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反底砂過濾蝦缸

反底砂過濾蝦缸

發布時間:2022-09-14 01:43:27

1. 蝦缸用什麼過濾

蝦缸一般用水草布置,如果你的缸用二氧化碳,最好用個小型(或微型)外置濾桶,如專果不加碳屬的,也可以用個外掛瀑布式。
養蝦注意問題
堅決不可以放鹽,養蝦、養草都是不可以放鹽的,和養魚的巨大區別,不要用養魚的思維養蝦。。。
器材越貴越好,因為蝦都很貴,所以器材也超級上檔次。。。
蝦大部分品種都怕熱。。。最主要還是水質啦~至於溫度控制在26左右是最好不過~可如果你不養水晶蝦的話其實溫度影響不大,只要不要到30度蝦絕對沒事!最最主要還是水質!養蝦容易長線蟲,我的辦法是養2隻魚寶寶現在我家一條線蟲都沒!缸內最好再樣只螺,斑馬羅效果最好!讓他擦牆壁!最後就是切勿喂紅蟲會長渦蟲!有條件的話使用底濾是最好不過了~

2. 水族箱想做成蝦缸,各位給點建議

1、能換個瀑布當然更好,但是這樣的話,你就需要去蓋,重新買燈架,投入還是不小的。手頭不寬裕的話潛水泵先馬虎用吧,怕小蝦的話被吸進過濾,我建議你在入水口用紗布或是細不銹鋼網包起來,
2、底砂最好能用專用水草泥,不過因為價格較高,500克要10元以上。我建議你用巢湖沙或者陶瓷沙,500克3元左右。個人更喜歡巢湖沙,不過購買較陶瓷沙麻煩。直接淘寶搜就能找到。
3、你的缸我建議養30隻以內的櫻花、黑殼、黃金米。這些小型觀賞蝦是可以混養的,但是混養的話,後代會受點影響,使得品種不是很純正。藍魔蝦、白玉蝦這些是小型鰲蝦,不要和前面那幾種混養,但是小型鰲蝦之間是可以混養的。鑒於你的缸太小,建議還是櫻花蝦起手試養吧,比黑殼好看、比黃金米蝦便宜。
4、由於你的缸是成品缸,一般蓋內自帶燈管,所以如果不去蓋,自帶的燈管都是不足以養陽性水草的。所以最好種點莫絲、水榕、水蘭、水薀草、狸藻之類的,這些水草對燈光比較不苛刻。看個人喜好搭配吧。莫絲一般都是要的,用不銹鋼網鋪了當草坪。
5、養些觀賞螺沒關系,比如蘋果螺、洋蔥螺。清潔魚實際上不很需要。因為櫻花、黑殼蝦這些本身就是工具蝦,有清潔除藻的本能。如果喜歡工具魚,可以考慮買兩條小精靈魚。蛇仔愛鑽底砂會影響部分水草的種植。
6、新手的話,別起點太高,先養些便宜的入手學學經驗。然後,其實要養好,很是很燒錢的,有點心理准備哦。

3. 蝦缸用什麼過濾好

蝦缸一般用水草布置,如果你的缸用二氧化碳,最好用個小型(或微型)外置濾回桶,如果不加碳的,也可以用個答外掛瀑布式。
養蝦注意問題
堅決不可以放鹽,養蝦、養草都是不可以放鹽的,和養魚的巨大區別,不要用養魚的思維養蝦。。。
器材越貴越好,因為蝦都很貴,所以器材也超級上檔次。。。
蝦大部分品種都怕熱。。。最主要還是水質啦~至於溫度控制在26左右是最好不過~可如果你不養水晶蝦的話其實溫度影響不大,只要不要到30度蝦絕對沒事!最最主要還是水質!養蝦容易長線蟲,我的辦法是養2隻魚寶寶現在我家一條線蟲都沒!缸內最好再樣只螺,斑馬羅效果最好!讓他擦牆壁!最後就是切勿喂紅蟲會長渦蟲!有條件的話使用底濾是最好不過了~

4. 鰲蝦的魚缸過濾問題

不需要什麼的過濾,放置底砂種點草就行了。底砂表面會附生硝化菌硝化便便這才是真正的過濾,只是需要及時清理一下底砂里那些臟東西。

5. 50*18*20cm的蝦缸用什麼樣的過濾器比較好【急】 謝謝了。。。

如果簡單布置的話建議用瀑布濾水器,比較好收拾;
我還建議你用底濾,效果好,也有利於蝦的繁殖,瀑布的話就把小蝦吸進去了啊……

6. 養蝦缸不鋪底砂可以嗎(不是螯蝦)

可以,要養殖出優質的觀賞蝦,最關鍵的是水質。目前開發用於淡水的淡水觀賞蝦分屬於匙指蝦科和螯蝦科,觀賞蝦不同於一般觀賞魚,它對水質非常的敏感。

在水質的選擇方面,最重要的是降低水中「殺手」——例如像氨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這是使觀賞蝦優質的先決條件,也正是由於觀賞蝦對水質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缸內水的pH值在5~8之間, KH值在1~6之間。

一般情況下, pH值6.2~6.8, KH值1~2 的條件較為適宜,但若pH值高於7.5也會造成即刻的危險,這點也是要注意的,如發現觀賞蝦到處浮游,則急需大量換水。

(6)反底砂過濾蝦缸擴展閱讀:

觀賞蝦在溫度控制上也有較高的要求,這是因為它對水溫非常的敏感,其實觀賞蝦不適宜很高的溫度,在平時的生長過程之中,一般的溫度在22~24攝氏度之間。

而當觀賞蝦處於繁殖期的時候,相對溫度比平時提高1~2攝氏度是比較適宜的。在水溫25攝氏度時,是孵卵的最適溫度。

這是因為溫度每減一度將會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換言之在低溫中飼養觀賞蝦將有助於壽命的延長。但是一旦水溫超過28℃母蝦就無法抱卵。

7. 蝦缸鋪泥有什麼講究嗎

養水晶蝦不一定要用水草泥,但一定要放泥。
養殖水晶蝦的要點:
1、過濾
對水族箱的過濾系統進行調整時吸水口應使用過濾棉進行加工,或使用水中過濾器防止幼蝦被吸進過濾裝置。減緩水流的強度,以免降低生物過濾的能力。在過濾裝置中增加過濾面積,盡量使用磁能生化棉等高端產品。最大限度加強生物過濾能力。使用氧氣泵增加水族箱中的溶氧量,有助於硝化細菌繁殖生長。
2、缸底
在水族箱底部放置較大的過濾底砂。由於水晶蝦的食量很大,需要每周進行掃除。
3、水草
作為幼蝦的隱蔽所,莫絲水草是必需的一種水中植物。不僅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還可以稱為水晶蝦的食糧。在飼養水晶蝦的幼蝦時,繁殖箱是必要的(塑料箱,周圍有多數小孔)。為了營造適合水晶蝦生存繁殖的環境,請在繁殖箱內多布置一些水草,以提高水晶幼蝦的環境適應能力。
4、水質
水晶蝦比較適應弱酸性的水質。但由於使用礦物質底砂保持硬度的緣故,水質微微呈弱鹼性。在換水時,請將更換用水的酸鹼度調整為7左右的中性水。
5、混養魚類
在觀賞用水族箱中,作為家庭的布置增添色彩的一部分,控制好水族箱中混養的觀賞魚,水晶蝦的大小,顏色,甚至活動區域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課題。由於大部分的水晶蝦(黑虎除外)顏色鮮艷靚麗,可以同一些五彩斑斕的燈科魚類混養。在水族箱中組成一幅絢麗的畫面。也可以選擇一些顏色鮮艷,且喜歡在水層中上部活動的魚類。例如埃及神仙等觀賞魚。而各種肉食魚類切不可與水晶蝦一同飼養。
6、換水
每周一次,更換量在水族箱容積的20%左右。
7、水晶蝦的飼料
主要餵食菠菜,海帶等各種無農葯蔬菜。冷凍紅蟲以及小型燈科魚類食用的魚飼料。
8、照明器具以及增色
使用紅色燈管的照明器具。就如同超級市場里陳列的肉類食品一樣,哪怕是稍微放置的隔日的肉類食品,在紅色燈管的照明器具下也會顯得非常新鮮。所以,布置水晶蝦生活的水草缸時,可以利用這一視覺上的錯覺。
首先推薦使用好的照明器具,可以將水晶蝦映照得十分艷麗動人。也可使用飼養龍魚的燈具。
對於環境底色的布置也十分重要。盡量使用能夠將紅色的反射光線表現得較為強烈的深綠色,黑色等為宜。較為明顯的例子,使用黑色作為水族箱的底色布置,並且大量栽培莫絲等深綠色水草,可以達到整體反射水晶蝦體色的效果。
飼養花羅漢等鯛科魚類的增色飼料有不錯的效果。由於顆粒大小的問題,建議使用七彩神仙的增色飼料。
水質對增色的效果。水質對於水晶蝦的增色十分重要。水質良好的環境下,水晶蝦顏色靚麗,相反則顏色消退。所以維持水質的安定,定期換水是十分必要的。
9、有關飼料的放置場所
飼料應放置在通風陰涼處。特別注意放置地點要求避免小孩的手可以直接觸摸到的地方。
10、使用的過濾材料
無論是用何種過濾材料,要求能夠保證硝化細菌的居住空間增大,同時能夠提供足夠的礦物質營養。所以建議使用高附加值的過濾材料。

8. 櫻花蝦缸底砂過濾用什麼砂

底沙最重抄要的作用就是掛膜襲,但膜需要水體哪怕是微弱的循環都可以,不建議黑金沙這樣的細沙.
底層大粒砂用哪種?
建築工地小拇指加蓋大的河卵石.
大粒砂上面准備用黑金砂.
要是栽草的話,建議用土.
兩層砂之間用不用加沙網?
那是為了翻缸用的,網最好是尼龍的,棉會爛掉,鐵會生銹.
我怕黑金沙顆粒太細透過大粒砂縫隙掉下面去堵塞過濾。
你的擔心是正確的.
或者濾清板上面直接用白色過濾棉,面上鋪一層黑金沙,這樣可以不?
這樣棉的透水性就會下降,膜也掛不上,很難達到透亮的水體效果了.

9. 養魚問題

不能直接照射陽光不然幾天就會長青苔,發一篇文章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一般常用的濾材只需要上述即可滿足魚缸中的凈化循環了,就我個人意見,大家大可不必太相信產品宣傳,在過濾系統中只需要有過濾棉和玻璃環就已經足夠,而且一定要盡可能最大量的使用玻璃環,在空間不夠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放棄濾棉而只使用玻璃環,硝化群落強大才是魚缸健康的硬道理,如果大家有認真留意我發的過濾系統圖片,就會發現到我一直把玻璃環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佔有最多的比例,而我用這個方法飼養過的各種魚種一直都是健康少病的,我一瓶N年前的甲基藍放到至今也還是漫漫一瓶未使用過,白點等疾病已經是好幾年未見過了。硝化強大病菌的生存空間就少,高等植物強勢藻類的生存空間就少。 既然缸和過濾都已經准備好,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開始養魚呢?答案是NO,一個新的魚缸就象一個新裝修完的房子,裡面的有害物質是多多的,我們裝修完房子後,都回開窗放2個月等氣味散掉再搬進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對小魚們那麼無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個步驟當然就是「養缸」。對我沒有說錯,不是養水,是養缸,當然我們是要放水去養咯,把缸好好的洗幾遍,然後放滿一缸水,再狠狠的灑他幾包鹽下去呀,不要問我灑多少,只要你還捨得,只要還會溶解,繼續灑吧,濃鹽水會把病菌,異味,還有表面一層不穩定的玻璃膠全部清掉,就這樣一缸鹽水靜靜的養一個禮拜以上,當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養一個月,你以後的小魚們會用健康來感謝你的。 不經過養缸這個階段,有時會在你放水下魚後發現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麼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為有別的細菌在抑制你的寶貝硝化,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你將養什麼死什麼 養缸結束了,把缸里養缸的水全部清掉。第2步,當然不是下魚啦,我們接下來是要養水了,說白一點,2個目的,1是要讓一缸水老化,2是要培養出硝化。 這個時候要先設想好你未來魚缸的樣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還要不要種點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先把造景的硬體洗干凈放下去,然後再放滿一缸水,把泵開開,不要跟我說你不捨得開,不要跟我說你怕吵,那我還是勸你放棄養魚了,要不,你養幾條泥鰍看也不錯哇。從這一刻開始,你的泵將不會停止了,除非換水,停電和它壞掉。硝化依賴你缸里的水流生存,當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時,硝化就會開始死亡,12小時,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時,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養過硝化了,因為你的缸里已經沒剩下什麼了。 放水開泵3天後,可以開始下幾條孔雀或者斑馬之類的,我們叫開缸魚,雖然不是什麼好魚,不過我們也要講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魚,讓人家去喝新鮮氯水,不然魚要是會說話,一定會問候你家人的,基本從下開缸魚開始,我們就算是正式的培養硝化了,這些魚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顆粒,而且它還會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這時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點點便便已經忙死它們了,不需要添加什麼瓶裝硝化啊什麼粉狀硝化啊,那些不是好東西,經常有人問,買的硝化臭臭的,還有渾濁顆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他,你上當了,你買的不是硝化,或者說是假硝化,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無味的,而且包裝上肯定有寫出廠日期的,超過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 放了開缸魚,接下來就慢慢養咯,一般養水時間應該在2個禮拜到1個月以上,期間不要開燈,只需要24小時開泵 這里要理解一下養水的原理了,一般在養水的期間我們主要是要培養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種,但它們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厭光。設缸初期,菌類未穩定,這時候下魚,往往會造成水質越來越差,最後變一缸「牛奶」,非常適合喜歡牛奶的人觀賞。所以養缸的時候我們的重點是為硝化服務不是為魚,為硝化提供最好的環境和條件,這就是我們說的養魚先養水(菌)。養水期間我們不能開燈,是要讓硝化活躍起來,同時,因為這時候水質不穩,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設缸初期爆發,就很容易令缸報廢,因為以後你很難再把它清除干凈了,開缸階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爭搶地盤的階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後可能要用開水煮才能徹底清除了。這時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經過濾材,也是為了讓硝化活躍和繁殖,不要說現在缸里什麼都沒有,所以就不開泵了,現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員,好好對待它們 我以前就說過,淡水魚缸玩的是生態,海水魚缸玩的是器材,當然這個說法未必那麼貼切,不過,淡水魚缸是靠生化過濾循環來維持的,而不是靠物理過濾循環,這是一個你肉眼看不見的生態循環,我們稱之為氮化合物循環「氮化合物循環」是你魚缸里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這周期包含數個由不同細菌所引發的步驟。你將會明白為何你要提供那些細菌一個「家」以便進行這「氮化合物循環」。 第一步: 魚類的排泄物和未吃過的食物將會轉變為氨(俗稱阿摩尼亞);那是因為在這些東西里需要氧的細菌會令蛋白質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於氧氣中的硝化細菌,能把氨會轉變為亞硝酸鹽(NO2);亞硝酸鹽雖然含較少的毒素,但仍對魚類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亞硝酸鹽及後又被第二種硝化細菌轉變為硝酸鹽(NO3);而這硝酸鹽幾乎是無毒的,但突然或長期暴露在高濃度的硝酸鹽里是有害的。但幸運地,硝酸鹽的濃度是可以靠更換魚缸的水來降低。 第四步: 硝酸鹽及後會被不依附氧氣而生存的細菌:厭氧性細菌(也叫做反硝化菌)變為氮氣而升華,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環」。 不幸的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後就無法繼續下去了,因為厭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條件比硝化更加嚴厲,一般新手很難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後,我們就應該換水了。 厭氧菌的設置和飼養比較麻煩,常常會帶來日後魚缸管理的不便和隱患。如果不是個瘋狂玩家一般都不會去嘗試,因為換水同樣可以達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養反硝化更多的時候被我們看作是一個技術的挑戰而不是實用的行為。一般我們需要反其道而行,與硝化環境相反,在缸中設置一個底氧區,而這個底氧區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區(硝化區)相對應,以達到和硝化的平衡,因為這2種細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過於活躍就會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過於活躍,同樣也會令硝化衰敗。一般的做法是會在缸中鋪上厚底砂作為厭氧區,厚度應該達到10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厭氧菌雖然名厭氧,但也不能完全無氧,所以這個區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極其緩慢的水流緩緩經過砂床,如果水流過大,將變為高氧區而硝化活躍失敗,如果水流過小或沒有,將變為垃圾的積累地令反硝化無法存活最終變成NO3的積累區而失敗,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採用反底砂過濾方式(套管最好採用細管),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斷的嘗試直到找出適合的強度,同時,培養反硝化期間,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見的就是白球,會慢慢溶於水中,一段時間後需要更換,價錢一般在十幾到幾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穩定是一個更加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如果把這個時間納如養水階段,相信很多玩家亦會無法接受半年只看一個空缸的結果,所以,要嘗試的玩家三思! 厭氧區示意圖 一般分3層,從上到下分別為細沙層,約5厘米,中間是粗砂層,約5厘米,最下面是架空的充水層,約2-3厘米,套管就安置於充水層這個位置,充水層和砂層之間有網架分離水和砂。 充水層 沒有沙,只有水,這里的水含有氧氣,氧氣會慢慢擴散到砂里(微氧區),砂區的狀態是最穩定的,沖水區可以用微水流產生氧,也可以不用,直接由硝化脫氮過程產生:NO3---->(化成)NO2---->N2O---->N2,注意最後面的 N2O變為N2,氧被脫離擴散到微氧區去了。 養水期間我們要明確幾個指標 dKH 軟硬度 KH = Carbonate Hardness,是水體中碳酸氫鹽(HCO3-)濃度的指值。 KH有助穩定PH,它也是硝化細菌的主要元素用來分解NH3及亞硝酸鹽。 一般以德國標准示法為准,計為KH。 即以每升水含氧化鈣10mg為1KH。小於6.5為軟水、大於6.5為硬水、6.5為中等硬度水。 一般來說觀賞魚對硬度反應並不激烈,只是繁殖期對硬度的要求就必須苛刻一些了。 另外,KH值的高低亦與鈣,PH值的高底有關。 KH下降會同時令 PH 下降,而KH 穩定, 也會令 PH 穩定。 樹脂可以改變KH值。珊瑚砂,石灰岩等亦會令水變硬。 GH 總硬度 GH = General Hardness, 是水中元素的指標值(鈣,鎂 等等) 一般我們是不會去量度GH值的。 pH 酸鹼度 PH是 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oren Peter Lauritz Sorensen提出。 p代表德語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濃度,H代表氫離子(H+)。 有時候pH也被寫為拉丁文形式的pons hydrogenii。 科學家制定了一套由零至十四的酸鹼度指標,簡稱pH值。 pH值7代表中性;pH值低於7代表酸性,並且pH值越低酸性便越高; 相反,pH值高於7代表鹼性,並且pH值越高鹼性便越高。 使用通用指示劑或由它製成的pH試紙可大概測出水的pH值。 PH值和水中所含氫離子濃度有關,所以看水中含有多少氫離子濃度,可以判定水到底為酸性或鹼性。 pH 值的單位是用對數表示,即pH相差1其強度就差 10 倍, 如 pH 7 就比 pH 8 酸性強了 10 倍。 影響PH值高低的,有以下幾種常見情況: 1.水溫高PH會低;水溫低PH會高 2.水中含氧量高,PH高;水中含氧量低,PH低 3.水中鈣含量過高,ph值亦會下降 4.水中dKH值過低 使用過久的陶瓷環會持續釋放酸,所以盡量選用玻璃環避免陶瓷環,沉木會釋草木酸,腐爛的生物殘骸和爛葉會釋酸 各種魚類所喜的水質指標不盡相同,在放魚之前必須先做好這一步工作,把環境調整好並穩定下來 另外一提,石灰水(氫氧化鈣)可以提升PH和沉澱PO4(磷酸鹽)用作調節水質很有幫助,但不能直接大量倒入缸中,必須在關燈的時段(24小時光照草缸的系統可能不適用)。加入時要慢慢滴下,滴在大水流地帶。 雖然氫氧化鈣溶解慢且PH值不算很高,因此比較不易傷害皮膚,不過使用時仍應多注意,應避免長期接觸或吸入肺部。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缸中可能使用到的各種造景材料 砂 是一個爭議很多的材料,鋪上以後會產生積累臟物,NO3的結果,不鋪,很多人又覺得不好看,所以這要看大家的取捨,一般是用反底砂過濾或者極薄的鋪上一層純裝飾性來解決它產生的問題,一般適合採用大溪砂或磯砂還有硬度很大的硅砂,另外還有性能穩定的石英砂和人造的黑金砂等,如果純裝飾使用,厚度應該在1厘米之內,大小可選擇1-4毫米直徑的,不宜過大否則容易藏贓物。 石 種類很多,一般觀賞魚應該盡量選用外表光滑,質地堅硬的石材,盡量避免質地疏鬆的石材以防其釋放造成水質變化。首選是火成岩類,主要成分是矽酸;第二是沉積岩類,以富含硅酸的為佳;然後是富含石英的變質岩,成分是二氧化硅。一般適合魚缸使用的有木化石、湖石、卵石、英石、斧劈石、等。針對飼養魚類的不同,一般喜微酸軟水的魚類應該盡量選擇上述種類,喜微鹼偏硬的魚類還可考慮珊瑚礁、鍾乳石,石灰岩等。 沉木 也是廣大玩家喜愛的材料之一,是一些質地較硬的樹木枯死後經自然炭化而成,密度大。選擇沉木首先要注意其炭化程度,若炭化完全,木質素會很少,性能也越發穩定,若木質過多,長時間浸泡後會分解出單寧酸和腐殖酸,雖然不會對生物直接產生害處,但富含色素,所以買會沉木後應該先洗干凈,有條件的話最好煮一煮作殺毒之用,然後浸泡於水中,期間要經常換水,或者直接浸泡在流動的水中,注意觀察,把可能的腐爛部分全部清除,等沉木停止吐色後再使用,所需時間會很長,如果木質素部分過多,可能會需要1-2年的時間才能停止吐色,如果急著使用,就需要經常換水和添加活性炭來稀釋色素了。 人造材料 包括假山,假水草等等。一般是樹脂,水泥或塑料製成,要建立避免水泥的;樹脂的如無經驗建立不要購買,因為你很可能會買到添加了有毒催化劑的樹脂產品導致一缸魚死得不明不白;塑料的製品建立選擇可以浮水的,如果是沉水塑料,可能會帶有毒性,這點需要注意 我們還應該准備好的東西,溫度計,傳統玻璃溫度計,誤差可能會很大,一般需要多買幾只,對比室溫找出最准確的一支來使用 電子溫度計 能顯示小數位,較玻璃溫度計更准確,有的還會記錄最高/最低溫度及同時測量室溫和水溫,價格高,經濟允許的玩家值得考慮 加熱棒 飼養熱帶魚冬天必須的,同時是高溫治療時的利器。從50瓦到數百瓦,針對魚缸大小不同應進行對應選擇,對於較大的缸最好是同時使用2支以便快速均勻的調節水溫,而且初期使用要注意觀察質量,防止買到不會停止的「煮開水棒講到加溫就順帶一提降溫,水族生物不僅怕冷,還有相當部分是懼怕高溫,很多的陰性水草也十分懼怕高溫,比如莫絲等超過28度會停止生長,超過32可能會引起死亡。由於缸中有不少電器產生熱量,夏天高溫地區的玩家最好是能考慮一個降溫風扇啦 降溫風扇是靠45度吹向水面,把水蒸從而而帶走熱量,一般能降1-2度,視乎水量而定。 一般能買到的4頭,6頭風扇,價錢中等,但比較方便,而且美觀,吸引不少玩家,但壽命不長,所以亦有很多魚友自己DIY電腦散熱風扇吹向缸面,而且十分便宜。 要注意的是降溫風扇要在室內空氣流通的情況下才能降溫, 而極限只能把水降至室溫,而且水量蒸發得很快,要定期加入淡水補充。 PS:使用12v的會比220v的安全 這期間我們還要准備好一樣東西,燈光。 既然養魚是為了觀賞,當然需要好的光線啦,燈具種類很多,效果完全不同。但安裝一定要注意安全性,穩固性。紫外線殺菌燈 (UV燈) 一個幾乎密封的容器,水流經其中,內有紫外燈照射殺菌,水流要緩慢,照射時間越長 殺菌效果越好,有各種瓦數(5w, 9w, 11w, 12w, 18w, 24w, 36w, 55w 等)按魚缸水量選擇,使用較大瓦數效果會更好。它能殺死原蟲細菌,浮游生物和藻類,但又會把NO3轉變為NO2,而且熱量較高。注意千萬不要將外殼破壞,被紫外燈照射時間長了可能會導致人和魚失明。每天使用殺菌燈的時間在半小時左右為好。最好在底缸過濾系統中使用,將燈安置於底缸中。另外,其他種類的燈具常標示有「殺菌」字樣,都是騙人的。 養水期間,一定要注意觀察,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水質不穩,當地水質過肥,擺放位置不合理等,很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藻。藻是魚缸的大敵,影響觀賞,爭奪肥分,消耗氧氣,不及時處理,將造成環境惡化。這里列舉一些常見藻類和處理方法。 褐藻 也叫矽藻,以硅藻居多,一般是茶褐色,薄膜狀,常長在玻璃石頭和水草葉片上,手指輕輕一擦就立刻掉落。產生原因是新缸初設,水質不穩,因為硝化未形成所以氨氮化合物分解不完全,氧氣不足,水流不足,硝酸鹽過高,PH過高在7.5以上。需要規律適量的換水,結合磁力刷清除,使用活性炭降低PH,加強供氧。 綠絲藻 一般在水面附近和光源充足的地方出現,淺綠色,絲發狀。和水草一樣,生長於環境良好的生態缸。產生原因是硝酸鹽濃度稍高,換水次數太少,PH不完全穩定,光線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水流不足。需定期規律換水,使用活性炭,減少光量,縮短照明時間,放青苔鼠等食藻魚。 綠苔藻 也叫綠黏膜藻或綠海苔藻,淺綠色,會有腥臭,象一層地毯樣。一般生於砂床和石頭,葉面或玻璃上,生命力極強。可能是買水草帶入,或光線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氨氮含量過高,長時間不清理底砂,換水太少,換水時間過長,濾材長時間未清洗,缸里水流有死角。必須勤換水,每次換水1/3,清晰底砂,減少光照,加強水流,放食藻魚,水草下缸前一定要消毒清洗。 綠藻 浮游性藻類,種類繁多,有絲狀,點狀等。除影響觀賞,一般沒有太大害處,也是魚友經常問到的為什麼水變綠了的原因。這種藻可作孔雀等幼魚的飼養水,但若附著在水草上側可能影響水草生長,一般是由魚食帶入的,比如水蚤等,可用殺菌燈清除,換水時也可大量去除,同時放養孔雀等魚類和食藻魚。 刷狀藻 也叫皮毛藻,紅藻。對水草破壞力高強,緊緊生長在草葉,玻璃和石頭上,是一根根細小而突起的毛狀,形似牙刷而得名,顏色變化大,從綠色到黑色都有,繁殖速度驚人,是最可怕的藻類之一。一般可能是由水草帶入,也可能是氮分解不完全,磷酸鹽(PO4)過高,光照過強,光照時間過長,水流過強,氧含量過高或水質不穩。水草入缸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消毒,去除帶藻葉片,使用活性炭穩定水質,放食藻魚,減少光照,縮短光照時間,減若水流,不要使用氣泵,必要的話使用除藻劑。 藍藻 霧狀,表面有粘滑的膠質保護層,有特殊味道,藍綠色,繁殖速度快,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藻類,易生於新缸,若生在草葉上會形成脂膜直接將水草悶死,而且有很強的固氮能力,是水惡化的重要標志,一旦出現,就代表硝酸鹽過高了。一般是由於砂床腐敗或設置不合理,砂粒過細或過厚,餵食過多換水太少,光線太弱,氧氣不足,水流不足,應該定期換水,加強水流,放食藻魚。 所辛一般藻類的爆發多是由於孢子不注意被帶入缸中而引發的,所以,新草和新魚下缸前檢疫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另外,有些地區的自來水會含磷酸鹽(PO4)過高,容易引起藻類滋生,這點也需要注意,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養水期來盡快的穩定我們缸中的水質是十分重要的,讓硝化繁盛來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急著下魚的新玩家們能夠重視起來。 養過幾個禮拜的水,如果濾槽中的玻璃環等濾材上出現淡淡的褐色,讓我們慶祝吧,硝化來了。如果沒有,也不用太傷心,經過這幾個禮拜,水已經老化,雖然肉眼還看不見,不過硝化確實已經存在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開始考慮我們的目的了: 順帶一提,很多魚友喜歡用氣泵來增氧,認為只要氣泡多就會氧含量高,我們來理解一下氣泵工作的原理,氣泵通過氣管和氣石推出大量氣泡,不過,這些只是空氣而已,所以,水中的氣泡並不能增加氧氣含量,當氣泡上升到水面並破裂,破裂的一瞬間會將水的表皮撕裂,而氧氣就在這個時間進入水中了,所以,波動起伏的水面更能帶來大量的氧氣,這也是滴漏(溢流)等過濾方式比上濾、濾桶等過濾方式更適合硝化生存的原因,因為在濾槽中由上而下的水流表皮不斷被扯裂,所以會有更多的氧氣。 接下來自然是買魚了,購魚需要注意 一 不要買剛進商店的魚,等檢疫和觀察期過後再買; 二 初養者不宜養珍奇、昂貴、難度大的魚; 三 不要買看上去不健康的魚,這種魚很可能有不治之症; 四 群居性的魚應該在同一群魚中選購; 五 一定要弄清楚魚的習性,不要混養區域性太強的魚,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魚和水草同養; 六 購買前一定要弄清楚魚長大後的體形會有多大,對水質是否有特殊要求; 七 不要購買體型相差太懸殊的魚一同飼養。 購魚之前,最好能准備一個檢疫缸,以後也可以充當醫療缸和繁殖缸,這一樣東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麼在意。檢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魚回家最好不要馬上放到主缸,應該在檢疫缸生活1個禮拜以上,觀察情況穩定而健康後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現問題而把我們辛辛苦苦養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間敗掉。檢疫缸雖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維生設備,一個小小的上濾是應該的,如果魚體較大,也應該增加一個氣泵,燈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觀察魚的狀況。 魚回家後,不能直接下缸,因為還有兩個步驟:對溫和對水。 幾乎沒有任何魚類可以毫無困難的從一種水體轉移到另一種水體,遷徒性魚類除外,所以新魚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魚連裝魚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開,這樣持續半小時左右,以讓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溫度達到一致,這就叫對溫。 然後我們應該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開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點出來,再把盆里的水裝點進去,一開始的比例應該小一點,然後約每10分鍾交換約10%的水,一般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完成,較敏感的魚類時間應該稍長點,期間要注意一旦魚有缺氧症狀就要用氣泵打足氧氣。對水完成後,盆里和袋裡的水已經混為一體,用網把魚撈出來放到主缸,對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帶入病菌和藻類。 新魚終於下缸,這個時候的魚剛到一個新環境,需要時間來適應,由於緊張感和對水的比適應,可能表現出無精神或亢奮的狀態,不要去管它,一般魚類都需要3-7天去適應新環境,期間應該少開燈,盡量讓魚盡快適應,這期間不可餵食,一個是怕食物污染水質引起體弱的魚死亡,一個是讓魚保持飢餓感而在適應後順當開口進食。等到3-7天適應期過後,開始逐漸延長照明時間,開始3小時,2天後5小時,再2天後7-8小時,進食也是如此,開始只須極少的喂一點,以後每天逐漸增多直到達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魚在5分鍾內吃完食物,並且達到7分飽,依然有進食的慾望但肚子已經飽滿)。當燈光和進食都已正常後,恭喜你,你已經在規律的維持你的心愛水族世界了。 最後就是日常的維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況下,我們的缸里還是會逐漸積累硝酸鹽(NO3),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需要藉助換水來解決,而且不要以為自己的水質很好就可以偷懶不換水,或許你的水質可以維持半年不用換,但是一旦NO3的問題爆發出來,換來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統在一夜之間崩潰掉,病菌瘋狂發展。所以,養成規律定期的換水習慣,每個星期換水一次,視情況而換1/5或1/3,把一切可能的風險減到最低。 然後就是關於用葯的問題,雖然如果能嚴格按這個帖子的步驟去打理一個缸,病毒生存發展的機會會是十分的小,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有準備,萬一魚得病了,我們盡量不要把魚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應該把病魚撈出來在醫療缸里治療,因為鹽和各種魚葯不僅能殺死病菌,同樣會殺死硝化菌,只是嚴不嚴重的問題而已,硝化也是一種菌,能抵抗鹽和葯物的細菌雖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強的葯如福馬林,就會破壞得越嚴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葯,最好完成治療以後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10. 魚缸底砂同程過濾正吸好還是反沖好

正吸缸內水流不敏感,適合造景,但底砂臟,雖然不污染上部水體,但遇到愛翻砂的魚啊龜啊,就會滿缸垃圾,反沖底砂干凈,需要配合多一個泵做物理過濾排污,缺點是水流大,底砂種水草根可能扎不穩。

閱讀全文

與反底砂過濾蝦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效過濾器檢漏儀廣度計 瀏覽:563
污水提升泵安裝距離 瀏覽:702
濰坊小區純凈水75多少一桶 瀏覽:924
水壺水垢醋清除妙招 瀏覽:708
凈化器火鹼清洗後火鹼怎麼處理 瀏覽:495
PAC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瀏覽:940
小酒廠現場蒸餾出來就能喝嗎 瀏覽:826
室外雨污水管道過路面 瀏覽:975
別墅廚房污水提升泵 瀏覽:120
四川省城鎮污水處理廠執行標准 瀏覽:344
家外面暖氣有幾道過濾網 瀏覽:132
醫院污水處理膜工藝 瀏覽:716
反滲透凈水器過濾器清洗 瀏覽:138
視頻天籟怎麼打開空調濾芯 瀏覽:499
純水精靈可以召喚多少種水之幻型 瀏覽:641
攪拌污水處理辦法 瀏覽:477
c50汽油濾芯在哪裡 瀏覽:975
污水泵啟動馬達怎麼接 瀏覽:443
污水的BOD大概 瀏覽:323
愉升飲水機怎麼關童鎖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