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葡萄糖 化學合成問題
糧食其實就是植物。糧食中含有澱粉,澱粉可以分解成為葡萄糖。這種分解一般在發酵罐中用酶的催化來完成的。
基於全膜法的結晶葡萄糖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為: 1)澱粉液化:將原料澱粉與水混合,配製成生產葡萄糖的液態澱粉料乳液,澱粉的含量占液態澱粉料乳液總質量的20%~35%,然後進行滅菌,制備成澱粉乳液,再向澱粉乳液中加入α-高溫液澱粉酶,經液化噴射器一次高壓噴射,二次加酶連續液化反應,水解成葡萄糖值在14%~25%之間的液化澱粉液; 2)糖化:將步驟1所制備的葡萄糖值在14%~25%之間的液化澱粉液經冷卻降溫到35~ 45℃後加入復合糖化酶並在此溫度下酶解成葡萄糖化液; 3)微濾過濾:將葡萄糖料液通過微濾過濾,得葡萄糖的微濾透析液和濾渣,濾渣經乾燥後作為飼料; 4)超濾過濾:將微濾透析液通過超濾過濾得超濾透析液和超濾濃縮液; 5)納濾分離濃縮:將超濾透析液通過納濾過濾得納濾透析液和納濾濃縮液; 6)濃縮:將納濾透析液濃縮為葡萄糖濃縮液; 7)噴霧乾燥:將葡萄糖濃縮液經噴霧乾燥得結晶葡萄糖成品。
B. 納濾過程中的收率是什麼意思
膜技術中的收率是指經過膜過濾之後最終得到的產品量與原料中產品量的比例,一般回用質量百分數答表示。
與收率對應的就是損失率,產品的損失有可能是膜沒有完全截留產品,部分產品透過膜導致損失,也有可能是因為管路系統殘留導致損失。
收率=最終產品量/原料產品量×100%
舉例:採用納濾濃縮維生素C,收率=最終濃縮液中的維生素C總量/原料液中維生素C總量*100%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比如採用納濾技術對葡萄糖提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得到的是高純度葡萄糖,那麼收率實際上=透過液的葡萄糖總量/原料液的葡萄糖總量*100%
收率的准確定義就是目標產物總量在原始總量中的佔比。
C. NF在制葯工藝學中代表什麼
納濾(NF)用於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物質,如無機鹽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機物從溶劑中分離出來。納濾又稱為低壓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種新興領域,其分離性能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允許一些無機鹽和某些溶劑透過膜,從而達到分離的效果。
D. GE除鹽納濾膜產水的特性是什麼
GE除鹽納濾膜產水的特性是什麼?
首先,Ge納濾膜元件分離技術可適用范圍比較廣內,不論是無機物容還是有機物,不論是從病毒還是細菌都能進行分離,而且還能保證出水水質,而且不會受到太多水質的影響等。
第二點,Ge納濾膜元件分離過程大體上屬於物理過程,不需任何化學葯劑的介入,大大將水處理程度得到了提高,被大家稱為 「綠色」技術。
第三,膜分離技術設備較簡單,相對於安裝與拆卸都是較簡單,有很好的意義。
第四,膜分離過程系統較容易操控,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還容易進行維修,自動化程度以及得到普及,這種新興工藝的道路全球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E. 納濾水處理設備的特徵
作為一種新型分離技術,納濾膜在其分離應用中表現出下列三個顯著特徵:一是其截留版分子量介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權之間,為 200 ~ 2000 ;二是納濾膜對無機鹽有一定的截留率,因為它的表面分離層是由聚電解質所構成,對離子有靜電相互作用。三是超低壓大通量,即在超低壓下( 0.1Mpa )仍能工作,並有較大的通量。
從結構上來看納濾膜大都是復合型膜,即膜的表面分離層和它的支撐層的化學組成不同。根據其第一個特徵推測納濾膜的表面分離層可能擁有 1nm 左右的微孔結構,故被稱之為 「 納濾 」 。
納濾膜對小分子量有機物和鹽類的分離有很好的效果。其分離過程無任何化學反應,無需加熱,無相變化,不影響分離物質的生物活性、風味和香氣等,並具有節能、無公害特點
用納濾膜與生化反應器耦合在一起,開發的膜生化反應器,可以用膜分離產物,底物和酶則被截留,通過不斷添加底物,即可以達到反復利用酶並得到高產率生化產品的目的。
F. 膜分離設備的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利用超濾技術,可以除去酒及酒精飲料中殘存的酵母菌、雜菌及膠體物質等,可以改善酒的澄清度,延長保存期,還能使生酒具有熟成味,縮短老熟期。經超濾處理後,酒的風味有所改善,變得清爽可口,而又醇香延綿。此法還可避免酒的熱殺菌易引起的混濁成分的析出,簡化過濾設備。所處理的酒類有葡萄酒、威士忌、燒酒、清酒、黃酒等。
生啤酒的口味雖優於熟啤酒,但不能長期保存,給運輸及銷售等帶來一定的困難。採用超濾技術進行啤酒的精濾和無菌過濾,可以使生啤酒不經低溫加熱滅菌而能長期保存。 膜技術在豆製品工業中的主要應用是分離和回收蛋白質。生產豆乳時產生的大豆乳清,通常方法只能從中提取60%的蛋白質,利用超濾法濃縮殘留蛋白質,能夠增加20~30%的豆腐收得率。採用超濾法還可以在濃縮蛋白的同時,去除產生豆膻味和影響豆乳穩定性的低分子物質,提高豆乳質量。
豆製品工業中的乳清處理,對防止水體污染意義重大。大豆乳清中含有多種低分子蛋白質、多糖類、肽、少糖類等物質,採用超濾法可以從大豆乳清中回收濃縮大豆蛋白,以滿足人類和畜牧業的需求。此外,還可獲得β-澱粉酶產品。
利用膜技術還可以獲得大豆異黃酮、大豆寡糖、大豆分離蛋白、寡肽、免疫球蛋白、竹葉黃酮等功能食品的功能配料。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和回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城市污水具有量大、集中、水質較為穩定的特點,是一種潛在的水資源。城市污水深度處理通常以污水處理廠的二級或三級排放液為水源,用反滲透(RO)對它進行最後的脫鹽,脫COD、BOD以及微量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的脫除,出水水質可達到飲用水標准。但由於某些主觀原因,大多不直接用作飲用水。國外常將其注入地下蓄水層或淡水水庫進行自然凈化(通常需存放兩年),也有用作工業冷卻水,鍋爐用水等非飲用目的。城市缺水制約著經濟的發展,把城市的二級出水進行處理後再生回用是解決水源短缺的一條途徑。二級排放液在進RO裝置前需進行預處理,以使進水水質符合RO裝置的使用要求。預處理的好壞是RO技術應用成敗的關鍵。RO前採用MF或UF預處理的深度水處理過程已成為非直接飲用水回用工程中城市廢水處理的工業標准,國內外都在積極地採用膜技術大規模地把城市污水開發為新的水資源。我國採用「微絮凝纖維過濾+膜濾」對洗浴廢水進行了研究,試驗表明,此工藝具有出水穩定、佔地面積小的特點。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引進挪威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先進工藝,每天可提供10萬噸二級生化處理出水作為水源,使污水深度處理後回用成為可能。我國的城市污水再生回用並不普及,膜技術在深度處理的應用相對也很少,今後我們還需在污水的再生回用和深度處理技術上進行研究。
由於工業的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水體,這些工業廢水,面廣量大、危害深,大多含有不同濃度的化學物質,其中有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有些則具有毒性,對人類環境有害。為保護環境不受污染,並回收有用物質,在工業廢水排放之前必須進行凈化處理,膜分離技術既能對工業廢水進行有效的凈化,又能回用其中的有用物質,同時還可節省能源。膜技術在處理電鍍廢水、造紙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和印染廢水這五大類主要工業廢水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用水的水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傳統工藝中的某些弊端,如加氯殺菌會使氯與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反應生成新的危害巨大的三致(致癌、致突變、致畸變)化合物。膜技術用於飲用水處理是一個重大突破。
水的凈化與純化是從水中去除懸浮物、細菌、病毒、無機物、農葯、有機物和溶解氣體等,在這方面,膜分離技術發揮了其獨特的作用。膜分離中的微濾、超濾和納濾所組成的水處理方法,對去除水中的微米級的顆粒優於常規水處理技術中的過濾能力,而且還具有去除過濾所不具備的納米級微粒的能力,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懸浮物、細菌、病毒、無機物、農葯、有機物和溶解氣體等雜質。符合飲用水水質不提高的要求。
我國西部省區嚴重缺水問題在中國這個缺水國家尤為突出,苦鹹水淡化是解決我國西部省區缺水的一個有效途徑。用於苦鹹水淡化的膜技術主要有:電滲析技術、反滲透技術、納濾技術。我國西部油田幾乎都用電滲析法製取生活飲用水。電滲析不能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和細菌,設備運行能耗大,這使其在苦鹹水淡化工程的應用受到限制。苦鹹水也可用一級反滲透裝置脫鹽製得飲用水。反滲透系統淡化苦鹹水,其出水水質優於我國飲用水衛生標准。對含高氟、低礦化度苦鹹水通過反滲透淡化,出水水質可達到我國飲用水衛生標准。反滲透法比電析法生產成本低,無污染,是苦鹹水淡化最經濟的方法。納濾是一種低壓反滲透技術,在較低的壓力下具有較高的脫鹽性能。對特定溶質,尤其是苦鹹水的表徵離子,具有很好的脫鹽效果。對苦鹹水較多的西部省區,納濾將是製取優質飲用水的有效途徑。
G. 製作葡萄糖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DNSl 酒石酸鉀鈉182.0 g,溶於500 mL蒸餾水中。加熱,依次加入DNS 6.3 g,NaOH 21.0 g,苯酚5.O g,攪拌至完全溶解,冷卻後用蒸餾水定容至1000 mL,貯於棕色瓶中。室溫保存備用。
DNS2 DNS 6.5 g溶於少量水中;移人1000 mL容量瓶;加入2 mol/L的NaOH溶液325 mL;加入丙三醇45.0 g,搖勻;冷卻;定容.
DNS3 甲液——6.9 g結晶苯酚溶解於15.2 mL 100 g/L的NaOH溶液中,並用蒸餾水稀釋至69 mL,再加入6.9 g亞硫酸鈉;乙液——稱取255.0g 酒石酸鉀鈉,加到300 mL 100 g/L的NaOH溶液中,再加入10 g/L的DNS溶液880 mL。將甲乙溶液混合得黃色試劑,貯於棕色瓶中,置室溫下7~
10 d後備用。
對應的回歸曲線
DNS1(2.0mL) Y=0.5351X-0.009 R2=0.9941
DNS2(2.0mL) Y=0.2787X-0.0121 R2=0.9885
DNS3(2.0mL) Y=0.5686X-0.0071 R2=0.9972
DNS1(1.5mL) Y=0.4744X-0.0034 R2=0.9965
DNS2(1.5mL) Y=0.3188X+0.0038 R2=0.9890
DNS3(1.5mL) Y=0.5208X-0.0234 R2=0.9971
參考資料:唐冰.NAG含量測定中常見的3種DNS試劑使用效果比較研究.熱帶農業科學.2006,26(2):33-35
H. 納濾技術是什麼
納濾 是一種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版納米左右權。與其他壓力驅動型膜分離過程相比,出現較晚。它的出現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後,納濾發展得很快,膜組器於80年代中期商品化。納濾膜大多從反滲透膜衍化而來,如CA、CTA膜、芳族聚醯胺復合膜和磺化聚醚碸膜等。
納濾(NF)用於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物質,如無機鹽或葡萄糖、蔗糖等小分子有機物從溶劑中分離出來。納濾又稱為低壓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種新興領域,其分離性能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允許一些無機鹽和某些溶劑透過膜,從而達到分離的效果。(來自網路)
I. 澱粉雙酶法製取葡萄糖的工藝,控制條件。
(2)調漿:將澱粉加水調成16Be′~17Be′,泵入給料罐,用液鹼調pH6.0~6.5,按每克干澱粉加入8-12單位α—耐熱性澱粉酶,攪拌均勻,復測pH。
(3)液化:啟動液化給料泵,進行給料速度調整。預熱噴射器至100℃~120℃,調整好粉漿閥和蒸汽閥邊進料邊通入蒸加熱,使液化溫度穩定在105±1℃,經噴射液化器噴射出液化液,通過層流罐保溫20-60分鍾後,泵入糖化罐。
(4)糖化:液化液進入化罐前冷卻至60℃,進罐後調整pH4.2,加入每克干澱粉120-150單位液體糖化酶,攪拌均勻,糖化24~40hr,DE值達97%以上,無水乙醇檢測無糊精沉澱。加熱80~85℃保溫30分鍾後過濾得葡萄糖。
J. 納濾膜分離技術如何應用在廢水處理
納濾膜分離技術經常被應用到工業重金屬廢水處理中,應用納濾膜分離技術專對重工業生產屬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一方面可以實現對90%以上的廢水進行回收,使其鈍化;另一方面可以使肺水腫的金屬離子含量濃縮約10倍。將納濾膜應用在造紙廢水處理中,不僅可以實現對廢水中COD(約90%)的處理,而且其膜通量與傳統的聚碸超濾膜相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