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EDI技術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EDI(electrodeionization)技術是一種新的純水和超純水制備技術。該技術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融合,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對陰、陽離子的選擇性透過作用與離子交換樹脂對離子的交換作用,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完成水的深度除鹽,水質可達15MΩ.cm以上。在進行除鹽的同時,水電離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再生,因此不需酸鹼化學再生而能連續製取超純水。它具有技術先進、操作簡便和優異的環保特性,是純水制備技術的綠色革命。
如RO反滲透設備:
RO反滲透設備採用當代最先進、節能有效的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設備其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使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其它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反滲透設備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反滲透設備可以生產純水、高純水,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用戶。
當純水和鹽水被理想半透膜隔開,理想半透膜只允許水通過而阻止鹽通過,此時膜純水側的水會自發地通過半透膜流入鹽水一側,這種現象稱為滲透,若在膜的鹽水側施加壓力,那麼水的自發流動將受到抑制而減慢,當施加的壓力達到某一數值時,水通過膜的凈流量等於零,這個壓力稱為滲透壓力,當施加在膜鹽水側的壓力大於滲透壓力時,水的流向就會逆轉,此時,鹽水中的水將流入純水側,上述現象就是水的反滲透(RO)處理的基本原理。
EDI 膜堆是由夾在兩個電極之間一定對數的單元組成。在每個單元內有兩類不同的室:待除鹽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雜質離子的濃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勻的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填滿,這些樹脂位於兩個膜之間: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的陽離子交換膜及只允許陰離子透過的陰離子交換膜。
樹脂床利用加在室兩端的直流電進行連續地再生,電壓使進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 H+及 OH-,水中的這些離子受相應電極的吸引,穿過陽、陰離子交換樹脂向所對應膜的方向遷移,當這些離子透過交換膜進入濃室後, H +和 OH-結合成水。這種 H+和 OH-的產生及遷移正是樹脂得以實現連續再生的機理。 當進水中的 Na+及 CI-等雜質離子吸咐到相應的離子交換樹脂上時,這些雜質離子就會發生象普通混床內一樣的離子交換反應,並相應地置換出 H+及 OH-。一旦在離子交換樹脂內的雜質離子也加入到 H+及 OH-向交換膜方向的遷移,這些離子將連續地穿過樹脂直至透過交換膜而進入濃水室。這些雜質離子由於相鄰隔室交換膜的阻擋作用而不能向對應電極的方向進一步地遷移,因此雜質離子得以集中到濃水室中,然後可將這種含有雜質離子的濃水排出膜堆。
『貳』 EDI系統的工作原理
EDI超純水設備工作原理:
EDI工作原理如圖所示。EDI膜塊中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用格板隔開,版形成濃水室和淡權水室。又在單元兩端設置陰/陽電極。在直流電的推動下,通過淡水室水流中的陰陽離子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遷移到濃水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如下圖:
EDI模塊膜堆主要由交替排列的陽離子交換膜、濃水室、陰離子交換膜、淡水室和正、負電極組成。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淡水室中離子交換樹脂中的陽離子和陰離子沿樹脂和膜構成的通道分別向負極和正極方向遷移,陽離子透過陽離子交換膜,陰離子透過陰離子交換膜,分別進入濃水室形成濃水。同時EDI進水中的陽離子和陰離子跟離子交換樹脂中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交換,形成超純水(高純水)。極限電流使水電解產生的大量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的再生。傳統的離子交換,離子交換樹脂飽和後需要化學間歇再生。而EDI膜堆中的樹脂通過水的電解連續再生,工作是連續的,不需要酸鹼化學再生。
『叄』 EDI超純水設備是怎樣工作的
EDI系統消除了酸和腐蝕物,它們的運輸、存儲、處理都很危險的。EDI比復雜的混床操作要簡單、連續。需要更少的勞動力。EDI系統還減少了附屬設備,比如酸鹼計量裝置、酸鹼儲存罐、PH中和裝置和相關連的設備等。它的工藝過程產生很少的排放物,產生的排放物都是許可的,實際上EDI系統中大多數排放水可以回收到水處理系統的入口。很多情況下,應用EDI將會操作更少,資本更少。混床消耗樹脂、勞力、化學物、廢水。而EDI 的消耗是電能,膜堆有時候需要清洗和替換。在相同產水量的情況下,EDI消耗的勞動力和廢水的排放量比混床要顯著的少。根據進水水質和出水的品質,每產生1000加侖的水每小時EDI消耗的電量為,比起用混和離子交換,操作消耗更少。EDI系統操作的軟體設計花費也要比混床系統少,反滲透則通常做為EDI系統的進水。EDI系統最近已經被幾乎所有需要高純水和最終用戶所接受,有著可靠的、有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歷史上,製取超純水系統總是要依賴於離子交換。這些系統由陽床+陰床+混床組成。在這個系統生產超純水的同時,它需要大量再生。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反滲透已經在工業上被接受,用來代替陽床和陰床,現在EDI系統也在精製領域代替了混床,與發反滲透一起,EDI系統將提供一個連續運行的、無化學處理的系統。EDI的工作流程:EDI模塊(膜堆)是EDI工作的核心。一個簡單的EDI膜堆主要由兩個電性相反的電極和多個模塊單元對組成,一個膜單元對由一個填滿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淡水室(D-室)、一個陽膜、一個陰膜、一個濃水室(C-室)組成。EDI膜堆包含多個膜單元對。
『肆』 有人說在水處理行業中、有一種設施叫EDI,請問它對設備起到什麼作用
EDI技術可以用來代替傳統的混床離子交換樹脂來製取純水或超純水,與混專床不同的是EDI淡水室隔屬板中填充的離子交換樹脂在工作時能夠自動獲得再生而不會飽和,不需要化學再生,從而使產水程度及出水水質非常穩定。除此之外,EDI技術還具有很多優點,比如可以不間斷的出水,再生過程無需酸鹼試劑,並且可以做到無人看管的全自動運行裝置。
『伍』 簡述EDI系統的軟體及硬體有哪些
EDI系統由EDI技術標准、EDI軟體及硬體、EDI技術通信網路3個要素組成。EDI裝置由增壓泵、電去離子(EDI)膜塊、直流穩壓電源、流量計、儀表等組成。
EDI系統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 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間用網狀網隔開,構成濃室和淡室。
淡室水中陽離子向負極遷移透過陽膜,被濃室中的陰膜截留,水中陰離子向正極方向遷移陰膜,被濃室中的陽膜截留,淡水又在單元組兩端設置陰/陽離子分別穿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濃水室而被去除。而通過濃水室的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從而達到淡化、提純、濃縮或精製的目的。
『陸』 EDI系統在製取超純水中是怎樣工作的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反滲透已經在工業上被接受,用來代替陽床和陰床,現在EDI系統也在精製領域代替了混床,與反滲透一起,EDI系統將提供一個連續運行的、無化學處理的系統。
EDI的工作流程:
EDI模塊(膜堆)是EDI工作的核心。一個簡單的EDI膜堆主要由兩個電性相反的電極和多個模塊單元對組成,一個膜單元對由一個填滿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換樹脂的淡水室(D-室)、一個陽膜、一個濃水室(C-室)組成。EDI膜堆包含多個膜單元堆。在每個膜堆的內部有兩個帶有600V電壓的電極,這是通過每個膜堆必需的電壓。正極帶正電壓,負極帶負電壓,電流在正極和負極之間通過30個膜單元。
『柒』 什麼是EDI系統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縮寫,在大陸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有時也譯為無紙貿易。香港譯為電子資料聯通。國際標准化組織將EDI定義為一種電子傳輸方法,用這種方法,首先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計算機。
除了硬譯的這個定義之外,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一下EDI的含義。從譯名上可以看出有許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獻將它譯為無紙貿易,在貿易領域中來說,這一名稱很形象地說明了它的狀況及效果。然而,從基本意義來說,電子數據交換的意思並不限於貿易活動,例如醫院中的信息交流,現在也已採用EDI的思想與方法,並已在國外一些地方實際使用。因此,嚴格地講,無紙貿易是EDI在貿易領域中的實際應用,EDI的概念應當更廣泛一些。當然,在現實的應用中,貿易領域的應用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多的方面,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成果,標准,軟體也是最多的。有的同志正確地指出:EDI的實質在於「數據不落地」,用技術語言來說,那就是信息存儲及傳遞的介質從紙張轉為電磁設備。這樣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從目前來看,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
『捌』 IONPURE EDI模塊的工作原理
西門子EDI模塊結構和工作原理
西門子EDI模塊常與RO連用,構成RO-EDI純水系統專。屬EDI已設計成標准模塊,EDI單元就是由若干模塊組合而成。
電除鹽將離子交換樹脂填充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EDI單元,又在這個單元兩邊設置陰、陽電極,在直流電作用下,將離子從其給水(通常是反滲透純水)中進一步清除。
離子交換膜和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原理相近,可以使特定的離子遷移。陰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陰離子透過,不允許陽離子透過;而陽膜只允許陽離子透過,不允許陰離子透過。
在EDI組件中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羅列在一起,使陰離子交換膜和陽離子交換膜交替排列。並使用網狀物將每個EDI單元隔開,形成濃水室。EDI單元中間為淡水室。在給定的直流電的推動下,給水通過淡水室水中的離子穿過離子交換膜進入濃水室被去除而成為除鹽水;通過濃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
詳情可見官網:網頁鏈接
『玖』 EDI 的系統組成是什麼
EDI系統由EDI技術標准、EDI軟體及硬體、EDI技術通信網路3個要素組成。EDI裝置由增壓泵、電去離子(EDI)膜塊、直流穩壓電源、流量計、儀表等組成。
EDI系統是利用混合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給水中的陰、陽離子,同時被吸附的離子又在直流電壓的作用下,分別透過陰、陽離子交換膜而被去除的過程。電滲析器的一對電極之間,通常由陰膜,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間用網狀網隔開,構成濃室和淡室。
淡室水中陽離子向負極遷移透過陽膜,被濃室中的陰膜截留,水中陰離子向正極方向遷移陰膜,被濃室中的陽膜截留,淡水又在單元組兩端設置陰/陽離子分別穿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濃水室而被去除。而通過濃水室的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從而達到淡化、提純、濃縮或精製的目的。
(9)edi裝置包括膜堆模塊擴展閱讀
EDI膜堆是EDI工作的核心,膜堆是由陰、陽離子交換膜,淡、濃水室隔板,離子交換樹脂和正負電極等按一定規則排列組合並夾緊所構成的單元。膜堆中淡 水室相當於一個混床,使用的離子交換樹脂是磺酸型陽樹脂和季胺型陰樹脂,淡水室中的樹脂必須裝填緊密。
EDI膜堆系統在每個單元內都有兩類不同的室,待除鹽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雜質離子的濃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勻的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填滿,這些樹脂位於兩個膜之間,只允許陽離子透過的陽離子交換膜及只允許陰離子透過的陰離子交換膜。
『拾』 什麼是EDI水處理裝置
EDI水處理裝置是指的EDI模塊:
EDI,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它是將傳專統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屬,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性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使水中離子作定向遷移,從而實現水的深度凈化除鹽。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樹脂進行連續再生,因此EDI模塊制水過程不需要酸鹼化學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
EDI模塊
EDI模塊有哪些特點?
1、產水穩定安全,可以進行隨時監測保證水質是一直合格的。
2、系統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控制簡單方便,可以無人化生產,減少了勞動力。
3、連續穩定產水,再生時不需要對設備停機,更加方便快捷。
4、無污染,在生時不需要對其投加化學試劑,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5、成本低。設備經過合理的設計,運行穩定並有效節約了成本。
6、裝置結構緊湊減少了佔地面積,節省了空間,間接的減少了運行成本。
7、原水利用率高,幾乎沒有廢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