→過濾→脫 膠→脫 色→脫 酸→成品山茶油
(三)山茶油的冬化脫脂工藝及設備
(1) 冬化生產工藝流程
茶油 →熱交換器→結晶槽→加熱槽→過濾器→冬化油
(2)冬化工作原理:
冬化系統主要為以低溫結晶方式將油中之臘質分離出來
(3) 冬化處理范圍:
(4) 冬化處理之油種主要為葵花油,棉籽油及葡萄籽油等等
(5)冬化可分為濕式及乾式兩種
(一)濕式冬化
原理為食用油經過脫色階段之後,以皂腳顆粒為晶種,快速結晶之後,將臘結晶以水洗水一起分離,但因為快速結晶仍有衫陵部份臘會殘留,故結晶後達到之標准為5.5小時0℃仍無臘結晶析出,如果需要更少造成低溫霧化之條件,可在脫臭之後增加另一慢速晶將微量之臘、糖類以精細過濾除去。
優點為減少使用過濾助劑,如木質纖維素及矽藻土等之成本,操作上亦可降低過濾機換槽之頻率。
(二)乾式冬化
原理為脫色或脫臭之後,將食用油降溫,以慢速結晶,使臘結晶能培養成為大結晶,且使用過濾助劑如木質纖維素及矽藻土將大、小顆粒之臘結晶除去,以達到幾乎完全除去油中之臘質。
優點為按冬化油之要求達到12HR,0℃或24HR, 0℃不會霧化之條件,可由結晶時間及過濾條件來控制
(三)冬化設備
過濾機、養晶罐、結晶罐、製冷機、攪拌機、工業鍋爐等
3. 茶油中致癌物質苯並芘可否用凈水器濾芯性炭過濾
可以用10寸網炭濾芯主要用在水處理凈化、除色、除味、除有機物、空氣凈化裝置、臭氧過濾器、核污染空氣凈化裝置、汽油捕集器等行業領域。答銷
②、具有優良吸附能力、能清除水中的細菌、氣味、余氯、色素、苯類、酮類、石油類、S02、NO2、重金孫舉悶屬離子、放射性物質。
③、活性碳纖維能清除水中的有機物及金屬離子,霉臭氣味、細菌、殘余氯等有害物質,活性碳纖維比表面積大,吸附容量高,吸附則彎、脫附速度快,凈化效果好。
4. 榨油機過濾山茶油要多少目
目數太高估計消冊連茶裂橋碼毫都能過濾,茶葉濾網一般選擇80目或100目紗網,絲徑在0.08至0.10毫米,因肆哪為絲徑偏粗會影響茶葉濾網的效果。
5. 山茶油脫色後過濾過不動怎麼回事
因為生產中需要多次過濾的山茶油,過濾效率更加低帶稿洞。自然重力過濾無法將山茶油中存在的結團現象,結團的存在很容易對造成濾網堵敬扮塞,實用性蠢枯不高。
6. 茶油沉澱怎麼過濾
一般在農村的70、80才見過農村土榨野生山茶油,這種味道十分清香可口,從一顆顆野生飽滿的山茶籽,變成一滴滴色澤金黃、清香四溢的山茶油,其間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賞心悅目的民間絕活表演,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積淀,也充分體現了祖先的聰明才智,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項傳統的技藝已逐漸被現代工業所替代,瀕臨失傳。讓我們來看看這種土榨茶仔油製作過程吧!
野生山茶樹,名不虛傳
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都採摘的茶果,各家的門前和地堂曬著油茶籽,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 清香,沁人心脾。油茶果要曬干,然後再一顆一顆揀出來。
曬茶果開裂
開裂了的茶果,這時最好玩了
拔出了殼的茶果仔
接下來開始古法榨油了。我們採用的榨油方法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地道的古法,有的設備據說還是清朝時就在使用的。榨茶油的工序比較復雜,按照下面一步一步地進行。
第一步,炒茶籽:將茶籽中的水分焙乾,用的就是這樣的燒柴火的焙乾灶。
這個是古虧敏磨法
第二步、碾茶籽:農婦將曬乾的油茶果放進石磨後,碾成了粉末,到80年代都用機打粉了。
已磨好的茶仔粉,已香噴噴了
第三步、蒸茶籽粉:將茶籽粉蒸熟,約蒸10分鍾左右,目的是為了提高出油率;蒸好的茶子粉飄散著淡淡的燉肉的香味,好聞極了!
第四步、打胎餅:地上放一圓形鐵箍,用稻草墊底後,將蒸熟的油茶粉填入鐵箍,用手拍打後做成一個餅,人稱「胎餅」。一個胎餅有四五斤重;大約20斤油茶籽可以做一個茶餅。
油茶粉子已經出鍋了,准備裝上鐵
做枯餅用的鐵圈
開始用蒸過的稻草做枯餅
要裝油茶粉子了
裝粉做枯餅
鐵箍擺放好,再在裡面鋪一層稻草做好一個模子,然後再把那些蒸透變色的茶籽粉倒到模具裡面。
第五步、上榨:老師傅將茶餅放進榨油機中,一車可以填裝胎餅40個左右。
這是原始的木榨
油榨的艙體,油就是從這里流下去的
清理油榨的艙體
第六步,榨油:據說是魯班發明的榨油裝置,非常科學。完全靠人力推動撞石(或撞桿)撞擊砧桿,就像撞鍾那樣。砧桿壓在茶餅上。撞擊上層的砧桿時,下層變松;撞擊下層的砧桿時上層變松。榨油的師傅揮汗如雨,還喊著號子,場面很是熱烈。這個工序不僅要靠力氣,更是個技術活,不論撞石悠起來多高,師傅都能將它准確地撞擊在砧桿上。
榨油正式開始了
整理上艙的枯餅
他們在打油,這種最古老方式最原始最清香。但現在真難見了90年代後人們用這種機械式土榨,更快更省時,味道一樣。但現在用全自動機壓榨就沒有哪種味道了!
枯餅開始出油了
不久,擠壓在一起的茶餅就開始出油了彎棗,隨著打擊,油越出越多。這時出來的茶油已經可以食用了,叫做「毛茶油」
第七步、過濾:將毛茶油靜置7天後,讓埋空拆茶油中的水分和雜質自然沉澱到底部,再過濾掉這些水分和雜質,就得到了正式的產品:以上就是大山裡傳統的人工榨油方式的全過程,現在是高效榨油機器替代了這種方式,人工榨油已經稀少了。
7. 燭式過濾器的原理和結構、用途是什麼
這個還真是不太清楚,一般過濾的原理有加壓過濾、分離過濾等,結構和用途的話需要看說明書了
8. 茶油精煉油沉澱物如何去除
茶油灌裝前過濾設備,一般使用微孔膜過濾器,或者真空過濾機
鄭州熱科油脂設備解答
9. 冷榨的茶油能用離心濾油機過濾嗎不要添加任何物質(像加鹽水)
可以的,離心式濾油機目前就是食用油過濾用的多,但是材質一定要全不銹鋼哦,免得造成食用油二次污染
10. 茶油是怎麼提煉出來的,越詳細越好
山茶油精煉設備根據工作原理分為間歇式精煉設備、半連續精煉設備和全連續精煉設備。
山茶油精煉設備分類:
間歇式精煉設備:精煉過程是步驟批次進行的,產能相對有限;適合小型油廠;
半連續設備:精煉過程中部分流程如脫膠工段、脫酸工段,脫色工段是分批次進行的,需要等待;而脫臭工段是連續性進行的不需要等待,適合中型油廠;
全連續精煉設備:精煉過程是全連續的,自動化程度高,產能高,人工成本低,適合中大型油廠
山茶油精煉設備設備工藝流程:
毛油→鹼煉脫膠→脫色→過濾→脫臭→過濾→成品油;
1.水化脫膠
利用磷脂等膠體雜質的親水性,在原油中邊攪拌邊加入一定量的水或電解質稀溶液,使原油中的膠體雜質吸水、溶脹、團聚、分離的脫膠方法。在水化脫膠過程中,除了蛋白質、黏液和微量金屬離子與磷脂結合外,磷脂是能凝結沉澱的主要物質。
2.鹼煉脫酸
各種未精煉的原油都含有一定量的游離脂肪酸。從油脂中去除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為脫酸。脫酸方法包括鹼煉、蒸餾、溶劑萃取和酯化。鹼性精煉和蒸汽蒸餾(物理精煉)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廣泛。
3.吸附脫色
油吸附脫色,是利用一些物質(如漂白土、活性白土、活性炭等。)對色素有很強的選擇性吸附作用,在一定條件下吸附油脂中的色素等雜質,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油經吸附劑處理後,不僅能改善油的色澤,去除膠質,還能有效去除一些微量金屬離子和一些能引起加氫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從而為油的進一步精製(加氫和脫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高溫脫臭
是利用油脂和甘油三酯中有氣味物質揮發的差異,在高溫高真空下通過水蒸氣蒸餾去除有異常氣味物質的工藝過程。水蒸氣蒸餾除臭(也稱汽提法)的原理是水蒸氣通過含有臭味成分的油脂,汽液表面接觸,水蒸氣被揮發性臭味成分飽和,按其分壓比逸出,從而達到去除臭味成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