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通市有幾個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都在什麼地方運行情況,污泥如何處理
南通市通州益民水處理有限公司
上海電氣南通水處理有限公司
南通市污水處理版中心權
如皋市同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南通港閘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啟東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如東恆發水處理有限公司
通州區二甲鎮污水處理廠
通州騎岸鎮污水處理廠
通州區平東鎮污水處理廠
通州濱海污水處理廠 太多了,你自己去中國 污水處理工程網看他們的投運污水廠名單(有聯系方式),在建的可以看他們的污水處理 風 向 標
B. 最新崇明規劃中的大項目
法律分析:上海市發改委近日公布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這些項目聚焦科技產業、社會民生、生態文明、城市基礎設施、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安排正式項目166項,其中包括年內計劃新開工項目18項、在建128項、建成項目20項。另外安排預備項目47項。內容如下:
科技產業類:計劃建成5項: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台、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上海交通大學張江科學園、上汽大眾MEB工廠建設等。計劃新開工8項:民用飛機航電系統集成平台、上海天岳碳化硅半導體材料項目、信達生物上海總部暨全球研發中心、中國生物抗體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國盛生物醫葯產業園等。
生態文明建設類:計劃建成1項: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二期工程。計劃新開工2項:竹園白龍港污水連通管工程、上海市固體廢物處置中心項目二期。
社會民生類:計劃建成8項:復旦大學內涵能力提升、上大延長校區建設改造、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上海老年醫學中心、國婦幼奉賢院區、上圖東館、城市規劃展示館升級改造、上海浦東足球場。計劃新開工2項: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奉賢校區一期、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C. 上海崇明島有哪幾家污水廠
021-59611101 這個是崇明水利局 你問一下
D. 崇明新河到浦東白龍港污水處理廠,公交如何換乘
公交線路:南堡專線 → 申崇六線b線 → 地鐵6號線 → 新川專線,全程約80.3公里
1、從新河鎮步行約220米,到達新河鎮站
2、乘坐南堡專線,經過20站, 到達堡鎮汽車站
3、乘坐申崇六線b線,經過1站, 到達五洲大道地鐵站
4、步行約160米,到達五洲大道站
5、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5站, 到達金橋路站
6、步行約330米,到達金橋路張楊路站
7、乘坐新川專線,經過7站, 到達金橋路龍東大道站
8、步行約890米,到達浦東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公交線路:南堡專線 → 申崇六線b線 → 地鐵6號線 → 977路,全程約81.4公里
1、從新河鎮步行約220米,到達新河鎮站
2、乘坐南堡專線,經過20站, 到達堡鎮汽車站
3、乘坐申崇六線b線,經過1站, 到達五洲大道地鐵站
4、步行約160米,到達五洲大道站
5、乘坐地鐵6號線,經過5站, 到達金橋路站
6、步行約700米,到達金楊路金橋路站
7、乘坐977路,經過5站, 到達金橋路龍東大道站
8、步行約870米,到達浦東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E. 崇明縣的地理環境
崇明島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
長興島位於吳淞口外長江南水道,島呈帶狀,東西長26.8公里,南北寬2 ~ 4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灘塗面積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衛農場)。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
橫沙島是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的一個島嶼,三面臨江,一面臨海。島呈海螺形,南北長12公里左右,東西寬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周邊岸線30餘公里,其中南端約有2公里深水岸線,水深-12米左右。 崇明地處北半球亞熱帶,典型海洋性氣候,溫和濕潤,全年的日照數2094.2小時,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229天。崇明環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氣相對濕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000-2000個,堪稱天然的大氧吧。崇明縣林地總面積40多萬畝,三島森林覆蓋率達20.5%。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相繼建成5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F. 上海有污水處理廠嗎
為你找到34家:
上海市白龍港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友聯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污答水處理廠)
上海市石洞口城市污水處理治理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市吳淞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泗塘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桃浦產業區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北郊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曹楊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曲陽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天山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東區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程橋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龍華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長橋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閔行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嘉定區水質凈化廠
上海安亭國際汽車城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青浦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青浦污水處理二廠
上海市松江污水處理廠
上海松東水環境凈化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閔行區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奉賢南橋污水處理廠
上海奉賢海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南匯區周浦水質凈化廠
上海市南匯排水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金山區水質凈化廠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環境保護中心(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青浦練塘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青浦商塌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趙屯污水處理廠
上海大觀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中紡污水處理廠
上海市松江桐涇污水處理廠
G. 關於崇明的信息(越全卻好)
地理環境
狹義上的崇明指崇明島,廣義上的崇明指崇明縣。崇明縣目前由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等三島組成,三島陸域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
崇明島,為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也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長興島,面積88平方公里,南沿有深水岸線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處-22米,可停靠30萬噸級輪船。橫沙島,總面積56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建制沿革
崇明島成陸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長江口外海面上東沙西沙兩島開始出露。以後許多沙洲時東時西、忽南忽北漲坍變化,至明末清初,始連成一個崇明大島。公元696年(唐朝萬歲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島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龍元年),在西沙設鎮,取名為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設天賜鹽場,隸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為崇明州,隸揚州路。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為縣,先隸揚州路,後隸蘇州府,兼隸太倉州。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江蘇南通、松江。解放後,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12月1日起改隸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個區縣中唯一的縣。
長興島成陸於咸豐年間,橫沙島自1886年圍墾、遷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歷史。自2005年5月18日起,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成建制劃入崇明縣。
[編輯本段]歷史現狀
崇明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明代抗倭斗爭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稱。1921年秋,崇明西沙農民暴動,毛澤東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上著文介紹這一壯舉。1926年9月,中共江浙省委特派員陸鐵強、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國較早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長期革命斗爭歲月中,許多崇明兒女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崇明縣目前轄有13個鎮和3個鄉。縣政府所在地城橋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三島合並後,人口總量增加,但自然增長率仍呈負增長。2005年底全縣戶籍人口為70.1萬人,比上年增加6.9萬人,外來流動人口8.3萬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長率-2.9‰。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滿族、壯族、白族、彝族、朝鮮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編輯本段]前景目標
規劃確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島區的總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縣主戰略,加快三島聯動發展,努力使崇明三島成為適應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長遠需要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區域之一。
崇明三島前景目標定位: 崇明是上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堅持三島功能、產業、人口、基礎設施聯動,分別建設綜合生態島、海洋裝備島、生態休閑島,依託科技創新,推行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業,努力把崇明建成環境和諧優美、資源集約利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生態島區。
崇明三島功能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六個方面:森林花園島、生態人居島、休閑度假島、綠色食品島、海洋裝備島、科技研創島。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
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經濟總量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發展速度比上年有所回落。經初步測算,2008年全縣實現增加值13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比上年增幅回落1.3個百分點,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9億元,比上年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68.2億元,比上年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52.6億元,比上年增長14.8%,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2.3%、49.5%、38.2%。
財政改革繼續深化,財政體制不斷完善,監管得到加強,收入增長明顯。2008年完成財政收入50.7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0.9%,其中縣級財政收入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8.7%。
農業
2008年全縣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5.4萬畝,同比減1.8%,總產實現31萬噸,同比增1.0%。
2008年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49.9億元,比上年增長8.0%。
工業
200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2.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取舉足輕重的地位,完成工業總產值148.5億元,佔全縣工業的91.4%。
內外貿易
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2.1%。
2008年完成外貿出口撥交額32.0億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工業品出口撥交額31.8億元,比上年下降13.4%;農副產品出口撥交額0.2億元,比上年下降8.7%。
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5.9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0.2%。
旅遊
2008年接待遊客113.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2%;完成直接營業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人口與計生
戶籍人口逐年減少,外來人口明顯增加。2008年底三島戶籍人口為69.4萬人,比上年減少0.3萬人,人口出生率5.39‰,死亡率9.02‰,自然增長率-3.63‰,已連續14年呈負增長態勢。外來流動人口14.8萬人,比上年增加2.6萬人。
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8%,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1.02%。
勞動就業
城鄉新增就業保持較好水平,2008年全縣實現新增就業11868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8.7%。職業培訓11261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40.8%。城鎮登記失業6500人,控制在市下達指標6940人以內。
城鎮集體單位以上的職工就業較為穩定,2008年全縣城鎮職工人數為2.8萬人。其中企業單位職工1.1萬人;事業單位職工1.4萬人;機關、團體0.3萬人。
社會保障
年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農民社會養老保障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2008年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4.7萬人,完成計劃的139.9%。
城鄉居民收入
2008年,全縣職工年平均工資34700元,比上年增長23.8%;農村住戶年人均純收入8350元,比上年增長11.5%。
居民儲蓄總量不斷增加,年末城鄉居民儲蓄余額215億元,比年初增加38.0億元,人均儲蓄達30980元,比上年增加5767元。
環境保護
根據崇明生態島建設總目標,以國家級生態縣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崇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順利完成了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城橋、長興、陳家鎮污水處理設施已建成投入運行;新河、堡鎮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其餘11個鄉鎮集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入工程籌備階段,年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城橋、綠華、港西、陳家鎮和橫沙等5個優美鄉鎮已通過考核驗收;全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系統基本建成,3個垃圾終端處置場均已投產運行,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98%。生態環境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全年實現了COD削減1400噸,SO2削減2%的年度任務;對18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綜合治理;建成646平公里煙塵控制區和城橋鎮4平方公里揚塵污染控制區。開展了「百路千點」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萬河整治;實施了南橫引河中段(三沙洪—張網港段)綜合整治工程;完成了東平河和新建港的疏浚工程。
[編輯本段]長興、橫沙兩島基本情況
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的長興、橫沙兩個鄉行政區劃,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劃入崇明縣。實行上述行政區劃的調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於上海發展大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利於「三島」(崇明、長興、橫沙)統一規劃,合理配置資源;有利於「三島」產業結構優勢互補,推進崇明生態島的建設。
長興鄉設有 24 個行政村, 260 個村民小組。其中,漁業村 1 個。總人口 3.6萬 人(不包括前衛農場)。島內有鳳凰鎮、潘石鎮、圓沙鎮,其中鳳凰鎮為鄉政府所在地,位於島的中部。長興島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裝備島」。
橫沙鄉設有 24 個行政村, 1 個居委會, 246 個村民小組。其中,漁業村 1 個。總人口 3.3萬人。鄉政府所在地為新民鎮。 1992 年,橫沙島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橫沙島的功能定位是「休閑度假島」,主要開發國際會務會展中心、國際娛樂中心、低密度高檔住宅別墅區、遊艇俱樂部等項目。
[編輯本段]未來交通發展
由於上海軌道交通將不斷延伸,未來,9號線和1號線都將延伸只崇明縣,9號線車站:長興站、橫沙站、東灘站、候鳥保護區站、堡鎮東站、堡鎮站、堡鎮西站、新城東站、崇明新城站,1號線車站:城市新城站、崇明新城站
未來的長興島,島內將有建設中的上海長江隧橋經過,更有軌道交通9號線崇明支線南北向穿越長興島至崇明島,還能連接橫沙島,成為三島聯動發展的一條捷徑。這是昨天從「中國上海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展覽會」通氣會上獲悉的。為方便公眾進出長興島,本市規劃建設軌道交通9號線崇明支線,南北向穿越長興島至崇明島並通過橫沙線向東通至橫沙島。在長興島上將形成鳳凰站、前衛站及橫沙線圓沙新社區站等不同規模的交通樞紐。而鳳凰鎮現有與市區聯系的輪渡站及配套交通設施將得到保留並改建,在島東端正對橫沙島的長江沿岸將設置旅遊碼頭,重點發展島域旅遊業。崇明島屬上海市崇明縣管轄區域,同時長興島和橫沙島在數年前也由原寶山區劃入崇明縣管理,目前是為了更方便的實現統一規劃和三島聯動發展。
根據規劃,長興島未來實際常住總人口約為13萬人,按照85%的城市化水平,城鎮總人口約11萬人。其中長興島鳳凰鎮將是島域的人口聚居區、人文景觀集中區和生活服務配套中心,城鎮人口規模將達到9萬人。規劃鳳凰鎮形成東、西兩個片區,共同成為長興島的發展核心。潘圓公路是橫貫長興島的交通主動脈,沿海大通道(長江隧橋)建成後將進一步成為島域發展主軸,也是島域生態區和建設區的主要分水嶺,同時也是島域主要的對外交通聯系通道,它通過與潘圓公路的立交與島域道路網連成整體。未來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也將延伸到崇明島。
[編輯本段]崇明縣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
為共同創造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迎接世博會的到來,本縣縣城將全面推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2月25日下午,縣市容環境聯席會議召開會議,部署了這一工作。
縣市容環境聯席會議決定,從即日起,在縣城全面推行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責任區范圍先行規劃城區23條市政道路沿線,共7.16平方公里,涉及責任單位2790家。重點為主城區三縱三橫七條道路沿線,涉及責任單位1929戶。為把工作落實到實處,縣市容環境主管部門與用房業主簽訂環境衛生責任書,房主與用房業主也相應簽訂責任書,明確用房業主為環境衛生責任主體單位,房主負有對用房業主衛生環境監管的責任,以確保環境衛生工作落到實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下屬行政區域劃分:城橋鎮 陳家鎮 中興鎮 向化鎮 堡鎮 港沿鎮 豎新鎮 新河鎮 建設鎮 港西鎮 廟鎮 三星鎮 新村鄉 綠華鎮 長興島 橫沙島。
歷史明正德前,本縣行政區設置無考。
1506年――1521年<明正德間>,全縣設4鄉,下轄6個區,110個里。
1662年――1722年<清康熙年間>仍設4鄉,下轄6個區,110個里。
1723年――1735年<清雍正年間>縣以下設4鄉,轄28區。
1949年6月――1950年4月,設4個區,2個鎮,下轄21個鄉。
1958年9月,鄉改為人民公社,同年12月――1959年3月設2個鎮26個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開,人民公社改為鄉、行政區劃不變。
1988年設3個鎮,25個鄉。
此外,1959年,經過圍墾,在墾區先後建立8個市屬國營農場和2個軍墾農場。
東灘候鳥保護區
H. 宏發三千院污水處理廠在哪了
宏發三千院小區的東側便是污水處理廠。宏發三千院由沈陽宏發房屋開發有限公司於2009年建成建成,樓棟總數56棟,共計房屋4308戶。小區物業公司為沈陽宏發物業有限公司,宏發三千院小區的東側便是污水處理廠。宏發三千院位於吉力湖街218號。
I. 想知道: 上海市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在哪
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竹園村長江邊、外高橋電廠南側、城市外環線東側、航津路北側合流污水一期箱涵以北
J. 想知道: 上海市閔行區污水處理廠在哪
地址:中國·上海·上海·上海市·閔行區莘庄鎮閔行區疏影路516號
郵編:201100
電話:021-64135990
傳真:64359900
閔行區污水處理廠隸屬於閔行區水務局,位於上海市西南,莘庄鎮北部,毗鄰淀浦河,廠區佔地面積57.3畝,固定資產7000多萬元。廠外設有10座污水輸送泵站,服務面積9.2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近16萬人。
閔行區污水處理廠於1982年建成污水處理一期工程,處理量5000立方米/日,採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1993年建成二期擴建工程,規模為10000立方米/日,分兩組,每組5000立方米/日,採用A/O法處理工藝。1998年建成三期擴建工程,處理規模為30000立方米/日,分兩組,每組15000立方米/日,採用氧化溝處理工藝。現有污水處理規模為45000立方米/日,實際處理水量為32000立方米/日。由於建成較早,廠內的污泥採用重力濃縮後用船外運堆肥的處置方法,沒有污泥脫水設備。
二期A/O法現處理水量為10000立方米/日,剩餘污泥經重力濃縮池濃縮後裝船外運,上船污泥含水率為95%,裝運量約80立方米/日。
三期氧化溝現處理水量為22000立方米/日,剩餘污泥也是經重力濃縮池濃縮後裝船外運,上船污泥含水率為98.4%,裝運量約200立方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