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一頭牛產生遍布污水有多少噸

一頭牛產生遍布污水有多少噸

發布時間:2025-09-25 07:47:31

① 養牛的話,牛糞一般怎麼處理

近年來,養牛業迅速發展,隨著養殖規模的日益擴大,伴隨而來的糞污問題嚴重影響了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據測定,一頭牛每天產生的牛糞是其體重的5%~6%,即一頭450kg的牛平均每天可排泄25kg左右的糞便,那麼一年就有9000kg之多。因此,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養牛場一年產生的牛糞數量則是非常巨大的。露天堆放的牛糞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甲烷,不僅嚴重製約養牛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任意堆放的牛糞對地表水、地下水、周圍的空氣以及土壤等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污染,給環境保護帶來巨大的隱患和壓力,所以糞污處理迫在眉睫。
山東宏發環保設備帶你一起來了解下目前現有的牛糞的處理方法:
1 利用牛糞做有機肥料
目前,牛糞的處理方法zui常用的就是利用牛糞作為有機肥。使牛糞在微生物作用下通過發酵過程使有機物質礦質化、腐質化和無害化而變成腐熟肥料。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中,不但能生成大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態氮、磷、鉀化合物,而且還能合成新的高分子有機物——腐殖質,它是構成土壤肥力的重要活性物質,既可以緩解牛糞對環境污染帶來的壓力,又可以變廢為寶,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2 利用牛糞發酵產生沼氣發電
以牛糞為主要發酵原料,按不同的比例和濃度與玉米秸稈混合,在適宜的溫度、酸鹼度環境中,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通過厭氧反應產生沼氣,再把產生出的沼氣通過凈化設備處理後儲存,達到沼氣發電機組對沼氣的要求條件,通過加壓風機輸送至沼氣發電機燃燒發電。牛糞產生沼氣發電綜合利用實現牧場糞便污水無公害、無污染、零排放。形成牧場種植、肉牛養殖、產品加工等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開發了新能源。
3 利用牛糞養殖蚯蚓
把未經發酵的牛糞做成高20~30cm、寬1~1.5m,長度不限的糞堆,用鐵耙疏鬆zui上面5~8cm厚的牛糞,曬到五成干時放入蚯蚓種,蓋好稻草,遮光保濕。據分析,用牛糞養殖的蚯蚓,其體內活性蛋白含量高、有害重金屬含量低,是製造消栓降脂葯的原料。據報道,一頭牛一年的糞便用來養蚯蚓可增收2400元,一噸牛糞可養殖蚯蚓30kg。這樣既緩解了牛糞對環境的污染,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同時為醫葯業提供了原料。
4 利用牛糞生產食用菌
選用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陽光下暴曬2~3d,先將牛糞曬干、打碎,然後把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進行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以及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m、寬1.2m,長度不限的料堆,經充分發酵後,待料溫達到28℃時即可播種。利用牛糞培育食用菌是一項高效栽培技術,也是一個一箭三雕的產業,不但可以獲得食用菌產品;還能通過利用牛糞和鋸末降低二者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產生大量的有機肥,生產食用菌後的菌糠粗白含量高於10%,是優質的有機肥料,從而促進了有機農業的發展。
5利用牛糞開發動物飼料
牛糞雖然不是高級肥料,但它含有很多營養成分。據報導,牛糞的風干樣中含粗蛋白13.74%,粗脂肪1.65%,粗纖維43.6%,無氮浸出物22.94%,鈣1.40%,磷0.36%,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K、葉酸、葉黃素、膽鹼、泛酸等。作為豬飼料,可以單獨或摻入普通飼料中飼喂育肥豬,一般能節省30%~40%的常規飼料;飼喂蛋雞可以提高產蛋率、增加蛋重還能改善蛋色;在11~14周齡的蝦飼料中添加50%~60%的牛糞粉,能大大加快蝦的生長速度,降低飼料成本35%~45%;新鮮無污染的牛糞還可直接投入池塘喂魚。利用牛糞做飼料不但不會影響動物對飼料的營養要求,還可以降低養殖成本、減少環境污染。

② 農業生產中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農業生產中造成的污染主要有:過量施用農葯、化肥、廢棄的地膜、焚燒秸稈、養殖廢棄物。

農業生產中造成的污染有位置、途徑、數量不確定,隨機性大,發布范圍廣,防治難度大等特點。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

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廢物;

二是農村農作物生產廢物,包括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農葯、化肥、殘留在農田中的農用薄膜和處置不當的農業畜禽糞便、惡臭氣體以及不科學的水產養殖等產生的水體污染物。

(2)一頭牛產生遍布污水有多少噸擴展閱讀:

近年來,在畜牧業規模養殖迅速崛起的同時,牲畜糞便造成的農業污染也呈現出加重的趨勢。許多大中型畜禽養殖場缺乏處理能力,將糞便倒入河流或隨意堆放。這些糞便進入水體或滲入淺層地下水後,大量消耗氧氣,使水中的其它微生物無法存活,從而產生嚴重的「有機污染」。

據調查,養殖一頭牛產生並排造成農產品污染嚴重的主要放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而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於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

③ 淮河水污染事件

水污染:中國公共危機

雖然經過了無數次的曝光和無數次的詰問,但中國水污染卻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根除與遏制。據國務院八部委2008年環保專項行動的最新檢查結果顯示,全國113個重點監測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仍然偏低,其中243個地表水水源地中達標水源地為159個,佔到65%,不達標的為84個,佔35%,涉及到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個城市。水污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

黑色的「水圖」

從松花江苯泄漏到廣東北江鎘污染,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盡管一樁又一樁的無情事實在不斷挑戰著我國本已脆弱的水環境能力,但這些局部而片段的現象並沒有讓我們完整認識水污染的嚴重而殘酷,而只有打開中國水系的平面地圖,幾乎處於危機邊緣的水污染生態才能裸露無遺。

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顯示,自兩年前松花江事件以來,我國共發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兩三天便發生一起與水有關的污染事故。而據監察部統計,近幾年全國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屈原的這種浪漫情懷,如今越來越成為歷史的記憶和慨嘆。據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全國近14萬公里河流進行的水質評價,近40%的河水受到了嚴重污染;全國七大江河水系中劣V類水質佔41%。而環保總局發布的另一項重要調查顯示,在被統計的我國131條流經城市的河流中,嚴重污染的有36條,重度污染的有21條,中度污染的有38條。

作為我國北方的重要水源,黃河在近十多年中被污染的事實在不斷加重。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污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後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撲向長江的污染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污染,超過Ⅲ類水的斷面已達38%,比8年前上升了20.5%。無獨有偶,盡管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條受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淮河在評價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飲用水標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漁業用水標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標准。10年前,淮河還生長著60多種魚類資源,可如今這些魚類幾乎絕跡。

除了跨區域河流廣受污染外,局部性中小河流以及所謂的城市「龍須溝」都難逃被污染的厄運。上海的蘇州河曾經「黑」臭了80年,而就在筆者居住的廣州市,穿越市區並匯入珠江的大小14條河涌無一例外地都是發黑發臭。

當江河被污染所侵襲時,與其同吞吐的湖泊就很難獨善其身了。據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質量狀況報告顯示,我國「三湖」(滇池,巢湖,太湖)的水污染正在日益加重;有著「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武漢市,覆蓋城區的38個湖泊污染負荷遠遠超過其水環境容量,其中32個湖泊水質為劣V類。而作為雲南省先前尚未遭受污染的兩大湖泊之一的撫仙湖,目前水質也在開始急劇降低。

以海洋為歸宿的河流湖泊帶給接納者的同樣是污染。據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結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有95%的海水被重度污染。無獨有偶,曾經是我國富饒「海上糧倉」的東海卻在每年4到6月赤潮頻發。專家指出,全國的污染通過河流向沿海集中的結果,使中國水污染的「最後一道防線」已被無情撕破。

洶涌的污染源

就像我們絲毫不懷疑水污染的嚴酷事實一樣,中國社會各個層面對於造成水污染幾大「始作俑者」的認識也日漸變得清晰和明朗。

產業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是中國經濟長期未能根治的痼疾,其重要表徵就是重化工業尤其是資源消耗工業增長較快。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受水資源、航運等產業布局因素的影響,重化工業沿江或沿河布置已經成為一種範式。據統計,全國兩萬一千多家石化企業中,位於長江、黃河沿岸的石化企業達一萬三千多家。至於像小造紙、小皮革等項目在水環境敏感地區大起爐灶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如此產業布局的最嚴重後果就是大量污水在可能未經處理的情況下傾注到大江小河。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調查統計,目前我國工業污水排放量每年達到300多億噸,尤其是七大水系所承載的工業污水排放與日俱增。

來自於農業方面的面源污染超過工業污染已經成為我國水污染的一個重要特徵。研究表明,農村面源污染在各類環境污染中的比重佔到30%-60%,並成為水污染的重中之重,其中污水中COD(含氧量)排放已超過城市和工業源的排放總量。一方面,過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十分驚人。如化肥施於土壤中,只有小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部分則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隨地表徑流進入河流、稻田、池塘。由於化肥會造成水域富營養化或飲用水源硝酸鹽含量超標,因此已經危害水質的「第一隱形殺手」。

農業污染可以對水資源形成傷害的另一大力量來源於畜禽和水產養殖業污染。有調查數據顯示:養殖一頭牛產生並排放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養殖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於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北京近郊禽畜養殖場排放的有機物污染,相當於全市工農業生產污水和生活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污染物的2-3倍。

就在農業污染超過工業污染的同時,另一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又從城鄉的各個角落沖出並有愈演愈烈之勢。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僅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生活污水分別就達到9億和11億噸。全國大小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已經超過了工業污水的排放量。

問題的關鍵在於,目前我國仍有61%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設施得以修建的城市,能正常運行的也只有50%;還有的由於污水收集管網的原因,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不足設計處理能力的20%。而在廣袤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為零。正因為污水處理率的低下,中水回用水平低,大量污染負荷就如泄閘之洪洶涌般進入河流與湖泊,中國水體環境質量由此被一步步逼向危險的邊緣。

管理體制之癢

從經濟學原理看,水資源屬於公共產品,應當納入政府資源建設和管理的范疇。質言之,水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程度直接反映和考量著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力度。依此審視,我們就不難深入地看到水污染背後公共管理體制的失衡和羸弱。

「五龍治水,九龍戲水」是專家們對中國水資源管理模式極具形象的比喻。目前,政府部門中涉水、管水的主要包括水利、環保、漁業、林業、航運、城建、地礦等。這種「九龍治水」的機製表面上集中了眾多部門的力量,但事實上並不能達到「團結治水」的目的,相反在客觀上強化了職能部門的局部利益和單一目標,進而弱化了水資源的宏觀管理功能。

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特點是實行的是地方負責制,而恰恰這一點也許是值得我們深思和修正的地方。對於GDP的追逐和崇拜已經成為中國地方政府的慣性思維,而在實用主義和生態主義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觀之間作出選擇,作為「經濟人」的政府當然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前者。道理很簡單,後者不僅需要支付治理污染的巨額成本,還要支付為了控制污染而出讓的經濟收益成本。結果是,那些本應徹底關閉的小化工、小造紙、小皮革企業死而復生,陰魂不散;將沿江沿河作為工業企業的棲息地以拉升GDP就成為地方政府不謀而合的思想與行動。

對於水資源污染行為的漠視、慫恿乃至保護是地方政府留給社會的一大公害。中國民間環保組織———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研究發現,不僅國內許多知名企業已經成為了水污染的大戶,而且包括松下、百事等30多家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也頻頻違反中國的水污染控製法規,而後者有一半以上集中在長三角地區。然而,時至今日,這些污染主體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懲治,相反還在繼續著自己的污染行為。

依法治水是世界各國的通例,但就是這一看似最強硬的手段在中國卻屢打折扣。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環保執法機構可以對任何一個污染項目處以數額不等的行政罰款,不過這種處罰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有人算過一筆賬,高污染企業每噸廢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凈收益往往能達到幾十萬元,而環保部門最高罰款限額僅為10萬元,這種比較收益驅使著不少企業寧願認罰也不願治污。

管理的離散與制度的軟化導致了中國政府在投入了巨大成本的情況下,至今對於水污染的治理仍然收效甚微。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一份環境執法檢查報告中提到,中國水污染治理項目進展緩慢,重點流域「十五」時期污染治理任務沒有全部完成。其實,問題的嚴重性並不僅僅在於水污染治理進展緩慢,而且新的水污染還在繼續快速蔓延,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實質性控制。

高昂的代價

北宋變法大家王安石說:「水之性善利萬物,萬物因水而生。」然而,面對著一個日漸變「黑」的中國水體環境,我們卻很難找到任何聊以自慰的樂觀感覺。

水污染直接危害的是百姓飲水安全。與國家環保總局披露的全國地表水源不達標城市佔檢測目標的34%的殘酷事實相同時,水利部也披露出一組令人驚心的數字:目前全國有3.2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其中約6300多萬人飲用高氟水,200萬人飲用高砷水,3800多萬人飲用苦鹹水,1.9億人飲用水有害物質含量超標。

從水源到飲用水再到食品,水污染形成的「惡性鏈條」已成為危害民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罪魁禍首」。權威資料顯示,中國大約每年有200萬人因為飲用含砷量很高的水而患病,農村約有2000多萬人飲用氟化物超標的水而患上地方性氟斑牙和氟骨症。同時專家指出,河北涉縣、河南沈丘縣、天津北辰區、陝西華縣、江蘇阜寧縣、廣東翁源縣等地區頻頻出現的「癌症村」等,都與飲用水污染高度相關。

對於經濟的灼傷無疑是水污染延伸出的最大後果。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表明,2008年全國因包括水污染在內的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000多億元,約占當年GDP的4%。

靠天靠水的農業成為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以黃河為例,由於農業是黃河上的用水大戶,占黃河總用水量的90%,因此黃河水污染給農業造成的損失每年最高達33億元。另據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由於水資源匱乏,部分地區農民使用污水灌溉,導致全省去年污染耕地面積2100多公頃,造成農產品(11.14,0.00,0.00%)產量損失23000多噸。

還需正視,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性已經遠遠超過了經濟與衛生的范疇,其引致的群眾負擔加重和對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日漸突出。據統計,全國信訪辦平均每天收到水環境污染糾紛群眾來信60多封,不僅如此,頻發的水污染事故,也造成地區間的糾紛不斷,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構築「防污牆」

殘酷的歷史已經將中國政府無奈地推到了「先污染、後治理」這一西方工業化國家走過的老路之中,留給我們的選擇就是將舊污染降低到其危害的最低限度,徹底控制和杜絕新污染的發生。對此,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指出,到2010年,中國政府將投入6400億元用於水治理,占環保總投入的40%。同時,中國政府作出了鄭重承諾:到2010年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到2020年,使城鄉居民飲水達到安全或基本安全。

願景無疑令人心怡和心動。但通向目標的未來之路也許並不平坦。根據中國目前較為嚴峻的水污染生態,筆者認為,防治水污染應當拓出更為廣闊的戰略思路。

———科學規劃流域內的重點產業布局。要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在產業布局的關系,充分考慮重點污染企業對污染排放的處理;在飲用水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區,要慎重布局重污染型企業,以免對中下游地區的用水造成威脅;要建立區域性「污染補償機制」。上游發展經濟污染了下游,就須以某種形式補償下游;同時,下游地區參加上游地區的環評工作,並嚴格實施一票否決制度,形成上下監督的機制和體系。

———加強跨區域、跨流域的綜合管理與協調。跨區域、跨流域的綜合治理是從流域的生態承載力出發,突破地區和部門之間的障礙,綜合考慮流域內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保護。同時,要根據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等因素,科學核算流域的納污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流域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各企業的排放定額和排放標准。為此,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建立權威高效的流域管理協調機構。這種機構應有各方面的代表組成,例如包括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流域內各級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戶代表以及專家代表等。流域內一切重大的水事項和政策都應由流域管理委員會通過民主協商並表決的辦法來決定。

———加大違規成本和懲治力度。通過架構和完善水環境保護的各項法規,達到對排污者經濟處罰、行政制裁以及刑事責任的綜合懲治。作為一項特別措施安排,國家可在省級以下行政區劃內成立「懲治環境違法行為中心局」。這種中心獨立於地方政府,它的成立可以進一步加強環境執法領域的工作力度,提高環境執法的專業化程度,使地方性的、單專業領域的環境執法職能上升到國家層面。

———引入市場機制,以經濟手段推動水污染治理。首先,要建立環境資源價格體系,推行排污權有償交易,運用價格杠桿激勵企業加強污水治理,讓「治污者賺錢」。其次,要完善污水處理付費制度,積極落實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所有城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並逐步提高收費標准。第三,要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的技術水平。

———強化農村面源污染的治理。針對農村與農業已經構成了水污染源的重要主體,我們應當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系,研究制訂具有激勵機制的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首先,要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獎勵或補助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方式方法的農戶或集體;其次,要探索實施「污染補償」措施,按照「誰污染誰補償」原則,最終實施排污收費制度;第三,要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適用技術和技術應用推廣措施研究,並進行污染源頭分類控制。例如:農用化學品減量化的技術措施,人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村鎮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高效、低成本、易於推廣的適用處理技術開發和推廣等等。

閱讀全文

與一頭牛產生遍布污水有多少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乳化劑多怎麼處理 瀏覽:672
遵義污水處理器怎麼選 瀏覽:94
不銹鋼礦化水處理器騙 瀏覽:617
污水處理曝氣風量怎麼算 瀏覽:331
氨基烤漆樹脂 瀏覽:309
怡寶飲水機桶裝水多少錢一箱 瀏覽:627
凈水器怎麼挑選合格 瀏覽:39
凈水器加什麼可以除垢 瀏覽:915
edi公司編號是什麼意思 瀏覽:247
離子交換樹脂填充的柱子 瀏覽:478
凈水機的水有股鹹味哪裡的問題 瀏覽:62
在線取樣過濾器 瀏覽:491
恆溫壺與凈水器哪個用來充奶 瀏覽:518
用半透膜過濾區分膠體 瀏覽:477
過濾推動動力 瀏覽:772
液相色譜過濾完為什麼要超聲 瀏覽:891
凈水器硬插轉2分彎頭怎麼用 瀏覽:747
海石灣污水廠在哪裡 瀏覽:901
別克英朗gt的機油濾芯什麼顏色 瀏覽:726
明礬家庭凈水怎麼使用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