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給水處理廠的常規工藝流程為

給水處理廠的常規工藝流程為

發布時間:2020-12-28 11:05:39

1. 工業給水處理系統工藝流程有哪些

(1)預處理:多介質過濾
,活性炭過濾器
,蝶式過濾器
,軟化器等
(2)微濾:微濾利用微濾膜的篩分機理,在壓力驅動下,截留直徑在0.1-1um之間的顆粒物,例如懸浮物、細菌、部分病毒、膠體等。
(3)超濾:超濾是也一種以篩分為基本原理,以壓力為驅動力的膜分離處理方式,過濾精度在0.005-0.01um范圍內,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利、膠體、細菌和部分高分子物質。
(4)反滲透:反滲透是指在高於溶液滲透壓得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將這些物質與水分離開來的一種膜處理方式,由於反滲透的膜孔徑非常小(10埃),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
(5)電去離子:EDI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電子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製造技術,相比離子交換技術,EDI具有無危害性廢液排放、佔地面積小、無須再生、運行費用小等優點,在良好的預處理支持下,EDI出水水質能夠達到10MΩ·cm,系統的回收率大於90%。
(6)離子交換:離子交換技術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與水中可交換離子之間發生可逆性交換,從而去除水中離子的技術,廣泛用於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中,但近些年來,由於對環境治理和節約水資源的日益重視,離子交換技術已經逐漸被EDI等新技術取代。

2. 一級建造師常用給水處理工藝包括軟化嗎

一級建造師: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國生教育】建造師培訓首選

給水處理的對象通常為地表水和地下水(井水)兩大類。水中含有的雜質,分為無機物、有機物和微生物三種,也可按雜質的顆粒大小以及存在形態分為懸浮物質、膠體和溶解物質三種。

給水處理的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懸浮物質、膠體、有害細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雜質,使處理後的水質滿足需求。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自然沉澱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澱 使用混凝葯劑沉澱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澱或澄清後剩餘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澱,原水直接加葯、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於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於l00mg/L,水質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澱或混凝沉澱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澱,適用於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後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採用二級沉澱(澄清)工藝,適用於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後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3. 常規給水處理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懸浮專物:混凝、澄清屬、沉澱、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4. 常規給水處理主要工藝流程。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懸回浮物:混凝、澄清、沉澱、答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5. 常規給水處理的流程

原水-絮凝澄清-沙濾-加氯氣消毒-活性碳過濾-用戶

6. 常規給水處理工藝的流程是什麼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復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制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
1.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混凝、澄清、沉澱、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7. 簡述自來水生產的工藝流程

自來水的生產:混凝反應處理、沉澱處理、過濾處理、濾後消毒處理。

1、混合、絮凝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後,首先經過絮凝工藝處理,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它們都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澱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於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葯劑迅速均勻地散於水中,絮凝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澱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7)給水處理廠的常規工藝流程為擴展閱讀:

自來水健康:

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後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現採用的消毒方法是加氯消毒,同時也保證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後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再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8. 給水廠需要哪些水處理葯劑

是常規的處理復工藝么?如果是
首先,制你需要准備混凝劑和絮凝劑,常用的有聚合氯化鋁(PAC),其使用原理就是破壞膠體的穩定性,使膠體zeta電位下降,然後膠體之間絮凝;
其次,就是消毒劑,你需要准備氯或者二氧化氯或者次氯酸鈉,或者使用臭氧消毒。他們的原理都是殺死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從成本上講,氯最低,不過可能產生DBPs,需要綜合考慮應用。
希望能幫到你!

9. 常規給水處理主要工藝流程

水處理方法和工藝流程簡介

一、給水處理
(一)給水處理的基本方法版
1.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混凝、澄權清、沉澱、過濾、消毒
2.變革水中溶解物質:減少、調整
如軟化、除鹽、水質穩定
3.降低水溫:冷卻
4.去除微量有機物

(二) 常規處理工藝
以沒有受到污染的地面水源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
原水-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飲用水
以去除濁度、滿足衛生學標准。
地面水源水質:雜質多、含鹽量較低。

閱讀全文

與給水處理廠的常規工藝流程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療廢水國家排放標准 瀏覽:723
石英砂多介質過濾器廠家電話 瀏覽:61
lsc500樹脂 瀏覽:182
污水處理電費占運行費用比 瀏覽:164
曝氣生物濾池污水廠 瀏覽:53
天津工業廢水治理企業 瀏覽:44
用什麼洗空調濾芯 瀏覽:257
老式泰山25拖拉機提升器總成 瀏覽:965
污水泵空氣開關跳閘為什麼 瀏覽:235
sbs樹脂可剝漆 瀏覽:961
溫江凈水過濾 瀏覽:13
小區飲水機廢水能用嗎 瀏覽:889
過濾網廠家58同城 瀏覽:112
廣州醫用超純水器供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52
大金空調室內機提升泵 瀏覽:172
正規濾芯怎麼用 瀏覽:2
樹脂包清洗 瀏覽:506
超濾膜凈水器需要清洗一次 瀏覽:750
汽油濾芯螺絲滑絲了怎麼辦 瀏覽:274
臨湘污水處理哪裡有賣的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