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目前全市用水量已達到多年平均可供水資源量。尤其是在近幾年水庫來水量驟減的情況下,黃河的水資源緊缺形勢日趨嚴峻。市域范圍內水資源可開發利用的空間有限,新增水源已相當困難。因此,污水再生回用是解決包頭市缺水問題的必要措施,東河中水廠就是在這一形勢下建立起來的,主要工藝是採用瑞士瓦巴格(WABAG)公司的曝氣生物濾池技術。
包頭市東河中水回用市政工程,自2004年開始運作,2005年12月投入運行,至今已有近八年的發展歷史。以污水資源化為目標,通過中水回用的技術措施進一步優培卜化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模式,運用中水回用技術原理,完成了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設並將中水推向市場發展。
水是一種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我國對水資源的利用僅僅維持著「開采-利用-污水排放」的傳統模式,水資源浪費現象相當嚴重。實際上,在開采總量中污水排放所佔的比例長期以來一直居高不下,但實際利用率卻非常低,因此,污水資源化將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症結。包頭市目前的日用水量高峰期在40萬噸以上,污水排放量至少為30萬噸,污水排放量佔用水總量的80%。如果將這些污水循環利用,就好比開辟了一個新的水源,可以有效環節城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我廠與瑞士瓦巴格(WABAG)公司用了一年時間對中水回用進行了多次試驗,最終研發出了與我廠客觀環境相符的中水處理工藝;經測試後也獲得了中水用於污水處理廠各用途的寶貴經驗。
1 通過測試,確定中水處理工藝
污水回用水質指標主要是:PH值、硬度、懸浮物、溶解性固體、BOD、COD、總磷、氨氮、色度、大腸桿菌等。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外城市污水的回用普遍建立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採用活性碳吸附、混凝過濾、離子交換、電滲析、反滲透、曝氣生物濾池等深度處理措施。對我廠二級出水的深度處理,我們提出了幾種工藝流程:
①二級出水——混凝——沉澱——陶粒過濾曝氣。
②二級出水——混凝——沉澱——纖維球過濾——臭氧氧化。
③二級出水——混凝——沉澱——石英砂過濾。
東河中水廠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規模為日處理4萬噸,2004年動工建設,2005年12月建設完成,並調試成功,出水達到建設部《生活雜用水標准》(CT25.1-89),工藝流程為:二級出水——提升泵——靜態混和器——反應池(機械攪拌混凝池)——斜管沉澱池——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水池——清水池——送水泵——計量——中水出水。
2 工藝特點及要求
東河中水廠主要向東華熱電廠供水,用於電廠冷凝散熱,根據電廠對水質的要求:BOD5≤10mg/L(生化需氧量,用BOD表示。BOD表示水中有機物經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COD≤60mg/L(化學需氧量:用COD表示。用化學氧化工業水和生活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所需要的氧量),總磷≤1.5mg/L,氨氮≤10mg/l,濁度≤5NTU。採用了反應池,分2池,單池容積260m3;斜管沉澱池,分2池,單池面積76.5m2;曝氣生物濾池,分8格,每格濾池72m2; 濾料採用陶粒濾料,濾料粒徑2.5-5mm,有效粒徑=2.7mm±0.2mm,濾料層厚4m,濾池反沖即可自動又可手動起動,濾池反沖洗時間可根據實際運行情況確定。在工藝上主要採用了瑞士瓦巴格(WABAG)公司的曝氣生物濾池,它使用下進水、上出水,用鼓風機連續曝氣,使在陶粒濾料上附著的微生物消耗氧氣,將水中的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但在水溫≤10攝氏度,濾池負荷下降40%左右。
3 工藝運行中的經驗、教訓
在工藝運行中每個曝氣生物濾池配備一台鼓風機(37KW),單池設計負荷5000m3/d(208m3/h)配鎮穗,夏季水溫高,微生物活性好,濾池負荷上升20%以上,對降低能耗有明顯效果。而斜管沉澱池在使用中發現池容量偏小,投加葯劑聚合氯化鋁(PAC)的量超過設計投加葯劑量30mg/L,最多達到40mg/L,大大增加運行成本。
4 中水回用的幾旅運點建議
4.1 中水回用污水處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應該面向全社會的人群加大中水回用的宣傳力度,尤其要強化中小學生的教育和宣傳。
4.2 設立專項基金用於中水回用的開發和應用,這項技術不應只局限於生活范疇,中水使用范圍應該擴大到電力、熱電等多個行業,這樣才能引起廣泛的社會效應。
4.3 盡快出台有關中水使用政策和法規,完善中水市場機制。特別是發展初期,應有減免稅、財政扶持等政策;中水運作實行保本微利原則,提高自來水價格,用經濟杠桿促使人們使用中水。
4.4 做好中水回用的長遠規劃,確保中水的長遠發展。
4.5 應盡快制定中水標准、中水設計和施工規范,使中水項目的建設、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6 通過建立專門的研究和開發機構,對污水回用進行持續的研究,以保證關鍵問題如健康、環境、經濟和技術得到明確和解決。
4.7 水價偏低,相關的運行管理費用逐年上漲。
5 結論
由於水資源匱乏中水回用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勢在必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Ⅱ 淺談污水再生與回用系統的應用
該文首先對污水再生與回用系統的工藝逗租清原理進行了介紹,並對該系統的組成和工藝特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證明了該工藝的優越性及其廣泛的適用性。鑒於該系統具有管理維護簡單、運行費用低等特點,使得其在欠發達地區和偏遠農村地區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隨著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大量建設,傳統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所具有的污泥產量高、污泥處理困難、處理過程中產生惡臭、設備復雜、管理難度大、投資大等問題開始逐步顯現,使其推廣存在一定困難。而社會對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帶來的綜合社會效益及其覆蓋面也日益重視,所以必須尋求一種新的工藝來解決上述問題。美國科學家謝弗(Sheaffer)發明了一種生活污水凈化後重復利用的處理方法,稱之為污水再生與回用系統(Waste Water Reclamation and Reuse System,以下簡稱WWRR工藝)。該技術由於其獨特而明顯的生態處理效果,已成為美國國家環保署向全美推廣的污水處理技術。
2006年北京市順義區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為了改善漢石橋濕地水質特引進WWRR工藝,建成再生水廠一座。該項目於2009年竣工投產,至今運行良好。
1 WWRR工藝介紹
1.1 工藝流程
WWRR工藝流程主要由進水井與粗格柵、破碎機及提升泵站、曝氣池、吸水池和過濾加葯間組成。
(1)進水井與粗格柵:該水廠設進水井一座,與市政排水管網相連,進水井內設有總閘門。在總閘門後安裝粗格柵一道,間隙為50mm,以去除大塊雜物。
(2)破碎機及提升泵站:進入破碎機及提升泵站的污水中較大的固體雜物經破碎機進一步破碎,並經污水經泵提升後進入曝氣池。
(3)曝氣池:曝氣池是本水廠的核心部分,是去除有機物和總氮的最主要單元,採用改進的美國WWRR生態污水處理技術。
(4)吸水池:吸水池是水的一個重要集散地,曝氣池出水進入吸水池之後主要有兩個去向:一部分加入絮凝劑後由過濾加葯間中的過濾加壓泵打入過濾罐進行過濾,過濾後出水;另一部分由迴流泵打回曝氣池進水側迴流,從而實現脫氮。
(5)過濾加葯間:過濾加葯間設置絮凝劑(硫酸鋁)投加裝置和過濾裝置,作用是化學除磷。
1.2 工藝原理
WWRR工藝是集A2/O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於一身的生物處理工藝。使用WWRR工藝的曝氣池是本水廠的核心部分。
WWRR工藝的曝氣池工作原理與A2/O法相似,但在布置上有其獨特之處。它是將水平布置的A2/O水處理單元垂直疊置起來,形成一個深度達9.45 m的水池。也就是說,這種布置取消水處理單元的界面,形成「垂直布置無界面水處理單元綜合模型」。池中溶解氧濃度自下而上逐漸升高,下層是厭氧區(A),中層是缺氧區(A),上層是好氧區(O),但各層間並無明顯的分界線。原水自進水端池底進入曝氣池,從出水端池頂流出,自下而上流經以上三個區域。
2 WWRR工藝特點
通過對漢山前石橋濕地再生水廠整個實施階段的總結,歸納出WWRR工藝具有如下特點:
(1)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本工藝耐沖擊負荷,抗沖擊能力強。經WWRR處理後的水質,可達GB(18918-2002)一級A標准。出水可澆灌農作物、蔬菜及園林植物,也可用於工業或市政用水。
(2)污泥產量少:本工藝水力停留時間長,可達15d。污泥負荷0.05~0.1kgBOD5/kgMLVSS,污泥生長緩慢,並且在曝氣池底部設有厭氧的污泥消化區,污泥消化後徹底無機化、穩定化,體積大大減小,不需排泥,一般可20~30年清坑一次。
(3)無異味:本工藝採用破碎技術作為預處理工藝。經破碎機破碎後的大塊雜物連同沉砂、污水一起輸送至曝氣池底,消除了污水預處理單元臭味產生的條件。
(4)管理難度低:本工藝的生化處理只需要一個曝氣池,而不像傳統工藝需要很多處理單元相互配合運行,其設備簡單、技術難度低、維修方便,操作人員的數量少。
(5)建設投資省:本工藝可利用當地廢棄坑塘或不規則用地,節約耕地。主要設備可在中國國內采購,可以減少工程設施的投入,並縮短建設周期。同時,本工藝便於污水分散處理,可節省市政管網建設投資。
3 運行效果
WWRR工藝綜合型冊著活性污泥、生物膜等生物凈化及凝聚、沉澱等物理凈化過程,存在著厭氧―缺氧―好氧的交替過程,幾乎包含了目前生活污水處理的所有有效方法,因此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以漢石橋濕地再生水廠為例,自2009年至今連續四年的持續越冬運行(最低氣溫達到-20℃左右),證明了該技術的先進性與可靠性。出水主要指標達到GB 18918-2002一級A標准,工程水質處理效果如表1所示。
4 結語
使用傳統工藝的污水處理廠佔地面積雖然小,但周邊很大范圍內有惡臭,存在二次污染問題,故不適合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地區使用。但使用WWRR工藝的水廠,沒有臭味,且不產生二次污染。此外,WWRR工藝運行技術簡單,維護管理方便,建設和運行費用低廉,比較適合我國廣大農村、中小城鎮等相對欠發達地區。盡管該工藝佔地面積較大,但可以利用鄉鎮土地寬裕的優點來彌補這個缺點。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Ⅲ 淺談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城市工業污水處理及回用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科技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嚴重影響城市發展的問題,其中城市的污水處理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尤其是最近幾年,城市污水以及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加大資金和技術的投入,並出台了一系列節約用水、減排污水的政策來調節控制,將城市污水處理產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與工業污水的處理辦法不同,城市污水處理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入手,對症下葯,根據其特點從根本上解決污水問題。
城市的污水和城市的地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人口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要根據具體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污水問題。進行污水處理的目的就是改變城市污水的性質,保證污水不會對環境、生活水源產生危害。不同於工業廢水,城市污水處理具有規模大、佔地面積廣、設施尺寸大和單元多等特點。就我國當前大部分城市的具體情況而言,污水的排放量大致與城市的缺水量相等。因此,合理處理污水不但可以解決污水治理的問題,還可以有效緩解我國城市缺水的嚴峻形勢,推進污水處理勢在必行。[1]
一、水污染控制的發展歷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200年來科學技術的進展,水污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期,從而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於是人們逐漸重視環境,提出可持續發展,開始注意協調環境和發展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最初的只注重發展,忽視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到現在開始邊發展邊治理。我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對環境的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有所欠缺,污染情況比較嚴重,近些年對污染問題逐漸提上日程。[2]我國水污染防治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歷程。從20世紀60年代末,我國就開始解決城市污水問題並發展污水回收利用工藝,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效果。但�S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城市水污染問題和城市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日益加劇,城市污水回收再利用再次被重視,以便能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城市的多元發展,城市污水處理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我國城市的水污染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水污染控制技術的更新已經刻不容緩。
二、污水處理技術以及污水的回用
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嚴重製約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已經大大提升,能夠冷靜下來思考環境污染的解決辦法,不再像過去一樣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處理;開始想辦法從問題的根源入手,投入更多的精力來處理,從源頭上防治污染。到目前為止,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人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因此,污水處理再利用技術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在現代社會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一)污水處理技術
根據《2013-2017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中國人有70%的人飲用地下水,全國將近700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以地下水為主要的飲用水源。但是,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已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形式相當嚴峻,因此,污水處理技術顯得非常重要。污水處理的技術種類繁多,大致分為三種: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處理法。污水處理工作是針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多種經濟、合理、行之有效的科學工藝方法的結合。在具體的實際運用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水質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污水處理辦法,規劃、制定的污水處理流程既要具有經濟性,又要有可行性。[3]
(二)污水回用技術
我國的水資源人均佔有量為2400立方米,全世界有十二個貧水國,我國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我國水資源並不均勻,基本上呈南多北少的態勢,一些北方地區水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僅有200~400立方米。可以這么說,水資源的短缺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大部分的城市都降低了對水質的標准,這就從根本上降低了水污染處理的難度。因此,在規劃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時,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不但要重視污水回收再利用,而且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水質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辦法,在選擇廠址時,要充分考慮處理完的污水二次利用的地方,依靠污水回用來節約一定成本。具體來說,利用二次處理污水的范圍比較廣,主要分為城市生活利用和工業利用兩方面。利用二次處理污水,既可以減少污水的排放量,又可以減少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從根本上有效的節約和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污水二次處理也叫污水回用,主要是指利用特有的技術和工藝將廢水或者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經過處理的水直接輸送到需要水的生產地區或者生活地區再次使用。污水回用意義重大,它減少了污水和廢水的排放量,減輕了水污染,同時也減輕了城市排水管道的壓力,其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都十分明顯。
(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種類較多,但在實際處理實際污水時並不是所有方法都有效,應該根據實際需要採取相應的污水處理工藝。具體來說,污水處理的對象主要是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需要根據污水的具體成分來判定處理污水的方法。在實際的處理過程中,污水處理的方法往往是採用幾種單一方法的疊加、組合,以便達到更經濟、操作性強的目的。在選擇廠址時,要對城市的工業布局和居民生活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確定水質、污水分布情況、污水排量、回用污水的區域等因素。特別要注意的是,在確定水質、污水排量時,要對污水進行定期抽樣檢驗,對污水排量進行定期測定,並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其水質的濃度。對於確定進水水質的問題,優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污水排放口,然後對其進行定期檢測,並對其使用適當演算法計算出污水的平均濃度。目前,城市中的許多污水處理廠採用了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也就是用生物處理法將污水中各種復雜的有機物氧化降解為簡單的物質,這種處理方法相對簡單,處理後的排放物較為清潔,對環境污染小,可利用價值高。對於回用工藝而言,由於生態用水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在利用生物活性炭濾池的生物氧化和活性炭吸附作用去除有機物之前,採用曝氣生物濾池對污水進行預處理,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懸浮有機物和其他有毒物質的去除效率,而且採用同時曝氣也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通過生物活性炭的富集和生物氧化作用使得水質穩定,達到生態用水的各項指標。[4]
三、結語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技術和設施都十分有限,還在不斷發展中,完善處理污水問題還需要一定時間,但只要堅持不懈,相信污水處理將會越做越好,實現污水的有效處理和污水循環再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