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水回用施工方案
什麼水?水質如何?回用何處?要求的回用量?……
『貳』 中水處理系統的方案簡介
1.細格柵:自己製作為細網狀或直接向廠家定做
2.調節池一般設計為1.5-2.0h的水力停留時間,並向其內曝氣(為了減輕調節池發生厭氧反應而產生的異味),一般採用水下曝氣機。池底設有放空管,池頂設有溢流孔。
3.沉澱池一般設計為0.5-0.8h的水力停留時間,池子以斗形為宜,池底設有放空管或設一流量較小的排污泵亦可,池頂設有溢流孔,調節池與沉澱池的污水經過地下排污溝排到排污池經排污泵排入市政管網。
4.毛發過濾器,以小孔徑的毛發過濾器為宜,截留原水中的毛發等大的顆粒物,為保護後續膜設備而設,其自設反洗管管路,可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鍾。
5.加壓泵為一備一用而設(本工藝採用流量為16m3/h,揚程80m,功率5.5Kw,南方泵業CDL16-100)為後續系統增壓而設。
6.消毒設備(本工藝消毒設備為專利技術,市場很難買到,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細菌等對人體有害菌)可採用臭氧強氧化劑。
7.膜處理系統,主要採用中空纖維膜(本工藝中採用8根Φ200的中空纖維膜,其進水流量維持在12 m3/h,出水維持在10 m3/h左右,本系統原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但實際運行2個月後,效果不理想,改為每小時反洗10分鍾,保護中空纖維膜),以後設計在前期設計的水要經過十分精細的過濾,這樣不會使膜堵塞,保持系統的正常運行。其運行壓力為0.1-0.3MPa。
8.活性炭吸附,由膜出來的水經過活性炭吸附,去臭、去味還可吸附水中的膠體物質(如果活性炭吸附系統前置在膜系統之前則1公斤活性炭處理水量8-12噸,活性炭的壽命會很短,很快更換活性炭,而其後置則為前置的20倍左右,提高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活性炭後置脫氯1公斤活性炭處理水量30噸左右,做直飲水時亦如此)本工藝活性炭罐設計為每天反洗一次,每次10分鍾,罐體設計為Φ1600,有效高度為2000,凈高2800,實際裝填量為75%。
9.中水回用池設計為3小時的水力停留時間,在中水回用池底設有放空管,頂部設有溢流孔,中水回用池上部設有自來水補給管道。
10.提升泵,本工藝供給4座辦公樓沖廁用水,有高層和低層,故選用南方泵業型號為CDL4-60與CDL4-140(立式泵)並選用CDL4-140一台做為前面的幾個系統的反洗泵。
『叄』 中水回用方案
『肆』 中水回用設備系統,什麼叫中水中水回用設備系統適用於哪些行業
中水回用設備系統,所謂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作為水源,經過適當處理後作雜用水,其水質指標間於上水和下水之間,稱為中水,相應的技術稱為中水技術。經處理後的中水可用到廁所沖洗、園林灌溉、道路保潔、城市噴泉等。對於淡水資源缺乏,城市供水嚴重不足的缺水地區,採用中水技術既能節約水源,又能使污水無害化,是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目前及將來長時間內重點推廣的新技術、新工藝。因此,中水回用在我國的定位是: 「十五」期間,國家要求污水處理量的10%作進一步處理後再回用,這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為中水回用創造了基本條件;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規劃中,將「城鎮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工程」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9大工程之一。中水系統按規模分為建築中水、生活小區中水、城市中水三大基本系統。建築中水系統是針對單幢建築物或相鄰幾幢建築物而言的,處理規模小;生活小區中水系統指的是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的中水系統,管理相對較集中,處理運行費用相對較低,供水水質較穩定;城市中水系統是指以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為中水原水,經深度處理後提供城市中水使用。
中水回用設備系統可適用以下行業廢水:
1、造紙、醫葯、醫院、啤酒、城市生活污水、化工、電鍍、塗裝、線路板、紡織、漂染行業所達標排放的廢水;
2、各種表面處理製程中清洗用水;
3、陽極、陰極電泳漆及其它行業零排放廢水。
『伍』 中水會用的問題:請問大家有沒有關於中水回用的具體方案啊,比較成熟的
用MBR工藝較好
『陸』 中水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況和用水水源
某小區規劃近期新建5幢28層住宅,827戶,居住總人口數3105人 ,總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使用市政自來水作為水源。符合《關於加強中水設施建設管 理的通告》中規定的第一條第
(三)項要求,必須建設中水設施。本著「中水設施必須與主體 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的規定,設計了中水設施。
二、設計中考慮的主要問題
(1)新建住宅一律安裝6L水坐便器,配兩檔式節水配件,配水 龍頭採用節水型。
(2)分流排水、分質供水。
分流排水:將糞便污水及廚房用水單獨排出,進化糞池後 排入市政污水系統。將洗浴用水、洗衣用水單獨排出,收集後作為中水水源。分質供水:住宅內設中水供水系統,用於住宅內沖洗便器 。
(3)集中建設中水處理站。
三、用水量計算
(1)居民生活最高日用水標准取160L/每人每日,總人口數310 5。
用水量=3105×160=496800L/日,取500m3/日
(2)綠化用水量取4L/m2/日,綠地面積4700m2
用水量=4×4700=18800L/日,取19m3/日
(3)洗汽車用水量取10L/每次每量,每日洗100輛
用水量=10×100=1000L/日=1m3/日
總用水量=500+19+1=520m3/日
(4)依據《建築中水設計規范》進行如下計算:
住宅內最高日總用水量=500m3。
廁所用水32%=500×32%=160m3/日
廚房用水23%=500×23%=115m3/日
可回收水量=500-160-115=225m3/日
中水站小時處理水量=225/24,約取10m3/小時
中水站調節水池=225×40%=90m3
中水站貯水池=225×30%,約取80m3
設施自耗水量=225×15=34m3
(5)水量平衡
經處理後的水用於沖洗汽車、綠化、住宅內沖洗便器。
可收集處理水量225m3
沖洗便器用水量160+沖洗汽車/噸、綠化用水量
19+自耗水量34=214m3
基本平衡略有富裕。
四、中水處理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預曝氣調節池——提升泵——毛發過濾 器——生化沉澱過濾一體化設備
——投葯消毒反應池——中水池——供水泵組
污泥處置:污泥經消化池(標准化糞池)消化後,作農用。
進水水質:本工程收集住宅內優質雜排水,BOD5:70~120mmg /L,SS:50~90mmg/L。
出水水質:達到建築中水規范要求。
五、設備選型
(1)自動細格柵。
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效率,選擇電動設備。
(2)曝氣調節池,90m3,1座,混凝土。
調節池的調節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5%~50%計算。
(3)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10噸/小時。
專利產品,型號:WHCZ-I-10,該設備適用原水范圍比較廣 ,BOD5:50~200mmg/L,裝
置分為左右兩組,每組均由生物接觸氧化池、斜板沉澱池和多 格雙層濾料池以及有關設備組
成一體,具有如下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採用高效新型填料,有效表面積大,負荷能 力高,使用壽命長;氧化池充氧
採用高效的新型射流曝氣器,吸氣量大、工作壓力低、雜訊低 、設備佔地少;採用了日本引
進的低雜訊回轉式風機,能耗和處理成本低;採用雙層濾料, 截污能力強,其濾池分格,可
相互反沖洗,省去了專用的反沖洗泵和水箱等設施,簡化了工 藝流程;運行靈活,裝置兩邊
能同時運行,能互為備用,可實現維修時不停水,還可實現水 少時只運行其中一組,以節省
運行費用;當原水有機物濃度較高時,還可以按中水設計規范 要求的,將兩組串聯成二級生
物法運行。
(4)原水提升泵,50GW-20-7,2台,一用一備,流量11噸/小時 ,揚程10m,功率0.75千
瓦。
(5)發過濾器。
選用上向流XM型毛發過濾器優於普通型。
(6)低雜訊回轉式鼓風機,4台,三用一備。
(7)自動加葯計量泵,2台,一備一用,功率370瓦。
投加次氯酸鈉液體,次氯酸鈉可市售,來源方便安全。
(8)中水池80m3,混凝土。
調節容積按日用水量的25%~35%計算。
(9)變頻回供泵,80DL50-20X6,2台,一用一備,流量50噸/小 時,揚程120m,功率30千
瓦。
(10)計量裝置自來水補水管上設水表,處理後的中水供水管 上設水表。
六、流程描述
生活優質雜排水經管道收集,進中水處理站,經格柵去除 大顆粒雜物後,在調節池內均衡
水質水量,經預曝氣防止污水腐化發臭,通過好氧接觸氧化去 除水中溶解性及部分膠體有機
物,90%以上的BOD5及85%以上的COD由附著在填料上及少量懸浮 生長的微生物,通過生物氧
化、合成、吸附加以去除,填料上脫落下來的微生物經沉澱去 除,作為剩餘污泥排掉,再經
過濾處理進一步除去沉澱出水殘留下來的懸浮物(SS),過濾出 水後加氯消毒,即可得到合格
中水。
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先按設計規范要求,確定處理水量和處理站的規模。
(2)由於層高往往成了中水站設計中的限制因素,因而一般 是將流程設計和高程設計同時進
行。
(3)根據室內空間高度,確定構築物的高程,水池上空應有7 00~900mm的空間。
(4)水池的有效深度,是水池實際深度減去上部保護高和底 部的死水區,如有集水坑,可免
去死水區。
(5)調節池的有效水深應在來水管的管底標高以下,如果來 水管的管底以下的高度太少,必
須設提升池和一次提升泵,向調節池提升。
(6)對於消毒反應池的設計,要注意避免水流短路,將進水 引到反應池的底部,池內設導流
隔牆,由水池的上部出水。
(7)中水池的設計也要防止死水區,採取措施,
拉開進出水口的距離。
(8)水池的設計均應注意,方便清理和放空,有條件時,應 盡量高於排水地溝。
(9)對於構築物的平面面積,依據水池的所需體積除以有效 水深取得,而實際尺寸要在平面
設計時確定。
(10)平面布置時,水池盡量集中布置,以減少佔地和混凝土 隔牆的工程量。
(11)為操作方便,在一體化設備和格柵部位,應設置平台或 樓梯。
(12)室內應設排水地溝和排水坑,向室外排放水池的溢流水 和濾池反沖洗水及事故排水等
。
(13)設備的上空應有700mm以上的操作空間。設備的平面位置 應盡量避開在大梁下。
(14)與一般情況不同,XM型毛發聚集器應設在提升泵的出水 端,而為防污水提升泵堵塞,
應採用無堵塞泵。
(15)設備的備用系數,一般情況下為一用一備,預曝氣風機 可不設備用,污水提升的管道
泵,由於裝卸方便,為節省面積,也可備而不裝。接觸氧化池 風機應該是一用一備,在水量
變化大,備用要求較高的情況下,也可採用二用一備。中水供 水泵一般是採用一用一備。考
慮夜間流量小,也可增設小流量水泵,以節省能耗。
『柒』 中水管道的鋪設方式
1、路下頂管,路上暢通;
2、建築物下頂管,不影響建築物使用功能;
3、縮短管道鋪設周期,降低工程造價顯著;
4、設備單一,操作簡便;
5、本工藝所用管道的管節必須是國家定點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6、適用於鐵路、公路及不易或不宜開挖溝槽的地下管道施工。
工藝原理及工藝流程
明鋪管道改為以機械為動力在地表下使管道從A點轉移至B點。
施工准備——測量高程及軸線——挖頂管工作坑——鋪頂管導軌——設置頂進後背——安裝頂進設備及吊放管節——挖土頂進——測量及糾偏——再次挖土(管中土)頂進——測量循環作業直致完成。
主要機械設備:吊裝設備、高壓油泵、大噸位千斤頂、後背樁及後背梁、導軌及出土工具、經緯儀、水平儀。機具功能及數量根據被頂進管節的直徑長度及重量而定。
施工要點
1、頂管工作坑開挖要依照施工方案及具體環境進行,坑的長寬要視土質,被頂管節的直徑、長度,機具設備,下管及出土方法而定。工作坑除安裝頂管的機具設備後背、導軌、頂進管節以外,還要有利於向坑外出土和作業人員的操作。一般要求,工作坑上口前緣距路緣≥2m,安放管節後每側要有1m的工作面,管節後側與千斤頂之間要有利於出土的空間,在有水的環境中要設置水坑及排水設施,工作坑壁的放坡系數根據土質情況應符合要求,坑底要夯實。
2、導軌由四根鋼軌和若干枕木組成,枕木置在工作坑底下1/2枕木高的基土上,枕木間距800—1000mm,鋼軌的長度等於工作坑底面的長度減去鋼軌樁所佔的位置,鋼軌的間距要視被頂管節的外徑而定,一般要保證管節安放後下皮高出枕木上皮20mm,千斤頂安裝後要與管節的橫截面有最大的接觸面,鋼軌安裝要平直,前端抬頭要有0.5-1.0%的坡度。
3、頂進後背:後背的堅固與否直接影響頂管的效果,所以,後背所具有的能力必須能滿足最大頂力的需要,後背由後背樁及後背梁,後背樁後面的夯實土所組成,後背樁一般以鋼軌代替,埋入坑底以下1.5m左右,樁後填土分層夯實,後背樁平面垂直於頂進方向的軸線,鋼制後背梁放在樁前的導軌上。頂進後背的其它組成型式有砌築毛石的,有預制鋼筋混凝土塊組合的。
4、安裝頂進設備和管節:頂進設備由一台高壓油泵和兩台200—500t千斤頂組成,千斤頂安在後背梁與管節之間,管節後端和千斤頂之間有專用鋼護圈及麻辨或橡膠墊對混凝土管端保護,管外壁塗石蠟做潤滑劑,減少頂進摩阻力,千斤頂通過傳力柱將管節頂入路基。
5、挖土、頂進、測量及糾偏:設備安裝後經試運轉無異常即可掏土頂進,掏土視土質及管頂上部覆土厚度而掌握進尺深度,土質較密而且覆土較厚,有利於形成卸力拱,可以適當多挖,土質鬆散或覆土厚度較小,則要少挖,勤挖勤頂,挖土直徑不可超過管節的外徑。
挖土及運土的工具根據管徑的大小而定,內徑在880—1500mm的製做專用小車,內徑在1500mm以上的可用雙輪小車直接出土,土的垂直運輸可用吊車或電動葫蘆。
頂進過程要時刻測量,每一頂程過後,要對管的高程及左右偏差測量一次,發現問題及時糾偏,糾正左右偏及抬頭扎頭的措施,可以在管的前端設一斜撐支於管前的土壁上,結合一側超挖土方,隨頂隨糾偏。前兩節的銜接處,用鋼板焊制的鋼脹圈加固,做為防止偏差的一項措施
本篇文章來源於 「863建築工程資訊網」 轉載請以鏈接形式註明出處 網址: http://www.863p.com/Article/ArcFs/200710/52083.html
『捌』 安裝潔身器但是中水怎麼辦改自來水都裝修完了,再開槽改管太麻煩了,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嗎
小區很先進啊 都用中水沖馬桶了啊。買一個過濾器,其實買潔身器的時候應該買一個帶過濾器的現在的自來水也不怎麼樣。我用的潔人潔身器挺好的即熱式帶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