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離子反應(第一課時)怎麼導入
其實我也還只是個學生,雖然已經脫離了中高考。從我學生角度來想,第一課時,可能可以從一些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入手,讓學生們思考並討論一下它們在水中可能會以什麼形式存在。然後引而不發,再舉一些典型的離子反應的例子,讓同學們想想它們在水中反應和直接固體間反應的可能性(或直接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說明離子反應在固體狀態下需要n年甚至無法完成),引導大家思考其中的原因。最後在向大家引出離子反應一系列內容。第一節課我覺得還是給同學更多的思考較好。
雖然只是一堆套話,不過還是求採納哈~
㈡ 怎麼引入離子反應方程式
從物質的電離入手,電離是指物質溶於水或受熱熔化時能離解出陰陽離子的過程。
㈢ 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離子反應怎麼引入
你是化學老師吧。
這個知識點你可以聯系化學反應方程式來引入。
化學反應是分子,原子間的反應,那麼我們知道的微粒還有離子,它們會不會反應呢?
這樣可以展開離子反應。
㈣ 化學講課10分鍾 面試 講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請問這個怎麼引入呀
先介紹一個具體生產的過程,主要要是什麼反應,然後介紹反應機理,就能從離子方程式入手了
㈤ 化學離子反應怎麼學
去買一本高中化學基礎手冊(總編
薛晶鑫)認真看,多聯系,跟前面學的內容多聯系下,其實很簡單
㈥ 講離子反應的時候,怎麼講電解質的概念,怎麼引出
用通電實驗或者flash,引出導電和不導電,也就引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㈦ 高三一輪復習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如何引入新課
高中化學進行一輪復習方法:
一、學習建構知識體系
建構知識體系的方法主要從化學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與實際的聯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歸納類比、前後聯系、橫向、縱向統攝整理的方法,形成網路化和系統化知識體系,並在習題訓練和考試中不斷總結、檢驗和完善,這樣形成的知識體系有利於儲存與調用。
比如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復習,通過類比的方法建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識體系。如同位素、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同素異形體的學習、可逆反應與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化學平衡原理與電離平衡原理、原電池原理中的電極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等。比較的內容是相同點、不同點、使用范圍,結合具體的問題實例進行應用。這樣在復習過程中就能將一個概念或原理的復習變成一組概念或原理的學習,從而提高復習效益,並能建構應用性的知識體系。
二、學習方法的運用
在化學復習過程中需要的學習方法主要是思維方法、解題方法和實驗方法。思維方法就是學會怎樣去想,解題方法和實驗方法主要是怎樣去做。三種方法的核心是思維方法,因為解題方法和實驗方法是建立在思維方法的基礎之上。這里介紹在學習中應用最多的幾種方法。
(1)學會將新情境下的問題還原成已知的化學原理的思維方法。當回答問題所用到的知識和方法與我們獲得知識和方法時的背景不同,題目提供的信息是新情境(如生產、生活、科技、社會問題等)為背景,以學科內綜合知識為載體,通過新情境和新問題全方位地考查能力。新情境下問題的解答都是中學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應用,用已掌握的知識和原理來解決新情境下的問題,能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鍛煉分析綜合能力與推理能力。
(2)學會將一個復雜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問題的解題方法。由於高考試題中的化學試題都是學科內綜合試題,試題是以多層次多角度進行設計的,解題時需要通過分析,將一個復雜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問題,先解答簡單問題,然後對幾個簡單問題的結果進行綜合,這樣就容易解答綜合試題。因此學會將復雜問題分解成幾個簡單問題的方法是復習中學習的重要解題方法。
(3)學會實驗假設、操作和設計方法。在高考化學實驗試題中出現頻率較高內容有常見儀器的規格與使用、常見物質的制備、基本實驗操作、物質的分離提純、多種基本操作的組合、實驗的安全性等基本實驗內容。化學實驗試題每年都在創新,從每年高考情況來看,實驗試題是高考失分最多的試題之一。因此在實驗部分復習時,要學會針對試題創設的實驗情發現和提出問題(提出假設),並能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三、注重基礎,落實細節
第一輪復習注重基礎要突出教材。認真閱讀、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別是高三選修教材)中實驗和習題的可變因素進行深入的理解、應用,夯實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題型。注重教材章、節之間知識的內在聯系、規律的揭示,形成知識結構和網路。要注重化學主幹知識,突出復習重點。
要注重規范,落實細節。「細節決定成敗」,書寫和表達的正確、規范,決定高考的成敗。要加強化學用語的落實訓練,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作業練習,強化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的配平;強化有機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小分子不掉;強化有機結構式、結構簡式書寫中C-C鍵、C-H鍵、C=O鍵、苯環的到位;強化官能團位於左邊的正確書寫;要訓練培養學生盡量用化學語言(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進行准確、完整、簡潔的表述;要嚴格化學計算的步驟,要求運算準確、有效數表示規范。
四、研究「綱」「題」,把准方向
「綱」即理綜高考化學《考試大綱》,「題」即理綜高考化學試題。要加強理科綜合《考試大綱》和理綜高考化學試題的學習、研究,用《考試大綱》和高考化學試題指導復習,把准方向,增強復習的目的性、針對性、有效性。要明確新課程理科綜合考試化學科的特點、內容和要求,對新課程不作要求的內容,復習不要涉及;對新課程增加的內容,復習時要特別關注。要明確理綜高考化學科四種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具體要求,研究理綜高考化學試題如何通過化學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科能力;研究採取哪些措施,能有效地達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養心中有數,學習有方。要充分考慮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難度和容量(知識容量和思維容量)。練習要以中檔題為主,要緊扣基礎,不迴避常見題(高考都不迴避常見題)。對一些資料上超綱超要求的偏題、怪題,要大膽放棄。要注重題上「開花」(舉一反三),以一當十。
在課堂學習時,關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總結,不斷通過應用進行鞏固,真正將復習過程變成重新學習的過程,這樣在復習中知識和能力才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㈧ 怎樣學好離子反應
確實,離子方程式比化學方程式又要稍難一層.重點在於要理解離子反應(也包括化學反應)的本質.這一點,我也是過來人,深知如果不下番功夫是難以弄清的,何況書上對這些也只是輕描淡寫.但我要問一句:你真的認真把書看過一兩遍了嗎?千萬要學會思考,書上確實是說「離子反應是離子.的反應」這么一句簡單的話,但追本溯源,你知道離子是什麼嗎?離子的一些最基本的物理化學性質你都搞懂了嗎?如果沒有,就從頭看起吧.那麼我就先在這里和你簡單說說.
離子的定義比較復雜,但高中里要求我們知道的,是:它是絕大部分鹽類和大部分金屬氧化物的組成單位,是帶電荷的「分子」或「原子」.從結構上看,它是由離子鍵與其他離子相結合的.離子鍵雖然是一種較強的作用力,但許多離子化合物能溶於水,溶於水後的離子不再像先前一樣是聚合在一起,而是形成水合離子,水分子像衛士一樣環繞在離子周圍,這時候的離子相當自由,可以在水中作無規則的運動,但不管怎樣,正常情況下溶液中的正負離子仍然是有固定的比例的,整體呈電中性.由於不同的離子的親水性不同,它們的溶水性也不一樣,有的極易溶,有的易溶,有的微溶,有的難溶,但幾乎各種離子都是部分可溶的,即使是極微量(當然,單個離子沒有親水性之說,要看具體的化合物).那麼在高中,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時候,易溶與極易溶的離子肯定要寫出來,微溶的要根據需要,有時要寫(比如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是要寫的),難溶的一般不寫.
離子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重新組合.而沉澱、氣體與水不過是特殊的組合產物.高中里之所以說,沒有沉澱、氣體與水的反應不能發生就是因為在溶液中,如果幾種離子同時存在而相安無事,那麼這杯溶液不過是一種混合物,比如:
SO42- 、Cl- 、Na+ 、Fe2+
你能說它是硫酸鈉溶液?或是硫酸亞鐵溶液?不過是各自存在罷了,只要滿足電中性和溶解性要求.而如果再往其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那麼由於其可溶性,鋇離子很快會與原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結合,形成難溶的硫酸鋇沉澱.其實它們本來就在水中做運動,只不過原來的任何離子都不會形成難溶物、氣體分子和水.所以我建議,做離子分析一類題目的時候,你用張草稿紙,一板一眼的把原來有的、先加入的、後加入的物質的離子(水中也可能存在分子類物質,如水分子、氯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乙醇分子等,別忘了)寫清楚,再對照題目的信息,把明顯會發生反應的、可能會發生反應的、過濾掉的、分離出來的一項項地寫,特別注意有時發生過的化學反應的產物又會成為新反應的反應物,這就要求你做到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