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泵的接線問題
6根線,常規的都是這樣的:
兩組(8根線才對)四芯電纜:一組三根電纜供電,回一根地線答,另一組另外兩根漏水保護信號線,還有兩根是超溫保護想信號線。
水位控制器一般和水泵沒有直接的關系(有直接關繫到都是水泵和浮球在出廠時就連接一體了),水位控制器都是和水泵控制櫃連接的,達到自動控制水泵的目的。
另外的沒有接的線纜多不多餘,看你怎麼看了。是保護線纜可用可不用的。如果水泵電機內部有問題的話,信號線就可以把相關的信號傳輸給控制櫃,達到保護水泵的目的。
一般的排污泵的供電電纜都是三相四線的。功率超過3kw的都是三角形接法。
現在也有少部分廠家的供電方法同普通電機一樣,在較大功率(15kw以上110kw以下)採用六根線(主要是方能使用星三角降壓啟動方式。)
⑵ 三相污水泵七根電源線接線圖
七根接線分別是 X、Y、Z 和U、V、W 另一根是接地線XU,YV,ZW為三相繞組的頭與尾。
如果電內機是星型容接法直接將UVW接一起引出中性線N XYZ分別接三相即可。
污水泵屬於離心泵范圍,結構和原理和一般離心泵是一樣的。污水泵也有自身的結構特點,污水泵的揚程都不高,由於污水中雜物較多,葉輪的間隙比清水泵大。污水泵容易產生的故障,和一專般離心泵也是相似的,因為抽污水,所以葉輪磨損較快。
(2)11千瓦污水泵保護線怎麼接擴展閱讀:
污水泵採用的壓水室最常見的是蝸殼,在內裝式潛水泵中多選用徑向導葉或流道式導葉。蝸殼有螺旋型、環型和中介型三種。螺旋形蝸殼基本上不用在污水泵中。環形壓水室由於結構簡單製造方便在小型污水泵上採用的較多。
但由於中介型(半螺旋形)壓水室的出現環形壓水室的應用范圍逐漸變小。因中介型壓水室兼具有螺旋的高效率性和環形壓水室的高通透性。已越來越受到製造廠家的關注。
⑶ 污水泵的安裝連接方法
關於水泵的安裝規范中有明確要求,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更細致,安裝步驟包括基礎檢驗→水泵就位安裝→檢測與調整→潤滑與加油→試運轉。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具體了解其中的詳細過程。
基礎檢驗過程
一、查看施工圖紙
二、施工條件
1. 水泵安裝層已通過結構驗收。
2. 建築物有關軸線、標高線已畫出。
3. 水泵基礎混凝土強度已達到70%以上。
三、基礎檢驗
基礎坐標、標高、尺寸、預留孔洞應符合設計要求。基礎表面平整、混凝土強度達到設備安裝要求。
1. 水泵基礎的平面尺寸,無隔振安裝時應較水泵機組底座四周各寬出100~150mm;有隔振安裝時應較水泵隔振基座四周各寬出150mm。基礎頂部標高,無隔振安裝時應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100mm以上,有隔振安裝時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50mm以上,且不得形成積水。基礎外圍周邊設有排水設施,便於維修時泄水或排除事故漏水。
2. 水泵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預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積水等應清除干凈;預埋地腳螺栓的螺紋和螺母應保護完好;放置墊鐵部位表面應鑿平。
水泵安裝就位
將水泵放置在基礎上,用墊鐵將水泵找正找平。水泵安裝後同一組墊鐵應點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時松動。
1. 水泵無隔振安裝
水泵找正找平後,裝上地腳螺栓,螺桿應垂直,螺桿外露長度宜為螺桿直徑的1/2。腳螺栓二次灌漿時,混凝土的強度應比基礎高1~2級,且不低於C25;灌漿時應搗實,並不應使地腳螺栓傾斜和影響水泵機組的安裝精度。
2. 水泵隔振安裝
(1)卧式水泵隔振安裝
卧式水泵機組的隔振措施是在鋼筋混凝土基座或型鋼基座下安裝橡膠減振器(墊)或彈簧減震器。
(2)立式水泵隔振安裝
立式水泵機組的隔振措施是在水泵機組底座或鋼墊板下安裝橡膠減振器(墊)。
(3)水泵機組底座和減振基座或鋼墊板之間採用剛性聯接。
(4)減振墊或減振器的型號規格、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同一個基座下的減振器(墊)應採用同一生產廠的同一型號產品。
(5)水泵機組在安裝減振器(墊)過程中必須採取防止水泵機組傾斜的措施。當水泵機組減振器(墊)安裝後,在安裝水泵機組進出水管道、配件及附件時,亦必須採取防止水泵機組傾斜的措施,以確保安全施工。
檢測與調整
1. 用水平儀和線墜在對水泵進出口法蘭和底座加工面上進行測量與調整,對水泵進行精安裝,整體安裝的水泵,卧式泵體水平度不應大於0.1/1000,立式泵體垂直度不應大於0.1/1000。
2. 水泵與電機採用聯軸器連接時,用百分表、塞尺等在聯軸器的軸向和徑向進行測量和調整,聯軸器軸向傾斜不應大於0.8/1000,徑向位移不應大於0.1mm。
3.調整水泵與電機同心度時,應松開聯軸器上的螺栓、水泵與電機和底座連接的螺栓,採用不同厚度的簿鋼板或簿銅皮來調整角位移和徑向位移。微微撬起電機或水泵的某一需調整的一角,將剪成如下圖形狀的簿鋼板或簿銅皮墊在螺栓處。
4. 當檢測合格後,擰緊原松開的螺栓即可。
潤滑與加油
檢查水泵的油杯並加油,盤動聯軸器,水泵盤車應靈活,無異常現象。
試運轉
打開進水閥門、水泵排氣閥,使水泵灌滿水,將水泵出水管上閥門關閉。先點動水泵,檢查有無異常、電動機的轉向是否符合泵的轉向要求。然後啟動水泵,慢慢打開出水管上閥門,檢查水泵運轉情況、電機及軸承溫升、壓力表和真空表的指針數值、管道連接情況,應正常並符合設計要求。
⑷ 請問一下污水泵有七根線怎麼接,另外三根細線不用行不
你好,市面上4根線的污水泵比較多,7根線的是因為加裝了保護裝置,所以多出三根線。如果控制櫃根據水泵保護信號線增加了保護模塊,那最好是把三根細線分別接上去,這樣會有效的保護水泵正常運行,增加使用壽命。如果控制櫃上沒有安裝保護模塊,那就只能接動力線和地線了,那三根細線就相當於擺設浪費。不過水泵也是可以正常運行的。
⑸ 水泵四根線怎麼接
當壓力指針一到達高壓端就變成常閉接通中間繼電器用個中間繼電器。這樣壓力一高中間繼電器通電就把接觸器斷開了,壓力表的公共端與高壓端是常開的,把中間繼電器的控制迴路接在高壓端與公共端
要用一個變頻器和一個遠傳壓力表控制一個潛水泵,用的是開關量控制,恆壓供水怎樣連線和設置。首先觸點有抖動,會損壞變頻器,其次接點數量不夠。應先將遠傳接點信號進PLC,經過整理後,通過PLC統一發給變頻器啟動信號。PLC可判斷或延時方法控制變頻器啟動和停止水泵動作,達到不僅開關控制水泵,還能軟起軟停水泵的效果。
至於接線,比較簡單,PLC的接點接到變頻器啟動停止接點即可。當然,水泵保護另有電路完成。邏輯控制都由PLC完成。
火線-水泵壓力開關的常開觸點-接觸器線圈--零線
空氣開關-接觸器-接水泵
壓力開關組成
1、壓力感測器件採用單晶硅智能壓力感測器。該感測器具有高精度(±0.075%)、高穩定性( 優於0.1%fs/年)、抗高過壓和高靜壓(耐壓16 mpa)、量程遷移比大(20∶1)等特點。
2、信號調理部分採用集成運放及電子元件組成,它對壓力感測器信號進行調理,變成微電腦 能接受的信號,送給微電腦。
3、微電腦採用低功耗嵌入式單片機c8051f007,該單片機具有供電電壓低(2.7~3.6 v)、 功耗低(可低於1 ma)、體積小(8 mm×8 mm)、功能強等特點。
4、電子開關將微電腦發出的壓力開關狀態信號轉化為智能電子壓力開關的導通及斷開。
5、校準按鈕,在對智能電子壓力開關校驗時只要按下「校準按鈕」,微電腦就會自動記憶當 前壓力值,並把該值作為智能電子壓力開關設定值,從而實現壓力開關的智能校驗。
6、流程選擇開關,旁接罐流程、密閉流程可設置不同的門檻值,旁接罐流程設置的門檻值可 適當降低,從而克服了旁接罐流程壓力開關不能投用的難題。
⑹ 連成排污泵7根線怎麼接
你好!7芯線的意義是:3根粗線為3相電源線;3根為保護線要求控制櫃有相應接線端子(通常為電機保護、油室的漏水保護);1根則是底線
⑺ 污水泵控制箱的接線及原理
排污泵控制箱原理如下:
有五個輸入點:高、中、低液位和兩個故專障信號;有四個輸出點:屬控制水泵運行和輸出運行信號,繼電器觸點帶負載能力為250V2A;程序具有自動除銹功能;水泵的輪流工作時間可調;故障自動切換;液位信號延時等功能,是普通電路做的控制箱沒有的功能記憶保存時間長達10年;液位檢測採用低壓電采樣,避免強電信號對液位開關觸點的氧化作用,有效延長浮球使用壽命,有效保證設備整體的可靠性。
排污泵控制箱接線圖如下:
(7)11千瓦污水泵保護線怎麼接擴展閱讀:
排污泵供水控制器 ,排污泵控制器 ,供水控制器 ,排污泵控制櫃專用控制器,排污泵控制箱專用控制器。污水泵控制器,排污泵控制器,排水控制器,全自動水泵控制器,水泵自動控制器,污水泵智能控制器,污水泵排水控制器,專用潛水泵控制器,污水泵自動控制裝置,智能型水泵控制器,潛水泵液位控制器
⑻ 污水泵接線圖
污水泵屬於離心雜質的一種,具有多種形式:如潛水式和乾式二種,目前最常用的潛水式為WQ型潛水污水泵,最常見的乾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二種。主要用於輸送城市污水,糞便或液體中含有纖維。紙屑等固體顆粒的介質,通常被輸送介質的溫度不大於80℃。由於被輸送的介質中含有易纏繞或聚束的纖維物。故該種泵流道易於堵塞,泵一旦被堵塞會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燒毀電機,從而造成排污不暢。給城市生活和環保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優劣的重要因素。
污水泵接線圖如下:
⑼ 上海凱泉WQ/C251潛水排污泵保護線怎麼接
WQ/C是七芯電纜,其中有兩根是漏水漏電保護的信號線,其餘五根按380V電正常接線即可
⑽ 連成潛水排污泵如何接線(7芯)
連接方法:
接線方法:
1、剝去水泵電纜的外層護套及主絕緣層,露出銅線35-40mm,將靠近線芯部分的橡膠修成錐形,把線芯上的氧化層打磨干凈,並用酒精(最好用鹽酸)擦凈線芯及待包紮的絕緣層、護套層並使其自然乾燥。
2、接頭
1) 動力電纜
2) 聚氯乙烯粘帶
3) 自粘性丁基橡膠帶
4) φ1mm銅線
5) 焊錫
6) 引出電纜
3、准備好500W電烙鐵、松香、焊錫、lmm裸銅線及絕緣帶。
4、用裸銅線均勻扎緊電纜線芯,用電烙鐵加熱、滲錫,要求滲透、滲勻。用銼刀修理平整焊接部分(不允許有毛刺和尖梭),並再次用酒精擦乾凈待包紮部分,晾乾。
5、先用自粘性丁基膠帶半迭包三層,並逐步向線芯的外部延伸。包紮時必須把膠帶拉伸200%,外層再用聚氯乙烯粘帶半迭包三層,也逐步往外延伸,保證包紮部分不短於200mm。
6、三芯電纜接頭時應將三個接頭位置依次錯開一定距離,防止短路。
7、引出電纜為雙引纜時的接線方法
1) 電纜接完頭以後搖測電纜與電機(不加水時)的絕緣電阻,其值不低於150兆歐,
2) 電機加滿水後再次搖測電機繞組的絕緣電阻應不低於40兆歐,
3) 通電試驗一下轉向(時間不超過2秒)。做好相續位置標記,
4) 開始下井:在下井的同時不斷的搖測絕緣電阻觀測其變化以防井壁掛破電纜絕緣皮,如果發現絕緣程度急速下降至0.5兆歐以下時就要將機組提上來檢測原因。如果沒有意外,下井完畢就可以通過前面講過的步驟開機試運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