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中水回用優化裝置

中水回用優化裝置

發布時間:2025-08-13 09:56:50

1. 內蒙古單筆金額最大的節水貸項目落地

近日,內蒙古單筆金額最大的節水貸項目——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節水貸項目正式簽約。

該項目由中國民生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向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提供10億元專項貸款,用於干濕聯合閉式塔、開式循環水翅片消霧塔、中水回用裝置和分鹽結晶零排放裝置建設。項目落地標志著「金融 + 節水」模式在高耗水工業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為高耗水行業綠色轉型提供強力支撐。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節水量達65萬立方米,相當於500個標准游泳池的蓄水量,在大幅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同時,將生產過程中的水資源循環利用率提升至新高度,為工業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烏審模式」。

內蒙古自2022年啟動節水貸政策以來,全區「節水貸」融資服務累計放款已突破27億元,為50餘家節水企業紓困解難。此次項目的成功落地,也標志著烏審旗在節水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未來,烏審旗將深化與金融機構合作,優化節水貸政策,加強節水技術研發推廣,並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2. 化工廢水的處理

化工廢水處理:
化工廢水是指化工廠生產產品過程中所生產的廢水,如生產乙烯、聚乙烯、橡膠、聚酯、甲醇、乙二醇、油品罐區、空分空壓站等裝置的含油廢水,經過生化處理後,一般可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現由於水資源的短缺,需將達到排放標準的水再經過進一步深度處理後,達到工業補水的要求並回用。 化工廠作為用水大戶,年新鮮水用量一般為幾百萬立方米,水的重復利用率低,同時外排污水幾百萬立方米,不僅浪費大量水資源,也造成環境污染,並且水資源的短缺已對這些工業用水大戶的生產造成威脅。為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對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三級處理),作為循環水的補水或動力脫鹽水的補水,實現污水回用。 由於水中雜質主要為懸浮顆粒和細毛纖維,利用機械過濾原理,採用微孔過濾技術將雜質去除。由PLC或時間繼電器控制過濾器設備工作狀況,實現自動反沖洗、自動運行,提升水泵提供過濾器所需水頭,出水直接引入生產系統。
編輯本段化工廢水中水回用
廢水性質
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表現為:排放量大、毒性大、有機物濃度高、含鹽量高、色度高、難降解化合物含量高、治理難度大,但同時廢水中也含有許多可利用的資源,而膜技術作為高新技術在化工領域的生產加工、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
編輯本段廢水處理
化工廢水深度處理中水回用優化組合工藝: (1) 預處理+UF+RO/NF 處理工藝 (2) MBR+UF/RO/NF處理工藝 工藝系統優點: 超濾系統優點:採用高分子材料的中空纖維膜,抗耐壓、抗污染、使用壽命長 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 分離能力強、出水水質好 保證後續RO/NF系統的正常運行 RO/NF膜處理系統優點:RO系統採用抗污染反滲透膜、使用壽命長 鹽分、有機物、難降解化合物有效截留 出水水質適用於所有生產工藝 自動化程度高、運行成本低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它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分離出清水,實現生化反應與清水分離同步進行,省掉二沉池。 MBR緊湊簡潔單元結構特別適合於處理成份復雜、污染物濃度高的印染廢水。 MBR工藝的優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污泥少 水力停留時間短、佔地面積小 易清洗、易更換、運行穩定、運行成本低 耐沖擊能力強、COD和色度去除效率高 應用領域:高濃度化工廢水、氯鹼行業廢水、農葯廢水、化工園區及污水處理廠、 含磷廢水處理、 含甲醛廢水處理

3. 污水變清水最快方法

絮凝處理法是實現污水快速轉化為清水的主要手段。在這一過程中,水中的膠體和懸浮顆粒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碰撞、聚集,形成較大的絮狀顆粒。添加聚丙烯醯胺能夠優化污泥的沉降性能,盡管存在最佳投加量,但效果通常有限。本中水回用系統採用了一種新型的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該反應器具有較大的曝氣量和強烈的水力攪拌,容易破壞聚集的絮體顆粒,進而影響混凝效果。因此,我們選擇了常見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小試裝置中,以50L/h的處理水量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醯胺,濃度分別設置為10、20、30、40、50和60mg/L,觀察污泥的SV值變化以評估絮凝效果。絮凝機理包括:
1. 大顆粒懸浮物在水中受到多方向的水分子碰撞,這些碰撞幾乎平衡,使得顆粒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澱。微小的膠體顆粒如果不能自然沉澱,會保持分散狀態,這種穩定性稱為分散顆粒穩定性。
2. 微粒間存在相互吸引的范德華引力,這種引力有助於微粒結合,從而降低微粒的穩定性。當凝聚劑與原水充分混合,水中的膠體和細小懸浮雜質會失去穩定性,形成細小的礬花。然而,在混合階段,由於水流強烈紊亂,礬花難以進一步結合。通過絮凝設施適度攪拌,可以生成粗大而密實的礬花,便於在沉澱或過濾過程中去除。
以上信息參考自網路——絮凝處理。

4.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工藝流程為:

1、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2、二級處理—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

3、三級處理—對水的深度處理:

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4)中水回用優化裝置擴展閱讀:

水處理工藝流程環境的影響:

1、PH值:

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2、溶解氧

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

3、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處理工藝

閱讀全文

與中水回用優化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di能負壓運行 瀏覽:166
廚房凈水器的水怎麼下得那麼慢 瀏覽:69
豐田雅立式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795
井水污水處理費怎麼收 瀏覽:332
廁所復合樹脂板隔斷 瀏覽:238
發酵菌廢水處理 瀏覽:820
滄州哪裡有污水池除臭塔生產商 瀏覽:187
中空纖維超濾膜過濾物資包含 瀏覽:561
安徽20寸濾芯多少錢一個 瀏覽:293
家用純水ro膜推薦 瀏覽:170
陽離子交換量樣品保質期 瀏覽:954
酚醛樹脂201物化性能 瀏覽:91
透析機超濾是干什麼的 瀏覽:90
裴迅空氣凈化器怎麼調 瀏覽:613
中水回用優化裝置 瀏覽:259
水泥與樹脂膠創意 瀏覽:587
飲水機所有的指示燈全亮怎麼回事 瀏覽:922
環氧樹脂膠金屬黏劑 瀏覽:273
日本核污水排放以後會有什麼結果 瀏覽:926
國信品牌純凈水怎麼樣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