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沉澱過濾原理

沉澱過濾原理

發布時間:2022-12-28 05:00:05

㈠ 在污水處理中沉澱和過濾的作用是什麼

在給水處理中,常用過濾處理沉澱或澄清池出水,使濾後出水渾濁度滿足用水要求;

廢水處理中,過濾常作為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法等預處理手段;

作為生化處理後的深度處理,使濾後水達到回用的要求。

過濾的機理可分為阻力截留、重力沉降和接觸絮凝三種。

當廢水流過濾料層時,粒徑較大的懸浮物顆粒首先被截留在表層濾料的空隙中,從而使此層濾料間的空隙越來越小,截污能力隨之變得越來越高。

結果逐漸形成一層主要由被截留的固體顆粒構成的濾膜,並由它起主要的過濾作用。這種作用屬於阻力截留或篩濾作用。

廢水通過濾料層時,眾多的濾料介質表面提供了巨大的沉降面積。

據估計,1m3粒徑為0.5mm的濾料中就擁有400m2不受水力沖刷而可供懸浮物沉降的有效面積,形成無數的小「沉澱池」,懸浮物極易在此沉降下來。

重力沉降強度主要取決於濾料直徑和過濾速度。濾料越小,沉降面積越大;濾速越小則水流越平穩,這些都有利於懸浮物的沉降。

由於濾料有較大的表面積,它與懸浮物之間有明顯的物理吸附作用。

此外,砂粒在水中表面常帶有負電荷,能吸附帶有正電的鐵、鋁等膠體,從而在濾料表面形成帶正電的薄膜,進而又吸附帶負電荷的粘土及多種有機膠體,在砂粒上發生接觸絮凝。

在大多數情況下,濾料表面對尚未凝聚的膠體還能起到接觸碰撞的媒介作用,促進其凝聚過程。
【轉自http://www.17huanbao.com/news/shuiwuran/news_26581.html】

㈡ 過濾的原理是什麼

原理: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於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的一種方法。如用過濾法除去粗食鹽中少量的泥沙。

過濾是使水通過濾料時去除水中懸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凈水過程。濾池通常設在沉澱池或澄清池之後。目的是使濾後水的濁度達到水質標準的要求。

水經過濾後,殘留的細菌、病毒失去了懸浮物的保護作用,從而為過濾後消毒創造了條件。所以,在以地面水為水源的飲用水凈化中,有時可省去沉澱或澄清,但過濾是不可缺少的。

(2)沉澱過濾原理擴展閱讀

粗鹽水的過濾的實驗步驟

1、儀器組裝

(1)取一台帶鐵圈的鐵架台,將小燒杯放在鐵架台檯面上。

(2)將漏斗放入鐵圈中,並調整鐵圈的高度,使漏斗末端的管口緊貼燒杯內壁。

(3)取一片濾紙,對折兩次,分開,使一邊三層,另一邊一層,放入漏斗中,濾紙的邊緣低於漏鬥口,並用少量蒸餾水潤濕濾紙,使其緊貼漏斗,即濾紙與漏斗壁間無氣泡。

2、過濾

(1)用燒杯取適量粗鹽水,倒粗鹽水時,試劑瓶蓋倒放,標簽向著手心,瓶口緊挨燒杯口,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燒杯的尖嘴輕靠在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上,倒入的粗鹽水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

3、整理

將用過的濾紙丟入垃圾箱中,鹽水倒入廢液缸中,用清水洗滌儀器,擦乾凈實驗台。

㈢ 沉澱原理和分類

沉澱原理和分類

沉澱是發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不溶於反應物所在溶液的物質。下面我為大家准備了沉澱的文章,歡迎閱讀。

1.1.1沉澱原理和分類

⑴沉澱原理:

利用某些懸浮顆粒的密度大於水的特性,將其從水中去除。

⑵沉澱分類

①自由沉澱②絮凝沉澱③擁擠沉澱④壓縮沉澱

在城市污水處理流程中,在沉砂池中砂粒的沉澱一般為自由沉澱,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為絮凝沉澱,二沉池下部污泥的沉澱為擁擠沉澱,活性污泥在污泥濃縮池中的濃縮過程為壓縮沉澱,這部分內容今年也出了一道題目,題目的內容大致是關於沉澱分類的論述哪一項是正確的:4個選項內容為:a沉砂池是自由沉澱;b混凝沉澱為絮凝沉澱;c二沉池底部應該是壓縮沉澱,與污泥濃縮池一樣;d濃縮池是壓縮沉澱,從選項內容來看,abd都是正確的,c選項中二沉澱下部污泥的沉澱為擁擠沉澱,不是壓縮沉澱,所以c錯誤。

⑶沉澱顆粒的沉速

低流速的離散性顆粒,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水的阻力三個力的作用,其合力決定顆粒在水中的加速度和沉速。

⑷沉澱試驗

①自由沉澱試驗

②絮凝沉澱(干擾沉澱)試驗

③擁擠沉澱試驗

1.1.2沉澱池

⑴沉澱池的分類

按池內水流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平流式沉澱池、輻流式沉澱池和豎流式沉澱池

按在工藝流程中位置不同,可分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截除顆粒沉降距離不同,可分為一般沉澱池和淺層沉澱池

⑵平流式沉澱池:

①構造:進水區、出水區、沉澱區、緩沖層、污泥區及排泥裝置

②平流式沉澱池的工作原理

掌握沉澱池的設計計算:根據靜置沉澱試驗所求得的沉速和表面負荷等數據來計算。

掌握污泥區的.計算公式

緩沖水層(位於污泥區和澄清區之間)的深度可取0.3~0.5m

沉澱池的個數宜在1個以上。

③掌握平流式沉澱池的進出水裝置和排泥斗形式以及平流式沉澱池的設計技術參數的選擇

④平流沉澱池的優缺點

⑶輻流式沉澱池

可作為初沉池或二沉池

①構造

②優缺點

③設計要求和參數選擇(掌握設計參數)

⑷豎流式沉澱池

掌握設計要求和參數選擇:例如設計中心管流速不大於30mm/s等

⑸斜板(管)沉澱池

①分類:側向流、同向流、異向流斜板(管)沉澱池

②掌握設計要求和參數的選擇

③掌握其應用條件:例如其不宜作為二沉池使用,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的黏度大,易因污泥的黏附而影響沉澱效果。

1.1.3澄清池

⑴原理

是利用高濃度的活性泥渣層的接觸絮凝作用,將水中雜質阻留,使水得到澄清。

⑵類型與特點

①循環(迴流)泥渣型澄清池

是利用機械或水力的作用,使部分沉澱泥渣循環迴流以增加和水中雜質的接觸碰撞和吸附機會,提高混凝的效果。

包括機械攪拌澄清池和水力循環澄清池等

a機械攪拌澄清池

特點:單位面積處理量較大,但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修工作量較大,適用於較大的處理規模。

適用條件:無機械刮泥時,進水濁度一般不超過500度,有機械刮泥時,一般為500~3000度

b水力循環澄清池

由於絮凝不夠充分,對水質和水溫適應能力較差,目前應用不太多,適用於中、小型處理規模。

②懸浮泥渣型澄清池

工作原理:是使上升水流的流速等於絮粒在靜水中靠重力沉降的速度,絮粒處於既不沉澱又不隨水流上升的懸浮狀態,當絮粒集結到一定厚度時,就構成泥渣懸浮層,原水通過時,水中雜質與絮粒碰撞接觸,並被懸浮泥渣層的絮粒吸附、過濾而截留下來。

包括懸浮澄清池和脈沖澄清池等。

a懸浮澄清池

適用於中、小處理規模,對進水水量、水溫及加葯量較敏感,可建成單層式或雙層式,單層式適用於原水濁度長期低於3000度以下,雙層式可適用原水濁度超過3000度左右。單池面積不宜超過150㎡

b脈沖澄清池

澄清效率高,具有脈沖的快速混合、緩慢充分的絮凝、大阻力配水系統而使布水較均勻、水流垂直上升和池體利用較充分等優點,多用於處理原水濁度小於3000度的水。

一般脈沖澄清池的脈沖周期可採用30~40s,充放時間比為3:1~4:1

1.1.4污泥濃縮

其工藝有重力濃縮、氣浮濃縮和離心濃縮三種方式,國內一般採用重力濃縮。

⑴濃縮的目的

污泥的含水率非常高,達95%以上,因而其體積非常大,濃縮的目的在於減容,例如含水率由99%降到96%時,體積可減小3/4,可為後續的污泥處理創造條件。

⑵重力濃縮池

①間歇式

②連續式

⑶重力濃縮池的設計

;

㈣ 過濾的原理 是什麼

過濾的原理是:將濁液倒在有小孔的濾紙上,利用液體的重力使分子直徑較小的液體通過濾紙的小孔,而不溶性固體的直徑較大無法通過濾紙,從而將不溶性固體與液體進行分離

㈤ 微量的沉澱怎麼過濾出來得到

只需要用孔徑小於沉澱直徑的過濾設備就可以了。

過濾是在推動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懸浮液(或含固體顆粒發熱氣體)中的液體(或氣體)透過介質,固體顆粒及其他物質被過濾介質截留,從而使固體及其他物質與液體(或氣體)分離的操作。

過濾介質即為使流體通過而顆粒被截留的多孔介質。無論採用何種過濾方式,過濾介質總是必須的,因此過程介質是過濾操作的要素之一。
多過濾介質的共性要求是多孔、理化性質穩定、耐用和可反復利用等。可用作過濾介質的材料很多,主要可以分為:
⑴織物介質
織物是非常常用的過濾介質。工業上稱為濾布(網),由天然纖維、玻璃纖維、合成纖維或者金屬絲組織而成。可截留的最小顆粒視網孔大小而定,一般在幾到幾十微米的范圍。
⑵多孔材料
製成片、板或管的各種多孔性固體材料,如素瓷、燒結金屬和玻璃、多孔性塑料以及過濾和壓緊的氈與棉等。此類介質較厚,孔道細,能截留1~3μm的微小顆粒。
⑶固體顆粒床層
由沙、木炭之類的固體顆粒堆積而成的床層,稱為濾床。用做過濾介質使含少量懸浮物的液體澄清。
⑷多孔膜
由特殊工藝合成的聚合物薄膜,最常見的是醋酸纖維膜與聚醯胺膜。膜過濾屬精密過濾,可分離5nm的微粒。
2.濾餅過濾與深層過濾
根據過濾過程的機理有濾餅過濾和深層過濾之分。濾餅過濾又稱為表面過濾。使用織物、多孔材料或膜等作為過濾介質。過濾介質的孔徑不一定要小於最小顆粒的粒徑。過濾開始時,部分小顆粒可以進入甚至穿過介質的小孔。但很快由顆粒的架橋作用使介質的孔徑縮小形成有效的阻擋。被截留在介質表面的顆粒形成稱為濾餅的濾渣層,透過濾餅層的則是被凈化了的濾液。隨著濾餅的形成真正起過濾介質作用的是濾餅本身,因此稱為濾餅過濾。濾餅過濾主要適用於含固量較大(>1%)的場合。
深層過濾一般應用介質層較厚的濾床類(如沙層、硅藻土等)作為過濾介質。顆粒小於介質空隙進入到介質內部,而長而曲折的孔道中被截留並附著於介質之上。深層過濾無濾餅形成,主要用於凈化含固量很少(<0.1%)的流體,如水的凈化、煙氣除塵等。
3.過濾的操作方式
根據使用的過濾設備、過濾介質及所處理的物系的性質和產品收集的要求,過濾操作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主要方式。
根據提供過濾推動力的方式,又有重力過濾、加壓過濾、真空過濾和離心過濾之分,其目的都是克服過濾阻力。
過濾是使水通過濾料時去除水中懸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凈水過程。濾池通常設在沉澱池或澄清池之後。目的是使濾後水的濁度達到水質標準的要求。水經過濾後,殘留的細菌、病毒失去了懸浮物的保護作用,從而為過濾後消毒創造了條件。所以,在以地面水為水源的飲用水凈化中,有時可省去沉澱或澄清,但過濾是不可缺少的。

過濾的凈水原理:
①篩除作用:水通過濾料時,比濾層孔隙大的顆粒被截留;隨後,濾層孔隙逐漸變小,較小的顆粒也被截留。
②接觸凝聚作用:未被沉澱去除的細小絮凝體或脫穩顆粒,因與濾料接觸而被吸附;濾料吸附絮凝體後,其吸附作用進一步增強。

㈥ 污水處理中沉澱工藝的原理和特點是什麼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污水處理中沉澱工藝原理:
目前,國內外的給水處理工藝大多採用沉澱(澄清)過濾和消毒形式,其中沉澱部分對原水中懸浮物的去除顯得尤為重要。沉澱池作為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主要設施之一,在水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縱觀沉澱構築物的發展可以發現,在20世紀6O年代以前主要採用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沉澱池,60年代起各種澄清池盛行一時,70年代後,主要是斜管、斜板及復合型沉澱池。沉澱構築物形式的改進提高了沉澱分離的效率。沉澱池的設計和開發都是圍繞怎樣增加沉澱面積和改變水流流態這兩方面進行的。沉澱池的設計總是以提高沉澱池的沉降效率為目的。
提高沉降效率有兩種方法:
1)縮短顆粒的沉澱距離、增大沉澱池面積,斜管沉澱屬這一類;
2)增大礬花顆粒的下沉速度,通過採用高效絮凝劑和優化絮凝工藝來實現。

㈦ 沉澱法的基本原理

沉澱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 沉澱法是利用沉澱反應,將被測組分轉化為難溶物,以沉澱形式從溶液中分離出來,並轉化為稱量形式,最後稱定其重量進行測定的方法。沉澱法是重量分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種分析方法。

  2. 沉澱法的操作步驟是:取樣一溶解一加沉澱劑使其沉澱一過濾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一洗滌一乾燥至恆重一稱量一計算。

  3. 為了確保分析結果的准確,沉澱法對沉澱形式和稱量形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試液中加入適當的沉澱劑,使被測組分沉澱出來,這樣獲得的沉澱稱為沉澱形式。當沉澱形式經過濾、洗滌、烘乾或灼燒後所得的物質形態。

  4. 後供稱量時物質的化學組成,故稱為稱量形式。沉澱形式與稱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㈧ 水的凈化中「沉澱,過濾,吸附」分別有什麼作用

你好,沉澱主要是把水中的不溶性物質與水分層的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取上層的版水而將沉澱丟掉,過濾主要權是把水中的不溶性物質通過濾紙將其分離的一種方法,而吸附主要使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質的方法之一,希望你能採納

㈨ 沉澱,過濾,吸附的原理

凈化程度靜置沉澱、吸附沉澱、過濾、蒸餾對了
吸附沉澱是用活性炭吸附
過濾式用濾紙過濾
明礬是靜置沉澱中的
應為是加入明礬後
再讓其
靜置

㈩ 沉澱 過慮 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就是利用膠體微粒吸附細菌等微生物和固態顆粒然後絮凝變為沉澱過濾掉,就清除了溶液中微生物和導致渾濁的固態顆粒。
微生物容易吸附在固體顆粒上生長,故可以此方法除去,達到消毒目的,同時還可使渾水變清以適於飲用。
通常可以用明礬即十二水硫酸鋁鉀在水溶液中水解產生氫氧化鋁凝膠以達到上述目的。

閱讀全文

與沉澱過濾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染廢水中cod排放量是多少 瀏覽:245
冷干機的濾芯如何拆下來 瀏覽:552
海爾凈水器出水管介面怎麼拆 瀏覽:13
河北水垢漏斗 瀏覽:689
白雲區農村ppp污水項目 瀏覽:498
安吉爾水壺濾芯怎麼拆 瀏覽:318
電廠化學廢水調整及注意事項 瀏覽:892
什麼叫納米微晶技術凈化器 瀏覽:43
百佳境界凈水器如何 瀏覽:695
甲醇蒸餾塔再沸器的原理 瀏覽:268
ro膜氯化 瀏覽:984
潔廁靈能除垢 瀏覽:459
油煙機凈化器的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334
凈化器電源怎麼測量 瀏覽:332
wq污水提升泵 瀏覽:415
污水處理50戶需多少立方池 瀏覽:656
樹脂是不是ab膠 瀏覽:694
減壓蒸餾怎麼拆 瀏覽:544
飲水機為什麼加熱一會就保溫 瀏覽:287
電解法處理污水基於什麼原理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