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處理設計方案中各個池體大小是怎樣計算的
按照COD出去率計算
『貳』 20m³/d的污水處理站怎麼計算尺寸按設計手冊上算出來的數太小了怎麼辦
20m³每小時還是每天。這個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去設計,數值太小,也要考慮實際的建造方便相應的放大一下尺寸
『叄』 污水處理時,好氧池體積計算是怎麼計算的
每種污水抄進出水指標都是不一樣襲的,不能完全按照停留時間來確定,可能對與像生活污水這類的有機物濃度較低的可以採用停留時間8小時或10小時來進行設計,但是像印染廢水等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話利用停留時間就不再試用了;你上面所說的第二種方法,我沒看明白為什麼是先計算需氧量再計算池子的容積??我們都是先依據容積負荷或污泥負荷計算出池子的容積再計算曝氣量;對於較難處理的廢水需要在依據容積負荷或污泥負荷計算出的結果上依據實際經驗進行倍數擴大。
『肆』 廢水處理中根據負荷怎麼計算池子的大小
負荷:一般說負荷有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分別指一定時間(天)內一定量污泥專(kg)去除COD的量(屬kg),和一定時間(天)內一定反應體積(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這個要測進出水的cod的量得到去除量。
已知設計流量和停留時間,就算出池子的體積。一般情況,首先確定設計規模,設計流量和停留時間是已知的。
『伍』 廢水處理工藝中構築物的尺寸怎麼算,尤其是長跟寬,具體點
污水處理工藝中的構築物尺寸是根據處理工藝,處理設備參數,建造地的實際情況以及成本等因素決定的。
某處理工藝中的調節池,作用是調節水質、水量、並有一定的生化處理功能。在考慮該調節池的尺寸時,首先需要根據處理量、停留時間、調節方式等確定調節池的有效容積,再根據現場地勘情況,確定調節池的構建材質、構建方式、形狀等,同時考慮生化處理的功能,曝氣設備、攪拌設備怎麼選型布置,這些都確定了之後,再來根據有效容積考慮調節池的長寬高。
測算實例,如:每小時處理量為50m³,停留時間為2小時,則調節池的有效容積為100m³,考慮緩沖系數1.2,最終確定調節池容積為120m³。地勘確定開挖施工難度較大,但是平面布置有餘量,可選擇淺深度,大面積的形狀,結合曝氣攪拌設備和攪拌設備的操作維護,確定池深3米,半地埋式鋼混結構,地下2.5米,地上0.5米,可選擇表面積為40㎡的方形池子,形狀選擇時,結合攪拌設備、以及水流的流動均質混合的效果,確定進出水口的位置。可供選擇的有5米×8米,4米×10米等方形水池。
其他工藝構築物也是按如此的思路考慮確定尺寸。若要深究,請樓主系統的學習相關的書籍,並結合實際進行摸索!
『陸』 廢水處理工藝的迴流比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公式:來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迴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
R——污泥迴流比。
X——混合液污泥濃度,mg/L。
Q——流量
為了實現污泥迴流濃度及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的相對穩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迴流的方式有三種:
1、保持迴流量恆定。
2、保持剩餘污泥排放量恆定。
3、迴流比和迴流量均隨時調整。
(6)廢水處理的尺寸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一、當迴流水質水量變化時,希望能隨時調整迴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迴流比進行某種調節後,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顯現,需要在幾小時之後才能反應出來。
因此,通過調節迴流比,無法適應污水水質水量的隨時變化,一般保持迴流比恆定。但在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通過調整迴流比作為應付突發情況是一種有效的應急手段。
『柒』 請問污水處理中的構築物尺寸是如何計算的,希望能說詳細一點,謝謝。
污水處理所有構築物尺寸都是按流量計算,只是有些構築物涉及到污水停留時間,比如氧化溝,二沉池等等,需要考慮。
『捌』 廢水處理中設計 反應池間的過水孔的大小怎麼算 假如提升泵是80M3 過水孔大小怎麼定 是按照什麼計算的
反應池間的過水孔的大小由通過的流量和兩池間允許的液面髙差確定內。可以應用孔口的流量公式容來計算:
1、按設計規范選定兩池間允許的液面髙差h;
2、根據總流量的大小,選擇合理的孔數,從而確定單個孔口的流量Q。
3、用孔口的流量公式算出單個孔口的過流面積 A = Q/[μ√(2gh)]
式中孔口的流量系數可取μ=0.61,g為重力加速度。
算出過流面積 A後,若是方孔,開平方就可得到孔口的邊長;若是圓孔口,用圓面積公式就可算出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