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EDI
領航者EDI是電子商業貿易的一種工具,能將商業文件如日常咨詢、計劃、詢價、進出口許可證、合同、訂單、發票、貨運單、報關單、收貨通知單和提單等信息,按統一的標准編製成計算機能識別和處理的數據格式,在計算機之間進行傳輸。
1、單證格式化
領航者EDI傳輸的是企業間格式化的數據,如定購單、報價單、發票、貨運單、裝箱單,報關單等等,這些信息都具有固定的格式與行業通用性。而信件、公函等非格式化的文件不屬領航者EDI處理的范疇。
2、報文標准化
領航者EDI傳輸的報文符合國際標准或行業標准,這是計算機能自動處理的前提條件。目前最為廣泛使用的領航者EDI標準是UN/EDIFACT(聯合國標准領航者EDI規則適用於行政管理、商貿、交通運輸)和ANSI X.12(美國國家標准局特命標准化委員會第12工作組制定)。
3、處理自動化
領航者EDI信息傳遞的路徑是計算機到數據通訊網路,再到商業夥伴的計算機,信息的最終用戶是計算機應用系統,它自動處理傳遞來的信息。因此這種數據交換是機--機,應用--應用,不需人工干預。
4、軟體結構化
領航者EDI功能軟體由五個模塊組成:用戶界面模塊、內部EDP介面模塊、報文生成與處理模塊、標准報文格式轉換模塊、通信模塊。
5、運作規范化
領航者EDI以報文的方式交換信息有其深刻的商貿背景,EDI報文是目前商業化應用中最成熟、最有效、最規范的電子憑證之一,EDI單證報文具有法律效力。
『貳』 edi軟體包括哪三種軟體
第一類常用的EDI系統是訂貨信息系統,也是最知名的EDI 系統。它又可稱為貿易數據互換系統(Trade Data Interchange, 簡稱TDI),它用電子數據文件來傳輸訂單、發貨票和各類通知。
第二類常用的EDI系統是電子金融匯兌系統(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簡稱EFT),即在銀行和其他組織之間實行電子 費用匯兌。 EFT已使用多年,但它仍在不斷的改進中。 最大的 改進是同訂貨系統聯系起來。形成一個自動化水平更高的系統。
第三類常見的EDI系統是互動式應答系統(Interactive Query Response) 。 它可應用在旅行社 或航空公司作為機票預定系 統。 這種EDI在應用時要詢問到達某一目的地的航班,要求顯 示航班的時間、票價或其他信息,然後根據旅客的要求確定所要 的航班,列印機票。
『叄』 EDI系統有哪三要素,如何理解
數據標准化、EDI軟體和硬體以及通信網路是構成EDI系統的三要素。
1、數據標准
EDI標準是由各企業、各地區代表共同討論、制定的電子數據交換共同標准,可以使各組織之間的不同文件格式,通過共同的標准達到彼此之間文件交換的目的。
2、EDI軟體和硬體
實現EDI需要配備相應的EDI軟體和硬體。EDI軟體能將用戶資料庫系統中的信息譯成EDI的標准格式以供傳輸交換的需要。EDI軟體主要有轉換軟體、翻譯軟體、通信軟體EDI。所需的硬體設備有計算機、數據機及電話線。
3、通信網路
通信網路是實現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多種,其中一種是點對點,這種方式只有在貿易夥伴數量較少的情況下使用。隨著貿易夥伴數目的增多,當多家企業直接電腦通信時,會由於計算機廠家不同、通信協議相異以及工作時間不易配合等而出現問題。
(3)edi信息系統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電去離子(EDI)系統主要是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通過隔板的水中電介質離子發生定向移動,利用交換膜對離子的選擇透過作用來對水質進行提純的一種科學的水處理技術。
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陽膜和隔板多組交替排列,構成濃室和淡室。
淡室水中陽離子向負極遷移透過陽膜,被濃室中的陰膜截留;水中陰離子向正極方向遷移陰膜,被濃室中的陽膜截留,這樣通過淡室的水中離子數逐漸減少,成為淡水,而濃室的水中,由於濃室的陰陽離子不斷涌進,電介質離子濃度不斷升高,而成為濃水,從而達到淡化、提純、濃縮或精製的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EDI系統
『肆』 什麼是edi方式
EDI的通信環境(EDIME)由一個EDI通信系統(EDIMS)和多個EDI用戶(EDIMG)組成,見圖2.6.EDI的開發、應用就是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實現的,它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點對點(PTP)方式 點對點方式即EDI按照約定的格式,通過通信網路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終端處理,完成相互的業務交往.早期的EDI通信一般都採用此方式,但它有許多缺點,如當EDI用戶的貿易夥伴不再是幾個而是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時,這種方式很費時間,需要許多重復發送.同時這種通信方式是同步的,不適於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這種點對點的方式在某些領域中仍舊有用,但會有所改進.新方法採用的是遠程非集中化控制的對等結構,利用基於終端開放型網路系統的遠程信息業務終端,用特定的應用程序將數據轉換成EDI報文,實現國際間的EDI報文互通.一、增值網(VAN)方式 它是那些增值數據業務(VADS)公司,利用已有的計算機與通信網路設備,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務外,增加EDI的服務功能.VADS公司提供給EDI用戶的服務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協議轉換,後者對用戶是透明的.信箱的引入,實現了EDI通信的非同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另外,EDI報文在VADS公司自己的系統(即VAN中)中傳遞也是非同步的,即存儲轉發的.VAN方式盡管有許多優點,但因為各增值網的EDI服務功能不盡相同,VAN系統並不能互通,從而限制了跨地區、跨行業的全球性應用.同時,此方法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VAN只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的下層,相當於OSI參考模型的下三層.而EDI通信往往發生在各種計算機的應用進程之間,這就決定了EDI應用進程與VAN的聯系相當鬆散,效率很低.二、MHS方式 信息處理系統MHS是ISO和ITU-T聯合提出的有關國際間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功能模型.它是建立OSI開放系統的網路平台上,適應多樣化的信息類型,並通過網路連接,具有快速、准確、安全、可靠等特點.它是以存儲轉發為基礎的、非實時的電子通信系統,非常適合作為EDI的傳輸系統.MHS為EDI創造一個完善的應用軟體平台,減少了EDI設計開發上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ITU-T X.435/F.435規定了EDI信息處理系統和通信服務,把EDI和MHS作為OSI應用層的正式業務.EDI與MHS互連,可將EDI報文直接放入MHS的電子信箱中,利用MHS的地址功能和文電傳輸服務功能,實現EDI報文的完善傳送.EDI信息處理系統由信息傳送代理(MTA)、EDI用戶代理(EDI-UA)、EDI信息存儲(EDI-MS)和訪問單元(AU)組成,見圖2.7.MTA完成建立接續、存儲/轉發,由多個MTA組成MTS系統.EDI在MHS中的傳遞過程見圖2.8.EDI-MS存儲器位於EDI-UA和MTA之間,它如同一個資源共享器或郵箱,幫助EDI-UA發送、投遞、存儲和取出EDI信息.同時EDI-MS把EDI UA接收到的報文變成EDI報文資料庫,並提供對該資料庫的查詢、檢索等功能.為有利於檢索,EDI-MS將報文的信封、信首、信體映射到MS信息實體的不同特徵域,並提供自動轉發及自動回送等服務.EDI-UA是電子單證系統與傳輸系統之間的介面.它的任務是利用MTS的功能來傳輸電子單證.EDI-UA將它處理的信息對象分作兩種:一種稱為EDI報文(EDIM),另一種稱為EDI回執(EDIN).前者是傳輸電子單證的,後一種是報告接收結果的.EDI-UA和MTS共同構成了EDI信息系統(EDI-MS),EDI-MS和EDI用戶又一起構成了EDI通信環境(EDIME).EDI與MHS結合,大大促進了國際EDI業務的發展.為實現EDI的全球通信,EDI通信系統還使用了X.500系列的目錄系統(DS).DS可為全球EDI通信網的補充、用戶的增長等目錄提供增、刪、改功能,以獲得名址網路服務、通信能力列表、號碼查詢等一系列屬性的綜合信息.EDI、MHS和DS的結合,使信息通信有一了個新飛躍,為EDI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伍』 EDI 的系統組成是什麼
EDI系統由EDI技術標准、EDI軟體及硬體、EDI技術通信網路3個要素組成。EDI裝置由增壓泵、電去離子(EDI)膜塊、直流穩壓電源、流量計、儀表等組成。
EDI系統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間用網狀網隔開,構成濃室和淡室。
淡室水中陽離子向負極遷移透過陽膜,被濃室中的陰膜截留,水中陰離子向正極方向遷移陰膜,被濃室中的陽膜截留,淡水又在單元組兩端設置陰/陽離子分別穿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濃水室而被去除。而通過濃水室的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從而達到淡化、提純、濃縮或精製的目的。
(5)edi信息系統擴展閱讀
EDI膜堆是EDI工作的核心,膜堆是由陰、陽離子交換膜,淡、濃水室隔板,離子交換樹脂和正負電極等按一定規則排列組合並夾緊所構成的單元。膜堆中淡 水室相當於一個混床,使用的離子交換樹脂是磺酸型陽樹脂和季胺型陰樹脂,淡水室中的樹脂必須裝填緊密。
EDI膜堆系統在每個單元內都有兩類不同的室,待除鹽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雜質離子的濃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勻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填滿,這些樹脂位於兩個膜之間,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的陽離子交換膜及只允許陰離子透過的陰離子交換膜。
『陸』 舉例說明什麼是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簡單來說,EDI系統是整個供應鏈系統的中間樞紐,目的是將貿易雙方的業務系統連接起來,進而傳輸電子類的貿易單據(如訂單,發票,庫存等等)。
其作用有:加密傳輸數據,規范企業間業務數據欄位,實時將企業A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同步到企業B業務系統。
舉個栗子,國外企業A如何向向中國企業B下訂單呢?
如果沒有EDI系統,需要如下准備:
一個英語過專八的妹子/漢子
plus 可無障礙使用外語與老外客戶溝通
plus 會使用郵件系統
plus 了解國際貿易術語,看得懂英文單據如PO(訂單)
plus 每天 15:00- 24:00 守在電話/郵箱前等待訂單通知
plus 能順利進入客戶外文系統,錄入訂單確認與發貨通知
plus 錄錯發貨數據後能否及時止損
plus 能及時快速的將客戶訂單錄入業務系統生成銷售單以供生產排程
那麼,整個下單過程中企業B還是會面臨如下問題:
客戶下了單,郵件沒有收到?
語言理解導致各種問題?
無法及時發貨確認導致交貨延期?
數據錄入ERP錯誤導致生產事故?
長期加夜班,業務人員離職率爆表?
時差問題導致客戶結款緩慢?
...
如果有了EDI系統,那麼企業B將:
EDI系統將單據轉換為中文,輕易看懂數據
實時得到客戶訂單,避免時差導致的加班,降低業務離職率
客戶訂單直接錄入企業ERP,避免人工錄入誤差
及時安排生產與發貨,避免生產事故與庫存堆積
電子發票協助及時結款
即時生成發貨貼紙(支持各種國際條碼格式如GS1)
系統回執明確接收結果,避免扯皮與糾紛
...
綜上所述,EDI系統可實現企業間的業務單據自動安全交換,無需人工參與,降低誤差,實現高速安全的供應鏈數據交換,增加貿易雙方的工作效率,建立貿易信任。
具體常見的應用單據有:訂單,庫存查詢,發票,發貨通知,收貨確認,銷售報告,物料需求等等。
目前來說,由於國內企業間信息系統的高低差異,EDI並沒有完全被應用到所有的供應鏈系統中。
而在國外,EDI的技術與應用都已經非常廣泛了。 每家公司通過EDI系統可實現與上下游所有貿易夥伴的單據交換,大大節省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精簡供應鏈庫存,提高收益。
聯系我們,快速低成本部署屬於你的EDI解決方案~
聯系人:李曉婷(Lydia L)
郵箱:[email protected]
座機:186-9163-6672
QQ: 3492028477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科技開發區(雁塔區) 灃惠南路16號泰華金貿國際6號樓2303室
『柒』 什麼是EDI系統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縮寫,在大陸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有時也譯為無紙貿易。香港譯為電子資料聯通。國際標准化組織將EDI定義為一種電子傳輸方法,用這種方法,首先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計算機。
除了硬譯的這個定義之外,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一下EDI的含義。從譯名上可以看出有許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獻將它譯為無紙貿易,在貿易領域中來說,這一名稱很形象地說明了它的狀況及效果。然而,從基本意義來說,電子數據交換的意思並不限於貿易活動,例如醫院中的信息交流,現在也已採用EDI的思想與方法,並已在國外一些地方實際使用。因此,嚴格地講,無紙貿易是EDI在貿易領域中的實際應用,EDI的概念應當更廣泛一些。當然,在現實的應用中,貿易領域的應用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多的方面,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成果,標准,軟體也是最多的。有的同志正確地指出:EDI的實質在於「數據不落地」,用技術語言來說,那就是信息存儲及傳遞的介質從紙張轉為電磁設備。這樣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從目前來看,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
『捌』 什麼是edi系統
EDI
即 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 電子數據交換,可以實現兩個企業或企業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如內,A公司可以通過電容子數據交換平台,向B公司發送訂單、查詢庫存、通知發貨等信息,幫助企業整合供應鏈、降低庫存、實現精益生產。
EDI系統特點和工作流程
發送方-A由業務系統導出業務數據(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將導出的業務數據導入EDI系統,EDI系統進行消息處理,將以上格式業務數據轉換為標準的EDI格式報文
發送方-A與接收方-B建立EDI連接(需要雙方相互交換公鑰證書、ip等配置信息,並完成EDI系統配置),發送方-A通過EDI系統將EDI報文發出,之後接收方-B收到報文
接收方-B收到發送方-A發送的EDI標准格式報文,經由接收方-B的EDI系統進行消息處理,輸出內部業務系統可識別的數據格式(格式不限定,如XML、IDoc、CSV或是excel及其他格式)
將以上數據直接導入接收方-B業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