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cf是什麼意思
ecf的意思:用二氧化氯(ClO2)取代氯氣漂白會大大降低漂白廢水中的氯化有機化合物含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無元素氯(ECF) 漂白技術。
但因為ClO2漂白過程會產生少量元素氯, 因此嚴格來說這並非絕對無元素氯漂白。在現代化的工廠,採用深度脫木素和氧脫木素,紙漿用不含氯化合物的漂劑(如臭氧和H2O2) 漂白後,只在最後一段採用ClO2漂白。
這樣可以進一步改進廢水質量,工廠廢水量可減少70 %~90 %,大部分廢水可以回用。為了進一步減輕漂白廢水的污染程度,國外有些紙漿廠採用深度脫木素、氧脫木素及低用氯量多段漂白,用二氧化氯取代氯,稱之為無元素氯漂白(ECF)。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還原劑、酸類、易(可)燃物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Ⅱ 有機純羊奶當中含有的ECF中文名字叫什麼
ECF的意思:用二氧化氯(ClO2)取代氯氣漂白會大大降低漂白廢水中的氯化有機化合物含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無元素氯(ECF) 漂白技術。
但因為ClO2漂白過程會產生少量元素氯, 因此嚴格來說這並非絕對無元素氯漂白。在現代化的工廠,採用深度脫木素和氧脫木素,紙漿用不含氯化合物的漂劑(如臭氧和H2O2) 漂白後,只在最後一段採用ClO2漂白。
Ⅲ 工廠造紙的時候,對水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造紙廢水水質造紙工業既是水污染大戶又是用水大戶。據不完全統計,其廢水排放量達20多億噸,佔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1%以上,COD排放量更是多達300多萬噸,佔全國 COD排放量的42%,居第一位。近年來,由於水資源的匱乏、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水資源價格的不斷提高以及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形式,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要求造紙企業尋求一種符合國家環保政策要求的新工藝、新技術,來實現造紙廢水的循環利用。
造紙工業所產生的廢水具有種類繁多、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來源於制漿及造紙各個工藝環節中,其物理性質及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各不相同,針對廢水的特徵確定有效的處理工藝,當前用於造紙工業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沉澱、氣浮、吸附、膜分離、好氧生物、厭氧生物等處理方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
Ⅳ 需要知道造紙廠運行時所需要的有關環保類的化工產品
非常多。。
一、關於造紙工業的主要污染源
我國造紙工業對環境的污染主要在於所排放的有害廢液1994年排放有害廢液50億噸,佔全國廢水排放量的1/6,其中有機污染物佔1/4,名列第三。還有廢氣和固體廢物的污染,但與有害廢液相比不是主要的。有害廢品率液來源於以下三方面:
1、煮漿工段的廢液即鹼法煮漿(制漿)的黑液和酸法煮漿(制漿)的紅液。
目前我國只有個別造紙廠採用酸法制漿,絕大部分造紙廠採用鹼法制漿,所排放的黑液主要是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產物。例如硫化木素、甲酸醇、二甲硫醚和二甲基二硫化物等是木素的降解產物,都是有臭味甚至有惡臭的化合物,是造成廢液中鱈值高的主要污染物;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產物則呈異變糖酸狀態存在,是造成廢液中BOD值高的主要污染物。 酸法蒸煮廢液的污染物,也是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產物,是形成鱈和BOD高的主要原因。
2、含氯漂白廢液的污染物
造紙廠污染最嚴重的要算含氯漂白廢液的排放,廢液中不但含有鱈和BOD,而且還含有其它劇毒物質。
我國造紙廠生產漂白紙漿的原有數千家,除個別廠外,均採用含氯漂白技術,例如氯化漂白、次氯酸鹽漂白等。次氯酸鹽漂白時產生的三氯甲烷,每漂白一噸蔗渣漿所排出廢液約含150-250g,每漂白一噸木漿約含700g。氯化漂白除了產生三氯甲烷外,廢液中還含有40多種有機氯化物,其中以各種氯代酚為最多,如二氯代酚、三氯代酚,還產生二惡英(dioxins)和呋喃(呋喃)產物,有10多種是劇毒的。 3、制漿造紙過程中段廢水的污染與蒸煮制漿黑液和含氯漂白廢液的污染相比,制漿造紙過程其它工段的廢水污染尚不嚴重,這一部分廢水一般稱為中段廢水。 由與技術及經濟上的原因,現在的鹼法紙漿生產過程還不能做到全封閉、零排放。還有其他工段所排出廢液廢物,也含有各種污染物質,例如備料中產生的含污廢水、紙機白水、工廠設備管線的滴、漏、跑、冒等引起的含污廢水等。這些廢水如不處理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這些廢水一般經過適當物理處理就能達標。另處,可採用半封閉循環系統,前一工序盡量用下一工序的廢水,以減少廢水的排放量。
二、關於解決制漿造紙工業對環境污染的方法
1.鹼回收系統是現代鹼法制漿生產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證明,鹼回收系統就是鹼法制漿黑液中化學葯品和熱能的回收系統。把黑液中的鹼充分回收回來,為本廠鹼法制漿生產使用,把黑液中的有機物轉化成為能源,生產熱和電,從而使排放的廢水達標。它的主要流程為:從蒸煮後的紙漿提取黑液
黑液蒸發前預處理 黑液蒸發 黑液燃燒(濃度60%--75%)綠液苛化(綠液為黑液在鹼回收爐內燃燒後流出熔融物用稀白液或水溶解後的液體) 鹼回收(苛化反應生成主要成分為CaCO3的白泥和NaOH,可從白泥中回收鹼)。
國外的鹼法紙漿生產廠均配有鹼回收系統,在我國近些年才引起重視,一些大中型造紙廠已建立或正在建立鹼回收系統。據統計,已有近90家制漿廠建立了鹼回收系統,其中木漿廠有40家。
對木類紙漿生產所排出的黑液國外已有很成熟的鹼回收技術。但對草類紙漿生產,由於草類漿強度低,過濾性能差,加上黑液中的硅干擾和黑液的特性,如細小纖維多,多糖含量高,木素結構復雜等,使黑液較難提取。黑液濃度低,蒸發所需能耗就太大;而濃度稍為升高,粘度就很大,給予輸送和貯存均帶來困難。因此,只能降低進入鹼回收爐的黑液濃度,從而使黑液干固物發熱量低,無法充分燃燒。這樣,草漿鹼回收在黑液提取、蒸發、苛化、白泥洗滌等工段均存在一系列困難,尤其在黑液提取及蒸發上難度更大,使我國草漿黑液鹼回收技術雖然取得了一定經驗,但至今還沒有一個值得推廣的示範工程。
鑒於上述原因,並考慮到我國目前制漿造紙廠以草類原料比重較大,我國已決定關閉年產5000噸以下紙漿的小廠並將關停並轉年產1萬噸以下紙漿的制漿造紙廠,不再建年產幾萬噸以下的新紙漿廠,使制漿黑液量達到鹼回收系統的要求,並把解決草漿黑液鹼回收的問題列入"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總結國內草漿黑液鹼回收的經驗,借鑒國外木漿黑液鹼回收技術,對黑液的提取、增濃、降粘、去垢、苛化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草漿黑液的污染同樣可以解決。
2.用中高濃無氯漂白或少氯漂白紙漿的新技術取代全氯漂白紙漿的傳統方法
無氯漂白(TCF)也稱無污染漂白,是用不含氯的物質如O2、H2O2、O3等作為漂白劑對紙漿在中高濃條件下進行漂白;少氯漂白(ECF)是用CIO2作為漂白劑對紙漿在中濃條件下進行漂白。採用無氯和少氯漂白以代替目前我國造紙廠還在使用的嚴重污染環境的低濃紙漿氯化漂白和次氯酸鹽漂白。
(1)無氯漂白
① 氧漂白
採用氧漂白是為了環境保護。由於氧無毒,本身對環境沒有污染,經氧脫木素後,後段的漂白劑和漂白廢水量可降低50%。近年來,鑒於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國內外對氧漂白的興趣與日俱增。瑞典政府把氧脫木素作為新建漂白紙漿廠控制污染的一種措施。已證明氧漂白可大大降低漂白廢水中的BOD、鱈、色度和總有機氯的含量,它對減少現代紙漿漂白廢水的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
氧漂白還可以節省其他化學葯品的消耗,與有氯漂白劑漂白紙漿相比,可以提高紙漿得率。氧漂白工藝可分為高濃氧漂白(25%--28%)、中濃氧漂白(7%--15%)。最初的氧漂白系統採用高濃,由於高濃系統附屬設備較多,投資成本大,後來發展就逐漸走向中濃。發展中濃的原因是中濃漂白流程較簡單、安全可靠、容易上馬、投資成本核算低。中高濃氧漂白均在壓力0.6-0.8Mpa條件下進行。
② 過氧化氫漂白
過氧化氫經常用於化學漿多段漂白的後段以提高紙漿的白度和漂白後紙漿白度的穩定性以及機械漿的漂白。鹼性過氧化氫能除去木素側鏈上的大部分發色基團。還能使木素結構破裂而生成無色的酯族化合物,但又不使木素降解到可溶的程度,從而使過氧化氫在磨木漿、預熱磨木漿、化學磨木漿、中性亞硫酸鹽半化學漿以及木素含量高的廢紙漿漂白處理中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除減少污染外,使用過氧化氫漂白能降低成本,並改進了紙漿質量。
過氧化氫漂白工藝也有中濃和高濃之分,從國內外資料報道來看,兩種漂白各有其優點。
③ 臭氧漂白
臭氧是一種優良的強氧化劑,在工業上已有廣泛的應用,而在造紙工業上作漂白劑是這些年才見有報道。臭氧的脫木素和漂白作用均很強,在紙漿漂白系統中,可單獨使用,也可與過氧化氫,氧氣等其他漂白劑結合組成多段漂白。臭氧漂白的最大吸引力在於對環境無污染,如能用無氯漂白流程O-Z-E-P漂白紙漿,那對於任何制漿造紙廠都是最理想的。臭氧漂白段的紙漿濃度也有中高濃之分,即中濃臭氧漂白和高濃臭蟲氧漂白。
在技術上,可把上述幾段無氯漂白串聯起來,採用多段漂白流程,就可使紙漿白度達到預定指標。例如,經過中濃常壓O2、、H2O2漂白,亞硫酸鹽木漿可達到85%ISO白度,機械木漿可達90%以上,用一段中濃常壓H2O2漂白可將特別難漂白麥草化機漿從22.8%ISO漂白到70.5%ISO白度,其廢水可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我國經過多年研究,無污染紙漿漂白技術的主要問題已基本解決,目前的關鍵是研製保持連續生產的漂白系統設備。到現在為止,一半以上的單機我們已研製成功。我國自己研製的適合國內造紙工業特點的無污染漂白技術與裝置不久即可應用於生產。經過無氯漂白劑漂白紙漿所產生的廢水,可合並到鹼回收系統的黑液提取段,進入鹼回收系統,或合並到後序工段的一般廢水處理。
(2)少氯漂白技術
採用CIO2取代CI2作為漂白劑已是國外80年代普遍採取的措施:在北美洲,大部分紙漿廠已用CIO2作為漂白劑對紙漿進行漂白;在歐洲各國,雖然有些廠家提倡全無氯漂白,而且也逐步向全無氯漂白過渡,但還有不少紙漿廠仍然採用CLO2作為漂白劑。在我國,目前已有幾個紙漿廠採用CIO2漂白,但遺憾的是有些廠目前運行狀態不佳。
採用CIO2漂白紙漿這一措施後,與全氯漂白劑漂白紙漿相比,漂白廢水不僅減少了AOX(可吸附性有機鹵化物)和極毒物質,而且還減少了樹脂障礙,但紙漿強度基本不變。實踐證明,CI2替代率愈高,廢水、AOX和有毒物質愈少,當達到完全替代CI2時,漂白廢水達到了目前國家規定的最低排放標准。
因此,採用CIO2作為漂白劑來漂白紙漿,也是減少漂白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少氯漂白技術的實施存在建設投資大的問題:一是CIO2發生器價格昂貴;二是對漂白系統及後而的洗滌設備的材料要求較高,一般要用鈦鋼製造。上述兩方面的問題也是影響到少氯漂白技術在我國制漿造紙工業的推廣。
3.發展其他的無(少)污染制漿技術,為消除造紙工業污染開辟新途徑
(1)機械法制漿的發展
用機械的方法而不是用化學的方法將纖維原料磨解獲得紙漿,生產成本低,得率高(約90%--98%),不用或少用化學葯品,對環境的污染遠比化學制漿法小。但是以前發展的磨木漿(MP),由於纖維短,木素與非纖維素組分絕大部分未被除去,紙易發黃變脆,不能長久保存,從而受到限制。
70年代末,國際造紙界開始發展了預熱木片磨木漿(TMP),我國也於年代開始發展。TMP技術是提高原料進入磨機前的溫度(預熱115-135 0C),使纖維容易分離,既減少動力消耗,也提高漿的質量。90年代開始,出現化學熱磨機械漿(CTMP),在TMP的基礎上,加入化學法制漿化學品用量的5%左右化學品,這樣既可取得TMP的優點,即高得率、少污染,且使紙漿具有化學漿的優點,即木素含量少,纖維長又柔軟。我國幾家大新聞紙廠近幾年開展CTMP項目,但設備主要靠引進。
在CTMP的研究方面,我們進行了艱巨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國外CTMP技術基礎上結合我國情況開發和推廣速生材與非木材CTMP技術與裝置,並已取得了進展。
(2)廢紙制漿方面的發展
為了減少制漿方面的污染,擴大造紙原料資源,回收廢紙制漿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國際上造紙的廢紙用量日益增加,如美國的廢紙回收率在30%以上,日本43%,英國45%。美國明文規定,造紙廠原料投放量必須含25%以上的廢紙。近幾年,我國廢紙利用率也越來越高,廣東省的廢紙回收率目前已達30%以上。
廢紙制漿技術主要難題在脫墨技術,即利用脫墨劑(NaOH、Na2CO3、H2O2等)和分散劑Na2SiO3等)破壞碳墨及顏料粒子在纖維上的粘附力。脫墨制漿法包括4個步驟,即廢紙擴散與纖維離解油墨與纖維分離 除去碳墨粒子與油墨 篩送與凈化,做成未漂白紙漿。目前是採用浮選法脫墨,流程中主要用到碎漿機、浮選槽、多盤機、分散機、篩漿機等。
(3)生化法制漿的研究
生化法制漿得率高、能耗低、污染很少,近年來已被列入生物學尖端技術研究范圍,國內外均在加速進行研究。 將生物技術用於制漿造紙即是從眾多的微生物中篩選出能高效、專一地分散纖維的菌種,經過各種生物技術處理使之適應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水平。其中有浸漬法制漿(浸解)和酶法制漿(enygmatic果肉)。浸漬法是將細菌直接接種於纖維原料中,細菌在生長繁殖的同時分泌產生大量的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纖維分散。這種方法簡單,但需要大型發酵設備。酶法是在一定設備條件下培養某種細菌,使其產生大量的酶,經一定生物技術處理將酶濃縮後加到纖維原料中,通過酶解作用使纖維分散。兩種方法均有使用,國外科研成果是4-5天即可成漿,國內科研成果上10天左右成漿。生化法制漿目前離現代化生產還有一定距離,而且還存在佔地面積大的缺點。
三、 對減少我國造紙工業環境污染的若干建議
(1)根據上述的分析,制漿廠的規模,就目前情況看,日產30噸紙漿(年產1萬噸紙漿)以下的制漿廠,由於沒法進行鹼回收和中高濃無污染漂白,國家必須採取強硬手段讓其停產,更不能新建。
(2)制漿廠要實現兩個轉化,即向大中型規模轉化,向木漿廠轉化,特別是盡量不以麥草為原料。就目前技術而言近期內要針對麥草漿廠的污染問題和麥草漿所生產的紙張質量問題進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也不能像國外那樣,去建立年產近百萬噸的木漿廠,即使建立一個年產50萬噸的木漿廠,我認為困難也是很大的,因為受到財力及森林資源的限制(要約90億人民幣投資,要幾十萬畝森林)。
(3)造紙工業應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嚴格控制新建廠和擴建廠。目前輕工總會、林業部、農業部均管制漿造紙廠,應相互配合,制定統一的法規。
(4)對於日產化學漿50噸以上的制漿造紙廠,產品及經濟效益較好的,政府應予扶持,建立鹼回收和無污染漂白系統及"三廢"處理系統,做到達標排放,文明生產。
(5)對用上述的少污染制漿方法生產的紙漿的廠,雖然減少了黑液污染,也要因地制宜,採用中高濃無氯漂白技術,採用有效的綜合利用方法和"三廢"處理措施,做到達標排放,暫不能達標排放的,也應限期改造。
(6)加強科技投入,大力發展能控制和消除污染的新技術和設備。如果單純靠從國外引進和國外貸款來建新廠、擴建廠,我國造紙工業的實踐證明,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目前我國已有一些靠國外貸款建新廠或擴建廠的制漿造紙廠陷入困境,原因在於:一是國外貸款常以國外設備頂替;二是國外設備價格昂貴(例如日產150噸紙漿的二氧化氯漂白段的CIO2發生器就要600萬美元,1台中濃泵就要15萬美元);三是生產之日起就是還貸期到來,利潤還達不到貸款利息。因此,必須大力發展國內造紙工業新設備,特別是中高濃無氯漂白設備、廢紙脫墨設備、鹼回收設備和化機漿設備等。
(7)對造紙廠環境工程資金籌集採取有力措施。向造紙廠徵收的排污費,應有相當比例用於本廠的環境工程的建設;建立環境工程基金,做到各廠之間相互支持,集中資金,分期整改; 在企業利潤中,也要取一定比例設立環境工程建設費。
(8)健全造紙工業環境工程項目的審查評估制度。環境工程的設計、製造、安裝單位均需要經過嚴格審查、考核,建立資格證書制度,關閉那些沒有資格的環境工程承包單位。
(9)在制漿造紙廠中,建立環境保護監測系統,測試廢水排放負荷,並保證環境工程設備的正常運行,及時報告該廠廢水排放達標情況和環境狀況。
21世紀管理新時尚——綠色管理
所謂「綠色管理」,就是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它涉及企業管理的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過程,要求在企業管理中時時處處考慮環保、體現綠色。這一思想可概括為「5R」原則,即(1)研究(研究),將環保納入企業的決策要素中,重視研究企業的環境對策;(2)消減(減少) ,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或消除有害廢棄物的排放;(3)再開發(再使用),變傳統產品為環保產品,積極採取「綠色標志」;(4)循環(再利用),對廢舊產品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5)保護(援救),積極參與社區內的環境整潔活動,對員工和公眾進行綠色宣傳,樹立綠色企業形象。
具體地說,企業實施綠色管理,要達到三個主要目標:一是物質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通過集約型的科學管理,使企業所需要的各種物質資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單位資源的產出達到最大最優;二是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通過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措施和全過程式控制制的環境管理,使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廢棄物最大限度地減少;三是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綠色化,根據市場需求,開發對環境、對消費者無污染和安全、優質的產品。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資源利用越充分,環境負荷就越小;產品綠色化,又會促進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通過這3個目標的實現,最終使企業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環境改善協調同步,走上企業與社會都能可持續發展的雙贏之路。
Ⅳ 化學怎樣制漿
木材經化學處理使纖維解離並漂白製成紙漿的過程。
化學制漿主要工序和方法
制漿包括備料、蒸煮、洗滌篩選、漂白等4個工序。為了製得適於不同性質和強度要求的紙漿,需要除去紙漿中雜質的程度也不同。化學漿以脫木質素為手段達到制漿和漂白的目的。
蒸煮
根據葯液pH值的不同,可分為鹼法(硫酸鹽法、燒鹼法、鹼性亞硫酸鹽法)、中性鹽法和酸法(酸性亞硫酸鈉法、亞硫酸氫鹽法)。其中,硫酸鹽法是制漿的主要方法,其次是酸性亞硫酸鹽法。
硫酸鹽法制漿
以氫氧化鈉和硫化鈉作蒸煮葯劑的制漿方法。在鹼回收過程中可用廉價的硫酸鈉作為補充葯劑。硫酸鹽法的優點是:對原料的適應性強,紙漿強度比亞硫酸鹽法高,可用來製造各種強韌紙和紙板及薄型紙;蒸煮周期短,葯品回收率高,廢液回收技術成熟。缺點是紙漿色深暗,難漂白,不透明性差,紙漿得率低。制漿過程如下:
黃希壩在南京林學院任教期間曾進行多項科學研究,其中《油茶殼水解制糠醛的研究》獲江蘇省1978年科學大會獎,《馬來松香的研製及其用作造紙施膠劑》與《馬來酸松香的研製與應用》獲國家科學進步三等獎,《除草劑鎮草寧中試》1984年獲林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發表林產化學工業論文20餘篇,並主譯《樹木提煉物工藝學》,主編《植物水解工藝學》、《英漢化學化工詞彙補編(林產化學部分)》。
活化爐
見活性炭。
Ⅵ 印染行業脫脂漂白廢水,曝氣池出現油脂狀表面漂浮物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有可能是表面活性劑、油脂!曝氣池泡沫多嗎?
Ⅶ 次氯酸鈉在污水預處理中起什麼作用
污水裡面的話 次氯酸鈉作為一種消毒劑(氧化劑)殺滅細菌。
給水裡面的話 次氯酸納除了能消毒外,還可能會投加在給水預處理裡面去氧化一些有機物啦、氧化藻類啦等等,可以提升絮凝效果。
Ⅷ 包裝紙用的什麼紙漿,還有什麼是針葉漿 闊葉漿 本色將 化機漿
用稻草等為原料製成的紙,質地粗糙,多用來做包裝紙或做衛生用紙。
木漿纖維類又分為針葉木漿纖維(如馬尾松、落葉松、紅松、雲杉等)和闊葉木漿纖維(如樺木、楊木、椴木、桉木、楓木等)兩類。紙漿模塑製品因為需要具有一定的強度並能經受拉伸,漿料中一般都加有15-20%的針葉漿。
針葉漿多產於高緯度地區,世界上主要的針葉漿產地有芬蘭、瑞典、加拿大等。由於紙張品種要求,尤其一些紙板和工業技術用紙不需較高白度,因此只要將蒸煮製得的紙漿洗滌干凈,保持本身色調的紙漿就是本色紙漿。包括化學漿、半化學漿和機械漿。如水泥袋紙、電纜紙、電容器紙等都是由本色硫酸鹽木漿製成。純度精製漿。是目前主要的制漿方法,其蒸煮廢液的鹼回收技術成熟可靠,但設備較復雜、投資大。
本色紙漿主要分本色秸稈漿、本色竹漿和本色木漿等。其中,本色秸稈漿主要採用各種一年生農作物秸稈,如玉米秸稈、麥草秸桿等為主要原料,取材方便、環保、低碳,原料循環周期短。本色竹漿主要採用竹子為主要原料,但受生長期和運輸條件的影響,竹漿形不成很大規模生產。本色木漿主要採用木材為主要原料,在當今地球森林資源破壞嚴重,木材資源匱乏,所以本色木漿很不環保。
「本色」原漿技術是提取秸稈、木材等天然植物纖維,將蒸煮製得的紙漿洗滌干凈,保持植物纖維100%的天然本色,全程不使用漂白劑等化學制劑的一種制漿技術。
楊木的各種制漿工藝楊木能適應於各種制漿工藝方法:利用楊木可製得楊木磨木漿或機械漿,楊木化學漿,楊木化學機械漿又稱為化機漿。化機漿具有節能、省水、低消耗、高得率、少污染、低投資等特點。化機漿主要用在不含機械漿紙、多層紙板、生活用紙等紙種中。
化機漿在紙漿質量和成本方面填補了化學漿和機械漿之間的空缺,提高了紙的松厚度和挺度。化機漿設備共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也就是幾個工段相連接形成的一條生產線。
備料工段,即將原木剝皮後,通過削片機、搖篩、再碎機、皮帶輸送機,進入料倉。木片洗滌系統;木片進入車間後要經過木片洗滌器,脫水螺旋,然後進入預熱倉,脫水螺旋濾出的水可以繼續回用到木片洗滌系統,這樣可以使水再次得到回用,使消耗降低。
化學品預制系統;主要由各化學品槽罐及化學品泵組成,分為鹼、雙氧水、硅酸鈉、螯合劑、硫酸鎂和硫酸組成。
木片預浸系統;主要有以下設備組成,預熱倉,輸送螺旋,擠壓撕裂機,預浸器,輸送螺旋至反應倉.木片通過預熱倉加入的蒸汽作用在倉內,經過85-90度的溫度,置換出木片內的空氣和水分,使其軟化,再經過木片撕裂機壓縮比的作用,把木片中的水分擠出,使木片疏解成鬆散的狀態,再經過加入化學品後的預浸器,使木片得以充分的吸收葯液,使其進一步的軟化進入反應倉。
一段磨漿系統;有壓力磨和常壓磨兩種,由反應倉、輸送螺旋至盤磨機,這一段是由木片轉換成漿料的工段,一般進漿濃度應在35-38%范圍內,經過反映過的木片是軟化的木片,對於磨漿功率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盤磨在此將木片分解成纖維,變成紙漿。
高濃漂白塔及螺旋洗漿機;經過一段磨漿後的漿料,在漂白塔里進行漂白大約需要50-60分鍾,出來後經過螺旋擠漿機的濃縮,擠出漿料中的化學品殘葯,使漿料不在後段工序中出現反黃現象,然後進入消遣漿池,使其捲曲的纖維得到很好的伸展以增加漿料的彈性與強度。
篩選及濃縮;經過消遣後的漿料,通過兩段壓力篩來進行篩選,篩選後的良漿可進入到多圓盤濃縮機,進行濃縮。篩選後的渣漿進入到低濃磨進行再次磨漿,然後進入二段壓力篩,依次循環。
中國近年來由於白卡紙,新聞紙和蒙肯紙的生產,對BCTMP漿的需求量一直在增加。中國目前投資的BCTMP的漿的生產線也在增加,比如說:太陽,晨鳴,華泰都在投資新的BCTMP的生產線。主要原料有針葉漿,闊葉有楊木,樺木,楓楊,以及針葉和闊葉的混合品種。BCTMP漿的使用有著相當的前景,一是得率高,可以節約木材,二是可以替代部分闊葉漂白木漿,降低紙張成本,同時還有著相當多的優質性能,比如可以:改善紙頁成型,減少紙頁表面的微孔,加強纖維內部的結合,提高紙張的松厚度,提高紙張的挺度,改善紙張的壓縮性能,穩定紙張的尺寸。
木材可以用研磨機(巨大磨石)來粉碎,然後用水浸泡製造研磨漿。機械漿用於製造需要較小強度的紙品,如新聞紙和紙板。
木材也可以用盤磨機來粉粹,在高溫高壓下使用蒸汽來製造熱磨機械漿。熱磨機械漿在質量上與研磨漿有所不同。
除了盤磨機,化學品也可以用於分離纖維素纖維。這種方法製造出來的木漿稱為化學熱磨機械漿。研磨漿、熱磨機械漿和化學熱磨機械漿都稱為機械漿。機械漿將隨時間推移而變黃,這是由於紙漿有木質素。
化學漿是通過將碎木片和化學品在稱為蒸煮器的大桶中混合製造出來的。熱的效果和化學分解將纖維素纖維結合在一起的木質素,而不破壞木質纖維。包含木質素和其他分解的材料的液體將被乾燥並用作燃料。化學漿用於製造需要很結實的紙張,或與機械漿相混合給產品帶來不同的特質。化學漿包括硫酸鹽漿。
紙漿也可以用廢紙和廢紙板來製造。回收紙漿通常用於製造紙板、新聞紙和衛生紙。
進行中的研究致力於開發生物紙漿,類似於化學制漿,但使用真菌分解掉不想要的木質素卻保留纖維素纖維。這將降低與化學制漿相關的污染,具有重大的環境意義。
在流程的這個環節上生產出的紙漿就可以進行漂白以製造白色紙品。用於漂白紙漿的化合物是造成環境問題的一個原因,最近制漿行業已經開始使用氯氣的替代品,如二氧化氯、氧氣、臭氧及雙氧水。
紙漿混合物就被送到造紙機進行成形和乾燥。
造紙所消耗的樹木的量根據不同類型的紙,以及是採用研磨製漿法還是硫酸鹽制漿法有所不同。假設使用高40英尺、胸徑6-8英吋的軟木和硬木,有人估計使用硫酸鹽制漿法製造一噸印刷用紙或書寫用紙需要耗費平均約24棵樹,使用研磨製漿法大約可以節約一半的樹,即製造一噸新聞紙需要耗費12棵樹。但是,硫酸鹽制漿廠在生物能上是自給自足的。
當紙張使用元素氯進行漂白,形成了副產品如含氯化合物,甚至是二惡英和呋喃。 在高密度的制漿地區,如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高濃度的污染導致1992年一些漁場關門。然而,技術上的改進已經或者通過無元素氯漂白淘汰了元素氯的使用,或者結合氧脫木素產生了全無氯漂白技術。這些技術降低了釋放到環境中的含氯化合物。元素氯漂白技術利用二氧化氯 來替代氯氣。全無氯漂白在漂白過程中不利用氯。
廢水排放也可能成為主要的污染源,包括來自樹木的木質素,高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有機碳,以及酒精,氯酸鹽,重金屬和螯合劑。減少這一排放物的環境影響是通過將生產過程形成閉環並盡可能循環利用排放物,同時在制漿過程中使用較小破壞性的化學品。減輕環境影響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排放物的生物處理。
使用硫酸鹽制漿法,來自製漿過程的大量副產品的稀黑液。這一液體包含紙漿化學物質和來自樹木的木質素。木質素具有高的熱含量,因此稀黑液(固形物約佔15%)將通過多效蒸發被濃縮為濃黑液(固形物佔68%到75%)。 濃黑液被放入回收鍋爐中進行燃燒,化學物質落入鍋爐底部的半液態的熔融物。熔融物流出鍋爐並被溶解於水或稀洗滌劑中形成綠液。接下來綠液要進行澄清。 將在綠液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將大多數碳酸鈉轉變為氫氧化鈉,使綠液澄清為白液(苛化)。白液因含有氫氧化鈉,可以用作制漿化學品,因此又回到起點。沉澱物白泥包含失去效能的石灰,經過清洗並在約1800華氏度煅燒來生產生石灰,可以再一次用於綠液的澄清劑。
由木漿製造的紙可以被回收4至7次,更多的回收次數會使纖維變得太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回收紙通常與一定量的原木漿混合以保證生產出高質量的紙品。
制漿的過程始於碎木片堆,在那裡,刨機木碎片和鋸木廠木碎片存放一個或兩個月進行機械制漿前的風干。
樹木的木質除了水以外包含三種主要成分:纖維素聚合物纖維,造紙所需要的原材料;木質素,一種三維聚合物,能將纖維素纖維結合在一起產生樹木或木材的內在強度;以及半纖維素,短一些的多聚糖。化學制漿的目的就是在於將有用的纖維素纖維與木質素和半纖維素分離。這需要在取出所有木質素和避免降低纖維素纖維的強度之間保持平衡。
化學制漿法,如硫酸鹽制漿法和亞硫酸鹽制漿法,去除了大量的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在保持纖維素纖維的強度上,硫酸鹽紙漿法比亞硫酸鹽制漿法更為有效。化學制漿法結合使用高溫和酸的(硫酸鹽)或鹼的(亞硫酸鹽)化學制劑來品打開木質素的化學鍵。
不同的機械制漿法,如研磨製漿法和盤磨機制漿法, 機械地將纖維素纖維撕開。大量的木質素依然粘著在纖維上。強度被消弱因為,纖維可能被切斷。
同時還有許多結合了化學的和熱的處理的混合制漿法:開始進行縮短的化學處理,接著立即進行機械處理以分離纖維。這些混合方法包括熱磨機械制漿法和化學熱磨機械制漿法。化學處理和熱處理能夠降低機械處理的能耗,同時也降低了纖維遭受的強度損失量。
碎木片開始進入工廠的篩選車間,在那裡碎木片被分類並篩去木屑。過大尺寸的碎木片被進一步破碎或用作燃料。經過篩選後,碎木片開始進入蒸煮器,在那裡碎木片在一個大容器內與氫氧化鈉和硫化鈉液體混合並用來自鍋爐的蒸汽加熱。
經過幾個小時的蒸煮,碎木片分解為燕麥粥樣的濃度並在通過蒸煮器的出口的氣閘時被擠壓。壓力的突然變化使得碎木片以類似爆米花的方式膨脹,因此進一步分解了木質纖維。生成的纖維在水溶液的懸浮液被稱為木漿。
隨後,木質纖維被清洗,去除所有化學殘余物,這些化學殘余物將在工廠中進行恢復和回收。纖維現可以進行漂白或不進行漂白。木漿被噴到木漿機器網上,排水,並進行乾燥。此刻的纖維就可以再改變為非直線的材料。這種狀態下的纖維的擠壓和乾燥引起了纖維間強連接的結合而不是網狀結構。在乾燥機出口處的疊制裝置將乾燥的紙漿切割,堆疊並打包。然後,木漿被裝上火車,汽車或輪船運到造紙廠。
造紙廠可以是全集成的工廠或者一部分工藝的工廠。全集成的工廠會以整個的原木(或碎木片)為原料,將其分解為單個的纖維,形成約4%紙漿,然後將制漿加工成紙張。非集成的工廠是從制漿廠購買加工好並乾燥和打包的紙漿。乾燥的紙漿被加水形成4%的溶液,以便加工為紙張。
現代的造紙廠使用大量的能源,水,木材,以高度有效和極端復雜的工藝序列,使用現代和復雜的控制技術來生產各種不同用途的紙張。現代的造紙機械式非常龐大的,可以達500英尺長,製造400英寸寬的紙張,並以超過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運轉。.
磨木紙漿:利用機械碾磨力以取得木材纖維,又稱為機械紙漿,主要可再分為一般機械漿、精製機械漿、熱磨機械漿等。
化學紙漿:利用化學法將纖維與木質素分開以取得木材纖維,主要可再分為蘇打漿、亞硫酸鹽漿、硫酸鹽漿等。
半化學紙漿:結合機械法與化學法之制漿方式,可再分為中性半化學漿、冷蘇打漿、化學機械漿等。
造紙的木材鋸成合適的呎吋後即進行去皮的工序,將原木放入大型滾筒內,滾筒轉動時原木互相磨擦而去除樹皮,脫落的樹皮會用作鍋爐的燃料,去皮後的原木會被切割成1.5到2吋,厚度0.25吋的方形木片,軟木片及硬木片因物理特性不同而需分開處理。
木材由細小的細胞膜質纖維以稱為木質素的膠狀物質黏合組成,製造紙漿時利用化學物蒸煮木片分解木質素從而而將纖維分離。將木片放入稱為蒸煮器的巨大容器內,其功能類似廚房用的壓力鍋,木片及化學物在加壓下蒸煮1.5到4小時直至成為濕軟如燕麥片的混合物,分離後的纖維可懸浮於水上。混合物經清洗以去除剩餘的化學物和分解的木質素及漂白至合適的白度。從這里紙漿要通過一系列精煉機,將紙漿內的纖維壁上線狀元素松閞令表層粗糙,纖維互相纏著成為張狀。接著加上染料及其他添加劑使成品的紙張擁有所需的特性。
紙漿以二十份水對一份纖維的比例加水,通過造紙機的成形布或網,紙漿的纖維互相交織而形成紙張及除去大部分水份。以每分鍾3,000呎的高速前進,紙張再通過一系列的吸水布及蒸汽加熱稱為烘乾機的滾軸,清除紙張內留存的水份。紙張再經一個塗布工序在紙張兩面添加澱粉溶液,澱粉使紙張表面平滑及將來用於印刷時油墨不會化開,由於塗布過程帶來水份,紙張需重復先前的烘乾程序。烘乾後的紙張再通過沉重而光滑的滾軸進行磨光令表面更加光滑,紙張在後方收集捲成大紙卷,再分割成合適闊度的小紙卷,部分原卷包裝出貨,而部分再加工切成合適呎吋的平張才包裝出貨。
造紙的基本流程 流程介紹:
水力碎漿機:漿板在水力碎漿機內受到撕裂和相互摩擦作用,從而實現紙漿碎解的目的。
打漿:打漿使纖維產生變形、潤脹、壓潰切斷和細纖維化等作用。通過打漿,可以改變纖維的形態,使紙漿獲得某些特性(如機械強度、物理性能),以保證抄成的紙和紙板能取得預期的質量要求。
凈化:凈化的目的在於去除紙料中相對大的雜質,如金屬屑、煤渣等。凈化設備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差來選分雜質。常用設備:錐形除渣機。
篩選:目的在於去除紙料中相對密度小而體積大的雜質,如漿團、纖維束、草屑等。
常用設備:壓力篩。
流漿箱:流漿箱是現代紙機的關鍵部位。其結構和性能對紙頁的形成和紙張的質量具有決定形作用。
其主要任務:
能有效的分散纖維。高湍動流漿箱能產生高強度微湍動,可有效的分散纖維,防止纖維沉澱和在絮聚,可有效的提高紙頁的強度。
沿紙機橫向均勻的分布紙料。(決定紙幅的橫向定量分布)
噴漿穩定,確保漿速與網速相協調。(決定紙幅的縱向定量分布)
網部: 紙漿在網部脫水成形。上網紙漿濃度 為0.1~1.2%,出伏輥時紙頁干度度為15~25%,成形紙干度為90~95%。由此可見,網部脫水量占總脫水量的90%以上。
壓榨部: 利用機械壓榨作用進一步脫水提高紙幅干度。同時增加紙的緊度及紙的強度,改善紙的表面性質(如平滑度)。機械壓榨脫水在經濟上是比較合算的。紙機壓榨部多提高1%干度。烘缸部蒸汽消耗量減少5%。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壓榨部應盡可能低脫掉水分。採用新式復合壓榨,濕紙頁出壓榨部的干度可達48~50%。
烘幹部的作用:
繼壓榨部後脫出濕紙的水分,使成紙干度提高到92~95%。
提高紙的強度。
增加紙的平滑度。
完成紙的施膠。
壓光:壓光機用以提高紙的平滑度、光澤度和厚度均勻性。
取卷:將出壓光機的紙在線捲成捲筒。
復卷:卷紙機上捲成的捲筒兩邊不齊,而且紙幅太寬,必須縱切復捲成捲筒紙或橫切成平板紙。
包裝:用定量不小於120g/平方米的包裝紙卷到捲筒紙上,形成外包裝。
Ⅸ 造紙生產過程中哪些會有污染,造成怎樣的污染
這里分開講一下:
1、造紙的危害:
造紙使用木材,過量砍伐造成土地荒漠化等嚴重後果,造紙還會產生很嚴重的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這些污染來自造紙工藝中:
1)蒸煮廢液
功能:分離纖維和木質素…
特點:1/3左右為無機物,為各種鈉鹽,其中草漿黑液中的SiO2含量很高,2/3左右為有機物,主要成分為鹼木素、脂肪酸和樹脂酸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燒鹼。其BOD約為9000-30000mg/L,佔全場BOD負荷的90%。由於其色黑而稱「黑液」。
2)洗漿廢水
功能:去除提取蒸煮液後余留於漿料中的蒸煮液。
特點:洗漿工段需要大量的水,廢水呈棕色,含有黑液成分和懸浮纖維物質。廢水量與濃度取決於洗漿設備。
3)篩選廢水
功能:去除漿料中比較大的非纖維固體雜質,同時洗出漿料中殘余的黑液。
特點:非纖維固體和殘余的黑液。
4)漂白廢水
功能:採用次氯酸鹽、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漂白紙漿和溶解殘留於纖維中的木素。
特點:可循環使用或者用於洗漿。該工段的廢水的主要成分為有機氯化物,多是劇毒。
5)紙機廢水
功能:造紙機造紙
特點:該工段的廢水也稱為白水,污染物主要為纖維、填料、原料、輔助化學品和化學助劑,其污染物含量不高,BOD較低,經過適當處理後可以回用。
2、紙的污染:
如果用填埋法去處理廢棄的紙張,一樣難以降解,會造成土地的污染,而且紙張中的有害物質會侵入土地,造成農作物植物的大量死亡
Ⅹ 衛生紙如何漂白
那你怎麼開紙場啊!
兩段氧脫木素
氧脫木素已被實踐證明是TCF漂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大多數ECF漂白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氧脫木素的選擇性不夠好,一般單段的氧脫木素率不宜超過50%,否則會引起碳水化合物的嚴重降解。為了提高氧脫木素率和改善脫木素選擇性,目前越來越多的漿廠採用兩段氧脫木素。瑞典順智(Sunds Defibrators)公司根據氧脫木素反應動力學原理,提出了OxyTracTM兩段氧脫木素新技術。第一段採用高的鹼濃度和氧濃度(用量和壓力),以達到高的脫木素率,但溫度較低,反應時間較短,以防止紙漿粘度的下降;第二段的主要作用是抽提,化學品濃度較低,而溫度較高,時間也較長。1996年4月,在瑞典SCA Ostrand漿廠投產的OxyTracTM兩段氧脫木素工藝如下〔2〕:
第一段:加入全部的氧化白液和氧氣,漿濃12%,溫度80~85℃,氧壓0.8~1.0MPa,停留時間20~30min;
第二段:不加化學葯品,漿濃12%,溫度95~100℃,反應塔頂部壓力0.3MPa,停留時間60min。
很明顯,第一段反應塔的容積比第二段的小;而段間需用蒸汽加熱,以達到第二段要求的溫度。該廠的生產實踐證明了兩段氧脫木素的優越性。卡伯值可由未漂漿的20~30降至8.7~10.4,經ECF漂白後白度達89%~90%ISO。與單段氧脫木素相比,兩段氧脫木素的脫木素率高(可達67%~70%),且脫木素選擇性好,漂白漿的強度高,化學品的耗用量減少,漂白廢水的COD負荷降低。
2.2 壓力高溫過氧化氫漂白
過氧化氫是最重要的無氯漂劑之一。過氧化氫脫木素或漂白通常限於80℃以下,因為一般認為在高溫下過氧化氫易分解而導致化學葯品效率和紙漿強度的降低,造成經濟損失。但是,過氧化氫是一種弱氧化劑,為了實現TCF漂白和達到高白度,必須強化過氧化氫漂白段,即採用更高的溫度在壓力(通常為氧壓)下進行漂白,以增強脫木素能力和漂白作用。目前許多漿廠採用氧加壓的過氧化氫漂白,(PO)段結合鹼氧漂白和過氧化氫漂白的優點,明顯改善了漂白效果。Koukkari等〔3〕用物理-化學方法研究了壓力過氧化氫漂白的熱力學和反應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在95~120℃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H2O2和NaOH的消耗速率增加,漿液pH值下降,紙漿白度提高,卡伯值降低;相對地,紙漿的粘度損失增加。在任一恆定溫度下,隨著壓力的升高,紙漿卡伯值的下降略有增加,而白度明顯提高。加壓能增加氧的溶解度和強化傳質過程。當溫度高於液相沸點時,在液漿界面會產生蒸汽泡,因而降低了液漿相間的傳遞系數。將壓力提高到該溫度對應的蒸汽壓以上,可防止蒸汽泡的形成,以維持足夠高的液漿相間傳遞系數。理論上,較高的氧壓可以防止過氧化氫漂白時所不希望發生的副反應:
加壓可以阻止上述化學平衡向右移動,避免或減少H2O2的無效分解,因此,加壓可以提高H2O2的漂白效率。
Ingersoll-Rand公司提出將過氧化氫漂白段分為升流管式壓力高溫與降流塔壓次高溫的兩步操作法[4],利用工廠現有的降流式鹼處理塔,僅需新增混合器和升流管,節省投資,提高效率,其具體工藝為:
第一步(新的升流管):壓力(3.5~4.8)×105Pa,溫度105~130℃,時間10~30min;
第二步(現有降流塔):常壓,溫度95~98℃,時間60~240min。
該廠按木硫酸鹽漿採用含二部法(PO)段的漂白流程A(EOP)(ZQ)(PO),白度達到90%ISO。
2.3 己烯糖醛酸的選擇性水解
在硫酸鹽法制漿的鹼性高溫條件下,聚木糖中的4-氧-甲基-D-葡萄糖醛酸轉化為4-脫氧-己烯-(4)糖醛酸。己烯糖醛酸(Hexenuronic acid,以下簡稱Hex A)是具有六環結構、含有雙鍵的糖醛酸。
己烯糖醛酸在鹼性氧和過氧化氫漂白時是不反應的。但是,親電性漂白劑,如臭氧、二氧化氯和過氧酸,會與己烯糖醛酸中的碳-碳雙鍵反應,因此,會消耗漂白劑。己烯糖醛酸也能與高錳酸鉀反應,用KMnO4測定的紙漿卡伯值有一部分是Hex A的貢獻。因此,己烯糖醛酸的存在對紙漿卡伯值和漂白性能有重要的影響。
Vuorinen等發現〔5〕,通過溫和的酸水解,可將Hex A選擇性除去,而對紙漿得率和粘度影響甚少。當pH值為3.0~3.5時,Hex A的去除最有選擇性。如圖2所示,酸水解時,Hex A主要轉化為2-糠酸、甲酸和5-羧基-2-糠醛。
圖2 己烯糖醛酸的形成與水解
Hex A選擇性水解後,紙漿的卡伯值降低。根據實驗結果統計,經氧脫木素的闊葉木漿選擇性水解後卡伯值降低3~6,針葉木漿則降低1~3。
Hex A由於雙鍵的存在致使電子不定位與共振,其對金屬離子的螯合能力比其前身葡萄糖醛酸要大得多,是漿中金屬離子的主要結合點。Hex A的選擇性水解能有效地去除漿中的金屬離子,因此,可以代替漂白流程中的螯合處理(Q)段。
Hex A的選擇性水解對其後ECF和TCF漂白有顯著的影響,可以減少漂白化學品的用量,提高白度,並改善白度穩定性,但對紙漿得率影響甚微,對粘度的影響也不大,當Hex A含量減少90%時,紙漿粘度損失約50~100 dm3/kg。表1和表2分別為Hex A選擇性水解對ECF和TCF漂白的影響〔6〕。可以看出,選擇性水解除去Hex A後,紙漿的卡伯值降低,漂白劑用量減少,漂白效率提高,返黃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