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排放污水的濁度是什麼

排放污水的濁度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14 01:43:31

污水水質指標一般有哪些

污水水質指標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物理指標主要有:固體物質(TS)、渾濁度、顏色、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①固體物質(TS)
水中固體物質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蒸發殘余物。按水中固體的溶解性可分為溶解固體(DS)和懸浮固體(SS)。溶解固體也稱「總可濾殘渣」,是指溶於水的各種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總和。在水質分析中,對水樣進行過濾操作,濾液在103~105℃溫度下蒸干後所得到的固體物質即為溶解固體。懸浮固體也稱作「總不可濾殘渣」,在水質分析中,將水樣經0.45微米濾膜過濾,凡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顆粒物即為懸浮固體。
②渾濁度
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水體渾濁的程度可用渾濁度的大小來表示。所謂渾濁度是指水中的不溶物質對光線透過時所產生的阻礙程度。在水質分析中規定,lL水中含有1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准濁度單位,簡稱1度。目前濁度採用NTU單位。
③顏色
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於水中所含溶解物質或肢體物質所致,即除去水中懸浮物質後所呈現的顏色。表色則是由溶解物質、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共同引起的顏色。異常顏色的出現是水體受污染的一個標志。
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2)化學指標

化學指標主要有: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pH值、有毒物質指標等

①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常用的氧化劑有高錳酸鉀(KMnO4)和重鉻酸鉀(K2Cr2O7)。我國規定的污水檢驗標准系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測定耗氧量,記作CODcr,單位為(mg/l)。由於K2Cr2O7氧化能力很強,能使污水中的85%~95%以上的有機物被氧化。
CODcr的測定較簡便、迅速,測定時間只需2h,用來指導生產較為方便,而且不受水質限制。但也有其缺點:由於污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也能消耗氧量,故CODcr值不能准確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
②生化需氧量(BOD)
由於污水中有機物種類繁多,現有技術難以分別測定各類有機物的含量(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必要)。但污水中大多數有機污染物在相應的微生物及有氧存在的條件下,氧化分解時皆需要氧,且有機物的數量同耗氧量的大小成正比。故生化需氧量成為廣泛使用的污水水質指標。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溫度、時間都一定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機物完全氧化分解時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單位為mg/l。污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碳化階段,即有機物中的碳被氧化為二氧化碳,有機物中的氮被氧化為氨的過程。碳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碳化需氧量。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即氮在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亞硝酸根和硝酸根的過程。硝化階段消耗的氧量稱為硝化需氧量。
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速率與溫度和時間有密切關系。為了使測定的BOD值具有可比性,我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編制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中規定,將污水在20℃溫度下培養5天,作為生化需氧量測定的標准條件。在此條件下測量所得結果即為5日生化需氧星、記作BOD5。如果測定的時間是20天,則結果稱為20日生化需氧量,記作BOD20。
BOD值作為主要的有機物濃度指標,基本上反映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較為直接、確切地說明了問題。但也存在某些條件下測定誤差難以控制、反饋信息較慢等缺陷。
一般來說,對一定的污水而言,COD20>BOD20>BOD5,BOD、COD之間的差值大致反映了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
③總有機碳(TOC)
總有機碳是指污水中所有有機物的含碳量。在TOC測定儀中,當樣品在950℃條件下燃燒時,樣品中所有的有機碳和無機碳生成CO2,此即為總碳(TC)。當樣品在150℃條件下燃燒時,只有無機碳轉化為CO2,此即為總無機碳TIC。總碳與無機碳之差即為總有機碳TOC,即:
TOC=TC-TIC
因為1g有機碳被氧化時須耗用32/12g(即2.678)氧,又因為COD使近似地代表水樣中全部有機物被氧化時耗去的氧量,故COD值換算成TOC值的系數為2.57,即1gTOC=2.67COD。
④有機氮
有機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質、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機物總量的一個水質指標。若使有機氮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為NH3、NH4+、NO2-、NO3-等形態,NH3和NH4+稱為氨氮,NO2-稱為亞硝酸氮,NO3-稱為硝酸氮。更多可關注易凈水網(www.ep360.cn)有機氮與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的總和則稱為總氮(TN)。
⑤pH值
pH值是指水中氫離子濃度的大小,即pH值=-lg[H+]反應水的酸鹼性。
⑥有毒物質指標
指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包括氰化物、汞、砷化物、鎘、鉻、鉛、酚等,它們的含量均作為單獨的水質指標。
(3)生物指標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㈡ 水的濁度及濁度與色度的區別

樓主你好:
濁度是表現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濁度與色度雖然都是水的光學性質,但它們是有區別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質所引起的,而濁度則是由水中不溶解物質引起的。
濁度是表現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也就是說,由於水中有不溶解物質的存在,使通過水樣的部分光線被吸收或被散射,而不是直線穿透。因此,混濁現象是水樣的一種光學性質。(更多質量檢測、分析測試、化學計量、標准物質相關技術資料請參考中檢所對照品查詢 www.rmhot.com)
濁度與色度雖然都是水的光學性質,但它們是有區別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質所引起的,而濁度則是由水中不溶解物質引起的。所以,有的水樣色度很高但並不混濁,反之亦然。
一般說來,水中的不溶解物質愈多,濁度愈高,但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定量關系。因為濁度是一種光學效應,它的大小不僅與不溶解物質的數量、濃度有關,而且還與這些不溶解物質的顆粒大小、形狀和折射指數等性質有關。
在水質分析中,濁度的測定通常僅用於天然水和用水。至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由於含有大量的懸浮狀污染物質,因而大多是相當混濁的,這種水樣一般只作懸浮固體的測定而不作濁度的測定。濁度測定的國家標準是《水質 濁度的測定》(GB13200—91)。

㈢ 濁度的定義

濁度的定義是「水樣使光散射和吸收的光學性質的表達語,而不是直線透過水樣的光學性質的表達語」。
簡單的說就是表示水樣對光在90度的散射和吸收的強度,單位是NTU。一般是針對自來水的測量方法。

㈣ 污水處理中SS代表什麼COD代表什麼濁度代表什麼

COD:化學需氧量。在污水上用的是重鉻酸鉀法,記做CODCr(Cr記為下標);在給水上用的是高錳專酸鉀法,記做CODMn(Mn記為屬下標)。雖然都簡記為COD,但兩者不要混淆。
SS:懸浮物。是水中懸浮性固體的總量(水中的總固體扣除溶解性固體的量,以0.45微米尺寸為限)
TP:總磷,包括正磷酸鹽、偏磷酸鹽等等各種磷酸鹽的總量。

㈤ 濁度的單位是什麼

濁度單位

1. FTU

2. NTU

3. JTU

4. EBC

1.FTU,濁度,即水的渾濁程度,由水中含有微量不溶性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所致,ISO標准所用的測量單位為FTU(濁度單位),FTU與NTU(濁度測定單位)一致。制酒行業用EBC單位,1FTU=4EBC

2.散射濁度單位(NTU)

將一定量的硫酸肼與六次甲基胺聚合,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為濁度標准溶液,在一定條件下與水樣濁度比較。

3.燭光濁度單位(JTU)

將水樣與用硅藻土(或白陶土)配製的標准溶液進行比較,以確定水樣的濁度.規定1L蒸餾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或白陶土)所產生的濁度為一個濁度單位,簡稱"度"。

具體轉化表下表:

濁度單位轉換表

JTU(度) FTU(NTU) SiO2(mg/l)

JTU(度) 1 19 2.5

FTU(NTU) 0.053 1 0.13

SiO2(mg/l) 0.4 7.5 1

測定方法

比濁法或射光法測定

濁度可用比濁法或散射光法進行測定。我國一般採用比濁法測定,將水樣和用高嶺土配製的濁度標准溶液進行比較側度不高,並規定一升蒸餾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為一個濁度單位。對不同的測定方法或採用的標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濁度測定值不一定一致。濁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說明水質的污染程度,但由人類生活和工業生活污水造成的濁度增高,表明水質變壞。

濁度計測定

濁度也可以用濁度計來測定的。濁度計發出光線,使之穿過一段樣品,並從與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檢測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顆粒物所散射。這種散射光測量方法稱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濁度都必須按這種方式測量。濁度計既適用於野外和實驗室內的測量,也適用於全天候的連續監測。可以設置濁度計,使之在所測濁度值超出安全標准時發出警報。

㈥ 污水濁度排放標准 兩類工業廢水排放標准說明

1、任何工業廢水排放標准中都沒有濁度標准,相關的指標是懸浮物,在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懸浮物的一級排放標準是70mg/L。

2、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准。排入GB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准。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准。排入未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前兩項規定。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准。

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准值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一級標准分為A標准和B標准。一類重金屬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一級標準的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河湖作為城鎮景觀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准。

4、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准。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採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准。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分期達到二級標准。

㈦ 什麼是水的濁度,色度,透明度

濁度是表現水中懸浮物對光線透過時所發生的阻礙程度,由於水中有 不溶解物質的存在,使通過水樣的部分光線被吸收或被散射,而不足直線穿透。

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質所引起的,而濁度則是由於水中不溶解物質引起的,所以有的水樣色度很高 但並不混濁,反之亦然。

透明度是指水樣的澄清程度,潔凈的水是透明的,水中懸浮物和膠體顆粒物越多, 透明度就越低。通常地下水的透明度較高。透明度是與水的顏色和濁度兩者綜合影響有關的水質指標。

(7)排放污水的濁度是什麼擴展閱讀:

水總硬度衡量自來水是否符合標準的依據,主要可以分為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兩大類。暫時硬度是指水中的鈣鎂離子以碳酸鹽的形式存在,遇熱就會形成碳酸鹽沉澱,最終被除去;而永久硬度不易除去。

水硬度過高可能會形成水垢,影響產品質量。因此,為確定水質以及進行水的相關處理,要對水中鈣鎂離子進行測定,即水總硬度的測試。

水總硬度的監測分析是水質檢測的重要工作之一,不僅影響到水的質量,還會影響到人們生產以及生活的安全。

㈧ 污水水質常用的指標有哪些

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物理性指標:水的物理水質指標還有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固體物質(TS):在一定溫度下將水樣蒸發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總量,也稱為蒸發殘余物,固體物質可分為溶解性固體(DS)也稱:總可濾殘渣和懸浮性固體(SS)也稱:總不可濾殘渣。

渾濁度(NTU):水中含有泥砂、纖維、有機物、浮游生物等會呈現渾濁現象。

顏色:水的顏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

綜合性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毫克/升來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反映了水體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含量。

㈨ 污水物理性水質指標有哪幾個

污水的物理性水質指標指的是肉眼可見的特性:
主要有:
1)、濁度
主要是指水的混濁度;
2)、懸浮物
主要是指水體中是否可見懸浮物體;
3)、藍綠藻
主要是指水體中是否含有藍綠藻;
4)、透明度
主要是指水體是否受污染,在肉眼可見下是否透明

閱讀全文

與排放污水的濁度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打開回水閥排出來污水 瀏覽:412
純凈水桶子有刻劃怎麼辦 瀏覽:827
蒸餾餅的做法 瀏覽:171
蒸餾水存在丁達爾效應嗎 瀏覽:10
空氣凈化器為什麼會有一股味道 瀏覽:366
缺氧污水泉怎麼發現 瀏覽:939
2013款英朗gt汽油濾芯什麼牌子的 瀏覽:145
為什麼要用蒸餾水清洗 瀏覽:853
小型生活污水凈化槽 瀏覽:768
中北鎮有污水處理廠嗎 瀏覽:862
家用凈水器怎麼換過濾芯視頻 瀏覽:472
超濾機和RO膜有啥區別 瀏覽:480
濾芯器漏機油是什麼回事怎樣修 瀏覽:740
蒸餾水可以煲開水嗎 瀏覽:793
魚缸放什麼棉花過濾 瀏覽:953
海水可以用蒸餾嗎 瀏覽:117
飲水機插一天多少電 瀏覽:427
管子里的水垢該怎麼洗 瀏覽:154
飲水機怎麼接加熱罐 瀏覽:596
廚房污水管怎麼截斷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