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備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反滲透膜也有可能被無機物垢、膠體、微生物、金屬氧化回物等污染,這些答物質沉積在膜表面上會引起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出力下降或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甚至對膜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因此,為了恢復很好的透水和除鹽性能,就需要對膜進行化學清洗。
一般設備最好是3~12個月就要清洗一次,如果每個月不得不清洗一次的話,那麼這就說明企業應該改善預處理系統,調整運行參數。如果1~3個月需要清洗一次,則需要提高設備的運行水平,是否需要改進預處理系統較難判斷。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在選擇清洗葯品的一些注意事項:
1、嚴格按照生產設備廠家指定的葯品選擇清單、劑量、PH值、溫度和接觸時間。
2、使用侵蝕性最小的葯品完成清洗工作,這些做會延長膜的使用壽命。
3、在調節PH值時,一定要審慎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葯品侵蝕性較小的PH值范圍是4至10,允許的最大PH值范圍是2至12。
4、酸和鹼不要混合。在加入下一種溶液之前,徹底沖洗系統以排盡上一次的清洗液。
5、用高PH值的產水沖洗出洗滌劑。
6、確認遵守正確的清洗液處理要求。
『貳』 如何判斷反滲透膜該清洗了,如何清洗
1. 反滲透膜在使用中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當污染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一般情況下都是3-12個月清洗一次,這個沒有具體詳細的時間,因為這個主要是看運行的環境,進水水質是怎樣的,每一個人的使用條件都不一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反滲透膜清洗判斷:
①在標准壓力下,產水量下降。
②進水與濃水間的壓降增加。
③膜反滲透膜的重量增加
2. 進口的反滲透膜的更換時間在2-3年左右。如果是國內的一般都是1-2年,但是實際上會因為不同地區水污染情況和用水量大小的不同,更換時間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還有就是因為水處理系統的組合不同,這個也會對反滲透膜的更換時間造成一定的影響。用戶可以通過出水量大小進行判斷。如果出水量大幅度下降、廢水量增大、就可以更換反滲透膜了。
『叄』 反滲透膜怎樣清洗
1、若一周內不使用反滲透膜,應進行封膜處理:避免將膜取出,通常若超過一周未使用,可用1~2%的亞硫酸氫鈉溶液填充裝有膜的容器,使膜在膜殼內浸泡,防止細菌滋生。同時,每隔1~2周檢查濃水和產水的PH值,若發現有0.5的變化,表明NaHSO3已發生變化,細菌已生成,此時需排放所有溶液,重新進行封膜。
2、短期停用時,可進行低壓沖洗,以保持壓力容器內水質新鮮。通常每天沖洗半小時即可。長期停用時,建議加入亞硫酸氫鈉進行保護,在保護前需進行系統清洗。
3、當進水參數保持不變時,若透過液的電導率增加10%,建議清洗反滲透膜。
4、進水溫度不變時,若高壓泵出口壓力需增加8~10%以上才能保持膜通量不變,建議清洗膜。
5、進水流量和溫度不變時,若反滲透裝置的進出口壓差增加20~30%,建議清洗。
6、在惡劣進水條件下運行2~3個月,或在正常進水條件下運行5~6個月,應進行清洗(具體時間視用水量和客戶水質而定)。
(3)反滲透裝置什麼時候該清洗擴展閱讀:
反滲透膜的影響因素:
1、進水壓力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壓力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能增加凈壓力,從而提高產水量。產水量的增加會稀釋鹽分,降低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然而,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過高的回收率會導致濃差極化加劇,從而增加鹽透過量,抵消產水量的增加,使脫鹽率不再提高。
2、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產水的電導率有顯著影響。水溫升高會導致產水量線性增加,但進水溫度每升高1℃,產水量增加2.5%~3.0%(以25℃為標准)。
3、進水PH值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PH值對產水量影響較小,但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PH值在7.5~8.5范圍內,脫鹽率達到最高。
4、進水鹽濃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鹽濃度越高,滲透壓差越大,透鹽率上升,導致脫鹽率下降。
『肆』 反滲透裝置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清洗
1) 標准化的淡水量下降了10-15%。
2) 標准化的脫鹽率下降了10-15%。
3) 為了維持正常的產品水流量,經溫度校正後的進水壓力增加了10-15%。
4) 已證實裝置內部有嚴重的污染或結構物。
5) 反滲透裝置長期停用前。
6) 反滲透裝置的例行維護。
『伍』 反滲透裝置的反滲透裝置的清洗方法
反滲透技術因具有特殊的優越性而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反滲透凈水設備的清洗問題可能使許多技術力量不強的用戶遭受損失,所以要做好反滲透裝置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出現嚴重的問題。
1.低壓沖洗反滲透裝置
定期對反滲透裝置進行大流量、低壓力、低pH值的沖洗有利於剝除附著在膜表面上的污垢,維持膜性能,或當反滲透裝置進水SDI突然升高超過5.5以上時,應進行低壓沖洗,待SDI值調至合格後再開機。
2.反滲透裝置停運保護
由於生產的波動,反滲透裝置不可避免地要經常停運,短期或長期停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不適當地處理會導致膜性能下降且不可恢復。
短期保存適用於停運15d以下的系統,可採用每1~3d低壓沖洗的方法來保護反滲透裝置。實踐發現,水溫20℃以上時,反滲透裝置中的水存放3d就會發臭變質,有大量細菌繁殖。因此,建議水溫高於20℃時,每2d或1d低壓沖洗一次,水溫低於20℃時,可以每3d低壓沖洗一次,每次沖洗完後需關閉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上所有進出口閥門。
長期停用保護適用於停運15d以上的系統,這時必須用保護液(殺菌劑)充入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進行保護。常用殺菌劑配方(復合膜)為甲醛10(質量分數)、異噻唑啉酮20mg/L、亞硫酸氫鈉1(質量分數)。
3.反滲透膜化學清洗
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反滲透膜也可能被無機物垢、膠體、微生物、金屬氧化物等污染,這些物質沉積在膜表面上會引起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出力下降或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甚至對膜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因此,為了恢復良好的透水和除鹽性能,需要對膜進行化學清洗。
一般3~12個月清洗一次,如果每個月不得不清洗一次,這說明應該改善的預處理系統,調整的運行參數。如果1~3個月需要清洗一次,則需要提高設備的運行水平,是否需要改進預處理系統較難判斷。
『陸』 反滲透裝置的清洗方式有幾種
反滲透系統在長期執行中,受溫度、壓力、pH值、進水水質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就會堆積著些污垢,那麼對此你知道該怎麼進行清洗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反滲透裝置的清洗,希望能幫到你。
反滲透裝置的清洗
1、物理清洗***沖洗***
不改變污染物的性質,採用低壓大流量水流沖洗出膜元件中的污染物,恢復膜元件的效能。物理沖洗最好在每次開機和關機時進行,這對於及時清除膜的污染物效果顯著。
沖洗的流速:裝置執行時,顆粒污染物逐漸堆積在膜的表面。如果沖洗時的流速和制水時的流速相等或略低,則很難把污染物從膜元件中沖出來。因此,沖洗時要使用比正常執行時更高的流速。通常單支壓力容器內的沖洗流量***流量=流速×截面積***為:
8 英寸膜元件:7.2~12 m3/h;
4 英寸膜元件:1.8~2.5 m3/h。
沖洗的壓力:系統在正常高壓執行時,污染物被壓向膜表面造成污染。所以在沖洗時,如果採用同樣的高壓,污染物仍會被壓在膜表面上,清洗的效果不會理想。因此在沖洗時,應盡可能的通過低壓、高流速的方式,增加水平方向的剪下力,把污染物沖出膜元件。沖洗壓力通常控制在0.3 Mpa以下。
沖洗的頻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經常對系統進行沖洗。增加沖洗的次數比進行一次化學清洗更有效果。一般沖洗的頻度率推薦以一天1~2次為好。根據具體的情況,使用者可以自行控制沖洗的頻率。沖洗的步驟:
① 停止反滲透系統的執行。緩慢地降低操作壓力並停止裝置。如果快速停止裝置,壓力會急速下降,這可能會對管道、壓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損壞。
② 開關相關閥門:順序為全開濃縮水閥門——關閉進水閥門——全開產水閥門***如果執行時產水閥門沒有全開的情況***。如果錯誤的關閉產水閥門,壓力容器中的後半部的膜元件可能發生產水背壓,造成膜元件破損。
③ 調節相關閥門完成沖洗作業:啟動低壓沖洗泵;在緩慢開啟進水泵的同時,檢視濃縮水流量計的流量;調節進水閥門,調節流量和壓力達到標准值;10~15 分鍾後慢慢地關閉進水閥門,停止進水泵。
④ 恢復正常執行。按日常啟動程式啟動系統。
注意事項:
① 進水水泵需要滿足正常執行時的進水流量***進水流量=產水流量+濃縮水流量***,同時必須考慮滿足沖洗流量的要求。
② 濃縮水管路和閥門的選擇也要考慮沖洗時的大流量。制水時,因為回收率高,濃縮水流量相對很小。沖洗作業時,要求低壓高流量,幾乎所有的進水都從濃水管路排除,所以設計濃水管路和閥門時不僅要考慮造水時的流量也要考慮符合沖洗時的流量需要。如果僅僅考慮造水時的流量來設計管路和閥門,則在沖洗時濃水管路以及濃水閥門處的壓降升高,有可能達不到要求的流量或超過沖洗要求壓力。當然,也可以考慮另外設定沖洗專用管路。
③ 選定流量計時要考慮到可以讀取沖洗時的最大流量。
④ 對於多段反滲透系統,為了能夠更有效的沖洗膜元件,系統的設計有必要按可以分段沖洗進行設計。這樣的系統具有以下優點:如果進行全段沖洗,前段的沖洗水和污染物會一起流入後一段中,容易造成後段的堵塞。段數的增加同時也意味著沖洗水流經的膜元件數量增加。為了能夠達到流量要求,需要加大進水壓力。由可能會超過沖洗壓力的允許值,導致膜表面的壓力升高,降低沖洗的效果。進行第一段沖洗時,全開第一段沖洗濃水排水管路的閥門,關閉第一段濃水和第二段進水間閥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進水沖洗閥門。進行第二段沖洗時,全開第二段沖洗濃水排水管路的閥門,關閉第一段,第三段的進水沖洗閥門,關閉第一段濃水和第二段進水間閥門,關閉第二段濃水和第三段進水間閥門。進行第三段沖洗時,全開第三段沖洗濃水排水管路的閥門,關閉第一段,第三段的進水沖洗閥門,關閉第二段濃水和第三段進水間閥門。
2、化學清洗***線上***
化學清洗是當反滲透系統執行一段時間後根據反滲透膜的污染情況選擇適合的化學清洗葯劑通過化學清洗裝置對整個系統進行線上清洗,恢復膜元件的效能。
化學清洗一般是在系統執行一段時間***至少三個月***後才能進行,對於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時,通常需要多種葯劑結合清洗才能達到良好的清洗效果。
3、離線清洗
離線清洗是指從大系統中取出一支膜元件,用特定的清洗裝置進行化學清洗。離線清洗主要有三個優點:
對系統中出現問題的膜元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測;
對大系統進行清洗前,檢驗單支膜元件的清洗效果試驗;
用於小系統清洗,單支膜的清洗方式可以增加清洗的效果。
反滲裝置的清洗注意事項
***1***迴圈:採用低流量方式置換膜元件中的水,為防止污染需排放一部分清洗液後再進行迴圈。
***2***清洗用水:清洗用水是用於溶解化學葯劑,因此最好使用反滲透的產品水。如果沒有反滲透的產水,所使用的水必須沒有硬度、游離氯和鐵。
***3***當使用任何化學清洗葯劑 ,必須遵循獲得認可的安全操作規程。關於化學品安全性、使用方法和排放處置方面的細節請咨詢該化學品製造商。
***4***所有的化學清洗液,應確保在進入元件迴圈之前,能得到很好的混合及溶解。
***5***在清洗化學葯品與膜元件迴圈之後,應採用高品質的不含余氯等氧化劑的水對膜元件進行沖洗***最低溫度>20℃***,推薦用膜系統的產水,如果有困難的話可以用經脫氯的飲用水和經預處理的給水。在恢復到正常操作壓力和流量前,必須注意要用低流量、低壓力的水沖洗降大量的清洗液。此外,在清洗過程中清洗液也會進入產水側,因此,產水必須排放10分鍾以上,直至系統正常啟動執行並產水合格為止。
***6***在清洗液迴圈期間,pH在2~10時溫度不應超過40℃,pH1~11時溫度不應超過35℃,pH1~12時溫度不應超過30℃。
***7***對於直徑大於6英寸的元件,清洗液流動方向與正常執行方向必須相同,以防止膜元件產生「望遠鏡」現象,因為壓力容器內的止推環僅安裝在壓力容器的濃水端。在小型元件的系統清洗時也建議注意這一點。
『柒』 純水設備反滲透膜一般是多久清洗一次
通常來說,純水設備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反滲透膜也可能被無機物垢、膠體、版微生物、金屬氧化物等權污染,這些物質沉積在膜表面上會引起純水設備反滲透裝置出力下降或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甚至對膜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因此,為了恢復良好的透水和除鹽性能,需要對膜進行化學清洗。
一般3~12個月清洗一次,如果每個月不得不清洗一次,這說明應該改善的預處理系統,調整的運行參數。如果1~3個月需要清洗一次,則需要提高設備的運行水平,是否需要改進預處理系統較難判斷。
『捌』 反滲透純凈水設備的清洗方法
反滲透技術因具有特殊的優越性而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反滲透凈水設備的清洗問題可能使許多技術力量不強的用戶遭受損失,所以要做好反滲透設備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出現嚴重的問題。 由於生產的波動,反滲透設備不可避免地要經常停運,短期或長期停用時必須採取保護措施,不適當地處理會導致膜性能下降且不可恢復。
短期保存適用於停運15d以下的系統,可採用每1~3d低壓沖洗的方法來保護反滲透設備。實踐發現,水溫20℃以上時,反滲透設備中的水存放3d就會發臭變質,有大量細菌繁殖。因此,建議水溫高於20℃時,每2d或1d低壓沖洗一次,水溫低於20℃時,可以每3d低壓沖洗一次,每次沖洗完後需關閉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上所有進出口閥門。
長期停用保護適用於停運15d以上的系統,這時必須用保護液(殺菌劑)充入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進行保護。常用殺菌劑配方(復合膜)為甲醛10(質量分數)、異噻唑啉酮20mg/L、亞硫酸氫鈉1(質量分數)。 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反滲透膜也可能被無機物垢、膠體、微生物、金屬氧化物等污染,這些物質沉積在膜表面上會引起凈水設備反滲透裝置出力下降或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甚至對膜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因此,為了恢復良好的透水和除鹽性能,需要對膜進行化學清洗。
一般3~12個月清洗一次,如果每個月不得不清洗一次,這說明應該改善的預處理系統,調整的運行參數。如果1~3個月需要清洗一次,則需要提高設備的運行水平,是否需要改進預處理系統較難判斷。
『玖』 反滲透裝置反滲透裝置的清洗方法
反滲透技術因其高效性能,廣泛應用於各類水處理領域。然而,反滲透凈水設備的清洗問題常令技術實力較弱的用戶頭疼,因此,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預防嚴重問題的關鍵。
首先,對反滲透裝置實施低壓沖洗是常見且有效的清洗方法之一。通過使用大流量、低壓力、低pH值的沖洗,可以有效剝離膜表面的污染物,保持膜的性能。特別是在反滲透裝置進水SDI(懸浮固體指數)突然升高至5.5以上時,應立即進行低壓沖洗,以確保水質合格後再重新啟動裝置。
在設備停運時,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也至關重要。短期保存適用於停運時間不超過15天的系統,通過每1至3天進行一次低壓沖洗,可以有效防止膜性能的下降。特別是在水溫高於20℃時,應每2至3天沖洗一次,以防止水質變質和細菌大量繁殖。
對於長期停用的系統(停運時間超過15天),應採用保護液(如殺菌劑)充入反滲透裝置進行保護。常見的保護液配方包括甲醛、異噻唑啉酮和亞硫酸氫鈉等,這些物質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膜表面的污染。
化學清洗是恢復反滲透膜性能的另一種方法。當反滲透膜受到無機物垢、膠體、微生物、金屬氧化物等物質的污染時,它們會沉積在膜表面,導致裝置出力和脫鹽率下降,壓差升高。為了恢復反滲透膜的透水和除鹽性能,定期進行化學清洗是必要的。通常情況下,每3至12個月清洗一次是合理的選擇。若不得不每月清洗一次,則應考慮優化預處理系統或調整運行參數。每1至3個月清洗一次時,應評估是否需要提高設備運行水平或改進預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