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流程。
電站的水處理流程分為兩大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物理軟化水流程,第二部分是化學除鹽水流程。
物理軟化水流程:來自廠區供水管網的原水(又稱生水),經過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除去了原水中的固體顆粒和懸浮雜質,稱為澄清水;澄清水再經過反滲透裝置清除了其中大部分鈣、鎂離子,成為軟化水。
化學除鹽水流程:軟化水經過除碳器,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嚴格地說是HCO3—),再經過混床,除去水中殘存的鈣、鎂、鈉、硅酸根等有害離子,成為除鹽水,也就是鍋爐補給水,存儲在除鹽水箱,再用除鹽水泵打入除氧器,最終經給水泵打入鍋爐汽包。
拓展資料:
關於「軟化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陽離子:鈣(Ca2+)、鎂(Mg2+)離子構成。 當含有硬度的原水通過交換器的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吸附,同時釋放出鈉離子,這樣交換器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附鈣、鎂離子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時軟水器會按照預定的程序自動進行失效樹脂的再生工作,利用較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鹽水)通過樹脂,使失效的樹脂重新恢復至鈉型樹脂。
(資料來源:網路:軟化水)
⑵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系統與陰陽床的原理分別是什麼
電廠反滲透系統(YB-CJS-001)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反滲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體分離技術,在進水側施加操作壓力以克服自然滲透壓,當高於自然滲透壓的操作壓力,水分子自然滲透的流動方向就會逆轉,反滲透設備能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但允許水分子透過,反滲透膜脫鹽率一般大於98%,它們廣泛用於工業純水及電子超純水制備,飲用純凈水生產,鍋爐給水等過程,在離子交換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可大幅度降低操作用水和廢水的排放量。
1.反滲透是在室溫條件下,採用無相變的物理方法將含鹽水進行脫鹽、除鹽。2.採用反滲透膜,脫鹽率好,使用壽命長,運行成本低廉; 3.採用全自動預處理系統,實現無人化操作; 4.採用格蘭富增壓泵,效率好噪音低,穩定可靠; 5.在線水質監測控制,實時監測水質變化,保障水質安全; 6.全自動電控程序,還可選配觸摸屏操作,使用方便;7.切合當地水質的個性化設計,全方位滿足需求。8.反滲透裝置自動化,運行維護和設備維護工作量很少。9.水的處理僅依靠水的壓力作為推動力,其能耗在許多處理工藝中低。10.不用大量的化學葯劑和酸、鹼再生處理,無化學費液排放,無環境污染。11.反滲透可以連續運行制水,系統簡單,操作方便,產品水質穩定。12.設備佔地面積小,需要的空間也小。
電廠陰陽床系統(YB-CJS-001)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是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中可交換的陽離子(如Na+、H+),把水中所含的鈣、鎂離子交換出來,以降低水的硬度。離子反應式為:Ca2++2RNa=R2Ca+2Na+,Mg2++2RNa=R2Mg+2Na+。在離子交換軟化過程中,當出水水質超過某一定值後,交換器中的離子交換樹脂將視為「失效」,這時,為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通常採用工業鹽水溶液對樹脂進行再生,其反應為:R2Ca+2NaCL=2RNa+CaCL2,R2Mg+2NaCL=2RNa+MgCL2
1、選用離子交換樹脂,工作交換容量大,能耗低,使用壽命長。2、控制部分全部採用富萊科或阿圖祖控制閥,保障設備持續安全運行。功位控制點:流量控制、制水控制、失效控制、再生控制(進鹽及補水控制)、加鹽液控制、鹽液稀釋自動補水控制。3、全自動控制系統,出水穩定,使用操作方便快捷。 (在7天或12天范圍內根據需要設定還原周期,二十四小時內任意選擇還原時間,並可以對還原過程進行調整)4、結構合理,安裝操作方便。5、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個性化設計相應設備
⑶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主要有那些
自來水廠凈水過程主要有絮凝、沉澱、過濾、加氯消毒等,具體如下:
1、加版入絮凝劑,與水中的權雜質進行反應和吸附;
2、反應後的大分子雜物進行沉澱;
3、分別經過裝有石英砂、活性炭等濾材的濾池進一步過濾;
4、出廠前進行加氯消毒。
(3)成都電廠怎麼凈水擴展閱讀
自來水水質問題的來源
我國對自來水水質向來有著嚴格的要求,2012年實施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中,一些關鍵指標的標准甚至與歐盟、美國不相上下,對於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我們完全可以放心,但大部分水質問題都出在運輸途中。
1、運輸管線系統污染。最城市自來水的管道使用的是銅和鑄鐵管,使用幾年後就會出現嚴重的銹蝕現象;後來改用防銹效果稍好的鍍鋅鋼管,但其效果也僅僅是好一點而已。
2、小區二次供水污染。一些老式小區則採用頂部水箱(或蓄水池)供水的方式,在頂樓建造水箱或蓄水池,通過重力進行供水,相比前者,這種方式非極容易導致水源污染。
⑷ 請問電廠鍋爐里的水(不考慮加葯因素)比我們平常喝的純凈水純多少倍
電廠鍋爐里的水並非純凈水,而是經過水化學處理工藝後,除去了水中的氧以及鈣鎂等金屬離子得到的軟化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爐管腐蝕和結垢,以提高熱效率和延長鍋爐使用壽命.
⑸ 火電廠用水是不是越純凈越好
現在火電廠一般採用地表水作為原水,經廠內一體化凈水器或者機械加速澄清池再經砂濾池過濾,期間加入石灰乳助凝劑絮凝劑。過濾後一是作為循環水的補水。一是做為水處理車間原水,水處理車間將原水經雙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反滲透,陰陽床,混床或EDI後製成除鹽水,作為鍋爐給水。其水質要求較為嚴格一般電導在0.3以下。因此火電廠鍋爐用水越純凈越好,可避免熱力系統的結垢腐蝕等
⑹ 誰給我一些關於火力發電廠廢水處理及回收的資料啊
水是最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水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研究已成為回當今世界最熱門的課答題之一。我國是水資源缺乏的國家,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用水量越來越大,很多地區由於水資源不足而制約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地區甚至由於水資源的短缺而造成了對人類生存的威脅和挑戰。同時,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運動和人類的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混進許多自然雜質與污染物,使一些水源的水質日趨惡化。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已成為缺水國家和地區發展的主要問題。
⑺ 電廠化學水處理
1 化學廢水集中處理現狀
電廠的化學廢水有經常性廢水和非經常性廢水兩部分,2×600 MW機組的廢水排放量如表1所示。
表1 化學廢水排放量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由表1可知全廠廢水排放量約為經常性:(24+80)t/h(連續),非經常性:22000 t/a(平均)
1.1 廢水處理主要流程
化學廢水→廢水貯存槽→氧化槽→反應槽→pH調整槽→混合槽→凝聚澄清池→清凈水槽(水質監控)→煤灰用水系統。
澄清池底部排泥經濃縮池濃縮後送至泥渣脫水機脫水,泥餅用汽車運到干灰場貯存。清水返回廢水貯存池。
1.2 存在問題
1.2.1 容量方面
上述流程將鍋爐酸洗廢水、鍋爐排污水、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所排廢水、凝結水精處理系統廢水等全廠所有化學廢水,都集中至化學廢水集中處理站處理。這樣,集中處理系統的容量大、佔地多、造價高。
1.2.2 處理設施方面
傳統的貯存槽主要是貯存廢水,兼有部分粗調功能。但廢水的氧化、反應、pH調整和混合,分別在氧化槽、反應槽、pH調整槽和混合槽中進行。這些槽上設有各種攪拌、加酸、加鹼設施,且池內防腐、池上蓋房(或棚)。這樣,廢水處理系統流程復雜、處理設施繁多、投資大、運行管理不便。
1.3 主要設備及其技術數據
廢水貯存槽:V=1 000 m3 6座
氧化槽、反應槽、pH調整槽、混合槽:V=600 m 31套
澄清池:Q=100m3/h 2座
濃縮池:Q=20m3/h 1座
脫水機:Q=10m3/h 2台
清凈水槽:8 m×6m×3m 2座
廢水貯存池用排水泵: H=0.23MPa,Q=50m3/h 12台
葯品儲存、計量系統設備:1套
2 簡化後的化學廢水集中處理系統
2.1 處理系統主要流程
化學廢水→廢水貯存槽A→廢水貯存槽(該槽兼有貯存、氧化、反應、pH調整和混合五種功能)→凝聚澄清池→清凈水槽(水質監控)→煤灰用水系統。
澄清池底部排泥處理方法與傳統方式相同。
2.2 優點
2.2.1 容量方面
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和凝結水處理系統的反沖洗水,主要是懸浮物不合乎排放標准,將其直接排入工業下水道,由工業廢水處理系統處理。
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和凝結水處理系統的再生廢水,主要是pH值不合乎排放標准,此部分水就地調pH值排放。如將此部分水用泵送入化學廢水集中處理站,處理方法仍是調pH值。
鍋爐酸洗廢水、鍋爐排污水等化學廢水,因其量大、懸浮物高、pH值也不符合排放標准要求,就地處理困難大,故集中起來處理較方便。
循環水弱酸處理站廢水,含有硫酸鈣易沉物,雖然目前環保對排水的含鹽量沒有限制,但懸浮物超標不能排;另外,如只將此水就地調pH值,而不去除其中的硫酸鈣就排入自流下水道,長此以往,有污堵下水道的隱患。這部分廢水進行集中處理。通過以上劃分,系統的容量可大大減小。設計流量由100 m3/h降至80 m3/h。
2.2.2 處理設施方面
取掉了傳統廢水處理流程中的氧化槽、反應槽、pH調整槽和混合槽五種設施,以及五種設施上的各種配套設備、管道和廠房(或棚)。雖然取消了五種設施,但這五種設施的處理功能並沒取消,而是在廢水貯槽B中進行,因為傳統的貯存槽本身具有粗調水質的功能,現將其轉換成細調功能即行。
2.2.3 廢水貯存槽方面
傳統工藝的廢水儲存槽有1000 m3的池子6座。每座都設有2台耐腐蝕輸送泵、加葯管道、空氣攪拌管道、檢測裝置等。
系統簡化後貯存槽總容量從6000m3縮小為 m3,且分為A型和B型。廢水貯存槽A只有1座3000 m3的池子,廢水貯存槽B有2座1000m3的池子。
廢水貯存槽A,用來儲存廢水,並輸送廢水到廢水貯存槽B,沒有調整廢水水質的功能;這座池上只設有2台輸送泵和空氣攪拌管道,沒有加葯管道和檢測裝置。
2座廢水貯存槽B,開始用來儲存廢水,儲滿後一池用來調整(氧化、反應、pH調整和混合)廢水,另一池輸送已調整好的廢水至澄清池,兩池倒換使用;這兩池上各設有輸送泵、加葯管道、空氣攪拌管道和檢測裝置。
2.3 主要設備及其技術數據
廢水貯存槽A:V=3 000 m3 1座
廢水貯存槽B:V=1 000 m3 2座
澄清池:Q=80 m3/h 2座
濃縮池:Q=15 m3/h 1座
脫水機:Q=10 m3/h 2台
清凈水槽:6 m×6 m×3 m 2座
廢水貯存池用排水泵:H=0.23 MPa、Q=40 m3/h 6台
葯品儲存、計量系統設備: 1套
3 兩種處理方案的主要經濟指標比較
詳見表2。
表2 兩種處理方案的主要經濟指標
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⑻ 什麼樣的電廠需要水處理
所有發電廠都需要水處理。除了原水進來經過處理變成生活水,工業版水以外,最重要的是權對鍋爐補給水進行處理,過去稱為「軟化水」,現在是用「除鹽水」(有一級除鹽,二級除鹽,陰陽離子塔,混床,覆蓋等工序),根據鍋爐的大小和參數,大鍋爐高參數對水質要求較高。
⑼ 電廠水處理反滲透系統與陰陽床的原理分別是什麼各自有什麼優缺點謝謝
反滲透膜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運用特製的高壓水泵,將原水加至6—20公斤壓力,使原水在壓力的作用下滲透過孔徑只有0.0001微米的反滲透膜。化學離子和細菌、真菌、病毒體不能通過,隨廢水排出,只允許體積小於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通過。反滲透膜具有設備構造緊湊,佔地面積小,單位產水量高,能量消耗少,去除雜質徹底,使用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操作方便,無污染等多種優點。
陰、陽樹脂的工作原理:
離子交換樹脂原理即是離子交換樹把溶液中的鹽分脫離出來的過程:
離子交換樹脂作用環境中的水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Na+、Ca2+、 K+、 Mg2+、Fe3+等)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含有的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苯酚基(—C6H4OH)等酸性基團,在水中易生成H+離子)上的H+ 進行離子交換,使得溶液中的陽離子被轉移到樹脂上,而樹脂上的H+交換到水中,(即為陽離子交換樹脂原理)。
水溶液中的陰離子(Cl-、HCO3-等)與陰離子交換樹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亞胺基(—NH2)等鹼性基團,在水中易生成OH-離子)上的OH-進行交換,水中陰離子被轉移到樹脂上,而樹脂上的OH-交換到水中,(即為陰離子交換樹脂原理)。而H+與OH-相結合生成水,從而達到脫鹽的目的。
⑽ 發電廠 循環水中為什麼不能加入中水 中水什麼意思
發電廠從江河提取的稱為「原水」,經過加葯、澄清、過濾處理後的稱為「凈水版」(相當於自權來水)。中水是指回收再利用的工業廢水和雨水等。可能是由於廢水處理達不到某些指標,例如沖灰水含酸量很高,即使加鹼綜合,也會帶有一些腐蝕性,所以不匯入循環水系統。(如果水質合格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