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處理廠前池液位多少正常

污水處理廠前池液位多少正常

發布時間:2022-07-30 19:21:33

污水處理中的CAAS工藝,具體工藝流程是什麼其中好像還有個MBR池,它在系統中主要起什麼作用

1.1 CASS工藝運行原理
CASS工藝運行原理
CASS工藝是將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應池沿長度方向分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後部為主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後部安裝了可升降的潷水裝置,實現了連續進水間歇排水的周期循環運行,集曝氣沉澱、排水於一體。CASS工藝是一個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運行的過程,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廢水以推流方式運行,而各反應區則以完全混合的形式運行以實現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CASS工藝流程
對於一般城市污水,CASS工藝並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預處理,只需設置粗格柵、細格柵和沉砂池,無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龐大的污泥迴流系統(只在CASS反應器內部有約20%的污泥迴流)國內常見的CASS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編輯本段CASS工藝運行過程
總述
CASS工藝運行過程包括充水-曝氣、沉澱、潷水、閑置四個階段組成,具體運行過程為:
(1)充水-曝氣階段
邊進水邊曝氣,同時將主反應區的污泥迴流至生物選擇區,一般迴流比為20%。在此階段,曝氣系統向反應池內供氧,一方面滿足好氧微生物對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於活性污泥與有機物的充分混合與接觸,從而有利於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污水中的氨氮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變為硝態氮。
(2)沉澱階段
停止曝氣,微生物繼續利用水中剩餘的溶解氧進行氧化分解。隨著反應池內溶解氧的進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狀態向缺氧狀態轉變,並發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與此同時,活性污泥在幾乎靜止的條件下進行沉澱分離,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個周期繼續發揮作用,處理後的水位於污泥層上部,靜置沉澱使泥水分離。
(3)潷水階段
沉澱階段完成後,置於反應池末端的潷水器開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層排出上清液,排水結束後潷水器自動復位。潷水期間,污泥迴流系統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區的污泥濃度,隨污泥迴流至該區內的污泥中的硝態氮進一步進行反硝化,並進行磷的釋放。
(4)閑置階段
閑置階段的時間一般比較短,主要保證潷水器在此階段內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實際潷水時間往往比設計時間短,其剩餘時間用於反應器內污泥的閑置以及恢復污泥的吸附能力。
編輯本段1.3.1 CASS工藝的優點
(1)工藝流程簡單,佔地面積小,投資較低
CASS的核心構築物為反應池,沒有二沉池及污泥迴流設備,一般情況下不設調節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處理設施布置緊湊、佔地省、投資低。
(2)生化反應推動力大
在完全混合式連續流曝氣池中的底物濃度等於二沉池出水底物濃度,底物流入曝氣池的速率即為底物降解速率。根據生化動力反應學原理,由於曝氣池中的底物濃度很低,其生化反應推動力也很小,反應速率和有機物去除效率都比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氣池中,污水與迴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從池首端進入,成推流狀態沿曝氣池流動,至池末端流出。作為生化反應推動力的底物濃度,從進水的最高濃度逐漸降解至出水時的最低濃度,整個反應過程底物濃度沒被稀釋,盡可能地保持了較大推動力。此間在曝氣池的各斷面上只有橫向混合,不存在縱向的返混。 CASS工藝從污染物的降解過程來看,當污水以相對較低的水量連續進入CASS池時即被混合液稀釋,因此,從空間上看CASS工藝屬變體積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疇;而從CASS工藝開始曝氣到排水結束整個周期來看,基質濃度由高到低,濃度梯度從高到低,基質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CASS工藝屬理想的時間順序上的推流式反應器,生化反應推動力較大。
(3)沉澱效果好
CASS工藝在沉澱階段幾乎整個反應池均起沉澱作用,沉澱階段的表面負荷比普通二次沉澱池小得多,雖有進水的干擾,但其影響很小,沉澱效果較好。實踐證明,當冬季溫度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時,或在處理一些特種工業廢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時,均不會影響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實驗和工程中曾遇到SV高達96%的情況,只要將沉澱階段的時間稍作延長,系統運行不受影響。
(4)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強
CASS工藝在設計時已考慮流量變化的因素,能確保污水在系統內停留預定的處理時間後經沉澱排放,特別是CASS工藝可以通過調節運行周期來適應進水量和水質的變化。當進水濃度較高時,也可通過延長曝氣時間實現達標排放,達到抗沖擊負荷的目的。在暴雨時。可經受平常平均流量6倍的高峰流量沖擊,而不需要獨立的調節池。多年運行資料表明。在流量沖擊和有機負荷沖擊超過設計值2~3倍時,處理效果仍然令人滿意。而傳統處理工藝雖然已設有輔助的流量平衡調節設施,但還很可能因水力負荷變化導致活性污泥流失,嚴重影響排水質量。當強化脫氮除磷功能時,CASS工藝可通過調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應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脫氮除磷的效果。所以,通過運行方式的調整,可以達到不同的處理水質。
(5)不易發生污泥膨脹
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法運行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由於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與水無法在二沉池進行有效分離,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質變差,嚴重時使污水處理廠無法運行,而控制並消除污泥膨脹需要一定時間,具有滯後性。因此,選擇不易發生污泥膨脹的污水處理工藝是污水處理廠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由於絲狀茵的比表面積比茵膠團大,因此,有利於攝取低濃度底物,但一般絲狀茵的比增殖速率比非絲狀茵小,在高底物濃度下茵膠團和絲狀茵都以較大速率降解物與增殖,但由於膠團細菌比增殖速率較大,其增殖量也較大,從而較絲狀茵占優勢。而CASS反應池中存在著較大的濃度遞度,而且處於缺氧、好氧交替變化之中,這樣的環境條件可選擇性地培養出茵膠團細菌,使其成為曝氣池中的優勢茵屬,有效地抑制絲狀茵的生長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脹,從而提高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6)適用范圍廣,適合分期建設
CASS工藝可應用於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處理工程,比SBR工藝適用范圍更廣泛;連續進水的設計和運行方式,一方面便於與前處理構築物相匹配,另一方面控制系統比SBR工藝更簡單。對大型污水處理廠而言,CASS反應池設計成多池模塊組合式,單池可獨立運行。當處理水量小於設計值時,可以在反應池的低水位運行或投入部分反應池運行等多種靈活操作方式;由於CASS系統的主要核心構築物是CASS反應池,如果處理水量增加,超過設計水量不能滿足處理要求時,可同樣復制CASS反應池,因此CASS法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可隨企業的發展而發展,它的階段建造和擴建較傳統活性污泥法簡單得多。
(7)剩餘污泥量小,性質穩定
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泥齡僅2~7天,而CASS法泥齡為25~30天,所以污泥穩定性好,脫水性能佳,產生的剩餘污泥少。去除1.0kgBOD產生0.2~0.3kg剩餘污泥,僅為傳統法的60%左右。由於污泥在CASS反應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所以剩餘污泥的耗氧速率只有l0mgO2/gMISS·h以下,一般不需要再經穩定化處理,可直接脫水。而傳統法剩餘污泥不穩定,沉降性差,耗氧速率大於20mgO2/gMLSS·h,必須經穩定化後才能處置。
編輯本段1.3.2 CASS工藝的缺點
總述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CASS工藝具有許多優點,然而任何一個工藝都不是十全十美的,CASS工藝也必然存在一些問題。CASS工藝為單一污泥懸浮生長系統,利用同一反應器中的混合微生物種群完成有機物氧化、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多種處理功能的相互影響在實際應用中限制了其處理效能,也給控制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工程中難以實現工藝的穩定、高效的運行。總結起來,CASS工藝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運行中存在問題
(1)微生物種群之間的復雜關系有待研究
CASS系統的微生物種群結構與常規活性污泥法不同,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和異氧型好氧菌組成。目前對非穩態CASS系統中微生物種群之間的復雜的生存競爭和生態平衡關系尚不甚了解,CASS工藝理論只是從工藝過程進行一些分析探討,而理清微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對CASS工藝的優化運行是大有好處的,因此仍需加強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
(2)生物脫氮效率難以提高
一方面硝化反應難以進行完全。硝化細菌是一種化能自養菌,有機物降解由異養細菌完成。當兩種細菌混合培養時,由於存在對底物和DO的競爭,硝化菌的生長將受到限制,難以成為優勢種群,硝化反應被抑制。此外,固定的曝氣時間也可能會使得硝化不徹底。另一方面就是反硝化反應不徹底。CASS工藝有約20%的硝態氮通過迴流污泥進行反硝化,其餘的硝態氮則通過同步硝化反硝化和沉澱、閑置期污泥的反硝化實現,其效果不理想也是眾所周知的。在沉澱、閑置期中,由於污泥與廢水不能良好的進行混合,廢水中部分硝態氮不能與反硝化細菌接觸,故不能被還原。此外,在這一時期,由於有機物己充分降解,反硝化所需的碳源不足,也限制了反硝化效率的進一步提高。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CASS工藝脫氮效率難以提高。
(3)除磷效率難以提高
污泥在生物選擇器中的釋磷過程受到迴流混合液中硝態氮濃度的影響比較大,在CASS工藝系統中難以繼續提高除磷效率。
(4)控制方式較為單一
目前在實際應用中的CASS工藝基本上都是以時序控制為主的,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污水的水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採用固定不變的反應時間必然不是最佳選擇。
編輯本段1.3.3 CASS工藝的主要技術特徵
(1)連續進水,間斷排水
傳統SBR工藝為間斷進水,間斷排水,而實際污水排放大都是連續或半連續的,CASS工藝可連續進水,克服了SBR工藝的不足,比較適合實際排水的特點,拓寬了SBR工藝的應用領域。雖然CABS工藝設計時均考慮為連續進水,但在實際運行中即使有間斷進水,也不影響處理系統的運行。
(2)運行上的時序性
CASS反應池通常按曝氣、沉澱、排水和閑置四個階段根據時間依次進行。
(3)運行過程的非穩態性
每個工作周期內排水開始時CANS池內液位最高,排水結束時,液位最低,液位的變化幅度取決於排水比,而排水比與處理廢水的濃度、排放標准及生物降解的難易度等有關。反應池內混合液體積和基質濃度均是變化的,基質降解是非穩態的。
(4)溶解氧周期性變化,濃度梯度高
CASS在反應階段是曝氣的,微生物處於好氧狀態,在沉澱和排水階段不曝氣,微生物處於缺氧甚至厭氧狀態。因此。反應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變化的,氧濃度梯度大、較多效率高,這對於提高脫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脹及節約能耗都是有利的。實踐證實對同樣的曝氣設備而言。CASS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較高的氧利用率。
編輯本段1.4 CASS工藝與其他工藝比較
1.4.1 CASS與SBR的比較
CASS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預反應區控制在缺氧狀態,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提高;CASS進水過程連續,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電磁閥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而SBR或CAST進水過程是間歇的,應用中一般要2個或2個以上池子交替使用,控制系統復雜程度增加。CASS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而SBR則為1/2-3/4,CASS抗沖擊能力較好。CASS比CAST系統簡單,但脫氮除磷效果不如後者。 CASS池分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在預反應區內,微生物能通過酶的快速轉移機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機物,經歷一個高負荷的基質快速積累過程,這對進水水質、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質起到較好的緩沖作用,同時對絲狀菌的生長起到抑製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隨後在主反應區經歷一個較低負荷的基質降解過程。CASS工藝集反應、沉澱、排水、功能於一體,污染物的降解在時間上是一個推流過程,而微生物則處於好氧、缺氧、厭氧周期性變化之中,從而達到對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時還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功能。CASS生物處理法是周期循環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最早產生於美國,90年代初引入中國,目前,由於該工藝的高效和經濟性,應用勢頭迅猛,受到環保部門及擁護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經過模擬試驗研究,已成功應用於生活污水、食品廢水、制葯廢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為CASS法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反應器的前部設置了生物選擇區,後部設置了可升降的自動潷水裝置。其工作過程可分為曝氣、沉澱和排水三個階段,周期循環進行。污水連續進入預反應區,經過隔牆底部進入主反應區,在保證供氧的條件下,使有機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據進水水質可對運行參數進行調整。 CASS法的特點 與SBR相比,CASS法的優點是: 其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因此,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進水過程是連續的,因此,進水管道上無需電磁閥等控制元件,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而SBR進水過程是間歇的,應用中一般要2個或2個以上池子交替使用。 排水是由可升降的堰式潷水器完成的,隨水面逐漸下降,均勻將處理後的清水排出,最大限度降低了排水時水流對底部沉澱污泥的擾動。 CASS法每個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過池內總水量的1/3,而SBR則為3/4,所以,CASS法比SBR法的抗沖擊能力更好。
1.4.2 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
(1)建設費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及污泥迴流設備,建設費用可節省10%~25%。以1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為例,傳統活性污泥法的總投資約1.5億,CASS法總投資約1.1億。 (2)工藝流程短,佔地面積少:污水廠主要構築物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氣池、污泥池,而沒有初次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布局緊湊,佔地面積可減少20%~35%。 (3)運轉費用省:由於曝氣是周期性的,池內溶解氧的濃度也是變化的,沉澱階段和排水階段溶解氧降低,重新開始曝氣時,氧的濃度梯度大,傳遞效率高,節能效果顯著,運轉費用可節省10%~25%。 (4)有機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質好:根據研究結果和工程應用情況,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良好的管理,對城市污水,進水COD為400mg/L時,出水小於30mg/L以下。對可生物降解的工業廢水,即使進水COD高達3000mg/L,出水仍能達到50m g/L左右。對一般的生物處理工藝,很難達到這樣好的水質。所以,對CASS工藝,二級處理的投資,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水質。 (5)管理簡單,運行可靠:污水處理廠設備種類和數量較少,控制系統比較簡單,工藝本身決定了不發生污泥膨脹。 (6)污泥產量低,污泥性質穩定。 (7)具有脫氮除磷功能。 在本工程實踐中,CASS反應池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CASS池進水為290左右,出水則降到了30~45,達到了《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二級排放標准(CODcr≤60mg/1)。而本項目從開始施工到調試完畢試運行只用了7個月,比常規的活性污泥法大大縮短了工期,節省了投資。
編輯本段1.5 CASS工藝的設計
1.5.1 CASS工藝的主要設計參數
CASS反應器的主要設計參數有:最大設計水深可達5m~6m,MLSS為3500mg/L~4000mg/L,充水比為30%左右,最大上清液潷除速率為30mm/min,固液分離時間60min,設計SVI為140mL/g,單循環時間(即1個運行周期)通常為4h(標准處理模塊)。處理城市污水時,CASS中生物選擇器、缺氧區和主反應區的容積比一般為1∶5∶30,具體可根據水質和「模塊」試驗加以確定。表1列出了CASS工藝處理不同規模城市污水時的參考設計參數。 CASS工藝處理不同規模城市污水時的主要設計參數 主要設計參數 人口當量
37500 300000 600000
CASS池數 2 4 8
單池面積/m 772 2552 2352
最小充水比 VR 0.33 0.19 0.33
最小停留時間/h 9.1 16.8 11.9
最大設計流量/m/d 18546 85000 192000
BOD5/kg/d 2255 15000 37140
TKN/kg/d 382 3500 3518
TSS/kg/d 3377 15000 30400
P/kg/d 77 900 550
循環次數/次/(d·池) 6 6 6
充水-曝氣時間/h 2 2 2
充水-沉澱時間/h 1 1 1
潷水時間 1 1 1

1.5.2 CASS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水量平衡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勻的,如何充分發揮CASS反應池的作用,與選擇的設計流量關系很大,如果設計流量不合適,進水高峰時水位會超過上限,進水量小時反應池不能充分利用。當水量波動較大時,應考慮設置調節池。 (2)控制方式的選擇 CASS工藝的日益廣泛應用,得益於自動化技術發展及在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CASS工藝的特點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據進水及出水水質變化來調整工作程序,保證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統可採用現場可編程式控制制(PLC)與微機集中控制相結合,同時為了保證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所有設備採用手動/自動兩種操作方式,後者便於手動調試和自控系統故障時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3)曝氣方式的選擇 CASS工藝可選擇多種曝氣方式,但在選擇曝氣頭時要盡量採用不堵塞的曝氣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氣機、傘式曝氣器、螺旋曝氣器等。採用微孔曝氣時應採用強度高的橡膠曝氣盤或管,當停止曝氣時,微孔閉合,曝氣時開啟,不易造成微孔堵塞。此外,由於CASS工藝自身的特點,選用水下曝氣機還可根據其運行周期和DO等情況適當開啟不同的台數,達到在滿足廢水要求的前提下節約能耗的目的。 (4)排水方式的選擇 CASS工藝的排水要求與SBR相同,目前,常用的設備為旋轉式撇水機,其優點是排水均勻、排水量可調節、對底部污泥干擾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隨水排出。CASS工藝沉澱結束需及時將上清液排出,排水時應盡可能均勻排出,不能擾動沉澱在池底的污泥層,同時,還應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隨水流排出,影響出水水質。目前,常見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裝置如沿水池沒深度裝置出水管,從上到下依次開啟,優點是排水設備簡單、投資少,缺點是開啟閥門多、排水管中會積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質差。浮動式排水裝置和旋轉式排水裝置雖然價格高,但排水均勻、排水量可調、對底部污泥干擾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隨出水排出,因此,這兩中排水裝置耳前應用較多,尤其旋轉式排水裝置,又稱潷水器,以操作靈活、運行穩定性高等優點受到設計人員和用戶的青睞。 (5)需要注意的其它問題 1)冬季或低溫對CASS工藝的影響及控制; 2)排水比的確定; 3)雨季對池內水位的影響及控制; 4)排泥時機及泥齡控制; 5)預反應區的大小及反應池的長寬比: 6)間斷排水與後續處理構築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問題。

❷ 循環水前池液位濾網需清洗的標準是多少

循環水系統清洗、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清洗

主要用途:在循環冷卻水中含有大量的鹽類物質、腐蝕產物和各種微生物,即使經過處理的水也不同程度的含有溶解固體、氣體及各種懸浮物,這些物質的存在會引起諸如沉積、腐蝕、微生物(藻類、菌泥)繁殖等問題。循環水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水側會結有大量的鈣鎂碳酸鹽垢及微生物淤泥等,這些污垢牢固附著於銅管內表面,導致傳熱惡化、循環壓力上升,影響機組的運行效率,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這些問題的存在,會給循環水系統的安全運行帶來危害。本品用於循環水系統冷卻循環水側的清洗除垢,最終使循環水系統冷卻循環水側清潔干凈,提高循環水的冷卻效率,恢復循環水系統的製冷效果,同時節省發動機的電能,延長循環水系統的使用壽命。1、適用於各種類型空調機組,可清洗循環水系統冷凝器、蒸發器和吸收器的循環水系統和低溫水系統、熱水鍋爐和柴油發電機組水冷夾套等設備;2、適用材質:銅、銅鎳合金、碳鋼、鋁、鈦材和不銹鋼等材料。
突出特點:是空調製冷機組循環冷卻水和冷凍水系統專用清洗劑,它克服了以往清洗方法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為製冷機組的安全、穩定、經濟和長周期運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充分考慮了用戶的具體情況,將清洗主劑、殺菌滅藻劑、分散滲透劑和高效緩蝕劑等有機復配而成的有機酸清洗劑,使用時無須添加任何助劑,簡化和方便了清洗現場的安裝和操作;2、緩蝕效率高,清洗速度快等,清洗廢液處理簡單方便,有利於銅材質清洗後的預膜;3、能有效抑制銅管在酸洗過程中銅合金--碳鋼復合件的電偶腐蝕;抗Fe3+、Cu2+加速腐蝕的能力強;4、 選用的清洗除垢主劑為有機系列,對設備安全,除垢徹底、腐蝕率低;對操作人員基本沒有腐蝕性、毒性,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同時,本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經簡單的中和處理後就可以排放,安全環保。產品採用固體組分,使用安全簡便,對人體無損害、對設備無腐蝕、對環境無影響;5、與空調清洗模塊配套使用,可保證清洗質量、減輕勞動強度,有利於用戶的直接使用和對空調設備的定期清洗保養,節約設備維護開支;6、在清洗過程中,H+ 會對金屬機體產生腐蝕,並出現氫脆現象,因此清洗劑中要加入相應的緩蝕劑;溶解產生的Fe3+、Cu2+等氧化性離子會造成金屬機體的點蝕、鍍銅等現象,因此清洗液中還需加入掩蔽劑。
理化指標:狀態:白色或淺紅色粉末固體; 酸鹼性(0.5%):酸性; 密度:>1.5; 腐蝕性:略有腐蝕;
可燃性:不燃不爆; 毒性:無毒; 清洗性能(除水垢):>99%; 緩蝕性能:>99. 5%
使用方法:1、化學清洗工藝流程: 水沖洗→酸洗除垢→水沖洗→鈍化;2、斷開與冷卻盤管無關的其它系統,將清洗槽、清洗泵跟冷卻盤管聯接成一個清洗閉合迴路;3、在模擬清洗狀態下對清洗系統的泄漏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清除盤管內鬆散的污物,當出口處沖洗水目測無大顆粒雜質存在時,水沖洗結束;4、在清洗槽內循環添加「雲清牌--中央空調清洗劑」,控制清洗主劑濃度在3—6%,溫度在50—60 ℃的范圍內,於系統內進行循環清洗去污,清洗時間2—3小時左右。定時用pH試紙測量酸液的pH值(1次/20分鍾),使其維持在1以下,當pH值在半小時內趨於穩定值且清洗系統內沒有氣體放出時,結束酸洗過程;5、清洗工序完成後,進行水沖洗,沖洗殘留淤泥及殘渣,當出口處目測雜質不多時、且pH值大於6時結束水沖洗;6、水沖洗合格後,循環添加「雲清牌 鈍化預膜劑」進行鈍化處理,來提高銅管的耐腐蝕性能。待整個系統溶液濃度混合均勻後停止循環,浸泡2—3小時。將鈍化液排出系統,清洗過程結束。

❸ 為什麼污水通過格柵的前後水位差要小於0.3米

格柵的日常維護內如下:

格柵間及機械設備表面清潔工作

格柵及柵渣輸送器上死渣清除

機械設備和電機潤滑油的更換

設備的緊固

池底積泥清理

渣斗的除銹和防腐

其它設備操作維護手冊要求進行的內容

(2)維護記錄表

操作人員在日常維護過程中應按要求填寫記錄表。

(3)安全技術

檢修除污機、人工清撈柵渣時,應停機進行並必須要有有效的監護。如有需要進入狹小空間進行操作時,必須嚴格遵守「10.4狹小空間內的安全操作」。

(4)技術指標

污水通過格柵前後的水位差應小於0.3米。

❹ 污水處理排污應急池有什麼要求

設計要求

1、事故池容積確定應執行的標准或規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國石化安環[2006]10號等。GB50483規定的應急事故水池容積確定方法,對所有涉及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事故排水的項目均應適用執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確定、圍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積確定時應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14)等有關規定執行。

最大降雨量確定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業給水排水系統設計規范》(SH3015-2003)等執行。必須根據項目特點、行業標准或規范、事故池容積確定的具體要求等,注意區分各標准規范的適用范圍和具體規定條款的執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業和石油庫。

2、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須注意事故時進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與正常生產時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質區別,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歷時不同,正常生產運營過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剛下的雨水,一次降雨過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其設計參數計算必須按GB50014規定的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確定;而事故時降水量應根據事故消防時間(參照GB50016、GB50160規定一般為2~6h,Q/SY 1190規定為6~10h)確定。

二是匯水面積不同,初期雨水的匯水面積必須考慮生產區和儲存區總的匯水面積;事故時只考慮裝置區或罐區單獨的能進入事故排水系統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時匯水考慮,且應採取措施盡量減少進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雨水匯集面積。

4、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4)污水處理廠前池液位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處理方法

按作用分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按處理程度分

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來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常用物理法。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故水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❺ 污水處理廠調節池容積、停留時間怎麼確定

樓上兩位的回答只能讓樓主更困惑
誰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積,但關鍵的是
這個
HRT

Q
該如何確定?!
科學的做法應該是,樓主根據實際調查出的水量,做曲線,橫軸為時間(一天24小時),縱軸為流量,首尾相聯作直線,並作平行切線,得到最高、最低切點,兩點的差值即為調節池的理論容積,在理論容積基礎上增大13%左右,即為實際容積.
這個容積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積,再考慮調節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計算出調節池總容積.

❻ 污水處理站中的「事故池」是什麼,怎麼建造,有什麼標准

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所需構築物的一種,在處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廠所排放的高濃度廢水時,一般都會設置事故池。

原因在於當這些工廠出現生產事故後,會在短時間內排放大量高濃度且pH值波動大的有機廢水,這些廢水若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會給運行中的生物處理系統帶來很高的沖擊負荷,造成的影響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有時會造成致命的破壞。

為避免事故水對污水處理系統帶來的影響,因此很多污水處理場設置了事故池,用於貯存事故水。

標准: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6)污水處理廠前池液位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❼ 污水處理廠調試方案怎麼做

調試即試運行,包括單機試運和聯動試車兩個環節。調試實際上是設備、自控、工藝實版現聯權動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單機運行:包括各種設備安裝後的單機運轉和各處理單元構築物的試水。在為進水和已進水兩種情況下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試運行,同時檢查水工構築物的水位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2)對整個工藝系統進行設計水量的清水聯動試運行,打通工藝流程。考察設備在清水流動下的運行情況,檢查部分自控儀表和連接各工藝單元的管道、閥門等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3)對各級處理的各個處理單元分別進入要處理的廢水,檢驗各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或進行正式運行前的准備工作(如培養馴化活性污泥等)。
(4)全工藝流程廢水聯動試運行,直至出水水質達標。同時,進一步檢驗設備運轉的穩定性,同時實現自控系統的聯動。
根據以上大的方面,逐步細分到各個處理構築物(如沉澱池調試時的主要內容:刮泥板的運行,檢漏,進出水的主要指標與設計值是否相符等),最終制定出調試方案。

❽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埋設深度一般為多少

哎啊,這方面問題我還真是不大了解也,我在別人那COPY了點過來,你參考看下用得上不嘛。
污水處理廠常用的是潛水排污泵,如果北方地區有回用的要求,還會有雙吸離心泵等。
鼓風機的出口風壓一般是(水深+1)*9.8kpa,多加的10kpa主要是空氣管路的水頭損失,一般設計中不會去細算。根據你的曝氣水深5m,選擇的鼓風機出口風壓升值58.8kpa,進口壓力就是標准大氣壓力98kpa。流量根據自己計算生化池的氣量來確定。

設備主要有七部份組成:(1)全自動格柵(2)缺氧池(3)生物接觸氧化池(4)二沉池(5)消毒池(6)
污泥池(7)自動控制櫃。
污水進入設備前行設置-調節池,以調節污水水質、水量、調節池有效停留時間一般為 4-8小時,調節池
進口處設置格柵網箱,以攔載污水中的大顆粒雜物確保水泵正常運行。
(1) 全自動格柵:調節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柵內,格柵用於攔載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懸浮顆粒,
攔載下來的污物隨格柵齒耙自動進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後續工藝中,該格柵為日本進口設備,具有分離效果
好(柵隙5mm~10mm)能自動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2) 缺氧池:缺氧為脫氮處理而設置,經過格柵分離後的污水自流進缺氧池與接觸池中的迴流硝化液
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 型填料作為反硝化細菌的載體,填料對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時間
為 2 小時與前續工藝中的污泥池相結合形成 A/O 法處理工藝,從而達到脫磷、脫氮的目的。(僅 DM-C 型設備
有消毒池)
(3) 生物接觸氧化池:共分三級,總且化時間 6 小時,前二級採用 NZP-I 型填料,該填料水流特性十
分優越,第三級採用NZP-II型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達 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 5-10倍,
生化池根據實際情況:可採用微孔曝氣或射流式曝氣機或離心式曝氣機,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地與
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後的污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設計表面負荷 0.9-1.2m3/m2.d 二沉水槽為升降式可調
液位,齒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勻沉澱效果較好,二沉的污泥氣提至污泥池。
(5) 消毒池:按國家標准:TJ14-74製作,消毒池停留時間為 30 分鍾,消毒劑採用固體氯丸或漂白粉,
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 污泥池:經格柵攔載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進入污泥池,污泥池內設有污泥硝化系統,污泥池上
清液迴流至調節池。
(7)(如採用風機曝氣) 風機房、自動控制櫃:風機房單獨設置,內裝二台風機(一用一備),風機房和
微機控制櫃為一體,風機房出風管和設備進風管相連結,其距離不超過 15米,其尺寸和詳細說明見表 2。
工廠建議:考慮設備的采購、運行成本,日常維護及雜訊要求,請使用潛水式離心曝氣機或射流式曝氣
機。容易產生氣泡的污水,建議在初沉池內定期加消泡劑。對於含有色素的污水,建議在排水口前加活性碳
等吸附劑。

❾ 污水提升泵站調試及運行需要注意哪些

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關鍵工序,對整個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運行成本起著重要作用。以污水處理廠為例,介紹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藝原理及調試運行。

城市污水處理就是利用各種設施設備和工藝技術,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從水中分離去除,使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有用的物質,水則得到凈化。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按流程和處理程序劃分,可分為預處理工藝,一級處理工藝,二級處理工藝,深度處理工藝和污泥處理工藝,預處理工藝通常包括格柵處理,泵房抽升和沉沙處理。泵房抽升的工作是由污水提升泵站來完成的。

一、工藝原理及主要設備設施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是將上游來水提升至後續處理單元所要求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過後續建在地面上的各個處理構築物。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組成,集水池的作用是調節來水量與抽升量之間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啟動過於頻繁。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採用的是半地下式泵房,地下部分為集水池,容積為126m3,約為一台水泵5min的排水量。潛水泵直接安裝在集水池裡,共設4台,三用一備,為不堵塞型潛水泵,揚程式18.5m,流量420l/s,功率100KW,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設有止回閥,電動蝶閥和手動蝶閥;總出水管裝有一套量程為5000m3/h的電磁流量計一套,流量計前後設有手動蝶閥,另設旁道管,用於流量計檢修;集水池上面裝有量程為8米的超聲波液位計一套,用於測量集水池的液位,系統自動時控制潛水泵的啟停,房內裝有控制盤用於泵和閥門的遠方/就地控制轉換及現場操作,房頂裝有單梁懸掛式電動起重機一台,用於潛水泵的檢修。

二、泵組的運行原則

泵組的運行操作應考慮以下幾項原則:第一是保證來水量與抽升量一致。如來水量大於抽升量,上游又沒有及時採取溢流措施,則可能淹泡格柵間,甚至使市區地勢較低的下水道返水;反之,如來水量小於抽升量則有可能使泵處於干運轉狀態,損壞設備。第二是應保持集水池高水位運行,這樣可降低泵的揚程,提高效率,在保證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潛水泵的開停次數不可過於頻繁,否則損壞電機並降低使用壽命。第四是泵組內每台水泵的投運次數及時間應基本均勻,因為每台水泵的吸水口都對應著集水池內的一部分容積,如果某台泵長時間不投運,集水池內對應部分成為死區,泥沙沉積。

因為三相交流電動機起動快,起動力矩高,起動電流大大高於正常運轉時所需要的電流值,有時起動電流可超過系統的容量,會給安全生產造成危害。所以,從安全形度考慮,泵組的運行還應滿足以下要求:

(1)水泵要保證閉閘啟動,即開泵時先開水泵,再開電動閥,停泵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2)限制起動電流及電壓。

(3)每台水泵要有干運轉,滲漏,缺相及過載保護。

三、泵組的運行控制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組的運行有三種控制方式

1、就地手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潛水泵和電動閥都由就地控制箱上控制按鈕來控制其開、停。PLC系統僅對這些設備、液位、流量進行監示,而不能控制。這種方式一般只在調試或維修用。

2、PLC遠程手動控制

在這種方式下,操作人員用計算機鍵盤或滑鼠,通過PLC對潛水泵和電動閥進行開、停控制,這種控制方式僅使操作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以控制設備,它只是就地控制按鈕的延伸或轉移,一般用於調試或維修。

3、全自動控制方式

在這種方式下,泵組由PLC按照預先編制的程序,根據集水池的水位和通過計算機設定的工藝參數自動控制水泵的開停台數及開停順序,維持集水池在一定的水位范圍內和4台潛水泵間的工作均衡性,電動閥門和水泵電機是聯動的。水泵開啟後,電動閥門自動打開,停泵後,電動閥門自動關閉。

4、軟起動器及保護

每台水泵的主控電路中均裝有一台軟啟動器,它採用晶閘管(可控硅)來控制起動時的電機端電壓,減少了起動沖擊電流,降低了加速力矩,使水泵起動時穩定、平滑,增加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另外軟啟動器具有過熱、過流、過壓、缺相、相位不平衡等多項保護功能。

為了保證水泵運行的安全性,每台水泵均沒有干運轉,滲漏和過載保護。

四、調試

保定市銀定庄污水處理廠於是1996年8月投入使用,1997年年初對自動化系統進行了調試,調試過程中發現泵站的自動運行存在以下問題。

1、集水池液位計量程為4米,而集水池的深度約15米,致使構築物的一半容積得不到利用,且影響水泵的工作效率。

2、控制水泵停止的液位容差設定范圍為0—150cm,偏小,導致水泵頻繁啟停。

3、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也叫均衡時間)為2—8小時,間隔太短,這也導致水泵的頻繁啟停。

4、液位計為投入式擴散硅液位變送器,易堵塞,長期過壓會導致零點漂移,甚至損壞,需經常清洗,由此打亂了泵組自動運行的連續性,且對水泵的運行安全存在威脅(因為液位計故障可能導致泵組全部投運或全部停止)。

為解決以上問題,該廠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造

1、液位計更換為配15米換能器的超聲波液位計量程設為8米。

2、在計算機中修改液位計的量程為8米,啟動液位設定范圍為0—8米,容差范圍為0-300cm。

3、在計算機中修改水泵運行的輪值時間為2—48小時。

4、在泵站工藝值班室加裝了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蜂鳴器。

污水提升設備設計_體化污水提升裝置_污水提升泵站廠家-永嘉西普流體設備有限公司通過以上幾項工作,提高了集水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系統及水泵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運行與管理

1、正常情況下自動運行,手動時泵站必須有人值守。

2、要保證閉閘啟動,停車時先停泵,後關電動閥。

3、當發現水泵電機電流、出水流量或聲音異常時,應立即停止運行。

4、所設定的工藝參數不得隨意修改。

5、集水池要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清理。

6、定期檢查水泵干運轉、溫度、濕度、過載保護的自動停車和集水池液位高、低限報警功能。

7、手動運行時備用水泵每月至少一次試車。

8、傳動部位,絲桿閘閥保持良好的潤滑。

❿ 廢水處理-關於柵前水深的設計

給你個例子自己套吧
(一). 粗格柵(人工)
1.設計參數: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1m 柵條寬度
b=0.02m 柵條間隙
v=0.8m/ s(0.6~1.0m/s) 過柵流速
α=40 °(30 °~45 °) 格柵傾角
h=0.3m 柵前水深
N=1 台 格柵數量
2.柵條間隙數:n=〔Qmax(犯α)1/2 〕/Nbhv=〔0.064*(sin40 °)1/2 〕/(1*0.02*0.3*0.8)≈12
3.柵槽寬度: B=S(n - 1) + bn=0.01*(12 - 1) + 0.02*12=0.35m,設計有效柵寬取 0.35m,超高 0.3 ,水渠高 0.6 m
4.每日柵渣量:W1=0.03m3/103m3(單位柵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3/(1000*1.85)=0.09m3/d
5.設備選:選用一台人工格柵,柵寬 0.35m,柵條間隙 0.02m
6.其它設備:超聲波液位計( 0-6 媽)
7.粗格柵間:平面尺寸: 5m*5m,地下部分 2m,地上高 3.5m
(二).提升泵房
1.設計參數:Qmax=QK=3000*1.85=5550m3/d=231m3/h
2.集水池計算:取集水池容積為V=100m3,停留時間為t=V/Qmax=100/231=0.43h=26min
集水池尺寸:3m*7m*5m=105m3
3.設備選型:
(1)、潛污泵:100QW130-20型污水泵三台,兩用一備,每台Q=130m3/h , H=20m,單台電機功率15kw,泵自重 340kg。
(2)、超聲波液位計(0-6mA),一套
(3)、電磁流量計DN200,一套
(4)、溫度儀,一套。
(5)、電控櫃,一套
(6)、電動胡蘆,起重量0.5t,一台
4.泵房尺寸:
平面尺寸:7m*5m,地下深5m,地上部分3.5m。粗格柵間與泵房合建。
(三). 細格柵間
1.設計參數: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08m 柵條寬度
b=0.008m 柵條間隙
v=0.8m/s (0.6~1.0m/s) 過柵流速
α= 40° 格柵傾角(人工清渣30°~ 45°)
h=0.35m 柵前水深
N=1台 格柵數量
2.柵條間隙數:n=〔Qmax(sinα)1/2〕/Nbhv=〔0.064*(sin40°)1/2〕/(1*0.008*0.35*0.8)≈23
3.柵槽寬度:B=S(n-1)+bn=0.008*(23-1)+0.008*23=0.37m,設計有效柵寬取0.4m,
槽超高取0.3 m,槽總高0.6 m。
4.每日柵渣量:W1=0.06m3/103m3(單位柵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6/(1000*1.85)=0.18m3 /d
5.設備選型:
(1)、 選用一台旋臂式弧形格柵除污機,柵寬0.4m,柵條間隙0.008m,柵條寬度0.008m,回轉半徑0.5m,電動機功率0.37KW。
(2)、選用一台人工格柵備用,柵寬0.4m,柵條間隙0.008m,柵條寬度0.008m。
(3)、超聲波液位計(0-6mA),一套。
(4)、電控櫃,一套。
6.細格柵間布置:
(1)、平面尺寸:5m*5m。
(2)、立面尺寸:房頂高11.5m,細格柵平台標高8.5 m槽底標高8.5 m ,槽頂標高9.1m,在細格柵間設樓梯和排渣通道。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廠前池液位多少正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昆明污水xuehong 瀏覽:381
y型過濾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263
超濾膜用的無紡布 瀏覽:781
倉鼠不會喝飲水機裡面的水怎麼辦 瀏覽:575
為什麼飲水機排氣孔噴熱水 瀏覽:322
15t君威空調濾芯怎麼拆 瀏覽:399
村莊污水治理率是什麼意思 瀏覽:396
教我怎麼自製過濾器 瀏覽:360
8噸造紙廢水儲罐工廠 瀏覽:402
長壽污水處理廠epc 瀏覽:552
樹脂圍擋 瀏覽:580
污水化驗工作什麼情況的人做不了 瀏覽:24
紹興污水池膜加蓋多少錢 瀏覽:419
超濾進水過濾器精度 瀏覽:781
四川殺雞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260
排入城市管網的污水執行幾級標准 瀏覽:367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什麼價錢 瀏覽:800
福特focus兩廂車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66
造紙污水處理污泥 瀏覽:226
雲煙win過濾嘴顏色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