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廠除臭方法
污水處理廠除臭方法如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除臭問題日益凸顯,不管是企業除臭還是市政除臭,都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重視。污水處理廠常用的惡臭氣體處理技術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植物提取物除臭、活性炭吸附除臭、高能離子除臭、化學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具體方法:
1、生物濾池除臭
生物濾池主要包括預洗段和生物段兩部分。引風機收集的臭氣經預洗段(部分預處理還包括溫度調節、顆粒物去除等),然後進入生物段進行惡臭污染物的處理。氣體中的污染物從氣相主體擴散到填料外層的水膜上,被填料吸收,最終降解為二氧化碳、水等。處理後的氣體從生物濾池的頂部答巧排出。生物濾池的填料層為吸附性濾料(如土壤、堆肥、活性炭等)。
2、生物滴濾除臭
滴濾塔的主體是一層或多層填料的填料塔,填料表面是由微生物菌群形成的幾毫米厚的生物膜。將含有可溶性無機營清嘩鍵養液的液體從塔的上方均蘆改勻噴灑在填料上,液體自上而下流動,然後從塔的底部排出並循環使用。有機廢氣從塔底進入生物滴濾塔,在上升過程中通過與潤濕的生物膜接觸進行凈化,凈化後的氣體從塔頂排出。
3.植物提取物除臭
植物提取物的除臭機理是氣味中的異味分子被噴灑分散在空間中的植物提取物液滴吸附,在室溫下發生各種反應,產生無味無毒的分子。天然植物提取物是從自然中的花草、樹木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經微乳化而形成的植物除臭劑,可被生物完全降解,無毒、無害、無污染、可消除臭味,對酸性、鹼性、中性等污染物均可起到作用,可有效對惡臭氣體進行去除。
B. 污水處理廠要用什麼除臭劑
污水除臭常用的方法有:化學吸收法、生物法。
1、化學吸收法是通過化學葯劑(主要是鹼液)吸收空氣中的H2S等污染物。脫臭裝置由脫臭罐各及再生塔組成。罐體直徑與高度之比一般為:1:5左右,臭氣由通風設備收集,通過風道從罐體下部進入脫臭罐。用濃度為2%-3%的碳酸鈉溶液作為臭氣吸收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缺點是葯劑需定期更換,運行費用較高。
2、生物法是通過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來降解空氣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長、成熟並達到生物降解能力過程是一個生物培養的過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養料來自於污水中有機物,對於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原污水對填料進行噴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時間為1-3min(可視臭氣濃度變化),進氣流速2-3m/s。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加強管理的情況下,處理效果良好,運行費用很低(相對於其它兩種方法),缺點是:處理效果受進氣濃度影響,不太穩定,對於噴淋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有一定要求。
3、土壤脫臭法
土壤脫臭機理主要可分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兩類,水溶性惡臭氣體(如胺類、硫化氫、低級脂肪酸等)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氣則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繼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
土壤除臭法特點為:
一、維護管理費用低,除臭效果與活性炭相當;
二、佔地多,處理佔地為2.5-3.3m2/m3氣體;
三、不適於多暴雨多雪地區,對於高溫、高濕和含水塵等氣體須進行預處理。
設計土壤脫臭時選擇的土壤指標以腐殖土為好,亞黏土等紅土需摻入雞糞、垃圾和污泥肥料進行改良後使用,礦質土和黏土則不宜採用。土壤水分以40%-70%為宜。過於乾燥的土壤需裝設水噴淋器。種植草坪的土壤表面保持傾斜,作為防降暴雨的措施。
經國內外數家土壤脫臭床實踐,臭氣通過土壤速度為2-17mm/s,設計是一般選5mm/s有效土壤厚度為50cm,臭氣與土壤接觸時間為100s。
污水廠傳統除臭工藝常採用生物濾池法和化學法等,這些方法均需要建設集氣罩、臭氣輸送管道和風機,需要建設單獨的除臭設施,系統龐大復雜,存在投資運行費用高、佔地面積大,運行維護繁雜等弊端,同時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構築物增加集氣罩後,易加重罩內設備的腐蝕老化,導致了額外的經濟損失。
微生物除臭法
微生物除臭劑是遵循微生態工程原理,在充分借鑒先進復合微生物技術的基礎上,採用微生態工程技術,運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由多種不同性質的有益微生物共同組成新型生物除臭劑。微生物除臭劑能有效去除硫化氫、氨氣等惡臭氣體,對氨臭氣的去除率達92.6%以上,對臭氣濃度降解率達90%,對硫化氫降解率為89%以上,對雞場臭氣中的三中病菌殺滅率達99%,對垃圾場臭氣濃度降解率達90%;顯著降低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增強污水的凈化速度和能力,對人體和動植物無任何毒副作用,對環境不產生任何二次污染。
惡臭是垃圾、糞便、污水等污染物中含有的乙醇、硫醇、硫醚、酚、甲酚、吲哚、脂肪酸、乙醛、酮、二硫化碳、氨和胺等物質散發出來的。這些物質恰恰可以被特定的微生物作為營養來源,微生物在攝取這些物質後,經自身的物理化學作用,將它們分解轉化為無臭物質。
1.有益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多種生物活性因子分解和消化惡臭物質,並能將惡臭物質作為自身 營養物質;
2.微生物進入工作環境後,與有害微生物爭奪生存的營養物質,從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能通過其代謝產物抑制厭氧細菌發酵的惡臭。
3.氣霧噴灑,通過有益微生物及產生的多種活性因子蠶食和分解臭源物質,從而達到凈化空間環境的目的 。
C. 污水處理廠除臭有什麼方法
污水除臭常用的方法有:化學吸收法、生物法。
1、化學吸收法是通過化學葯劑(版主要是鹼液)吸收空氣權中的H2S等污染物。脫臭裝置由脫臭罐各及再生塔組成。罐體直徑與高度之比一般為:1:5左右,臭氣由通風設備收集,通過風道從罐體下部進入脫臭罐。用濃度為2%-3%的碳酸鈉溶液作為臭氣吸收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耐沖擊負荷能力強;缺點是葯劑需定期更換,運行費用較高。
2、生物法是通過附著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來降解空氣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長、成熟並達到生物降解能力過程是一個生物培養的過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養料來自於污水中有機物,對於污水處理廠一般採用原污水對填料進行噴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時間為1-3min(可視臭氣濃度變化),進氣流速2-3m/s。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加強管理的情況下,處理效果良好,運行費用很低(相對於其它兩種方法),缺點是:處理效果受進氣濃度影響,不太穩定,對於噴淋污水中有機物濃度有一定要求。
D. 污水處理廠除臭方法
污水處理廠除臭方法如下:生物濾池除臭,生物滴濾除臭,植物提取物除臭。
1、生物濾池除臭。
生物濾池主要包括預輪碼唯洗段和生物段兩部分。引風機收集的臭氣經預洗段,然後進入生物段進行惡臭污染物的處理,氣體中的污染物從氣相主體擴散到填料外層的水膜上,被填料吸收,最終降解為二氧化碳、水等,處理後的氣體從生物濾池的頂部排出。
污水處理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1、污水池進行清理前應關閉污水進口閥門,下水道疏通,並將池中污水盡量排凈,下水道疏通一次大概多少錢,保持自然通風24小時以上。能夠採用機械清污的盡量不採取人工清污。
2、下池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神志清醒,未滿十八周歲人員和有呼吸道,過敏症的人員,以及女性不得模渣從事本工種。
3、污水池清理作業必須填寫《污水池清理作業單》由安全責任人定現場安全人員,作業單必須由現場安全員對清污作業人員做技術和安全交底,雙方應在《污水池清理作業單》簽字。
4、下池人員必須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品(手套、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背好氧氣罐和有毒氣體報警器)由現場安全員進行作業前安全措施檢查。
E. 污水站除臭的臭氣來源是什麼
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和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各種污水站除臭受到廣泛重視。環境質量標准也在日趨嚴格,因此應加快污水站除臭技術的推廣與研發。一切可以刺激嗅覺器官從而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壞生活環境的氣體物質均可成為惡臭氣體。惡臭氣體污染現已成為世界七大環境公害之一,因此各國都高度重視惡臭氣體的污染防治。
污水處理站惡臭的來源及危害
污水處理站惡臭的來源污水處理站主要產生惡臭的構築物有:進水口、沉澱池、沉砂池、隔油池、浮選池、生物反應池、污泥池、污泥脫水間等。由於各污水污水處理站採用的工藝不一樣,產生的惡臭污染物濃度也有很大的差距。一般來說,生化處理過程產生的惡臭污染物濃度較高,物化處理過程產生的惡臭污染物濃度次之。
污水處理站惡臭的危害
(1)惡臭氣體會給人帶來不適、心情不愉快的感覺,而且會對人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精神狀態等均產生危害。還會導致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發生,甚至還會對皮膚、黏膜、眼睛等造成刺激或傷害;
(2)對金屬材料、設備和管道有一定的腐蝕性;
(3)從影響當地的投資環境。
F. 城市污水處理的惡臭氣體怎麼處理
城市污水處理廠臭氣的主要成分可分為三大類:含硫的化合物(硫化氫、甲回硫醇、甲硫醚等);含氮化合物答(氨氣);低級醇、有機酸。
一、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活性炭吸附法,通過多孔狀的活性炭使得惡臭氣體中的惡臭成分分解,吸附在活性炭物質上,雖然處理的效率也比較高,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活性炭需要定期的清理,否則會失去處理能力。
二、還有一種
主要採用彈性填料進行生物膜法脫除臭氣,在反應器內臭氣與噴淋水溶液逆流接觸,氣體中的臭氣成份轉入水中被生物膜吸附、氧化、凈化後從反應器上端排出。
結構上,是由主反應器、噴淋區鹼液箱、噴淋區清水槽、生化區儲液槽等部件組成,並配套其他相關管件、填料等
------權鼎環保
G. 污水處理廠惡臭如何處理
污水處理廠的集水抄井、調節池產生的主要臭氣為硫化氫,對人體和周圍環境都會造成了破壞,惡臭廢氣處理成為大家高度重視的問題。
目前污水處理廠工程上常用惡臭廢氣處理法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塔、生物濾床活性炭吸附、高能離子除臭、化學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泰州林森環境工程廢氣處理設備的特點:
1、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
2、反應速度快,停留時間短,處理效果好。
3、啟動、停止十分快捷,操作簡單,不受氣溫影響。
4、反應過程只需用電,節省葯劑和填料的采購、運輸、儲存、管理等,可大大節省人力和運行費用。
5、適應性強,防火、防爆、防腐性能好,廢氣設備性能安全穩定。除定期檢查維護外,無需專人管理和操作,維護和能耗成本低。
6、模塊設計、靈活簡便,從工程的設計、配套、安裝、調試、維護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H. 污水處理廠惡臭排放標准_城市污水處理廠惡臭影響及對策分析
摘 要:本文介紹了城市污水廠惡臭主要產生部位、產生原因,惡臭源強的確定方法,惡臭產生的影響,以及污水處理廠選址、布局、綠化、生物除臭、管理等惡臭對策分析關鍵詞:污水處理廠 惡臭影響 對策研究
1.前言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及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較為迅速,大中城市市區及縣域建成區污水處理設施已較為完善,城市近郊及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也正在規劃建設中。污水處理廠作為一項環保工程,在其運營過程中亦產生廢水、廢氣、污泥等二次污染,而其中主要廢氣源惡臭,由於成份復雜,對構築物及管道存在一定的腐蝕作用,且對周圍居民生活環境影響較大,若相應措施及管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到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及周邊群眾的生活質量。採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惡臭污染防治措施,消除二次污染提高人居環境,已成為污水處理廠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2.惡臭產生部位及產生原因分析
2.1城市污水性質分析
城市污水以生活污水為主,另有部分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進入,生活污水一般占城市污水量50-70%左右。由於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等碳水化合物,極易引起污水的發酵。上述物質發酵的主要產物是低分子量的有機物質,如硫化氫、氨氣、甲硫醇、甲硫醚、甲胺、二甲胺等,其中主要惡臭源為硫化氫、氨氣。
2.2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工藝
城市污水中由於生活污水含量高,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BOD5、COD、SS、NH3-N、總P等,可生化性較強,適易生化處理。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城市污水常用生化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水解好氧法、AB兩段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法等,上述生化處理均以厭氧、好氧原理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其發酵過程中均有惡臭氣體產生。
2.3惡臭主要產生部位及原因分析
根據對污水處理廠的調查,惡臭源主要產生於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污泥處理系統等。
(1)格柵間
格柵間一般與進水泵房合建,是整個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區,用於水質均衡穩定,是主要的惡臭產生部位,由於格柵間內各污染物濃度較高,且整個進水區處於缺氧狀態,在厭氧菌的作用下會產生臭氣物質。
(2)沉砂池和初沉池
沉砂池和初沉池主要用於去除顆粒較大且較易沉降的襲陸顆粒物,水質與進水區水質接近,也是主要的惡臭源。
(3)生化池
生化處理系統常採用的厭氧及好氧過程,厭氧工藝惡臭氣體的發生量較大,好氧處理由於曝氣量小或停留時間短時存在缺氧狀態,亦發生厭氧過程,產生惡臭氣體。
(4)污泥處理系統
污泥在濃縮、壓濾、堆置過程中易進一步發酵,有惡臭氣體的釋放。
2.4惡臭氣體性質分析
城市污水處理廠逸出的氣體主要有兩類:第一類為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硫醇類和噻吩類,具有代表性的為硫化氫;第二類是含氮化合物,如氨、胺類、醯胺類以及吲哚類,具有代表性的為硫化氫。另外也有部分揮發酸和硫醇類。
惡臭氣體具有易揮發、沸點低、氣味強度大的特點,臭氣中主要污染源為氨,其次為硫化氫。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強烈刺激氣味的氣體,嗅覺閾值為0.037ppm;硫化氫是一種有惡臭和毒性的無色氣體,嗅覺閾值為0.0005ppm,具有臭雞蛋味。硫化氫是腐蝕性氣體,會嚴重腐蝕廠內設備,縮短其使用壽命。嚴重污染、惡化工作環境,並對近距離居民產生影響。
3.惡臭源強分析
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源強與污水水質、處理工藝、各構築物尺寸、污泥處理方式、風速、氣溫等因素存在較大關系。在污水水質濃度高、缺氧狀態、處理設施曝露面積大、風速小、氣溫高時惡臭氣體較易逸出。惡臭源強常採用類比監測進行確定,通常可按產生惡臭設施的構築物尺寸進行粗算。污水廠主要處理設施產生強度見表1。
表1 污水廠主要處理設施NH3和H2S產生強度
由表1中各構築物面積及產生強度可計算出污水處理廠惡臭源強。
4.惡臭影響分析
污水處理廠惡臭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在強臭強度達到4級(即NH3濃度10mg/m3,H2S濃度0.7mg/m3)時能感覺到強烈氣味,在強臭強度達到5級(即NH3濃度40mg/m3,H2S濃度拍備頃3mg/m3)時將產生無法忍受的極強氣味。
污水處理廠的惡臭大多以無組織面滾吵源方式擴散,臭氣濃度隨擴散距離的增大而衰減。根據洛陽市區2家污水處理廠調查,惡臭影響范圍一般在200米左右,300米以外基本無影響。
5.污水處理廠惡臭常用措施分析
為降低惡臭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常採用的應對措施主要有從污水廠選址、廠區布局、綠化、惡臭設施集中處理、加強管理等方式。
(1)污水處理廠選址
污水處理廠選址時應考慮建於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另外選址時應根據確定的污染源強計算或按類比方法劃定衛生防護距離,在劃定的衛生防護距離內不得建設居民、醫院、學校等敏感點。以避免對上述敏感地區造成影響。
(2)廠區布局
通過合理布局,將主要產生惡臭的區域,如進水區、預處理區、污泥系統等構築物集中布置,平面布置時將其面置於遠離規劃或已建的居民區和廠生活區。
(3)綠化
加大污水處理廠綠化是降低惡臭的一項主要措施,特別是主要惡臭源進水區、厭氧區、污泥處理區和污水處理廠四周廠界。主要惡臭源周圍易種植抗害性強的喬灌木如夾竹桃、棕櫚,廠界四周種植綜合抗污能力強的喬木,如榕樹、麻楝、女貞等,綠化樹種以高大喬木為主,並輔以低矮的灌木,廠界四周的綠化帶要控制到5-20m。
(4)惡臭治理設施
惡臭治理措施主要是採取一定的措施將惡臭氣體收集後進行處理,變無組織排放為集中排放。除臭常用生物濾池,該裝置將惡臭氣體收集後通入生物濾料填充床,在濾池內惡臭物質被微生物細胞吸收,並在其代謝過程中降解、轉化成簡單的CO2和H2O無機物或細胞組成物質,實現高效臭氣凈化。生物脫臭凈化效果好,除臭效率可穩定在70~80%之間,但需增加一定的環保投資及運行管理費用。
另外對於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設施進水池、沉砂池、污泥濃縮池進行加蓋處理,污泥系統位於車間內及時通風換氣,以減少惡臭氣體排放量。
(5)加強管理
加強污水處理廠各處理系統管理,污泥脫水後及時清運減少污泥堆存,廠內臨時堆放場用漂白粉液定時沖洗和噴灑,減少污泥堆放過程產生的惡臭污染物。
6. 惡臭防治對策分析
上述污水處理廠常用處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降低惡臭對外界特別是周圍居民的影響,其中生物濾池除臭效果最為明顯,可大大減少惡臭外排量,但其增加了收集及處理措施,一次投資較高,佔地面積較大,需增加運行及管理費用,其它除臭措施投資較低,且易於實施。因此在選擇惡臭措施時,應將上述除臭措施進行排序,優先選擇投資低、運行管理方便的除臭措施。
污水處理廠設計階段應優先考慮選址,將污水處理廠建於遠離居民區的區域,然後在布局時盡可能將主要惡臭源集中布設,並將其置於遠離居民區的位置,同時輔以綠化隔離措施降低對外界的影響,合理設置衛生防護距離。若收於污水處理廠受選址局限距敏感點較近時,則必須增設除臭措施,以保證周圍居民不受影響。
總之,污水處理廠因地制宜合理選擇除臭措施。即保證周圍居民不受影響,又同是考慮經濟效益,做到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郭靜等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狀況分析與評價中國給水排水,2002,18(2)
2聶福勝.污水行業除臭技術及其應用[J].環境工程,2003,21(2):70-71.
3徐曉軍,官磊,楊虹,等.惡臭氣體生物凈化理論與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