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工考試
1.柵渣量
格柵在單位時間截留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的量,柵渣量的大小與地區特點、柵條間隙大小、廢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統的類型有關。
2.排水系統的體制
各種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統分為:分流制、合流制、混合制。
3.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處理的一種方法。該法採用各種不同的載體,通過污水與載體的不斷接觸,在載體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脫落下來的生物膜與水進行分離。
4.廢水厭氧生物處理
又稱厭氧消化法。利用厭氧生物在缺氧的條件下,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一種處理方法。
5.一級強化處理
在常規一級處理基礎上,增加化學混凝處理、機械過濾或不完全生物處理等,以提高一級處理效果的處理工藝。
6.BOD污泥負荷
是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要保證一定的處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機污染物量。
7.吸附平衡
廢水與吸附劑接觸後,一方面吸附質被吸附劑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質因熱運動的結果而脫離吸附劑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前者稱為吸附過程,後者稱為解吸過程。當吸附速度與解吸速度相等時,即達到吸附平衡。
8.氣固比 氣固比A/S是設計氣浮系統時經常使用的一個基本參數,是空氣量與固體物數量的比值,無量綱。
9.污泥齡
是指曝氣池內活性污泥的總量與每日排放污泥總量之比。
10.生物接觸法
生物接觸氧化處理技術是在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11.污泥容積指數SVI
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體積,單位ml/g。
12.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機物穩定化,減少污泥體積,降低污泥中的病原體數量。當污泥中的揮發固體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時,即可認為已達到穩定化。污泥的消化穩定即可採用好氧消化,也可採用厭氧消化。
13.膜分離法
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對液體中的成分進行選擇分離的技術。用於廢水處理的膜分離技術包括擴散滲透、電滲析、反滲析、超濾、微濾等幾種。
14.升流式厭氧污泥床法
這種方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利用反應器底部的高濃度污泥床,對上升廢水進行厭氧處理的廢水生物處理過程。構造上的特點是,集生物反應和氣固液三相分離於一體,是一種結構緊湊的厭氧反應器。廢水自下而上地通過厭氧污泥床反應器。
15.出水堰負荷
指單位堰板長度的單位時間內所能溢流的水量
16.生化需氧量
簡稱BOD,在規定條件下水中有機物和無機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
17.厭氧流化床工藝
它是借鑒液態化技術的一種生物反應裝置。它以小粒徑載體為流化粒料,廢水作為流化介質,當廢水以升流方式通過床體時,與床中附著於載體上的厭氧生物膜不斷接觸反應,以達厭氧生物降解目的。
18.板框壓濾機
由板和框相間排列而成。在濾板兩面覆有濾布,用壓緊裝置把板和框壓緊,即在板與板之間構成壓濾室,在板與框的上端想通部位開有小孔,壓緊後孔連成一條通道,用0.4~0.8Mpa的壓力,把經過化學調理的污泥由該通道壓入,並由每一塊慮框上的支路孔道進入各個壓濾室,濾板的表面有溝槽,下端鑽有供濾液排除的孔道。濾液在壓力的作用下,通過濾布並由孔道從慮機排出,而固體截留下來,在濾布表面形成濾餅,當濾餅完全填滿壓濾室時,脫水過程結束,打開壓濾機,一次抽出各個濾板,剝離濾餅並清洗。
19.氣浮
氣浮是在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細微氣泡與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粒子相黏附,形成整體密度小雨水的氣泡-顆粒復合體,懸浮粒子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懸浮物得以分離。
20.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積指數
污泥沉降比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占原混合液容積的百分率。
污泥容積指數是指混合液經30min靜沉後,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澱污泥容積(ml/g)。
21.三相分離器
它是UASB反應器中最重要的設備,它安裝在反應器的頂部,將反應器分為下部的反應區和上部的沉澱區,其作用是完成氣、液、固三相的分離,將附著於顆粒污泥上的氣體分離,並收集反應區產生的沼氣,通過集氣室反應器,使分離去中的懸浮物沉澱下來,回落於反應區,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厭氧污泥的流失,保證反應器中足夠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懸浮物的含量。
22.污泥的好氧速率
是指單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的好氧量。
23.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的基本組成
市內排水系統及設備,室外污水管網,污水輸送泵站及設備,污水處理廠及設備,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
24.過濾
指通過具有空隙的顆粒狀層或過濾材料截留廢水中細小的固體顆粒的處理工藝。
25.沉澱池水力表面負荷
是指單位沉澱池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處理的污水量。q=Q/A
26.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鐵或其他化合物為能源的自養菌,能在絕對好氧的條件下,將氨氮化為亞硝酸鹽,並進一步可氧化為硝酸鹽,這種反應稱為生物消化反應。參與生物消化反應的細菌稱為硝化菌。
27.污泥
在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這些物質統稱為污泥。可以是廢水中早已存在,也可以在處理過程中形成。前者各種自然沉澱中截留的懸浮物質,後者如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過程中,由原來的溶解性物質和膠體物質轉化而成。
28.污水三級處理
在一、二級處理後,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磷和氮等能夠致水體撫養養花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29.調節池
為了改善廢水處理設備的工作條件,一般需要對水量進行調節,對水質進行均和。實際應用中將具有以上功能的構築物稱為調節池。
30.離子交換
離子交換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他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通常是可逆的化學吸附過程。
31.BOD5容積負荷
指單位曝氣池容積單位時間內,能夠接受並將其降到預定程度的有機物的量。
32.電解氣浮法
電解氣浮法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對廢水進行電解時,在正負兩極會有氣體呈微小氣泡析出,將廢水中呈顆粒狀的污染物帶至水面以進行固液分離的一種技術。
33.額定功率
在正常運行工作狀況下,動力設備的輸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設備的輸入功率也指及其在正常工作時能達到的功率。
四、計算題
1.某城市污水處廠最大設計污水量為30000m3/d,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為1.4,採用柵距為30mm的格柵,請計算每天的柵渣產生早。(假設:每1000m3污水的柵渣產生量為0。06m3)
解:根據柵渣公式 W=86400QmaxW1 / 1000K2
解得W=1.29m3/d
2.某城市污水處廠進水BOD濃度S0=200mg/L,SS濃度X0=250mg/L,該廠採用普通二級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初次沉澱池的BOD和SS的去除效率分別為25%和50%,經過二級處理後出水的BOD和SS濃度分別是20mg/L, 25mg/L。求初次沉澱池出水的的BOD和SS的濃度及BOD和SS的去除率。
3.設有一水泵管路系統,已知流量Q=101m3/h,管徑d=150mm,管路的總水頭損失是25.4H2O。水泵效率為75.7%,上下兩水面高差h=102m,試求水泵的揚程和功率。
解:水泵揚程H=25.4+102=127.4m
泵的有效功率P有=pgQH=1.0*1000*9.8*101/3600*127.4=35028W
水泵總功率P=P有 / 效率=35028/75.7%=46272W=46.27KW
4.某處理廠測得瀑氣池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X為2000mg/L,迴流活性污泥懸浮固體濃度Xg為2000mg/L。運行人員剛把迴流比R調到50%。試分析迴流比調節器節是否正確,應如何調節器節。
解:R=X/(Xg-X)=2000/(5000-2000)=66.7%
答:50%不正確,應調節器節至66.7%,否則如不增大排泥,污泥將隨出水流失
5、 某污水處理廠瀑氣池有效容積5000m3,瀑氣池內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為3000mg/L,試計算當瀑氣處理污水量為22500m3/d,進水BOD濃度為200mg/L時,該廠的BOD-SS負荷。
解:Ls=QSo/XV
6.某處理廠污泥濃縮池,當控制負荷為50Kg/(m3/d)時,得到如下濃縮效果:入流污泥量Q1=500m3/d;入流污泥的含水率為98%;排泥量Q=200m3/d;排泥的含水率為95.5%;試評價濃縮效果,並計算分離率。
解:f=Cu/Ci=(100-Pu)/(100-Pi)=(100-95.5)/ (100-98)=2.25
固體回收率=Qu*Cu/Qi*Ci=(200*4.5)/(500*2)*100%=90%
分離率F=Qe/Qi=(500-200)/500=60%
7.某食品廠
8、
9、瀑氣池混合液濃度為4000mg/L,BOD負荷0.3KgBOD5(KgMLSS*d),流量為100000m3/d,進水BOD5=300mg/L,設計曝氣池的體積。
Ls=QSo/XV
V=QSo/LsX
10、某處理廠一般將污沁的泥齡控制在4d左右,該廠曝氣池容積V為5000m3。試計算當迴流污泥濃度為4000mg/L,混合液濃度為2500mg/L,出水懸浮固體濃度為30mg/L,入流污水量Q為20000m3/d時,該廠每天應排放的剩餘污泥的量。
解:剩餘污泥排放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Qc=VX/[QwXw+(Q-Qw)Xe]
即Qw=(V/Qc)*[X/(Xw-Xe)]-[Xe/(Xw-Xe)]*Q
Qw=(5000/4)*[2500/(4000-30)]-[30/(4000-30)*20000]=636m3
11、某污水處理廠曝氣池體積為5000m3,混合溶液濃度為2500mg/L,每天從系統排除的液活性污泥量為2500Kg。試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泥齡。 解:SRT=(2500mg/L*5000m3)/2500Kg=5d
12、某UASB反應器有效體積為200,進水CODo為5000mg/L,有機負荷Nv為8Kg/m3*d。求(1)此反應器的進水流量Q?(2)允許的最大水力停留時間t?
(1) V=QSo/Nv Q=VNv/So=(200m3*8Kg/m3*d)/5000mg/L=320m3/d
(2) t=V/Q=200m3/320m3/d=0.625d=15h
13、某污水得理廠日處理污水量100000m3/d,入流污水的SS為250mg/L。該廠高有四條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為60m3/h的排泥泵,每2h排泥一次。試計算當SS去除率為60%時、要求排泥濃度為3%時,每次的排泥時間。(污泥密度近似按1000Kg/m3計算)
解:每個排泥周期產生的干污泥量為:
Ms=(100000/24)*2*250*60%=1250000g/h
Cs=30000g/m3
所以每個排污周期產生的濕污泥量為:Q=1250000/30000=41.6m3
41.6/4=10.4m3
排泥時間約10.4/60=10min
五、問答題
1.簡述調節池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常見類型及特點:
答:調節池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是對水量進行調節,對水質進行均和,常見的類型有:水量調節池,水質調節池和事故調節池三種。水量調節池的特點是,調節水量,保持容積,並使出水均勻;水質調節池的結構功能是,採用穿孔導游槽,或增加攪拌設備;事故調節池是,在特殊的情況下設立的,對保護系統不受沖擊,減少調節池容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什麼是城市污水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及深度處理:
答:一級處理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的重要過程,主要為深沉;二級處理為污水經一級處理後用生物方法繼續去除沒有沉澱的微小粒徑的懸浮物,膠體和溶解性的有機物質,以及氮和磷的凈化過程;深度處理為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凈化過程。
3.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優點與缺點有哪些,並作簡易說明。
優缺點有:1.適應沖擊負荷變化能力強。2。反應器內微生物濃度高3。剩餘污泥產量低 4。同時存在硝化與反硝化過程 5。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較低 6。調節運行的靈活性差 7。有機物去除率較低。
4.簡述污泥的來源與分類,並作簡要的說明
污泥來源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的固體懸浮物質,根據污泥的來源和性質,可分為以下幾種污泥,1。初次沉澱污泥,來自初次沉澱池,其性質隨污水的成份而異。2。剩餘活性污泥與腐殖污泥來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後的二沉池。3。硝化污泥初次沉澱污泥,剩餘活性污呢和腐殖污泥等經過硝化穩定處理後的污泥4。化學污泥 5。有機污泥,主要含有有機物6。無機污泥,以無機物為主要成份
5.混凝過程的運行控制條件是什麼:
答:混凝過程中的運行條件包括:PH,水溫,混凝劑的選擇和投加量,水力條件。
1。PH:在最適宜的PH條件下,混凝反應速度最快,絮體溶解度最小,混凝作用最強。
2。水溫:水溫一般在20-30度為宜
3。混凝劑的選擇和投加量:混凝劑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膠體的細微懸物的性質,濃度,但還應考慮來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質等因素。
4。水力條件:混凝劑投入廢水中後,必須創造最適宜的水力條件,使混凝作用順利進行。
6.表面曝氣葉輪充氧是通過哪幾部分實現的?
答:通過以下三部分實現的: 1。葉輪的提水和輸水作用,使曝氣池內液體循環流動,從而使不斷更新氣液接觸面和不斷吸氣。
2。葉輪旋轉時在其周圍形成水躍,使液體劇烈攪動而捲入空氣
3。葉輪葉片後側在旋轉時形成負壓區,吸入空氣
7.何為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該如何控制?
在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中,由於絲狀菌的存在引起活性污泥體積膨脹和不易沉降的現象,為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其控制的措施為:
1。減少進水量,降低BOD負荷
2。增加DO濃度
8.離子交換過程分哪幾個階段,各有什麼作用:
離子交換過程包括:交換,反沖洗,再生和清洗
1。交換:交換階段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作用從廢水中去除目標離子的操作過程
2。反沖洗的目的是松動樹脂層,使再生液能均勻滲入層中,與交換劑顆粒充分接觸,同時把過濾過程中產生的破碎粒子和截留的污物沖走
3。再生:在樹脂失效後必須再生才能使用,通過樹脂再生一方面可以恢復樹脂的交換能力,另一方面可回收有用的物質。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是離子交換的逆過程。
4。清洗:清洗的目的是洗滌殘留的再生液和再生時出現的反應物質。
9.初次沉澱池的運行管理應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操作人員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的變化,應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均勻配水。
2。初次沉澱池應及時排泥,並宜間歇進行。
3。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初次沉澱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況,並及時清除浮渣,清撈出的浮渣應妥善處理。
4。刮泥機待修或長期停機時,應將池內污泥排空。
5。採用泵房排泥工藝時,可按有關規定執行。
6。當剩餘活性污泥排入初次沉澱池時,在正常的運轉情況下,應控制其迴流比少於2%
10.氣浮法的原理是什麼:
答:氣浮法是在水中產生大量細微氣泡,細微氣泡與廢水中細小懸浮物粒子相粘附,形成整體密度小於水的氣泡-顆粒復合體;懸浮粒子隨氣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的懸浮物得以分離 其氣浮分離必須具備以下兩個基本條件:1。必須水中產生足夠數量的細微氣泡2。必須使氣泡能夠與污染物相粘附,並形成不溶性的固體懸浮體
11.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
答:二沉池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沉池內發生酸化或反硝化,導致污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現象。漂浮的原因主要是,這些污泥在二沉池內停留時間過長,由於溶解氧被逐漸消耗,而產生酸化,產生H2S,使污泥絮體密度減少上浮。當SRT 過長時,發生硝化後進入的混合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污泥在二沉池中由於缺乏足夠的DO,而進行反硝化,產生N2,附著在污泥上,使密度減少,上浮。
措施:1。及時排泥,加大污泥迴流量石流沉積2。加強曝氣池未端充氧量,提高進入二沉池的DO含量。3。對於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還可以增大剩餘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
4。檢查刮給泥機的運行情況,減少死角積泥,造成死泥上浮。
12.真空過濾機膠水效果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污泥的性質:污泥的種類,濃度,儲存時間,調理情況等對過濾性能產生影響。
2。真空度的影響:真空度是真空過濾的推動,直接關繫到過濾率及運行費用,影響比較復雜,一般,真空度越高,濾餅厚度越大,含水率越低。
3。轉鼓浸深的影響
4。轉鼓轉速快慢的影響
5。濾布性能的影響:網眼的大小決定於污泥顆粒的大小和性質
13.混凝工藝包括哪幾個步驟:
答:工藝包括:混凝劑的配製與投加,混合,反應和礬花分離等幾個步驟
1。配製與投加:實際應用中,混凝劑通常採用濕法投加
2。混合:將混凝葯迅速分散到廢水中,與水中膠體和細微懸浮物相接觸
3。反應:指混凝劑與膠體和細微的懸浮物產生反應,使膠體和懸浮物脫穩,互相絮凝,最終聚集成為粒徑較大的礬花顆粒。
4。礬花分離:指過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離手段將形成的大顆粒礬花從水中去除
14.生物膜系統運行中為何維持較高的DO?
因為適當地提高生物膜系統內的DO可減少生物膜中厭氧層的厚度,增大好氧層生物膜中的比例,提高生物膜內氧化分解有機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此外,加大曝氣量後,氣流上升所產生的剪切力,有助於老化生物膜的脫落。使生物膜厚度不致於過厚,並防止因此產生堵塞弊端。
15.簡述活性碳再生的方法:
有四種方法:
1。加熱再生:1)脫水2)乾燥 3)碳化 4)活化 5)冷卻
2。蒸汽法:吸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可考慮通入水蒸汽進行吹脫
3。化學再生方法:通過化學反應,使吸附物質轉化為易於溶於水的物質而解吸下來
4。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初活性碳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從而使活性碳得到再生
2. 軟化水處理原理過程中,鹽酸用於什麼環節
軟化水處理原理過程中,鹽酸用於什麼環節? 我先為您解答軟化水設備處理原理簡單為您介紹下,以下的問題請咨詢頭像廠家
軟化水設備工作原理
水的硬度主要是由鈣、鎂、離子構成的。當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通過軟水器內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交換吸附,同時等物質量釋放出鈉離子。從軟水器內流出的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
當樹脂吸收一定量的鈣、鎂離子後,就必須進行再生。再生過程就是用鹽箱中的食鹽水沖洗樹脂層,把樹脂上的硬度離子再置換出來,隨再生廢液排出罐外,樹脂就又恢復了軟化交換的能力
軟化是運用離子交換的原理,用軟化器中的鈉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水中的鈣、鎂離子,釋放鈉離子,使水質得到軟化的工作過程完全自動化的水處理設備,水質軟化的反應方程式為:(其中以R代表樹脂本體)
2RNa+Ca2+=-R2Ca+2Na+ 2RNa+Mg2+=R2Mg+2Na+
吸附鈣、鎂離子飽和後的樹脂經過鈉鹽溶液的處理,可重新轉化為鈉型而恢復其交換能力,這一再生過程的反應式為:
R2Ca+2NaCl=2RNa+CaCl2R2Mg+2NaCl=2RNa+MgCl2
上述正向和反向離子交換的反復進行,就可使軟化水持續不斷地產生。
3. 急!純水處理技術試題
一、填空題(每空0.5分,共20分)
1.混床的陰樹脂與陽樹脂的體積比一般為______,______樹脂體積大。
2.所謂溶液的PH值是指溶液中_______濃度的_______。
3.RO的預處理一般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等部分。
4.過濾器常用的濾料包括_____ 和_ ___,活性炭過濾器主要去除 。
5. RO出水的PH值一般在__________;混床出水的 pH一般在 。
6.化學變化的特徵是_____生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_____性質。
7.凡是在_____或______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都是電解質。
8.水在火力發電廠的生產過程中,主要擔負著______和______作用。
9.天然水中的雜質,按其顆粒大小的不同,通常可分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類。
10.水的硬度,一般是指水中______的總濃度。水的硬度可分為兩大類,即______和______。
11.化學水處理的主要任務是為鍋爐提供 、 的 。
12.天然水按水處理工藝學,可分為______和______兩大類。
13.混床是由______和______兩種樹脂組成的離子交換器。
14.RO進水投加氧化性殺菌劑時,必須在RO前投加______,以防止RO膜組件______。
15.過濾器進出口壓差一般應不超過 ;精密過濾器進出口壓差超過 時應更換濾芯。
16.測定水的硬度,主要是測定水中______和______的含量。
17.滲透是___________過程,反滲透是_________過程,所以反滲透需要消耗 。
二、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
1.RO 出水經過脫碳器後,二氧化碳將除掉90%。( )
2.RO產水顯鹼性,濃水顯酸性。(× )
3.RO可以除掉水中的鹽分和氣體。 ( )
4.一般來講,有機阻垢劑比六偏磷酸鈉阻垢效果好。( )
5.除氧器工作的原理是―――亨利定律( )
6.緩沖溶液的PH值不因加入酸、鹼而改變。( )
7.樹脂長時間放置失去水分,應及時放到清水中浸泡。( )
8.鹽酸不可以清洗過熱器。( )
9.反滲透系統的出水水質優於一級除鹽水水質。( )
10.進入反滲透系統的水質必須達到游離氯小於100mg/L。( )
11.微孔過濾器運行時當進出壓差≥0.1Mpa時,應更換濾芯。( )
12.水中結垢物質的總含量即水中高價金屬鹽類的總濃度稱為水的硬度。( )
13.溫度對水樣pH的測量沒有影響。( )
14.天然水的PH值≥12時,水中的碳酸化合物主要是重碳酸鹽類和游離二氧化碳。( )
15.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容量是用來表示交換能力大小的。( )
16.離子交換樹脂長期貯存或備用時,應再生好,使其轉化成H型或OH型。( )
17.混床樹脂層上面有很大的空間,主要原因是樹脂太貴,裝多了運行成本高( )
18.原水的溫度降低後,RO的產水流量降低,脫鹽率也隨之降低。 ( )
19.RO一般2年化學清洗一次 。 ( )
20.RO膜組件結垢一般在第二段,有機物污染一般在第一段。( )
4. 誰有污水處理考試試題 (初級)
職業技能鑒定初級污水處理工理論考試試卷
姓名 單位 記分
考試時間:90分鍾
一、是非題(對的打「√」錯的打「×」答案寫在每題括弧內,每題1分,共25分)
1、在二級處理中,初沉池是起到了主要的處理工藝。 ( )
2、污水處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分離溶解態的污染物。 ( )
3、在活性污泥系統里,微生物的代謝需要N、P的營養物。 ( )
4、用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處理。 ( )
5、污水沿著池長的一端進水,進行水平方向流動至另一端出水,這種方法稱為豎流式沉澱池。 ( )
6、化學需氧量測定可將大部分有機物氧化,而且也包括水中所存在的無機物性還原物質。 ( )
7、污泥指數的單位是用mg/l來表示。 ( )
8、污水處理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主要是調節污水中的pH值。 ( )
9、輻流式沉池的排泥方式一般採用靜水壓力的排泥方式。 ( )
10、污泥濃度大小間接地反映混合液中所含無機物的量。 ( )
11、菌膠團多,說明污泥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較大。 ( )
12、固體物質可分為懸浮固體和膠體固體,其總量稱為總固體。 ( )
13、細菌能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 ( )
14、一般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 ( )
15、曝氣池的懸浮固體不可能高於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 ( )
16、生物處理法按在有氧的環境下可分為階段曝氣法和表面加速曝氣法兩種方法
( )
17、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污水微量污當物的濃度。 ( )
18、污水處理系統中一級處理必須含有曝氣池的組成。 ( )
19、SVI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 ( )
20、在污水管路是使用最多的是閘閥。 ( )
21、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是懸浮於水中的懸浮於水中的懸浮物質。 ( )
22、輻流式沉澱池內的污水呈水平方向流動,其流速不變。 ( )
23、好氧性生物處理就是活性污泥法。 ( )
24、MLVSS是指混合液懸浮固體中的有機物重量。 ( )
25、培養活性污泥需要有菌種和菌種所需要的營養物。 ( )
二、選擇題(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每題橫線上,每題1分,共25分)。
1、測定水中微量有機物和含量,通常用 指標來說明。
A、BOD B、COD C、TOC D、DO
2、對污水中的無機的不溶解物質,常採用 來去除。
A、格柵 B、沉砂池 C、調節池 D、沉澱池
3、沉澱池的形式按 不同,可分為平流、輻流、豎流3種形式。
A、池的結構 B、水流方向 C、池的容積 D、水流速度
4、活性污泥法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是 。
A、DO B、營養物質 C、大量微生物 D、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氣
5、懸浮物的去除率不僅取決於沉澱速度,而且與 有關。
A、 容積 B、深度 C、表面積 D、顆粒大小
6、一般衡量污水可生化的程度為BOD/COD為 。
A、小於0.1 B、小於0.3 C、大於0.3 D、0.5~0.6
7、沉澱池的操作管理中主要工作為 。
A、 撇浮渣 B、取樣 C、清洗 D、排泥
8、幅流式沉澱池的排泥方式一般採用 。
A、 靜水壓力 B、自然排泥 C、泵抽樣 D、機械排泥
9、曝氣供氧的目的是提供給微生物 的需要。
A、分解無機物 B、分解有機物 C、呼吸作用 D、污泥濃度
10、活性污泥處理污水起作用的主體是 。
A、水質水量 B、微生物 C、溶解氧 D、污泥濃度
11、溶解氧在水體自凈過程中是個重要參數,它可反映水體中 。
A、耗氧指標 B、溶氧指標 C、耗氧與溶氧的平衡關系 D、有機物含量
12、城市污水一般用 法來理行處理。
A、 物理法 B、化學法 C、生物法 D、物化法
13、集水井中的格柵一般採用 。
A、 格柵 B、細格柵 C、粗格柵 D、一半粗,一半細的格柵
14、A/O法中的A段DO通常 指來說明。
A、0 B、2 C、0.5 D、4
15、BOD5指標是反映污水中 污染物的濃度。
A、無機物 B、有機物 C、固體物 D、膠體物
16、通常SVI在 時,將引起活性污泥膨脹。
A、100 B、200 C、300 D、400
17、污泥指數的單位一般用 表示。
A、mg/l B、日 C、mL/g D、秒
18、工業廢水的治理通常 法處理。
A、 物理法 B、生物法 C、化學法 D、特種法
19、污水廠常用的水泵是 。
A、軸流泵 B、離心泵 C、容積泵 D、清水泵
20、流量與泵的轉速 。
A、正比 B、反比 C、無關 D、相等
21、根據結構、作用原理不同,常見的葉片泵分離心泵、軸流泵和 三類。
A、螺旋泵 B、混流泵 C、清水泵 D、容積泵
22、生活污水中的雜質以 為最多。
A、無機物 B、SS C、有機物 D、有毒物質
23、用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測得的耗氧量簡稱為 。
A、OC B、COD C、SS D、DO
24、水體如嚴重被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DO的含量為 。
A、0.1 B、0.5 C、0.3 D、0
25、氧化溝是與 相近的簡易生物處理法。
A、 推流式法 B、完全混合式法 C、活性污泥法 D、生物膜法
三、計算題(每題10分,共20分)。
1、如是從活性污泥曝氣池中取混合液500ml,盛放於550ml的量筒中,半小時後的沉澱污泥量為150ml,要求計算SV%。
2、某污水處理廠的剩餘活性污泥的含水率為99.6%,經過濃縮脫水後,污泥的含水率為82%,求其體積縮小多少?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
1、什麼叫一級處理?什麼叫二級處理?它們分別包括哪些構築物、流程、處理效率?
2、污水一般分為幾種?其各自特徵如何?
3、污水中含有各種污染物,為了定量地表示污水中的污染程度,一般制訂了哪些水質指標?
9、畫出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圖?
10、離心泵的特點是什麼?
27、三視圖是指哪三個圖?
5. 後天要參加污水處理工考試,請給我發點污水處理工的資料來,謝謝了!
理論部分 (一)是非題
1.曝氣池供氧的目的是提供給微生物分解無機物的需要。 (x)
2.用微生物處理污水是最經濟的。 (√)
3.生化需氧量主要測定水中微量的有機物量。 (x)
4.MLSS=MLVSS—灰分。 (x)
5.生物處理法按在有氧的環境下可分為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兩種方法。 (x)
6。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氣是活性污泥法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
7。按污水在池中的流型和混合特徵,活性污泥法處到污水,一般可分為普通曝氣法和生物吸附法兩種。 (x)
8.好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都是呈懸浮狀態來進行曬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 (x)
9.多點進水法可以提高空氣的利用效率和曝氣池的工作能力。 (√:
10.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分析水體自凈能力的主要指標。 (√)
11.有機污染物質在水體中的稀釋、擴散,不僅可降低它們在水中的濃度,而且還可被去除。(x)
12.水體自凈的計算,一般是以夏季水體中小於4mg/L為根據的。 (x)
13.由於膠體顆粒的帶電性,當它們互相靠近時就產生排斥力,所以不能聚合。 (√)
14.化學需氧量測定可將大部分有機物氧化,而且也包括硝化所需氧量。 (X)
15.生物氧化反應速度決定於微生物的含量。 (X)
16.初次沉澱池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曝氣池進水的懸浮物和生化儒氧量的濃度,從而降低處理成本。 (√)
17.二次沉澱池用來去除生物反應器出水中的生物細胞籌物質。 (√)
18.膠體顆粒不斷地保持分散的懸浮狀態的特性稱膠體的穩定性。 (√)
19.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氣池中,進口處各層水流不會依次流人出口處,要互相干擾。 (X)
20.推流式曝氣池中,池內各點水質較均勻,微生物群的性質和數量基本上也到處相同。(X)
21.活性污泥法凈化廢水主要通過吸附階段來完成的。 (X)
22.曝氣系統必須要有足夠的供氧能力才能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 (√)
23.菌膠團多,說明污泥吸附、氧化有機物的能力不好。 (X)
24。廢水中有機物在各時刻的耗氧速度和該時刻的生化需氧量成反比。 (X)
25.污水處理廠設置調節池的目的主要是調節污水中的水量和水質。 (√)
26.凝聚是指膠體被壓縮雙電層而脫穩的過程。 (√)
27.水力學原理中的兩層水流間的摩擦力和水層接觸面積成正比。 (√)
28.污泥濃度是指曝氣池中單位體積混合液所含揮發性懸浮固體的重量。 (X)
29.化學需氧量測定可將大部分有機物氧化,其中不包括水中所存在的無機性還原物質。 (X)
30.水中的溶解物越多,一般所含的鹽類就越多。(√)
31.一般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強的吸附和氧化分解無機物的能力。 (X)
32.硝化作用是指硝酸鹽經硝化細菌還原成氨和氮的作用。 (X)
33.污泥負荷、容積負荷是概述活性污泥系統中生化過程基本特徵的理想參數。 (X)
34.單純的稀釋過程並不能除去污染物質。 (√)
35.通常能起凝聚作用的葯劑稱為混凝劑。 (X)
36.沉澱設備中,懸浮物的去除率是衡量沉澱效果的重要指標。 (√)
37.水體自身也有去除某些污染物質的能力。 (√)
38.截流式合流制下水道系統是在原系統的排水末端橫向鋪設干管,並設溢流井。 (√)
39.工業廢水不易通過某種通用技術或工藝來治理。 (√)
40.沼氣一般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氣體組成。 (√)
41.污水處理廠的管理制度中最主要的是安全操作制。 (X)
42.SVI值越小,沉降性能越好,則吸附性能也越好。 (X)
43.在沉澱池運行中,為保證層流流態,防止短流,進出水一般都採取整流措施。 (√)
44.污泥齡是指活性污泥在整個系統內的平均停留時間。 (√)
45.懸浮物和水之間有一種清晰的界面,這種沉澱類型稱為絮凝沉澱。 (X)
46.把應作星形聯接的電動機接成三角形,電動機不會燒毀。 (X)
47.在電磁感應中,如果有感生電流產生,就一定有感生電動勢。 (√)
48.用交流電壓表測得交流電壓是220V,則此交流電壓最大值為220V (X)
49.電流與磁場的方向關系可用右手螺旋法則來判斷。 (√)
50.純電容在交流電路中的相位關系是電壓超前電流900電角度。 (X)
51.只要人體不接觸帶電體就不會觸電。 (X)
52.在電磁感應中只要有感生電動勢產生就一定有感生電流產生。 (X)
53.用支路電流法求解電路時,若有M個節點就必須列出M個節點方程。 (X)
54.中小型非同步電動機轉子與定子間的空隙一般為0.2一lmm。 (√)
55.讓一段直導線通人直流電流J後,再把該導線繞成一個螺線管,則電流/變大。 (X)
56.晶體二極體的導通電壓為0.7V。 (X)
57.單相橋式整流電路屬於單相全波整流。 (√)
58.所有電動機的制動都具有斷電自動制動的功能。 (X)
59.油浸式變壓器中的油能使變壓器絕緣。 (X)
60.單相非同步電動機定子工作繞組只能產生脈動磁場,故不能自行起動。 (√)
61.泵體內流道光滑與粗糙,同水流流動阻力大小天關。 (X)
62.用游標卡尺測量工件,第一步先要校正零位。(√)
63.安裝彈性聯軸器,兩串聯軸節端面應用3—10m間隙。 (√)
64.形位公差中「@」表示圓度,「上」表示垂直度。 (X)
65.充滿液體的圓管內,其水力半徑是直徑的四分之一。 (√)
66.離心泵是靠離心力來工作的,啟動前泵內充滿液體是它的必要條件。 (√)
67.使用鑽床不準戴手套,不可用手錘敲擊鑽夾頭。 (√)
68.剛性聯軸器兩串聯軸節之間應有適當的間隙。(X)
69.離心泵的比轉數比軸流泵比轉數要小。 (√)
70.區別葉片泵在結構上是立式還是卧式,主要根據泵軸對地面的位置。 (√)
71.表面粗糙度只Q數值越小,則表面加工要求越高。 (√)
72.滾動軸承在動轉過程中,沒有潤滑油潤滑也不要膽小,N於水泵串聯工作,流量增加,揚程不變。 (X)
75.管道內壁越是粗糙,水流流動阻力越大。 (√)
76.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是水體中耗氧的主要物質 (X)
77.現代的城市污水是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混合液。 (√)
78.固體物質的組成包括有機性物質和無機性物質。 (√)
79.懸浮固體是通過過濾後截留下來的物質。 (√)
80.無機性物質形成的可沉物質稱為污泥。 (X)
81.水溫對生物氧化反應的速度影響不太大。 (X)
82.生化需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 (√)
83.鉻在水體中以六價和三價的形態存在,六價鉻毒性旺,作為水污染物質所指的是三價鉻。(X)
84.酸性污水對污水的生物處理和水體自凈有著不良的影晌。 (√) 85.排放水體是污水自然歸縮,水體對污水有一定的稀釋與凈化能力,排放水體也稱為污水的稀釋處理法。 (√)
86.有機污染物進入水體後,由於能源增加,勢必使水中微生物得到增殖,從而少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X)
87.在實際水體中,水體自凈過程總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並互為影響,互為制約的。 (√)
88.在耗氧和復氧的雙重作用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出現復雜的、但卻又是有規律的變化過程。 (√)
89.氧能溶解於水,但有一定的飽和度,一般是與水溫蠡正比關系,與壓力成反比關系。(X)
90.最大缺氧點的位置和到達的時間,對水體的已生防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 (√)
91.沉澱池內的進水區和出水區是工作區,是將可沉顆粒與污水分離的區域。 (X)
92.生物絮凝法能夠較大地提高沉澱池的分離效果。 (√)
93.細菌是活性污泥在組成和凈化功能上的中心,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 (√)
94.MLSS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多少的指標。 (√)
95.污泥沉降比不能用於控制剩餘污泥的排放,只能反映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 (X)
96.污泥齡也就是新增長的污泥在曝氣池中平均停留時間。 (√)
97.活性污泥絮凝體越小,與污水的接觸面積越大,則所需的溶解氧濃度就大;反之就小。 (X)
98.水處理過程中水溫上升是有利於混合、攪拌、沉澱等物理過程,但不利於氧的轉移。 (√)
99.生物處理中如有有毒物質,則會抑制細菌的代謝進程。 (√)
100.漸減曝氣是將空氣量沿曝氣池廊道的流向逐漸增大,使池中的氧均勻分布。 (X)
101.純氧曝氣是用氧化替空氣,以提高混合液的溶解氧濃度。 (√)
102.污泥迴流設備應按最大迴流比設計,並具有按較小的幾級迴流比工作的可能性。 (√)
103.混合液濃度對上升流速影響較大,混合液濃度高,升流速則要大些;反之,則要小些。 (X)
104.當活性污泥的培養和馴化結束後,還應進行以確定最佳條件為目的的試運行工作。 (√)
105.反硝化作用一般在溶解氧低於0.5mg/L時發生,並在試驗室靜沉30—90min以後發生。(√)
106.功率小的用電器一定比功率大的用電器耗電少。 (X)
107.耐壓300V的電容器可以在有效值為220V的交流電壓下安全工作。 (X)
108.把應作Y形聯結的電動機接成厶形,電動機可能燒毀。 (√)
109.熔斷器中熔絲直徑大,熔斷電流一定大。 (X)
110.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可用右手螺旋法則來判斷。 (X)
6.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
RO-反滲透預處理工藝主要為活性炭和精濾。滲透是一種回自然現象:水通過答半透膜,從低溶質濃度一側到高溶質濃度一側,直到溶劑化學位達到平衡。平衡時,膜兩側壓力差等於滲透壓。這就是滲透效應(Osmosis)現象。
反滲透是指如果在高濃度的一邊加壓,便能把以上提及的滲透效應停止並反轉,使水份從高濃度迫往低濃度的一邊,把水凈化。這種現象稱為反滲透(逆滲透),這種半透膜稱為逆滲透膜。
(6)水處理原理考試真題擴展閱讀:
設備特點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病毒、重金屬、農葯、有機物、礦物質和異色異味等,是一種純水,無需加熱即可飲用。它所過濾出的水量的成本很低。生產的純水品質高、衛生指標理想。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是採用先進的反滲透除鹽技術來制備去離子水,是一種純物理過程的制備技術。反滲透純水機組具有能長期不間斷工作,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出水水質長期穩定,無污染物排放,製取純水成本低廉等優點。反滲透膜技術在國內醫葯、生物、電子、化工、電廠、污水處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