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順流再生液濃度2~4%(H型樹脂),逆流再生液濃度1.5~3%(H型樹脂),一般再生液流速為4~8m/,再生時間應不少於30min
Ⅱ 銨鹽溶於水會生成氨氣嗎
①銨鹽都易溶於水,是銨鹽的共性,故①正確;
②都是晶體,符合銨鹽物料性質,故②正確;
③銨鹽加熱分解或和鹼反應生成氨氣,銨鹽中是銨根離子無氨氣氣味,故③錯誤;
④加熱分解不一定生成氨氣,如硝酸銨分解生成氮氣等,故④錯誤;
⑤與強鹼混合加熱反應生成氨氣,銨根離子交換氫氧根離子加熱分解生成氨氣,是銨鹽的化學性質,故⑤正確;
⑥加熱都易分解,故⑥正確;
故選B.
Ⅲ 請問現在的污水處理技術中採用非生物法處理銨根離子能把其氧化為氮氣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的污水處理技術中,採用非生物法處理銨根離子,能把其氧化為氮氣的方法有1、光觸媒污水凈化設;2、波觸媒污水凈化設備;3雙觸媒廢水凈化設備:
重慶楚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研製的「光觸媒污水凈化設備」充分借鑒了光化學法和無聲放電法二者的設計手法設計出的高新技術主品,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脫度、BOD5、CODcr、SS等多種理化指標,其氧化能力是臭氧的五倍而且還能殺滅污水中的各種細菌病毒。
另外就是該公司開發的「波觸媒污水凈化設備」充分借鑒了高頻聲化學法和無聲放電法二者的設計手法設計出的高新技術主品,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脫度、BOD5、CODcr、SS等多種理化指標,其氧化能力是臭氧的五倍而且還能殺滅污水中的各種細菌病毒。
該公司開發的「雙觸媒廢水凈化設備」充分借鑒了光化學法、高頻聲化學法和無聲放電法三者的設計手法,使活性氧失去一個電子,生成極高的氧化電位,與有機污染物發生鏈式快速反應,致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無選擇地氧化成CO2、H2O或礦物鹽,並能卓有成效地脫色、脫氮、除磷,其氧化能力是臭氧的十倍,新建污水處理工程採用該設備,大大節省佔地面積和一次性投資以及運行費用,舊污水處理工程採用該設備不用改造土建,就能完成污水處理升級, 是目前最理想的廢水凈化設備。
Ⅳ 離體根對銨離子的交換吸收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植物根系以陽離子交換的方式吸收離子。根部細胞質的蛋白質大分子和原生質膜都帶負電荷,與陽離子(如H 等)結合。當根系浸在鹽類或其他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就進行交換吸附,把介質中的陽離子吸附到原生質膜表面上,而將原來結合的H 或K 等陽離子釋放出來,此種交換吸附不需要代謝能量。
植物根部從土壤膠體中吸收鹽類,有間接交換和直接交換兩種方式從根中交換出來,其中K 的量為最多。這種交換過程不僅在根的細胞表面進行,也可能深入到細胞原生質內部。外界介質的pH值也影響著植物根系對離子的交換吸收。
材料選擇和處理:選擇生長正常,根系活力旺盛的水培小麥苗300株,剪下根系,在清水中漂洗一下,吸去表面水分,生成二組,每組稱取鮮重2g,分別放入兩只50ml三角燒瓶中。三角燒瓶加入30ml硫酸銨溶液。另取一隻三角燒瓶,加入30ml硫酸銨溶液,但不放根系,以作較正。上述各組處理貼上標簽。
Ⅳ 如何最大限度地除去溶液中的氨根離子
與鹼液混合後,用加熱法將溶液中的一水合氨蒸出,就可以除去多數的銨根離子。
Ⅵ 為什麼要對沸石分子篩進行銨離子交換
一般來說比表面積大的沸石分子篩對氣體物質都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改善吸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擴大其比表面積。
Ⅶ 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是復分解反應嗎是什麼離子互相交換了
是復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兩種反應物都可溶、交換離子後有沉澱、水、氣體三者之一;滿足一個條件即可發生反應。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有氣體生成,同時又是屬於鹼+鹽的反應類型:強鹼Ca(OH)2與銨鹽2NH4Cl反應;所以是復分解反應。
反應方程式為:
2NH4Cl+Ca(OH)2=加熱=CaCl2+2H2O+2NH3↑
反應的實質都是銨根和氫氧根反應生成氨氣和水。
NH4++OH-=NH3↑+H2O
所以是NH4+離子、OH-離子互相交換了。
Ⅷ NaY分子篩如何進行NH4離子交換
NaY分子篩對NH4+的吸附(離子交換)屬於化學吸附
反應方程式及機理如下圖所示:
有疑問可以追問。
Ⅸ 有東西能把銨根離子置換出來嗎
可以...銨根離子是一種很特殊的正離子.因為一般的正離子都是金屬離子,所以可以根據金屬性的強弱來置換出金屬性弱的單質.而銨根並不是金屬離子,所以在金屬世界裡難以比較它的金屬性強還是弱.
那麼怎麼把它置換出來呢.拿NH4CL來做例子.我們用技術Ca來置換它或者Na也可以.化學反應就不用寫了.
那置換出來的單質是什麼呢?是NH4單質嗎?
當然不是.
因為銨根離子帶正電的是H+離子,只是H+吸附在帶負電很多的N原子上面.所以真正的置換是Na或者Ca置換了H+
所以不是置換銨根而是置換H+.
其實這個大家都學過,只是沒深究.
借個地方發表發表.謝謝謝謝!!!
Ⅹ 下列離子在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次序
由於你提供的離子交換排代次序沒有說明在什麼樣的介質情況下,尤其是放射性的離子選擇性會在不同介質下更為敏感,所以我只能回答您常規水處理的一般應用數據,具體分析回答如下:
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各種離子的交換能力是不同的,即有些離子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吸著後要把它解吸下來就比較困難;反之,有些離子則難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但易被解吸,這種性能稱為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影響到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和再生過程。
它有兩個規律:
(1)離子帶的電荷越多,越易被離子交換樹脂吸著,例如兩價離子比一價離子易被吸著;
(2)對於帶有相同電荷量的離子,則原子序數大的元素,形成離子的水合半徑小,較易被吸著。
對於陽離子交換樹脂來說,它對水中各種常見離子的選擇性次序為: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
這個次序只適合於在含鹽量不很高的水溶液中。在濃溶液中,離子間的干擾較大,且水合半徑的大小順序和上述的次序也有些差別,其結果是使得在濃溶液中各離子間的選擇性差別較小。
離子交換樹脂的選擇性除了和被吸著離子的本質有關外,還與離子交換樹脂的結構,特別是與其活性基團有關。例如含磺酸基(-SO3-)的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H+的吸著能力並不很強,在選擇性次序中H+居於Na+和Li+之間,即: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H+ >Li+;
而含有羧酸基(-COO-)的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H+有特別強的吸著能力,H+的選擇性甚至比Fe3+還強,即:
H+ >Fe3+ >Al3+ >Ca2+ >Mg2+ >K+ ≈NH4+ >Na+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