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省台山市上下川島有一個海,誰知道叫什麼,具體資料詳細點~
你是說廣東江門台山廣海鎮嗎?
你如果去上下川島,必須經過台山廣海鎮,然後才到上下川島高速口下。
廣 海 概 況
廣海鎮地處台山市東南端,靠山近海,為台山市沿海要地。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斗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全鎮總面積132.58平方公里。廣城苑新城區是廣海鎮政府所在地。全鎮轄9個村(居)委會122條自然村,總人口44695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是著名僑鄉。歷史上廣海鎮是有名的古城,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之一,也是台山市最旺、最發達的商埠和漁港。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35億元,農村人平收入4292元,2003年、2004年財政收入都超千萬元。
廣海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是台山交通要沖。有15公裏海岸線,水路距香港96海里,距澳門52海里,可由廣海港及南灣漁港碼頭通達世界各國和地區。陸路距台城38.5公里,村道水泥路四通八達,汽車可達江門、廣州和佛開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從鎮內經過,出、入口在廣海新城外商投資示範區內,汽車可直達湛江或珠海。鎮內基礎設施完善,有11萬伏的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建立了行動電話通訊網路。鎮內有1個可蓄水850萬立方米的康洞水庫,還建有幾個蓄水量共200多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自來水管網覆蓋全鎮。
廣海鎮自然條件好,物產豐饒,氣象萬千。有耕地面積23770畝,其中水田20934畝,旱地2836畝,山坡地和圍田較多,海域遼闊,沿海沙灘線達9.05公里,擁有可開發灘塗30000多畝,灘塗面積大,海洋資源豐富,向海洋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10多年來,全鎮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面積開挖魚塘、開發灘塗、養殖優質魚和種植優質水果、蔬菜,現全鎮共有淡水養殖面積4000畝、咸圍養殖5000畝、苗圃(花木)基地2000畝,水果3000畝、蔬菜1000畝,蔬菜特產「廣海芥蘭」揚名四海。擁有深海作業漁船400多艘,噸位13000多噸,2004年全鎮海洋捕撈總產量41472噸,海洋捕撈總產值18719萬元。廣海南灣港是廣東省五大漁港之一,港內有經廣東省計委批准立項興建的台山市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水產品銷售至全國各地。與漁業配套的服務業不斷拓展,鋼絲製造項目被中央水產總局定為重點生產廠,鎮內有船廠、冰廠、冷藏保鮮、織網、供油、水產品貿易等眾多企業和高標準的咸魚加工區,廣海成為台山水產品的集散地,「廣海咸魚」名揚海內外。全鎮氣候條件好,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7℃,適宜農作物生長。200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66億元,糧食總產量1032噸。
廣海鎮確立工業強鎮的思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採取各種優惠的措施,改善投資環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投資,興辦了總投入4億多港元、廠區總面積達480畝(30萬平方米)現代化設備的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及總投入1500萬美元、廠區面積225畝(17萬平方米)的華美五金製品有限公司頗具規模的工企業和江榮石材廠、光永電子元件廠等。全鎮現有服裝、制衣、洗染、建材、電子、石材、供氣、冷凍、建築等行業的大小工商企業900多家。開發了新城外商投資示範區和由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作出總環評(屬三類功能區)並經省環保總局批准可辦製革業的被江門市人民政府定點為江門市製革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大沙環保工業園區,吸納了8家外資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合同總額6870萬美元。華美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增資擴產,於2005年上半年投入500萬美元。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5.68億元。
目前,大沙環保工業區第一期的1400畝已完成開發和招商,第二期開發的3500畝正在進行填土和招商。第三期計劃於2008年在本區公路北開發1500畝作皮革下游企業用地。投資200萬美元的廣城皮業有限公司和投資1200萬美元的中惠皮業有限公司正在試產中。廣揚皮業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廠房建設。污水處理廠第一期工程投資1000萬元,日處理污水量4000噸,現正在進行最後的管道和相關設施安裝,即將投入使用,為區內廠商提供二級污水處理服務。
內源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2005年上半年注冊內資總額1680萬元,其中注冊個體戶9戶,分別為中英百貨商場,廣客隆百貨商場,洪記、廣輝、華記、廣興、棠記、啟祥、濟記水產品加工場,注冊資金840.5萬元;繼早年利用內資建成集水產品交易、冷凍、干貨、冰鮮、加工、商住樓、文娛於一體的水產品交易中心和日照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及注冊投入內資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的森美製革有限公司、森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大沙環保工業區後,2005年又落實分別投資420萬元的廣聯供水有限公司和大沙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內資企業落戶大沙環保工業區。發揮水產品資源優勢,打造水產品牌,興建高標准、無害化水產品加工區,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咸魚加工場有7家,正在動工的有6家。
廣海鎮重視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扎扎實實開展各種創建精神文明的活動,發動華僑港澳台同胞捐資大辦公益事業,發展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投入大筆資金凈化、美化、綠化城區,大搞村場硬底化建設,使廣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全鎮人口飲上衛生自來水和一村一公廁目標。目前,鎮內有廣東省文明村1條,江門市標兵文明村3條,完中1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13所(其中廣海鎮中心小學是江門市一級學校),幼兒園2所,一級甲等醫院1所,門診部4間。有海洋大廈、廣海賓館、海中玉酒店等,食、住、娛樂、健身等設施齊備。
廣海鎮有眾多名勝古跡,如海永無波、余氏石室、烽火台、皇帝牌、烈女墳、李斬指、天後廟、靈湖古寺及歷史悠久的南灣漁港等。近年來開發了海龍灣旅遊區和營造了石窟口詩林景點等,吸引了大批中外人士前來旅遊觀光。
『貳』 想找一家專業的污水處理公司,有好點的環保公司嗎
我知道的中水國投挺不錯的,北京談檔敏地區做的有名的 了, 非常好
中水國投啊,對他們很滿意,效果好, 經驗也豐富
中水國投感覺不錯,我們的這里的污水都是和這家合作的, 你找一下。
中水國投 可以的,很多大型工程都找他們 的。 找資質比較全面的, 不然也是白花錢,
推薦河南潔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專業污水處理,承接生活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中水回用等等,有案例,如果有興趣可以咨詢
找中水國投做過,服務不錯,售前售後都有人跟進, 選不選還在於你自己的想法!
污水處理裝置在選擇方面不一定就是當地的好,主要還是看環保公司的實力,專業的環保公司會根據業主實際排水情況量身定製解決方案,更有針對性的方案不但能節省成本還能提高達標率。不能光比價格,要從裝置質量、執行成本、售後體系等多方面綜合考量,一般外資環保企業相對更專業。
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每個地方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環保公司,其實,污水處理裝置在選擇方面不一定就是當地的好,主要還是看環保公司的實力,專業的環保公司會根據業主實際排水情況量身定製解決方案,更有針對性的方案不但能節省成本還能提高達標率。不能光比價格,要從裝置質量、執行成本、售後體系等多方面綜合考量,一般外資環保企業相對更專業。
中水國投,很不錯, 經驗豐富, 質量好!希望可以幫到你。
那要看你處理什麼污水。 很多公司都號稱包治百病,實際上是各有所長。
最好能選少投資、低能耗、有資源回收的工藝,並且要執行穩定、蠢裂達標率高。
『叄』 今日關注網上報料熱線
關於珠海拱北分局便衣警察抓錯人事件 6月16日是王彩連的生日,當天晚上11點30分她剛吃完蛋糕下樓去散步,走出香寧花園小區門口的時候,忽然被幾個黑衣男子從後面抱住將其摁倒在地並企圖將其往小區里拖,當時王彩連就蒙了,第一反應是被綁架了,因為特別害怕,渾身麻木,她撕心裂肺地向著人群哭喊著求救:「救命啊!救救我,我不認識他們,請你們救救我,幫我打110」她一直不斷重復著呼救,前面的5米處就是一個燒烤檔,坐了不少吃燒烤的人,可是不管王彩連怎麼求救個個都無動於衷,當是看熱鬧,看到這情景王彩連的心都涼透了,心想:完了,今晚我肯定沒命了,但求生的慾望使她沒有放棄繼續求救,但還是沒有人上前幫忙或報警。就在她已經完全絕望的時候,一位小伙走了過來質問黑衣男子:「你們是干什麼的?為什麼抓人?」(在這里非常感謝這位小伙)王彩連請求幫忙報警,小伙准備報警的時候,黑衣人拿出了手銬隨著」咔咔」兩聲王彩連的雙手被牢牢鎖住,然後說:「我們就是警察」,跟著拿出一張看不清類似於證件的東西晃了一下。「快幫我報警,他們不是警察,我又沒犯法,警察怎麼會亂抓人呢」王彩連請求著。這時圍觀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就在這個時候小區里跑出一名中年男子:「抓錯人了,我們是警察」。人群提出了質疑:他們可能是想脫身,因為受害人一直請求報警黑衣男子並沒有表明身份,直到人群圍了上來才說是警察。中年男子繼續說:「我有槍,我們是警察」。可笑,有槍就是警察嗎?有幾個罪犯是沒有槍的?人群阻止了他們離開,大概過了十幾分鍾後110趕到,最後證實他們是拱北分局的便衣警察,但他們這樣的執法讓人們實在無法理解和認同。
王彩連因驚嚇過度暈倒而出現全身麻木,肢體抽搐,雙手彎曲不能控制。凌晨12點左右被120送往人民醫院搶救。當事四位便衣警察中的三位(另外一位不知何時已離開)陪同到了醫院,經過人民醫院急救科進行搶救後,醫生證明排除生命危險後就安排在醫院觀察。因為考慮到王彩連對當事便衣警察的恐懼因素,家屬要求他們迴避,他們3人於凌晨2點多離開醫院。由於王彩連受到極度的恐慌,出於人本能反應強烈要求回家。於是就在凌晨3點過後辦理了離院手續,隨即回家。
當事警察的領導於第三天到家裡表達慰問及道歉。中間過程中,該領導所說的:「就是被嚇了一下會有什麼問題 ,我們又沒打你的心臟」。還比喻:「如果兩個人打架我把你打傷殘了,難道還要負責你一輩子嗎」。這樣的態度讓全家人都沒有安全感,對未來有更多的擔憂。因為王彩連出院後每晚都發惡夢,經常在惡夢中叫「救命」,並出現心慌、胸悶、精神恍惚。於出院第五天再次到醫院就醫,醫生的診斷是:因為驚嚇過度後所引起,開了一個療程的葯物治療,建議慢慢調理,親人給予照顧和安撫。自事情發生至今王彩連不敢單獨出門,整個家庭陷入一個混亂狀態,經濟和精神雙重壓力。生活還要繼續,家庭部分成員已經恢復了正常工作,小孩也正常上學了。只留下王彩連老公一人全天照顧她。考慮到未來王彩連還需要治療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全家老小都非常不安。事發至今相關部門並沒有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法及此事的後續事宜。
『肆』 合肥與廊坊哪更好一些
當然是合肥了,廊坊還是稍遜一籌的。你不應該道聽圖說,應該客觀的去了解。要知道,合肥現在發展的相當不錯,尤其是中部崛起的這幾年。實事求是的說,和合肥相比廊坊不適合發展;如果從長遠看,其發展潛力更沒有合肥大。
於2.25再次補充說明:「掛在心上」,你的話才是真的不客觀!既然你喜歡擺資料,我也給你一些資料:
合肥,安徽省省會,位於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自東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
「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揚州治所。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合肥解放後由縣設市,三年後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駐合肥市。
合肥市轄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區和肥東、肥西、長豐3縣,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全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233.4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崗鎮面積91.95平方公里,新增煙墩鄉面積106.78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59.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1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0.69%。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34.48萬人,增長了8.11%;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0.14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合肥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GDP連續20多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增長,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階。經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53.57億元,增長16.9%;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5.27億元,比上年增長36.4%;財政收入達到130.88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為57.64億元,增長28.3%;全年實現海關進出口總額4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其中,出口27.94億美元,增長2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4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3207元,增長1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層半徑為100公里,引領並形成皖中一體化發展格局,有效地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到2020年,合肥市將成為寧鄭漢之間最大的區域經濟中心。
「141」城市發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區,並在老城區的東、西南、西、北方向建設四個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設一個生態型、現代化的濱湖新區。濱湖新區位於合肥主城區東南部,南依巢湖,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務文化會展中心、省級休閑旅遊基地、綜合居住新區。
「十一五」發展前景:
「十一五」時期,合肥將以做大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主線,以壯大工業經濟、強化縣域經濟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為著力點,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逐步把合肥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當先鋒、中部崛起中爭先進位。總體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確保1900億元,年均增長15.5%,力爭達到2100億元,年均增長18%;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000美元;財政收入達到260億元,年均增長15%左右;市區人口達到300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經過不懈奮斗,把合肥基本建設成經濟更加發達、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
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規劃成果公示內容
前言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淮河之間,江淮分水嶺南側,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過。合肥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著稱於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建國後城市得到快速發展,由一個五萬人的小城,迅速成長為現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規劃的指導下,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城市通過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區人口已達224萬人,城市建設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總體規劃(1995-2010)》所確定的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各項目標到2005年底均已實現或突破。經建設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組織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
在新的時期,合肥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實施,對合肥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市委、市政府面向未來的「141」城市空間發展布局,緊扣「大環境、大建設、大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和全國科教基地的優勢,促進合肥奮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
為了更好地謀劃合肥的長遠發展,體現「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規劃編制方式,現將《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請廣大市民獻計獻策。
總體規劃主要內容簡介:
一、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1、人口與用地規模
(1)市域總人口與城鎮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總人口為58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0萬人,城鎮化水平為62%;
遠期2020年合肥市域總人口為7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5萬人,城鎮化水平為74%。
(2)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300萬人;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360萬人。
(3)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2、城鎮空間結構規劃
城鎮空間組織結構:「一核一圈五軸」。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區為核心,周邊城鎮密集區為重點發展圈層,沿主要交通軸線向東、北、西、西南、東南輻射的五條拓展軸。
城鎮等級規模結構:
市域城鎮體系將形成四級結構。包括:
(1)一級城鎮: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規模360萬人;
(2)二級城鎮:店埠、上派、水湖、雙墩、撮鎮等5個城鎮,人口規模為10—35萬人;
(3)三級城鎮:主要是各重點鎮,包括橋頭集、三河、梁園、長臨河、高劉、崗集、下塘、小廟、山南、紫蓬等10個城鎮,人口規模為2—10萬人;
(4)四級城鎮:一般建制鎮共16個,人口規模小於2萬人。
3、空間分區管制
綜合自然資源、工程地質條件、生態適宜性、文物保護等多方面因素,規劃在合肥市域范圍內原則劃定禁止建設地區、限制建設地區和適宜建設地區。
4、市域綜合交通規劃
(1)市域鐵路系統
規劃形成六條線(北淮南線、南淮南線、西西寧線、東西寧線、合九線、滬漢蓉鐵路),銜接七個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蕪湖、九江、西安、武漢),具有以合肥東站為編解系統,以合肥高鐵站、合肥站、合肥西站為客運系統和以合肥北站為貨運系統的樞紐格局。
(2)市域公路系統
市域對外公路主要由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組成,形成「一環十射」的對外公路網路骨架。
在市域內規劃形成「雙墩—元疃—橋頭集—長臨河,豐樂—柿樹崗—山南—官亭—高劉—吳山」的市級公路環路,促進市域各經濟區及各旅遊區之間的橫向交通聯系。
(3)航空港
在肥西縣高劉鎮建設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搬遷駱崗機場。
(4)水運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規劃集裝箱碼頭。在店埠河合裕路南側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側規劃綜合貨運港。在巢湖沿岸規劃建設旅遊客運碼頭。在濱湖新區規劃設立一處水上搜救中心。
(5)物流園區規劃
合肥市物流基礎設施採用「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貨運站」分層次總體布局,建成「4園區、4中心」。建設東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園區;設立工業、建材、農業、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礎設施、信息網路、商貿物流三大平台。
5、市域基礎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區和市域重點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在滿足中心城區供水的前提下向周邊鄉鎮供水。規劃2020年三縣供水能力達到97萬m3/日。
(2)排水工程中心城區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市域重點城鎮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8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
(3)能源供應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到2020年,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
(4)電力工程2020年合肥市總裝機總容量為8872 MW,供電總能力達6373 MW。合肥電廠、合肥二電廠、熱電聯控電廠裝機總容量為2464MW,供電能力為2218MW。其餘用電由區域高壓輸電網提供。現狀500kV肥西變增容至3204 MW;規劃新建500kV肥東變電所,容量為3204MW。
(5)通信工程 到2020年,市域固定電話普及率在40部/百人以上,行動電話普及率在70部/百人以上,局用交換機容量達390萬門,行動電話用戶達到480萬戶;小靈通用戶40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家庭入網率達到60%以上。建成實物傳遞、電子郵政和信息服務等具有較大規模的綜合業務體系。
(6)環衛工程中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市域范圍內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處理工藝以焚燒處理為主,填埋處理為最終保證措施,混合垃圾不再進入垃圾填埋場;水源保護區等重點地區無垃圾污染。
(7)防洪排澇工程中心城區:近期100年一遇,遠期200年一遇;
店埠、撮鎮、上派、水湖、雙墩:20—50年一遇;
其它26個城鎮:10~20年一遇;
6、城鎮密集區規劃協調
(1)主城與外圍城市組團
外圍組團分別形成相對獨立的城市次中心,通過快速交通網路與主城便捷聯系;生態廊道穿插其中,與主城形成有機聯系。
(2)主城與周邊城鎮
周邊城鎮沿對外交通軸線拓展,根據自身特點,發揮特色,並與城市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
(3)主城與兩個風景名勝區
主要協調主城與巢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之間的關系。
主城與巢湖風景名勝區:協調濱湖新區與風景名勝區建設的關系,保護巢湖自然生態環境,結合防洪設施建設,恢復濱湖生態濕地,促進巢湖綜合治理。
主城與大蜀山風景名勝區:注重山體與植被的全面維護,保持城市山體制高點的地標形象,保持良好的景觀與生態環境,加強周邊地段建設的控制,協調城市建設風貌。
二、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1、城市規劃區范圍
本次規劃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為合肥市域范圍,總面積7029.48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合肥現狀市區、肥西縣南崗鎮、桃花鎮和煙墩鄉,面積約89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
2、城市性質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交通樞紐,長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3、城市主要職能
(1)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
(4)區域性交通樞紐。
(5)區域旅遊會展、商貿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4、空間發展策略與空間形態
規劃期內城市主要向西、向南發展,適當向北、向東方向發展。老城提升,三面整合,兩向拓展,兩帶控制。城市以老城為中心,沿幾條對外交通放射線向東、南、西南、西、北五個方向伸展,形成星形的空間形態。
5、城市分區
規劃將中心城區劃分為八個城市分區:老城區、東區、北區、西區、南區、經開區、高新區和濱湖新區。
老城區:環城馬路以內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5.28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12萬左右。
東區:瑤海區行政區域內,即板橋河、南淝河左岸地區,包括瑤海經濟開發區和磨店職教基地,建設用地面積約81.44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88萬左右。
北區:除老城區以外的廬陽區行政區域,板橋河右岸和南淝河左岸地區,包括廬陽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面積約31.5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8萬左右。
西區:蜀山行政區域的一部分,東以金寨路、環城西路為界,西到二環西路、合九鐵路,北到南淝河,南以312國道為界,包含政務文化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35.05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8萬左右。
南區:包河行政區域的一部分,西以金寨路為界,北到環城南路,東到南淝河,南以312國道為界。建設用地面積約35.67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萬左右。
經級技術開發開區(國家級): 312國道以南,滬-蓉高速公路以西,合九鐵路以東,派河以北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60.59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6萬左右。
高新技術產業區(國家級):東以二環西路、合九鐵路為界,北到董鋪水庫南岸,南到滬-漢-蓉高速鐵路,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蜀山經濟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約63.0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5萬左右。
濱湖新區:312國道以南,滬蓉高速公路以東,南淝河以西,派河以北地區,包括濱湖新區和包河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面積約47.4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6萬左右。
6、中心城區空間管制
(1)規劃將中心城區劃分為建成區、適宜建設區、限制建設區、禁止建設區四種用地類型。
(2)建成區
主要指現狀的城市建設用地。
(3)適宜建設區
綜合條件下適宜城市發展建設的用地。新增城市建設用地主要安排在適宜建設區。
(4)限制建設區
主要是指生態敏感區和城市綠楔。生態敏感區主要包括水域生態敏感區和山地、丘陵生態敏感區。主要包括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的二級保護區、巢湖周邊以及江淮分水嶺。
(5)禁止建設區
規劃將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基本農田、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地質災害區、城市生態廊道以及城市滯洪區等作為禁止建設的控制范圍。
7、工業用地規劃
重點發展「五個工業組團」。
西部工業組團: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蜀山經濟開發區等為主體,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
西南部工業組團:以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區、包河工業園區為主體,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相關產業。
北部工業組團:發展廬陽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現代印刷、電力設備、建材、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加強與長豐縣雙鳳經濟開發區相協調。
東北工業組團:以瑤海經濟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物流、服裝、電纜、建材及相關配套產業。
東部工業組團:發展肥東經濟開發區(龍崗),重點發展家用電器及配套、化工、冶金、輕紡、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
8、倉儲用地規劃
(1)倉儲集中區
規劃將現有倉儲用地集中整合為3個集中區域:利用鐵路交通設置合肥北站倉儲集中區;利用公路交通設置大興倉儲集中區;利用水運交通設置派河倉儲集中區。
(2)危險品倉庫
保留井崗鎮北部危險品倉庫,搬遷合作化路煤氣儲氣站、石油庫、生態公園危險品倉庫至中心城區外圍。
9、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中心城區規劃2個市級中心和6個城市分區中心。市級中心位於老城區和濱湖新區。
規劃公共設施總用地5940.7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16.52%,人均16.50平方米。主要位於市級中心和分區中心內。
10、中心城區交通規劃
(1)中心城區骨架道路布局
城市骨架路網由快速路和I級主幹路組成,快速路網在整個城鎮密集區內構建,規劃為「四橫四縱」網路,I級主幹路布局結構為「環形、放射加方格網」:在二環內組成環網狀,向外圍組團及功能區呈網狀放射形結構。
(2)公共交通規劃
推行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加快確立公共客運交通在城市日常出行中的主導地位。規劃設置「兩橫兩縱」四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度為120公里,線網密度為0.33公里/平方公里。規劃設快速公交線路總長度180公里,線網密度為0.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一環五射」格局。
11、綠地系統與景觀風貌
(1)綠地系統布局結構
綠地系統以巢湖、蜀山和紫蓬山風景名勝區為背景,以自然河流水系、交通走廊防護綠地為紐帶,以大型公園為節點,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的生態綠地系統。
空間格局為「三環四楔五脈多園多廊道」。
(2)城市景觀風貌控制
重點控制南淝河等城市主要景觀軸線,重視城市步行空間環境,增強旅遊和遊憩線路的明晰性,創造積極的城市開放空間,增加小型公共空間,重視帶狀綠化空間在城市景觀組織中的作用。
12、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
合理布置水廠,現有的二、三、四水廠基本保持現狀的供水能力,改善供水水質,改造供水管網,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對五水廠進行擴建,規劃新建六水廠和七水廠。2020年總供水能力為202.5萬m3/日,其中向周邊城鎮供水約28萬m3/日。城市自來水普及率100%。
(2)排水工程
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制,逐步改造現有的合流制排水設施,新區規劃嚴格按照分流制建設排水管網。中心城區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污水處理能力為130萬m3/日。
(3)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積極穩妥地推廣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用於農業灌溉,一部分出水經過深度處理後通過城市中水系統用作城市河湖景觀、綠化、道路澆灑及降塵、建築沖廁、工業低質等用水水源。
(4)電力工程
擴建合肥電廠、合肥二電廠。增容500KV肥西變,新建500KV肥東變,確保中心城區電力供應和主電網安全。
(5)通信工程
中心城區固定電話裝機容量為320萬門,移動通信在繼續發展GSM和CDMA等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的基礎上,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網,完善移動網路結構;按300米~500米服務半徑設置移動通信基站。建立全市統一的廣播電視傳輸網,優化設施建設和有線電視網路。按中心局——支局——所的結構構建郵政網點體系。
(6)燃氣工程
城市燃氣氣源採用「以天然氣為主,液化氣等為輔」的原則。合肥市利用「西氣東輸」工程,通過定遠高壓長輸管道接入,門站設在三十埠,在門站及合肥經濟開發區、城市北部各設一個儲配站。
(7)供熱工程
城市熱網集中供熱佔中心城區總供熱面積的60%;燃氣供熱佔中心城總供熱面積20%;電採暖供熱面積佔中心城總供熱面積的20%。
(8)環衛工程
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密閉清運、衛生處理系統,垃圾清運機械化程度達到100%,道路清掃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糞便排放管道化水平85%以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13、環境保護規劃
(1)水環境保護
各水環境功能區全面達標;生活污水處理率超過90%;工業廢水達標排放。
(2)大氣環境保護
採用合理的能源政策,供熱設備提高熱效率,減少燃煤量,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實施清潔生產,進行源控制。
(3)聲環境保護
雜訊達標區覆蓋率大於95%。
(4)固體廢棄物污染及輻射環境管理防治
繼續加大對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輻射環境的管理工作,切實消除隱患。
14、城市近期建設規劃
(1)城市規模
到2010年,合肥中心城區總人口300萬人,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
(2)近期城市發展方向
近期重點向南、向西發展,建設濱湖新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適度向北部、東部和西南部發展。
(3)近期城市重點發展地區
近期重點建設濱湖新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蜀山經濟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磨店地區、新站北地區、黃山公園地區、森林公園地區等6個地區。
15、規劃實施
本規劃經批准後,是合肥市人民政府指導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應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實施,自覺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並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及時修編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各縣城總體規劃;本市其他各行業規劃應與本規劃相協調,確保城市總體規劃的各項內容得到落實。(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新概念:
三大推進
推進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簡稱「三大推進」,是合肥市委在關鍵時期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和大局,是2006年全市工作的主題。
「效能革命」
政府是創造環境的主體。環境好不好,根子在機關,關鍵在機關作風、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必須牢牢抓住這一主要矛盾,以「商鞅變法」的精神,深入開展「2006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來一場「效能革命」,務求以機關作風、幹部作風的大轉變推進發展環境的大優化,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國內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的地區。
濱湖新區
「濱湖新區」是合肥市141工程中的一項工程,新區的范圍是南依巢湖,北靠二環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東臨南淝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國道以北(北部片區)規劃面積約27平方公里;312國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區)規劃面積約 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邊(南部片區)規劃面積約83平方公里。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南部片區一期建設區面積初定為20~30平方公里(具體范圍由概念性規劃確定)。
根據規劃,濱湖新區的核心功能是行政辦公中心、商務文化會展中心、省級休閑旅遊基地、居住綜合新區等。作為合肥未來通過巢湖,走入長江,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水上門戶,這里將是合肥未來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區,因此其建築將採用多樣化設計,強調富有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品質。濱湖新區核心區的公共建築群應以高層為主,以利於勾勒出令人賞心悅目富有韻律的城市輪廓。
在濱湖新區內的合適位置,將建設合肥市南部新的中心,合肥也將因此動作從單中心結構轉向多中心結構。
未來的濱湖新區還將是省級休閑旅遊基地,巢湖的風景名勝將被充分利用。同時,根據城市防災和生態建設要求,合肥將保護性開發和利用巢湖資源,充分考慮城市引風口的功能需求,充分考慮新區綠化和生態農業的建設需求。濱湖新區范圍內的圩區,未來將作為景觀農業用地,也將承擔起城市生態調節區的功用。
「城市一卡通」
積極推進城市信息化試點工作,實施「城市一卡通」、數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項目建設,擴大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提升城市管理和社會服務信息化水平。2007年,合肥將在全市范圍內發行用於城市生活的IC卡,應用於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領域及公用事業繳費、旅遊、商務等各種小額消費應用領域,且為便於市民查詢消費信息,還將建立城市公共事業管理信息平台,把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費信息通過使用IC卡進行數字記錄和關聯。同時,合肥市政府公告、社會保障信息、信用卡賬單、水電氣賬單、汽車違章信息等,將通過「市民信箱」迅速傳達給市民。
『伍』 廣東省工程勘察院的分支機構
院級單位
辦公室(黨委辦公室) | 人勞科 | 財務科 | 總工辦 | 生產與設備管理科(岩土工程處) | 合同與資質管理科 | 經營部(投標辦) |地質科(岩土勘察處)監察(審計)科 | 離退休管理科 | 工 會 | 團 委 | 伍仙橋基地物管部 | 江村基地物管部 | 測繪工程處 | 物探工程處
二級單位
第一水工環地質調查所 | 第二水工環地質調查所 | 第三水工環地質調查所 | 實驗與物測中心 | 實驗室 | 測繪工程一隊 | 測繪工程二隊測繪工程三隊 | 岩土工程一部 | 岩土工程二部 | 岩土工程三部 | 岩土工程四部 | 岩土工程五部 | 岩土工程六部 | 岩土設計一所 | 岩土設計二所岩土勘察一部 | 岩土勘察二部 | 第一勘測分院 | 第二勘測分院 | 第三勘測分院 | 第四勘測分院 | 第五勘測分院 | 第六勘測分院 | 第七勘測分院第八勘測分院 | 礦產地質調查所 | 信息中心
駐外機構
廣州分院 | 佛山分院 | 南沙分院 | 珠海分院 | 惠州辦事處 | 增城辦事處 | 深圳辦事處西安分院 | 東莞分院 | 河源分院 | 海南分院 | 貴州分院 | 江西分院 | 陽江辦事處
工作業績
地鐵項目 深圳地鐵1號線續建工程固戌站前後相鄰區間詳勘 深圳地鐵1號續建工程西鄉站後至深圳機場段詳勘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工程香梅北站~福田站段土建3標補勘階段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鐵2號線東延線第五、七標段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鐵5號線詳細岩土工程勘察 深圳地鐵7號線岩土工程勘察(初勘)(詳勘) 廣州市廣花盆地二、三號線灰岩地區地質調查 廣州市地鐵二號線延伸段工可階段勘察 廣州市地鐵二號線調整工程(一站一區間一折返線)初步階段勘察 廣州市地鐵二號線調整工程琶洲至琶洲塔區間詳細勘察階段勘察 廣州市地鐵二號線調整工程琶洲站及折返線詳細勘察階段第一次、第二次岩土工程勘察 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北延段施工區間3標段(同和站~永泰站盾構區間)補充岩土工程勘察 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大學城專線初、詳細勘察階段 廣州市軌道交通大學城專線琶洲塔至侖頭段可行性研究階段勘察 廣州市軌道交通九號線罩高突水危險性分析地質調查 廣佛線B標段初、詳細階段勘察 沈陽地鐵一號線Ⅱ標段勘察 公路、鐵路勘察 長昆鐵路客運專線工程地質勘察(補定測) 長昆鐵路客運專線玉屏至昆明段補充勘測階段 廣州(慶豐)至清遠(北江)高速度公路改擴建工程勘察設計第一合同段 廣州至樂昌高速公路A1合同段補勘 廣州至樂昌高速公路A1合同工段詳勘 場地勘察 廣州深業金沙洲項目詳勘工程 廣州知識城騰飛綜合科技園初勘 中新廣州知識城起步區Plot B2項目初勘 佛山市保利商業中心項目超前鑽工程施工 金山谷創意產業園一期岩土工程勘察 卓景花園一期超前鑽工程 惠東碧桂園亞婆角項目7-15號樓岩土工程勘察 中委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重油加工工程原油輸送管線初勘 韶關碧桂園二、三期北(雲林水岸)-3洋房區樁基礎超前鑽 科學城北區安置區(一期)建設工程 農林下路26號業務技術綜合樓超前鑽 中國廣州市番禺區興亞路亞運城項老悶陵目新建4分區地塊地質勘察 三水區金本水鄉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工程詳勘 地下管線探測 奧園廣場一期外電線物勘工程測繪(地下管線探測) 獵德污水處理廠濃縮池、脫水機房和已拆設備區管道改造工程測量、管線探測 味可美(廣州)食品有限公司盲探管線 林村鐵路西社區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探測測量 橫塘社區供水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探測 養生廣場項目地下管線探測 廣州奧林匹克花園132#地塊幼兒園地下管線探測 婦幼保健院電力管網勘探地下管線探測工程 110kv富山至汀根雙迴路電纜管網勘探地下管線探測工程 江門市新會區今古洲北部污水處理廠收集系統工程(近期)管線探查 莆心湖社區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探測測量 128工業區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探測測量 石潭布社區供水管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探測量 地災評估 碧桂園鳳凰城鳳侍戚天苑5-9街邊坡地災評估 東莞市東平東江大橋地災評估 增滘商旅公寓中心地災評估 廣東省江門市江順大橋地災評估 碧桂園鳳凰城E9、E10區四、五組團西側邊坡地災評估 廣東省廣佛江快通道江門段(二期)地災評估 鶴山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服務采購合同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一號線(環線)建設項目觀測地災評估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一號線(黃村~增城廣場)建設項目觀測地災評估 廣州市荔灣區中南街海南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村民住宅建設用地地災評估 合浦至湛江鐵路(CK63+000~CK143+085段)及聯絡線建設項目用地壓覆礦產資源儲量評估 廣東省大唐國際陽西核電建設項目用地壓覆陽西縣南山海獨居石沙礦儲量評估 地災勘查 羅定市新樂中學地災治理項目勘查設計 廣寧縣古琴崗五一車站山體崩塌地災治理工程勘察 廣州市番禺區校舍場址地質災害安全排查 雲浮市雲城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 江門台山市大江鎮木業一條街網山邊坡治理工程勘察設計 廣東省德慶縣京村金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勘查 廣東省四會市石狗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勘查 廣東省廣寧橫山鉭鈮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勘查 廣東省四會市石狗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設計階段工程勘查 龍潭鎮鐵崗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勘查評價 筆架山公園東側邊坡治理工程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凰樵假日工程采坑東北側邊坡穩定性評價 惠東縣平海鎮半島南部沿海地塊地熱衛星遙感探測 地災設計 科城環保企業周邊山體邊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察設計 恆大山水城首期幼兒園及5號路邊坡支護、三級化糞池基坑支護 江門台山市大江鎮木業一條街網山邊坡治理工程勘察設計 揭陽市榕城區仙梅污水處理廠配套截污主幹管基坑支護工程 廣州市香江汽車商貿城邊坡支護工程 沙頭街幼兒園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廣州市白雲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 碧桂園鳳凰城E9、E10區四、五組團西側高邊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地災施工 陽江市金世紀金湖翡翠地下室邊坡支護工程 佛山市三水御江南10#地塊96#、97#樓邊坡支護工程 廣州香江汽車商貿城邊坡治理工程 陽江市陽東縣官山御景北側基坑邊坡支護工程 陽江市海韻國際大酒店別墅區邊坡塌方加固支護工程 陽東縣御墅龍山廠房段邊坡支護工程 陽光馬德里(二期)Ⅱ標段基坑支護工程 陽江市碧桃園地下室基坑支護工程 南沙奧園四區邊坡治理工程 頤和山莊A區邊坡支護工程施工 佛禪(掛)05-CG11地塊(御璟上院)基坑支護工程 金湖翡翠5-10棟基坑支護工程 陽江市名城花園邊坡支護工程 豐順縣砂田鎮砂田中學滑坡地災治理工程 內蒙古巴林石礦礦山恢復治理工程施工 水文地質勘察 廣東星鑫環保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擴建項目 廣東省陽春鸚鵡嶺銅多金屬礦水工環地質詳查 信宜市毓慶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信宜樓垌鐵礦水文地質勘察 廣東省平遠縣仁居稀土礦水文地質勘查 廣東省大埔縣五豐礦及擴大區稀土礦水文地質勘查 工程物探 雲浮市金山小區土地規劃利用初勘 香港羅賓遜道擋土牆斜波地下水破損滲漏聲波CT探測 廣州新白雲機場南航基地綜合物探勘察 廣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初步階段(C標)物探勘查 佛山市公用事業局高明西安松柏坑垃圾填埋場物探工作報告 廣州新白雲機場航管樓場地工程物探 廣州新白雲機場110KV輸變電場地工程物探勘查 南海石化項目淺層地震勘察 開平電視塔山體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岩體注漿項目鑽孔波速測試 測繪工程 揭陽潮汕機場地基處理及土石方工程安全監測 珠海高欄港經濟區南順岸圍堰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監測 橫琴新區市政基礎設施BT項目非示範段主、次幹路市政道路工程(一期工程)I標第三方監測 廣州天河區供電局電網設備管理CIS系統管線勘測工程 惠州市區水口、馬安鎮域1:500數字地形圖測量 南海區西樵、九江、丹灶鎮1:500全解析數字化地形圖修測 惠州大堤東堤(馬安圍)安全加固工程測量 贛韶鐵路韶關段勘界測量工程 乳源瑤族自治縣城鎮地籍及資料庫建設 新豐縣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調查項目
『陸』 污水處理調試過程污泥的培養
加PAM,PAC有用嗎? 你的曝氣量是多少,營養物質像C/N/P源加了沒有?