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出泥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
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屬於物理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通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流經格柵或者砂濾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❷ 在污水廠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污水廠工作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體驗,因為污水廠里的污水非常的臟,還散發著惡臭,讓人忍受不了。還有就是這些污水有的會對人的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害。
❸ 污泥處理廠如何提高脫泥效果
經過長期處理水廠污水,從中我們了解了很多關於水處理各方面的問題。因為每個專行業排出的污泥污水性質不同,則屬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葯劑葯量及工藝都不一樣,很多情況下會導致處理效果不理想,浪費葯劑成本、人力資源等。 關於水廠污泥脫水車間脫泥的效率低,主要是由什麼原因產生的呢?對於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水廠在處理的時候,沒有選擇使用適合的葯劑,適用葯劑投量過多,或者是脫泥時間過長等因素引起,那麼污水處理時應該如何提高污泥脫水的效果呢?
污泥脫水一般採用聚丙烯醯胺絮凝劑,在使用時需對聚丙進行選型,使用絮凝脫水,選擇合適的聚丙絮凝劑不僅可以提高污水脫水的效率,同時可以減少加葯量。在此,減小脫泥時間,使用污泥壓濾設備,在調整帶速的同時也可以適當的調整濾帶的壓力,還有就是濾帶的清洗也會對污泥脫水的效果造成影響。
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為了能夠提高污泥脫水的效率,我們可以從葯劑的選擇,污泥壓濾設備濾帶的帶速及壓力,濾帶的清洗等因素進行考慮及調整,這樣一來便可以提高處理效果。
❹ 污水處理廠脫水車間的作用
固液分離車間,小型的話,可以是污泥壓濾機。將淤泥壓成餅狀,方便儲存和清運
❺ 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機房設計
污水處理廠污泥脫水機房設計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污泥處理概述
在城鎮污水處理過程中猛念隱會產生大量的污泥,污泥最終處置前必須進行處理,目的是降低有機質含量並減少水分,使最終處置的污泥便於運輸和處置。不同的污水處理工藝產生的污泥特性不同,主要有初沉池污泥、剩餘活性污泥、化學污泥及生物濾池的腐殖污泥。初沉池污泥含水率一般為98%~96%,取決於初沉池排泥的操作,有機質一般在55%~70%;剩餘污泥含水率一般為99.5%~99.2%,有機質一般在70%~85%;化學污泥是指混凝沉澱工藝(如化學除磷)中形成的污泥,其性質與採用的絮凝劑有關。
城鎮污水處理廠典型的污泥處理工藝流程為:污泥→污泥濃縮→污泥消化→污泥脫水→泥餅→污泥處置。
各污水處理廠根據污水處理工藝不同、實際條件不同,採用不同的污泥處理工藝。目前,採用活性污泥處理工藝的城鎮污水處理採用較多的污泥處理工藝是:污泥→污泥濃縮→污泥脫水→泥餅→污泥處置。
2污泥脫水機房設計概述
污泥脫水機房一般包括脫水間、泥庫、配電控制室等幾個功能區。
2.1脫水間
脫水間的布置主要取決於污泥脫水設備的選擇。脫水設備需根據污水處理工藝的要求、污泥脫水性質和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進行選擇。與脫水設備配套的設備有污泥進料泵、污泥切割機、泥餅輸送設備、加葯泵、絮凝劑制備系統等。
2.1.1脫水機
污泥脫水機種類較多,主要有壓濾機、離心機、疊螺機幾大類,其中壓濾機分有帶式壓濾機和板框式壓濾機兩種類型。幾種脫水機特點如下:
①離心脫水機。離心脫水機目前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廠家可以生產小型離心脫水機,大型離心脫水機需進口,價格較高。
②帶式壓濾脫水機。帶式壓濾脫水機進入國內較早,國內有較多污水處理廠採用,且國內有較多生產企業。
③板框式壓濾脫水機。
④疊螺式脫水機。
2.1.2配套污泥輸送設備
如污泥經濃縮池濃縮後,出泥含水率一般為97%~98%,污泥流動性下降,因此污泥進料泵一般選用單螺桿泵。
從脫水機出來的泥餅含水率進一步下降,一般為70%~80%,流動性很差,常用的輸送設備主要有螺旋輸送機、皮帶輸送機和單螺桿泵等。
若採用離心脫水機,脫水機前須設污泥切割機;若採用壓濾式脫水機,可不設污泥切割機。
2.1.3絮凝劑投加
剩餘污泥在脫水前需加絮凝劑進行調理,以提高污泥的脫水效果。目前普遍採用的污泥絮凝劑為聚丙稀醯胺(簡寫PAM),其優點是投加量少,枝廳污泥量基本不變,調質效果較好。PAM分為陰離子型和陽離子型,污泥調質常用陽離子型,按離子密度的高低又分為弱、中、強陽離子型三種。採用絮凝劑的類型和投加量須通過試驗確定,一般投加量為0.25~5.0kg/t干固體泥。
2.2泥庫
由於脫水後污泥的出路和運輸易受條件限制,造成不能及時外運,因此考慮在污水處理廠內設暫時存放場所,通常靠著脫水間設泥庫。
3帶式脫水機房設計
某污水處理廠帶式脫水機房設計如下:採用污泥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機房平面尺寸29.4×13.9m(包括泥庫)。在濃縮脫水一體機前設一座貯泥池,分兩格,按水力停留時間30min設計,平面尺寸L×B =6.75×3.5m,分2格,高蔽有效水深1.52m,池高3.3 m;池內設1台攪拌機。
3.1設計參數
剩餘污泥量:污泥乾重2800kg/d;含水率為99.2%,流量350m3/d;工作時間:16h/d,時流量22m3/h;脫水後污泥量:泥餅含水率≤80%,體積為14m3/d;絮凝劑投加量:採用聚丙烯醯胺,投加量3.0~4.0kg/T干固體。
3.2主要設備
設帶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2台,1用1備,單台規格為:帶寬1.5m,處理能力25m3/h,N=5.6kW。
配套輔助設備(1用1備)有:
污泥進料泵2台,單台流量25m3/h,出口壓力0.2MPa,N=5.5kW;泥餅輸送泵2台,單台輸送量1.5m3/h,出口壓力0.6MPa,N=2.2kW;絮凝劑制備系統2套,單套制備能力1000L/h,溶液濃度0.1%~0.3%;加葯泵2台,單台流量2m3/h,出口壓力0.2MPa,N=0.55kW;泥餅貯料倉2座,單座有效容積14 m3,直徑3.0 m;
3.3運行方式
污泥濃縮脫水機與剩餘污泥泵協調運行,污泥濃縮脫水間的其他設備與污泥濃縮脫水機配套運行。
4離心脫水機房設計
某污水處理廠剩餘污泥脫水前設污泥濃縮池濃縮,離心脫水機房設計如下:
4.1設計參數
剩餘污泥乾重:7800kg/d;污泥濃縮池出泥含水率98%,污泥體積為390m3/d;日工作時間:14h,時流量27.9m3/h;脫水後污泥量:泥餅含水率≤80%,體積為39m3/d;絮凝劑(聚丙烯醯胺)投加量:2~3.5kg/t干固體
4.2主要設備
選用離心脫水機2台,1用1備,單機脫水能力30m3/h,電機功率35+11kW。
配套輔助設備(1用1備)有:
污泥切割機:2台,單台流量30m3/h,電機功率3.0kW;
污泥進料泵:2台,單台流量30m3/h,電機功率5.5kW;
絮凝劑配製系統:2套,配製能力1000L/h,溶液濃度0.1%~0.3%;
加葯泵:2台,單台流量600L/h,電機功率0.55kW。
泥餅輸送泵:2台,單台流量3m3/h,電機功率4.0kW;
泥餅貯料倉:2台,單座有效容積25m3/h,直徑3.5m。
4.3運行方式
離心脫水機與污泥濃縮池協調運行,其他配套輔助設備與離心脫水機協調運行。
5結語
污泥脫水是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減量化的重要環節,以便於污泥外運和最終處置。污泥脫水機房設計關鍵在於脫水設備的選擇,需根據污水處理工藝的要求、污泥脫水性質和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進行選擇。污泥脫水機房設備較多,相應連接管道亦較多,在設計中需注意不同設備的處理能力相協調,及注意設備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使流程盡量流暢。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❻ 污水處理廠壓泥車間主要職責是什麼
您好
污水處理廠壓泥車間主要職責是污水處理完的殘渣含有水分。通過壓泥車間把污泥和殘渣里的水壓干。簡單的說就是脫水。讓污泥和殘渣型材泥餅。便於運輸處理。
❼ 污水處理廠脫水機房特點
一、污泥脫水機房污泥脫水的目的是降低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脫水後污泥含水率可達到75~80%。污泥脫水機房內主要設置帶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化機及其配套設備,按20000m3/d規模進行設計,設備按近期安裝。經脫水處理後的泥餅作為廢棄物運至城市垃圾處理場填埋,出泥含水率75%-80%,每天產生泥餅6.2m3,每天運行8小時。污泥脫水機房尺寸為:L×B×H =16.0×8.0×6.28m;結構:框架結構。*主要附屬設備:①帶式濃縮脫水一體機:型號及參數:採用帶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化機 型號:BSD1500S7帶寬B=1.5m,N=3.0kW,處理能力Q=180-270kg(干泥)/h數量:1台。②溶葯攪拌機: N=1.1kw,2台;③污泥輸送螺桿泵:功能:將污泥池污泥抽至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參數: Q=12~36m3/h,P=0.3MPa,N=7.5 kW數量:2台(一用一備)。1PAM加葯泵:功能:用於污泥脫水機中添加PAM參數: N=1.5 kW2數量:2台(一用一備)。濾帶清洗泵:參數:Q=15.75m3/h,H=60m,N=7.5kw數量:2台(一用一備);3空壓機:參數:Q=0.37m3/h,N=2.2kw數量:1台;4靜態混合器參數:Q=10~40m3/min數量:1個。5軸流風機:參數:Q=2695m3/h,N=0.25kw數量:2台。第二節 4.1 環境保護一、4.1.1 廠址環境現狀擬建污水處理廠本身的用地從環境現狀來講,無大的污染源,滿足本項目建設的外部環境要求。二、4.1.2 建設期對環境的影響及解決措施建設期對環境的影響1、工程征地的影響:按本工程建設要求,近期規模需要徵用約18.32畝的土地用於污水廠的建設,污水廠的建設對現狀土地影響較少。2、對交通的影響:工程建設時,由於車輛運輸等原因,會使局部交通變得擁擠和頻繁,較易造成交通問題,但這種影響為短期性的,工程完成後將恢復正常。3、施工揚塵的影響:根據現狀高程布置,工程開挖土方量較小,主要為填方量,土方運輸時容易造成塵土飛揚,使大氣中懸浮顆粒物含量驟增,施工揚塵將使附近的建築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塵土,影響周邊的空氣質量;陰雨天氣時,由於雨水的沖刷以及車輛的輾壓,使施工現場變得泥濘不堪,行路困難。
4、雜訊的影響:施工期間的雜訊主要來自污水廠建設時施工機械和建築材料的運輸和施工樁基處理。5、生活垃圾及廢棄物的影響: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食宿安排遠離工作區域,防止因為施工人員產生的廢物、廢水造成環境污染。6、施工期間將產生許多廢棄物,廢棄物在運輸、處置過程中都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車輛裝載過多導致沿程廢棄物散落,影響行人車輛過往和環境質量;廢棄物處置地不明確或無規則亂丟亂放,將影響土地利用,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影響市區建設和整潔。解決措施1、減少揚塵:為了減少工程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建議運輸車輛加蓋縫布,施工時應選擇連續晴好天氣,並在堆土表面灑水,防止揚塵,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做好計劃,使土方運輸與碾壓同時進行,減少土方直接堆放的時間。2、制定廢棄物處置和運輸計劃:工程建設單位應匯同有關部門,為本工程的廢棄物制定處置計劃。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工程施工單位應對施工人員加強教育,不隨地亂扔廢棄物,保證工人工作、生活環境衛生質量。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廢棄物應暫時停止施工並及時與地方環保、衛生部門聯系,經他們採取措施處理後才能繼續施工。運輸計劃可與有關交通部門聯系,車輛避開行車高峰期,按規定路線運輸,並不定期地檢查執行計劃情況。三、4.1.3 運行期的環境影響及解決措施運行期對環境的影響:1、辦公污水的影響:在運行期間產生的辦公污水雜質較多,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對環境的影響。2、設備雜訊影響:正常情況下,雜訊主要來源於提升泵、污泥脫水機等機械設備。3、大氣環境影響:運行期產生的大氣污染主要來自於污泥脫水機房產生的惡臭。4、固體廢棄物的影響:根據本項目的特殊性和處理工藝的特性,在運行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格柵池產生的柵渣、脫水後的污泥、設備維修產生的廢料以及工作人員產生的辦公垃圾,若不採取合適的處理方法,也會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解決措施:1、辦公污水:本工程對工作人員產生的辦公及生活污水與處理廠的進水一同處理,不直接排放,因此其排放要求可以滿足水環境的要求。
2、設備雜訊:本工程離居民區較近,但總體上來說雜訊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提升泵選用潛水式,水泵位於水下,產生的雜訊影響大大減小,污泥脫水機等輔助設備均位於室內,並做好相應的降噪減噪措施,因此設備雜訊對環境的影響很小。3、大氣環境:本工程採用的主體工藝人工快滲系統的惡臭濃度遠小於一般活性污泥生化處理工藝,廠區的惡臭來源主要來自於格柵集水池,反應沉澱池,污泥貯池及污泥脫水機房,這些構(建)築物位置相對集中,對這些構(建)築物採用有機玻璃加蓋密封、集氣系統收集惡臭氣體,然後依次通過生物濾塔等生物除臭系統,利用濕潤多孔濾料表面的活性微生物膜對惡臭物質的吸附、吸收及降解作用,將惡臭物質分解成無毒無害的簡單有機物,從而大大減少惡臭對大氣、周圍居民區的環境影響。4、固體廢棄物:對本工程在運行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進行收集,與脫水後的污泥、柵渣等一起定期清理外運至垃圾填埋廠進行衛生5、構(建)築物總體規劃:廠內構(建)築物規劃距離污水處理廠東南邊的平面距離達到20米,這樣可以使污水處理廠的平常運行,減少雜訊和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污泥脫水機房
一、污泥脫水機房
污泥脫水的目的是降低含水率,減少污泥體積,脫水後污泥含水率可達到75~80%。
污泥脫水機房內主要設置帶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化機及其配套設備,按20000m3/d規模進行設計,設備按近期安裝。經脫水處理後的泥餅作為廢棄物運至城市垃圾處理場填埋,出泥含水率75%-80%,每天產生泥餅6.2m3,每天運行8小時。
污泥脫水機房尺寸為:L×B×H =16.0×8.0×6.28m;
第 1 頁
結構:框架結構。
❽ 污水處理車間安全注意事項
1. 污水處理車間安全常識
污水處理車間安全常識 1.污水處理 廠應該注意哪些安全措施
污水處理廠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進入井、池作業人員的安全注意事項
(1)下井、池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懂得人工急救的基本方法,明白防護用具、照明器具和通訊器具的使用方法。
(2)換深度近視、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慢性疾病及有外傷瘡口尚未癒合者不得從事井、池等作業。
(3)操作人員下井時,必須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
(4)有人在井下作業時,井上應有兩人監護。
(5)每次下井作業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2.泵房集水池的安全注意事項
集水池的作用調節來水量與泵的抽水量之間的不平衡,避免水泵的頻繁啟動,一般要求集水池的有效容積不小於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
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性揮發物質時,集水池應當設置成封閉式,在集水池平面距離最大的兩點設通風孔,是集水池液面以上的空氣形成最大程度的對流,並在合適的位置安裝高空排放的排氣筒,必要時還要安裝風機強制通風,有時還要在操作人員巡檢必須經過的部位設有毒氣體標志。
3.污水處理廠有害氣體中毒的防範
在污水管道和處理廠的各種構築物和井內,都有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有害氣體和易燃易爆兩大類。有毒有害氣體主要通過的呼吸器官對人體造成傷害,引起中毒事件的發生。
2.污水處理工巡檢時的安全注意哪些事項
1.1 運行管理要求1.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廠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2.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廠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3.各崗位應有工藝系統網路圖、安全操作規程等,並應示於明顯部位。
4.運行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按要求巡視檢查構築物、設備、電器和儀表的運行情況。
5.各崗位的操作人員應按時做好運行記錄。數據應准確無誤。
6.操作人員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7.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等。
8.水處理構築物堰口、池壁應保持清潔、完好。
9.根據不同機電設備要求,應定時檢查,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1.2 安全操作要求
1.各崗位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和生產實踐,並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2.啟動設備應在做好啟動准備工作後進行。
3.電源電壓大於或小於額定電壓5%時,不宜啟動電機。
4.操作人員在啟閉電器開關時,應按電工操作規程進行。
5.各種設備維修時必須斷電,並應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牌後,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氣,操作人員在構築物上巡視或操作時,應注意防滑。
7.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進,嚴禁擦拭設備運轉部位,沖洗水不得濺到電纜頭和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
8.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穿戴齊全勞保用品,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9.應在構築物的明顯位置配備防護救生設施及用品。
10.嚴禁非崗位人員啟閉本崗位的機電設備。
1.3 維護保養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應熟悉機電設備的維修規定。
2.應對構築物的結構及各種閘閥、護欄、爬梯、管道等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及防腐處理,並及時更換被損壞的照明設備。
3.應經常檢查和緊固各種設備連接件,定期更換聯軸器的易損件。
4.各種管道閘閥應定期做啟閉試驗。5.應定期檢查、清掃電器控制櫃,並測試其各種技術性能。
6.應定期檢查電動閘閥的限位開關、手動與電動的聯鎖裝置。
7.在每次停泵後,應檢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並根據需要填加或更換填料、潤滑油、潤滑脂。
8.凡設有鋼絲繩的裝置,繩的磨損量大於原直徑10%,或其中的一股已經斷裂時,必須更換。
9.各種機械設備除應做好日常維護保養外,還應按設計要求或製造廠的要求進行大、中、小修。
10.檢修各類機械設備時,應根據設備的要求,必須保證其同軸度、靜平衡等技術要求。
11.不得將維修設備更換出的潤滑油、潤滑脂、實驗室廢水及其它雜物丟入污水處理設施內。
12.維修機械設備時,不得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
13.建築物、構築物等的避雷、防爆裝置的測試、維修及其周期應符合電業和消防部門的規定。
14.應定期檢查和更換消防設施等防護用品。
3.污水處理廠運行人員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以下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基本流程:
現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4.污水處理工應該掌握哪些基本知識
作為一名污水處理工的主要任務是確保整個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並且保證污水達標排放。作為一名污水處理工,要熟悉自己管轄區域內的全部工藝流程,要懂各工段設備的主要作用,要熟知污水工段指標。
具體做到以下:
1,對污水處理現場勤巡查,勤觀察,認真做好相關記錄,確保記錄數據的准確性和真實
性;
2,定期對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簡單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設備達到污水處理的基本需求;
3,能夠基本解決一些突發事件,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4,按時測量排口水質以及重點工段水質,及時掌握污水處理站的基本運行情況。
5.污水處理操作工必懂知識
主要就是掰閥門,不需要專業知識,但是有維修經驗,會更有競爭力,想好點就自學點電的知識足矣;干化驗起碼要大專而且所學專業需要和化驗相關;干調試初中就有招的,不過大部分還是要求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會電焊或電器安裝可以增加競爭力,專業知識要求既低又高,一般公司設計強的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只要調試按照設計的指令做就可以了。
設計弱的就全靠調試人員了,這樣的調試人員起碼頂半個設計,另外這個崗位有時需要化驗知識;干施工一般要大專及以上,專業知識需要土建施工經驗設備安裝經驗電氣安裝經驗,一般在建築安裝公司干過就夠用了;干設計起碼大專,分建築專業電氣專業工藝專業。學歷不夠可以先干運營再改調試或施工,能力強悍的甚至可以改設計,不過這樣的可能越來越少了。
一般小型公司是設計施工調試是一個人干,大型中型公司是分開的,學歷不夠可以找個大型公司做運營或找個中型公司做調試,小型公司也有機會,不過小型公司一般業務量不多,經常出現沒有工程的時候,沒施工和調試的時候就可能沒工作了。待遇方面一般運營≤化驗知識的話,你需要了解下面這些相關的知識:環境工程,環境工程微生物,化學,化驗分析,機械,給排水知識等。
看你從事的工作性質來定,如果只是做污水處理方面的操作員,需要了解的會簡單一點,如果從事環保公司的技術人員,需要學的就更多,學歷的話,我感覺應該要求不是很大,高中以上,肯學習,有一段時間的學習,就能學的很好的。可以去報自考之類的拿學歷,如果只是進大型污水處理廠或是到企業的污水處理站,可以去勞動局考一個污水處理員的資格證,考試之前,也會有相關的培訓,也足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