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京的自然環境有設么特點
1.自然環境概況
1.1 地理位置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地區,距入海口347公里,北緯31°14′~32°37′,東經118°22′~119°14′。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壤皖浙,北接江淮,長江越境而過。距上海300公里,距北京1200公里,向西離重慶1400公里。境內山崗、平原、河流交錯。全市總面積6582.31平方公里,2007年總人口617.17萬人。
1.2 自然環境概況
1.2.1 地質地貌
南京地貌特徵屬寧鎮揚丘陵地區,南京市轄區總面積6582.3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723平方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為骨架,以環狀山、條帶山、箕狀盆地為主要特色,組成了一個低山丘陵、崗地和平原、洲地交錯分布的地貌綜合體。其中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4.3%;崗地佔土地總面積的53%;平原、窪地及河流湖泊占土地總面積的39.2%。地貌類型多樣,決定了全市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樣性、多宜性。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2%。全市湖泊棋布,河流網織,水域面積達11%以上。
1.2.2 氣候特徵
1) 氣象特徵
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南京進入春季是4月1日左右,清明未到,已經柳綠桃紅;進入夏季是6月8日左右,芒種時節,麥熟禾壯;進入秋季是9月18日左右;進入冬季是11月12日左右,立冬已過,草木尚未枯黃。冬、夏季長,而春、秋季略短。
2) 氣溫及變化
年平均氣溫15~16℃;最高氣溫43℃(1934年7月13日),最低氣溫-16.9℃(1955年1月6日),最熱月平均溫度 28.1℃,最冷月平均溫度 -2.1℃。氣候的變率較大,冬季乾旱寒冷,夏季炎熱多雨。
2007年平均氣溫17.4℃,最高氣溫38.2℃,最低氣溫-4.5℃。
3) 風速風向(風玫瑰圖)
南京市屬季風氣候,冬、夏間的風向轉換十分明顯。冬季以東北風為主,夏季以東風和東南風為主,春季以東南和東風為主,秋季以東北風為主。風向玫瑰圖如下(靜風佔16.7%)。南京市平均風速不大,大風的日數亦不多。最大風速19.8m/s。2007年平均風速為2.41m/s,年主導風為東風,頻率21.7%。
4) 日照
南京市的日照數量介於1766~2200小時之間,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太陽總輻射量11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在季節分配上,以夏季(6~8月)為最多,約占年日照時數的30%左右。南京市區佔31.4%、高淳佔32.5%。冬季(12~2月)日照時數最少,約占年日照時數的20%左右。2007年日照1680.3小時。
5) 降水
南京市年平均降雨量1081.4毫米,相對濕度76%。南京以六、七月黃梅季節雨量最多,全年約有55%的降水集中在5~8月。在季節分配上,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的降水大於秋季。2007年降雨量為1070.9。
6) 蒸發
南京市的蒸發量在1500mm左右,以夏季為最多,冬季為最少,春、秋介於期間。南京市的蒸發力在975~1025mm之間,由東北向西南增大。
7) 災害性天氣
主要氣象災害有台風、寒潮、連陰雨、冰雹、炎熱高溫和旱澇。丘陵崗地的乾旱缺水和平原圩區的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另外城市熱島效應明顯且熱島面積有擴大趨勢。
1.2.3 土壤
南京地區的土壤主要有地帶性土壤和耕作土壤兩大類型。在北、中部廣大地區為黃棕壤(地帶性土壤),南部與安徽省接壤處有小面積的紅壤。土壤分布隨地形地起伏呈現一定規律。黃土崗地上分布著經旱耕有所熟化而形成的黃棕壤,平原、低窪桿區則為大面積的水稻土,在城鎮附近有部分菜園土,沿江沖積平原分布著灰潮土。
南京市的南北跨度小,氣候變化不大,土壤水平地帶性分布只是一個黃棕壤帶。同時,雖屬丘陵地貌,而地面起伏也不大,氣溫、濕度和植被的垂直變化不大,土壤垂直地帶性分布不明顯。在不同地區之間,因母質、水文和農業利用的不同,呈現出有規律的土壤地域性分布。全市土壤分為7個土類、13個亞土類,按成土母質、地貌和水文條件等地區性因素的不同,分為30個土屬,其下又以土體構型、土壤質地、土層厚度等的不同分為67個土種。
1.3 自然資源概況
1.3.1 港口資源
南京是濱江城市,地處中國沿海、沿江「T」型生產力布局軸線的交叉點,具有 「承東啟西、承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南京岸線資源豐富,擁有長江幹流岸線195.2公里(不含江中洲島岸線),約佔全省的22.6%,居全省第一位。其中,一級岸線53.3公里,二級岸線44.4公里,三級岸線97.5公里,佔全市岸線比重分別為27.4%、22.7%和49.9%,岸線利用條件總體較好。
南京港轄區范圍,長江北岸上自駟馬河(烏江口),下至儀征泗源溝,全長110公里;長江南岸上自慈湖口,下至大道河,全長98公里。除長江外,南京內河航道通航里程664公里。
1.3.2 礦產資源
南京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54種礦藏,具有開采價值的有近30種。鐵、銅、鋁、鋅、金、銀、鍶等15種礦儲量江蘇省第一。4種進入全國前6位。鍶礦品位高、儲量大,為東南亞之首。在六合區境內發現了藍寶石礦。
1.3.3 生物資源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現代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境內現有管束植物175科,630屬,共1400餘種。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葯用植物790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1.3.4 林業資源
建國初期,南京市保留森林面積僅1萬公頃。經過五、六十年代的群眾性造林,森林植被逐步得到恢復。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林業得到快速發展。2007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99平方米。2007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積10.8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3%。全市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748.39平方公里。
全市境內現有管束植物175科,630屬,共1400餘種,有苦櫧、紫楠、紅果榆等大量珍稀樹種和珍貴地方特有樹種,有以梅花、雪松為代表的多種花卉、觀賞樹木和豐富的竹類資源。此外,我市野生山林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現有野生葯用植物790種,有白茅、益母草等;野生纖維植物90餘種,有柳屬、化香等;野生澱粉植物40餘種,有栓皮櫟、短柄桅等;野生油脂植物90種左右,有山胡椒、播娘蒿等;野生芳香油植物40餘種,有石竹、薄荷等;鞣料植物50多種,有茅栗、龍牙草等;野生保健飲料食品植物20種以上,有野山楂、金櫻子等。森林旅遊業迅速突起,全市已有老山、牛首山、雨花台區南郊、溧水無想寺、高淳遊子山五個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年接待遊客超過100萬人次。
1.3.5 濕地資源
南京的濕地資源非常豐富。整個秦淮河長達100多公里,流域面積高達2600多平方公里,幾乎佔了南京濕地的半壁江山。此外,玄武湖、金川河、燕子磯、烏龍潭等濕地遍布整個南京城,但現狀同樣不容樂觀。作為南京市內最大的濕地區域,玄武湖水面面積縮小到歷史的最低點。從1986年開始至今,18年的時間里玄武湖的湖面被蠶食近4萬平方米。雖然南京濕地資源豐富,但污染、破壞嚴重,河湖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防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2 社會經濟概況
2.1 人口
2007年總人口達617.17萬人,隨著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城鎮人口由04年418.4萬人增加到05年的471.4萬人。同時,2000年以來南京市流動人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最大年漲幅達57.9%,2004年南京市流動人口達134.34萬人。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京市人口的文化素質提高很快,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為12351人。
自九十年代以後,南京市的人口增長已不主要取決與自然增長,基於南京城市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吸引力,預計南京市人口規模在今後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到2010年全市總人口將達到750萬—800萬,2020年前後跨入千萬人口城市行列。「十一五」末南京市60歲以上老人將突破100萬,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4%左右。勞動年齡人口和老年人口數逐年上升,表明就業壓力會不斷加大,並且老年保障體制將面臨嚴峻考驗。
2.2 社會經濟
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628.53億元。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317元和8020元,較2006年增長8.5%和13.8%。GDP水耗、GDP能耗逐年走低,國土產出效益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指標逐年上升反映出南京市的社會經濟向良性循環發展。從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看,總體將呈現「五大趨勢」,一是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升級;二是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三是城市空間結構加快調整;四是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加快提升;五是社會結構加快轉型。
2.3 城市建設
2007年順利實現全市總體全面達小康目標。城市規劃和建設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 積極推進和諧南京建設。2007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330億元,推進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一號線南延工程,建設地鐵二號線東延仙林段;開工建設濱江大道下關段、幕燕段、江北濱江大道試驗段、濱江大道南延工程;河西會展中心建設進展順利;鐵路南站、寧和城際鐵路、城市快速內環北線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寧杭高速二期路基工程基本完成;開工建設江南、江北沿江高等級公路。2007年天然氣供氣總量約為3450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0%;煤氣供氣總量約為160000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4%;城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約為600萬噸/日,比上年提高了21萬噸/日。全年完成背街小巷整治201條,完成小區出新66個,完成房屋整治1026幢。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80%「城中村」基礎設施配套和環境整治任務。全年「拆違」214萬平方米、「拆破」30萬平方米。2007年建設完成中低價商品房7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151.7萬平方米。新購公交車1099輛,建設虎踞北路等一批公交樞紐站,完成龍蟠路、江東路、建寧路、中央路等5條公交專用車道建設,初步形成公交專用道網路。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建設主城區污水收集管網、郊縣污水處理廠、江北垃圾焚燒電廠等一批環保重點工程。
2.4 水、土資源的利用
2.4.1 水資源利用
1) 水資源量
南京市本地區的水資源不夠豐富,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只有25.6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18.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在年際和季節上分布很不均勻,豐水年可達43.8億立方米,枯水年只有7.4億立方米,夏、秋季降雨產生的水資源總量佔全年水資源總量的70%,冬、春季佔30%。但是,從南京市過境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可達9222億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區水資源總量的360倍,其中從長江過境的水資源總量年平均9200億立方米,從水陽江過境的水資源總量年平均12億立方米,從滁河過境的水資源總量年平均10億立方米。水資源在年際和季節上分布也是很不均勻,以從長江過境的水資源為例,豐水年過境的水資源總量可達13590億立方米,枯水年只有6320億立方米,夏、秋季佔70%,冬、春季佔30%。
2)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據《南京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匯總分析》報告:本地水資源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水量的要求,必須依靠客水資源補給,通過利用長江水,基本能滿足經濟發展和生活的需要;水旱危害頻繁,遇乾旱年份,丘陵山區連人畜飲水都發生困難;沿江地區水資源供需基本平衡,部分縣在中等乾旱年、特殊乾旱年缺水嚴重,只能靠從外地提、引水。
3) 水資源利用狀況
南京市境內的大江大河大湖都進行了初步治理。長江南京河段重點治理江岸崩塌。秦淮河開挖了秦淮新河分洪道,使秦淮河的行洪能力從300多立方米/秒,增加到1300立方米/秒,補水能力從0增加到100立方米/秒。滁河開挖了馬汊河分洪道,使滁河分洪能力從500立方米/秒增加到2300立方米/秒,補水能力從0增加到50立方米/秒。水陽江、固城湖、石臼湖也進行了治理,固城湖的補水能力從0增加到25立方米/秒。流入大江大河大湖的120條支流,也進行了治理,徹底改變了彎、窄、淺的舊面貌。建成水庫251座,其中中型水庫13座,水庫塘壩總庫容達10.7億立方米,其中水庫庫容5.8億。
南京城市防洪尚未全面達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標准;丘陵山區水資源不足,抗旱能力不強。遇到大旱年,還有30多萬畝農田受旱,5萬多人飲用水困難;水資源污染嚴重,滁河、秦淮河的水已不能為兩岸人民飲用,很多中小河溝已成為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嚴控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倡導節約用水,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不足和水資源污染問題,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2.4.2 土地資源利用
南京全市6582.31平方公里的土地總面積中已有1550.27平方公里為現狀建設用地,餘下4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可耕地368.36萬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中的耕地只有277.3萬畝,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耕地僅0.644畝,低於全國1.425畝、全省0.98畝的平均水平,且其中還以中低產田所佔比例較大。未利用地中主要是山地、河流、湖泊等,耕地後備資源短缺。因此,新一輪土地利用規劃將強調節約集約的用地方式,促進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制定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科學控制土地供應的規模、結構、時序,同時還將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另外,將有計劃、分步驟把農村居民點集中到城鎮和中心村,最大限度地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由此,南京將全面加快雄州、永陽、淳溪三個新城和湯山、湯泉、祿口、橫梁等九鎮基礎設施建設。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② 廣東省揭陽市的詳細資料是(越細越好)
地理位置 揭陽市地圖揭陽市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陸地面積5240平方公里,內陸江河主要有榕江水系。是古代史中比較早有記載的南遷漢人聚居地之一,兩千多年前為一收百越而以史氏族人為主奉命修渠達揭陽領的秦人或許是比較早遷入潮汕的。2008年全市戶籍總人口641.24萬人,常住人口573.73萬人。至1999年底,全市耕地面積(包括水田旱地)9.7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18.8%。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揭西縣京明美景市境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終年無雪少霜,年平均氣溫21.4℃,年太陽輻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15—156千卡,年平均降水量在1720—2100毫米之間,是全國光、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夏秋間常受強熱帶風暴襲擊,有時因季風活動反常或寒潮侵襲,會出現冬春乾旱或早春低溫陰雨天氣。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境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全市河流總長1097.5公里,年均徑流量62億立方米。水力理論蘊藏量44.8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16.22萬千瓦,約占理論蘊藏量的36.2%。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鎢、銅、鐵、金和甲長石、花崗石、稀土、瓷土等,珍稀動物有巨晰、穿山甲、果子狸等。名貴水產品有龍蝦、青嶼蟹、石斑魚、鮑魚等。 [編輯本段]能源資源 全市建成220千伏變電站5座、110千伏變電站31座、風能電廠2座,基本形成以220千伏輸變電線路為骨幹、110千伏線路為配套的供電網路。計劃總投資400多億元的惠來電廠1號機組順利投產,2號機組即將投產,3、4號機組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計劃投資100多億美元的烏嶼大型核電廠已完成關鍵性地震地質調查,進入項目初可研階段;計劃投資600多億元的LNG接收站已成立合資公司,著手建設5個衛星站;500千伏榕江和220千伏紫峰、鐵山等變電站工程正在抓緊建設。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揭陽進賢門揭陽是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得名於古五嶺之一的揭陽嶺,春秋戰國時屬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後,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立揭陽戍守區,隸屬南海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陽縣,管轄現潮汕、興梅和閩南的龍溪、漳浦等地方。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陽拆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4縣。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十年(1140年),又設立揭陽縣。新中國成立後,揭陽縣先後隸屬潮汕專區、粵東行政區、汕頭專區、汕頭市。1991年12月7日,國務院(國函[1991]84號文)批准撤銷揭陽縣建立揭陽市(地級)。 揭陽市郵政編碼:522000 電話區號:0663 車牌代號:粵V 市樹:榕樹 市花:蓮花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榕江西湖公園揭陽市現轄榕城區和揭東、惠來、揭西3縣。並設立東山區管理委員會、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華僑管理區和大南山華僑管理區,賦予部分縣級管理職能。全市基層設置69個鎮、10個鄉、21個街道辦事處,15個農場。 全市行政區劃簡表: 榕城區 榕華辦事處、新興辦事處、中山辦事處、西馬辦事處、榕東辦事處、仙橋辦事處、梅雲辦事處 7辦事處 東山區(非建制) 東升辦事處、東陽辦事處、東興辦事處、磐東鎮 3辦事處1鎮 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非建制) 溪南辦事處、風美辦事處、京崗辦事處、漁湖鎮 3辦事處1鎮 揭東縣 曲溪街道辦事處、雲路鎮、玉窖鎮、登崗鎮、炮台鎮、地都鎮、霖磐鎮、白塔鎮、龍尾鎮、月城鎮、桂嶺鎮、新亨鎮、玉湖鎮、錫場鎮、埔田鎮 15鎮 揭西縣 河婆鎮、龍潭鎮、南山鎮、五經富鎮、京溪園鎮、花寨鎮、塔頭鎮、東園鎮、鳳江鎮、棉湖鎮、金和鎮、大溪鎮、錢坑鎮、坪上鎮、五雲鎮、上砂鎮、良田鄉、西田鄉、大洋鄉、下砂鄉 16鎮4鄉 惠來縣 惠城鎮、華湖鎮、仙庵鎮、靖海鎮、周田鎮、前詹鎮、神泉鎮、東隴鎮、岐石鎮、隆江鎮、溪西鎮、鰲江鎮、東港鎮、葵潭鎮、南海鄉、青山鄉、河林鄉 14鎮3鄉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非建制) 華僑管理區(非建制) 另1992年-2010年初揭陽市代管的普寧市可參考普寧市條目。 [編輯本段]交通指南 揭陽母親河——榕江揭陽是粵東、閩南和贛南的交通樞紐,水陸運輸便捷。建市十多年來,交通設施建設發展迅猛。目前境內有國道206(煙汕線)、324(福昆線),省道1923(內隆線)、1929(葵和線)、1930(汕樟線)、1932(揭陸線)、1940(華五線)、1941(安前線)等公路干線,全市現有公路通車里程43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2.3公里),公路密度83.9公里/百平方公里,各縣(市)通往各鄉(鎮)道路基本上實現水泥化。廣梅汕鐵路和深汕高速、揭普高速、梅揭高速、汕揭高速、潮揭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揭惠高速正在加緊籌建,位於市境內揭東縣炮台鎮、總投資40多億元的潮汕民用機場項目已正式啟動,惠來電廠的建設和即將啟用,將大大地促進揭陽投資環境的優化。內河通航里程長369公里,環繞市區流經汕頭出海的榕江被譽為粵東「黃金水道」全長175公里,是廣東省第二深水河,可通航5000噸海輪,直航香港和廣州、湛江等地,擁有神泉、靖海、資深等優良港口。 [編輯本段]經濟概貌 揭陽市區風光揭陽市練江和榕江流域歷史上是粵東地區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對外通商歷史悠久。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與東南亞各國通航,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明清時代,手工業、商貿業較發達。民國初期,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輸入,出現了簡單機械加工的小五金製品行業、服裝加工行業和棉紡業,抗日戰爭後期至解放前夕,揭陽經濟處於癱瘓狀態。1949年10月19日,縣城榕城獲得解放,從此揭陽各地開始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 而特別是建市以來,揭陽市經濟社會迅猛發展,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均取得長足的進步,這在榕城區和揭東縣表現得特別突出! 揭陽市被授予「中國玉都」的榮譽稱號。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GDP(生產總值)725.03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6.0%;人均GDP12679元,增長14.9%.第一產業增加值93.31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406.06億元,增長20.9%;第三產業增加值225.66億元,增長12.0%.三次產業結構演變為12.9:56.0:31.1。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378.94億元,增長22.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4.73億元,增長36.7%。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5.79億元,增長32.0%。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29億元,增長27.0%。 全年進出口總額24.62億美元,增長18.0%.其中,出口20.98億美元,增長18.6%;進口3.65億美元,增長14.8%。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2.37億元,增長19.1%。 全年旅遊接待總人數578.75萬人次,增長18.1%,其中,入揭游248.5萬人次,增長25.5%.旅遊住宿設施接待過夜遊客160.95萬人次,增長12.5%,其中,接待境外遊客4.08萬人次,增長9.3%.全年旅遊總收入21.43億元,增長19.2%.國際旅遊(外匯)收入862.37萬美元,增長15.9%.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641.24萬人,比年初增加6.4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573.7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0.24萬人,占總人口的45.36%;農村人口313.49萬人,占總人口的54.64%.全年出生人口9.1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33‰;死亡人口3.19萬人,人口死亡率為5.06‰;自然增長率為6.2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 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926元,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7元,增長9.4%。 [編輯本段]投資環境 一、市區新城區 惠來縣大庚園市區新城區位於市區蓮花大道以東的漁湖半島,粵東「黃金水道」之稱的榕江南北河交匯盤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捷,區域內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特別是引資30億元建設市區城市設防綜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設施正在加緊推廣,揭陽文化中心、環島堤圍29公里「金腰帶」五千年中華歷史文化景觀長廊、市區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項目計劃2008年9月底前完成,新城區的投資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目前,新城區規劃佔地面積50平方公里,計劃引資200億美元,按照「打造精品城區、建設山水城市」的思路開發建設,力爭成為潮汕北部都市圈的重要戰略地區,成為極具活力和廣闊前景的現代新興城市。 二、空港經濟區 地處潮汕三市「金三角」的揭東縣登崗鎮、炮台鎮、地都鎮三鎮交界,東鄰汕頭市,北接潮州市,西靠揭陽市區,延伸區包括曲溪、玉窖、雲路等鎮(街),佔地面積190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60平方公里。初步計劃設置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工業、保稅區、物流倉儲和商業服務5個功能區。 三、大南海(國際)石化綜合工業園 位於惠來縣東南端近海區域,規劃佔地面積72平方公里,是汕潮揭石化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入廣東省「十一五」重點發展的石化基地。該區具備水陸交通便利、港口條件優越、水電供應充足等三大投資優勢,規劃港口倉儲區、核心石化發展區、中心公園、服務中心、精細化工區和遠景工業發展區等功能區。 四、揭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位於揭東縣與揭西縣交界處,以卅領國營農場為中心,距揭陽市區約18公里,距揭普高速公路出入口約14公里,距國道206線約19公里,總面積約66。7平方公里。整個開發區域均為未開發利用的丘陵山地,土地資源豐富;周邊有龍頸水庫電廠、大北山水庫電廠以及供水能力10萬噸/日的自來水廠,水電資源十分豐富。該區將重點發展機械製造、IT硬體、生物制葯、不銹鋼、新材料及節能與環保產業。 五、揭陽大南山工業區 位於大南山華僑管理區,佔地面積6.2平方公里。具有四方面投資優勢; 1、水陸交通便捷。距國道324線3公里,深汕高速公路隆江出入口6公里、揭普惠高速公路葵潭出入口10公里,距甲子港15公里。 2、生態環境良好。地處丘陵地帶,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宜人。 3、土地資源充足。工業區土地全部屬國有土地,絕大部分為山坡地(非耕地);工業區內的林業用地已變更為非林用地,全部可供開發利用。 4、基礎設施完善。建有小型火力發電廠1座,供水能力1000噸/日的自來水廠1座,固定電話、寬頻上網、移動通信覆蓋全區。 [編輯本段]重要項目 一、惠來電廠 惠來電廠惠來電廠項目是由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新建電源項目,總體規劃建設2×60+6×100萬千瓦機組,總計劃投資400億元。2007年2月,該廠1號機組正式投產,年發電量將達30億千瓦時,年產值近10億元,年稅收將達2億元。惠來電廠2號機組也將於2007年6月底投入商業運行。3、4號機組目前正抓緊推進前期各項工作。 二、潮汕民用機場 潮汕民用機場位於揭陽市揭東縣炮台鎮,是潮汕三市的中心,距離潮汕三市市區各為20公里左右。整個機場建設預計投資額超過40億元。被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廣東省「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預計2010年底投入使用。 三、揭陽市區城市設防綜合工程 揭陽市委、市政府於2004年作出引資30億元建設城市設防綜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設施的決定。工程項目共106個,涵蓋防洪、交通、綠化、環保、文化等項目,主要內容是榕城及漁湖堤圍(44.92公里),沿堤圍道路及綠化帶(39.8公里),市區主幹道整修改造等項目。整個綜合工程將依據「兩河四岸」景觀規劃和城市發展的需要,把堤圍建設和市政建設、生態建設、環保建設、旅遊建設、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開發揭陽水文化,打造揭陽的山水城市。 四、惠來烏嶼核電廠 計劃投資100多億美元,已經與中廣核電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規劃於2008年完成立項、報批、可研性報告等前期工作,2009年進入實質性開工。 五、液化天然石油氣LNG項目 計劃總投資600多億元,已經和中海油簽訂了框架協議,力爭今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各項專項評估。成立中海油石油揭陽城市燃氣和能源合營公司,計劃於2007年底前在揭陽先行建設兩至三座LNG衛星站以啟動揭陽工作。 六、揭陽(惠來)石化綜合工業項目 位於惠來縣東南端近海區域,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是汕潮揭石化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列為廣東省「十一五」重點發展的石化基地。該區規劃有港口倉儲區、核心石化發展區、中心公園、服務中心、精細化工區和遠景工業發展區等功能區。總計劃投資300多億美元,已與新加坡和邦集團簽訂了協議,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開展。 [編輯本段]市政建設 先後建成榕江、榕東、梅東、環市北河大橋等橋梁4座,市政道路從建市初的11條16.2公里增加至103條124公里,市區綠化覆蓋率32.24%,人均佔有綠地面積5.05平方米。50平方公里新城區總體規劃基本完成,正在抓緊招商開發建設。引資30億元建設市區城市設防綜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設施加快推進,黃岐山森林公園、榕江大型音樂噴泉等建成投入使用,市垃圾處理場首期工程建設和臨江北路、黃岐山大道改造基本完成。舊城改造穩步實施,市區建成區面積從建市前7.8平方公里擴展至36平方公里,市區規劃區181平方公里正在掀起建設熱潮,揭陽作為新興中等城市已初具規模。 [編輯本段]環境保護 黃岐山風景名勝區環境保護力度加大,質量逐步改善,市區、各縣城區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榕江、龍江、楓江等重點流域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重要水庫水質良好,集中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環境雜訊功能區達標。揭陽市東徑外草地垃圾處理場。市區污水處理廠也已投入使用。各縣城、中心鎮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正加緊規劃建設。 [編輯本段]人文歷史 全國規模第二的揭陽孔廟揭陽地靈人傑,歷代賢達志士輩出。宋代高士吳復古、明朝尚書翁萬達、郭之奇、黃奇遇,清代楊世達、武狀元林德庸、直隸總督鄭大進,太平天國名將林鳳祥、羅大綱,抗日名將翁照垣等均系揭陽籍名臣重將。另外有明代大儒薛侃,清末嶺南大詩人曾習經,現代大學者洪子誠。 [編輯本段]文化習俗 境內居民主要是潮、客兩眾,民俗獨特,民情奇趣成了濃郁而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 廣東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菜,其烹飪極具嶺南飲食文化特點:選料考究、製作精細、刀工精巧,燜、燉、煎、炊、炒、清、淋、焗齊備,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色、香、味、美俱全。揭陽菜以烹飪海鮮見長,湯菜、甜菜、素菜也各具特色,海鮮類如:生炊龍蝦、鴛鴦膏蟹、紅燜魚翅,皆以新鮮海族為原料,清鮮甜美;清鄴烏耳鰻、清湯蟹丸等湯菜,清純鮮美、原汁原味。甜菜類如:縐紗蓮蓉、金瓜芋泥等,甜膩相宜甘香可口,還有素菜名品如後菇芥菜、護國菜等,素菜葷做、香爛軟滑、素而不齋,是廣東素菜類的代表。揭陽菜除了注重刀工、拼砌精巧、造型賞心悅目外,還很講究調味,每菜必配相應醬料佐食。此外,民間點心、小食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鄉土風味濃厚,屬全國點心八大派系的潮州流派。 民間藝術方面,則有石雕、潮州木雕、剪紙、嵌瓷、潮劇、潮樂和舞獅最為著名,多姿多彩,琳琅滿目。 [編輯本段]美食特產 侶雲寺連理秋楓、奎地烏葉荔枝、鄒堂青皮梨、華清竹筍、惠來菠蘿、永華茗茶。 潮州工夫茶、揭陽乒乓粿、揭陽醬油、新享菜脯、鹹菜、炮台南糖、棉湖瓜丁、河婆菜糕、五經富薑糖、揭西擂茶、榕江牌味精、蚝烙、紅心胳皮蕉、珍珠糯米團、紅燜豬腳、靖海鮑魚, 還有揭東的埔田果條和埔田竹筍以及筍果. [編輯本段]觀光旅遊 揭陽是粵東右邑,見諸史載已有2200多年。市域內旅遊資源豐富,史、嶺、江、海各揚其勝,擁有聞名遺跡的山海勝景,情韻獨持的園田風光,風格迥異的寺廟古跡,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特色鮮明的地方文化,四季名花佳果飄香,人傑地靈,名人輩出,軼事廣傳,素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水果之鄉」、「著名僑鄉」之美譽。市區榕城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慣來被譽為「水上蓮花」。揭陽倚山瀕海,山川毓秀,名勝古跡甚多,主要旅遊景點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陽學宮、雙峰寺、城隍廟、黃歧山風景區、桂竹園風景區;惠來金海灣植物園、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樓、百花峰、銘湖岩;揭西大洋高山旅遊。 近年來,揭陽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旅遊業發展,經幾年的奮斗開拓,全市現已形成「一線九區」旅遊總體格局。「一線」就是榕江水上游覽線。「九區」即黃歧山名勝風景區、榕城仙橋桂竹園岩游覽區、揭東金獅旅遊區、揭西大洋旅遊度假區、惠來南海海濱浴場度假區、惠來粵東金海灣植物園俱樂部、普僑區永華果林旅遊村、揭東埔田生態農業旅遊區。「一線九區」加上原具有一定規模的70多處景點,將形成揭陽的旅遊系列產品,並逐步形成以市區為軸心,向全市各地輻射,連接汕頭、潮州、梅州、汕尾的大旅遊網路。全市旅遊初具規模。已發展成為可供廣大市民遊玩、觀光、休閑、登高、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揭陽八景是原揭陽縣最為歷史悠久的景色風貌。 黃岐夕翠 黃岐山在榕城東北八里,以山土色黃,故名。黃岐山成東西走向,綿亘十餘里,主峰高近300米。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於此,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此處山上林木蔥蘢,磴徑盤曲,風景秀麗,有明代的古塔和月容墓,半山亭、侶雲庵竺岡岩、卧雲洞。還有宋代文彩卓著的學者陳希伋讀書處等古跡,以及歷代名人遊客留下的石刻墨跡。登上黃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練縈繞,遠眺村落,盡收眼底。看紅日西沉、百鳥歸巢,牛羊下山;聽牧笛橫吹,山僧木魚,縈繞叢林。黃岐夕翠美,遊人意忘返。故前人有《岐嶺鍾聲》詩雲:「寺隱深林鎖暮煙,寒鍾初動月娟娟,乍疑潮岸敲金石,欲譜梵音入管弦。青嶂望中聞鳥噪,白雲堆里有僧傳,焚香坐久渾無寐,一百八聲霜蒲天。」每逢正月既望,重陽佳節,遊人踏青覽勝,紅男綠女,登高懷古,絡繹不絕,乃郊遊之佳境。 黃岐山是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徵。近年,由於政府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修建亭台廟宇,鋪設石路,改造山貌,美化環境,以使其成為一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 樵樓曉角 譙樓原在縣衙前院,用以擊鼓報更及吹角司晨,明代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建進賢門之後,改移於進賢門城樓。進賢門樓分三層,下層為瓮城門,中層為城樓,上層為琉璃亭閣,四面配以花窗活牖,朱漆畫欄,壯麗堂皇,為榕城五門之冠。該城樓職司報曉,每當晨曦初現,報曉號聲隨風悠盪,驅散晨霧,迎來朝暉,故稱「譙樓曉角」。1937年修建環城馬路,城牆拆除,獨留此門,作為東面進城門戶。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進賢門已失去「門」的意義,而成為街心花園的一部分。譙樓猶存,但成為歷史古跡。建國後,由於周邊建築地坪不斷增高,原城牆近三分之一被埋於地下,加上年久失修,整座城樓內外形貌受損嚴重,已難覓古八景風韻。近數十年來,曾多次進行修葺,恢復原貌,栽花植樹,荷池噴水,使古樓重煥新姿。並常於樓上開展書畫藝術展覽和文娛活動,成為民眾逸游小憩之處。進學考試者和旅遊者多以走過此門為吉利。旅遊者多在此候車。 雙溪明月 雙溪明月一景,在炮台鎮東面,榕江南、北河合流出 海處。據清人《韓江聞見錄》載:「揭陽雙溪之合流也,中秋夕,潮汛漲,月出桑浦石黽之尖,可於合流處得雙月影,亦一奇也。」該處江面開闊,每逢月明之夜,泛舟游此,夜景陶人,故清代庠生卓伯先有「南溪水接北溪流,影落銀蟾縞夜秋,我欲弄潮吹玉笛,徘徊如泛海中洲」的詩句。郭之奇在《兩溪明月》中也有「長憶元暉如練語,更添月意作江情」之句。明代天啟年間,為防倭寇侵犯,於此處填下巨石七堆,以阻倭船入侵,名為七星石
③ 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
在公司領導和污水處理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讓污水處理廠得到了很大的技術改進。我為你整理了2017年污水處理廠個人總結,希望可以幫到您。
克騰旗污水處理廠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各班組職工辛勤努力、協同合作下,確保完成了污水處理廠的穩定達標運行。現將2014年克旗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克旗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完成情況
克旗污水處理廠嚴格按公司及上級建設、環保、財政、水利、紀檢等部門要求,嚴格管理、常抓不懈保障了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運行。克旗污水處理廠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末,共處理廢水423萬噸,處理負荷率達到77.3%,日均處理量達到1.16萬噸,進水COD平均濃度450.4mg/L,出水COD平均濃度65.0mg/L,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1630噸;進水氨氮平均濃度58.2mg/L,出水氨氮平均濃度24.8mg/L,實現氨氮減排151.3噸;出水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城鎮污水排放二級標准。
克騰旗污水處理廠在線監測數據與赤峰市環保局監測平台實時連接,定期向上級環保部門,建設部門、發改部門報送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度核查等材料;迎接國家環保部核查組、自治區環保廳檢查組、東部督查中心檢查組、赤峰市環保局檢查組、赤峰市環境監察大隊、赤峰市環境監測站、旗政府、旗機關等多次檢查。圓滿完成各級環保、建設等部門安排布置的任務。
二、克旗污水處理廠各車間設備運行情況
克旗污水處理廠經過5年的運行,由於設備老化、冬季凍脹、進水水質不穩定、泥沙過多等原因,設備出現故障的頻次增多,磨損嚴重。如:進水格柵間及一泵房由於進水水質不穩定,瞬時流量不易控制,泥沙、雜物過多等原因導致格柵不能正常運轉,已經影響到污水處理廠的正常穩定運轉,導致污水處理效果降低。為保證污水穩定達標,針對設備出現的故障,特別是進水格柵故障、污水提升泵故障、風機故障等我廠多次組織人員進行清淤、維修。保證了設備的正常運轉。安裝的COD在線監測設備、氨氮在線監測設備全部進行了比對監測驗收,比對結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並於通過了赤峰市環保局的驗收。
三、化驗室方面
克旗自來水公司水質化驗室按公司要求對生活飲用水、污水進行化驗。共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井、清水廠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檢驗58次;完成污水自檢項目7項(水溫、PH、COD、氨氮、SS、溶解氧),並對污水在線監測系統出現故障後進行人工補測數據。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家標准。
四、克什克騰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管網擴建工程、中水回用和污泥處理工程進度情況。
克什克騰旗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總投資9946.40萬元,2014年完成提標改造工程綜合設備間、綜合制水車間、MBBR池改造、復合水解池、污泥泵房等建設工程,完成電纜鋪設、設備采購安裝等工作。進入調試運行階段,並於年底前完成環保驗收。
中水回用及污泥處理工程計劃完成項目前期手續,計劃2015年9月開工建設。
五、2015年工作計劃
根據2014年各車間設備運行情況,2015年我廠計劃對部分運行時間長,故障率高的設備(如:鼓風機、格柵、水泵)進行專業的維修保養工作;計劃每年2次(氣溫回暖後5月份一次,入冬前10月份一次)對進水格柵間、進水泵房、生物濾池、二泵房沉澱的泥沙進行清理,以保證格柵、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轉;加強化驗室管理,增加檢測項目、檢測頻率,保證實驗質量;努力學習,對污水處理工藝、國家新標准、新方法及污水處理法律法規等進行學習。努力增強員工專業素質、提高職工個人能力保證污水處理廠正穩定達標運行。按公司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為克旗的節能減排貢獻自己的力量。
20XX年是廣業環保有限公司運營第二年,半年來我廠在河源分公司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集團公司和分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和工作思路以安全生產為中心,深化思想工作,轉變工作作風,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的豐收,現將半年來的情況匯報如下:
第一、污水廠的穩定運行
1、確立A/A/O工藝運行參數。
我廠外部進水一直與設計值偏差較大,對污水處理系統活性污泥的培養和正常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針對參數的確定,我們將分解成幾個方面:第一:記錄報表的完善和改進,現有的記錄報表有重復有不足,一方面要繼續配合國家環保COD減排核查的記錄要求,一方面要確實全面的反映出整個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工況,達到每日數據報表完勝反映出一天的運行狀況。第二:化驗數據的連續性,完整性,化驗項目隨著化驗人員的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化驗項目將穩步的開展起來,我們將根據實際的運行參數的要求逐步調整出一套准確的化驗項目表,使化驗數據完整的反映出工藝運行狀況。第三:建立月統計分析制度。對於每個月的運行參數情況,我們將形成每月的參數統計分析,針對每個月的運行情況建立月度運行檔案,
最終形成完整的運行檔案,為運行參數的確定提供准確記錄和分析。
2、全廠設備的運行維護保養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我廠的設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各種問題,為了確保設備的良好工況的運行,我們將建立一個設備管理體系,在這個設備管理體系中,要涵蓋設備基礎檔案、設備備品庫存量、設備運行時間統計、設備維護統計、設備加油注脂記錄檔案、設備故障統計及分析、設備檢修記錄、設備運行風險性評估等。通過設備管理體系的建立,我們最終將實現各台套設備的穩定、低故障率的運行。
二、實現低成本運行,利潤最大化。
首先我們要建立嚴格的財務制度,建立明晰的財務報表。對於每月必須的財務用度,要從財務管理上把好花錢用錢的關,做好每一筆花出的錢有實效,並對花出的錢辦的事情進行檢查,是否達到目的,分析原因,總結並積累,實現費用使用上多層把關,盡可能從源頭上節約每筆費用。還要建立嚴格的賬、卡、物三者核對制度,嚴格材料庫存管理和用度,做到材料合理用度,杜絕浪費,特別是易損易耗品要做到責任到人,從人為使用上盡可能延長物品的使用期限,從而降低材料的消耗。對於工器具的管理,要建立詳細的個人工具賬,明確工器具使用期限,報損期限等,加強員工對工器具的愛護使用,從而降低生產消耗。除了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制度上加強管理以外,我們還要積極挖掘運行構築物潛力,從技術上保證運行,降低生產能耗、葯劑消耗等,實現低成本運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如何降低一些主要耗能設備的能耗,我們將制定詳盡的技術方案,實現高能耗設備的低能耗運行,把耗電降下來,降低生產運行成本。我們還將加強各方面的管理,從管理中實現低成本運行,通過完善各個環節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從有序高效的管理中實現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達到利潤最大化。
三、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工作團隊
我廠招收的員工基礎較高,普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年齡都在25歲上下,可塑形強,這樣的員工隊伍是一支具有很大潛力的年輕團隊,我們將在工作團隊的培養上做相關的工作,計劃通過一年的培訓工作,把我廠的隊伍培養成專業化的工作團隊。根據這個目標,我們將制定出年度的培訓計劃,特別是針對我廠的工藝運行,建立完整的全員培訓計劃,把污水處理廠內的全部的技術環節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並建立培訓效果檢驗機制,通過書面考核,現場操作,口頭表述等方式檢驗培訓效果,最終達到每個員工對污水處理廠內的各種技術環節做到了解並能夠上手操作。最終實現每個員工的“四懂四會”,即懂污水處理基本知識,懂廠內構築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廠內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技術經濟指標含義與計算方法、化驗指標的含義及其應用;會合理配氣配泥,會合理調度空氣,會正確迴流與排放污泥,會排除操作中的故障。在全員培訓的同時,我們還將針對每個員工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針對每個員工的不同的特點,通過與員工的交談和溝通,我們將建立一個每個員工的年度發展計劃。通過建立全員的年度發展計劃,把污水處理廠20XX年的各項工作拆解到每個員工計劃當中去,把員工個人的成長和污水處理廠的發展相互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實現雙方面共同提高的一個良好局面。在20XX年我們還將組織相關的團體性活動,加強員工之間的團結互助,增進彼此之間的團結和關系,加強團隊的協作能力和凝聚力,讓每個員工有歸屬感,同時還有成就感,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建立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等。
四、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
作為一個污水處理廠,安全生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在20XX年將通過建立自上而下的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實現20XX年的安全生產工作。建立的安全管理體系將包含有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已制定,需完善);安全知識培訓;安全隱患月排查制度;周安全會議制度;安全資金投入計劃;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和投用;周安全員制度的設立和實施;實現車間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人方式;消防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消防知識培訓等。通過建立一個完整全面的安全管理體系,我們將實現廠、班組、員工三級的安全管理,每個員工在工作中樹立安全意識,危險操作有安全操作證,工作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每項工作中有安全檢查和安全提示,月、季度、年度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匯總,確保20XX年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發生。
五、存在的不足和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規章制度方面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班子成員要帶頭學,思想觀念、業務素質要帶頭提高。
2、與員工和協作隊伍日常溝通不足,要加強班子成員日常工作與員工交流,不能因為工作忙而忽視了與員工的溝通交流,要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要加強員工節約意識,單位效益的好壞,員工的成本和節約意識亦是一個控製成本的關鍵,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倡導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倡導新文明,完善各項成本費計劃制度,堵塞漏洞,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20XX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1、充分認識構建和諧企業的重大意義,努力把領導班子和員工隊伍建設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組織者,把領導班子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推動者。
2、進一步完善職工民主管理、公開制度,保障廣大職工的政治、經濟、文化權益。
3、按照公司領導的要求,把握好每一個關鍵環節,各項工作要按照公司領導提出的“管理創效”的要求,按程序操作執行、嚴格把控、穩步推進,認真做好各項工作。
4、結合6月份開展的全國安全月活動,發揚成績克服過去的不足,使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個台階,確保全年安全無傷亡事故。
總之,半年來的工作成績顯著,但存在的問題也較突出,下半年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有義務把梅縣廣業環保有限公司建設成一支思想作風過硬,團結和諧,清政廉潔,高效務實的團隊,為廣業環保集團的經濟發展及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運行概況
1、工藝控制
我廠1-12月份處理廠累計處理生活污水預計達到1320萬噸,日均處理量約為3.6萬噸,最高日處理量為4.4萬噸,平均進水COD184mg/L,出水COD43.7mg/L,累計削減COD為1852噸;平均進水氨氮22.5mg/L,出水氨氮8.3mg/L,累計削減氨氮為187噸;1-12月份產生剩餘污泥2860噸,共耗用PAM絮凝劑1噸,污泥含水率平均低於80%,其中2860噸剩餘污泥已全部運送至伊春區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1-12月份處理廠共用電總量為228萬度,月均耗電量約為19萬度;日均耗電量6246度,平均噸水耗電量為0.173kw/h/噸。
我廠於2014年7月末至8月末對反應池內曝氣設備進行檢修,在檢修結束恢復使用後,反應池內活性污泥出現不同程度的流失及減少,造成生化處理效率下降,出水氨氮超標。通過採取一系列恢復措施後,目前我廠運行穩定,出水水質各項指標平均值檢測情況如下:CODcr36mg/L(標准值≤60mg/L),BOD58.1mg/L(標准值≤20mg/L),SS8mg/L(標准值≤20mg/L),總磷0.3mg/L(標准值≤1.0mg/L),氨氮4.5mg/L(標准值≤15mg/L),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國家一級B標準的規定。
2、設備運行
自2010年10月份運行以來,我廠已經運行4年多,為保障處理廠設備的安全、高效、正常持續運行,今年對設備進行了全方位檢修、更換,除了按照設備說明做好零部件上油潤滑保養工作,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外,目前已經完成的主要工作為:3台曝氣風機的潤滑油及皮帶更換;3台提升泵潤滑油的更換及止回閥的檢修;4台推理器更換潤滑油;壓泥機系統更換潤滑油及高壓清洗系統;8台水閥及氣閥的檢修;16台迴流泵及污泥泵檢修;3#曝氣風機更換扇葉;3#潷水器更換液壓螺桿;紫外消毒設備更換燈管、套管及鎮流器;對生化池曝氣盤進行全面檢修、更換;對生化池在線監測設備(污泥濃度計、溶解氧儀、液位計)進行全面的檢修、更換,;完成對污水廠各池體旁防護欄桿刷漆、防腐工作;完善了中控系統等。,我廠根據實際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逐漸完善設備設施操作規程,並對全部職工進行了培訓,保障污水處理廠設施、設備正常運轉。
3、化驗分析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通過對進、出水水質開展各項檢測工作,指導配合運營工作。根據化驗室監測結果表明:今年1-8月份我廠運行穩定,出水基本達標,9月、10月出水氨氮出現部分時段超標現象,化驗室在日常水質常規檢測基礎上加大了對各池出水氨氮的檢測頻率,為工藝調整提供依據。從今年10月底開始,出水逐漸恢復到達標,目前各池運行正常,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達標排放。另外化驗室每月配合伊春市環保局監測站對污水廠水質進行取件監測;配合在線監測設備運營維護商對在線監測設備做比對試驗、保證設備准確度;此外在做好處理廠日常檢測分析工作的同時,化驗室還承擔著相關數據的上報工作。
4、其它
今年我廠接待外來參觀及各級領導部門檢查達10多次,每次都爭取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檢查和參觀任務,對各級領導提出的問題我們積極進行整改,好的意見積極採納。今年年12月2日,市政府白市長、區政府陸區長、園區張主任、市環保局鄭局長、區環保局高局長等帶領專家組蒞臨我廠,在聽取了污水處理廠工作匯報的基礎上,對我廠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對我廠的整改情況及運行情況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專家組也為我廠的運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二、人員管理情況
1、人員培訓情況
目前污水處理廠在崗人員18名,其中管理人員3名、運行值班人員8名、化驗2名、財務1名、電氣維修2名、采購1名、廚師1名。今年結合處理廠實際運行,通過輔導+考試的形式,組織全廠人員培訓6次,考核1次。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及考核,一方面使全廠職工更詳細的了解我廠運行的工藝流程和對工藝流程會產生較大變化的影響因素,以便在日常運行操作中及時掌控各個工藝參數;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全體職工的專業技術知識及操作水平,為建設一支專業的污水廠員工隊伍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2、管制制度
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是污水處理廠發展的主要方向,今年我廠制定並完善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包括各崗位的崗位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失職追究制度、衛生管理制度、早會制度、化驗室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值班記錄填寫制度及運行報表管理制度,另外還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完善了設備操作規程、各類報表及生產資料。通過上述一系列規章制度及規范規程的實施,我廠的管理工作更上一步,為今後的正常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二期工程建設情況
1、二期工程進展情況
由於伊春市城市發展需要,目前我廠已經上馬的二期工程項目預計投資6500萬元,主要建設兩座CASS池、一座格柵間及配套設備、管道及電氣安裝工程。二期項目於2014年6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至今已累計投資3800萬元,目前二期兩座CASS生化反應池土建施工完成,細格柵間主體工程已完成,剩餘格柵間的裝飾裝修部份預計將於明年5月20日前完成,其餘二期配套的土建部份將於5月30日前全部完成並進行設備安裝,約8月底完成全部工作,爭取9月開始進水、調試、運營。
2、目前二期工程的工作重點
目前已經進入冬季,由於伊春市地理氣候因素,不宜繼續施工,當前的工作重點是二期土建工程的越冬防護工作,為明年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我們准備實施的措施是:
1、外牆採用砂石土等不膨脹材料進行回填2米;
2、內池壁粘貼1.2m高保溫板,池內注水3m深;24小時專人巡查、破,削減池內冰水對池壁的內壓力。
3、裸露在外的梁、柱四周採用保溫板或保溫棉覆蓋防護。
4、池體及池壁周圍裝置防護欄桿及警戒標識,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
5、隨時跟蹤天氣變化,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嚴格按照我公司項目部越冬方案實施執行,最大限度地平安順利的渡過這個冬季。
四、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對於伊春市中心城污水處理廠是非比尋常的一年,明年二期工程將會進入正式運行,屆時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量能力將達到10萬噸,更多的壓力代表更多的動力,經過今年全廠設備的檢修,我們相信新的一年,在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公司領導的支持下,我們全體員工必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完成新年度各項任務及的工作目標,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設備正常運轉,出水達標排放,為污水處理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④ 請教會寫材料的同行:「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的報告」,再加200分!(已含框架)
摘要: 本文介紹廣州市黃埔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總體情況.
關鍵詞: 污水處理
一.實習目的:
生產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必的必修課,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了解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具體內容:
(一)西區污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2004年10月19日――2004年11月29日
1.污水廠概況: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是開發區管委會投資的重點環保工程,總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志誠大道西22號(西基工業區),佔地面積7.86萬平方米。日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3萬噸,遠景規劃為9萬噸。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於1992年9月破土動工,1994年8月建成投產。自建廠以來,本廠堅持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將人的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關鍵,生產運行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核心,設備管理作為質量管理的基礎,重視好每一環節,保證了污水處理的出水水質全部達到設計要求並優於設計規定的國家二級排放標准。重視和加強技術改造,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9年和2001年被評為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單位。本廠是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定點實習基地。
2001年6月,本廠順利通過ISO14000:1996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首家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城市污水處理廠。
該廠下轄污水處理總廠外圍8個提升泵站、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污水處理廠、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台商投資區)污水處理廠。總廠採用外圍泵站提升輸水的形式,收集並處理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該廠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污水泵站、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的安全、正常運行,確保進廠的污水經處理後全部達標排放。總廠的職能部門有廠長室、副廠長室、生產科、技術科、綜合科、辦公室等。
生產科的主要崗位有泵站運行操作、污水處理操作、污泥處理操作、化驗及倉庫管理等.
2.處理工藝:
西區總廠採用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體的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全部使用國產設備。污水處理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 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澱法。
(2). 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澱法。
(3). 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處理法的一種。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應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沉沉澱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
廢水經初次沉澱池後與二次沉澱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並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狀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代謝轉化為物質細胞,並氧化成為最終產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後才能被代謝和利用。廢水由此得到凈化。凈化後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澱池內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後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餘為剩餘污泥,由系統排出。
活性污泥反應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BOD負荷率(F/M),也稱為有機負荷率(2). 水溫(3). PH值(4). 溶解氧(5). 營養平衡(6).有毒物質
曝氣裝置:
1. 鼓風曝氣裝置
(1)微氣泡曝氣器(2)中氣泡曝氣器(3)水力剪切型空氣曝氣器(4)水力沖擊式空氣曝氣器
2. 機械曝氣器
(1)豎軸式機械曝氣器(2)卧軸式機械曝氣器
3.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運行方式
(1)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3)分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6)高負荷活性污泥法
(7)淺層曝氣、深水曝氣、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8)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
(9)氧化溝工藝
(10)序批活性污泥法
用傳統的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工業廢水是一種即經濟、凈化效果又好的方法,缺點是廢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會發生變化,特別是一些有抑製作用的污染物對細菌活性有明顯的抑製作用。在傳統法的基礎上,馴化好氧活性污泥,馴化後的活性污泥可以抗拒高濃度污染物的抑製作用,例如用馴化後的混合菌可連續降解有毒有機氯化物,有效地提高了凈化效果。另外,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的污泥產生量比較大,這也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個比較大的缺點。
西區總廠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下圖是西區總廠鳥瞰效果圖:
3.西區總廠設計參數:
◎處理規模:總設計處理規模為9萬噸/日,目前首期設計處理規模為3萬噸/日。
◎採用的主要工藝:以葉輪表面曝氣為主的傳統活性污泥法。
◎設計進水水質:COD≤500mg/LSS≤250mg/LBOD5≤200mg/L
◎設計出水水質:COD≤120mg/LSS≤30mg/LBOD5≤30mg/L
本廠執行《廣東省地方標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出水水質標准為
COD≤60mg/LSS≤30mg/LBOD5≤30mg/L
目前實際處理情況(平均日處理水量24000噸,其中70%以上是工業廢水。)
項目
進水(mg/L)
出水(mg/L)
處理效率(%)
COD
544
48.1
91.2
BOD5
270
9.8
96.4
SS
278
28.7
89.7
主要構築物:
序號
構築物名稱
構築物類型
規格(L×B×H, m)
有效容積(m3)
數量
1
曝氣沉砂池
曝氣沉砂池
13.5×2.5×3.78
109
1
2
一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20, H=5.65
1104
2
3
曝氣池
表面曝氣式生化池
12×12×4.5
648
10
4
二沉池
輻流式沉澱池
D=34, H=4.15
3282
2
5
濃縮池
重力濃縮池
D=9, H=8.6
365
2
主要設備
設備名稱
型號規格
生產廠家
數量
備注
格柵清污機
XGS1350-1200
唐山清源環保公司
1
柵距10mm,節距100mm
砂水分離器
LSSF-260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1
一沉池刮泥機
D20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單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泥機
一沉池排泥泵
AS5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曝氣機
PE150
安徽第一紡織機械廠
10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污泥迴流泵
WQ-300-15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4
二沉池刮吸泥機
D34
江都給水排水設備製造廠
2
雙臂周邊傳動幅流式刮吸泥機
帶式壓濾機
DYL-2000
河南商城環保廠
2
POWTRAN-RICH 變頻器無級調整濾帶速度
羅茨鼓風機
SSR-100
山東章晃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2
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剩餘污泥泵
AS75-4CB
南京藍深制泵集團
2
濾帶沖洗泵
IS65-40-250
湖北石首水泵廠
2
污泥輸送泵
80WJ4012
上海利工泵業有限公司
2
化工耐腐蝕泵,SIEMENS 變頻器無級調速
加葯計量泵
JD
天津市通用機械廠
2
空氣壓縮機
V-0.3/10
廣州天河華僑企業公司華通壓縮機廠
1
移動式空氣壓縮機
二氧化氯消毒器
HT908-500
深圳歐泰華有限公司
1
主要化驗項目:
化學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5
曝氣池混合液MLSS
迴流污泥MLSS
懸浮物SS
PH值
總氮TN
30分鍾沉降比SV
污泥指數SVI
氨氮NH3-N
總磷TP
磷酸鹽PO43--P
含水率
有機物
氯化物
(二)東區污水處理廠概況:
參觀時間:2004年11月28日上午
1.廠區概況 :
東區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出口加工區)宏光路,是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利用奧地利的國際貨款興建的。一期設計處理規模為2.6萬噸/日,處理東區的工業及生活污水,採用SBR工藝,基本上都採用進口設備,污水以自流方式進廠。
2.處理工藝: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或間隙式活性污泥法,簡稱為SBR工藝,是近十幾年來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較為引人注目的一種廢水處理工藝,按字面的解釋就是按程序、一批一批地生化處理污水。
SBR是現行的活性污泥法的一個變型,它的反應機制以及污染物質的去除機制和傳統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僅運行操作不一樣。
SBR操作模式由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和待機等5個基本過程組成。從污水流入開始到待機時間結束算做一個周期。在一個周期內,一切過程都在一個設有曝氣或攪拌裝置的反應池內依次進行,這種操作周期周而復始地反復進行,以達到不斷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
進水工序:進水工序是反應池接納污水的過程。
反應工序:當廢水注入達到預定容積後,進行曝氣或攪拌,以達到反應目的(去除BOD、硝化、脫氮脫磷)。
沉澱工序:停止曝氣和攪拌,活性污泥絨粒進行重力沉澱和上清液分離。
排水工序:排出活性污泥沉澱後的上清液,作為處理後的出水,一直排放到最低水位。反應池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大部分作為下個處理周期的迴流污泥使用,過剩的剩餘污泥引出排放。
待機工序:沉澱之後到下個周期開始的期間。
SBR工藝的設備和裝置
(1). 潷水器:電動機械搖臂式、套筒式、虹吸式、旋轉式、浮筒式等。
(2). 曝氣裝置:機械曝氣、鼓風曝氣。
(3). 閥門、排泥系統。
(4). 自動控制系統。
SBR法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 SBR法將生化處理過程的進水、曝氣、沉澱、排水以及閑置再生等幾個步驟都集中在一個設備或池子里進行了,因此處理的基本工藝是調節池→SBR,流程變得非常簡短,設備也少,便於操作和維修。
(2). 在SBR里,除了有曝氣進行的好氧生化之外,還有一個較長時段的好氧微生物不承受有機負荷的再生期,以及厭氧微生物的水解過程。所以SBR法的沉降性能好,出水清澈。而因此就可以維持SBR的高污泥濃度,從而獲得高負荷,並具有超常的處理效率和處理難生化污水的能力。
(3). 在SBR的運行周期內,進水、曝氣、沉降、排水、閑置等程序的時間,完全可以根據水質、水量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因此適應性強,方便調試和正常操作。
(4). 由於污泥有一個再生過程,又可以保持高濃度,所以污泥不僅性狀良好,易於脫水干化,而且產泥率低。
(5). SBR不僅生物量大,而且生物相當豐富,因此具有較好的脫氮能力。
(6). 由於流程短、設備少,取消了二沉池、刮泥機及連接管路等,因此基建投資省
3.處理工藝流程圖:
(三) 永和污水處理廠概況:
1.廠區概況:
永和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永和經濟區(台商投資區)永順大道旁,一期工程污水處理量為2000噸/日,主要採用以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生物膜法)為核心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輔以粗細格柵機、沉砂池等預處理設施,處理永和經濟區以工業廢水為主的污水。目前正在建設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採用柔性生化污水處理系統,日污水處理量為6000噸。
2.處理工藝
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樣,同屬於好氧生物處理方法。但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氣池中懸浮流動著的活性污泥來去除有機物的,而生物膜法是依靠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的微生物來去除有機物的,因而這種方法亦稱為生物過濾法。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固著於固體表面上的微生物對廢水水質、水量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較方便;由於微生物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即使增殖速度較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從而構成穩定的生態系;高營養級的微生物越多,污泥量自然就越少。一般認為,生物過濾法比活性污泥法的剩餘污泥量要少。
當然,由於固著於固體介質表面的微生物量較難控制,因而在運轉操作上伸縮性差;又由於濾料表面積小,BOD容積負荷有限,因而空間效果差;加之採用自然通風供養,在生物膜內層往往形成厭氧層,從而縮小了具有凈化功能的有效容積。然而由於新工藝新濾料的研製成功,生物膜法作為良好的好氧生物處理技術仍被廣泛地應用著。
生物膜法分為以下三類:
(1). 潤壁型生物膜法。廢水和空氣沿固定的或轉動的接觸介質表面的生物膜流過,如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等。
(2). 浸沒型生物膜法。接觸濾料固定在曝氣池內,完全浸沒在水中,採用鼓風曝氣,如接觸氧化法。
(3). 流動床型生物膜法。使附著有生物膜的活性炭、砂等小粒徑接觸介質懸浮流動於曝氣池中。
3.處理工藝流程:
下圖是永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永和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與實際情況的對照。
項目
設計進水(mg/L)
設計出水(mg/L)
實際進水范圍
BOD5
180
30
15~40
COD
300
80
60~140
SS
250
70
50~150
油脂
30
10
未測
三.實習總結:
此次在黃埔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實習,使我在學生階段能夠最大程度深入學習活性污泥法的處理工藝.活性污泥法是目前處理城市和工業污水普遍採用的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工藝流程較為簡單,處理成本低,而處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能得到廣泛的青睞.隨著工藝技術的提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應用.SBR法電氣化和自動化要求程度高, 並具有超常的處理效率和處理難生化污水的能力,極大地節約勞力和用地面積,是較為先進且前景較好的處理工藝.
⑤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資源生產和利用分析
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水資源總量為220.48億m3,污水處理量24.615億m3,相當於水資源總量的11.16%。污水排放總量為31.975億m3,污水處理率達到77.0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再生水利用總量7.1995億m3,再生水回用率29.2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表7.7)。
表7.7 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處理和利用情況表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8,北京市統計年鑒2008,天津市統計年鑒2008,河北省統計年鑒2008。
污水處理率是污水處理量與污水排放量之比,再生水利用率是再生水使用量與再生水產量之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再生水利用率計算時,再生水使用量包括表7.7中所列的各種用途的使用量,狹義的再生水利用率計算時,再生水使用量不包括表7.7各種用途中的補充水源水。京津冀都市圈內再生水利用率是指狹義的利用率。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三地污水處理率均達到70%以上,但是再生水利用率較低,僅為29.25%。從狹義角度,再生水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京津冀都市圈內各省市再生水利用率差距較大,其中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率最高,達到57.55%,高於京津冀都市圈和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和天津市分別為12.08%和1.65%,均低於京津冀都市圈水平。
7.3.1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產能力分析
再生水生產能力從污水處理廠建設情況、污水管道建設情況和污水處理能力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7.3.1.1 污水處理廠建設情況
污水處理廠是再生水生產的單位及載體,它直接關繫到污水處理覆蓋面及再生水開發利用的程度。
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廠建設近幾年取得很大進展。2000年污水處理廠只有18個,到2009年達到201個,10年中污水處理廠數量翻了11倍多。三地污水處理廠個數呈逐年增加趨勢。從2005年開始,三地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特別是2007年以後,由於河北省增加了污水處理廠設施建設投入,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廠建設飛速發展,兩年數量翻一番(表7.8,圖7.1)。
表7.8 2000~2009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廠數量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水網。
圖7.1 2000~2009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廠建設變化趨勢圖
從圖7.1還可以看出,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廠建設起點較低,建設速度很快,這是因為「十一五」以來,我國更加註重節能和環保,循環經濟發展迅速,這為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7.3.1.2 污水管道建設情況
污水管道建設投入較大,它是再生水生產的前提,是污水處理廠污水來源的主要通道。京津冀都市圈近幾年污水管道建設長度和污水管道密度都呈上升趨勢,截至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管道長度達到14966km,污水管道密度為4.3km/km2,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市污水管道長度4458km,比2002年增加1800km,增幅達66.7%,在京津冀都市圈內建設速度最慢,污水管道密度3.40km/km2,略低於京津冀都市圈平均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天津市污水管道長度達到6194km,比2002年增加3648km,增幅146.77%,在京津冀都市圈內建設速度最快,污水管道密度9.67km/km2,高於京津冀都市圈和全國平均水平;河北省污水管道長度達4314km,比2002年增加2595.4km,增幅151.01%,建設速度在京津冀都市圈內排在第二位,污水管道密度2.82km/km2,小於京津冀都市圈和全國平均水平(表7.9,圖7.2,圖7.3)。
表7.9 2002~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管道長度及密度情況
註:2005年全國污水管道長度為理估計論值;2005年北京市建成面積為理論估計值。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2~2008。
圖7.22002~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管道長度變化趨勢圖
圖7.3 2002~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管道密度變化趨勢圖
另外,在圖7.3中我們可以看出,天津市污水管道密度雖然高於京津冀都市圈和全國平均水平,但是,2007年以來,污水管道密度開始呈下降趨勢,原因是近幾年天津市城區建設速度加快,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緩慢。
總之,2001年以來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7.3.1.3 污水處理能力情況
京津冀都市圈年污水處理能力和日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高。
第一,再生水總量是再生水處理規模的重要指標。從2001~2007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排放總量呈上升趨勢,2008年開始出現負增長,但總量仍維持在較高水平。總體上升趨勢較緩慢,2004年上升速度最快,達到15.11%;2007年最慢,只有0.47%。年污水處理量自2001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其中2004年和2006年增幅較大,超過20%;2007年增幅較小,只有3.98%。可以看出,隨著污水排放量的變化,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總量也基本呈同方向變化趨勢(表7.10,圖7.4),再生水處理規模逐年加大。
第二,日處理量是地區污水處理效率的重要指標。京津冀都市圈污水日處理量從2001年到2008年也是呈上升趨勢。2003年開始,處理量有較大幅度增長,特別是河北省和天津市,增速較快,2005年以後河北省污水日處理量超過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內排在第一位(表7.10,圖7.5)。日處理量上升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圈內加快了污水處理廠建設速度,第二是污水處理廠實際處理能力的提高。
第三,污水處理率是衡量一個地區污水處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率也呈上升趨勢,從2001年52.03%增加到2008年的77.03%。從這個指標來看,2001年以來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能力一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京津冀都市圈內部,北京市的處理能力最強(表7.11,圖7.6)。
表7.10 2001~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情況表
註:2005年河北省年污水排放量為理論估計值;2002年北京市、天津市,2005年天津年污水處理量為理論估計值。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1~2008。
圖7.4 2001~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年污水排放量和年污水處理量變化趨勢圖
圖7.5 2001~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日處理量變化趨勢圖
表7.11 2001~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率 單位:%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1~2008。
圖7.6 2001~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率變化情況
總之,京津冀都市圈污水處理總量和日處理量都是逐年增長的,污水處理能力有了顯著提高。然而,由於起步晚、基礎弱,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產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例如,京津冀都市圈2008年的污水處理率只有77.03%,以色列1987年處理率就已經接近90%,落後發達國家30年左右;京津冀都市圈內北京市的城八區2007年達到90%,也落後發達國家20年。
7.3.2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情況
再生水利用情況主要從利用總量、利用效率及原因三個方面分析。
7.3.2.1 利用總量
2006~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總量呈增長趨勢,從4.13億t增加到7.20億t,增加3.07億t,增幅74.33%,增速較快。但是,京津冀都市圈利用再生水、節約清潔水的比例還比較小,到2008年才達到2.81%。所以,如果能進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將可節約更多的清潔水源。
從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各省市再生水利用總量與用水總量比例來看(節約清潔水比例),北京再生水利用總量6億t,是河北省的5倍多、天津市的75倍;再生水利用總量與用水總量比例北京市17.09%,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別為0.37%和0.56%。這說明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在京津冀都市圈內遙遙領先於其他省市(表7.12)。
表7.12 2006~2008年北京利用再生水節約清潔水情況表單位:億m3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6~2008,北京市經濟年鑒2006~2008,天津市經濟年鑒2006~2008,河北省經濟年鑒2006~2008。
2006~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的用水總量大於清潔水資源量,所以,再生水的使用,不僅彌補了這個缺口,而且還節約了清潔水的使用量。分析三地再生水利用率最高的北京的情況,北京再生水使用量逐年增加,清潔水用量逐年減少,清潔水節約量逐年提高,2008年節約率達到17.09%,再生水的替代作用逐年顯現(表7.12~表7.16)。這對於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來說,無疑是個令人鼓舞的福音。
表7.13 2006~2008年天津再生水節約清潔水情況表 單位:億m3
表7.14 2006~2008年河北再生水節約清潔水情況表 單位:億m3
表7.15 2006~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節約清潔水情況表 單位:億m3
表7.16 2006~2008年全國再生水節約清潔水情況表 單位:億m3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加,水資源總量與用水量之間的缺口會越來越大。如果不提高再生水使用量來加以彌補,將會使各地對外調用水的依存度不斷增加。這不僅會使用水成本增加,而且還會使地區間因水資源配置不均,產生用水矛盾,進而引起更廣、更深的社會矛盾。所以,提高各地再生水利用量,節約清潔水使用量,是今後必須要走的路。
7.3.2.2 再生水利用率
再生水利用率等於再生水利用量與再生水生產總量的比率(再生水生產量按100%的污水都被凈化為再生水計算的),是衡量再生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京津冀都市圈近幾年再生水利用率變化情況見表7.17及圖7.7。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效率也是逐年提高的,2006年再生水利用率19.34%,到2008年達到29.2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是,目前利用效率仍然較低,再生水利用率還不到30%。僅2008年一年,京津冀都市圈就有17.42億m3再生水未得到充分利用,佔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水資源總量的7.9%,這一比例對於水資源嚴重不足的京津冀都市圈來說是非常巨大的。另外,從京津冀都市圈內各省市再生水利用效率來看,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效率最高,2008年已經達到57.53%,河北省12.09%,天津市只有1.65%。
另外,與發達國家相比,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例如,1987年以色列72%的城市污水都已經回用,京津冀都市圈內再生水利用率最高的北京市才接近60%。
表7.17 2006~2008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率%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
圖7.7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率柱狀圖
7.3.3 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率低下原因分析
截至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產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污水處理總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利用總量只有7.2億m3,只相當於京津冀都市圈用水總量的2.81%,再生水利用率只有29.25%,再生水利用效率低(表7.18)。下面就再生水利用效率低下原因進行簡要分析。
表7.18 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再生水生產和利用情況表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08,北京市統計年鑒2008,天津市統計年鑒2008,河北省統計年鑒2008。
第一,再生水價格偏低,影響再生水生產。目前,北京市居民使用的自來水價格已上漲為4元/t(表7.19),而再生水依然維持在1元/t,但是,實際上部分再生水生產企業平均運行成本超過1元/m3,再生水定價過低,使再生水生產單位虧本運行,影響了正常運營管理,部分再生水生產設備不能滿負荷運轉,或者出水水質低於設計標准。
第二,雖然目前京津冀都市圈水資源緊缺,但是還沒有達到威脅飲用水的程度,所以再生水的替代作用被人忽視。
第三,由於我國再生水生產多為政府投資,投資主體單一,資金有限,受到財政收支情況影響,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包括舊管網改建和新建設)仍然不能滿足再生水行業發展需求。
第四,由於缺乏有效監管,京津冀都市圈部分再生水水質沒有達到標准,影響用水單位使用積極性。
表7.19 北京市自來水價格表
資料來源:北京市發改委網站。
⑥ 武夷山一中在崇安街范圍嗎
武夷山一中在崇安街范圍。武夷山市下轄3個街道(崇安街道、武夷街道、新豐街道)、3個鎮(星村鎮、興田鎮、五夫鎮)、4個鄉(上梅鄉、吳屯鄉、嵐谷鄉、洋庄鄉)。武夷山一中就在崇安街道的營盤社區。
同時還有「武夷山市2014年幼兒園、小學、初中招生工作實施細則」為證。
武夷山市2014年幼兒園、小學、初中招生工作實施細則
根據上級有關招生的文件精神,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招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武夷山市2014年幼兒園、小學、初中招生工作實施細則。
一、幼兒園招生
凡年滿3周(即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幼兒家長,可持戶口本到就近的幼兒園辦理登記、報名手續。各級各類幼兒園應嚴格按照學籍管理規定,嚴格把好小班招生年齡關,凡未滿3周歲的幼兒不得招入小班就讀,確保轄區內適齡兒童就近入園,不斷鞏固提高3~6周歲兒童的入園率。
戶籍在城關地區(含崇安街道和新豐街道),且年滿3周歲(即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適齡幼兒可報名參加實驗幼兒園分園(含陽光分園、中洲分園、清獻分園)的招生,須提供相關證件: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入學幼兒出生證明(交原件、復印件);③體檢材料(交原件)。具體招生方案及招生工作由實驗幼兒園負責制定並實施,招收的幼兒情況匯總表按各分園交1份招委會備案。
二、小學一年級招生
(一)入學年齡
嚴格按照義務教育法和全省學籍管理規定,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控制在年滿6周歲(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
(二)招生辦法
實行按戶籍或房產所在地劃片招生,家長(監護人)可持戶口簿或房產證等相關有效證件按時按要求到相應的小學報名,具體招生工作由相關學校具體負責。
(三)城區各學校招生片區劃分
實驗小學、崇安小學、余慶小學、進校附小、百花小學、新豐小學和湖桃小學招生片區如下:(具體劃分詳見附圖)
1、實驗小學招生片區:
由中山路(崇東橋頭至啟新紅綠燈)的雙號(中山路南側),五九北路(啟新紅綠燈至公安局舊址大門)的雙號(南側),公安局舊址大門邊西側圍牆連一中西南側圍牆至一中大門(不含黃依壠),朱子路(一中大門口至柳永路介面的東側)連柳永路(北側)至武夷大道,由武夷大道往北至環島東路,再到崇陽溪西岸為四周邊界圍成的區域。
2、崇安小學招生片區:
由中山路(崇東橋頭至啟新紅綠燈)的單號(中山路北側),五九北路(啟新紅綠燈至公安局舊址大門)的單號(北側),再往北至汽車站對面通往「龍安谷」水泥直路,到洋庄溪和崇陽溪為四周邊界圍成的區域以及原水泥廠、造紙廠所在區域。
3、余慶小學招生片區:
以原公安局大門為起點,往北至至興武路口,拐興武路(東南側)至小武夷公園山腳下以南的區域范圍,原公安局大門往南沿西側圍牆連一中西南側圍牆至一中大門口,沿營盤路南側,到朱子路(西側),拐柳永路(南側)至武夷大道,由武夷大道往北至環島東路,再到崇陽溪西岸,沿崇陽溪西岸往南門街至污水處理廠,至三洲路(東側),由林業路(興山路)往北至三中大門(原實驗中學)圍成的區域(含沙古洲片區)。
4、進校附小招生片區:
西以崇陽溪為界、東至里洋村、北至洋墩新村、南至武夷山市黨校,含城東路、溪東路、黨校路、文化路(東)、崇綉新村、學元巷、兔崗巷、黃嶺巷、金龜巷等。
5、百花小學招生片區:
百花社區:岩福路193戶(1~193號);岩發路156戶(1~156號);岩前路90戶(1~90號);石雄街47戶(2~94號的雙號);五九北路142戶(62~174號);興武路73戶(1~147號的單號);
石雄社區:五九北路:331戶,55號後的單號;瑞岩新村:52戶;石雄街:45戶(1~90號單號)。
6、新豐小學招生片區:
東至崇陽溪;南至武夷大道東面至北京花園,武夷大道西面至武夷學院門口直大道北與百花路西和戰備路北的包圍圈;西至良種場;北至三中(原實驗中學)大門前的林業路(興山路)之間的區域(含太平洋花園小區、岸景花苑小區)。
7、湖桃小學招生片區:
以湖桃社區和樟樹園社區管理轄區為主,東至綜合農場三分場造福新村;南至綜合農場果園村;西至崇陽溪東岸;北至綜合農場東岸村(看守所以下)。
(四) 城區各學校招生計劃
實驗小學7個班,崇安小學6個班,余慶小學4個班,進校附小3個班,百花小學4個班,新豐小學6個班,綜農小學4個班,茶場小學3個班,進校附小分校3個班(地點設在紫陽技校內,由進校附小負責管理),共計劃40個教學班。各校應嚴格按班生數50人以內控制班生規模。
(五)城區各學校招生片區內生源的認定以戶籍與監護人一致或房產與監護人一致為准。(戶籍遷到片區內時間須一年以上,即在2013年的8月31日之前遷入,2013年9月1日後遷入,必須同時滿足戶籍、監護人(父母親)、房產證三者一致,不滿足條件的就近安排到百花小學、進校附小、新豐小學等學校就讀)。須提供相關證件: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入學兒童出生證明(交原件、復印件);③房產證(交原件、復印件)。報名材料由相關學校收集整理審核,必要時提交公安局、房管處等相關部門核實,片內招生情況匯總表交1份招委會備案。持偽造的戶口簿、房產證等證件報名登記的,一經發現將取消其在城區小學的入學資格。必要時將偽造的戶口簿、房產證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六)城區各學校片區內一年級新生招生計劃在8月上旬結束,具體時間安排另行通知。城區一年級新生家長應按時到相應學校報名,未按時報名則視為自願放棄相應片區招生資格;在片區內正常招生和政策照顧招生全部完成之後,實驗小學、崇安小學、余慶小學三所學校的空餘學額,以隨機派位的形式進行補錄,錄滿為止。屬於城區招生片區內且符合招生年齡的學生可攜帶戶口本及孩子出生證明等有效證件選擇到上述三所有補錄的小學報名參與補錄,三所學校補錄的順序是:實驗小學→崇安小學→余慶小學,補錄工作在教育局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下進行,由相關學校具體負責操作。
(七)外來和進城人員子女入學
外來和進城人員隨遷子女小學入學主要安排到百花小學、進校附小(含紫陽分校3個班,地點設在武夷山市紫陽技校內)、新豐小學、湖桃小學、茶場小學、角亭小學、公館小學等學校就近招收入學,學生家長必須提出書面就學申請並提供相關證件:(1)父母是本市戶籍的,提供以下證件: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出租房屋治安責任書(交原件,由公安部門出具);③務工合同(交原件);④2013年一個季度的工資冊(交復印件,且復印件要工作單位蓋章);⑤營業執照(交原件、復印件。持有營業執照的,第②③④項證件無需提供)。(2)父母非本市戶籍的,提供以下材料: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務工合同(交原件)③2013年一個季度的工資冊(交復印件,且復印件要工作單位蓋章);④營業執照或暫住證(交原件、復印件,暫住證由公安部門出具。持有營業執照或暫住證的,第②項證件無需提供)。報名材料由相關學校收集整理審核,必要時提交公安部門核實。持偽造的戶口簿、暫住證等證件報名登記的,一經發現將取消在城區小學的入學資格。必要時將偽造的證件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相關學校按片區內招生結束後,空餘的學位,在已報名的外來或進城人員隨遷子女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新生錄取名單,錄滿為止。各學校隨機派位的時間順序是:百花小學、進校附小、新豐小學、綜農小學、茶場小學、進校附小分校。家長可按時、按要求持相關證件逐個(或選擇)到相應學校報名參加隨機派位,以上所有學校隨機派位結束後仍未被錄取的學生,安排到其它農村學校或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入學。外來和進城人員子女招生隨機派位工作在教育局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下進行,由相關學校具體負責操作,招生情況匯總表交1份招委會備案。
(八)原清獻小學招生片區並入崇安小學,崇安街道的黃墩、松凹、村尾、崩埂4個村的村民子女安排在崇安小學入學,要求四個村的村民子女監護人必須是本村村民,且戶籍遷到上述4個村必須滿兩年以上(即2012年8月31日前遷入),不符合條件的安排在百花小學就讀。因建設東溪水庫時就地升高的吳屯鄉小寺村的小沖、程墩、嵐湯3個村民小組的子女安排在附小、百花小學就近入學。
三、初中一年級招生
初中一年級招生實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按小學畢業生戶籍所在地劃出城關、武夷、星村、興田、五夫、上梅、吳屯、嵐谷、洋庄9個招生片區,新生家長可持戶口簿就近到相應的學校報名入學。
(一)城關片區招生計劃:一中8個班,學位400個;二中10個班學位500個;三中8個班,學位400個。各校要嚴格控制班生規模。
(二)城關片區按劃片招生和隨機派位相結合的方式確定一中、二中、三中錄取學生的名單。(具體劃分區域詳見附圖)
1、一中招生片區
以橫街頭為起點,由中山路往北(橫街頭至啟新紅綠燈,中山路南側)接五九北路繼續往北至興武路口(啟新紅綠燈至興武口,五九北路南側),拐興武路(由五九北路交叉口至百花路交叉口,興武路東南側),接百花路後往南至迎賓路(百花路以東區域),沿迎賓路往東至武夷大道(迎賓路以北區域),由武夷大道往北至環島東路,再沿環島東路至水東街交叉口,最後由水東街西側(銀泰花園)至橫街頭所圍成的區域。
2、二中招生片區
以崇東橋頭為起點,沿中山路往北接五九北路至石雄方向以北的城關區域;興武路、百花路與五九北路圍成區域;崇陽溪東側(溪東)區域,往南至火車站的站區路;水東街(橫街頭至銀泰花園)東側至崇陽溪西岸的區域;環島東路南側、武夷大道東側與崇陽溪西岸形成的區域(即南門街);沙古洲區域。
3、三中招生片區
迎賓路以南至武夷學院、五九南路兩側廣大區域(含綜合農場轄區、茶場轄區);五九北路和百花路交叉口往南至迎賓路和百花路交叉口,沿百花路繼續往南至武夷學院的西南側區域,西至小武夷公園為界。
4、一中招生按劃片招生和隨機派位相結合的原則。在招收完片區內生源和政策照顧生源後,空餘學額在城區招生片區內進行隨機派位,錄滿為止。屬於城區招生片區內的學生均可攜帶戶口薄等相關有效證件按時按要求到一中報名參加隨機派位,隨機派位工作在教育局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下進行,由一中具體負責操作。
5、二中在招收完片區內生源和政策照顧生源後,空餘學額可招收三中片區內的生源,符合條件的城區學生均可攜帶戶口薄等相關有效證件按時按要求到二中報名入學,錄滿為止。
6、城區各學校招生片區內生源的認定以戶籍與監護人一致為前提(戶籍遷到片區內時間須一年以上,即在2013年的8月31日之前遷入,2013年9月1日後遷入,必須同時滿足戶籍、監護人(父母親)、房產證三者一致,不滿足條件的一律安排到三中就讀。報名時須提供: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房產證(交原件、復印件,戶籍2013年9月1日後遷入的生源)。報名材料由相關學校收集整理審核,必要時提交公安部門核實。持偽造的戶口簿等證件報名登記的,一經發現將取消在城區學校的入學資格,必要時將偽造的證件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片內招生情況匯總表交1份招委會備案。
(三)外來和進城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入學
外來和進城人員隨遷子女主要就近安排到三中、武夷中學、洋庄老區學校入學。學生家長必須提出書面就學申請並提供相關證件:(1)父母是本市戶籍的,提供以下證件: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出租房屋治安責任書(交原件,由公安部門出具);③務工合同(交原件);④2013年一個季度的工資冊(交復印件,且復印件要工作單位蓋章);⑤營業執照(交原件、復印件。持有營業執照的,第②③④項證件無需提供)。(2)父母非本市戶籍的,提供以下材料:①戶口簿(交原件、復印件);②務工合同(交原件)③2013年一個季度的工資冊(交復印件,且復印件要工作單位蓋章);④營業執照或暫住證(交原件、復印件,暫住證由公安部門出具。持有營業執照或暫住證的,第②項證件無需提供)。報名材料由相關學校收集整理審核,必要時提交公安部門核實。持偽造的戶口簿、暫住證等證件報名登記的,一經發現將取消在城區學校的入學資格,必要時將偽造的證件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招生工作由各校負責具體操作。
若三中學位不足,則將已有的學位按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錄取名單,未被三中錄取的學生可依次到武夷中學和洋庄老區學校報名入學,錄滿為止。
(四)為了便於學籍管理,根據上級有關規定,需到外地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必須在轄區內中學注冊入學後再辦理相關手續到外地學校就讀。
(五)城關、武夷招生片區的劃分
(1)城關招生片區:戶籍在崇安街道辦、新豐街道辦、綜合農場的小學畢業生、茶場正式職工子女(可持有效證件按時按要求到一中報名參加隨機派位)。
(2)武夷招生片區:武夷街道辦所轄范圍,茶場的非職工子女。
(六)武夷少兒藝術團正式團員的招生錄取工作按武招委紀〔2005〕3號《關於武夷少兒藝術團招生錄取照顧政策工作會議紀要》的文件精神執行。
(七)為培養體育尖子,凡在小學階段參加省級(省人民政府、教育廳或教育廳與其他部門聯合組織)以上舉辦的省運會、中學生運動會及單項正式競賽獲得個人前六名或集體前三名的主力隊員,以及南平市級(南平市人民政府、南平市教育局或南平市教育局與其他部門聯合組織)舉辦的市運會、中學生運動會及單項正式競賽獲得個人前三名或集體第一名主力隊員(需提供能證明是主力隊員的相應資料)的小學畢業生(必須是現仍在縣市級以上相應少體校或訓練隊參加訓練的,由相應少體校或訓練隊出具證明),未錄取一中的經公示可由一中特招錄取。上述享受照顧的競賽項目界定為:田徑、舉重、武術、游泳、體操、跆拳道、健美操、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射擊等13項。同時,為培養體育尖子,支持市少體校工作,市少體校「二集中」的小學生安排到百花小學臨時就讀,初中生安排到二中臨時就讀,訓練結束後一律回原校就讀,市少體校及相關學校要做好跟蹤和交接工作,嚴禁以體育「二集中」為由「擇校」就讀。
(八)為培養科技特長生,鼓勵青少年學生的科技創新和發明創造,凡在小學階段獲得由國家專利局認定的發明專利(以證書為准),參加國家、省級(教育廳或教育廳與其他部門聯合組織)以及南平市級(南平市教育局或南平市教育局與其他部門聯合)舉辦的學生科技大賽或學科競賽獲得三等獎以上(以獲獎證書為准)的小學畢業生,未錄取一中的經公示可由一中特招錄取。
四、華僑、歸僑、港、澳、檯子女入學
華僑子女(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的子女)回國接受義務教育,歸僑、港、澳、台籍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在其監護人戶口所在地視同當地居民子女辦理入學手續。國內監護人的選擇原則上按照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的順序確定。
五、有關照顧政策與規定
(一)凡符合省上、南平市、武夷山市委、政府及其招委會有關政策規定照顧入學的,嚴格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1、享受照顧入學資格的類別界定為:駐武各種部隊現役軍人子女、武夷學院正式教職工子女、武夷山職業學院專職教職工子女、勞模子女、地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子女、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市委專職下派村支書子女、持「客商證」且上一年度納稅50萬元以上企業法人子女、納稅500萬元以上持「客商證」企業「外聘高管」(戶籍不在我市的高級管理人員)子女、監獄正式幹部職工子女。市委專職下派村支書和抽調到省上、南平市重點項目人員子女。
2、持「客商證」照顧政策:(1)持「客商證」且2013年1月~12月納稅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企業法人本人子女1人;(2)持「客商證」且2013年1月~12月納稅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至1000萬元的企業增加外聘高級管理人員(戶籍不在我市)的子女1人;(3)持「客商證」且2013年1月~12月納稅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的企業增加外聘高級管理人員(戶籍不在我市)的子女2人。
3、省上、南平市、武夷山市若有頒布新的入學照顧政策,則以新的文件為准。
(二)符合政策照顧招生的,必須提供以下登記報備材料:
凡申請照顧擇校入學的,均需提供書面申請書和相應材料。申請書要註明:申請照顧的類別;孩子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申請入學的學校和年級;父母雙方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系電話,便於情況核實和社會公示。
1、駐武各種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申請書、部隊(單位)證明、軍官證(士官證、士兵證)原件和復印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武夷學院正式教職工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申請書、需照顧學生花名冊、學院人事部門出具的正式教職工花名冊、監護人的「教師任職資格證書」或行政任職文件原件和復印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3、武夷山職業學院專職教職工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申請書、2013年的正式教職工花名冊和全年的工資總表原件及復印件、學院為教職工辦理的近半年以上的《社會保險費繳費證明》、監護人的「教師任職資格證書」或行政任職文件原件和復印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4、勞模子女、見義勇為子女、地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申請書、相關部門出具的獲表彰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5、市委專職下派村支書及抽調省上、南平市重點項目人員子女照顧入學需提供:申請書、市委(或組織部)簽署的有任職期限並加蓋公章的任職文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薄、身份證等原件和復印件。
6、監獄正式幹部職工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申請書、照顧學生花名冊、監獄人事部門出具的正式幹部職工花名冊、監護人的「警官證」或行政任職文件等的原件和復印件、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7、持「客商證」企業的法人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1)申請報告,要註明單位(企業)全稱、照顧人員的姓名和子女姓名及其子女的出生時間,照顧人員的詳細聯系電話和家庭住址、申請入學的學校和年級;(2)企業營業執照和客商證的原件和復印件(兩證上的姓名必須一致);(3)客商企業前一年度(2013年1月—12月)納稅憑證的原件和復印件;(4) 2013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原件和復印件;(5)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照顧人員及其子女的戶口本或其他證件的原件和復印件;(6)客商法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8、納稅500萬元以上客商證企業外聘高管子女入學照顧需提供: (1)申請報告(註明企業全稱、法人姓名、2013年1月—12月納稅金額、監護人姓名、子女姓名和出生年月、申請優惠的學校和年級);(2)企業營業執照和客商證的原件和復印件(兩證上的姓名必須一致);(3)客商企業前一年度(2013年1月—12月)納稅憑證的原件和復印件;(4)2013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原件和復印件;(5)企業為高管本人辦理的近半年以上的《社會保險費繳費證明》;(6)能證明監護人關系的客商高管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7)企業聘用高管的聘用合同等材料。
(三)政策照顧招生要求
1、政策照顧只針對新生入學,符合招生照顧政策的,可優先擇校。幼兒園為實驗幼兒園分園,小學為實驗小學、崇安小學和余慶小學,初中為一中和二中。
2、政策照顧材料登記報備時間 :7月14日至7月25日,逾期不予辦理。由實驗幼兒園、實驗小學、一中負責招生工作的相關人員在招生辦負責材料的收集、審核、登記。
3、公示時間:7月28日至8月1日,符合政策照顧入學的學生姓名、父母姓名、父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及相應材料將在武夷山電視台、武夷山市政務網、教育局網站、教育局政務公開欄、各個學校校務公開欄等媒體公示。
4、享受優惠照顧入學的相關部門、單位、企業要嚴格把關,嚴禁弄虛作假,搭車照顧。對在招生過程中出現舞弊行為的部門、單位、企業和個人,一經查實,取消當事人優惠照顧資格,列入黑名單,取消舞弊的部門、單位、企業和個人今後3年享受子女優惠照顧資格。
5、政策照顧登記報備時,照顧對象監護人或經辦人要簽訂「誠信承諾書」,照顧對象屬於部門、單位和企業的,還需加蓋相關部門、單位和企業公章,提供的有效證明材料最後落款時間為2014年7月15日之前。
六、招生要求
(一)各校要嚴格執行招生計劃,不得超計劃招生。對擅自突破規定招生限額的學校,學校校長及相關責任人不得參與年度的評優評先,並責令及時整改。
(二)義務教育階段招收片區外學生不得與收費掛勾,各類社會捐資助學不得直接與招生掛勾,學校招生不得與片區外特定區域或部門(單位)掛勾。
(三)各中小學要加大招生宣傳力度,組織動員學生按時入學,嚴格執行福建省貫徹落實《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的實施方案,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和教育強市健康發展。
(四)招生時間:市區小學片區內招生8月上旬結束,小學外來和進城人員子女招生、各種政策照顧招生、市區初中招生8月中旬前結束,8月下旬處理解決招生遺留問題。
七、收費標准
各級各類招生嚴格按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標准執行。
八、本實施細則未盡事宜,由市招生委員會研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