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知道食品廠臭氧消毒機滅菌效果;怎樣檢測制葯廠臭氧發生器的殺菌效果
食品廠制葯廠多選用臭氧發生器消毒殺菌;但很多廠家都不知道如何檢測滅菌效果;因為細菌是肉眼看不到的;檢測方法有兩種;
一;就是用臭氧濃度檢測儀檢測 ;此儀器價格也不貴;在3K多;滅菌後檢測臭氧濃度達到15ppm以上即可判斷滿足國家十萬級無菌要求;達到20ppm以上即可滿足萬級無菌要求。
二;就是用沉降菌檢測法檢測
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儀器;具體可以咨詢下廣州環偉臭氧廠;可提供檢測方法的步驟
㈡ 臭氧消毒效果檢測
臭氧消毒後做幾次微生物檢測,看滅菌前空氣中每立方細菌是多少專,滅菌後是多少,然後抽檢一下產品表層屬的細菌量滅菌前後做一個對比.食品制葯一般滅菌要求是達到萬級無菌.滅菌後看能否達到萬級無菌的要求,如果達不到那就有可能臭氧量投加不夠或者是臭氧機效果不好.選用臭氧發生器時可以考慮選擇廣州環偉臭氧發生器.滅菌徹底無死角.迅速無污染.殺菌成本低的優勢.
㈢ 臭氧工藝處理化工污水的效果怎樣
臭氧在污水處理中應用的注意事項如下,請參考:
1. 水質影響:主要是水內中含 COD、NO2-N、懸浮固體、色度對容臭氧消毒的影響。
2. 臭氧投加量和剩餘臭氧量:剩餘臭氧量象余氯一樣在消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飲用水消毒時要求剩餘臭氧濃度為 0.4mg/L, 此時飲用水中大腸菌可滿足水質標准要求 . 在污水消毒時, 剩餘臭氧只能存在很短時間 , 如在二級出水臭氧消毒時臭氧存留時間只有3-5min 。所測得的剩餘臭氧除少量的游離臭氧外,還包括臭氧化物、過氧化物和其他氧化劑。在水質好時游離的臭氧含量多,消毒效果最好。
3. 接觸時間:臭氧消毒所需要的接觸時間是很短的,但這一過程也受水質因素的影響,另外研究發現在臭氧接觸以後的停留時間內,消毒作用仍在繼續,在最初停留時間 10min 內臭氧有持續消毒作用,30min後就不在產生持續消毒作用。
4. 接觸方式:臭氧與污水的接觸方式對消毒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如採用鼓泡法,則氣泡分散的愈小,臭氧的利用率愈高,消毒效果愈好。氣泡大小取決於擴散孔徑尺寸 , 水的壓力和表面張力等因素 , 機械混合器、反向螺旋固定混合器和水射器均有很好的水氣混合效果。
㈣ 用臭氧處理醫療廢水每天怎麼監測
保證投加量,測試cod指標。
㈤ 請教一下各位,臭氧發生器中臭氧濃度怎麼檢測
就是利用國標的CJ/T3028.2 — 94的方法。
因為我公司裡面臭氧管道是正方形,估計是50cm*50cm哪么大,都不知道怎麼取樣。求各位高手指點一下。我的QQ是393593653.希望大家幫幫我。
㈥ 臭氧的滅菌能力如何檢測
食品廠和化妝品廠或制葯廠現在國家都監控比較嚴.是必須建有自己的微生物化驗實的.這樣對產品的細菌可以隨時抽驗.對控制產品細菌超標是有很好的監督作用的.我公司是廣州市環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臭氧發生器的.臭氧殺菌是很徹底的,殺菌沒有死角.使用成本非常低,每次使用都不用添加任何原料.只需通電開機就能產生臭氧氣體殺菌消毒.如果沒有能力建微生物檢測室的,可以把空間大小或處理水量報給臭氧廠.臭氧廠能計算出所需要臭氧機的大小及臭氧量的投加.也不會引起產品細菌超標的.
一般50個立方.黴菌如果嚴重.超過五萬個.用廣州環偉HW-YD-10G臭氧消毒機殺菌半小時可以滅殺干凈.一天滅殺一次可以確保24小時內產品細菌達標.
包裝間是產品最後一道工序,要求包裝袋殺菌.員工工衣非一次性口罩手套及工鞋滅菌.包裝車間包裝材料等滅菌選擇臭氧滅菌是沒問題的。只是臭氧氣體對人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所以一般臭氧消毒機要配微電腦開關控制下班後或上班前一小時啟動殺菌消毒,臭氧分解成氧氣的時間一般在半小時左右。殺菌半小時後進入消毒區是安全的
㈦ 臭氧發生器的臭氧效果如何驗證
我們公司使用的是上海康久消毒的臭氧檢測儀,效果非常好,你可以試試你可以採納我的建議,不懂的可以繼續追問哦
㈧ 臭氧給水體殺菌如何計算臭氧濃度
臭氧濃度一般用國標碘量化學法或紫外吸收儀器法測定。氧氣源的臭氧濃度一般在80-120mg/L,空氣源的一般在20mg/L-35mg/L
㈨ 污水監測指標主要有哪些,都採用什麼監測方法進行監測
水質常規指標
微生物指標(4項):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菌落總數
毒理指標(15項):砷、硒、四氯化碳、鎘、氰化物、溴酸鹽、鉻、氟化物、甲醛、鉛、硝酸鹽、亞氯酸鹽、汞、三氯甲烷、氯酸鹽
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17項):色度、鐵、溶解性總固體、渾濁度、錳、總硬度、臭和味、銅、耗氧量、肉眼可見物、鋅、揮發酚類、水溶液酸鹼度、氯化物、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鋁、硫酸鹽
放射性指標(2項):總ɑ放射性、總β放射性
飲用水消毒劑指標(4項):氯氣及游離氯制劑、臭氧、一氯胺、二氧化氯
據介紹,《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106項水質指標中,42項為常規水質監測指標,64項為非常規水質監測指標。
常規指標是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基本狀況的指標,檢出率高,為各地水質監測的必檢項目,包括4個微生物指標、15個毒理學指標、17個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4個消毒劑指標和2個放射性指標。非常規指標是根據地區、時間或特殊情況需要實施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指標,包括2個微生物指標、59個毒理學指標和3個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各地根據本地區的水質情況,將超標風險大的非常規指標納入常規水質監測項目,並確定監測頻次。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衛生部門在每年的豐水期和枯水期,結合重點污染因素,在全國布點進行兩次抽樣監測,包括重點供水戶和用水戶等,監測項目主要是常規指標。
同時,根據有關規定,供水單位應對水質進行實時檢測,檢測指標除了必檢的常規指標外,還包括部分非常規指標,非常規指標的選擇由當地縣級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協商確定,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其中,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按照《城市供水水質標准》(CJ/T206-2005)確定水質檢測項目和頻率,對於當地存在高風險的有害物質每月至少檢測一次。供水單位水質檢測結果應定期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送水質檢測結果的內容和辦法由當地供水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商定。但是,國家尚無強制規定要求相關單位公布水質檢測結果。
此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還會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根據實際需要定期對各類供水單位的供水水質進行衛生監督,規范供水單位衛生管理,依法查處違法行為。當飲用水水質發生異常時,供水單位應及時報告當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
㈩ 臭氧處理醫療污水後,應該檢測什麼項目後才能排放
請依據《GB 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查看檢測項目,關於如何檢測,檢測方法專的問題可參見標准內屬的推薦(規定)方法,同時請注意如果查看HJ標准有可能出現一些小錯誤(我遇見過化學式寫錯的,可能和GB確實有所差距),可以參考《GB/T 5750-2006 生活飲用水標准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