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鉛蓄電池生產廢水處理要用隔油池嗎若用,是為什麼
第3章 含鉛污染物的處理
鉛酸蓄電池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鉛煙、鉛塵及含鉛廢水。如果將它們直接排放,那不容置疑的會對大氣、土壤和水資源造成污染,同時也會對人體健康和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嚴重的危害。所以它們都應各自不同的排放標准和處理方法進行處理和凈化,達到國家標准後再排放。
3.1 含鉛廢水的防治
工業廢水中的重金屬鉛屬一類污染物,排放時國家實行嚴格控制,因此如何尋找一個效果良好,運行經濟的處理辦法便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經過不斷的努力,國內在含鉛污水的處理上的技術也不斷成熟。根據鉛污染物正常情況下污水量不大、有機物濃度不高、呈酸性的特點。現在國內處理廢水中所含重金屬鉛,一般採用:(1)化學沉澱法;(2)離子交換法;(3)電解法;(4)生物法等。其中化學沉澱法較為實用,下面對這幾種方法進行簡要介紹。
3.1.1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指向廢水中投加化學葯劑,使葯劑與重金屬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難溶的固體生產物(沉澱物),然後進行固液分離,從而除去廢水中污染物的一種處理方法。化學沉澱可認為是一種晶析現象,即在控制良好的反應條件下,可形成結晶良好的沉澱物。結晶的成長速度,決定於結晶核的表面和溶液中沉澱劑濃度與其飽和度之差。按沉澱劑不同又可分為:(1)氫氧化物沉澱法;(2)硫化物沉澱法;(3)碳酸鹽沉澱法等等。其中氫氧化物沉澱法較為普遍應用。
氫氧化物沉澱法,即向含鉛廢水投加鹼性中和劑,使鉛離子與羥基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澱,從而予以分離。用該方法處理時,應知道各種重金屬形成氫氧化物沉澱的最佳PH值及其處理後溶液中剩餘的鉛離子濃度。在飽和溶液中不僅有游離的鉛離子,而且有不同的羥基絡合物,它們都參與沉澱→溶解平衡。鉛屬於兩性金屬,PH過高時會形成絡合物而使沉澱物發生反溶現象,因此,嚴格控制和保持最佳的PH值是該法的關鍵。
3.1.1.1 化學沉澱法處理工藝
此工藝可分三步:第一步,利用石灰石膨脹中和濾塔調節PH值。
這步就是中和就是指調節廢水PH值的過程。將含10%氫氧化鈉溶液以400ml/h 的流量添加,然後測定進水口的PH值,PH在7.5-8.5最適宜,其化學反應式為:
H2SO4+2NaOH→Na2SO4+2H2O
PbSO4+2 NaOH→Na2SO4+Pb(OH)↓
前者是中和反應(是離子反應的一種),後者是離子反應,這兩個反應速度很快,可立即完成,因此所需反應時間很短。
其流程為:(1)車間含鉛廢水首先通過隔油池,然後進入調節池,對廢水的水質、水量進行調節。(2)由於生產廢水水質偏酸性,所以經調節後的廢水進入中和塔進行中和處理。中和塔中填料為石灰石,其粒徑為0.2-5mm ,碳酸鈣含量應大於90%。(3)經中和後的廢水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進入中間水池,使廢水中的二氧化碳盡量散逸出來。(4)經中間水池停留後的廢水進入PH調節池,調節廢水的PH值,使廢水的PH值達到6左右。(5)調節PH值的廢水進入絮凝沉澱池,在泵前投加NaOH,將廢水的PH值調至7-8,同時加入PAM絮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沉澱下來。
第二步,向初級沉澱池內投加絮凝劑捕捉重金屬。
該步是利用向廢水中投加絮凝劑的方法,捕捉重金屬,然後靠重力沉降予以分離,目前國內常用的絮凝劑有多金屬鹽類和高分子聚合物兩大類。前者主要有鋁鹽和鐵鹽,後者主要有聚丙烯醯胺等。
絮凝沉澱後的廢水進入一步凈化器,一步凈化器分為五個部分即高速渦流反應區、漸變緩速反應區、懸浮澄清沉澱區、強力吸附區和污泥濃縮區。在一步凈化器中可以除去水中各種氫氧化物、氧化鉛粉、懸浮物等雜質,然後調整PH值後由變頻供水裝置送至各用水點。
第三步,用快濾池內的雙層濾料(無煙煤、石英砂)過濾沉澱出水。
由一步凈化器絮凝產生的含鉛污泥經污泥池沉澱後,送至污泥濃縮脫水,其含水濾降至70%左右,最後連同其他含鉛固廢送有資質的危險固廢處理單位處理。濃縮池的上清液迴流至調節池進行處理。
用此法處理後的水質,PH值達標率為100%,Pb離子達標率為78%左右。工藝採用投加石灰石操作、工人勞動強度大有泥渣產量大,斜板易堵塞,清運泥渣難度大、設備操作技術落後等等不足之處。現一般採用改進工藝,即化學中和與絮凝沉澱及過濾綜合處理。
3.1.2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一種藉助於離子交換劑上的離子和水中的離子進行交換反應而除去水中有害離子的方法。
採用離子交換法,具有去除率高,可濃縮回收有用物質,設備較簡單,操作控制容易等優點。但目前應用范圍還受到離子交換劑品種、性能、成本的限制。目前國內外在用此法處理含鉛廢水已有一定基礎,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含鉛廢水比較常見。有人使含鉛廢水通過雙層過濾和732樹脂的處理,出水達到排放標准,並用15%醋酸銨洗脫飽和樹脂,產生的醋酸鉛濃液經處理後可回收化工原料—醋酸鉛。缺點是再生劑昂貴,需要開發易脫鉛的新型樹脂。離子交換纖維是繼離子交換樹脂之後發展的一類新型離子交換材料,用脫脂棉,腈綸棉進行改性處理製得黃原脂棉等離子交換纖維的技術也獲得發展,腈綸棉經化學改性的離子交換纖維對鉛離子產生螯合吸附;強酸性陽離子交換纖維對鉛離子的最大吸附容量高達206.6mg/g。這些新型的離子交換纖維表現出比表面積大、交換速度快、吸附效果好、易於解吸再生等優點。
工藝流程為先採用過濾柱對廢水過濾,後進入732號強酸樹脂柱進行離子交換,離子交換柱採用單柱。工程還設有再生系統,使用NHCOOH為再生劑。根據報道,經過離子交換處理後,排水中的鉛離子的質量濃度在0.5mg/L。再生系統產生的再生廢液也可回收利用,實現資源化。工藝流程如下:
含鉛廢水→過濾柱→交換柱→排水
↓
再生液 → 再生柱 → 再生廢液處理
然採用離子交換工藝設計治理工程來處理水量小、僅含鉛離子的廢水是可行的。工程具有佔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可以實現自動化,管理方便等優點。但單獨使用離子交換處理工藝來處理水量較大、含鉛濃度高的廢水,會存在設備投資大,運行成本高等問題。
3.1.3 電解法
在對廢水進行電解反應時,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在陽極和陰極分別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結果產生新物質。這種新物質在電解過程中或沉積於電極表面或沉澱下來或生成氣體從水中逸出,從而降低了有毒物質的濃度。該處理技術的優點在於沒有或很少產生二次污染,能量效率高,電化學過程一般在常溫常壓下就可以進行,電解設備及其操作一般比較簡單,如果設計合理,費用並不昂貴。但應當指出的是,由於陽極區氫離子的消耗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增加,很容易在陽極形成氧化膜,進而阻礙陽極電離反應。目前,國內電解法處理含鉛廢水的研究應用已有一定的基礎。
3.1.4 生物法
生物法除鉛大都通過生物吸附,利用某些生物體自身的化學結構及成分特殊性來吸附溶於水中的鉛離子,再通過固液兩相的分離達到去除的目的。目前已發現:細菌、真菌、藻類以及一些細胞提取物都具有吸附金屬離子的能力。對細菌吸附的特性研究發現,細菌對鉛離子的吸附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細胞表面的絡合,在3min內吸附量達總吸附量的75%;二是向細胞內部緩慢的擴散過程。目前研究的選用適當的包埋技術對龜裂鏈黴菌菌體進行固定,以製得鉛離子生物吸附劑用於含鉛廢水的處理。顆粒污泥是另外一種方法,其生物吸附與化學機制是除鉛的主要作用機理並初步顯示了顆粒污泥內部的深層次生物與化學效應對除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㈡ 怎樣查找usp葯典上使用的色譜柱
根據下面色譜柱系列的編號,就可以在USP葯典上查到需要的色譜柱:
L1:十八烷基鍵合多孔硅膠或無機氧化物微粒固定相,簡稱ODS柱 L2:30~50mm表面多孔薄殼型鍵合十八烷基固定相,簡稱C18柱 L3:多孔硅膠微粒,即一般的硅膠柱 L4:30~50mm表面多孔薄殼型硅膠柱 L5:30~50mm表面多孔薄殼型氧化鋁柱 L6:30~50mm實心微球表麵包覆磺化碳氟聚合物,強陽離子交換柱 L7:全多孔硅膠微粒鍵合C8官能團固定相,簡稱C8柱 L8:全多孔硅膠微粒鍵合非交聯NH2固定相,簡稱NH2柱 L9:強酸性陽離子交換基團鍵合全多孔不規則形硅膠固定相,即SCX柱 L10:多孔硅膠微球鍵合氰基固定相(CN),簡稱CN柱 L11:鍵合苯基多孔硅膠微球固定相,簡稱苯基柱 L12:無孔微球鍵合季胺功能團的強陰離子交換柱 L13:三乙基硅烷化學鍵合全多孔硅膠微球固定相(C1),簡稱C1柱 L14:10mm硅膠化學鍵合強鹼性季銨鹽陰離子交換固定相,簡稱SAX柱 L15:已基硅烷化學鍵合全多孔硅膠微球固定相,簡稱C6柱 L16:二甲基硅烷化學鍵合全多孔硅膠微粒固定相 C2柱 L17:氫型磺化交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強陽離子交換柱 L18:3~10mm全多孔硅膠化學鍵合胺基(NH2)和氰基(CN)柱 L19:鈣型磺化交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強陽離子交換柱 L20:二羥基丙烷基化學鍵合多孔硅膠微球固定相(Diol),簡稱二醇基柱 L21:剛性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微球填料柱L22:帶有磺酸基團的多孔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柱 L23:帶有季胺基團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酸酯多孔離子交換柱 L24:表面含有大量羥基的半剛性聚乙烯醇親水凝膠柱 L25:聚甲基丙烯酸酯樹脂交聯羥基醚(表面含有殘余羧基功能團)樹脂。能分離分子量100~5000MW范圍的水溶性中性、陽離子型及陰離子型聚合物(用聚氧乙烯測定)的固定相 L26:丁基硅烷化學鍵合全多孔硅膠微球固定相,即C4柱 L27:30~50mm的全多孔硅膠微粒 L28:多功能載體,100Å的高純硅膠加以氨基鍵合以及C8反相鍵合的官能團 L29:氧化鋁,反相鍵合,含碳量低,氧化鋁基聚丁二稀小球,5mm,孔徑80Å L30:全多孔硅膠鍵合乙基硅烷固定相
太多了,沒有一一列舉了~~
㈢ 聚丙烯離子交換柱原理是什麼
離子交換柱主要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中的離子同原水(液體)中的鈣、鎂及鐵離子進行交換而將其去除,使水(液體)得到凈化。佳慶聚丙烯離子交換柱工作原理是讓交換樹脂中的離子同原水中的某些離子進行交換而將其除去,從而使水得到軟化。
㈣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RO-反滲透預處理工藝主要為活性炭和精濾。滲透是一種回自然現象:水通過答半透膜,從低溶質濃度一側到高溶質濃度一側,直到溶劑化學位達到平衡。平衡時,膜兩側壓力差等於滲透壓。這就是滲透效應(Osmosis)現象。
反滲透是指如果在高濃度的一邊加壓,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滲透效應停止並反轉,使水份從高濃度迫往低濃度的一邊,把水凈化。這種現象稱為反滲透(逆滲透),這種半透膜稱為逆滲透膜。
(4)聚丙烯離子交換柱應用擴展閱讀:
設備特點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農葯、有機物、礦物質和異色異味等,是一種純水,無需加熱即可飲用。它所過濾出的水量的成本很低。生產的純水品質高、衛生指標理想。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是採用先進的反滲透除鹽技術來制備去離子水,是一種純物理過程的制備技術。反滲透純水機組具有能長期不間斷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出水水質長期穩定,無污染物排放,製取純水成本低廉等優點。反滲透膜技術在國內醫葯、生物、電子、化工、電廠、污水處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㈤ 半掛車是什麼意思
半掛車是車軸置於車輛重心(當車輛均勻受載時)後面,並且裝有可將水平或垂直力傳遞到牽引車的聯結裝置的掛車。
㈥ 現在施工的管道種類很多,如無縫管、塑料管,他們的具體表示形式有哪些,
塑料管道是指用塑料材質製成的管子的通稱。塑料管道具有自重輕,耐腐蝕,耐壓強度高,衛生安全,水流阻力小,節省能源,節省金屬,改善生活環境,使用壽命長,安全方便等特點,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睞。
太倉市雙怡防腐設備有限公司
主要產品有:石墨改性聚丙烯列管式換熱器、降膜吸收器,聚丙烯、聚乙烯立式、卧式儲(貯)罐、聚丙烯真空計量罐、高位槽、真空過濾器、聚丙烯離子交換柱,尾氣吸收塔、水噴射真空泵、真空機組。聚丙烯離心風機等,耐防腐蝕非標設備。
㈦ 離子交換柱什麼時候發明的
1935英國的Adams和Holmes發表了關抄於酚醛樹脂襲和苯胺甲醛樹脂的離子交換性能的工作報告,開創了離子交換樹脂領域,同時也開創了功能高分子領域。離子交換樹脂可以使水不經過蒸餾而脫鹽,既簡便又節約能源。因此根據Adams和Holmes的發明,帶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樹脂很快就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並在水的脫鹽中得到了應用。1944年D』Alelio合成了具有優良物理和化學性能的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離子交換樹脂交聯聚丙烯酸樹脂,奠定了現代離子交換樹脂的基礎。
㈧ 聚丙烯離子交換微柱 100目 不知道你是否找到這樣的商品。我也需要。請求給予相關信息,謝謝
是的 哪個單位的?具體做什麼的?
㈨ 化工儲罐技術資料怎麼寫
化工儲罐有三大系列:
一.金屬儲罐
碳鋼儲罐,不銹鋼儲罐,鋁儲罐等
二.非金屬儲罐
塑料儲罐,陶瓷儲罐,玻璃鋼儲罐等
三.金屬非金屬復合儲罐
鋼襯四氟儲罐,鋼襯聚乙烯儲罐,鋼襯聚烯烴儲罐,鋼襯膠儲罐等
其中1.無焊縫塑料(聚乙烯)儲運設備系列為非金屬塑料儲罐:本系列產品以本公司獨特配方改性增加聚乙烯(PE)為原料,採用特殊工藝整體一次成型(滾塑成型工藝)。這種塑料儲罐在生產中沒有使用任何添加劑、塑料填料,完全由本公司獨特配方改性增加聚乙烯(PE)材料加工製作而成,從儲罐罐體到進出料口、人孔、法蘭等都為整體一次成型無焊接縫,所以儲罐還具有無焊接縫、不滲漏、無毒性、重量輕、抗老化、抗沖擊、耐腐蝕、壽命長、符合衛生標准等優點,其價格低於不銹鋼儲罐、普通玻璃鋼儲罐、聚丙烯儲罐、聚氯乙烯貯罐,自然條件下的使用壽命更長。
其中2..鋼襯塑料(聚乙烯)貯運容器、反應設備系列為金屬非金屬復合儲罐:鋼襯塑(龜甲襯里—鋼、網、塑三合一)是鋼塑復合系列產品的精華。它是將鋼網(龜甲)焊接於鋼體表面,以聚乙為原料,採用旋塑工藝(滾塑技術)一次整體成型於鋼體表面,由於鋼網(龜甲)與聚乙烯為一體且鋼網焊於鋼體表面,使聚乙烯難以脫離鋼體表面。因而是一種極為優異的耐腐蝕產品。產品內襯面平整、光滑、堅固,與傳統的鋼襯塑料板儲槽、鋼襯玻璃鋼貯槽相比,具有更良好的耐腐蝕、不滲漏、不剝離、耐磨損、壽命長等優點,是裝運腐蝕液體的理想儲運容器,可應用於100℃以下的汽車運輸槽罐、管道、低壓罐、真空罐、反應釜、發酵罐、離子交換柱、酸洗槽、沉澱罐、中和罐、結晶罐、濃縮罐、電鍍槽、酸洗槽等。
㈩ 什麼物化-生化處理法
就是物理化學生物三種方法中的兩種以上聯合使用,像,吹脫,吸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