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潮汕功夫茶的發展史
下面潮汕功夫茶的起源,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沖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為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沖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
茶池形狀如鼓,瓷製,由一個作為「鼓面」的盤子和一個類似「鼓身」的圓罐組成。盤子上有小眼四個,為漏水所用。而圓罐則用於容納由盤子漏下的廢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沖罐(茶壺),並非買來就用,而要先以茶水「養壺」。一把小壺,須先以「洗茶」(即泡茶時的第一道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養上三月有餘,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 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
,淋頂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 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後蓋沫。第一沖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
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沖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
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
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⑵ 功夫茶倒廢水的叫什麼
水方(茶盂、水盂)
用於盛接棄置茶水。茶荷為中國民間泡茶用具。茶道六用之一
⑶ 功夫茶排水直接排地漏可以嗎
不可以。功夫茶排水直接排地漏是不可以的,因為茶葉會將地漏堵住導致無法排放廢水。地漏,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室內地面的重要介面,作為住宅中排水系統的重要部件。
⑷ 「工夫茶」該怎麼喝法,隔了幾個小時的茶葉可以再泡著喝嗎
飲工夫茶一般以3人為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
要先聞香味,然後看茶湯的顏色,最後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後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
隔了幾個小時的茶葉可以再泡著喝的。但如果茶葉浸泡太久,就會滋生細菌,發生變質,一般不超過24小時喝都沒有關系。
(4)功夫茶廢水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喝茶注意事項:
1、不飲過濃的茶。濃茶會使人體「興奮性」過度增高,對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造成不利影響。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飲用濃茶後可能出現心跳過速,甚至心律不齊,造成病情反復。
2、臨睡前不飲茶。這點對於初期飲茶者更為重要。很多人睡前飲茶後,入睡變得非常困難,甚至嚴重影響次日的精神狀態。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應注意。
3、進餐時不大量飲茶。進餐前或進餐中少量飲茶並無大礙,但若大量飲茶或飲用過濃的茶,會影響很多常量元素(如鈣等)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
4、酒後不宜飲茶。飲酒後,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後飲茶,茶中的茶鹼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