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苯黃酸怎樣變成苯黃酸鈉
苯磺酸+亞硫酸鈉=苯磺酸鈉
①C6H6+HO-SO3H===(註明條件,加熱70-80度)C6H5-SO3H+H2O
②2C6H5-SO3H+Na2SO3==2C6H5-SO3Na+H2O+SO2↑
反應一中,應注意硫酸的寫法吧,拆出一個羥基來,表示反應實質為取代反應。
反應二發生的機理是復分解反應,強酸制弱酸。苯磺酸是常見的有機強酸之一,亞硫酸是弱酸,且易分解,因此形成二氧化硫和水。
『貳』 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氨基酸時,(苯乙烯磺酸鈉)為什麼組氨酸後洗脫出來而賴氨酸先洗脫出來
你們是不是這樣分析的:組氨酸的PI是7.59,賴氨酸是9.74,這證明賴氨酸鹼性更強,酸性更弱,而用H+洗脫時,先洗脫是應該是酸性弱的物質所以賴氨酸應該先洗脫下來?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鹼性氨基酸和陽離子交換樹脂的結合是以氫離子為媒介,藉助氫鍵的極性連接起來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伯氨基形成的氫鍵要比仲氨基形成的氫鍵強一些。
不管用是鈉型的還是氫型的陽離子交換樹脂,組氨酸和賴氨酸要與其吸附都必需通過氫離子。鈉型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並是不所有的磺酸基都與鈉離子結合的。你用平衡常數算一下。而且,你用來溶解氨基酸的溶液是強鹼性的嗎?你的樹脂是再生的嗎?
滿意請採納。
『叄』 請問苯磺酸鈉如何出去結晶水
試試電熱鼓風乾燥器,烘乾至衡重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去除,自己換算一下就可以了,以為配置的時候大部分葯品還是要用無菌水來溶解的
『肆』 苯磺酸鈉和氫氧化鈉為什麼能反應 看到有人說強鹼制弱鹼 但是亞硫酸鈉和苯酚鈉都不是弱電解質或沉澱啊
苯磺酸鈉和氫氧化鈉(在溶液中)不能發生反應。
在加熱熔融這樣比較強烈的條件下,二者才可以發生反應,生成苯酚鈉:
C6H5-SO3Na + NaOH → C6H5ONa + Na2SO3
這個反應的發生與「強鹼制弱鹼」沒有任何關系,不要被誤導。
在高中階段,這個反應的原理是比較難解釋的,可以把它當做工業上制苯酚的方法記下來。
『伍』 苯磺酸鈉,如何演變成苯酚
據大學有機書顯示 苯磺酸鈉在熔融氫氧化鈉中 加熱到300攝氏度 會成苯酚鈉 再在酸性條件下會成苯酚 這叫做苯磺酸鹽鹼熔法 沒了
『陸』 苯的磺化反應
比如苯和濃硫酸反應得到苯磺酸(強酸)這就是最典型的苯的磺化方程式:C6H6+H2SO4=C6H5SO3H+H2O芳香化合物磺化反應在機理上屬於親電取代反應,其反應條件大致有三種:含水硫酸、三氧化硫和發煙硫酸。其中有人[1]通過實驗證明:苯在非質子溶劑中與三氧化硫反應時,進攻的親電試劑為三氧化硫;含水硫酸中磺化時親電試劑為硫酸合氫正離子(可理解為水合質子+三氧化硫);而在發煙硫酸中,親電試劑為焦硫酸合氫離子(即質子化的焦硫酸)和H2S4O13(可理解為一分子硫酸+三分子三氧化硫)。因此,在不同條件下磺化,其反應機理略微有所不同。其中最為常見的機理如下圖所示。 磺化機理磺化反應可分為直接磺化和間接磺化兩大類。 磺化體系碘值與反應時間的關系曲線直接磺化 用硫酸進行磺化是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磺酸又會水解。在很多情況下,磺化溫度會影響磺基進入芳環的位置。例如,萘用濃硫酸在低溫下進行磺化,主要生成易水解的萘-1-磺酸,而高溫磺化則主要生成難水解的萘-2-磺酸。 磺化是放熱反應,低溫磺化時需要冷卻,而高溫磺化則需要加熱保溫。 根據所用磺化劑的不同而區分為: ①過量硫酸磺化 大多數芳香族化合物的磺化採用此法。用濃硫酸磺化時,反應通式為: R*H2m-G'[+H 式中Ar表示芳基。反應生成的水使硫酸濃度下降、反應速率減慢,因此要用過量很多的磺化劑。難磺化的芳烴要用發煙硫酸磺化。這時主要利用其中的游離三氧化硫,因此也要用過量很多的磺化劑。 Ar-H+SO3—→Ar-SO3H ②三氧化硫磺化 優點是磺化時不生成水,三氧化硫用量可接近理論量,反應快、廢液少。但三氧化硫過於活潑,在磺化時易於生成碸類等副產物,因此常常要用空氣或溶劑稀釋使用。主要用於由十二烷基苯制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的磺化過程。 ③共沸去水磺化 用於從苯和氯苯制苯磺酸和對氯苯磺酸。特點是將過量6~8倍的苯蒸氣在120~180℃通入濃硫酸中,利用共沸原理由未反應的苯蒸氣將反應生成的水不斷地帶出,使硫酸濃度不致下降太多,此法硫酸的利用率高。因磺化時用苯蒸氣,又簡稱氣相磺化。 ④烘焙磺化 用於某些芳伯胺的磺化。特點是將芳伯胺與等摩爾比的濃硫酸先製成固態硫酸鹽,然後在180~230℃烘焙,或是將芳伯胺與等摩爾比的硫酸,在三氯苯介質中在180℃加熱,並蒸出反應生成的水。如從苯胺制對氨基苯磺酸。 ⑤氯磺酸磺化 用等摩爾比的氯磺酸使芳烴磺化可製得芳磺酸苯二甲。用摩爾比為1:4~5或更多的氯磺酸,可製得芳磺醯氯。 例如:從2-萘酚制2-萘酚-1-磺酸,從乙醯苯胺制對乙醯胺基苯磺氯。 ⑥用三氧化硫加氯氣或加臭氧磺化 脂肪族化合物一般不能用三氧化硫或其水合物進行磺化,因為它或是不起作用,或是使脂肪族化合物發生氧化分解,從而生成復雜的混合物。烷烴可用二氧化硫加氯氣或加臭氧的混合物作磺化劑,在紫外光照射下進行磺氯化或磺氧化。 ⑦加成磺化 某些烯烴化合物可以與亞硫酸氫鹽發生加成磺化。例如順丁烯二酸二異辛酯與亞硫酸氫鈉在水介質中在 110~120℃可反應而得琥珀酸二辛酯-2-磺酸鈉鹽(滲透劑T) 編輯本段間接磺化間接磺化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上的鹵素或硝基比較活潑時,如果與亞硫酸鈉作用可被磺基所置換; 磺化反應器 以硫酸、氯磺酸或三氧化硫在液相磺化時一般用釜式反應器。以氣態三氧化硫使十二烷基苯磺化時用膜式反應器。以SO2+Cl2或SO2+O2使烷烴磺氯化或磺氧化時,用氣液鼓泡反應器。 產品用途 在有機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可增加產物的水溶性和酸性。大部分水溶性染料(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等)都含有磺酸基。有些磺酸鹽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如洗滌劑、潤濕劑、滲透劑、乳化劑、增溶劑等。聚合物的磺酸鹽包括有分散劑、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彈性體、水溶性合成膠和增稠劑等。芳環上的磺基還可轉化為羥基、氨基、氯基、氰基等,從而製得一系列中間體。有時,為了定位或有利於其他反應的進行,可先在芳環上暫時引入磺酸基,完成特定反應後,再進行磺酸基水解。磺醯氯基是活潑基團,從芳磺醯氯可製得芳磺醯胺和芳磺酸酯等一系列產物。 在有機物分子中引入磺基(-SO3H)的反應叫磺化。脂肪族化合物通常用間接的方法磺化。 芳香族化合物主要用直接磺化(親電取代反應)。常用的磺化劑有濃硫酸、發煙硫酸等。磺化反應一般按下列歷程進行。 編輯本段磺化工藝安全控制重點監控工藝參數:磺化反應釜內溫度;磺化反應釜內攪拌速率;磺化劑流量;冷卻水流量。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反應釜溫度的報警和聯鎖;攪拌的穩定控制和聯鎖系統;緊急冷卻系統;緊急停車系統;安全泄放系統;三氧化硫泄漏監控報警系統等。 宜採用的控制方式:將磺化反應釜內溫度與磺化劑流量、磺化反應釜夾套冷卻水進水閥、釜內攪拌電流形成聯鎖關系,緊急斷料系統,當磺化反應釜內各參數偏離工藝指標時,能自動報警、停止加料,甚至緊急停車。 磺化反應系統應設有泄爆管和緊急排放系統,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柒』 苯磺酸鈉與NaOH反應方程式
那個苯磺酸鈉不好寫,我就拿中文代替了:苯磺酸鈉+NaOH=Na2SO3+苯酚(加沉澱符號)
『捌』 苯磺酸鈉能否與水反應,方程式怎麼寫,過程是吸熱是放熱
苯磺酸鈉與水不反應吧。它是苯磺酸的鈉鹽,可以易溶於水中,其間放熱。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杭州圖書館
『玖』 磺化詳細資料大全
向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團的反應稱為磺化或者硫酸鹽化反應。磺化是指硫原子與碳原子相連的反應,得到的是磺酸化合物。磺化是放熱反應,低溫磺化時需要冷卻,而高溫磺化則需要加熱保溫。 脂肪族化合物通常用間接的方法磺化。 芳香族化合物主要用直接磺化(親電取代反應)。
『拾』 苯磺酸鈉為什麼可以和氫氧化鈉反應
因為是酸式鹽,含有碳酸氫根,其本質是,氫氧根奪取碳酸氫根里的氫生成水
或者說氫氧根消耗氫離子,促進碳酸氫根電離
NaHCO3+NaOH=Na2CO3+H2O
離子方程式為:
HCO3- + OH- = CO3 2-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