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每天污染多少環境的作文

污水每天污染多少環境的作文

發布時間:2022-07-24 09:44:46

A. 關於水污染的作文

近年來,我國水資源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尤其是近期以來,全國城鎮每天至少有一億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ο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全國三分之一的水體不適於魚類生存,四分之一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百分之五十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百分之四十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ο想一想,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數據ο我曾經在考卷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是這樣寫的:有一個小姑娘,她由於生活的家鄉水污染嚴重,她從小到大竟然沒有洗過一次澡ο天哪ο太不可思議了ο截至一九九六年底,僅僅我們中國六百座城市,每年排出的污水就有三百五十三億立方米,而這些污水被處理的只有八十三億立方米,處理率僅僅只有百分之十一點四ο據統計,中國有三點二億農民沒有飲用水,還有一點九億農民喝到的是受污染的水ο灌溉農田的水絕大多數是受污染的水,而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食物,竟然擺上了中國人的飯桌ο看到這里,我都要吐了ο我真沒想到就憑這樣'好」的衛生環境,我們中國人是怎麼過日子的ο不僅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水污染也是十分嚴重的ο你不信?來看看全球水污染事件吧,比如:水俁病事件ο當然,像這樣的水污染事件還有很多ο大家知道水污染的後果嗎?也許你會說:'不就是水遭到污染不能飲用、灌溉嗎?」是的,這確實是一個方面,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方面,水污染
的後果還有很多,我隨便列舉一下水俁病事件: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ο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ο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ο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ο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ο一九五六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ο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ο一九九一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兩千兩百四十八人,其中一千零四人死亡ο小讀者們,讓我們聯起手來,長大之後創造一個沒有水污染的世界吧ο

B. 污染環境的作文

環境污染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科學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我想問:你們有沒有意識到人類的活動對環境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森林的亂砍濫伐不就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嗎?據調查全世界森林面積正以每年上千萬公頃的速度在消失。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許多地區成為沙漠。人類的活動范圍在不斷減少,這不可怕嗎?

人類除了破壞森林之外,難道就沒有什麼破壞環境的問題了嗎?不是這樣的。現在我們應該看到水污染的嚴重性,目前世界上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難以得到清潔水,51%的人無法得到衛生用水。這是什麼造成的呢?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現在的工廠及我們生活中的污水,沒有通過處理就排出去。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據研究,每排放1立方米污水,就污染14立方米天然水。想一想,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

在工廠排出的濃煙里,我們不知道濃煙是污染大氣的嗎?科學家發現,至少有100種大氣污染物對環境產生極大危害,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

難道我們想在這種環境中生活嗎?當然不想;那讓我們用行動來證明吧!我們可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愛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吧!來做宣傳環保的使者!讓我們一起為保護環境行動起來吧!

C. 2020環境污染的一天作文

關於環保的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盟鬧種直錐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3.我們應該持一種怎樣的環保觀 我們應該持一種怎樣的生態環保觀和資源開發觀?環保和資源開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體嗎?我看不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因此科學的生態環保和資源開發是能夠做到對立統一的。 我相信所有關注環境問題的人都懷著一顆為了我們的子孫萬代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的赤誠之心。我們也不應懷疑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盡早脫貧致富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他們同樣也有著一顆保證和改善貧困地區人民生存的拳拳之心。只不過極力主張保護的人考慮的是整個人類長遠的生存問題,而積極主張開發的人要解決的卻是當前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問題。我們有理由剝奪局部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嗎? 這些年來,在各環保組織的宣傳努力下,廣大公民已經有了一定環保意識,這是各環保組織和人士的功勞,但有環保意識並不等於懂得了環保。我們還有很多人雖然有了環保意識,但出於對自身眼前利益的的考慮和貪圖享受,並不願意自覺地去遵守環保准則。例如,我們一些已經無需為自己的溫飽擔憂問題的人,為了嘗一嘗野味,穿戴高檔皮毛時裝,顯耀自己的富有,於是促成並刺激了野生動植物交易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使我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在這一過程中,真正該受到指責的應是那些衣食無憂的消費者,而不是那些衣食無著,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索取自然資源的人,也不應去指責那些為了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盡快擺脫困境而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人。 為什麼環境問題至少在工業革命以前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而現在卻成了一個越來越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全球緊迫性問題?這是因為在過去,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索取及產生的各類垃圾還沒有超出大自然的承受力,而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開發利用及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已經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這又是怎麼造成的呢?是人類在解決溫飽問題後,對物質和精神享受窮奢極欲的不斷追求。要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遏制人們這一不斷膨脹的享樂慾望。因此我們在宣傳環保和揭露環境問題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在我們這些衣食無憂,享受著現代文明生活的城市人中提倡一種為富濟貧的道德觀,過一種簡約的生活。那些生活在貧困落後地區的人,他們的生活已經夠落後簡約了,已經簡約到了難以維持生計的地步了。該如何解決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呢? 我們應該反對那種教條的,極端的環保思想。這種思想表面看上去很正確,也極能蠱惑人心,實際上卻是非常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因為他們剝奪了貧困落後地區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權。 在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當地的人打獵,伐樹,燒荒,那是為了生存。也正是因為現代文明的曙光還沒有照射到他們,所以還沿襲著這一落後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生存狀況下,不打獵伐樹,請問你讓他們吃什麼?燒什麼?用什麼?對這些地區地方政府及當地居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的一些環保者總愛不分青紅皂白的加以指責,而且常犯一個善意的錯誤,那就是:你們不能砍伐這的原始森林,不能捕殺野生動物,不能在這的江河上建大壩,保留這的原始風貌,你們可以通過開發綠色旅遊來帶動經濟的發展啊。但是在當前我們國民素質和環保意識還不高的情況下,旅遊真是綠色的嗎?開發旅遊就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嗎?讓我們來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況吧。1.過去當地人只產生少量的生活垃圾,而且幾乎沒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現在由於大量遊客的湧入,帶來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特別是那些過去當地極少見到的塑料食品包裝袋;請問這是誰之過?2.由於遊客們要品嘗當地的野味,原來不存在的野生動植物交易運營而生了;過去當地人只是少量地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滿足自家食用就行了;現在為了滿足遊客的需要,也為了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他們開始大量捕殺和挖掘野生動植物了;請問這是誰之過?3.過去當地人,民風淳樸,待人真誠;而現在伴隨著各色遊客而來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山外文化,及不法商販帶來的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和花樣百出的坑人,騙人的手段,讓當地人受益匪淺,從此民風不再淳樸,待人不再真誠;請問這是誰之過? 雲南的瀘沽湖景區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央電視台曾報道過。然而這個報道僅僅只是簡單地指責了當地的有關政府部門,有幾個人想過這一切是誰帶來的呢?這種情況幾乎所有景區都未能倖免。在此我並不是反對開發旅遊,我想說的是,開發旅遊並不是解決環保與發展的萬能葯,搞不好,開展旅遊比開發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大。而實際上旅遊本身也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利用,因此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不是能不能和該不該得問題,而是怎樣開發的問題。 生態環境的保護不應該是一味地追求原封不動,一絲一毫都不能改變。持這種極端環保觀的人在關心環境的同時,忽略了生存和發展問題,特別是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他們把環保理想化和教條化了,使環保失去了生命力。這種人自己吃飽喝足,無憂無慮地在城市享受著現代文明帶來的種種好處,有幾個到過偏遠的貧困落後地區,更別說在那生活和工作了。少數人去過,那也不過是坐著豪華越野車蜻蜓點水般去遊山玩水而已。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保留下供城市人酒足飯飽後能有個娛樂和尋幽獵奇的後花園罷了。按照他們的觀點,人類恐怕要回到原始社會才符合要求。這種思想只能使我們作繭自縛,讓社會停滯不前。 一次我到雲南省的獨龍江旅遊拍照。那裡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江水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同時當地居民貧困的生活狀況也給我留下了難以泯滅的印象,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一個邊防戰士對我說的一段話:「這里對你們旅遊者來說是青山綠水,可是對我們這些天天在這的人來說則是窮山惡水。」請注意,這還只是一個只需在此服役兩年的人說出的話,那麼對於那些世代生活於此的人來說又會如何呢?這句話對我猶如當頭棒喝,使我這個也曾大喊環保的人清醒了許多。我們不能把所有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視為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樣做真的太自私,太教條。我們反對的因該是那種不顧長遠利益,盲目的,過度的毀滅性開發,而對那些能使當地人脫貧致富,步入文明,已做過生態評估,考慮到了開發後的生態恢復,有序的,科學合理的開發不因橫加指責和阻止。實際上,只要做到科學合理的開發,那種局部的,暫時性的破壞並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而相反會形成新的生態景觀,甚至改善原來惡劣的自然環境。這樣的例子並不是沒有。遠的有四川的都江堰和貫通南北的大運河,近的有浙江的千島湖和雲南的魯布革水電站。 在環保方面,我們目前最急迫的目標不是簡單粗暴地去指責和阻止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是要提高整個國民的素質,特別是要提高那些住在城市中,生活在文明中,不愁吃穿的現代城市人的環保意識。那些偏遠貧困地區沒有環保意識的人,他們對環境的破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生存,有些甚至可以說其行為本身就是當地生態環境中的一個鏈。反倒是我們這些有文化的現代城市人在吃飽穿暖之餘,為了貪圖享受,刺激了一些奢侈業如皮毛,高檔木製傢具,野味餐飲,一次性用具的發展,這些行業的發展才真正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徹底而毀滅性的打擊,現代文明的城市人才真正是生態環境直接和間接的殺手。 試想,假如有兩個人,一個是不愁吃穿的富人,一個是衣不掩體,食不果腹的窮人,一隻珍惜的野生動物出現在他們面前,富人為了享用皮毛和野味而捕殺之,而窮人則是為了禦寒,填飽肚子活命而捕殺之,請問兩種行為都該受到指責嗎? 5.怎樣的環保才「理智」 ——兼評Charles Krauthammer的《Saving Nature, But Only for Man》 隨著時間范圍的普遍的環境惡化,環保已經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面對各種各樣關於環保的建議、提案、規則、法律,有人提出要對它們進行選擇。比如,大學英語書的某篇課文宣揚這樣一種被稱為「理智環保論」的觀點,這種觀點「理智」地宣稱:人類「不是為大自然,而是為我們自己保護環境」,因此人類應該「僅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為了爭取支持,該理論「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 人類確實是為了「我們自己」而保護環境,但問題在於如何保護。這篇文章宣稱我們應該在「居住環境受威脅時再作出緊迫調整」,就是說我們應該等到自己都住不下去了才想到保護環境。是誰讓環境糟糕得住不下去的?確實,這其中有地球自身的氣候變化周期的因素,但在工業化革命以來的短短幾百年裡,把環境變得不宜於人類居住的,主要還是人類自己。面對一天比一天惡化的環境危機,不檢討自己的錯誤,不改變視環境為「自由資源」的錯誤觀念,而是借口某些環境問題不緊急而聽任環境繼續惡化,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智」的人應有的態度。 事實已經證明,採取「先污染,後治理」的環境污染治理方式,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因為製造污染取得的效益往往小於消除污染要花費的成本。然而,由於這只是「外部不經濟」,不用作者自己立即買單,因此他就會對消除這些污染毫無興趣。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作者在心甘情願地為別人的「外部不經濟」買單的同時,又採取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大量地為別人,甚至他的後代,製造著代價巨大的「外部不經濟」。 該文的另一個奇怪的觀點是「不要求人們為其它生物作出犧牲」。試想一下,如果人們被要求為其它動物作出「犧牲」,那麼「犧牲」的會是什麼呢——大概僅僅是一些金錢,或者改變食用野味的愛好而已。我們知道,當生物間有沖突的時候,要不兩敗俱傷,要不總有一個要作出「犧牲」。現在人類不「犧牲」,那隻有讓其它生物犧牲了。它們應該如何為人類犧牲呢?很簡單——獻出生命。 作者說,他喜愛北極馴鹿(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把這句話說出口的),但是為了能開採到石油,他不惜破壞馴鹿在阿拉斯加的繁殖地——因為這樣能避免戰爭。且不說事實已經證明,開采了阿拉斯加的石油,根本不能避免戰爭;即使可以避免戰爭,為了人類的石油便宜一些,而使北極馴鹿無法繁衍後代,這種在種族延續和金錢間選擇金錢的做法是否理智,實在值得考量。 類似的,作者喜愛斑梟(但願他喜愛的生物越少越好),但是為了伐木工的生計,他不惜支持他們砍倒森林滅絕斑梟。我不知道作者怎麼會持這樣一種奇怪的邏輯——似乎伐木工不伐木就不能找到新工作,並且不伐木就失去了所有經濟來源,因此他們不伐木就無法生存,所以為了他們的「生存問題」,只好把斑梟「出賣」了。 在這位作者的眼裡,只要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利益發生沖突,哪怕只要犧牲人類的很小的利益就能換回其它生物的寶貴生命,他也會認為人比其它生物更重要。這就是所謂的「理智」的環保觀。在這種「理智」的環保觀中,我們看不見一點「理智」的影子,透過冠冕堂皇的包裝,我們只能看到一種莫名的「唯我獨大」的霸氣、一種為了一丁點的經濟利益可以聽任其它生物滅絕的可怕的漠視。 作者說,那些為不會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進行的環保是「奢侈環保」,「奢侈環保」僅當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才是好的。可是,有什麼與環保有關的事只需很小的代價就能達到嗎?幾乎沒有。也就是說,作者對那些為不立即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的事而進行的環保是不會支持的。 我們需要這樣的「理智環保論」嗎?這種「理智環保」,其實就是坐等環境惡化,直到等不下去了,大家都受不了了,然後齊心協力把某個環境問題緩解一下。一方面環境問題層出不窮,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另一方面,緩解環境問題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它產生的速度。有些問題,我們本可以把它遏制在萌芽階段,可「理智環保」者偏要等到污染不可收拾時才出手。可以說,這種「理智」已經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能力。 怎樣的環保才理智?那就是被那個作者看作「感情用事」的環保的辦事方式。要環保,就要熱愛大自然,而不是把它看作我們「利用」的對象;要環保,就要把環境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而不是聽任問題一天天擴大。這樣的環保,才是真正理智的環保。

D. 有關環境污染的作文

小河叫道「真臭,真臭!這溝越來越臭,真是受不了......」幾個孩子去在他的鼻子穿過小河一袋學校。
河聽了,很不情願,看著那上面冒著氣泡,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傷心地哭了,想這才是孩子的樂園,提高土壤......河前河水很清澈,清澈得足以看見河沙。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河水在河中,河水挑他們的家做飯,喝,也用小河邊灌溉莊稼。路人累了,渴了,挖了水喝,不禁贊嘆「真甜!「當氣候乾燥,它已成為Everfount人民的生命線,提供生命之水的人;當有台風,暴雨,洪水,這已成為防洪的主要渠道,這一人。這就是以前最引以為傲的一條河。夏天,河可以很熱鬧。晚上,這球拍在這里,大人洗一天的疲憊,孩子們把它作為一個天堂的游泳。這時傳來的是笑聲,不是當噪音也感染了河流,它也不時地升起浪花,和人們一起愛它一段偉大的時光,那是最幸福的時刻。然後交通發達,人們用自己的食物,手工工作,以市場出售,也與河流從市場購買貨物運回每天。船在河上,非常繁忙,機器聲音,哭聲,槳聲,流水的聲音,組成了一個交響樂,這是當它是最美麗的。想到這,那就是收斂的微笑,思考。後來人們用自來水,人們不再對它。越是過多,也就把垃圾放進去。這種垃圾,工業廢水不斷河水入侵,越來越多的黑色,越來越多的臭河,也越來越淺,垃圾隨處可見。最近,垃圾堆在小河邊建,惡臭的污水入河,河,感覺和垃圾」。
想到這,臭味相投」它忍不住落淚,哭泣,它把自己的愛給身邊的人,為什麼人就是這樣,不必等到災難來臨的時候,人們會醒來?多少想回到過去,能聽到孩子們的笑聲可以聽到人們的贊美!

E. 寫一篇關於污水的作文大全

今天,學校的科技節開幕了。今年的主題是環保,就是低碳生活、節能減排。

說起環境保護,我不禁想起了《讀者》上的一篇我認為很好的文章——《萊茵河為何總是清的》。德國萊茵河素來以清澈聞名。在德國境內,萊茵河畔有大大小小企業3000多家,它們所產生的污水絕不在少量,可萊茵河的水為什麼總是那麼清呢?

在許多國家看來,污水處理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因為需要采購大量設備、儀器,還要長期配備工人、電力、物力等,負擔自然不小。然而,對於德國企業來說,處理污水並不意味著增加成本,而是一項有收益的產業投資。以德國杜伊斯堡為例,有三家大型企業合建了一個污水處理廠,使之成為一家獨立的股份制企業,再由政府派人、出錢來監督管理。原本應由三家企業各自承擔的污水處理系統,現在變成了三家共同承擔。如果附近有新企業成立,政府便會建議他們挖一條管道把污水排進那三家企業合建的污水處理廠就行了,雖然這家企業要交一筆不菲的費用,但與建設污水處理系統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這就是污水處理廠可以產生的效益。同樣,這座城市53萬人口的生活污水也排進這家污水處理廠,每位市民根據各自使用量繳納50%的污水處理費。對於這項有明確用途且為數不多的費用,全德國無人反對。這項費用也是污水處理廠的利潤。再加上那些處理干凈的水又會被循環利用,或以低價出售給企業和庄園,這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萊茵河的水為什麼總是清的了,也不難理解我們的母親河長江、黃河為什麼總是「污不忍睹」了!人為利死,鳥為食亡。人總喜歡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在我國,企業認為建設、運營污水處理系統很費人力、物力、財力,是企業的一個負擔,再說亂排污水又不會被罰或罰得很少,誰還會做污水處理的「傻事」。於是有些企業的污水處理設備只是做做樣子,只有上面來檢查時才會開啟,檢查組走了就關停,污水照樣亂排。而德國企業認為污水處理是有利可圖的,所以非常樂意做,以致於德國政府只能暫停審批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而不是打罰出來的。我認為污水處理也一樣。如果我們能學習德國人的做法,使污水處理從企業的負擔變成利潤,結果將會發生根本改變。因為只罰不獎未必有效果,只有獎罰並用才能出現良好效果。

有時候問題不是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源頭自身,改變自己的同時,世界也隨之改變。今天的日記請讓我用杜伊斯堡市市長的話來結束:

如果一提公益就意味著要增加某些人的負擔,顯然這不是真正的公益。我們提倡但不依靠人們主動去做公益事業,也不施壓力逼迫人們去做,而是用我們的智慧去規劃和部署,讓公益事業也成為一種盈利事業,從而實現真正的公益。

F. 作文《環境污染》380

環境污染
就最近這幾年來看,隨著各地區的經濟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也成為了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為了社會更好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何為環境?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環境,主要指我們所研究的主體周圍的一切情況和條件。對於人來說,環境是指人生活於其中,並能影響人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人的生活離不開好的環境,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
大氣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等,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資源、礦藏資源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污染環境的污染物,例如說:大量的生活廢棄品,塑料袋(也稱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飯盒,果皮紙屑。污染物對環境來說,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動物的腐爛的屍體會影響環境衛生,而且還會滋生細菌。飯店、餐館認為很衛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後隨便一扔,影響了市容,破壞了環境。。
現在像我們柳疃鎮、青鄉鄉,最近電網部門紛紛撤除噴水機器的使用。噴水機的使用對環境的污染更加惡化、污染了水資源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危害甚大。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又例如說,我們北部渤海灣受到工業、印染廠的廢棄物排放大量魚蝦死亡,地區農民上海捕魚,魚的體內含有大量化學物質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據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最近,我發現政府部門、昌邑環衛局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沿街排查污染源,青鄉街也定點安置了便民垃圾桶,替代了原來垃圾圍繞街道,臭氣熏天的狀況。各個村莊開始整治村內環境的污染源,使街道、村莊煥然一新!而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了我們更為了我們的後代,樹立好榜樣,奠基好基礎,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更加豐富多彩!
所以呢!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廢棄電池和塑料袋要處理好;多植樹造林,不踐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護環境,我們有責!看你的行動嘍!
小建議:家庭生活中的塑料瓶可以做成裝飾品,可回收物品可以賣出,換來金錢買實用的東西豈不很好?一次性木筷消毒清洗一下可以做成裝飾品,你也能開小店賺大錢了!化廢物為貴寶,讓自己的心情更舒暢,讓自己的心靈更純潔,讓自己的家庭更溫馨!

G. 排放污水作文

眾所周知,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上,水資源正日益匱乏。
地球有將近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其中極大部分是鹹水,只有0.2%左右的淡水能被人類利用。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淺薄,水環境已經被我們嚴重污染。
海洋在無知的人類的全面侵入下,早已被嚴重污染。人類繼續把在陸地上演練純熟的老手段:「開發-掠奪-破壞」運用在了地球最後一塊陣地——海洋。現在,美國每年排放入大海的污水超過200億噸,排放入海的還有超過7000萬噸工業廢渣。日本排放入海的污水超過130億噸,獨聯體每天有超過300萬噸的污水排入波羅的海。中國每年也有100億噸的污水排放入海洋, 沿海有200多個排污口,晝夜不停的向大海排放污水,使沿海水域、漁場受到嚴重的污染.最近,渤海灣的漁民沉重的發現:渤海竟然沒有魚了!
在這個星球上每年有2500萬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有10億人喝不到干凈的飲用水 面對如此嚴重的問題,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用洗過菜、水果的水來澆花,用洗過衣服的水來沖馬桶等。這些辦法都可以達到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的效果。我們還可以努力學習,在將來學好知識後,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低成本將鹹水變為淡水,將受污染的水回收後進行處理並再次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發展之本。讓我們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每一滴水!

H. 保護環境水污染作文

這個星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調查環境污染情況的作業。我想起了家鄉那條受污染的小河,每日上學放學我都要從那裡經過,怎麼就沒有想到要好好地調查研究一下它受污染的原因呢?
我在媽媽的引導下沿著河岸邊觀察邊在筆記本上做記錄。
首先看到是幾家工廠,排污管把深綠色的、濃黑色的污水直接排入小河,排污口處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白色泡沫及少量被拋棄的塑料袋。污水發出一股惡臭刺激著我的鼻子,可想而知,這污水裡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
菜市場已經開始收攤了,攤主正在處理垃圾。一位買菜的老闆娘正揮舞著掃把挑「飛」一棵棵腐爛的白菜,那已經失去價值的白菜撲通撲通跳進了河裡,漂浮了一陣就沉下去了。唉,我們的母親河什麼時候成了容納垃圾的地方了。
街道的盡頭是廣闊的農田,勤勞的農民伯伯正在給農作物噴灑農葯。農葯的瓶子就放在水溝旁邊,我走過去聞到農葯嗆人的氣味。想到許多農葯使用以後,蔬菜水果上都要留下「毒素」,何況這些農田裡的水都是要流到河裡去的呀。
一路走來,我只看到被污染的、墨黑的河水,沒有發現河水裡有水草,也很少看到河邊有樹木。想到自己到過的一些風景區,清澈的水,在水底招搖的水草,和把枝條垂到河面的柳樹,我心裡感到悲哀,為什麼人們就不懂得保護家鄉的河流呢?
回到家,我跟爸爸說起此事,爸爸告訴我,他小的時候,這河水是清澈見底,跟風景區沒啥兩樣,他和朋友經常在這河流里游泳呢,哪知道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了。
我上網查了資料,發現被污染的河流中含有許多危害人類的化學物質。比如鉛,它會讓人貧血,神經錯亂,使兒童的智力下降;河水發出的臭味,影響人們的食慾,使人精神煩躁;河水裡含著大量的汞,會使人口齒不清,聽覺失靈。雖然人們不會直接飲用河水,但河水蒸發後,降下雨水也含有危害人類健康的物質。河裡的魚類受到毒害,人食用了這些動物,肯定是間接地受到危害。
想想河水受到的污染,我感到痛苦,為什麼人們只顧自己的利益,而破壞了環境呢?多麼希望人們能夠覺醒,保護我們的母親河,讓河水恢復到清凌凌的狀態。

I. 污染環境的作文600字

污染環境
人類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水和空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江河湖海……
人類沒有注重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私采礦,濫伐樹、亂排污水亂放污氣、過度放牧、過度開荒、過度開發自然資源、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
正所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近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長,工業迅猛發展,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人類食用後,會影響健康。
多數大城市裡的空氣含有許多取暖、運輸和工廠生產帶來的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威脅著數千萬市民的健康,導致許多人失去了生命,這叫做空氣污染。
現在城市巨大,這些大城市的無序擴大也損害到了自然區。因此,無限制的城市化應當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最近幾十年,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後,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水是不能製造的,一定要珍惜水資源。水飢、水荒、水枯、水污的纏擾,作為「水」的關鍵點。
臭氧層臭氧層被破壞後,其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類接受過量紫外線輻射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在北極地區,因為太陽的輻射,冰塊全部破損,北極熊無家可歸。
所以自然保護很重要。

J. 關於水污染的作文800

近年來,我國水資源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尤其是近期以來,全國城鎮每天至少有一億噸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ο全國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全國三分之一的水體不適於魚類生存,四分之一的水體不適於灌溉,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百分之五十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百分之四十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ο想一想,這是多麼令人震驚的數據ο我曾經在考卷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是這樣寫的:有一個小姑娘,她由於生活的家鄉水污染嚴重,她從小到大竟然沒有洗過一次澡ο天哪ο太不可思議了ο
截至一九九六年底,僅僅我們中國六百座城市,每年排出的污水就有三百五十三億立方米,而這些污水被處理的只有八十三億立方米,處理率僅僅只有百分之十一點四ο據統計,中國有三點二億農民沒有飲用水,還有一點九億農民喝到的是受污染的水ο灌溉農田的水絕大多數是受污染的水,而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食物,竟然擺上了中國人的飯桌ο看到這里,我都要吐了ο我真沒想到就憑這樣'好」的衛生環境,我們中國人是怎麼過日子的ο
不僅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水污染也是十分嚴重的ο你不信?來看看全球水污染事件吧,比如:水俁病事件ο當然,像這樣的水污染事件還有很多ο大家知道水污染的後果嗎?也許你會說:'不就是水遭到污染不能飲用、灌溉嗎?」是的,這確實是一個方面,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方面,水污染
的後果還有很多,我隨便列舉一下水俁病事件: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ο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ο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ο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ο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ο一九五六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ο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ο一九九一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兩千兩百四十八人,其中一千零四人死亡ο
小讀者們,讓我們聯起手來,長大之後創造一個沒有水污染的世界吧ο

閱讀全文

與污水每天污染多少環境的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瀛西污水處理廠 瀏覽:221
顆粒甩干機過濾網水垢處理方法 瀏覽:534
凈水機出廢水量少 瀏覽:201
純水機有什麼功效 瀏覽:909
廢水試劑A 瀏覽:315
組合式強磁除垢器檢修 瀏覽:458
鐵壺有生銹水垢還有啥 瀏覽:13
凈水機如何消除鉛 瀏覽:17
養殖廢水總氮 瀏覽:702
反滲透膜除去氨氮 瀏覽:112
蒸餾是尾接管需要通 瀏覽:107
水處理設備反洗順洗 瀏覽:714
加濕器水垢用醋 瀏覽:337
樹脂鏡片和球面鏡片 瀏覽:251
污水收集率 瀏覽:573
COD廢水是什麼 瀏覽:152
蒸餾水測試筆tds數值 瀏覽:17
偷排污水員工怎麼處罰 瀏覽:871
養老機構污水 瀏覽:152
反滲透凈水器排污口為什麼一直流水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