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提升管反應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沉降器與再生器之間怎麼循環的?催化劑沉降器里的催化劑怎麼運動,待再生催化劑去再生器,再生後催化劑去提升管,裡面是怎麼個運動狀態,還請高人指點!
❷ 催化裂化過程詳解
一般催化裂化裝置的加工過程分為反再部分、分餾部分、吸收穩定部分,下面分別介紹
.1反應-再生系統
原料油經過加熱汽化後進入提升管反應器進行裂化。提升管中催化劑處於稀相流化輸送狀態,反應產物和催化劑進入沉降器,並經汽提段用過熱水蒸氣汽提,再經旋風分離器分離後,反核慶應產物從反應系統進入分餾系統,催化劑沉降到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用空氣使催化劑流化,並且燒去催化劑表面的焦炭。煙氣經旋風分離器和催化劑分離後離開裝置,使催化劑在裝置中循環使用。
反應系統主要由反應器和再生器組成。原料油在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中裂化,催化劑表面有焦炭沉積。沉積的焦炭的催化劑在再生器中燒焦進行再生,再生後的催化劑返回反應器重新使用。反應器主要為提升管,再生器為流化床。
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燒去催化劑上因反應而生成的積炭,使催化劑的活性得以恢復。再生用空氣由主風機供給,空氣通過再生器下面的輔助燃燒室及分布管進入。
在反應系統中加入水蒸汽其作用為:
(1)霧化——從提升管底部進入使油改慧握氣霧化,分散,與催化劑充分接觸;
(2)預提升——在提升管中輸送油氣;
(3)汽提——從沉降器底部汽提段進入,使催化劑顆粒間和顆粒內的油氣汽提,減少油氣損失和焦炭生成量,從而減少再生器負荷。汽提水蒸氣占總水蒸氣量的大部分。
(4)吹掃、松動——反應器、再生器某些部位加入少量水蒸氣防止催化劑堆積、堵塞。
2分餾系統
由反應器來的反應產物油氣從底部進入分餾塔,經塔底部的脫過熱段後在分餾段分割成幾個中間產品:塔頂為富氣,汽油,側線有輕柴油,重柴油和回煉油,塔底產品為油漿。輕、重柴油分別經汽提後,再經換熱,冷卻後出裝置。
分餾系統主要設備是分餾塔,裂化產物在分餾塔中分餾成各種餾分的油品。塔頂汽在碧老粗汽油分離罐中分成粗汽油和富氣。
3吸收—穩定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吸收塔,再吸收塔,解吸塔及穩定塔組成。從分餾塔頂油氣分離器出來的富氣中帶有汽油部分,而粗汽油中則溶解有C3,C4 組分。
吸收—穩定系統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餾方法,將富氣和粗汽油分離成干氣(C2),液化氣(C3 、C4)和蒸汽壓合格的穩定汽油。
❸ 提升管高度由什麼決定
提升管高度由反應所需時間決定。隨著反應深度的增大,油氣體積流量增大,因此有的提升拍纖管反應器由不同直徑的兩段(敏升上粗下細)組成二提升管反應器的高度由反應所需時間確定橋賀老,工業設計時多採用2-4s的反應時間。提升管在流化催化裂化裝置中,藉助氣體介質(空氣、蒸汽或油氣)的提升力將催化劑提升至高處所用的管子,由下而上依次為預提升段、進料段和裂化反應區,出口一般設置快速分離裝置。提升管反應器的構思是從流化床起步的。
❹ 請分別告訴我列管式反應器、膜式反應器、硫化床反應器的原理和應用,具體一點
在《生物工程設備》書中有
列管式反應器:又稱管束式反應器。由許多很細的反應管組成,管內裝有催化劑的固定床反應器。結構與管殼式換熱器相似,由管束、殼體、兩端封頭等組成。列管外採用煙氣、高溫水蒸氣等提供反應所需熱量,或採用熔鹽、導熱油和水等移出反應放出的熱量,維持反應溫度。多用於強放熱反應、強吸熱反應且反應進行很快的情況,如鄰二甲苯氧化反應器、乙烯氧化制環氧乙烷的反應器、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反應器等
膜式反應器:採用具有一定孔徑和選擇透性的膜固定植物細胞。營養物質可以通過膜滲透到細胞中,細胞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通過膜釋放到培養液中。
❺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應器的提升管反應器
提升管上端出口處設有氣—固快速分離構件,其目的是使催化劑與油氣快速分離以抑制反應的繼續進行。快速分離構件有多種形式,比較簡單的有半圓帽形、T字形的構件,為了提高分離效率,近年來較多地採用初級旋風分離器。實際上油氣在沉降器及油氣轉移管線中仍有一段停留時間,從提升管出日到分餾塔約為10-20s。,而且溫度也較高一般為450-510℃。在此條件下還會有相當程度的二次反應發生,而且主要是熱裂化反應,造成於氣和焦炭產率增大。對重油催化裂化,此現象更為嚴重,有時甚至在沉降器、油氣管線及分餾塔底的器壁上結成焦塊。因此,縮短油氣在高溫下的停留時間是很有必要的。適當減小沉降器的稀相空間體積、縮短初級旋風分離器的升氣管出口與沉降器頂的旋風分離器入口之間的距離是減少二次反應的有效措施之一。據報道,採取此措施可以使油氣在沉降器內的停留時間縮短至3s,熱裂化反應明顯減少。
提升管下部進料段的油劑接觸狀況對重油催化裂化的反應有重要影響。對重油進料,要求迅速汽化、有盡可能高的汽化率,而且一與催化劑的接觸均勻。原料油霧化粒徑小可增人傳熱面積,而.只由於原料油分散程度高,油霧與催化劑的接觸機會較均等,從而提高了汽化速率。實驗及計算結果表明,霧滴初始粒徑越小則進料段內的汽化速率越高,兩者之間呈指數關系。實驗結果還表明,對重油催化裂化,提高進料段的汽化率能改善產品產率分布。因此,選用噴霧粒徑小,而且粒徑分布范圍較窄的高效霧化噴嘴對重油催化裂化是很重要的。模擬計算結果表明,當霧滴平均粒徑從60μm減小至50μm時,對重油催化裂化的反應結果仍有明.顯的效果。除了液霧的粒徑分布外,影響油霧與催化劑的接觸狀況的因素還有噴嘴的個數及位置、噴出液霧的形狀、從預提升管上升的催化劑的流動狀況等。在重油催化裂化時,對這些因素都應予以認真的研究。 中國石油大學成功開發的催化裂化汽油輔助反應器改質技術,以常規催化裂化催化劑和常規催化裂化工藝為基礎,依託原有催化裂化裝置,增設了一個單獨的提升管與湍動床層相組合的輔助反應器,利用這一單獨的改質反應器對催化裂化汽油進行進一步改質,促進了需要的氫轉移和異構化反應並抑制了不需要的裂化反應,實現了催化裂化汽油的良性定向催化轉化,從而達到了降低烯烴含量、維待辛烷值基本不變以生產清潔汽油的目的。其工藝流程如圖5所示。工業化應用結果表明,可使催化裂化汽油烯烴含量降到20%(體積分數)以下,且維持辛烷值不變,使催化裂化裝置直接生產出烯烴含量合格的高品質清潔汽油。改質過程損失小,只佔整個重油催化裂化裝置物料平衡的0.8%(質量分數),且操作與調變靈活,通過調整改質反應器操作,可提高丙烯產率3%左右。
除此之外,有研究報道,採用渣油單獨進料並選好其注人的位置會有利於改善反應狀況。對下行式鉀式反應器也有不少研究。從原理上分析,卜行式反應器可能有以下一些優點:油氣與催化劑一起從上而下流動,沒有固體顆粒的滑落間題,流型可接近平推流而很少返混;有可能與管式再生器結合而節約投資等。這種反應器型式可能對要求高溫、短接觸時間的反應更為適合。關於下行式反應器的研究已有一些專利,但尚未見有工業化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