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排水管道布置原則一般是什麼
排水管道布置原則一般是什麼?首先確定流域、流域和排水系統的界限,然後組織排水管道。排水管網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MS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按主管、主管和部門管道的順序組織,並對多個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排水區域和排水系統,然後組織排水管網,FIM從主管移動到支管。輸入和輸出管道應盡可能避免上述交叉和地下結構。
充分利用地形,利用重力流從污水和雨水中排出,使管道很短,埋深很小。可能受到重物或交叉生產影響的協調應根據管道短、埋深小和盡可能依靠自身流量的原則確定。FIM應避免升高。由於污水在管道中通過重力流動,管道應具有坡度。定義基礎。無需計算隱藏排水管的位置;在排水管中放置。為降低項目成本,超靜音排水管有哪些特點。
B. 養牛的養殖場地需要建設在地勢較高土壤環境好的地方,為什麼呢
中國南方洪水過後,許多養牛場正在清理泥水,一些養牛場甚至將奶牛淹死。在這種情況下,如前所述,養牛場的地理位置必須較高,以免受到洪水災害的影響。尤其是考慮到整個農場被淹的可能性。
養牛場在地勢較高的一側,在做綠色儲藏庫的時候也是非常有利的,綠色儲藏庫也需要選擇地勢較高的一側。養牛場每年的綠色飼料儲存量基本上就是養牛場每年的使用量,一旦發生洪澇災害,整個養牛場都會陷入困境。因此,在綠色儲藏庫選址時,要選擇地勢高、濕度大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綠色儲藏庫的質量,又能保證養牛場的粗飼料供應不會受到影響。
C. 污水管排水坡度的標准規范是多少
污水管排水坡度現在沒有特別嚴格的規范與標准,也沒有特定的計算公式。與管道所用的材料也有關系,鑄鐵管比塑料管的坡度要大一些,相差一個摩擦系數。在施工驗收規范裡面,有標示最小的坡度,支架間距也有規定的最小額。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設計的朋友,可以去參考這份規范。一般不要小於規定的最小額度即可。一般最常用的50毫米管的坡度為3.5%。
現狀坡度都大於計算坡度,所以隨路坡度邊坡即可,因為並沒有減少過流能力,而且這坡度也並不大。不過最好能知現狀坡度都大於計算坡度,所以隨路坡度邊坡即可,因為並沒有減少過流能力,而且這坡度也並不大。不過最好能知道以後的設計高度,結合一下設計高度是最合適的。
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管徑為200MM時,最小設計坡度為0.004;管徑為300MM時,最小設計坡度為0.00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冰凍層內污水管道的埋設深度,應根據流量、水溫、水流情況和敷設位置等因素確定,一般應符合下列規定:
有保溫措施或水溫較高的管道,管底在冰凍線以上的距離可以加大,其數值應根據該地區或條件相似地區的經驗確定。
無保溫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溫與生活污水接近的工業廢水管道,管底可埋設在冰凍線以上0.15M。
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載而破壞。滿足街坊污水連接管銜接的要求,在都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是採用落差還是改變坡度?在污水管道中經常會發現一件事:如果有一段管段的管徑為d800,在坡度為0.1%時,均滿足流量、充滿度、流速要求。但由於現狀地面呈折線,現狀地面在W1~W6坡度為0.1%,W6~W10坡度為0.15%,W10~W15的坡度為0.2%,W15~W20坡度為0.1%,因此在污水管道設計時,W1~W20是採用統一坡度0.1%,並在坡度變點處W6,W10,W15檢查中採用落差;還是隨地面坡度變化而變化0.1%~0.15%~0.2%~0.10%。兩者對比各有什麼優缺點?只考慮獨立污水管時,不予市政中其他管道(如給水管、雨水管等)一同考慮。
基本簡介
排水管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添加其它助劑而形成的外型呈波紋狀的新型滲排水塑料管材,透水波紋管是通過在凹槽處打孔,管外四周外包針刺土工布加工而成。根據波紋管類型可分為單壁透水波紋管和雙壁透水波紋管。由於該產品的管孔在波谷中且為長條形,有效的克服了平面圓孔產品易被堵塞而影響排水效果的弊端,針對不同的排水要求,管孔的大小可為10mm×1mm-30mm×3mm,並且可以在360度、270度、180度、90度等范圍內均勻分布,廣泛用於公路、鐵路路基、地鐵工程、廢棄物填埋場、隧道、綠化帶、運動場及含水量偏高引起的邊坡防護等排水領域,以及農業、園藝之地下灌溉、排水系統。它與軟式透水管、塑料盲溝已成為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滲水、排水)中三大主要產品。市政排水管網視排水壓力大小,可選用雙臂波紋管與直壁管。直壁管壓力承受能力較強,可用於大型排水排污管網的專用管道。
性能特點
排水安全性
孔口位於波谷,由於波峰和過濾織物雙向作用,孔口不易堵塞,保證了透水系統暢通。
耐腐蝕性
與軟式彈簧排水管相比,塑料不易銹蝕。
強度及易彎曲
獨特的雙波紋結構有效的提高了產品的外壓強度,排水系統不會受外界壓力變形而影響排水效果。
經濟型
與同口徑其它排水管相比較,其售價較低。
污水管道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排水管道之一,設計處置不合理的話,會帶來非常麻煩的後續問題。除了污水管排水坡度要設計好,管道的埋設深度也很重要。這里的深度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指厚度,即管道的外壁的頂面到地面的距離;另一個是深度,即管道內壁的底面到地面的距離。污水管道一般不會冰凍,如果整個管道埋設在冰凍線上的話,當土壤被冰凍膨脹的時候,很容易損傷管道。
D. 請問一下,農排水是怎麼回事 是進污水管網還是雨水管網啊怎麼排
首先農村很少有管道,我國污水處理城市處理率大概80%,但是農村很少有管道的內
而且農村一般不會設置雨容水管線,可能會有排水渠,但是由於農村地表硬化程度比較低,易於下滲,所以一般沒有雨水管。
至於農排水理論上來說應該走污水管線,因為農排水N,P含量很高,容易造成面源徑流污染,但實際上由於沒有管道,一般也就直接隨著雨水沖走了。
有渠的可能用渠,很多沒有條件的一般就是下滲,其他都不考慮的
E. 養牛場牛尿怎麼處理
養牛場牛尿不能直接排放,以免造成環境污染。一般是凈化處理通常採用物理沉降法,主要設施是格柵與化糞池。經處理後的污水,可除去40%〜65%的懸浮物。為提高凈化效果,可加入一些混凝沉降劑如三氯化鐵、硫酸鋁、硫酸亞鐵、明礬等,以促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沉澱。
F. 如何正確排水
一、地下室排水系統的正確設計方式,通常的排水做法有兩種:
在地下室地面下設一個集水坑,將衛生潔具的污水收集到一起後,用潛污泵提升排至室外地下式污水泵井。
將衛生間的污水都自流排入室外地下式污水泵井,用潛污泵提升排入泵井附近的污水檢查井。
二、地下室排水管安裝方法:
室內排水管安裝
(1)管材管件與管道:管材和管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管道穿越地下室外牆或地下構築物的牆壁處,應採取防水措施, 設置防水套管。
(2)管道應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排水管道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正負誤差不得超過設計要求 的三分之一。排水管道的橫管與橫管的連接,應採用 45 度三通或 45 度四通 和 90 度斜四通,也可以採用順水三通。立管與排出和管端部的連接, 宜採用二個 45 度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於四倍管徑的 90 度彎頭。
地下室排水管檢查口
在生活污水管道的立管上,每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低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檢查口。在連接 2 個及 2 個以上大便器或 3 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 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於 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在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上,應按"施工規范"規定的距離設置檢查口。埋設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並底面標高應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 0.05 的坡度坡向檢查口的法蘭。
地下室排水管注意事項
(1)埋地排水鑄鐵管,當設計無要求時,應刷兩遍瀝青防腐。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 橫管不得大於 2M,立管不得大於 3M,層高小於或等於 4M 時,立管 可安裝一個固定件。
(2)暗裝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好灌水試驗,其灌 水高度應不低於底層地面高度。在滿水 15 分鍾後,再灌滿延續 5 分鍾, 液面不下降為合格。雨水管道安裝後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 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三、地下室排水系統設計,地下室排水,指地下室明溝(或暗溝)排水、集水坑排水。
集水坑
(1)技術規定
① 集水坑設置數量、位置應滿足使用功能、設計要求;
③ 集水坑的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功能、排污泵安裝高度要求(排污泵通常是立式安裝);
④ 深度大於1.5m應設置檢修鋼爬梯;
⑤ 集水坑蓋板應為壓花鋼蓋板或高分子復合樹脂蓋板。
(2)施工規定
幾何尺寸方正;內壁光滑、平整;垂直度不得大於5mm;坑內干凈,不得有建築垃圾、雜物、污泥等。
排水溝
(1)技術規定
①根據圖紙要求負二層排水溝明溝暗溝寬度均為300mm,負一層排水溝寬度為100mm;;
② 排水溝縱向應考慮不低於2~3‰的坡度(車道上排水溝內坡度按設計施工),並排向集水坑;
③ 下地下室汽車(含自行車、摩托車等)坡道終點交匯線處應設置截水排水溝。此溝應為暗溝,溝面應蓋高分子復合樹脂蓋板(汽車道上應為重型蓋板)。
(2)技術措施
① 根據施工圖紙確定排水溝定位點。
② 以延長米的方式由地面施工作業人員根據定位點安裝槽鋼。
③ 槽鋼安裝高度參地面厚度,拉線校正並加固。
(3)施工規定
① 排水溝應通長順直、寬窄一致、坡向正確(不倒坡、不積水);
② 溝內抹面光滑,弧度一致;
③ 溝蓋板鋪設應順直、平整,安裝穩固,無破損;
④ 溝蓋板在轉角處、異形處或不符合模數處等應進行定製,嚴禁機械切割拼裝。
地(樓)面排水要求
(1)技術規定
負二層地(樓)面厚度200mm,負一層地(樓)面厚度100mm,應設置排水坡度,當無設計要求時,宜為1~2℅坡向周邊排水溝。
(2)施工規定
地(樓)面表面平整,無空鼓開裂,色澤基本一致和表面無脫皮、起砂現象,分格合理和滿足規范、標准要求(不大於36㎡),坡向正確、表面無積水和倒坡。
(3)要求
①施工前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並做好交底記錄。
②施工前應提前做好樣板,樣板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樣板驗收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甲方項目部各個專業工程師應全部參與。
③材料進場應做好檢查驗收工作,驗收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上。
④每道工序完成後應報項目部、監理單位、甲方項目部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G. 養牛場怎樣修排尿管道
排污區建設: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牛區應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等。屍坑和焚屍爐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
牛場場區規劃要點介紹:
牛場場區規劃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考慮今後發展,留有餘地,利於環保。場地建築物的配置應做到緊湊整齊,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用地,不佔或少佔耕地,供電線路、供水管道節約,有利於整個生產過程和便於防火滅病,並注意防火安全。
1、分區規劃布局
奶牛場一般包括3-4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具體布局遵循以下原則:
A、生活區:指職工文化住宅區。應在牛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並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遠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
B、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有關的建築物。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場外運輸車輛牲畜嚴禁進入生產區。
C、生產區:應設在場區地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生產區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階段分群飼養,按泌乳牛群、干乳牛群、產房、 犢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後期牛舍順序排列,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運輸距離,便於科學管理。粗飼料庫設在生產區下風口地勢較高處, 與其他建築物保持60米防火距離。兼顧由場外運入,再運到牛舍兩個環節。飼料庫、乾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於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牛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
D、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牛區應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等。屍坑和焚屍爐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
H. 污水管道施工流程
1,路基填方地段,管道和檢查井的施工,與路基填築互相配合,當路基填築高於污水管頂0.5時,先開溝槽,埋設污水管道和檢查井,爾後繼續施工路基。當路基填築至級配碎石層底面標高時,施工雨水管道和檢查井。
2,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 路基挖方地段,路槽開挖,挖管道溝槽,進行污、雨水管道和檢查井施工。
3,機械開挖管溝槽,邊坡1:0.25,機械吊裝管就位。 管道溝槽開挖後,必須進行溝槽地基承載力測定,測定採用重型擊實法進行測定,地基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澆注混凝土墊層,如地基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要求,必須採取回填碎石墊層的方式進行處理,處理後再進行地基承載能力確定。
4,測量放線,雨、污水管道線,,每隔20m設中心樁,排水管道放線,每隔10m設中心樁。管道檢查井處、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排水管道抄平後,應繪制管路縱斷面圖水管線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
5,測定碎石墊層承載力滿足要求後,將在墊層上按設計要 求支模板,並澆注凝土枕基,混凝土採用C15混凝土,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才能進行布管工作。
6,待枕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將管道吊裝到枕基上, 並用紅磚固定其位置確保兩管道的中心線一致,保證管道軸線在同一直線上,不允許管道中心線交錯。
7,管道布設好後在枕基上標明管道介面線及模板安裝線, 支設模板時必須對進行加固,並採取措施防止模板漏漿,在進行大於500的管道介面施工時應將鋼絲網按設計要求固定在混凝土管上。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決於地形及街區建築特徵,並應便於用戶接管排水。常見的三種形式:
(1)低邊式:當街區面積不大,街區污水管網可採用集中出水方式時,街道支管敷設在服務街區較低側面的街道下稱為低邊式布置。
(2)周邊式:當街區面積較大且地勢平坦時,宜在街區四周的街道敷設污水支管,建築物的污水排出管可與街道支管連接稱為周邊式布置。
(3)穿坊式:街區已按規劃確定,街區內污水管網按各建築的需要設計,組成一個系統,再穿過其他街區並與所穿街區的污水管網相連稱為穿坊式布置。
I. 現代化養牛場排污怎樣建設
排污區建設: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牛區應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等。屍坑和焚屍爐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
牛場場區規劃要點介紹:
牛場場區規劃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考慮今後發展,留有餘地,利於環保。場地建築物的配置應做到緊湊整齊,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用地,不佔或少佔耕地,供電線路、供水管道節約,有利於整個生產過程和便於防火滅病,並注意防火安全。
1、分區規劃布局
奶牛場一般包括3-4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具體布局遵循以下原則:
A、生活區:指職工文化住宅區。應在牛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並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遠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
B、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有關的建築物。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場外運輸車輛牲畜嚴禁進入生產區。
C、生產區:應設在場區地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生產區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階段分群飼養,按泌乳牛群、干乳牛群、產房、 犢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後期牛舍順序排列,各牛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運輸距離,便於科學管理。粗飼料庫設在生產區下風口地勢較高處, 與其他建築物保持60米防火距離。兼顧由場外運入,再運到牛舍兩個環節。飼料庫、乾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於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牛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
D、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牛區應便於隔離,單獨通道,便於消毒,便於污物處理等。屍坑和焚屍爐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
2.現代散欄飼養奶牛場生產區規劃布局
奶牛飼養大體上有兩種模式:傳統的栓系飼養和現代的散欄飼養。
1)傳統的栓系飼養:主要以牛舍為中心,集奶牛飼喂、休息、擠奶於同一牛床上進行。各乳牛舍的管理相互平行,管理承包方式實行大包干。即每人承包15-25頭牛,這些奶牛的飼喂、擠奶、清糞全由一人負責。其優點是飼養管理可以做到精細化。而缺點是費事、費時,難於實現高度的機械化,勞動生產率較低。
2)現代化散欄飼養:主要以牛為中心,將奶牛的飼喂、休息、擠奶分設於不同的專門區域進行。乳牛的管理工序垂直或交叉,管理承包方式實行工種包干。即飼喂人員專門負責奶牛的飼喂,擠奶人員專門負責奶牛的擠奶、清糞人員專門負責奶牛的清糞。其優點是省工、省時,便於實行高度的機械化,勞動生產率高。缺點是飼養管理群體化,難於作到個別照顧。奶牛場的整體布局應是實現兩個三分開:即人(住宅)、牛(活動)、奶(存放)三分開;奶牛的飼喂區、休息區、擠奶區三分開。盡量減少臟、凈道路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