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量元素氯有哪些功能,缺乏表現及如何正確的補充
氯是人體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維持體液和電解質平衡中所必需的,也是胃液的一種必需成分。自然界中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最普通形式是食鹽。氯在人體含量約為82~100g,占體重的0.15%,廣泛分布於全身。主要以氯離子形式與鈉、鉀化合存在。其中氯化鉀主要在細胞內液,而氯化鈉主要在細胞外液中。
?生理功能
1.維持滲透壓氯離子與鈉離子是細胞外液中維持滲透壓的主要離子,二者約占總離子數的80%左右,調節與控制著細胞外液的容量和滲透壓。
2.形成胃酸氯是形成胃酸的主要成分之一,有了足夠的胃酸,才能使胃中維持一定的酸性,讓消化蛋白質的胃蛋白酶發揮作用,促進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胃酸還能促進維生素B12及鐵的吸收。
3.參與血液中二氧化碳的運輸當二氧化碳進入紅細胞後,與水結合成碳酸,再分解為氫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氯離子通過與碳酸氫根離子置換將二氧化碳以碳酸氫根離子形式輸送至肺排出體外。
4.其他氯還能激活唾液澱粉酶分解澱粉,促進食物消化;刺激肝臟功能,促使肝中代謝廢物排出;氯還有穩定神經細胞膜電位的作用等。
?缺乏表現
由於氯來源廣泛,特別是食鹽,攝入量往往大於正常需要水平。因此,由飲食引起的氯缺乏很少見。但不合理的膳食方式、大量出汗、腹瀉、嘔吐或。腎病、使用利尿劑等引起的氯大量丟失,均可造成氯缺乏。
當人體缺乏氯時,會出現呼吸緩慢、有氣無力、腹脹、手足麻木、頭昏、肌肉收縮不良、消化功能減退、大量掉頭發、牙齒易脫落等症狀。
?食物來源
膳食氯幾乎完全來源於氯化鈉,僅少量來自氯化鉀。因此食鹽及其加工食品醬油、腌制肉或煙熏食品、醬菜類以及鹹味食品等都富含氯化物。一般天然食品中氯的含量差異較大,含量豐富的主要有海藻類食品、茶、食鹽、橄欖等,天然水中幾乎也都含有氯。
含氯食物:食鹽、海帶及各類海藻、橄欖、茶等。
?需補人群
1.胃酸不足者由於氯是形成胃酸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胃酸不足者可適當補充,劑量可遵醫囑。
2.腹瀉與常大量出汗者腹瀉、盜汗會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除應補充水分外,還需補充電解質,否則很容易產生無力、痙攣、嘔吐、腹瀉等衰竭症狀,劑量可遵醫囑。
?過量危害
人體攝入氯過多引起對機體的危害作用並不多見,僅見於嚴重失水、持續攝入高氯化鈉(食鹽)或過多氯化銨,如果一次攝取量超過15克以上的話,則會使體內酸鹼值失衡,可能會出現酸中毒、呼吸急迫、血壓升高等症狀。
?補給需知
食用含氯的食物最好能吃一些酸乳酪和維生素E,因為酸奶酷能補充被氯殺死的腸內有益菌,而維生素E能補充被氯破壞掉的部分。
?經典食譜
橄欖菜拌涼粉
【原料】橄欖菜(醬製品)75克,涼粉350克,榨菜25克。紅椒粉2克,麻油2克。
【做法】涼粉切成細丁;榨菜切成末;涼粉放盤里,撒上榨菜末、紅椒粉,中間放上橄欖菜,滴上麻油即成。
【特點】鮮美嫩滑。橄欖菜是近年上市的食品,主要由芥菜、橄欖、鹽、酒精製而成,鮮香味美馳名世界,而橄欖菜拌涼粉則嫩滑鮮美,實為夏令佳餚。
燉橄欖螺頭湯
【原料】凈海螺頭400克、橄欖150克、姜5小片、雞湯2000克、瘦肉15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各適量。
【做法】將海螺頭洗去黑斑及雜物,洗凈。將橄欖用刀拍破待用;將螺頭和橄欖裝入燉盅內(每人一份),各注入雞湯、薑片、燙熟瘦肉和紹酒,加蓋,用濕宣紙將蓋子密封,然後上籠蒸90分鍾左右,配上精鹽、胡椒粉調味即成。
【特點】常吃響螺,具有滋腎陰的特效;橄欖又名青果、忠果、諫果,是一種硬質肉果。初嘗橄欖味道酸澀,久嚼後方覺得滿口清香,回味無窮,具有生津止渴、消食開胃、清熱解毒之效。
涼拌海帶絲
【原料】水發海帶250克,精鹽、味精、醬油、醋、白糖、姜絲、蒜茸、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海帶泡發洗凈後,切成細絲,人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瀝水,放入盤中,加入醬油、白糖、精鹽、味精、醋、姜絲、蒜茸,淋上香油,吃時拌勻即可。
【特點】此菜清涼鮮美,咸香酸甜,並有姜、蒜辛香味。海帶營養豐富,除了含碘量較多外,還含有一定量的氯。
海帶燉雞
【原料】凈雞1隻(約重1000克),水發海帶400克,精鹽、味精、料酒、蔥花、姜絲各適量。
【做法】將雞洗凈,斬塊。海帶洗凈,切成菱形塊;鍋上火,放入適量水,先放入雞肉塊,燒至雞塊熟時,加入精鹽、味精、料酒、蔥花、姜絲、海帶,燒至雞肉熟爛時,出鍋即成。
【特點】此菜雞肉爛熟,菜味鮮美。
B. 氯離子碳酸氫根交換機制
腎遠端小抄管集合管上皮細胞主要靠襲cl-HCO3反向轉運體將從小管液中重吸收的HCO3轉運到管周毛細血,故血液中cl離子減少HCO3吸收也減少,排除增多.缺氧時通常有呼吸循環系統損傷間接導致CO2瀦留,引起PaCO2升高HCO3增多
C. 碳酸氫根和氯離子為什麼互補
因為電荷守恆。
碳酸氫根與氯的含量有互補作用,當碳酸氫根增多時氯含量減少,反之,碳酸氫根減少時氯的含量增加,以維持細胞外液陰離子的平衡。
D. 氯離子碳酸氫根離子交換體
水中這三種離子可以大量共存,那麼水中必然還有一種和他們都可以共存的陽離子,如鉀離子或鈉離子,不能是氫離子或氫氧根!
E. 氯離子和碳酸氫根反應生成什麼~
氯化氫和碳酸
F. 為什麼代謝性鹼中毒補氯離子就可以排出碳酸氫根離子>
CL-與NA+結合,HCO3-游離出來,與H+結合產生H2O和CO2。
G. 為什麼強調近端小管重吸收碳酸氫根優先於氯離子
因為p234提到近端小管前半段存在Na-H交換體,細胞內H離子進入小管液,碳酸根便被重吸收。而Cl是被動運輸重吸收,此時濃度梯度應該還沒有達到,所以Cl要在近端小管後半段,小管液中Cl濃度較細胞間液中高20%-40%之後才開始重吸收。
所以這個「優先」應該是指地點關系,碳酸氫根遇氫離子則生成CO2,後者自由擴散進入細胞被重吸收(發生在近端小管前半段),Cl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才開始重吸收(近端小管後半段)。
碳酸氫根
是碳酸的共軛鹼,也是碳酸根離子的共軛酸。碳酸氫根(HCO3-)的原子排布為平面結構,碳位於中心,與三個氧原子鍵連(一個C=O,一個C-OH,一個C-O-)。
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碳酸氫根既可發生電離生成碳酸根離子(CO32-)和氫離子(H+),也會水解生成氫氧根離子(OH-)和碳酸(H2CO3),由於碳酸氫根的水解(產生OH-)程度大於電離(產生H+)程度,因此其水溶液呈弱鹼性。
H. 氯型717陰離子交換樹脂能轉換成碳酸氫根陰離子樹脂嗎
可以轉換。但由於樹脂對氯離子的吸附強度比對碳酸氫根強很多,因此要內得到高的轉型率並不容易。容首先,轉型一定要在交換柱中進行,用浸泡的方法轉型率會很低。其次,碳酸氫鈉的用量要大大過量。最後,所用的碳酸氫鈉純度要高。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