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水螅在污水生活會怎麼樣

水螅在污水生活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9-24 14:43:31

Ⅰ 水螅生活方式

水螅喜歡在清潔而含氧多的淡水中生活,因此,採集水螅的場所應選擇水質潔凈、水流緩慢的小溝、小池塘和水稻田。水螅喜歡附著在水草上生活,所以,採集時要仔細觀察水生植物(如金魚藻、眼子菜等)上面是否有水螅吸附。

在自然環境採到水螅,往往數量不多,有時采來後不能立即做實驗,必須加以培養。若是短期培養,方法很簡單。把採回來的水螅,連同水草一起飼養在池水裡就行,兩周內不會餓死。

水螅有性繁殖一般是一年兩次,時間在早春和深秋,在飼養水螅過程中,若人工改變水溫,如從15℃以上升到20℃時或從20℃下降到15℃時,都能引起水螅卵巢和精巢發育,促使其進行有性繁殖。

水螅體呈指狀,小型,肉眼可見,上端有口,周圍生6―8條小觸手,滿布刺細胞,用以捕獲食餌。身體可伸長達三四倍。基底可以在附著物上滑定,或以翻跟斗的方式來行動。常附著於池沼水草枝葉和石頭上。

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fusca)灰褐色,基柄部淡白色(圖中是正出芽生出一小水螅);綠水螅(H.viridis),深綠色,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和它共生所致。

淡水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習見的腔腸動物,分布廣泛,是無脊椎動物實驗的重要材料之一。淡水水螅在世界上已發現4屬,即原水螅屬(Protohydra)、水螅屬(Hydra)、柄水螅屬(Pelmatohydra)和綠水螅屬(Chlorohydra)

Ⅱ 為什麼水螅生活在水質清潔,水流緩慢的小池中

因為水螅的表層只有一層細胞,水流太臟容易讓它死亡。

多見於海中,少數種類產於淡水,附著在池沼,水溝中的水草或枯葉上。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 fusca),綠水螅(H. viridis)。水螅一般很小,只有幾個毫米,需要在顯微鏡下研究。很多科學家著重研究它們為什麼老化速度極慢。

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門,水螅綱。體小型,呈管狀,下端有基盤著生,上端有口,周圍生6~10條小觸手,觸手滿布刺細胞,可射出刺絲和毒液,用以捕獲小型食餌。身體及觸手均可收縮,伸長時肉眼可見,縮小時呈微球狀。

基底能在附著物上滑動,或以翻跟斗的方式行動,有時浮在水面。環境適宜時,一般營出芽繁殖。環境不良時,可生出乳頭狀卵巢和精巢,進行有性生殖。受精卵發育成有殼的胚體,即進入休眠期,環境適宜時,再發育成新個體。

一般多附著在池沼水草、石塊及水中其他物體上。再生能力極強。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ydra fasca),灰褐色,基柄部淡白色;綠水螅(Hydra viridis),深綠色,與 一種單細胞藻類共生。

Ⅲ 水螅的特點

水螅屬動物,體長有幾毫米至15毫米不等,最長可達3厘米(1.2英寸),但能收縮得極小。呈白色、粉紅色、綠色或褐色。螅體呈圓筒狀;通常透明,柔軟。體壁由兩層細胞組成,中隔一薄層。體底端稱足或基盤,為附著器官,能分泌粘液,當遇到外界或內部刺激時,均可引起基盤的滑動或翻筋斗式運動。

水螅屬動物,體長由幾毫米至15毫米不等,最長可達3厘米(1.2英寸),但能收縮得極小。呈白色、粉紅色、綠色或褐色。螅體呈圓筒狀;通常透明,柔軟。體壁由兩層細胞組成,中隔一薄層(中膠層,由無結構的結締組織組成)。體底端稱足或基盤,為附著器官,能分泌粘液,當遇到外界或內部刺激時,均可引起基盤的滑動或翻筋斗式運動。水螅喜歡在清潔而含氧多的淡水中生活,因此,採集水螅的場所應選擇水質潔凈、水流緩慢的小溝、小池塘和水稻田。水螅喜歡附著在水草上生活,所以,採集時要仔細觀察水生植物(如金魚藻、眼子菜等)上面是否有水螅吸附。

Ⅳ 水螅對人類的危害

水螅會吸食人血。多見於海中,少數種類產於淡水,附著在池沼,水溝中的水草或枯葉上。水螅喜歡在清潔而含氧多的淡水中生活,因此,採集水螅的場所應選擇水質潔凈、水流緩慢的小溝、小池塘和水稻田。

影響經濟效益。水螅對魚苗早期生長發育有危害作用。隨著水螅密度的增加,魚苗死亡率極顯著增加,直至魚苗死亡,而魚苗平均體重極顯著降低;當水螅密度不變時隨著魚齡的增加,魚苗死亡率極顯著降低。

而魚苗平均體重極顯著增加。顯然,強壯水螅對鳳尾魚魚苗早期的生長發育有極大的危害作用,但隨著魚齡的增長,危害程度降低,不過仍然影響魚苗體重的增長。


(4)水螅在污水生活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水螅是肉食性動物,會捕食小魚小蝦以及浮游生物,就用剛才那些幾根白絲。(現在還覺得他們可愛不) 他們通常單獨生活,身體底端有基盤,用來附著的器官,能分泌粘液附著於物體表面。喜歡水流緩慢,水質清潔,水草茂盛的環境,所以又成了草缸的常客咯。

治理:生物治理,厚嘴唇的斗魚、麗麗魚、花羅漢、巧克力娃娃等,餓他們一段時間,放入缸中,效果不錯。水螅不像渦蟲會藏,他們需要在較好的位子,才能捕獲到食物。大概3天就能消滅干凈。

水螅對PH變化極端敏感,在水草缸中我們可以隨意改變環境,只要將PH調低接近5.5,整缸的水螅將可能半小時內全數死亡。

Ⅳ 水螅會導致寄生蟲病嗎

不會。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較緩水草豐富的清潔淡水中。
以小型的水蚤、蠕蟲為食,適應自由生活,不會導致寄生蟲病。
水螅(學名:Hydra),腔腸動物,身體圓筒形,褐色,口周圍有觸手,是捕食的工具,體內有一個空腔。多細胞無脊椎動物,包含有無芽體(Bud)、精巢(Testes),多見於海中,少數種類產於淡水,附著在池沼,水溝中的水草或枯葉上。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 fusca),綠水螅(H. viridis)。水螅一般很小,只有幾個毫米,需要在顯微鏡下研究。很多科學家著重研究它們為什麼老化速度極慢。

Ⅵ 水螅是如何與生活方式相適應的

體呈指狀,小型,肉眼可見,上端有口,周圍生6―8條小觸手,滿布刺細胞,用以捕獲食餌。身體可伸長達三四倍。基底可以在附著物上滑定,或以翻跟斗的方式來行動。常附著於池沼水草枝葉和石塊上。生殖季節體面上可生出乳頭狀突起,即卵巢和精巢。也營出芽生殖。

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fusca)灰褐色,基柄部淡白色(圖中是正出芽生出一小水螅);綠水螅(H.viridis),深綠色,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和它共生所致。

淡水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習見的腔腸動物,分布廣泛,是無脊椎動物實驗的重要材料之一。淡水水螅在世界上已發現4屬,即原水螅屬(Protohydra)、水螅屬(Hydra)、柄水螅屬(Pelmatohydra)和綠水螅屬(Chlorohydra)。

區別鑒定:

原水螅屬在我國尚未發現。腔腸動物的無性生殖還有二裂生殖,一些種類橫裂,如原水螅和有角海葵等。

柄水螅屬體的柄部,從組織結構上看,其細胞組成與組成體部的細胞有明顯差異,且柄部不生芽體,也無生殖腺發生,是和水螅屬的差異。

綠水螅因其內胚層中有共生的綠藻(Chlorella),體呈綠色。綠水螅在我國尚無正式報道。我們於1986年2月中旬在河南省嵩縣伊河畔一水塘中採得綠水螅(Chlorohydraviridissima),數量不多。水螅呈淡綠色,體較粗壯,長5—9毫米,少數個體長於10毫米,觸手6—7條,其長度短於體長。這是我國綠水螅的首次記錄。
滿意請採納。

Ⅶ 水螅的生活習性 急用啊

生活在淡水中,營固著生活,以水蚤為食,水溫適宜,食物充足時營出芽生殖,不良時營有性生殖.
水螅屬(Hydra)

體呈指狀,小型,肉眼可見,上端有口,周圍生6―8條小觸手,滿布刺細胞,用以捕獲食餌。身體可伸長達三四倍。基底可以在附著物上滑定,或以翻跟斗的方式來行動。常附著於池沼水草枝葉和石塊上。生殖季節體面上可生出乳頭狀突起,即卵巢和精巢。也營出芽生殖。

最常見的有褐水螅(H.fusca)灰褐色,基柄部淡白色(圖中是正出芽生出一小水螅);綠水螅(H.viridis),深綠色,是一種單細胞藻類和它共生所致。

淡水水螅是生活在淡水中習見的腔腸動物,分布廣泛,是無脊椎動物實驗的重要材料之一。淡水水螅在世界上已發現4屬,即原水螅屬(Protohydra)、水螅屬(Hydra)、柄水螅屬(Pelmatohydra)和綠水螅屬(Chlorohydra)。

區別鑒定:

原水螅屬在我國尚未發現。腔腸動物的無性生殖還有二裂生殖,一些種類橫裂,如原水螅和有角海葵等。

柄水螅屬體的柄部,從組織結構上看,其細胞組成與組成體部的細胞有明顯差異,且柄部不生芽體,也無生殖腺發生,是和水螅屬的差異。

綠水螅因其內胚層中有共生的綠藻(Chlorella),體呈綠色。綠水螅在我國尚無正式報道。我們於1986年2月中旬在河南省嵩縣伊河畔一水塘中採得綠水螅(Chlorohydraviridissima),數量不多。水螅呈淡綠色,體較粗壯,長5—9毫米,少數個體長於10毫米,觸手6—7條,其長度短於體長。這是我國綠水螅的首次記錄。

Ⅷ 水螅的生活習性是什麼樣的

水螅是通過芽接繁殖的淡水腔腸動物,水螅是一種微小的圓柱狀淡水動物,體長約1厘米,通常一頭固定在水下植物或瓦礫上,另一頭有許多刺毛觸須。它們生活在溪流、池塘之中,通過芽接繁殖。每當條件適宜時,母體水螅身上就會長出一個小的腫脹部,最終會從母體中分離,變成一隻新水螅。

水螅比珊瑚蟲顯得更加纖細苗條,如果不仔細觀察,不會發現地在移動。水螅移動得很慢,它所能挪動的距離很短,因此很早以前人們一直把它當作是生長在水中的植物。確認水螅不是植物而是動物,還只有200年的歷史呢!

在水螅身體頂端的中央有一個星形的口,口的伸縮性很大,可以充分的張開,去吞吃比自己身體還大的食物。在頂端的周圍長有5~12條像線一樣細長的觸手。水螅的觸手充分下垂伸展時,長度可以達到身體的幾倍或十幾倍。

水螅的運動方式十分奇特,時而翻筋斗,時而滑行。一個小小的水螅竟有7種運動方式。它那纖細的觸手伴隨著柔軟的身軀,時常表現各種優美的姿態和動作。

淡水裡的水螅有很多種,我國常見的有灰水螅、褐水螅、柄水螅和綠水螅等。綠水螅的身體呈綠色,因為它的身體里有一些綠藻共生。

Ⅸ 水螅生活在怎樣的環境

水螅是生活在水流緩慢、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但當人們的活動使水體受到污染後,水螅的數量就會減少,甚至死亡.
故答案為:水流緩慢、清澈、富有水草的小河或池塘中;
水螅生存的水體受到污染

閱讀全文

與水螅在污水生活會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氣濾芯上插頭怎麼拔 瀏覽:695
去極相的離子機制 瀏覽:748
高壓液壓三通濾芯器如何切換 瀏覽:383
飛度怎麼清理空調濾芯 瀏覽:158
gk樹脂改件打樁 瀏覽:756
農村污水管理提升 瀏覽:668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調試流程 瀏覽:402
吏密斯凈水機如何按裝 瀏覽:551
強鹼性除垢劑 瀏覽:136
凈水器裝在車上怎麼裝 瀏覽:229
魚缸製冷機怎麼連過濾 瀏覽:342
凈水器逆水閥怎麼去看好壞 瀏覽:57
凈水器sn什麼意思 瀏覽:986
怎麼區分濃鹽水和純凈水 瀏覽:676
地熱過濾網漏水 瀏覽:705
簡述活性污泥法凈化污水的機理 瀏覽:807
污水口設置屬什麼部門監管 瀏覽:826
華帝凈化器前蓋怎麼打開 瀏覽:530
tbpb對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影響 瀏覽:715
污水進水總磷高是什麼原因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