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如何處理含焦亞硫酸鈉的污水

如何處理含焦亞硫酸鈉的污水

發布時間:2023-05-12 23:56:13

Ⅰ 焦亞硫酸鈉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什麼作用

1.焦亞硫酸鈉是還原劑,在污水處理中是作為處理含鉻廢水的
2.含鉻廢水,國家標准要求必須要單獨處理,不能排到綜合池,而且六價鉻濃度不得高於零點壹。
3.因此,焦亞硫酸鈉的投放點在含鉻廢水的原水那裡,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再進行沉澱

水處理使用焦亞硫酸鈉是一種白色或微黃色粉末,該葯劑在酸性條件下具有還原性的作用,但不具備有去除重金屬的作用。而硫化鈉是紅色或紅褐色的片狀物,同時也具有還原性,還可以有效的去除重金屬離子。在鹼性的條件下使用,能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生成硫化物沉澱,達到去除的目的。

使用硫化鈉與焦亞硫酸鈉一般用於電鍍行業廢水處理,例如處理含六價鉻的廢水,可以先投加焦亞,通過充分還原反應之後,調鹼投加聚合氯化鋁或者聚合硫酸鐵絮凝劑,最後投加硫化鈉去除未完成沉澱的重金屬。由於廢水處理行業產生的水量水質不同,一般都是使用兩種或多種以上的葯劑處理,而葯劑的投加順序可以經過試驗來確定,更多聚合硫酸鐵等廢水處理葯劑至http://www.cl39.com/望採納。

純水處理為什麼要加入焦亞硫酸鈉等還原劑

1.焦亞硫酸鈉原劑污水處理作處理含鉻廢水
2.含鉻廢水家標准要求必須要單獨處理能排綜合池且六價鉻濃度高於零點壹
3.焦亞硫酸鈉投放點含鉻廢水原水六價鉻原三價鉻再進行沉澱

廢水處理使用焦亞硫酸鈉種白色或微黃色粉末該葯劑酸性條件具原性作用具備除重金屬作用硫化鈉紅色或紅褐色片狀物同具原性效除重金屬離鹼性條件使用能與廢水重金屬離硫化物沉澱達除目

使用硫化鈉與焦亞硫酸鈉般用於電鍍行業廢水處理例處理含六價鉻廢水先投加焦亞通充原反應調鹼投加聚合氯化鋁或者聚合硫酸鐵絮凝劑投加硫化鈉除未完沉澱重金屬由於廢水處理行業產水量水質同般都使用兩種或種葯劑處理葯劑投加順序經試驗確定更聚合硫酸鐵等廢水處理葯劑至望採納

Ⅲ 焦亞硫酸鈉破氰怎麼控制

焦亞硫酸鈉破氰用電絮凝法控制。為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大力發展和推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技術」的精神和「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號召,某金礦針對黃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的特點,確定了焦亞脊滾硫酸鈉破氰—電絮凝法處理黃金生產廢水的新工藝,並通過生產調試和試驗對比,確定了破氰工藝條件為pH控制在8.5、焦亞硫酸鈉用困型量為10kg/t、破汪野猜氰反應時間為6h。當[Cu2+]在10~30mg/L時,電絮凝工藝最佳條件為流量130~150m3/h、電流6500A、電壓24~25V,經此工藝處理後的水質可達到企業回用標准進行回用。

Ⅳ 電鍍廢水處理中的問題分析及措施

電鍍廢水由於具有毒性和分布廣泛的特點,是一種環境污染源。當今,各大污水處理廠處理電鍍廢水的方法有多種。為全面地對電鍍廢水做檢測處理,加工解決方案的設計要合理,以滿足實際效果,在多方面充分發揮其科學性,經濟性和實用優勢,同時也要結合多種畢亂處理方法,綜合考慮廢水處理效果,循環利用資源,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從根本上降低電鍍廢水的污染性。
由於世界經濟的繁榮和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推動擴大了電鍍行業的規模, 每年工業生產排放的電鍍廢水量非常巨大。電鍍廢水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對水體和環境的破壞會很嚴重,時間越久那麼毒性也會越強,進一步對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破壞。
與其他污染相比,電鍍廢水的危害程度遠遠超出其他污染。因此,採取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法凈化處理電鍍廢水是非常重要的。有關監督管理人員還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和標准進行不定期檢查。
當我們選擇廢水處理工藝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其處理效果,還要考慮其經濟效益。在進行污水處理之前手昌檔,有必要認真考慮投資資本,節約能源的程度,經濟效益的控制以及管理和運營的成本等問題。
1電鍍廢水處理過程中的問題
1.1廢水處理成本太高,設備投資較大
污水處理企業需要投入很多錢來引進污水處理設備。在投入使用時,如果發現實際處理效果與預期不相符,廢水處理不是很徹底,很多指標都不能符合國家規范的要求,但是企業已經在原材料等方面做了很大的投入。
所以,如果能夠提供人力、物力、財力去開發新型的廢水處理設備,控制好施工過程的投資成本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另外也要盡可能簡化流程,拓廣其使用范圍,從根本上完全消除出現的負面現象,自主學習開發新的廢水處理技術才是最實用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1.2處理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工藝不夠成熟
根據以往的實際經驗,研究人員現已開發出許多的廢水處理工藝技術。行業中廣泛使用的辦法有電解法,硫酸亞鐵法,物理法,離子交換法,焦亞硫酸鈉法,鐵焦法等。
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很多廢水處理工廠都採用亞硫酸鈉法,焦亞硫酸鈉法,鐵焦炭法方法來處理電鍍廢水;因為硫酸亞鐵法和離子交換法以及電解法的處理效果不是很好,同時管理過程較為繁瑣,操作要求較為高,所以這些方法在實踐中應用較少,因為它們在施工管理和操作中的效果未達到預期水平。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如硫酸亞鐵法,焦亞硫酸鈉法,亞硫酸鈉法等實施方案,難以將pH值和進料量穩定地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如果投入量超過了標準的要求量,這大大浪費了材料資源,還會增加很多處理成本,百害無一利。
同時,它還會增加污水中的COD值,造成二次污染。進料投放過多時,會在溶液中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復雜的離子,難以以簡單的方式除去。但是,如果投料不足,雜質不能得到充分降解,雜質含量不能滿足標准要求,同樣也會達不到預期的處理效果。因此,在控制原料的投放量方面應提高相關的研究和技術革新。
1.3電鍍廢水分類收集不到位
普通的電鍍廢水工廠對於廢水的分類和收集等常見問題
不夠重視,不能夠按照生產廢水收集的要求進行單獨收集管用於生產廢水的收集和處理,現在對於處理廠來說,他們只將廢水分為四類:氰化物廢水、鎳化物廢水,含鉻廢水和綜合廢水。對這些廢水進行收集後在進行全面地處理。
從清潔生產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分類非常混亂。廢水中的金屬物質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這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增加了廢水處理的負荷和成本。各種污染物的特徵不同,不能根據污染物不同性質而採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從而增加了葯劑的用量和處理成本。
2電鍍廢水處理的相應措施
2.1物理法
這種方法主要通過物理規律的作用,例如離心、過濾和重力效應等物理作用來分離出懸浮的污染物。通過離心機離心分離固體;篩濾法原理是通過砂濾器和格柵實現過濾雜物。重力法是通過沉澱池,氣浮槽和沉澱池來使漂浮污染物沉澱。污水的物理處理不會改變物質的化學性質,如電鍍處理法中對反滲透、結晶和蒸發濃縮方法等。
2.2化學法
(1)含氰廢水處理。採用氯氧相結合或者氯系處理以及臭氧等處理方法來對含氰廢水進行處理。含氰化物的廢水處理步驟由兩部分組成:
首先使氰化物發生氧化反應從而生成氰酸鹽,從而使廢水的毒性降低。其次是將氰酸鹽進行充分的氧化,則會分解為氮氣和二迅州氧化碳。次氯酸鈉和二氧化氯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液氯,還能夠氧化劑,是一種氯系處理含氰廢水。
在過濾氰化物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氧化還原原理,使部分水中的S2-,SO32-,NO3-等陰離子可以被除去。含有氰化物的廢水進行臭氧處理,一般分為兩級處理方式。
第一階段將是氰基氧化物轉化氰酸鹽,緊接著在反應的另一部分,需要將氰酸鹽氧化成N2和CO2。因為在後期的化學反應是非常迅速的,因此需要加入亞銅離子作為催化劑。另外臭氧也可以進行氰化物廢水處理,水質處理好,氯氧化法不會留下余氯,不再有污泥,而是大量的電力和更多的設備投資。
(2)含鉻廢水處理。其中鐵氧體法是指對含有鉻的廢水進行鐵素體處理,在廢水中加入硫酸亞鐵,使廢水中的六價鉻還原成三價鉻。然後將鹼加入廢水中以調節pH,使廢水中的其他重金屬離子(表示為Mn+)與三價鉻反應沉澱。
在共沉澱過程中,溶解在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被吸收到鐵素體晶體中,並產生復合鐵素體。另一方面,亞硫酸鹽還原法是指含鉻廢水主要在酸性條件下用亞硫酸鹽處理,廢水中的三價鉻還原為六價鉻,然後調節pH值,形成氫氧化鉻沉澱,從而將其去除並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2.3電解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金屬的電化學性質,通過直流電流來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這樣可以顯著地凈化高濃度電沉積金屬廢水的方法,處理的效率很高,同時便於易於回收。但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它不適合處理低濃度的金屬廢水,會增加其成本,經濟效益較差,通常經過電解後濃縮後效果更好。
對於高濃度電鍍廢水,可以考慮通過滲透過程進行固結,在利用電解工藝進行後續的處理,使凈化效率大大提高,從而節省了資金。現在,在廢水處理的機械設備中,有一種新的處理系統,即高壓脈沖電凝系統,其在處理廢水、表面處理和電鍍混合廢水等方面具有很明顯的優勢。
2.4吸附法
事實上,充分利用好吸附劑的獨特結構可以用於去除重金屬離子。從實踐中可以看出,採用吸附法時,使用不同的吸附劑,會增加資金投入,會產生大量的污泥從而造成二次污染,也有其他問題的不同程度上存在,很難達到自然排放的相關標准。
其起作用的主吸附劑主要有腐殖酸,海泡石和多糖樹脂等。沒有更難的活性炭設備,普遍使用與廢水處理,但由於活性炭的活性減低和利用率地,使水質處理不能重復使用,一般用於電鍍廢水的預處理。
2.5植物處理法
這種方法能夠利用植物的沉澱,吸收和富集的作用來降低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含量,從而能夠抑制污染,起到環保的積極作用。這種方法的處理措施分為三個步驟:
首先,利用金屬將植物積累,對於吸收和沉澱廢水中的有毒物質做初步處理。其次,利用金屬將積累植物,降低有毒金屬的活性,最後,和第二步驟一樣,從水或土壤中提取重金屬,使其富集並運輸到地上植物根部和樹枝的部分。
3結語
綜上所述,電鍍廢水的處理技術種類非常多,但是因為電鍍行業的管理水平和生產工藝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得廢水的處理質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僅僅依靠一種廢水處理方法很難達到廢水的處理標准。需要根據污水監測結果,必須綜合多種處理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以達到最顯著的處理效果。同時為了促進電鍍廢水工藝的發展,必須加強對處理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同時改革電鍍技術。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焦亞硫酸鈉和硫酸亞鐵有什麼區別嗎 這兩種處理含重金屬的污水那種效果比較好啊

焦亞硫酸鈉:白色或微黃色結晶粉末
硫酸亞鐵:無水硫酸亞鐵是白色粉末,含結晶水的是淺綠色晶體,晶體俗稱「綠礬」,溶於水水溶液為淺綠色.
溶於水後檢驗!

Ⅵ 電鍍廢水含什麼成分,一般怎麼處理

從電鍍生產工藝可將電鍍廢水分為前處理廢水、鍍層漂洗廢水、後處理廢水以及廢鍍液、廢退鍍液等四類。

一、前處理廢水
除油過程中常用鹼性化合物如NaOH、Na2CO3、Na3PO4、Na2SiO3等,對於油污特別嚴重的零件有時還用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除油,再進行化學鹼性除油。為去除某些礦物油,通常在除油液中加一定量的乳化劑,如OP乳化劑、AE乳化劑、三乙醇胺油酸皂等。因此除油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以及更新廢液都是鹼性廢水,常含有油類及其它有機化合物。 酸洗除銹常用的有鹽酸、硫酸,為防止鍍件基體的腐蝕,常加入某些緩蝕劑如硫脲、磺化煤焦油、烏洛托品聯苯胺等。酸洗除銹過程產生的清洗水一般酸度都較高,含有重金屬離子及少量有機添加劑。 前處理廢水是電鍍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電鍍廢水總量的50%,廢水中含有一定的鹽份、游離酸、有機化合物等,組分變化很大,隨鍍種、前處理工藝以及工廠管理水平等而變。

二、鍍層漂洗水
鍍層漂洗水是電鍍作業中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電鍍液的主要成分是金屬鹽和絡合劑,包括各種金屬的硫酸鹽、氯化物、氟硼酸鹽等以及氰化物、氯化銨、氨三乙酸、焦磷酸鹽、有機膦酸等。除此之外,為改善鍍層性質,往往還在鍍液中添加某些有機化合物,如作為整平劑的香豆素、丁炔二醇、硫脲,作為光亮劑的有糖精、香草醛、苄叉丙酮、對甲苯磺醯胺、苯磺酸等。因此鍍件漂洗廢水中除含有重金屬離子外,還含有少量的有機物。漂洗廢水的排放量以及重金屬離子的種類與濃度隨鍍件的物理形狀、電鍍液的配方、漂洗方法以及電鍍操作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而變。特別是漂洗工藝對廢水中重金屬的濃度影響很大,直接影響到資源的回收和廢水的處理效果。

三、鍍層後處理廢水
鍍層後處理主要包括漂洗之後的鈍化、不良鍍層的退鍍以及其他特殊的表面處理。後處理過程中同樣產生大量的重金屬廢水。一般來說,常含有Cr6+ 、Cu2+、Ni2+、Zn2+、Fe2+等重金屬;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鹼物質;甘油、氨三乙酸、六次甲基四胺、防染鹽、醋酸等有機物質。總的來說,這類鍍層後處理廢水復雜多變,水量也不穩定,一般都與混合廢水或酸鹼廢水合並處理。

四、電鍍廢液
電鍍、鈍化、退鍍等電鍍作業中常用的槽液經長期使用後或積累了許多其他的金屬離子,或由於某些添加劑的破壞,或某些有效成分比例失調等原因而影響鍍層或鈍化層的質量。因此許多工廠為控制這些槽液中的雜質在工藝許可的范圍內,將槽液廢棄一部分,補充新溶液,也有的工廠將這些失效的槽液全部棄去。這些廢棄的各種濃度液一般重金屬離子濃度都很高,積累的雜質也很多,不僅污染物的種類不同,而且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其他金屬雜質離子的濃度以及溶液介質也都往往有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這些廢水的處理技術上的多樣性和工藝上的特殊性。

電鍍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電鍍廢水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氣浮法 氣浮法是向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微小氣泡,由於氣泡與細小懸浮物之間黏附,形成浮選體,利用氣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的懸浮物質得以分離。按照氣泡產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和電解氣浮三類。 氣浮法是代替沉澱法的新型固液分離手段,1978年上海同濟大學首次應用氣浮法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處理獲得成功。隨後,因處理過程連續化,設備緊湊,佔地少,便於自動化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氣浮法固液分離技術適應性強,可處理鍍鉻廢水、含鉻鈍化廢水以及混合廢水。不僅可去除重金屬氫氧化物,而且可以去除其他懸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劑等。氣浮法用於處理鍍鉻廢水的原理是:在酸性的條件下硫酸亞鐵和六價鉻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然後在鹼性條件下產生絮凝體,在無數微細氣泡作用下使絮凝體浮出水面,使水質變清。

2.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主要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中的交換離子同電鍍廢水中的某些離子進行交換而將其除去,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 國內用離子交換技術處理電鍍廢水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試驗研究的,到70 年代末,因為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這一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已成為處理電鍍廢水和回收某些金屬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某些鍍種的電鍍廢水達到閉路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採用離子交換法的投資費用很高,系統設計和操作管理較為復雜,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以適應,往往由於維修、管理等不善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推廣應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當前,國內對含鉻、含鎳等電鍍廢水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較為普遍,在設計、運行和管理上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經處理後水能達到排放標准,且出水水質較好,一般能循環使用。樹脂交換吸附飽和後的再生洗脫液經電鍍工藝成分調整和凈化後能回用於鍍槽,基本實現閉路循環。另外,離子交換法也可用於處理含銅、含鋅、含金等廢水。

3.電解法 電解法主要是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電解過程在陽、陰兩極上分別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轉化成無害物質;或利用電極氧化和還原產物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然後分離除去或通過電解反應回收金屬。國內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用電解法處理電鍍含鉻廢水,70年代末對含銀、銅等廢水進行實驗研究,回收銀、銅等金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電解法處理電鍍廢水一般用於中、小型廠,其主要特點是不需投加處理葯劑,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占生產場地少,同時由於回收的金屬純度高,用於回收貴重金屬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但當處理水量較大時,電解法的耗電較大,消耗的鐵極板量也較大,同時分離出來的污泥與化學處理法一樣不易處置,所以現在已較少採用。

4.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一種不溶於水而能溶解水中某種物質(稱溶質或萃取物)的溶劑投加入廢水中,使溶質充分溶解在溶劑內,從而從廢水中分離除去或回收某種物質的方法。萃取操作過程包括混合、分離和回收三個主要工序。

Ⅶ 電鍍廢水怎麼處理才能達標排放

電鍍廢水的處理與回用對節約水資源以及保護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綜述了各種電鍍廢水處理技術的優缺點,以及一些新材料在電鍍廢水處理上的應用。
01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入葯劑,使溶解態的重金屬轉化成不溶於水的化合物沉澱,再將其從水中分離出來,從而達到去除重金屬的目的。
化學沉澱法因為操作簡單,技術成熟,成本低,可以同時去除廢水中的多種重金屬等優點,在電鍍廢水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1.鹼性沉澱法
鹼性沉澱法是向廢水中投加NaOH、石灰、碳酸鈉等鹼性物質,使重金屬形成溶解度較小的氫氧化物或碳酸鹽沉澱而被去除。該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優點,目前被廣泛使用。
但是鹼性沉澱法的污泥產量大,會產生二次污染,而且出水pH偏高,需要回調pH。NaOH由於產生污泥量相對較少且易回收利用,在工程上得到廣泛應用。欣格瑞水處理專家
2.硫化物沉澱法
硫化物沉澱法是通過投加硫化物(如Na2S、NariS等)使廢水中的重金屬形成溶度積比氫氧化物更小的沉澱,出水pH在7~9,無需回調pH即可排放。
但是硫化物沉澱顆粒細小,需要添加絮凝劑輔助沉澱,使處理費用增大。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還會產生有毒的HS氣體,實際操作起來存在局限性。
3.鐵氧體法
鐵氧體法是根據生產鐵氧體的原理發展起來的,令廢水中的各種重金屬離子形成鐵氧體晶體一起沉澱析出,從而凈化廢水。該法主要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硫酸亞鐵,經過還原、沉澱絮凝,最終生成鐵氧體,因其設備簡單、成本低、沉降快、處理效果好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
pH和硫酸亞鐵投加量對鐵氧體法去除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確定鎳、鋅、銅離子的最佳絮凝pH分別為8.00~9.80、8.00~10.50和10.00,投加的亞鐵離子與它們摩爾比均為2~8,而六價鉻的最佳還原pH為4.00~5.50,最佳絮凝pH則為8.00~10.50,最佳投料比為20。出水的鎳含量小於0.5mg/L,總鉻含量小於1.0mg/L,鋅含量小於1.0mg/L,銅含量小於0.5mg/L,達到《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0—2008)中「表2」的要求。
化學沉澱法的局限性
隨著污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傳統單一的化學沉澱法很難經濟有效地處理電鍍廢水,常常與其他工藝組合使用。
採用鐵氧體-CARBONITE(一種具有物理吸附與離子交換功能的材料)聯合工藝處理Ni含量約為4000mg/L的高濃度含鎳電鍍廢水:先以鐵氧體法控制pH為11.0,在Fe/Fe。摩爾比O.55,FeSO4·7H2O/Ni質量比21,反應溫度35℃的條件下攪拌反應15min,出水Ni平均濃度從4212.5mg/L降至6.8mg/L,去除率達99.84%;然後採用CARBONITE處理,在CARBONITE投加量1.5g/L,pH=6.5,溫度35℃的條件下反應6h,Ni去除率可達96.48%,出水Ni濃度為0.24mg/L,達到GB21900-2008中的「表2」標准。
採用高級Fenton一化學沉澱法處理含螯合重金屬的廢水,使用零價鐵和過氧化氫降解螯合物,然後加鹼沉澱重金屬離子,不僅可以去除鎳離子(去除率最高達98.4%),而且可以降低COD化學需氧量。
02 氧化還原法
1.化學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在處理含氰電鍍廢水上的效果尤為明顯。該方法把廢水中的氰根離子(CN一)氧化成氰酸鹽(CNO-),再將氰酸鹽(CNO-)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氣,可以徹底解決氰化物污染問題。
常用的氧化劑包括氯系氧化劑、氧氣、臭氧、過氧化氫等,其中鹼性氯化法應用最廣。採用Fenton法處理初始總氰濃度為2.0mg/L的低濃度含氰電鍍廢水,在反應初始pH為3.5,H202/FeSO4摩爾比為3.5:1,H202投加量5.0g/L,反應時間60min的最佳條件下,氰化物的去除率可達93%,總氰濃度可降至0_3mg/L。
2.化學還原法
化學還原法在電鍍廢水處理中主要針對含六價鉻廢水。該方法是在廢水中加入還原劑(如FeSO、NaHSO3、Na2SO3、SO2、鐵粉等)把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再加入石灰或氫氧化鈉進行沉澱分離。上述鐵氧體法也可歸為化學還原法。
該方法的主要優點是技術成熟,操作簡單,處理量大,投資少,在工程應用中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污泥量大,會產生二次污染。採用硫酸亞鐵作為還原劑,處理80t/d的含總鉻7O~80mg/L的電鍍廢水,出水總鉻小於1.5mg/L,處理費用為3.1元/t,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以焦亞硫酸鈉為還原劑處理含80mg/L六價鉻、pH為6~7的電鍍廢水,出水六價鉻濃度小於0.2mg/L。
03 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指在電流的作用下,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污染物經過氧化還原、分解、沉澱、氣浮等一系列反應而得到去除。
該方法的主要優點是去除速率快,可以完全打斷配合態金屬鏈接,易於回收利用重金屬,佔地面積小,污泥量少,但是其極板消耗快,耗電量大,對低濃度電鍍廢水的去除效果不佳,只適合中小規模的電鍍廢水處理。
電化學法主要有電凝聚法、磁電解法、內電解法等。
電凝聚法是通過鐵板或者鋁板作為陽極,電解時產生Fe2+、Fe或Al,隨著電解的進行,溶液鹼性增大,形成Fe(OH)2、Fe(OH)3或AI(OH)3,通過絮凝沉澱去除污染物。
由於傳統的電凝聚法經過長時間的操作,會使電極板發生鈍化,近年來高壓脈沖電凝聚法逐漸替代傳統的電混凝法,它不僅克服了極板鈍化的問題,而且電流效率提高20%~30%,電解時間縮短30%~40%,節省電能30%~40%,污泥產生量少,對重金屬的去除率可達96%~99%。欣格瑞水處理專家
採用高壓脈沖電絮凝技術處理某電鍍廠的電鍍廢水,Cu2十、Ni2、CN一和C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9.80%、99.70%、99.68%和67.45%。
電混凝法通常也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利用電凝聚法和臭氧氧化法聯合處理電鍍廢水,以鐵和鋁做極板,出水六價鉻、鐵、鎳、銅、鋅、鉛、TOC(總有機碳)、COD的去除率分別為99.94%、100.00%、95.86%、98.66%、99.97%、96.81%、93.24%和93.43%。
近年來內電解法受到廣泛關注。內電解法利用了原電池原理,一般向廢水中投加鐵粉和炭粒,以廢水作為電解質媒介,通過氧化還原、置換、絮凝、吸附、共沉澱等多種反應的綜合作用,可以一次性去除多種重金屬離子。
該方法不需要電能,處理成本低,污泥量少。通過靜態試驗研究了鐵碳微電解法對模擬電鍍廢水的COD及銅離子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別達到了59.01%和95.49%。然而,採用微電解反應柱研究連續流的運行結果顯示,14d後微電解出水的COD去除率僅為10%~15%,銅的去除率降低至45%~50%之間,可見需要定期更換填料或對填料進行再生。
04 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主要包括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電滲析(ED)、液膜(Lv)等,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來對污染物進行分離去除。
該方法去除效果好,可實現重金屬回收利用和出水回用,佔地面積小,無二次污染,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技術,但是膜的造價高,易受污染。
對膜技術在電鍍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結合常規廢水處理工藝與膜生物反應器(MBR)組合工藝,電鍍廢水被處理後的水質達到排放標准;電鍍綜合廢水經UF凈化、RO和NF兩段脫鹽膜的集成工藝處理後,水質達到回用水標准,RO和NF產水的電導率分別低於100gS/cm和1000gS/cm,COD分別約為5mg/L和10mg/L;鍍鎳漂洗廢水通過RO膜後,鎳的濃縮高達25倍以上,實現了鎳的回收,RO產水水質達到回用標准。
投資與運行費用分析表明:工程運行1年多即可收回RO濃縮鎳的設備費用。
液膜法並不是採用傳統的固相膜,而是懸浮於液體中很薄的一層乳液顆粒,是一種類似溶劑萃取的新型分離技術,包括制膜、分離、凈化及破乳過程。
美籍華人黎念之(NormanN.Li)博士發明了乳狀液膜分離技術,該技術同時具有萃取和滲透的優點,把萃取和反萃取兩個步驟結合在一起。乳化液膜法還具有傳質效率高、選擇性好、二次污染小、節約能源和基建投資少的特點,對電鍍廢水中重金屬的處理及回收利用有著良好的效果。
05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是利用離子交換劑對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行交換分離,常用的離子交換劑有腐殖酸物質、沸石、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纖維等。離子交換的運行操作包括交換、反洗、再生、清洗四個步驟。
此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可回收利用重金屬、二次污染小等特點,但離子交換劑成本高,再生劑耗量大。
研究強酸性離子交換樹脂對含鎳廢水的處理工藝條件及鎳回收方法。結果表明:pH為6~7有利於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鎳離子的去除。離子交換除鎳的適宜溫度為30℃,適宜流速為15BV/h(即每小時l5倍樹脂床體積)。適宜的脫附劑為10%鹽酸,脫附液流速為2BV/h。前4.6BV脫附液可回用於配製電鍍槽液,平均鎳離子質量濃度達18.8g/L。
Mei.1ingKong等研究了CHS—l樹脂對cr(VI)的吸附能力,發現Cr(VI)在低濃度時,樹脂的交換吸附率是由液膜擴散和化學反應控制的。CHS一1樹脂對Cr(VI)的最佳吸附pH為2~3,在298K下其飽和吸附能力為347.22mg/g。CHS一1樹脂可以用5%的氫氧化鈉溶液和5%氯化鈉溶液來洗脫,再生後吸附能力沒有明顯的下降。
使用鈦酸酯偶聯劑將1一Fe203與丙烯酸甲酯共聚,在鹼性條件下進行水解,制備出磁性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NDMC一1。
通過對重金屬Cu的吸附研究發現,NDMC—l樹脂粒徑較小、外表面積大,因而具有較快的動力學性能。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06 蒸發濃縮法
蒸發濃縮法是通過加熱對電鍍廢水進行蒸發,使液體濃縮達到回用的效果。一般適用於處理含鉻、銅、銀、鎳等重金屬濃度高的廢水,用其處理濃度低的重金屬廢水時耗能大,不經濟。
在處理電鍍廢水中,蒸發濃縮法常常與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可實現閉路循環,效果不錯,比如常壓蒸發器與逆流漂洗系統聯合使用。蒸發濃縮法操作簡單,技術成熟,可實現循環利用,但是濃縮後的干固體處置費用大,制約了它的應用,目前一般只作為輔助處理手段。
07 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或者植物對污染物進行凈化,該方法運行成本低,污泥量少,無二次污染,對於水量大的低濃度電鍍廢水來說是不二之選。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絮凝法、生物吸附法、生物化學法和植物修復法。
1.生物絮凝法
生物絮凝法是一種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進行絮凝沉澱來凈化水質的方法。微生物絮凝劑是一類由微生物產生並分泌到細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謝物,能使水中膠體懸浮物相互凝聚、沉澱。
生物絮凝劑與無機絮凝劑和合成有機絮凝劑相比,具有處理廢水安全無毒、絮凝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但其存在活體生物絮凝劑不易保存,生產成本高等問題,限制了它的實際應用。目前大部分生物絮凝劑還處在探索研究階段。
生物絮凝劑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直接利用微生物細胞作為絮凝劑,如一些細菌、放線菌、真菌、酵母等。
(2) 利用微生物細胞壁提取物作為絮凝劑。微生物產生的絮凝物質為糖蛋白、黏多糖、蛋白質等高分子物質,如酵母細胞壁的葡聚糖、Ⅳ-乙醯葡萄糖胺、絲狀真菌細胞壁多糖等都可作為良好的生物絮凝劑。
(3) 利用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的絮凝劑。代謝產物主要有多糖、蛋白質、脂類及其復合物等。
近年來報道的生物絮凝劑主要為多糖類和蛋白質類,前者有ZS一7、ZL—P、H12、DP。152等,後者有MBF—W6、NOC—l等。陶穎等]利用假單胞菌Gx4—1胞外高聚物製得的絮凝劑對cr(Ⅳ)進行了絮凝吸附研究。
其研究結果表明,在適宜條件下Or(Ⅳ)的去除率可達51%。研究枯草芽孢桿菌NX一2制備的生物絮凝劑v一聚谷氨酸(T-PGA)對電鍍廢水的處理效果,實驗證明,T-PGA能有效地去除Cr3+、Ni等重金屬離子。
2.生物吸附法
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生物體自身的化學結構或成分特性來吸附水中的重金屬,然後通過固液分離,從水中分離出重金屬。
可以從溶液中分離出重金屬的生物體及其衍生物都叫做生物吸附劑。生物吸附劑主要有生物質、細菌、酵母、黴菌、藻類等。該方法成本低,吸附和解析速率快,易於回收重金屬,具有選擇性,前景廣闊。
研究各種因素對枯草芽胞桿菌吸附電鍍廢水中Cd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pH為8、吸附劑用量為10g/L(濕重)、攪拌轉數為800r/min、吸附時間為10min的條件下,廢水中鎘的去除率達93%以上。
吸附鎘後的枯草芽胞桿菌細胞膨大,色澤變亮,細胞之間相互粘連。Cd2+與細胞表面的鈉進行了離子交換吸附。
殼聚糖是一種鹼性天然高分子多糖,由海洋生物中甲殼動物提取的甲殼素經過脫乙醯基處理而得到,可以有效地去除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通過乳化交聯法制備了磁性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組成的殼聚糖微球,然後用乙二胺和縮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反應的季銨基團改性,所得生物吸附劑具有很高的耐酸性和磁響應。
用它來去除酸性廢水中的cr(VI),在pH為2.5、溫度為25℃的條件下,最大吸附能力為233.1mg/g,平衡時間為40~120min[取決於初始Cr(VI)的濃度。使用0.3mol/LNaOH和0.3mol/LNaC1的混合液進行吸附劑再生,解吸率達到95.6%,因此該生物吸附劑具有很高的重復使用性。
3.生物化學法
生物化學法是指微生物直接與廢水中的重金屬進行化學反應,使重金屬離子轉化為不溶性的物質而被去除。
從電鍍廢水中篩選分離出3株可以高效降解自由氰根的菌種,在最佳條件下可以將80mg/L的CN一去除到0.22mg/L。研究發現,有許多可以將cr(VI)還原成低毒cr(III)的微生物,如無色桿菌、土壤細菌、芽孢桿菌、脫硫弧菌、腸桿菌、微球菌、硫桿菌、假單胞菌等,其中除了大腸桿菌、芽孢桿菌、硫桿菌、假單胞菌等可以在好氧條件下還原Cr(VI),其餘大部分菌種只能在厭氧條件下還原cr(VI)。
R.S.Laxman等發現灰色鏈黴菌能在24~48h內把cr(VI)還原成cr(III),並能夠將cr(III)顯著地吸收去除。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李福、吳乾菁等從電鍍污泥、廢水及下水道鐵管內分離篩選出35株菌種,並獲得了SR系列復合功能菌,該功能菌具有高效去除Cr(VI)和其他重金屬的功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工程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4.植物修復法
植物修復法是利用植物的吸收、沉澱、富集等作用來處理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達到治理污水、修復生態的目的。
該方法對環境的擾動較少,有利於環境的改善,而且處理成本低。人工濕地在這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種發展前景廣闊的處理方法。
李氏禾是一種可富集金屬的水生植物,在去除水中重金屬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在人工濕地種植了李氏禾,用以處理含鉻、銅、鎳的電鍍廢水,使它們的含量分別降低了84.4%、97.1%和94_3%。當水力負荷小於0.3m/(m2·d1時,出水中的重金屬濃度符合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當進水鉻、銅和鎳的濃度為5、10和8mg/L時,仍能達標排放。
可見用李氏禾處理中低濃度的電鍍廢水是可行的。質量平衡表明,鉻、銅和鎳大部分保留在人工濕地系統的沉積物中。
08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比表面積大的多孔性材料來吸附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活性炭是使用最早、最廣的吸附劑,可以吸附多種重金屬,吸附容量大,但是活性炭價格昂貴,使用壽命短,需要再生且再生費用不低。一些天然廉價材料,如沸石、橄欖石、高嶺土、硅藻土等,也具有較好的吸附能力,但由於各種原因,幾乎沒有得到工程應用。
以沸石作為吸附劑處理電鍍廢水,發現在靜態條件下,沸石對鎳、銅和鋅的吸附容量分別達到5.9、4.8和2.7mg/g.先以磁性生物炭去除電鍍廢水中的Cr(vI),
然後通過外部磁場分離,使得cr(VI)的去除率達到97.11%。而在10rain的磁選後,濁度由4075NTU降至21.8NTU。其研究還證實了吸附過程後,磁性生物炭仍保留原來的磁分離性能。近年來又研製開發了一些新型吸附材料,如文中提到的生物吸附劑以及納米材料吸附劑。
納米技術是指在1~100nm尺度上研究和應用原子、分子現象,由此發展起來的多學科交叉、基礎研究與應用緊密聯系的科學技術。納米顆粒由於具有常規顆粒所不具備的納米效應,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納米材料的表面效應使其具有高的表面活性、高表面能和高的比表面積,所以納米材料在制備高性能吸附劑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雷立等l採用溫和水熱法一步快速合成了鈦酸鹽納米管(TNTs),並應用於對水中重金屬離子Pb(II)、cd(II)和Cr(III)的吸附。
結果表明:pH=5時,初始濃度分別為200、100和50mg/L的Pb(II)、Cd(II)和Cr(III)在TNTs上的平衡吸附量分別為513.04、212.46和66.35mg/L,吸附性能優於傳統吸附材料。納米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的新型處理技術,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09 光催化技術
光催化處理技術具有選擇性小、處理效率高、降解產物徹底、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光催化的核心是光催化劑,常用的有TiO2、ZnO、WO3、SrTiO3、SnO2和Fe2O3。其中TiO2具有化學穩定性好、無毒、兼具氧化和還原作用等諸多特點。TiO:在受到一定能量的光照時會發生電子躍遷,產生電子一空穴對。
光生電子可以直接還原電鍍廢水中的金屬離子,而空穴能將水分子氧化成具有強氧化性的OH自由基,從而把很多難降解的有機物氧化成為COz、H:0等無機物,被認為是最有前途、最有效的水處理方法之一。
以懸浮態的TiO2為催化劑,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對絡合銅廢水進行光催化反應。結果表明:當TiO2投加量為2g/L,廢水pH=4時,在300W高壓汞燈照射下,載入60mL/min的空氣反應40rain,對120mg/LEDTA絡合銅廢水中Cu(II)與C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6.56%和57.67%。實施了「物化一光催化一膜」處理電鍍廢水的工程實例,出水COD去除率達到70%以上,同時TiO2光催化劑可重復使用。
膜法的引入可大大提高水質,使處理後水質達到中水回用標准,提高了電鍍廢水的資源化利用率,回用率達到85%以上,大大節約了成本。然而光催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如重金屬離子在光催化劑表面的吸附率低,催化劑的載體不成熟,遇到色度大的廢水時處理效果大幅下降,等等。不過光催化技術作為高效、節能、清潔的處理技術,將會有很大的應用前景。欣格瑞水處理專家
10 重金屬捕集劑
重金屬捕集劑又叫重金屬螯合劑,它能與廢水中的絕大部分重金屬離子產生強烈的螯合作用,生成的高分子螯合鹽不溶於水,通過分離就可以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重金屬捕集劑處理後的重金屬廢水中剩餘的重金屬離子濃度大部分都能達到國家排放標准。以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重金屬離子捕集劑XMT探討了不同因素對Cu的捕集效果,對Cu去除率在99%以上,出水Cu濃度小於0.05mg/L,出水遠低於GB21900-2008的「表3」標准。
選取3種市售重金屬捕集劑對實際電鍍廢水中的Cu2+、Zn2+、Ni進行同步深度處理,發現三聚硫氰酸三鈉(簡稱TMT)對Cu的去除效果最為顯著,投加量少且效果穩定,但對Ni的去除效果較差。甲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鈉(以Me2DTC表示)的適用性最強,對3種重金屬離子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達到GB21900-2008中的「表3」排放標准,且在DH=9.70時處理效果最佳。至於乙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鈉(Et2DTC),對Ni的去除效果不佳。
重金屬捕集劑因高效、低能、處理費用相對較低等特點而有很大的實用性。

Ⅷ 含鉻廢水加了焦焦硫酸鈉COD超標該怎麼辦呢

原則上說焦亞硫酸鈉只是一種無機物,還原六價鉻後變成硫酸鈉,是不會增加COD的,所以專COD超標還是因為原水造成屬的,具體看你超標多少吧,要是超標很少,在排放前加一個活性炭吸附就行。一般電鍍廢水會有很多種的,含鉻廢水含鎳廢水等等,單獨每種的出水匯至綜合廢水中,再一起進行處理,COD一般在這個環節去除的

Ⅸ 焦亞硫酸鈉硫酸鎂葡萄糖能處理化糞池隔油池嗎

可肆鏈明喚茄以。化糞池是處理糞便並加以過濾沉澱的設備,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層的水化物體,進入管裂告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給固化物體有充足的時間水解,其中焦亞硫酸鈉硫酸鎂葡萄糖可以用於處理化糞池隔油池,化糞池指的是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澱,及對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築物。

Ⅹ 含硫酸鈉和碳酸鈉的有機廢水如何處理

低濃度含硫酸鈉和碳酸鈉的廢水(以Na2O計廢水中的含鈉量為0.5~10g/L)是工業常見廢水之一,如化工冶金工業生產過程中常用硫酸或鹼(氫氧化鈉或碳酸鈉)進行pH值調整,即會產生較大量的硫酸鈉稀溶液。這類廢水難以回用,也達不到廢水外排的國家標准(以Na2O計廢水中的含鈉量小於0.5g/L允許排放),如直接排放,滲入地下長期積累,會造成土地鹽鹼化,並使地下水源中S042_含量逐年增加,為此必須妥善處理後才能排放。
目前含鈉鹽廢水處理的工藝主要有:鋇鹽/鈣鹽法、膜法、濃縮蒸發法和生物法等。鋇鹽/鈣鹽法葯劑耗量大,成本高;膜工藝法在處理礦坑水等低鹽水方面有優勢,但對於高濃度鹽水,存在滲透壓過大和產水率過低的問題,經濟性較差;濃縮蒸發法是將硫酸鈉濃縮成晶體後再出售或進一步處理,是目前廢水達標處理的常用工藝,但當硫酸Na+濃度低時能耗大、運行費用高。

閱讀全文

與如何處理含焦亞硫酸鈉的污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圖6 瀏覽:443
凈水機水龍頭接哪個水管 瀏覽:70
捷達空調濾芯多少一個 瀏覽:446
怎麼洗臉盆除垢 瀏覽:430
工程做雨污水管道日報怎麼報 瀏覽:202
試驗廢水超標怎麼處罰 瀏覽:954
電池廢水系統用液鹼 瀏覽:520
什麼樣的凈水器才沒有水垢 瀏覽:914
假如細胞壁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瀏覽:428
清理小區下水道污水 瀏覽:56
焦化廢水處理的冷卻塔在什麼位置 瀏覽:807
家用污水泵有哪些型號 瀏覽:599
飲水機桶裝水怎麼開口 瀏覽:480
創維空氣凈化器h02怎麼樣 瀏覽:994
超濾膜凈水器可以直飲嗎 瀏覽:994
英文用Could提問回答怎樣回 瀏覽:606
乙醇蒸餾及沸點 瀏覽:517
工藝純水機怎麼樣 瀏覽:538
回通北用隔離嗎 瀏覽:862
水處理重點實驗室要求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