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聚丙烯醯、氫氧化鈉、聚氯化鋁在污水處理中起什麼作用,化學反應公式是什麼污水中含有漂白水
聚丙烯醯胺、氫氧化鈉、聚氯化鋁在污水處理中分別期待作用是:
氫氧化鈉 主要是調節污水中的PH值,可能是污水在水解酸化後,PH值降低了,為提高聚氯化鋁的水解度或下一階段的處理做准備。
聚氯化鋁 是在污水中的物化沉澱池做絮凝劑,分解後氫氧根絡合沉澱,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出現泥水分離。NaOH+H+ = H2O+Na+
M + NaOH→MOH↓Na+
聚丙烯醯 是助凝劑,在污水中的懸浮物出現泥水分離後,絮體下沉,為加快絮體下沉的速度,投加聚丙烯醯,有助於絮體之間相互架橋,加大絮體的質量,快速沉降。
酸性溶液中 Al(OH)3 3H ==== Al3 3H2O
在鹼性溶液中 Al(OH)3 OH— ==== AlO2 2H2O
當PH<4時,水中無Al(OH)3膠粒存在,呈[Al(OH)n]3 , n = 6~10。
當4<PH<6時,為[Al6(OH)15]3 、[Al7(OH)17]3 、[Al8(OH)20]4 、[Al13(OH)34]5 等。
當6<PH<8時,發生[Al(OH)3]沉澱。
當PH>8時,呈[Al(OH)4]、[Al8(OH)26]2—等鋁地離子。
污水中含有漂白水不受影響,在水解酸化時需去除Cl—(會抑制生化菌)
⑵ 十萬火急 桶裝水有漂白粉味道 請水處理高手支招
前置活性炭可以去除余氯、異味等有害物質,保護RO膜,更好的發揮性能。
後置活性炭使用椰殼活性炭,增強吸附功能,有效出去揮發性物質,增加水的口感。如無改善,檢查活性炭質量是否存在問題。
⑶ 污水處理使用的次氯酸鈉的用法
按你尾水來排放標准,次氯酸鈉一般用於源尾水消毒.在中水回用里檢測余氯含量標准為:接觸30min不得低於0.5mg/L,市面上含量在10%左右的次氯酸鈉大概價格750-1000元/噸之間.
化學方程式
NaClO + H2O = HClO + NaOH HClO → HCl + [O]
R-NH-R + HClO → R2NCl + H2O
⑷ 污水處理問題,水上漂著大量的帶有粘性的泡沫,這個是怎麼回事
治標的辦法可以灑水,可以使用消泡劑
治本的辦法,最好能有你們水廠的運行參數,進水、出水的都需要提供一下
依據你的照片,可以加大排泥、加大鼓風量試一試
但是具體辦法還是需要取得基礎資料後再看
⑸ 亞氯酸鈉(NaClO2)主要用於棉紡、造紙業的漂白劑,也用於食品消毒、水處理等,亞氯酸鈉受熱易分解.以氯
(1)對伊氣體和液來體的反應,為源提高反應速率,可適當升高反應溫度;增大吸收液濃度,增大SO2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
故答案為:適當升高反應溫度;增大吸收液濃度等;
(2)具有氧化性,根據生成NaClO2目標物的特點可知,反應的方程式為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反應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ClO2為氧化劑,
故答案為:ClO2;H2O2+2ClO2+2NaOH=2NaClO2+2H2O+O2;
(3)減壓蒸發在較低溫度下可進行,防止常壓蒸發溫度過高,亞硫酸鈉容易分解,
故答案為:常壓蒸發溫度過高,亞硫酸鈉容易分解;
(4)氯酸鈉與二氧化硫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O2和Na2SO4,則母液中應含有Na2SO4,
故答案為:Na2SO4;
(5)冷卻結晶後要分離出固體,應用過濾的方法,故答案為:過濾.
⑹ 次氯酸鈉在水處理中起到什麼作用
次氯酸鈉廣泛運用於給水、排水工程及其它領域之中,可以進行消毒、漂白、助凝、抑制絲狀菌、洗膜等等,作為一篇科普+專業類文章,本文從次鈉的自身性質及作用機理談起,方方面面討論一下次鈉。
一、次氯酸鈉的性質
次氯酸鈉是一種無機物,分子式為NaClO,在沒有作為廣泛的水類消毒劑之前,廣泛用於漂白、消毒中,近幾年來,隨著氯氣及二氧化氯的弊端漸露,採用次鈉消毒大有取代了氯氣及二氧化氯消毒趨勢,成為水處理消毒的主流消毒工藝。
次氯酸鈉消毒液一般成微黃色液體,顏色和二氧化氯溶液差不多,溶液隨著次鈉濃度的增加,黃色漸深,一般含量在13%的濃度達到極限,再高會有不少結晶析出,次鈉屬於強鹼弱酸鹽,見光、遇熱均容易分解,生成氯化鈉和氧氣,此外次鈉屬於危化品(5%以上溶液),但等級不高,在《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版)》中:次氯酸鈉溶液[含有效氯>5%]的危險貨物編號是:83501;別名:漂白水;UN號:1791;CAS號:7681-52-9。
二、次氯酸鈉的作用
1、消毒作用
消毒作用是次鈉的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為氯類消毒劑,其消毒機理和氯氣基本相同,主流認為有以下兩種:
其一是次氯酸鈉在水中水解成次氯酸:
NaC1O+H2O=NaOH+HC1O
HClO =HCl+{O}
而後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態氧,生態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從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其二是認為次氯酸不僅可與細胞壁發生作用,且因分子小,不帶電荷所以可以侵入細胞內與蛋白質發生氧化作用,破壞其磷酸脫氫酶,使得其糖代謝失調死亡:
R-NH-R+HC1O=RNC+H2O
個人認為,兩種反應應該都有作用。
在作為給水消毒劑的時候,一般後加氯投加量可以在2mg/l有效氯左右,而前加氯視原水特點而定,前後加氯量最好進行小試實驗,如果遇到水中有氨氮的時候,會發生折點加氯效應,更應該進行小試實驗進行投加。
次鈉的投加點可以有多個,一般設置在配水井、出水跌落井、消毒專用混合井等利於次鈉混合的地方,接觸時間不得小於30分鍾,但一些廠將次鈉投加點設置在濾池進水端,認為定量投加可以有利於濾砂的反洗,我個人是不推薦的,因為次鈉的投加將破壞濾砂的生物作用,削弱濾砂的過濾效果,且影響後續投加的計量計算。
在作為污水的消毒劑的時候,投加量一般是自來水消毒的3~7倍,實際投加量也應以小試實驗作為指導;投加點一般設
⑺ 對水的處理包括水的凈化、軟化、殺菌、消毒、去離子、蒸餾等.其中常見的殺菌消毒劑包括氯氣、臭氧、漂粉
A、因臭氧抄是利用其強氧化性來凈水,而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來凈水,故A錯誤; B、因氯氣能和水中的有機物反應,生成有毒含氯化合物,對人體有害,故B正確; C、因漂白精中的次氯酸鈣能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次氯酸,次氯酸見光分解;故C正確; D、因臭氧和氯氣都具有強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故D正確; 故選A. |
⑻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明礬和漂白粉常用於水處理,兩者的作用原理相同B.18g冰比18g水中的氫鍵多C
A.明礬凈水是由於復水解生成強氧化制鋁,利用吸附性,漂白粉凈水是利用氧化性,二者原理不同,故A錯誤;
B.冰中含有氫鍵數目較多,導致水分子排列有序,體積較大,故B正確;
C.工業用電解法冶煉鋁,不能用熱還原法冶煉,故C錯誤;
D.粗銅為陽極,含有鋅、銀等雜質,當轉移NA個電子時,陽極材料質量不一定減輕32g,故D錯誤.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