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魚缸長40CM,高30CM,寬25CM養的是鳳尾魚,過濾棉上過濾,但總渾水,缸壁總長綠苔。請教高手怎麼處理
你參考看看吧!
魚缸的生態系統
前言:
以下是新設缸的時候,一些會重復發生的問題,雖然不是高手,但還是把自己知道的整理一下,提供給各位想設缸又不知從何下手的同好參考,若有任何疑問及不妥,歡迎各位回覆討論。
1.養魚所需的設備:
缸的大小與過濾器的流量是決定魚缸是否乾凈的重要因素,過濾器流量太小,魚缸的水流循環次數不夠,魚缸會臟的很快,若水流過強,不善游泳的魚會因此而破尾或累死。一般而言,八吋缸至少使用60(L/h)的過濾器,若大於一尺缸則選用180(L/h)~240(L/h)的過濾器較佳。
魚缸是需要加溫的,但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魚不是因為氣溫太低而冷死的。大多數的家庭,都將魚缸放置在家中,家中的溫度不會低於12度,12度幷不會讓大多數的魚只致死。真正需要加溫的原因是台灣多變的氣候。以三四月的氣溫為例,日夜溫差可以高達10~12度。這樣的劇烈溫差變化會導致魚生病,進而致死。故需加溫來減緩此溫度變化。
基本上,只要有適合的缸與過濾器,就可以養魚了,若定要少其中一樣,去掉加溫器,但春秋就要小心了。過濾器是必要的,因為死水能養的魚類及魚只少的可憐,其相對限制也會很嚴格。其他的東西,都是多的(當然草缸還要燈)。但多的幷不代表沒有用,每種東西在缸中都有其作用,也都是生態平衡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接下來就草缸的程序做一個說明:
1.先期程序
洗沙:沙子是臟的,內部有微小灰塵,不洗直接丟下去,水會霧霧的。
煮沉木:沉木要煮,將內部的黃色煮出來,不煮直接丟下去,水會黃黃的,而且會維持很久。
2.期間程序省略
期間所經過的放水,造景是比較技術層面的問題,不影響缸子的穩定,只是好不好看而已,所以就不討論啦,有問題的話再提出來。
3.完成
完成之後,惡夢才真正開始,因為有人就開始死魚了,買多少死多少,毫無倖免,然後水草長的很快,看起來綠意盎然,但幾個星期之後,藻類也跟著冒出來了,到底為啥會降子呢?將在接下來中說明(以一尺缸為例):
2.設缸的程序:
[完成0天]
剛完成的缸子,因為裡面什麽都沒有,所以很乾凈。此時如果你使用的是自來水,請先放置打氣兩天,順便做曝氣的工作,你的水草營養劑,黑水,水穩之類的,都不要加,原因之後會再說明,硝化菌先依照劑量加一半。
[完成2天]
水穩定了,水中的氯已經揮發乾凈,可以放活體了,先放老鼠一隻,或黑殼
蝦5~10隻,不放魚,若老鼠死掉,撈起來再曝氣兩天,若黑殼蝦死掉一兩只,擺著不撈起,若黑殼蝦全死,撈起繼續曝氣兩天。
[完成4~7天]
換水1/3,新加入的水什麽都不加,觀察老鼠跟蝦子的情況,若隔天沒死,就可以准備放魚了,依照個人忍耐力,撐到忍不住就可以放魚了^^。
[完成14天]
假設你真的很厲害能撐到14天還不放魚,那可以准備去放了….呵呵。放魚也是一門大學問喔。
3.適合草缸的魚:
大家養的,燈魚,球魚,神仙,孔雀,老鼠等等,除了孔雀適合鹼性水質之外,大都適合酸性水質。草缸也是酸性水質,所以一般水族館賣的魚只,都適合放在草缸裏飼養,只要注意到是否互相攻擊的問題即可。至於孔雀適合嗎?孔雀魚那麽耐,只要pH值沒有過度震盪,都沒有問題,過度震盪會造成溶尾或爛尾,所以在新購孔雀時,適水的動作變的非常重要,不是只適溫就可以的,若缸是以孔雀為主的草缸,可以在水中加入1~2顆咕咾石(珊瑚石),可讓水變成鹼性。
4.營養品,黑水,水穩,硝化菌的使用法
設缸一開始,魚缸不加任何葯劑,只加硝化菌,是因為讓硝化菌繁殖生長,
此時加入水草營養劑,會導致水質的優氧化讓藻類大量生長,劑量減半是對於不知道品牌的做法,對於第一次使用及不知道效果的葯劑,減半使用是較安全的方法。到了15~30天之後,水中微量元素消耗的差不多後(可由水草生長速度及顏色判斷),每星期換1/3水時可加入1/3~1/4劑量的水草營養劑,若因此而使缸中藻類生長過快,可減少用量。水穩及黑水是加在自來水中稀釋之後曝氣1~2天,再加入魚缸中的,不是直接倒進魚缸裏的,直接加入魚缸中也會造成pH震盪使魚只緊迫,尤其是劣質的水穩。
5.完整的生態系統
一個魚缸絕對不是把水跟魚放一起就可以的,當一個擁有完整生態系統的魚
缸成型之後,可以完全不用換水,大型魚缸甚至可以完全不用餵食,只需要打燈即可,但這一個生態系統的成型及維持穩定也是很麻煩的。前文的步驟就是讓每個步驟以正確的順序前進,避免不必要的傷亡。新手的第一個魚缸通常以下列程序來進行:
設缸→放魚→死魚→重復放魚死魚的過程→藻類細菌滋生→倒缸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因為細菌看不到,所以常常會忽略。期間重復放魚死魚的時間,就是前文所提到0~14天時所提到的培養硝化菌的時間,而此時魚所累積的便便,因為沒有硝化菌分解,所以會累積在缸底,其餘的細菌及硝酸鹽大量產生,約至30天之後,即使硝化菌培養完成,水質也已經優氧化,開始滋生大量藻類,而水中除了硝化菌只外,亦有其他的細菌,造成魚只容易生病、死亡,飼主通常會採取大量換水的步驟,在換水的過程中,又加入了一些不必要的葯劑,要成 pH震盪及水質的不穩定,又重復了放魚死魚的步驟,最後導致生態崩潰(大概3~5個月吧),當然只有倒缸。正常的程序應該是:
設缸→培養硝化菌→放魚→藻類產生→穩定
既然是正確的程序,為什麽會有藻類的產生呢?我覺得,一個穩定的缸,有藻類才是正常的,缸中所產生的廢棄物,也就是便便、二氧化碳等。我們不討論詳細的化學式,因為我懶得查,只說明其程序:
魚產生便便(大)→蝦把便便像切臘腸一樣切碎→硝化菌將碎便便分解→便便分解後被水草吸收,水草成長→多的養料被藻類吸收,藻類成長
所以藻類的成長代表意義即是水中已經有多餘的養分可以讓藻類成長了,至於藻類數量的控制,可以使用餵食次數或除藻動物來控制,如果你的段數很高,的確有可能控制到只有微量藻類。至於水草營養劑也可以依此來判斷,但液肥及微量元素是不同的,若藻類過多,好像可以不加液肥,但微量元素仍然要添加,詳細的原因可能要請有研究水草缸的大大說明一下。
6.取代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依照前文所言,魚只、水草、蝦子的量一旦固定,就不能再換了,以免破壞穩定,那多麽無趣啊!其實,當你了解了整個循環過程之後,不管做什麽改變,都不會改變生態平衡。喜歡熱鬧,多買點魚,那就縮短換水時間,加強過濾器的流量;若工作忙,沒時間換水,就只放一隻魚,營造個千山萬水我獨行的氣氛也不錯,方法千變萬化操之在你,哪有什麽固定的方法與公式。養魚是快樂的,別讓魚缸把你弄得焦頭爛額,那就不好玩了。
B. 魚45cm長20cm寬30cm高草缸過濾泵具體使用問題
都不知道一樓怎麼答的,負不負責啊.
1.感覺你的是潛水泵式過濾."輸氧管(和過濾一起的)",盡量不用那個管子,泵的葉輪會氣蝕,減少壽命,時間常了,泵的聲音會很大.
2.無論何種過濾,都應24h全開.水要不停循環才好,不是開一次,過濾一遍.
3.'800L|H'的意思是一小時,流量800L,但那是標稱值,實際達不到.
4.你是草缸的話, 再養6條燈的話,應該可以.具體情況還要你自己判斷,看目前的魚有無浮頭現象, 若有,則說明缺氧.有時底部局部缺氧, 鼠會有浮頭現象.若不放心,推薦你實用氧氣泵, 北京這,普通的5元一個,噪音小,打氣足,缺點是只打氣,不過濾.
C. 關於魚缸過濾器的選擇!
有以下幾種建議:
一、上部循環過濾(上濾)
上濾是放置於水族箱上部,通過潛水泵將水抽入上濾槽內,水流通過過濾棉、生化棉、各種濾材後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內。
優點:價格低廉、結構簡單、清洗和維護方便。
缺點:佔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水族箱的美觀度、內部空間有限放置濾材相對較少從而生化過濾效果一般。另外,由於上濾過水面積大會增加CO2的逃逸,因此不適於種植水草的水族箱。
D. 70cm的魚缸 用瀑布式過濾器夠嗎 過濾器30cm寬
不夠哦 算出你魚缸里裝水後的升數 長*寬*水位高度(單位都是CM)/1000=升位
過濾泵一般至少選擇 每小時能將整缸水的升數過濾3次 5-10次為最佳
買泵的時候看泵體上的說明 比如說60*35*40的缸子 60*35*40/1000=84升水 買的話 最少也得買84*3的 也就是過濾流量252升/每小時的 600-840升以上的最佳 國產的都有誇大成分 通常說明顯示1000L/H的 實際檢測也就800L/H 所以買的時候可以稍微挑流量高一點的。
E. 魚缸高20厘米,長30厘米,用多大增氧過濾器合適
方缸的可以用2W左右的掛缸式的瀑布過濾器,水落下的時間接增氧,效果沒有帶增氧泵的好。
圓缸只能用景觀用的小水泵自己DIY,或用水妖精。
還有1種圓、方缸都適用的,就是花40-60塊左右買一個小型的外置過濾桶,這個比較美觀,而且不佔缸空間,過濾效果好,而且出水增氧效果也好。(CY20 之類,3W左右的過濾桶很合適)
F. 水陸缸造景教程30cm
選缸篇
各位愛草的兄弟姊妹, 當你看見魚街或草友一個個的靚草缸, 一定很想自己亦要弄一個, 所以首先遇到的就是選缸了!!
選缸前應該考慮擺放, 管理, 燈具, 日後發展等"必定"會碰到的問題.
選缸適宜選一些標准size的缸, 例如45cm, 60cm, 90cm, 120cm etc, 因為往後選擇燈具會容易得多, 特別"套裝缸"對種草並不太合適(因光不足想加燈但碰壁, 過濾亦不合), 其次缸的高度亦系另一考慮點, 太高太矮都不合, 一般比例上60cm長的缸高度應該30cm, 90cm長的缸高度應該45cm.
對於初學者, 太大的缸會難應付, 但太小的缸其實水質更易變化, 所以一段45cm~60cm(18"~24")的尺寸較合, 選缸與選燈應該一同去考慮, 否則買了缸但找不到合適燈具也很傷腦筋呢!
選好了適合的魚缸後, 也要有一個穩固地方來安放它, 要知道一個裝有100L~200L水的魚缸重量相當厲害, 因此擺放魚缸的櫃適宜用實心木, 可以承受重量的材料製成, 其次魚缸下也應該放一塊墊, 例如發泡膠之類來減輕所承受的壓力, 亦要注意魚缸的擺放是否水平, 魚缸擺放不平會引致魚缸破裂, 是十分危險的, 這一點要務必注意.
底床篇
一般來說, 種草, 特別系新手, 以用泥種草較合適, 市面上一些水草泥內已經含有營養, 而且泥質偏酸, 在ph方面(一般水草普遍適合微酸水質)容易控制, 例如很多草友選用的ADA, 有三種(圖)供選擇, 除了顏色喜好, 酸度亦不同(非洲紅泥最酸, 其次亞馬遜黑泥, 馬來西亞啡泥).
ADA的亞馬遜黑泥
ADA的馬來西亞啡泥
ADA的非洲紅泥
雖然有很多草友水草泥內含有營養, 但並非無窮無盡, 而且日子久了會溶碎, 閉塞疏水, 所以很多草友亦會在泥沙底下鋪上底肥, 底肥(基肥)有不同選擇, 很多品牌, 各有喜愛, 圖片中ADA powersand屬於貴價貨, 但疏水好, ADA powersand S內里更含有各種養分, 廣受使用.
small size 適合小型缸 etc.45cm
medium size 適合中型缸 etc.60, 90cm
large size 適合大型缸 etc.120cm或以上
seachem的火山砂, 不含養分
NISSO的水草泥, 亦含養分在內
記住, 鋪上了底肥及水草泥也並非一勞永逸, 在一定時間後, 泥底硬化, 養分耗盡始終出現, 因此"根肥添加"及所謂"翻缸(重新鋪設)"的動作必需進行. 強調一點, 用ADA水草泥並非一定要加基肥的, 上已說明由於ADA水草泥有一定養分, 沒有基肥水草依然可以生長理想.
除了用水草泥外, 有很多人亦會用砂去做底床, 一般荷蘭硅砂, 黑鋼沙很多人選用, 貴價一點的seachem火山砂也有不少人使用, ADA的化妝沙顧名思義用作裝飾前景(稍後談做景再補充), 雖然道理上也可以種草在上, 但很少人會用它來種草的, 而且要注意砂入面不含任何營養, 因此用砂的同時必需鋪上基肥在砂底下.
一般來說, 鋪泥會做出斜度, 原因後景草的根會較深及長, 所以前2", 後3~4"較常見, 當然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構思去做.
水質篇
一談到水質相信都要用上好多篇幅了!! 由將水注入魚缸, 等待水變得清徹, 接著白濁, 油膜, 綠水....., 對每位草友都是必經階段.
當底床鋪設好後, 馬上會注入水, 注水入缸很容易引至塵土飛揚, 特別用泥底, 稍為太猛就會變得很濁, 可以放一隻碟或一隻杯, 又如果有一型繁殖缸掛在主缸邊, 放水讓水從繁殖缸流出也不錯, 另外diy一個以下的也不錯.
其實當注入一半水後, 由於泥裡面有好多木碎, 小石, 建議全部抽走, 再注入全部水, 之後就可啟動過濾了!!
在硝化細菌未建立前, 水會白蒙蒙的, 這情況會維持數日至數星期, 視乎缸大小, 濾材是否全新而定, 在水未穩定前切勿加太多生物, 水草是可以的, 也可以加少量工作魚, 蝦(黑摩利, 珍珠蝦, 飛狐等), 作為先頭部隊, 因為少量生物對培養萬硝化細菌有極大幫助!! 新手普遍心急放入心愛魚類, 但心急乃養魚種草的大忌, 在設缸初期, 可以加入一些PSB(光合成菌)或者Dulpa乾硝化細菌入濾筒,
數日後, 如果受泥里釋放的影響水仍然污濁, 也可加活性炭(稍後取走)入濾筒, 又或者試"啤水", 即大量換水, 其實新缸新泥容易從泥中釋放養份及泥粉, 建議每日換水, 反正硝化細菌未建立, 很多人以為.."換大量水硝化細菌不是更難建立嗎?"個人認為其實影響不大.
新缸由於水草生長未平衡, 在營養多水草少的情況下, 水面很容易出現油膜, 嚴重的水面好像很"漿"像凝結了似的, 當然多換水有助改善, 也可以在入水口駁上除油器, 接上氣泵在晚上打氣也可以將油膜打散, 生物方面"黑摩利"及迷奇類等上層魚對除油亦起很大作用, 建議放入三兩條.
新設缸如果可以密植水草對穩定水質有很大幫助, 而且開缸初期不應照太長時間, 光照時間4hrs, 6hrs. 8hrs....逐步加長, 肥料亦不適宜在初期添加, 避免藻類滋生.
如果開缸初期光照時間太長, 很容易出現"綠水", 水的顏色白蒙偏綠色, 換水時可以見到水帶綠色, 最簡單也是頻密換水, 減光照, 又或者接上UV殺菌燈. 但是UV殺菌燈只對綠水及懸浮藻類起作用, 其他藻類用UV是沒有用的.
過濾篇
一個完善的濾過系統對草缸十分重要, 過濾器材有不同種類, 外掛過濾, 缸頂過濾, 缸內過濾, 外部過濾(一般稱濾筒), 滴漏....等等, 缸頂過濾對草缸並不合適, 掛濾可用於小型缸, 缸內過濾有礙美觀, 令草缸空間減少, 滴漏則較合大型水族缸, 因此大部份的種草朋友會選擇用濾筒, 濾筒可以放更多濾材養菌, 令水質更清徹, 魚兒及草草都更加健康, 至於濾筒的容量, 一般系草缸總容量的5~6倍, 換言之一個100L水的草缸會選用每小時500L~600L流量的濾筒, 但要記著, 所有知識參考要靈活變通, 並非一成不變的, 當你留意到草缸的實際情況, 水流的強弱, 再去配置你的濾筒. 例如一個密植高身水草的缸會比一個只種有矮身草的缸所需要的流量更大, 個人一向建議濾筒"寧強莫弱", 又或者選用多一個濾筒; 都有助增加濾過功率.
濾材方面, 草缸會用生物環, 生物石, 高密棉等基本濾材, 活性碳可以吸味及脫色, 有設缸早期亦會使用, 但稍後要取走. 至於濾過的程序, 一般會先生化過濾, 再到物理過濾, 生化過濾即是利用濾筒內生物環, 生物石所儲的菌去濾清水, 物理過濾即是用棉去隔開污物, 濾材的擺放是由下至上, 第一, 二層(最下層計起)放生物環, 生物棉及生物石, 而最後一層(最頂層)會放高密棉.
濾筒的保養方面, 當一個濾筒用上一年半載, 水流自然會減慢, 又會因積聚大量枯葉污物令效率降低, 這時候可以拆除它清洗一下, 但清洗濾筒不要用水喉水, 因為會把益菌也沖走, 最好用魚缸換出來的水, 稍為沖洗一下就可以了. 生物環, 生物石, 生物棉等濾材不必更換, 只需更換一些頂層白棉就足夠, 就算換濾材最好一半一半的換, 避免令硝化細菌大量流失, 弄跨成熟的硝化系統, 引至傷亡, 一個成熟的硝化系統需要時間去建立的.
草種篇
水草當然是每一個草缸的主角, 一般水草適應於微酸的水質(PH值7以下), 但其實部份水草亦可於中性(PH7)或稍為鹼(高於7), 大家常說陰性水草, 陽性水草, 簡單來說, 陽性草是較需要光照, 即是在受強光照強Co2下完成光合作用及生長得好的水草, 而陰性水草就是不太需要強光都可以完成光合作用及生長的水草, 要知道, 任何水草植物均需要光線來作光合作用, 只是需求量的問題, 有些人以為陰性水草不要光, Co2也可生長,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謬論, 因為水草在缺乏足夠條件下生長得不佳, 又或者失去原來的形態, 這些都不是我們種水草的目的吧!! 因此在選擇草種之餘提供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是必需的.
陽性水草: 一般有莖水草, 在微酸水質下生長得好的大部份都是陽性水草, 例如後景草的太陽草類, 宮廷草類, 牛頓草, 紅, 綠雨傘, 紅, 綠松尾, 古巴葉底紅等等, 中景也有珍珠草, 金錢草等等, 前景草也有牛毛氈, 矮珍珠, 迷你牛毛, 迷你矮珍珠, 鹿角苔等等, 實在不能盡錄, 當中有很受光照的, 亦有不太受光照的. 要從種植中去了解她的特性. 至於陰性水草, 就是一些對光照要求沒有太大的品種; 但系陰性水草仍然要進行光合作用的, 前文已經提及, 只是多少需求問題.
陰性水草: 很多陰性水草都不需要種入泥中, 生長條件也比較簡單, 她們在中性水或偏鹼水質也能夠長得到, 例如水榕, 皇冠類, 黑木蕨類, 莫絲等等..., 以上的水草可以附在石或沉木上生長, 只要用魚絲或棉線把她們綁在木石上, 她們就會抓實慢慢生長, 另外椒草類也屬於陰性水草的一種, 順帶一提, 以上幾種陰性水草都需要適應水質, 俗稱轉水, 由於每個草缸水質不同, 在適應水質前會有溶葉, 變黃現象, 但往後長出的新葉會更壯更漂亮.
藻類篇
每位種草朋友一定會遇到各種藻類滋生的問題, 這亦是最容易令初學者沮喪, 打退堂鼓的事; 當漂亮的水草沾滿啡啡黑黑的東西, 水草原來的形態都消失, 自然甚麼味兒也沒有了!!
其實"藻"並非洪水猛獸, 只要對水質管理控製得宜, 藻類便不容易滋生, 一般來說, 爆藻大多數因為阿摩尼亞, 亞硝酸過多, 光照太長, 缺少換水, Co2不足, 餵食太多等多種都是造成生藻的原因, 簡單說來, 就是草缸未能取得平衡.
當草缸中有太多剩餘養分, 就是藻類滋生的時間了!!
藻類可分很多種, 最常見的有黑毛藻, 絲藻(發藻), 啡藻, 藍綠藻等幾種. 剛才已說到, 藻類很多時都會在"設缸初期"及"疏於管理"下發生的.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常見的藻類, 而設缸初期最容易出現的是啡藻了!!
啡藻
當你發現到草缸的水草沾上一些啡啡色像塵會飄浮的就是啡藻了!! 在設缸初期由於泥裡面營養多, 光照強但草缸中草又少, 啡藻就最常見, 對付它們可以用吸管吸走, 更多換水, 減少一點光照, 如果葉面上附有要剪掉舊葉, 密植水草, 減少泥面曝光令草缸中再沒有多餘養分就可壓止它們.
黑毛藻
一說到黑毛藻都會令草友頭痛了!! 相信差不多每位種草的朋友都會受過它的光顧; 黑毛藻除了沾在葉面, 也會生在木, 石, 甚至泥面上, 對水流急的地方也喜愛, 很多時出水口也有黑毛的蹤跡. 黑毛藻成因也是水中合磷太高, 光照太強而Co2不足, 過量施液肥(特別新缸, 泥及底肥已經釋放出), 餵食多, 換水少等等引至....!! 黑毛藻在出現初期是會察覺的, 在葉面上有毛毛出現, 可以把葉剪去, 或者放一些工作魚蝦, 在生物對抗中, 黑線飛狐(SAE), 大和沼蝦(又名珍珠蝦), 黑摩利, 小精靈等都是草缸中常見工作魚蝦, 黑線飛狐對黑毛藻有相當效用, 但要注意很多時飛狐在餵食下轉為食糧, 不再吃毛藻了!! 因此要注意餵食方面. 另外沾在木, 石上的可以用手拔去, 又或者把木石取出用擦擦走, 再用熱水煲令孢子徹底除去, 有些人以為熄燈可以把黑毛藻消滅, 其實只對一半, 無疑減光, 加強Co2可以壓制毛藻, 但毛藻可以在很低的條件下也生長到, 所以單系減光未必能徹底消滅毛藻, 要多方面配合. 其次, 在用葯面, 市面上有幾種除黑毛藻的葯水都頗有效, 其中azoo的黑毛藻殺手都很多草友使用, 另外最近seachem的excel亦都廣受討論.
絲藻
絲藻也是常見藻類, 亦是水中多餘養分太多, 落肥太多, 光照太強形成, 形狀似絲線一樣纏在水草之上, 早期及少量可以用手除去, 工作魚中鉛筆及黑摩利均會清理它們. 當然勤加換水也是對策之一. 相對黑毛藻, 絲藻算容易處理, 初期的絲藻可以短時間解決, 但假如不及早處理, 它仍然可以弄跨水草, 後果一樣嚴重.
綠斑藻
俗稱greenspot, 這是經常在草缸玻璃上或者水草葉面上發現, 原因也是光線太強而Co2不足, 未能平衡. 在玻璃上的greenspot可以用三角尺或舊信用卡把它颳去, 再隨著換水吸走, 在葉面上的greenspot可以找小精靈, 螺等生物幫手, 更直接當然把老葉剪去, 待新葉長出就行了.
藍綠藻
這是種頗駭人的藻類, 因為它可以拖跨底床, 令我們要再次重新設缸, 藍綠藻其實算是一種細菌, 很多時會生在泥面上, 形狀似鼻涕一樣滑滑, 黏性大, 味道帶腥臭, 這也是在設缸早期, 硝化細菌未建立, 草太少而產生, 如果早發現應該馬上把它沾在僅的泥用管吸走, 也可以用物理方法~消毒, 市販上有一種名叫TDC的殺菌葯水, 可以有效把藍綠藻消滅, 但份量太多亦會影響草及魚, 適宜把魚兒們移走, 可以嘗試用針筒把TDC直接注射到藻上, 再在施葯後勤換水.
總括來說, 藻類的滋生是草缸未能取得平衡, 所謂草弱藻強, 這情況特別在新設缸時最容易出現, 因此在設缸初期密植水草, 讓新缸的大量養分被吸收, 其次, 控制光照, Co2供應, 勤加換水等都有助減少及預防藻的滋生, 有生物方面, 黑摩利, 黑線飛狐(SAE), 珍珠蝦(大和沼蝦), 小精靈, 角螺等都有一定作用, 不妨多放一些進入草缸.
照明篇
用作草缸的照明工具有多種, 一般使用的有HQI, FLT8, PL, T5, T5HO等等....
HQI(鹵素燈)
優點:穿透力最高, 因此草缸長過48"又或者高過20"的話HQI系不二之選,
缺點:當然系溫度高.
FLT8管(一般家用光管size)
優點:適合種草的FL管光譜色溫最合水草的, 特別系名牌ADANa管最適合紅色宗系水草, 水溫也不會太熱,
缺點:尺寸方面有一定限制, 一般英制光管會以standard size18",24", 36",48"為標准, 但留意日制光管會以毫米為尺寸, 購買時要注意燈箱可否合用, FL光管壽命約一年, 當光管功率下降就需要更換了.
PL管(俗稱筷子管)
優點:適合一些小型草缸使用, 由於適合小型缸的FL光管缺乏, 因此筷子管就大派用場了.
缺點:PL筷子管的穿透力個人認為是最弱的, 而且管身較短, 因此超過18"長或較深的缸就會顯得暗了, 但近來solarmax出產了PL55Wx2的燈具, 效果亦十分理想, 廣受草友使用.
T5(幼身光管)
優點:顧名思義, T5管身比T8幼, 尺寸亦有較短尺碼, 也是適合小型缸用, 由於管身幼, 所以可以多放一兩支管在小型的草缸上, 不會有光度不足.
缺點:適合T5的燈箱近年已大量推出市面, 但始終未必適合每位草友的需要, 因此較多使用T5的人會自製(DIY)燈箱以合要求.
T5HO(幼身高功率光管)
優點:HO意思High Output, 乃T5的加強版, 優點當然是管身比T8幼, 但功率比T5更強, 穿透力也比T5高, 與傳統的T8FL可以說不相上下, 尺寸亦有接近48"size.
缺點:T5HO的尺寸相反只有20"以上的size, 而且也是以毫米計算, 尺碼上也較特別, 細缸用家就恐怕用不上了.
由上至下 T8普通光管, 幼T5管, PL筷子管.
以上的觀點純粹個人用後感覺, 個人一向偏愛FLT8管, 因為覺得對水草的生長特別好, 當然HQI, T5HO亦很多草友使用, 成效也一樣好, 選購FL管時要注意光管的"K數", 一般有4000K~18000K, 適合草缸用的是6500K~8000K的(白光)光管, 當然ADA Na管是最好也是最貴的選擇. 至於T5HO, 市面上有些並非真正的HO管, 在此提議Philps865的T5HO, 價錢適宜, 功效也佳. HQI一般會選用150W的膽, 75W的膽似乎很少用上的.
早在上文已提及選擇魚缸也要考慮燈具, 因為"找不到合適燈具"也是一個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另外光照火數, 一般來說 1L水=1W光, 即100L水的缸就要用100W的光照, 這其實只是一個參考, 不能墨守成規, 還要視乎實際情況及魚缸的尺寸, 水草多少, 比如一個高身多陽性草的缸, 100L水可能需要120W~150W的光照也說不定, 還要考慮燈具的穿透能力, 因此適宜在使用後去調節, 但在配合草缸尺寸大前題下, 個人會傾向"寧光莫暗"的想法, 原因太強可以拆去一支或兩支管去減光, 但購買燈具後發現不夠光就未必有空間再放多一組燈具了!!
G. 小魚缸過濾器哪種好
問題一:小魚缸用什麼樣的過濾器好,介紹個簡單使用的!~~! 1、瀑布。優點:使用方便。缺點:效果可能不太好。
如果確實要用這個,就把盒子里清空,填滿生化戶吧,定時洗一洗。最小的兩三升水就可以用,30多塊。
2、濾桶。優點:效果好。缺點:貴。
有錢看好流量就用這個,太小的魚缸不行,最小30CM,十升水,大概60塊。
3、上濾盒。優點:平均,開放,溶氧性好,便宜。缺點:不好看,擋光。
選個流量適合的潛水泵,把盒子組合起來,填生化環,生化棉鋪上面就好。
問題二:魚缸哪種過濾方式好 現在通用的水族過濾系統主要是上濾、滴流合、底濾、濾桶、側濾、背濾,這些過濾系統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缸外培養硝化菌的過濾系統。也就是說魚便要抽取到那些濾體里才能進行硝化處理的,也才能把魚便的氨清除。魚便沒長腳不會自動走到抽水口下被抽出,需要通過缸內的水流才能把大部分的魚便抽入濾體,通常需要配合造浪泵使用,造浪泵工作時魚便會漂浮整個魚缸,而把這些水體全部過濾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魚便會有部分溶解在水裡,污染水體使氨含量升高,魚也就容易有病。所以經常需要用吸管及時把魚便吸取出來及經常換水,以減輕過濾的負擔,這就增加了維護的難度和工作量了。網路永清過濾了解一下,這系統有自動清理魚便的功能,會有幫助的。
問題三:魚缸過濾器哪種好? 現在很多朋友們都喜歡在家養養魚,這樣能調理下心情,為了給魚缸中水保持清澈干凈,氧氣充足,適宜魚類的生長,們得使用魚缸過濾器,那魚缸過濾器哪種好呢?在市場上不乏有各種造型靚麗的魚缸過濾器,他們既能將魚缸的環境過濾干凈,還能夠裝飾魚缸,以達到美化的目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1、桶式外置式過濾器
一般是密閉式的桶式過濾放置在魚缸容器外,可根據不同需要放置不同濾材進行不同效果的過濾。
桶式外置過濾器。
【優點】不佔使用空間、美觀、噪音小,能夠放置比較多的濾村,過濾效果好。
【缺點】清洗麻煩、價格比較貴,只適合在較大的魚缸使用。
2、氣舉生化棉過濾器
將生化棉固定於水泵的入口處,靠水泵強制水流在生化棉內循環,空氣依據射流原理混合在水流中增氧。水中的殘余餌料、生物排泄物等有機物質均可補吸附於海綿體表。氣舉生化生化棉過濾器。
【優點】結構簡單、單價低,直接放入魚缸水中使用。
【缺點】過濾原理簡單、效果差,要經常清洗生化棉,放在魚缸內影響觀賞。適合在繁殖期、隔離治療期的小型魚缸時行過度作用,但水質太臟時作用不大。
3、帶有造型的魚缸過濾器
採用隱形過濾裝置和仿生態原理等新興技術的多功能過濾裝置,其內部綜合運用仿生態過濾原理,外部設計有靚麗的造型可以裝飾魚缸,直接放於魚缸底部使用。
【優點】外形漂亮除過濾補氧外還可裝飾魚缸、不影響觀賞、使用仿生態過濾原理,過濾效果好,能最大時間延長換水時間;使用簡單方便,直接放在魚缸底部。
【缺點】體積不易太大,不適合大型魚缸使用。
4、水族箱頂部過濾器
是一種放置在水族箱頂部的過濾裝置。通過小型抽水泵將水族箱內的水抽入已放置過濾層的過濾箱內,水流通過過濾層再流回水族箱中,從而脫除水中所含雜質,起到凈化水質的效果。
【優點】能充分利用水族箱頂部的空間,日常維護操作、維護清洗方便。
【缺點】在魚缸頂部放置過濾裝置,影響從上而下的觀賞,不適合觀背魚的飼養。
說了這么多,看自己要選擇哪種了。
問題四:哪種魚缸過濾器適合中小型魚缸。 應該根據飼養對象來決定過濾方式。同樣中小型魚缸,當草缸用過濾桶比較好,當海水缸用底濾比較好。
問題五:帶過濾器小魚缸適合養什麼魚 可以養很多紅綠燈,金魚,斗魚之類的都可以注意密度就好了。
問題六:200公斤的魚缸用哪種過濾器好 你好,過濾效果較好的過濾器有魚缸上部滴流過濾、底濾或者外置濾桶。其中上部滴流過濾比較容易搭建,底濾需要魚缸打孔比較容易出危險,濾桶要注意是否漏水。選購魚缸過濾器時,要看過濾器的水泵的流量(升每小時),一班流量是魚缸水體容量的6到10倍為宜,比如你的魚缸200公斤也就是大概200L水,那麼選購魚缸過濾器水泵流量應該在1200L到2000L之間為最佳。這個流量下,有利於魚缸的硝化系統的建立,硝化細菌培養好了才能有效去除魚缸水裡的有害物質,水清魚美。過濾器挑選知識可以到最寵網petzd查看。還要注意一點,在魚缸過濾器的濾盒裡先鋪一層濾材(包括細菌屋、石英球、陶瓷環、生化球等),然後在濾材上面鋪一層過濾棉,這樣水流先經過過濾棉起到物理過濾的效用(過濾掉大的食物殘渣、魚糞等),然後水流再經過濾材(濾材是硝化細菌的培養場所)起到生化過濾的效果,硝化細菌能夠分解水中有害物質,讓你的愛魚小蝦更健康。
希望能夠幫到你
問題七:魚缸過濾器哪種好 魚缸過濾器品牌推薦 這就看你的預算了。佳寶和日生的性價比很高,但是質量說實話,只能說是還可以。創星(AT)的要好一些,價格也高些,是國產品牌中最好的。要是好用,還是伊罕的,當然,價格也很高。伊罕的classic系列外濾是國內代工的,性價比也不錯。我用的是classic350,15W的,在店裡650元買的,還不錯。要是不考慮價格,當然就是伊罕的玩家三代系列外濾桶,是最好用的,但是價格要3000元以上。
看自己的預算,量力而行。
問題八:魚缸過濾器那種過濾效果好 底濾>桶濾>上濾
問題九:魚缸過濾器那個好 個人認為第二個好,瀑布式過濾,外掛式的,不佔魚缸內部空間。小型魚缸最佳拍檔。
問題十:魚缸過濾哪種好。 下濾
H. 30cm的草缸用cy20過濾合適嗎
適合,我一個備用小缸是30*20*25的,用CY-20感覺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